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课题:2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主备:罗有志九年级备课组姓名:班级:学习目标一、明白得和把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熟悉除弊纳谏在那时的踊跃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1——解题:①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②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勇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睬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那么已,一飞冲天;不鸣那么已,一举成名。

”从尔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链接材料】2——《战国策》介绍:《战国策》由于书中要紧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因此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阻碍极为深远。

一、读准字音。

昳( )丽朝( )服衣冠( ) 窥( )镜期()年朝( )于齐间( )进二、明白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 (公布指出。

谤,公布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挖苦。

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

那个地址指奏章)期年以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3、词类活用:①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 ④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4、一词多义①、修a.乃重修岳阳楼()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c.雨村便急忙修书()d.邹忌修八尺有余()②、朝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③、孰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④、诚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五、古今异义①今齐地址千里( )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教材分析本文语言浅显,故事情节生动,内容并无费解之处,所以教学的基本方式应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

点拨,主要是抓住劝谏和讽喻手法来启发学生,使他们悉心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明确邹忌劝说艺术在当代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另外,梳理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是教学重点之一,不宜忽略。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重点词语,对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理解文本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好,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分析人物形象,体味邹忌讽谏齐王的语言艺术。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讽谏”的妙处,感悟故事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文意,把握人物形象,认识纳谏除弊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难点: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体会讽喻说理的妙处。

四、教学过程: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

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一)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忠勇仁智之士,他们忠心耿耿、心系国运、兼济苍生,良知和智慧驱使着他们勇于向君主进谏。

或直言谏诤,或隐喻含蓄。

有的获得了英明,赢得了赏识和升迁,有的则引火烧身,丢官弃命,甚至株连九族。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给领导提意见,古往今来,都要冒很大的风险。

历史上偏偏就有人不但屡次给领导提了意见,而且屡次被领导赏识,建议得以实施,又产生了奇效,其人其事也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邹忌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战国时齐国的谋臣,曾万事恒公、威王、宣王三朝,多谋善谏。

一次,威王弹琴,邹忌进门就说琴弹得好。

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学案新人教版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目标:1.把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战国策》。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明白得讽喻说理的特点。

4. 熟悉除蔽纳谏在那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预习案资料助读1.《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编集一部重要的历史高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通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

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

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阻碍极为深远。

2.这篇文章选自《战国策》的《齐策》一,重点写邹忌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设喻,劝说齐威王纳谏的事。

战国时期的齐国到了齐威王的时候,任用邹忌等人做国相,采纳他们的建议,改良政冶,迅速壮大起来,成为那时和魏、赵、韩、楚、秦争长竞雄的“七强”之一。

本文写的确实是这件史实中的一个小故事。

预习自测1.读准字音。

帙丽()朝服()衣冠()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2.说明以下加点的词语。

①朝服衣冠(朝:)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④闻寡人之耳者(闻:)⑤今齐地址千里(地址:)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⑦邹忌讽齐王纳谏(讽:)⑧能谤讥于市朝(谤讥:)3.翻译以下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忌不自信。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④王之蔽甚矣。

4.用原文语句填空。

(1)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2)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3)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我的疑问:探究案分组探讨:1. 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2. 邹忌是由一件家庭杂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这件家庭杂事是什么?3. 如何与徐公比美的呢?4. 由于情感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不同,其妻、妾、客回答下列问题时的语气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情感色彩。

山东省三中九级语文下册《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师版) 新人教版

山东省三中九级语文下册《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师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三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师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 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2.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二、课前准备课文选自《》。

邹忌:战国时齐人。

三、学习过程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二部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第三部分,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先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决心,然后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1、邹忌是怎样成功地说服齐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用的是委婉劝说的方式(比喻说理)。

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

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第三部分则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

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

四、课堂训练一、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孰视之(仔细、周详)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为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私情)4.朝服衣冠,窥镜(早晨)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2006年资阳中考)(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8—22题。

(14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8.下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今齐地方千里(地域,表处所) B.朝服衣冠,窥镜(察看)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19.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新人教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自学导航㈠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并背诵文章;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4.认识除蔽纳谏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㈡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二、自主学习1、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相关文学常识,自主解决生字词读音。

2、阅读课下注释,将重要的字词释义做勾画积累。

3、尝试译课文,在文中标注自己的疑难。

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

三、自主训练(一)基础达标1、邹忌,战国时齐国人。

讽指的是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辞进行规劝。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纳谏(j i m ) 昳丽(y i ) 蔽(b i ) 谤讥(b m g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义。

(1)我孰与徐公美:代词,谁,哪一个。

孰视之:通“熟”,仔细。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 美。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

(3)朝服衣冠,窥镜:早晨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4)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

又何间焉:参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两者之间。

(5)于皆以美于徐公:比皆朝于齐:到战胜于朝廷:在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劝谏今义:讽刺(2)邹忌修八尺有余古义:身高今义:修理(3)朝服衣冠古义:穿今义:服装(4) 今齐地方.千里古义:方圆今义:地方(5) 闻寡人之耳者古义:使... 听到今义:听5、.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并解释其含义。

(1)朝服衣冠。

服:名作动,穿(2)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作动词,认为……美。

6、重点翻译下列句子。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徐公何能及君也?(3)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知。

(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5)忌不自信。

(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题解说】题目用“讽”齐王纳谏。

而不用“劝”,一个“讽”字抓住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讽,就是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讽谏,不同于直谏或劝谏,关键在于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去启发、开导被谏者。

良药而不苦口,便于对方接受。

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本文邹忌将生活小事与国家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

由自己的“蔽”,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婉讽“王之蔽甚”,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

【背景资料】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

在这激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难点解说】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

首先邹忌在周围人的交口称赞中,头脑冷静,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可见他是一位有自知之明的人。

当他通过观察思考,由现象到本质得出正确结论的时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思维缜密,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

当他把这一生活现象和治理国家联系起来的时候,一位忠于职守,勤于王事,善于发现问题的谋士形象就跃然纸上。

而他高超的劝谏艺术更进一步刻画出他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政治家形象。

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而又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他不仅认真听取了邹忌的劝谏,认为“善”(当然与邹忌的委婉讽谏艺术有关)。

而且果断采取正确措施,制定出对进谏者的奖励办法,鼓励更加直接的进谏者。

而文章通过“令初下”,数月之后和期年之后的变化,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从善如流,兴利除弊,改革成效十分显著。

可见他是一位有魄力有能力的开明君主。

【主旨归纳】本文通过记叙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表现出作者对善于劝谏者和开明君主的肯定和赞赏。

在今天,邹忌的忠诚与智慧,齐威王的胸怀与魄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解决文本内容的理解。

(2)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二.教材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

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二部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部分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本文语言浅显,故事情节生动,内容并无费解之处。

教学的基本方式应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

点拨,主要是抓住劝谏和讽喻手法来启发学生,使他们悉心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明确邹忌劝说艺术在当代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另外,梳理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是教学重点之一,不宜忽略.三.教学重点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

【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新人教版

【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新人教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难点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四.学法指导朗读—编写课本剧—表演,以达到以读代讲、以编代译、以演代练的效果。

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小黑板出示目标,学生读标(二)自学讨论释疑1.自学指导小黑板出示目标,学生读标研习第一自然段(1)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2)如何与徐公比美的呢?2.教师设问研习第二自然段(1)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2)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3小组讨论释疑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么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三)展示汇报梳理1与徐公比美。

2通过邹忌的三问,即问妻、问妾、问客,及妻、妾、客的三答。

3 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

学生(补充):以“臣之妻私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劝说齐王除蔽纳谏。

最后恳切指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4①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滂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如此不计较提意见的方式和态度,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也正是邹忌敢于进谏的原因。

②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令初下,群臣进涑,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闻之;期牛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

这三变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性。

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

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一)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忠勇仁智之士,他们忠心耿耿、心系国运、兼济苍生,良知和智慧驱使着他们勇于向君主进谏。

或直言谏诤,或隐喻含蓄。

有的获得了英明,赢得了赏识和升迁,有的则引火烧身,丢官弃命,甚至株连九族。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给领导提意见,古往今来,都要冒很大的风险。

历史上偏偏就有人不但屡次给领导提了意见,而且屡次被领导赏识,建议得以实施,又产生了奇效,其人其事也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邹忌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战国时齐国的谋臣,曾万事恒公、威王、宣王三朝,多谋善谏。

一次,威王弹琴,邹忌进门就说琴弹得好。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读准字音与停顿,掌握重点词句。

2、理清故事情节,根据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3、领会邹忌的进谏技巧,探讨“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讲解三人成虎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诵读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战国策》简介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1.解题2. 朗读指导(1)停顿:(2)自读,读准字音,且要注意节奏喔3.疏通字词(1)结合注释,自我疏通。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质疑,并找出共性不会的问题,以小纸条的形式递交老师。

4.讲故事根据注解,用自己的话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看谁能够看图将人物的对话讲得惟妙惟肖。

四、研讨1. 找“三”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提示:(1)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2)他们的答案一致吗?(3)邹忌对他们的回答分别如何分析?(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几方面比较?(5)齐王有几种级别的奖赏?(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2. 看图片思考:邹忌的妻、妾、客回答他的问题时感情和语气相同么?为什么?3.进谏艺术4. 人物分析邹忌、齐威王有何特点?5. 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讨论指导:(1)邹忌在妻妾客赞他后飘飘然了吗?(2)邹忌有没有实际观察?(3)邹忌没怪妻妾客先前的赞“美”,而是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去分析赞他的原因。

(4)进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谁?(5)说服齐王时若方法不对会有何后果?五、作业从书中和网上找一些善于进谏的故事,并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 精品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 精品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4.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课时计划】2课时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封建社会里,皇权威严,不可侵犯。

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

伍子胥被赐剑自刎,比干被剖腹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等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更难得的是邹忌能使齐威王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板书课题)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yì)丽朝(zhāo)服衣冠(ɡuān)窥(kuī)镜期(jī)年朝(cháo)于齐2.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虚词纳谏:接受规劝改正错误。

纳,接受。

谏,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丽:光艳美丽。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谁。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对比。

及:赶得上,比得上。

旦日:第二天。

弗如:不如。

诚:确实。

莫:没有人,没有谁。

蔽:受蒙蔽。

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市朝:公共场合。

闻:使……听到。

间:间或、偶然。

期年:满一年。

(2)一词多义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如)门庭若市(好像) 孰孰视之(仔细)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朝朝服衣冠(早晨)能谤讥于市朝(公开场合)皆朝于齐(朝见) 于皆朝于齐(到)皆以美于徐公(比)能谤讥于市朝(在)(3)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君主身边的近臣。

今义:表方位。

)(3)邹忌修.八尺有余(古义:长,高。

今义:修理。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古义:偏爱。

今义:自私。

)(5)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读准字音与停顿,掌握重点词句。

2、理清故事情节,根据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3、领会邹忌的进谏技巧,探讨“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讲解三人成虎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诵读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战国策》简介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1.解题
2. 朗读指导
(1)停顿:
(2)自读,读准字音,且要注意节奏喔
3.疏通字词
(1)结合注释,自我疏通。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质疑,并找出共性不会的问题,以小纸条的形式递交老师。

4.讲故事
根据注解,用自己的话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看谁能够看图将人物的对话讲得惟妙惟肖。

四、研讨
1. 找“三”
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
提示:
(1)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
(2)他们的答案一致吗?
(3)邹忌对他们的回答分别如何分析?
(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几方面比较?
(5)齐王有几种级别的奖赏?
(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
2. 看图片思考:
邹忌的妻、妾、客回答他的问题时感情和语气相同么?为什么?
3.进谏艺术
4. 人物分析
邹忌、齐威王有何特点?
5. 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讨论指导:
(1)邹忌在妻妾客赞他后飘飘然了吗?
(2)邹忌有没有实际观察?
(3)邹忌没怪妻妾客先前的赞“美”,而是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去分析赞他的原因。

(4)进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谁?
(5)说服齐王时若方法不对会有何后果?
五、作业
从书中和网上找一些善于进谏的故事,并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