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经济学培养方案
经济学培养方案第1篇经济学培养方案一、前言本培养方案旨在为有志于深入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学员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培养计划。
遵循国家相关教育法规和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国际经济学教育发展趋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经济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1. 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素养;2.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3. 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4. 具有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为未来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要求1. 知识结构:学员应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技术,了解经济学分支学科及相邻学科的基本知识;2. 能力要求:具备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和处理、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经济分析、预测和政策研究;3. 素质培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4. 创新与研究:鼓励学员参与学术研究、实践创新,提高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四、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2. 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3. 专业核心课:产业组织、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4. 选修课:金融市场与投资、国际金融、公司金融、财政学、经济史等;5. 实践教学:社会调查、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
五、培养方式1. 讲授式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讨论式教学:组织学员开展学术讨论,提高学员的沟通与协作能力;4. 实践教学:安排学员参加社会调查、实习实践等活动,增强学员的实践能力;5. 指导式教学:针对学员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学员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经济学院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培养计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外贸企业、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学分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40学分、双学士学位66学分。
三﹑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国际经济与贸易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经济学(金融方向)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经济学专业(金融方向)主要面向金融行业部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金融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学与管理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懂金融、会管理、善投资的应用型高级金融学技术专门人才,毕业后能从事金融实务及金融教学科研工作。
二﹑学分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40学分、双学士学位66学分。
三﹑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经济学(金融方向)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经济学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
经济学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站在时代前列,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经济学基础理论功底深厚,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宽厚,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国际视野,能在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及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具体工作,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学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能初步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毕业学分要求与学位授予
毕业要求总学分为(62)学分,其中必修课(48)学分,选修课(14)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共(22)学分,占总学分(35.5)℅。
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75学分)
(二)选修课程(在以下课程中选修14学分)。
经济学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方案以构建“人格塑造、科学训练、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导向,以“厚基础、宽口径、大人文、精专业、明特色”为原则,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按照现代经济学人才培养范式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校内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相给、能力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学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富于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有深厚的经济学底蕴和宽阔的国际化视野,作风务实的经济学专门人才,并初步具备向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拓展、深造的基础与能力。
二、毕业要求在知识结构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必要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掌握系统的现代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掌握进行知识探究和创业创新的基本知识与思维方法。
在能力结构方面,通过本方案的教育与培养,学生应具有良好的经济学理论素养和数量经济分析与运用能力,能够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究现实经济问题和进行经济行为与决策分析,能够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和分析方法与技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素质、优秀的职业操守和健康的体质,能够将个人发展、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较好地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专门人才。
三、学分要求选本专业为双学位的学生必须预修16学分以上高等数学(BI、BII)、线性代数B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在此基础上修学本专业的36学分核心必修课;完成并通过1学分专业实习实践环节,答辩通过12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符合《西南交通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和《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辅修与双学位管理办法》规定者,方可授予本专业双学位证书。
经济学专业辅修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辅修培养方案(2012级起执行)一、辅修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一)辅修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辅修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分析、管理等方面能力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2.了解当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3.掌握当代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5.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经济分析和科学研究;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二、辅修学制与毕业要求(一)辅修学制1、辅修专业:2年2、辅修学士学位:2.5年(二)辅修毕业要求辅修本专业的学生,在主修专业取得毕业资格的前提下,在规定的修业期限内,完成辅修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并取得规定的40个学分,可获得“泉州师范学院辅修专业证书”。
三、辅修学位授予1、非经济学类的辅修学生,在主修专业取得毕业资格并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资格的前提下,在规定的修业期限内,完成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及其他教学环节,总学分不低于45学分,并符合泉州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的其他条件者,可申请“泉州师范学院辅修学士学位证书”。
2、授予辅修学士学位:经济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1、主干学科:经济学。
2、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证券交易实务、金融学、现代企业管理(含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调查与分析、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会计实务操作、统计学原理、经济法。
东北师范大学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细则
附件1:东北师范大学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细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暂行规定》(学位字[1988] 012号)和《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结合我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科生培养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系指我校函授、业余、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我校主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及我校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培养的开放教育等办学形式的本科毕业生。
第三条凡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申请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修完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各教学环节规定的学习任务,符合毕业条件,学业成绩优良,已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①取得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②规定课程成绩平均在70分(含70分)以上,实行学分制的平均学分绩点在2.0(含2.0)以上;③参加吉林省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水平统一考试或经吉林省学位办同意参加其它的学位外语考试,吉林省学位办认定成绩合格且在有效期内;④无考试违纪记录。
第四条我校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行申请制,每年集中受理申请两次。
第五条申请授予我校成人学士学位按以下程序办理:1.符合授予我校成人学士学位条件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以下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函授、业余毕业生向所在学院提交申请材料;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向所在校外学习中心提交申请材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向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自考部提交申请材料;开放教育毕业生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组织申请。
2.申请材料:填写申请表,提供毕业证、成绩单复印件及学位外语合格证,交纳相关费用。
3.受理部门初审,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真实有效,符合授予成人学士学位条件,填写汇总表报送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进行复审。
x大学辅修专业及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
x大学辅修专业及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跨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辅修专业制度是指学有余力的本科学生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主修专业所属本科专业目录二级专业类以外的其它二级专业类专业的课程。
完成辅修专业规定的全部学分者可获得相应证书。
主修专业为管理类的专业,须跨本科专业目录一级专业大类选择辅修专业;计算机辅修专业招收辅修学生,可不受跨二级专业大类限制。
第三条辅修双学位制度是指在完成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学习后,按照两个专业要求获得双学位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实践环节训练,并通过双学位论文答辩,获得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
第二章学分要求第四条辅修专业必修课应包括 7-9 门专业主干基础课和专业课。
获得辅修专业证书者最低需完成 24 个学分。
第五条辅修双学位的课程门数在辅修专业课程门数基础上增加 2-4 门。
获得辅修双学位证书者最低需完成 40 个学分,同时完成主修和辅修两个专业的毕业设计 ( 论文 ) 。
第三章申请条件及程序第六条申请辅修专业学习的条件为 :(一) 全日制在校本科二年级学生;(二) 修满第一学年主修专业全部课程 , 且主干课程全部及格 , 学有余力;第七条申请辅修双学位学习的条件为:(一) 获得辅修专业全部课程学分且成绩优秀 , 平均成绩在该专业辅修总人数的前 30%以内;(二) 主修专业成绩全部合格;(三) 非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学校规定的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及格线 , 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第八条每学年第一学期进行辅修专业报名、审批工作,具体程序如下 :(一) 招收本科生的各学院 , 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初提出开设辅修专业申请 , 包括辅修专业名称、可以接受的学生人数及相关要求 , 报教务处审核;(二) 教务处审核各学院提出的开设辅修专业申请 , 通过后在全校范围内予以公布;(三) 学生本人在规定时间内填写《辅修专业申请表》,交主修所在学院;(四) 学生主修所在学院对申请参加辅修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资格初审(须经主管教学院长签字), 初审通过后将学生名单提交教务处审核;(五) 教务处审核并向辅修专业所在学院推荐辅修学生;(六) 辅修专业所在学院于每学年第二学期第一、二周内完成对申请者的测试和审核 , 并将结果上报教务处;(七) 教务处对申请参加辅修专业学习的学生名单进行审批后 , 由各辅修专业公布最终名单。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管理(本科)
主考院校:东北师范大学
就业方向:培养掌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知识,以及外语、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经济贸易实际工作及在学校和专门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考试科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英语(二)OR日语(二)OR俄语(二)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经济应用数学(二)
5、WTO与国际惯例
6、国际投资学
7、国际市场营销学(二)(国考)
8、企业信用管理学
9、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0、国际商务/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实践)
1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实践)
12、企业反倾销技巧与策略
13、服务贸易管理
14、电子商务概论
15、技术创新
16、毕业论文
毕业证书:成绩全部合格者,由吉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东北师范大学联合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本科毕业证书。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培养计划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培养计划The training program at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t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aspect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hrough the program, students are equipped wi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skills, and analytical abilities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their chosen fields.这个计划旨在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提供全面的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个计划,学生将获得他们所选择领域成功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分析能力。
The curriculum covers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including microeconomics, macroeconomics, management principl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rketing, finance, account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more. In addition to these core courses, students can choose from a variety of electives based on their interests and career goals.该课程涵盖了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原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金融、会计、运营管理、战略管理和国际商务等广泛的科目。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双学位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知识宽厚,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的高素质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人才。
具体要求:获得主修专业的证书,并修完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完成毕业实习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颁发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辅修专业第二学科学士学位证书。
二、修业年限与学位修业年限:两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三、招收对象与入学条件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学有余力,其主修专业总成绩排名应在本专业前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无纪律处分记录者,可自愿从第一学年夏季学期申请双学位学习。
四、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主干学科:经济学专业教育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法。
专业教育主干课程:当代中国经济、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博弈论。
专业教育系列课程: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国际贸易、金融学、财政学、信息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
五、毕业学分基本要求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教育基础课24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24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最低12学分,毕业实习8学分与毕业论文4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规定的教学实践环节和通过本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双学位管理办法》规定者,可颁发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相关业务的基本能力,能胜任与金融有关的工作岗位要求。
具体要求:获得主修专业的证书,并修完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达到方案中规定的总学分者,颁发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辅修专业第二学科学士学位证书。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培养计划和招生简章
金融学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020104)
(Finance)
一、专业简介
金融学专业是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设立的应用性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的宏观金融理论、微观金融理论以及金融管理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备从事金融经济管理、实务以及教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货币理论、信用理论、金融中介理论、金融调控理论、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的有关理论与实践、微观金融的有关理论等。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以培养“政治思想素质高、身心健康、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金融专业人才为目标。
基本要求是:
1.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崇高的理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
2.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宏微观金融理论、金融管理与实务知识,具备综合运用经济金融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社会调查、经济金融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熟悉国家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状况,金融政策与法规。
4.了解中外金融学术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
5.毕业后能够胜任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实际金融部门从事金融业务性、管理性工作,胜任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及经济管理工作,以及胜任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三、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四、教学进程、学时学分总体安排
见附表。
附表:
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总表]。
东北师范大学双学士学位教育实施细则(试行)
东北师范大学双学士学位教育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开展双学士学位(以下简称“双学位”)教育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全面知识结构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满足大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有益尝试。
为完善我校本科生双学位教育制度,加强双学位教育教学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吉林省高等学校双学位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分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双学位教育是指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学有余力,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自愿跨学科门类申请学习一个双学位专业,经学校审批,修满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分,达到授予学位条件,可获得该双学位专业的学士学位。
第三条设立双学位教育专业,应以现有学科专业为依托,具备完备的师资力量和培养条件,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院向教务处提出申请,并就专业名称、专业设立的必要性、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生源预测、招生数量、经费核算等方面进行论证。
双学位专业的设立须经学校主管部门审议通过后,报吉林省学位委员会审批。
第四条双学位教育专业设置原则上应与学校现有的本科专业为依托;如为新设置专业,由学校选择最相近学科授予学位。
第五条双学位教育是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本科教学管理体系,实行院长负责、本科教学的副院长组织实施、学分制管理的运行模式,学制为2年。
第二章教学安排第六条双学位专业的培养方案由专业开办学院(以下简称“开办学院”)制订,教务处审批后执行。
开办学院可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第七条双学位专业的培养方案应系统地反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包括文字表述和教学计划及进程表。
教学计划及进程表由先导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部分组成。
其理论教学总学分不低于60学分,独立实践教学环节15学分左右。
辅修 双学位 人才培养方案
辅修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具备跨学科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我校决定开设辅修双学位课程,以下是具体方案:
一、课程设置
学生可选择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主修专业课程按照原有课程安排进行学习,辅修专业课程则需额外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
辅修专业课程不得与主修专业课程冲突。
二、学分要求
学生必须完成主修专业课程的学分要求,并达到辅修专业的学分要求。
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学分要求。
三、学习期限和毕业要求
学生的学习期限与主修专业相同,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辅修课程学习。
学生必须获得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的学位证书方可毕业。
四、评价方式
学生的主修专业课程评价方式按照原有评价方式进行评定。
辅修专业课程采用成绩评定方式进行评价。
五、其他
1. 学生可在入校时申请辅修双学位课程,也可在入校后申请。
申请需符合相关条件。
2. 学生可在主修课程的学习期间开始学习辅修课程,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学生的辅修专业课程学习需先获得主修专业辅导员和辅修专业辅导员的同意。
4. 学生毕业证书上将注明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
经济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
经济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经济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经济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
经济学和统计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它们在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这两个学科结合起来,学生可以获得更全面、深入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目标经济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核心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经济问题、制定政策和解决实际经济难题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经济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的基础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基础、概率与数理统计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经济学和统计学领域的理论基础,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分析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2. 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方面,学生将学习相关的经济学和统计学课程,如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数据挖掘和统计计算等。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经济学和统计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工具,为将来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3. 实践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经济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方案还包括实践性课程和实习环节。
学生将有机会在实际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经济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机会。
经济学和统计学作为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通过学习经济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学生将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跨国公司、研究机构等各种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经济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的培养方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毕业后,他们将能够根据所学的统计学方法和经济学理论对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文编辑修改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XX1)一、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熟悉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向经济和管理相关领域扩张渗透的较高素质和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经济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数理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现代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熟练掌握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熟练掌握数理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技能以及其他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掌握国内外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理论热点,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深刻认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及热点问题;(4)通过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与规范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形成厚实的科研基础和从事经济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5)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经济学专业国际学生全程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国际学生)全程培养方案一、专业(类)名称、代码、学制与学位专业名称: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1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业,达到毕业要求,满足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国际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还应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
同时能够在多个国家的实际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1)真心关注中国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2)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3)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4)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行政机关、教研机构、公司经济管理和理论政策分析等工作;(5)高水平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
预期毕业5年后:(1)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能力和实践运用与创新能力,在经济界、金融界、学术界等领域开展与专业相关职业的工作;(2)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3)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在经济金融领域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
三、毕业要求(1)思想品德。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真心关注中国的发展;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文化品位、职业素养和进取精神;关心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学科知识。
具备系统扎实的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了解经济学发展及相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经济管理分析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和惯例。
东北师范大学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本)一、培养目标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知识宽厚,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的高素质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人才。
具体要求:获得主修专业的证书,并修完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完成毕业实习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颁发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辅修专业第二学科学士学位证书。
二、修业年限与学位修业年限:2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三、招收对象与入学条件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学有余力,其主修专业总成绩排名应在本专业前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无纪律处分记录者,可自愿从第一学年夏季学期申请双学位学习。
四、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主干学科:经济学专业教育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法。
专业教育主干课程:当代中国经济、国际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金融学、国际贸易、世界经济概论等。
专业教育系列课程: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博弈论、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等。
五、毕业学分基本要求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教育基础课24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24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最低12学分,毕业实习8学分与毕业论文4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规定的教学实践环节和通过本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双学位管理办法》规定者,可颁发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本)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处理银行、证券、投资和保险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相关业务的基本能力,能胜任与金融有关的工作岗位要求。
具体要求:获得主修专业的证书,并修完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完成毕业实习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颁发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辅修专业第二学科学士学位证书。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教育总则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教育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思路,保证和促进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适应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我校在本科教育阶段全面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
为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取得学校规定的毕业学分要求即可毕业。
为此,学校规定以四年为标准本科学制,并以此制定课程计划。
但学生的实际修业年限,可根据其获得学分的不同情况在3至6年内浮动。
无论提前或延迟毕业,颁发毕业证书时均填写标准学制年限。
6年期满,仍未修满课程计划规定的毕业学分者,作结业或肄业处理。
第三条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修读的课程,可以自主选择授课教师(限于开设平行课堂的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所有学生均可以修读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课程。
部分优秀学生还允许转专业。
第四条学校实行每学年三学期制,即“两长一短”三个学期。
长学期为19周,考试2周;短学期一般为3—4周。
第二章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第五条学校对各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出统一要求,各学院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出各专业的课程计划,并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
第六条学校构建“模块化、多样化、网状多向”的课程体系,方便学生自主选课。
学校本科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教师资格教育课和任意选修课四大模块构成。
其中,教师资格教育课是为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的一个课程模块。
学校各专业课程计划中的所有课程均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
必修课是指依据本专业的培养要求,规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
选修课分为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性选修课是指按照课程计划规定,学生必须从若干门(模块)课程中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模块);任意选修课是指学生在修满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学分要求之外修读的所有课程,课程计划中只作学分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2015年修订版本)
一、培养目标
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知识宽厚,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的高素质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人才。
具体要求:获得主修专业的证书,并修完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完成毕业实习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颁发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辅修专业第二学科学士学位证书。
二、修业年限与学位
修业年限:2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招收对象与入学条件
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学有余力,其主修专业总成绩排名应在本专业前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无纪律处分记录者,可自愿从第一学年夏季学期申请双学位学习。
四、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专业教育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法。
专业教育主干课程:当代中国经济、国际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金融学、国际贸易、世界经济概论等。
专业教育系列课程: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博弈论、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等。
五、毕业学分基本要求
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教育基础课24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24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最低12学分,毕业实习8学分与毕业论文4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规定的教学实践环节和通过本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双学位管理办法》规定者,可颁发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2015年修订版本)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处理银行、证券、投资和保险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相关业务的基本能力,能胜任与金融有关的工作岗位要求。
具体要求:获得主修专业的证书,并修完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完成毕业实习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颁发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辅修专业第二学科学士学位证书。
二、修业年限与学位
修业年限:2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招收对象与入学条件
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学有余力,其主修专业总成绩排名应在本专业前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无纪律处分记录者,可自愿从第一学年夏季学期申请双学位学习。
四、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专业教育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
专业教育主干课程:国际金融、投资学、博弈论、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等。
专业教育系列课程: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金融法规与监管、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保险实务等。
五、毕业学分基本要求
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教育基础课24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24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最低12学分,毕业实习8学分与毕业论文4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规定的教学实践环节和通过本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双学位管理办法》规定者,可颁发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