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斜坡的启示》教案范文精编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斜坡的启示》教案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探究科学素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斜面省力规律,斜面是变形的螺旋。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测力计、平板两块、重物、实验记录、2、演示实验材料:平板、测量器、小车、50本书、多媒体。
,3、学生准备:螺丝钉、铅笔、三角形纸。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出示:填空1、能够帮助人们()或()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为机械。
2、有些机械较复杂,它是有()或()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
3、杠杆是()的机械,自行车是()的机械。
二、情景导入:1、观看录像。
2、谈话:工人师傅推着摩托车上这么高的台阶,遇到了困难,我们班哪位同学最聪明,能帮他出个主意?3、学生回答。
4、观看录像。
5、讲述:通过录像情景,我们发现用木板斜搭在台阶上,省力了许多。
像这样斜搭的木板装置叫斜面。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6、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斜面。
7、板书:斜坡的启示。
三、实验探究斜面的秘密。
(一)、探究斜面的省力作用。
1、谈话:工人师傅用木板斜搭在台阶上就很容易把摩托车推上去,那么斜面到底省力不省力呢?你能否利用桌上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呢?2、介绍实验材料及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二)、探究斜面省力的规律1、谈话:刚才有哪组测出重量相等,而拉力不一样,为什么?你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吗?2、学生猜想。
3、谈话: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4、出示:斜面的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斜坡的启示》教案】。
《斜坡的启示》课例
《斜坡的启示》课例【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斜坡的启示》课例的背景和重要性2.斜坡的启示:阐述斜坡在教育中的象征意义3.课例分析:深入解析《斜坡的启示》的具体内容和教育价值4.教学方法:探讨在教授《斜坡的启示》时,教师可以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5.总结:总结《斜坡的启示》课例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启示正文【引言】《斜坡的启示》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课例,它通过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哲理。
在教育领域,斜坡常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道路,既有平坦,也有坎坷。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应对人生中的斜坡,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斜坡的启示】斜坡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首先,斜坡代表了困难和挑战。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正如斜坡一样,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克服。
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斜坡,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不畏挑战。
其次,斜坡也象征着机遇和成长。
当学生克服了一个斜坡,他们就会获得成长和进步。
因此,斜坡也是学生成长的契机。
教育工作者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斜坡,帮助他们抓住机遇,实现自我提升。
【课例分析】《斜坡的启示》课例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向学生传递了斜坡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斜坡时,一开始感到害怕和无助,但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学会了如何应对斜坡,最终成功克服了困难。
这个故事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斜坡是人生道路上的常态,只有勇敢面对,才能不断成长。
【教学方法】在教授《斜坡的启示》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可以直接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斜坡的象征意义。
2.案例分析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斜坡的存在和作用。
3.小组讨论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斜坡。
4.角色扮演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斜坡的重要性。
【总结】《斜坡的启示》课例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有重要的启示。
小学科学16《斜坡的启示》(教案)
小学科学16《斜坡的启示》(教案)《斜坡的启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斜坡是什么,并能够描述斜坡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斜坡对物体运动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平滑的斜坡、小汽车模型、木块、尺子、计时器、标签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下坡滑滑车的情景,询问学生有哪些事物可以帮助物体滑下坡。
2. 观察实验:将平滑的斜坡放置在桌子上,并保证其稳定。
让学生观察斜坡的形状、材质等特征。
观察现象:高端较低,两侧有边缘。
3.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斜坡为什么可以帮助物体滑下坡?让学生分别拿起小汽车模型和木块,将它们沿着斜坡放置在顶端,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
然后请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并进行讨论。
指导学生总结:斜坡上的物体滑下坡的原因是重力和斜坡的作用力共同驱动物体向下运动。
4. 进一步探究:让学生根据观察实验的结果和讨论,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斜坡高度对物体滑下的影响a. 将斜坡固定在同一位置,使用不同高度的木块来调整斜坡的高度。
b. 将小汽车模型放置在斜坡顶端,记录滑下坡的时间。
c. 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讨论斜坡高度对物体滑下速度的影响。
实验二:斜坡倾斜角度对物体滑行的影响a. 将斜坡固定在同一高度,使用尺子来调整斜坡的倾斜角度。
b. 将小汽车模型放置在斜坡顶端,记录滑下坡的时间。
c. 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讨论斜坡倾斜角度对物体滑下速度的影响。
5. 归纳与总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与总结,总结斜坡高度和倾斜角度对物体滑下的影响。
6. 拓展应用: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其他物体是否也受到斜坡的影响,如何利用斜坡帮助人们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斜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坡道、滑滑梯等。
7. 实践探究: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关于斜坡的研究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探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一、教学背景和目标本次教学的背景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物体的斜坡运动”部分。
本课旨在使学生了解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规律以及应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了解斜坡的基本概念和斜坡上物体的运动规律;2.掌握物体在斜坡上的平抛运动和竖直落体运动的数学表达式;3.学会利用斜坡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规律和利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平抛运动和竖直落体运动的数学表达式,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和方法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滑冰、滑雪等运动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发现运动员在斜坡上滑行时的规律和特点。
引入斜坡运动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讲解:通过数学模型、动态图像等形式,讲解物体在斜坡上的平抛运动和竖直落体运动的物理原理。
强调斜坡的角度和物体的质量、初速度、摩擦力等对运动过程的影响。
3.实验:通过设置不同角度的斜坡,让学生自行进行实验观察,探究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规律和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强化对公式的理解。
4.练习:通过一系列实例题,让学生熟练掌握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规律的应用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总结:通过学生斜坡实验的演示、学生优秀解题的分享等形式,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难点,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和答题思路。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教学资源:1.实验设备和器材:斜坡、小球、测量工具等;2.课件资源: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动态演示等。
教学评价:1.学生实验报告:鼓励学生撰写物体在斜坡上运动规律的实验报告,检测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2.学生解题思路和答案:通过课堂练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测学生对物体在斜坡上运动规律的应用能力;3.教学反思:教师应对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式。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斜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法来测量斜坡的倾斜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给学生们展示一些斜坡的图片,引导学生们思考斜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让学生们讨论一下他们可以想到的斜坡的应用。
1.PPT介绍斜坡的应用:a.交通工具中的应用:斜坡的作用是帮助车辆越过高低不平的地面。
b.建筑工地中的应用:使用斜坡来运输建筑材料,如土石方、混凝土等。
c.滑雪场中的应用:利用斜坡的坡度和滑雪板的滑行特性,让滑雪爱好者享受滑行的乐趣。
2.实验活动:a.学生分小组,每组一台电子秤、一个斜坡模型(可以是带有刻度的斜面板或使用调整好的木板)和一些小物体(如砖头、书本等)。
b.学生们根据老师的示范,将小物体放在斜坡上,并控制小物体沿着斜坡的滑行速度。
c.学生们观察并记录不同坡度下小物体的滑行速度,并利用电子秤来测量斜坡的倾斜度。
d.学生们通过计算,得出不同坡度对小物体滑行速度的影响,并讨论结论。
3.总结:a.学生们回答以下问题:斜坡的倾斜度越大,物体滑行速度会加快还是减慢?b.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原因。
4.拓展活动:a.学生们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海盗船滑道模型,让海盗船从斜坡上滑下来,展示斜坡在游乐场中的应用。
b.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材料,并制作一个小型的海盗船滑道模型。
c.学生们进行实验测试,并观察海盗船在不同斜坡上滑行的效果。
d.学生们讨论实验结果,并分享设计的过程和经验。
教学评价:1.学生通过实验以及课堂讨论,能够了解到斜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用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法来测量斜坡的倾斜度。
2.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并能够合作解决问题。
3.学生能够在拓展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并能够分享自己的设计和实验结果。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斜坡的启示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五下第一单元第3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设计并开展斜坡省力实验。
2.能够设计并开展坡度大小对拉力影响的实验。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模拟桥梁设计。
科学知识:1.知道斜坡即斜面。
2.认识到斜面可以省力。
3.认识到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生活中的斜面运用感兴趣。
2.能运用斜面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研究斜面可以省力,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斜面知识模拟桥梁设计。
教学准备:平板、支架、小车、测力计、自制放大版量角器、课件、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初步认识斜面1.出示图片,引发思考映示工人抬油桶上卡车的图片。
谈话:这几位工人在吃力地把油桶抬上汽车。
看到这种情景,你能想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帮帮他们吗?预设:学生应能想到搭斜坡的方法。
2.联系生活,唤醒记忆样一个三角形的斜坡。
有了斜坡的帮助,就可以……?预设:学生应能想到“省力”或“方便”等作用。
继续谈话:你怎么知道有了这样的斜坡就可以省力呢?你有过这样的经历?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出游时拉行礼箱上平台、沿楼梯边沿的斜坡推自行车上楼等事例。
3.了解学情,揭示课题谈话:运用斜坡到底省不省力?如果我们想真真切切地看出它的确省力或者没有省力要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斜坡,看它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板书课题:斜坡的启示4.明确概念,斜坡即斜面讲解:斜坡在科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斜面。
板书:斜面二、设计实验,感受斜面省力1.提供器材,设计实验谈话:为了研究斜面到底省不省力,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有这样的支架和平板,你们能不能迅速搭个稳固的斜面出来?(学生试搭斜面)继续谈话:有了斜面。
如果我再给你们一辆小车和一只弹簧秤,那么请讨论一下,你们打算怎样利用这些器材(小车、测力计、支架、平板)进行研究呢?2.大组交流,完善方案谈话: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一下你们的设想?预设:学生可能想到在斜面上拉动小车,而忽略“对比”——即“直接提升”和“沿斜面拉动”的比对,而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感知省力与否。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斜坡的概念,知道斜坡的作用。
学生能够掌握斜坡的简单机械原理,如斜面、螺旋等。
学生能够运用斜坡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斜坡装置。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实际应用、设计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斜坡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斜坡的简单机械原理。
运用斜坡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斜面和螺旋的原理。
设计简单的斜坡装置。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斜坡的概念、作用和简单机械原理。
介绍斜面和螺旋的特点和应用。
2. 实验法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斜坡的作用。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斜面和螺旋的原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斜坡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斜坡解决实际问题。
4. 实践法让学生设计简单的斜坡装置,解决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制作斜坡装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斜坡的图片,如楼梯、滑梯、盘山公路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斜坡的作用。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斜坡?它们有什么作用?”2. 讲授新课讲解斜坡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斜坡的简单机械原理,如斜面和螺旋。
讲解斜面和螺旋的特点和应用。
3.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斜坡的作用。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斜面和螺旋的原理。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斜坡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斜坡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金坛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斜坡的启示》教案(集体备课)
4.4斜坡的启示
复备人
授课时间
//
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斜面可以省力。
2.借助对比实验发现斜面的省力程度与斜面坡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3.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斜面,能够借助斜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知道哪些属于简单机械及简单机械的作用在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斜面的省力程度与斜面坡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2.出示自行车,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讨论:这些部位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填写在记录单上。
(2)播放自行车的相关介绍视频。
3.生活处处有科学,睁大好奇的眼睛,寻找隐藏其中的各种简单机械。
【板书设计】
4・4斜坡的启示
斜面: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坡度)的面
特点:坡长一定时,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变形:螺纹、盘山公路……
4.师生讨论交流:可用木板和书搭建一个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需要改变的条件是坡度的大小,不变的是斜面的长度、小车的轻重,具体步骤如下:
(1)搭好实验装置
(2)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小车所需的力,再测出沿斜面拉小车的力,对比两者所用力的大小
(3)改变斜面坡度,测出沿不同坡度拉小车的力
5.实验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匀速拉动小车,在拉动过程中读取数据。)
【难点】理解斜面的变形。
学备教准
【教师】使用斜面的视频。
【学生】小车、弹簧测力计、斜面木板、书本、三角形的纸、螺丝、剪刀、铅笔。
课时
1.把自行车扛上台阶,把货物搬上卡车都比较费力?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2.我们试着借用前人和他人的经脸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吧。播放建造金字塔的视频,交流心得体会。
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斜面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斜坡的启示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斜坡的启示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斜坡的原理和应用掌握斜坡的计算和设计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地进行斜坡的启示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斜坡的实物或模型斜坡的计算和设计相关的资料和工具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斜坡的原理和应用教师通过介绍斜坡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斜坡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斜坡的结构和功能。
步骤二:掌握斜坡的计算和设计方法教师教授学生斜坡的计算和设计方法,包括斜坡的高度、长度和倾斜角度的计算,以及斜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考虑。
教师可以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斜坡的计算和设计,让学生掌握斜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步骤三: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斜坡知识和技巧。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斜坡的计算和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步骤四:提升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思考斜坡的应用领域和改进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斜坡设计方案。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斜坡的原理和应用的理解,评估学生对斜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斜坡的计算和设计能力的评估,评估学生对斜坡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的掌握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斜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 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评估,评估学生在斜坡应用和改进方面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斜坡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斜坡的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斜坡相关的研究和探究,让学生发现和探索斜坡的更多应用和改进方法。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3 斜坡的启示-苏教版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就是一面斜坡。
2、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揭示规律。
3、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4、知道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
5、能发现身边一些利用斜面省力的事例。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发现斜面的角度越小越省力。
教学准备:小车、测力计、斜面、铅笔,三角形纸、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主题课件引入:今天老师遇到了两个小男孩搬自行车,大家看看他们俩谁比较聪明呢?为什么?学生汇报。
谈话:搬自行车上台阶、把重物搬上卡车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你有好的解决方法吗?学生汇报解决办法。
谈话: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在车厢后面搭斜坡搬重物或供车辆通行的小斜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斜坡好不好?板题(斜坡的启示)在斜坡对我们有帮助的时候,这个斜坡就是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谈话:根据你的经验,运用斜面往高处搬运重物,它有什么作用呢?(省力、方便)二、动手实践,探究作用提问:运用斜面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你怎么知道的?你有办法证明吗?出示实验器材。
谈话: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木板、测力计和小车。
小组讨论:(1)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用木板搭成)(2)只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不能)(3)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不用斜面直接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行对比)请一个同学上来测小车的重量。
(4)实验只做一次够吗?(不够)为什么?(不准确)谈话:实验怎样做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做实验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拉?怎样读数?(1)拉动时要匀速、缓慢。
(2)拉动方向需与斜面平行。
(3)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温馨提示:测力计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被测的力不可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值。
) 请大家结合实验过程开始我们的实验吧。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教案名称: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了解斜坡的定义和特征。
2. 理解斜坡对物体滑动的影响。
3. 学会使用倾斜角度来描述斜坡的陡峭程度。
4. 能够观察和记录斜坡对物体的影响,并进行简单的实验验证。
教学重点:1. 斜坡的定义、特征和倾斜角度的概念。
2. 斜坡对物体滑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具:斜坡模型、小球。
2. 素材:图片或视频展示斜坡的应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活动(5分钟)1. 老师出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斜坡?在什么场合下我们会使用斜坡?2. 引导学生思考:斜坡对物体有什么影响?步骤二:学习斜坡的定义与特征(10分钟)1. 老师出示斜坡模型,并简单介绍斜坡的定义与特征。
2. 引导学生观察斜坡模型,帮助学生发现斜坡的特点:两头高,中间低,并呈现出倾斜的形状。
3. 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斜坡两头高,中间低的原因是什么?4. 学生讨论和总结斜坡的特点,并记录在笔记中。
步骤三:学习倾斜角度的概念(10分钟)1. 老师出示不同角度的斜坡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角度的斜坡。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不同角度的斜坡对物体滑动的影响是否一样?为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什么是斜坡的倾斜角度?4. 解释斜坡倾斜角度的概念,即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5.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角度的斜坡对物体滑动的影响。
步骤四:实验验证斜坡对物体滑动的影响(15分钟)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将小球依次放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观察小球滑动的速度和距离。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斜坡的倾斜角度对物体滑动的速度和距离是否有影响?为什么?3.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斜坡倾斜角度对物体滑动的影响规律。
步骤五:斜坡的应用举例(10分钟)1. 老师给出一些实际应用斜坡的例子,如滑雪场、车辆上下坡等,并展示相应的图片或视频。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例子中斜坡的倾斜角度,讨论斜坡的倾斜角度如何影响物体的滑动。
小学科学第16课斜坡的启示(教案)
小学科学第16课斜坡的启示(教案)小学科学第16课 - 斜坡的启示(教案)【引言】本节课中,我们将向小学生们介绍斜坡的基本概念,并探讨斜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斜坡的原理和作用,以及与斜坡有关的物理量。
同时,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其探究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1. 理解斜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了解斜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掌握计算斜坡上物体的滑动速度和力的方法。
4. 能够观察、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 教具:斜坡模型、木块、线圈、小车等。
2. 实验材料:直尺、计时器、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问题或现象,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给学生展示斜坡模型,解释斜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帮助学生理解斜坡的作用是减小物体受到的阻力,促使物体滑动或滚动。
三、斜坡的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斜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楼梯、滑滑梯、雪橇等。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所找到的斜坡的其他应用。
四、实验探究(30分钟)1. 让学生进行实验,测量斜坡上木块的滑动速度。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帮助他们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
3. 让学生通过计算,了解斜坡上物体的滑动速度和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五、问题思考(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相关问题,例如:如果斜坡的倾角增加,物体的滑动速度会如何变化?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并通过实验验证他们的猜想。
六、小结(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对本课进行思考和反思,以及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斜坡的应用,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疑问。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斜面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
2.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力与运动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斜面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
2.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3.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4.斜面实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应用。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斜面在生活中的应
用,例如滑梯、斜坡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斜面实验的基本原理
和实验步骤,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3.实验:学生按照讲解中的要求,进行斜面实验,并记录实验结
果。
4.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力与运动的关系,以及如
何通过斜面来减小摩擦力和提高效率。
5.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讨论斜面实验的应用和意义,例
如如何利用斜面原理来设计更省力的工具等。
6.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意义,并
强调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四、教学评估:
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步骤、结果分析
和讨论等内容。
2.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和讨论情况等方面进
行评估。
3.知识点测试:通过小测验或考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斜面实验
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4.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价,并给出反馈
和建议,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提高实验能力。
《斜坡的启示作业设计方案》
《斜坡的启示》作业设计方案《斜坡的启迪》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斜坡的启迪》这部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2. 帮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变化,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说《斜坡的启迪》的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2. 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分析;3. 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和心理变化的剖析;4. 小说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的探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小说《斜坡的启迪》,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进修:教师讲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作者生平,为后续的阅读打下基础;3. 阅读:学生阅读小说《斜坡的启迪》,并进行讨论,分析小说情节和主题;4. 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变化,并向全班汇报效果;5. 思考:学生思考小说中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展开讨论,形成个人见解;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小说,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2. 合作进修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效果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3. 问题导向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 综合教学法:结合阅读、讨论、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发言表现、合作表现等;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阅读笔记、小组讨论效果等;3. 教室测验:考察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说创作比赛,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2.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3. 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小说《斜坡的启迪》中的文学价值和人生意义。
七、教学资源:1. 小说《斜坡的启迪》原著及相关解读资料;2.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3. 学生阅读笔记本和讨论记录本。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斜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 学生能够掌握斜坡的省力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斜坡的坡度与省力程度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斜坡的特点和作用。
-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斜坡的省力原理。
- 斜坡的坡度与省力程度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斜坡的省力原理。
-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控制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斜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斜坡的省力原理。
2. 实验法 -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斜坡的坡度与省力程度之间的关系。
-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讨论法 - 通过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和体会。
- 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斜坡的省力原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时间安排]) -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斜坡,如楼梯、滑梯、盘山公路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斜坡的作用。
- 提问学生:为什么这些地方要设计成斜坡?斜坡有什么作用? - 引出课题:《斜坡的启示》。
2. 讲授新课([时间安排]) - 讲解斜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 讲解斜坡的省力原理。
- 展示一些生活中利用斜坡省力的例子,如搬运重物、骑自行车上陡坡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斜坡的省力原理。
3. 实验探究([时间安排]) - 提出问题:斜坡的坡度与省力程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 作出假设:斜坡的坡度越大,省力程度越小;斜坡的坡度越小,省力程度越大。
《斜坡的启示》教案
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画示意图)
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五、拓展反思
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2、学习阿基米德螺旋泵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3、斜坡的启示
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斜面的长度、斜面的高度
斜面的高度长度不变,坡度越大→拉力越大
斜面的长度高度不变:增加长度→拉力越小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螺旋是斜面的变形
教
后
记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书:斜面)
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素。)
三、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1、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的呢?
2、学生提出假设。
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做简单的实验)。
4、点评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
5、学生按假设的不同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6、小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小车运动时所需的拉力越小。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doc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新丰县梅坑镇屮心小学丘文山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H标: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是一面斜坡。
2、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 解释规律。
3、知道斜而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4、知道高度相同吋,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越省力的规律。
5、知道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
6、能发现身边一些利用斜面省力的事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利用斜而可以省力难丿兄发现斜面的角度越小越省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屮时时处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3、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准备:测力计、小车、钩码、木板(斜面)、记录图(表)、书本、盒子、三角形纸片、铅笔、以及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研究主题1、图片引入:今天老帅遇到了一个小麻烦,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一下。
今天我开了一辆电动单车回学校上课,想把车推进教学楼里,但是教学楼前面有台阶,电动单车又重,你们有没有好的办法帮我把电动车推进教学楼呢?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
(找其他人帮着推,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3、介绍斜坡,揭示斜而。
(斜而也是一种简单机械)4、出示新丰雁塔和埃及金字塔等一些古塔的图片,介绍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斜面来搬运石头和泥土的。
5、根据你的经验,运用斜面往高处搬运重物,它有什么作用呢?(省力、方便)二、动手实践,探究斜而坡度对小车拉力的影响1、提出问题:既然日常生活屮经常运用斜面搬运重物,那么一个斜面坡度的大小对推重物上坡有什么影响?下面让我们来做斜面坡度的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要研究这个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什么做斜面?(用木板搭成)怎样设计不同的坡度?(可以用书本来垫高斜面形成一定的倾斜度,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每次增加书木的厚度应不小于3厘米为宜。
)(2)只测量出物体(小车里放入一定重量的钩码)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而能省力吗?(不能)(3)我们还必须测量岀什么?(不用斜面直接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行对比)(4)实验只做一次够吗?(不够)为什么?(不准确)3、学生动手实验注意事项分析:师:实验怎样做己经知道了,在做实验Z前谁还能说说我们在做实验吋要注意什么?怎样读数?怎样拉?(1)测力计在使用吋要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吋眼睛要平视指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3 斜坡的启示9-苏教版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2、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
2、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3、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4、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3、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发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两块木板、两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一块木板、记录图(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斜面。
1、图片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麻烦,瞧,小明今天就遇到了一个麻烦,要搬自行车上台阶很累、很不方便,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
(可以把台阶改造成斜坡,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3、择机出示示意图,介绍斜坡的坡度。
4、激发研究兴趣:大家想的这种办法到底好不好呢?二、体验活动、发现问题。
1、引导活动:这是一辆小车,垂直提升小车要用多少力呢?搭建斜坡提升小车又要用多少力?想不想测量一下呢?2、学生讨论实验做法:(1)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读出读数。
测力计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2)搭建斜坡,用测力计拉起小车,读出读数。
用测力计在斜坡上拉小车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呢?(测力计要与木板相平,用力要均匀等)3、学生分组体验活动:垂直提升小车与搭建斜坡提升小车4、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5、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6、交流发现:使用斜坡能省力、各组斜坡省力不一样。
三、实验探究、发现规律。
1、再次创设情境:小明也想到了搭建斜坡,但现在有三个不同坡度的斜坡,1号、2号、3号,但是他不知道选择用哪一个斜坡就能很省力的把车推上去?2、讨论: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一个斜坡?为什么?3、学生提出各种猜想:预设一:学生提出不同猜想。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3 斜坡的启示1-苏教版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斜面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
在生活中的运用极为广泛,却又极易被大家忽视。
本课重在提出斜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了解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斜面中所蕴涵的科学道理,使学生能初步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周围的各种斜面及其相关器械的性质与功能,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科学。
设计思路:本课是一节实验探究课。
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经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操作和观察记录、交流数据、获得发现、拓展运用这几个环节,引导学生认识斜面,了解斜面,研究斜面坡度大小的省力情况。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结实规律。
3.能够发现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4.能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2.知道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3.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关注身边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斜面坡度大小与施力的关系难点:学生自主设计不同坡度斜坡省力情况的实验教学材料准备:木板,表示高度的长方体,测力计,小车,三角形纸、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研究主题1、【课件出示】图片引入:生活中遇到的麻烦,将电动车推上台阶,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
(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3、介绍斜坡,揭示斜面。
4、【课件出示】出示古人运用斜面搬运重物的图片:建造金字塔5、根据你的经验运用斜面往高处搬运重物,它有什么作用呢?(省力、方便)【设计意图】贴近生活轻松引入新课。
新课前利用课件出示“搬着电动车上台阶”让同学们帮助想想办法创设了情景,根据学生对生活了解引入课题。
这样学生轻松地认识了斜面这种简单机械并产生探究的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逸群小学:冉红霞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3课的内容。
斜面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本课重在提出斜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了解斜面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使学生能初步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周围的各种斜面及其器械的性质与功能,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科学。
本课结构遵循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经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交流数据、获得发现、拓展运用这几个阶段,使学生认识斜面,了解斜面。
教学目标
1、我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我能够就斜坡角度的大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记录,分析并得出结论。
3、我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4、我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我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发现斜面可以省力,并通过实验验证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难点:理解螺旋和盘山公路是斜面的变形。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小车、塑料板、支架、弹力测力计、直角三角形(纸)、活动记录表。
教学课时:共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境激趣,引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找不同》。
请观察这两张图片,有几处不同(PPT展示图片)?如果老师想把摩托车放在车棚里,你建议我从那边才能上去呢?为什么?
2、那么像这样用木板搭在车厢和地面的木板是什么样的简单机械呢?
板书(3.斜坡的启示)
也就是说:像这样用木板搭在车厢和地面之间的装置叫斜坡,斜坡就是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实验探究:研究斜面坡度对拉力的影响
1、出示问题:一个斜面坡度的大小对推油桶上坡有什么影响?
2、谈话:我们一起来做斜面坡度的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实验
3、学生提出假设。
4、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5、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
6、学生按照假设进行分组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填写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研究斜面的作用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和钩码、测力计等
实验步骤:1.先测出直接提升小车和钩码的力,
再测出沿斜面拉小车的力。
2.改变斜面的角度,再测出沿斜面拉
小车和钩码的力。
3.再次改变斜面的角度,按步骤2重复做。
温馨提示:
1.在使用测力计前,看一看指针是否对准0刻度。
2.用测力计测量小车拉力时,要顺着小车
的运动方向,慢慢拉动。
3.测量过程中,看清楚指针所指的刻度。
(PPT出示实验要求,温馨提示,学生读)
研究斜面的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记录表
沿不同斜面角度拉小车的力(N)
直接提升小车的力
(N)
25度20度10度
第一次第一次第一次
第二次第二次第二次
第三次第三次第三次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我的发现:斜面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实践操作:认识变形的斜面。
1、实践操作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活动。
看谁眼疾手快。
拿出直角三角形,找出它最长的一条边,这条边呢,叫做斜边,现在呢,拿出一支笔,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边贴在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啊绕。
你们发现了什么?
2、(PPT出示螺丝钉)观察并讨论:螺丝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3、小结:螺旋也是斜面的变形。
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
4、让我们休息一下,一起来爬山吧。
(PPT出示图片)一个小孩在山脚下很惊恐地看着高山。
我们该怎么办呢?
5、(PPT出示图片):一个小孩很轻松地在盘山公路上行走。
6、谈话:通过上面的实验,你想到在山上修建盘山公路的方法了吗?
7、想一想,盘山公路为什么这样修建?有什么道理?
8、小结:螺旋就是斜面的变形。
(四)拓展: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利用PPT展示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2、思考:当人在骑自行车遇到上坡时,怎样骑会更省力?
3、同学们课后认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五)板书设计
3、斜坡的启示
斜面简单机械
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
(六)教学反思
《斜坡的启示》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3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能够设计实验探究斜面角度的大小与拉力的关系,从而揭示“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的规律;知道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能发现身边利用斜面能省力的例子。
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教材在应用斜面这一部分为学生展示了三幅图片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此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平时你见过哪些应用斜面的事例?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马上会举出螺丝钉、斧子、凿子、菜刀、钻头、立交桥等等,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应用斜面的工具,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和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学中,教师所要关注的并非是“斜坡”、“斜坡能省力”这些知识点的教学,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对斜面是否省力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从学生的猜测到实验的结果,让事实说话,从最终的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中,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产生新问题:为什么一样重的小车在斜面上测得的拉力是不一样的?进而转化为研究的新课题:斜面坡度大小是否对小车拉力有影响。
这一节课中学生经历了一个典型的“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假设,并且自己设计实验来检验假设的合理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的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另外,学生对斜面的变形螺旋没有认识基础,而且学生在认识“直线斜面”到“螺旋”有一个思维的跳跃,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很好的认识螺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盘山公路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在这里,让学生利用三角形围绕铅笔来模拟盘山公路,使学生对斜面形状和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