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生物金榜频道一轮课件:热点专题系列(七)
合集下载
2014届高三生物金榜频道一轮课件:必修3.5.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3)缓解措施:
①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②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
4.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图解 项目 形式 特点 范围 能量流动 以有机物为载体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 主要是无机物 全球性、循环性 生物圈(全球性)
图示
【高考警示】
(1)碳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传递并不都是双向的,只有生产者
细胞呼吸,部分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研究能量流动,
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 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是做不到全部流向人类。
7.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 )
【分析】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8.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循环。( × ) 【分析】碳循环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循 环,而不是在生物群落内部循环,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流动 的形式是有机物。 9.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 ) 【分析】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导致全球气
【变式训练】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 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y,那么x与y的 关系可表示为( )
A.y=90ax+10x C.y=20ax+5x
B.y=25ax+5x D.y=100ax+10x
【解析】选C。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为a,则经草→虫→鸟这条
食物链使鸟增重为ax,至少需生产者的量为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3)如图为弃耕地演替为湿地生态系统后的图解,图中生产者是
(用字母表示)。如果E取食A的比例由1/5调整为1/2,
【苏教版】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知识概览+主干回顾+核心归纳):必修1 第四章 第2讲 光合作用
2.多因子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分析
(1)曲线分析: P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着因 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Q点: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影响 因素主要为各曲线所表示的因子。 (2)应用: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适当提高温 度,增加光合酶的活性,提高光合速率,也可同时适当增加 CO2,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当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增加光照 强度和CO2浓度以提高光合速率。
场所
叶绿体
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
条件
只在光下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2.联系
(1)物质方面:
C:C O 2 暗 反 应 C H 2 O 呼 吸 Ⅰ C 3 H 4 O 3 呼 吸 Ⅱ C O 2
第二讲 光合作用
一、光合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1.色素的种类和功能
色素
功 能 滤纸条上位置
叶绿素
_叶__绿__素__a_:蓝绿色 _叶__绿__素__b_:黄绿色
吸收蓝紫 光和红光
_中__下__层__ _最__下__层__
类胡萝 叶黄素:_黄__色 吸收蓝紫
卜素 胡萝卜素:_橙__黄__色
光
_中__上__层__ _最__上__层__
②应用:“正其行,通其风”,温室内充CO2,即提高CO2浓度 增加产量的方法。合理灌溉、施肥,可促进叶片面积增大,提
高酶的合成速率,增加光合作用速率。
(3)温度:
①曲线分析:光合作用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接影响酶 的活性。一般植物在10℃~35℃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AB 段(10℃~35℃)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强,B点(35℃)以上光 合酶活性下降,光合作用开始下降,50℃左右光合作用停止。 ②应用:冬天,温室栽培可适当提高温度;夏天,温室栽培可 适当降低温度。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 晚上适当降低温室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保证有机物的积累。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
1.制作插条
把形态、大小基本一致的枝条平均分成10组,每组3枝。
2.分组处理 蒸馏水 作为空 不同比例 稀释成__ 9 份,第10份用_______ 生长素类似物按_________ 白对照。把10组枝条基部分别浸入浸泡液中,处理1天。
处理方法: 基部 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 cm, (1)浸泡法:把插条的_____ 较低 并且最好是在遮 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溶液的浓度_____, 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浓度较高 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 s), (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_________ 深约1.5 cm即可。
3.实验中为什么要选取生长旺盛的1年生苗木的枝条?
提示:原因是1年生苗木的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
易成活,很容易生根,实验效果显著。 4.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有哪些? 提示:蒸馏水在实验中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1)作为空白对 照;(2)用来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3)处理过的插 条下端需浸在蒸馏水中有利于生根。
答案:(1)一年生带有芽和幼叶的枝条细胞分裂旺盛,芽和幼叶
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枝条的基部,能促进生根,提高插条成活率
(2)探究形态学上、下端(S、X)在空间中的位置对插条生根(部 位)的影响 插条生根的部位和数量
(3)①脱分化 再分化 ②用先倒插再正插的处理方法要比仅正插处理的效果好 (更易 生根)
3.实验培养 浓度梯度 从小到大分别放入盛清 把每组处理过的枝条下端依_________ 水的托盘中浸泡,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生 根情况。 4.结果记录 小组分工,观察记录。
5.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按照小组分工观察记录的结果,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知识概览+主干回顾+核心归纳):(一)补充完善类实验 (共19张PPT)
(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
,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___
(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μ mol/L硫酸甲 酯吩嗪(PMS)和1 mmol/L 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 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 验光照强度为1 000μ mol·m-2·s-1)。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3∶1;AaBb自交,后代黄色圆粒∶绿色圆 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
【规范答案】 (1)探究F2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 (2)根据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导亲本基因型 (3)②自然状态下进行自花传粉 (4)①若自交后代全部为黄色圆粒,则F2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
为AABB;②若后代仅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比例约为3∶1,
(2)类囊体 A、B、D
第二空错答:A、B、C、D。
错因:不理解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过程。
(3)如图:
错答:①只画出对照组、NaHSO3和PMS作用组,而没有画出 NaHSO3+PMS作用组。 错因:忽视题干中的“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 制效应”。 错答:②不能把握四个柱形图的高低。 错因:不能从图1中获取有效信息。
实验案例探究(一)
补充完善类实验
【案例分析】 (2012·江苏高考)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 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
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 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 mmol/L 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 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审题——抓准信息·快速推断】
信息1 题干强调“选取F2黄色圆粒豌豆种子若干作实验材料”。
推论:课题名称是探究F2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 信息2 (2)探究方法中的提示“根据基因重组原理”(易漏读)。 推论:实验的实质是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常用自交法来进 行。
,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___
(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μ mol/L硫酸甲 酯吩嗪(PMS)和1 mmol/L 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 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 验光照强度为1 000μ mol·m-2·s-1)。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3∶1;AaBb自交,后代黄色圆粒∶绿色圆 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
【规范答案】 (1)探究F2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 (2)根据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导亲本基因型 (3)②自然状态下进行自花传粉 (4)①若自交后代全部为黄色圆粒,则F2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
为AABB;②若后代仅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比例约为3∶1,
(2)类囊体 A、B、D
第二空错答:A、B、C、D。
错因:不理解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过程。
(3)如图:
错答:①只画出对照组、NaHSO3和PMS作用组,而没有画出 NaHSO3+PMS作用组。 错因:忽视题干中的“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 制效应”。 错答:②不能把握四个柱形图的高低。 错因:不能从图1中获取有效信息。
实验案例探究(一)
补充完善类实验
【案例分析】 (2012·江苏高考)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 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
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 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 mmol/L 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 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审题——抓准信息·快速推断】
信息1 题干强调“选取F2黄色圆粒豌豆种子若干作实验材料”。
推论:课题名称是探究F2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 信息2 (2)探究方法中的提示“根据基因重组原理”(易漏读)。 推论:实验的实质是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常用自交法来进 行。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知识概览+主干回顾+核心归纳):(二)评价改进类实验(共13张PPT)
实验案例探究(二)
评价改进类实验
【案例分析】(2012·全国卷)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 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为5.0、6.0、7.0、
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
淀粉液1 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
合适
理由: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在70℃时,由于高温使酶 失去活性,干扰了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错答:步骤①酸碱度设置不合理。 错因:不知道酸碱度梯度的正确设置方法而错误地认为步骤① 有问题。
(2)④更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将这些
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约2 m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抓准信息·快速推断】 关键信息 信 息 1 信 息 2 题干要求“探究pH对人唾 推断结论 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应
液淀粉酶活性的影℃
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为
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两支试管中的pH=6.8,
第三支试管中的pH=4,摇匀后维持各自温度5 min。 (3)在三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并摇匀。 观察并记录:(略) 结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能否得出上述实验结论?
。
(2)指出步骤中不正确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纠正或补充相应 的内容。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 的最适pH。
评价改进类实验
【案例分析】(2012·全国卷)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 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为5.0、6.0、7.0、
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
淀粉液1 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
合适
理由: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在70℃时,由于高温使酶 失去活性,干扰了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错答:步骤①酸碱度设置不合理。 错因:不知道酸碱度梯度的正确设置方法而错误地认为步骤① 有问题。
(2)④更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将这些
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约2 m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抓准信息·快速推断】 关键信息 信 息 1 信 息 2 题干要求“探究pH对人唾 推断结论 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应
液淀粉酶活性的影℃
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为
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两支试管中的pH=6.8,
第三支试管中的pH=4,摇匀后维持各自温度5 min。 (3)在三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并摇匀。 观察并记录:(略) 结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能否得出上述实验结论?
。
(2)指出步骤中不正确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纠正或补充相应 的内容。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 的最适pH。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知识概览+主干回顾+核心归纳):选修1 专题1(共71张PPT)
被的细胞核。
【变式训练】“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 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自古酒就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请回答下列酿制葡萄酒的有关问题。
(1)人类酿制葡萄酒使用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它的同化作
用类型是_________,其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______;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 制在18 ℃~25 ℃。传统葡萄酒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 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适为 30 ℃~35 ℃ _____________
需要充足的_____ 氧气 7 d~8 d
件
2.制作流程
挑选葡萄→_____→榨汁→酒精发酵→_____发酵 冲洗 醋酸
↓ _____ 果酒 ↓ _____ 果醋
二、腐乳的制作
1.腐乳制作的原理 (1)菌种:多种微生物(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的协同 作用,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 毛霉 (2)菌种作用特点:产生蛋白酶、脂肪酶,分解有机物。 ①蛋白质 蛋白酶 _______+小分子的肽。 氨基酸 ②脂肪 脂肪酶 _____+_______。 甘油 脂肪酸
选修 1
专题1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
果酒制作 菌种 制 作 _____条件下,大量繁殖: 有氧 C6H12O6+6O2
酶
果醋制作 醋酸菌 氧气、糖源_____时: 充足 C6H12O6+2O2 2CO2+2H2O _____糖源、氧气充足时: 缺少 C2H5OH+O2 _________
③香辛料的作用:调制___________,防腐_____。 腐乳的风味 杀菌
2014届高三生物金榜频道一轮课件:必修1.3.1细胞膜、细胞核
【变式训练】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
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因其上有④,所以能让各种分子进出
B.②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酸性染料染色
C.③位于细胞核的中央,是细胞核功能的控制中心 D.在有丝分裂的前期,①②③都会发生变化 【解析】选D。图中结构①是核膜、②是染色质、③是核仁、 ④是核孔。A错误,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是 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具有选择性,并非让各种分子进出;B错 误,染色质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C错误,核仁与某些rRNA合成
A.菊花形帽 C.两种帽的中间类型
B.伞形帽 D.不可能长出“帽”的形状
【解析】选A。伞藻的伞帽形状取决于细胞核,因细胞核为伞藻 乙的,故伞帽形状为菊花形帽。
6.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 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 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
【分析】生物的颜色性状主要是由细胞核决定的,因此黑色美
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中,最终
发育形成黑色美西螈。
7.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较多。
( √) 【分析】核孔数量与细胞代谢呈正相关。 8.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 ×)
【互动探究】
(1)物质进出细胞核都必须通过核孔吗?
提示:不是。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小分子物质 出入细胞核是通过跨膜运输实现的,不通过核孔。 (2)m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共穿过多少层磷脂 分子层? 提示:0层。m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共穿过0层生物膜和0层磷脂分子层。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知识概览+主干回顾+核心归纳:一各种生物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
(3)1925年,有人用丙酮从红细胞膜中提取到磷脂,并将其铺在
水面上形成磷脂单分子层。测量铺展面积,约为红细胞总表面
积的
倍。
(4)1933年,有人发现:蛋白酶能够使细胞膜分解,这表明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 膜的类别
答案:(1)脂质 (2)吸水涨破 渗透 上 (3)2 (4)细胞膜上有蛋白质 (5)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种类相同 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 含量有差别
The End!
有
。
(3)COPⅡ具膜小泡负责从甲
(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
“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
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的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
__________的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
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
蛋白质(%)
脂质 (主要是磷脂)(%)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糖类(%)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依据上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
同点是
,主要区别
是
。
【解析】(1)根据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可以判断出细胞膜中含 有脂质。(2)根据渗透原理,可以判断出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会 吸水涨破。磷脂相对分子质量小,会存在于溶液的上层。(3)由 于红细胞膜只有细胞膜这种膜结构,且这种膜结构的基本骨架也 为磷脂双分子层,因此提取其磷脂,并将其铺在水面上形成磷脂 单分子层,测量铺展面积,约为红细胞总表面积的2倍。(4)蛋白 酶能使蛋白质水解,而实验发现蛋白酶能使细胞膜分解,根据酶 的专一性,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5)对于表格分析题,在找 共同点时需要看各种物质是否都含有,在找不同点时要看各种物 质含量的差异。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第19页
材料3: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 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 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 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造林护林。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第20页
上述材料所依据的生态工程主要原理依次是(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物种多样性原理;③协 调与平衡原理;④整体性原理;⑤系统整体性原理; ⑥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A.①⑤④ C.②④⑥ B.③④⑤ D.①③④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第22页
理。所谓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人类所处的自 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构成的巨大复合系 统,三者相互影响而形成统一整体。
[答案] A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第23页
考点二
生态工程实例分析及发展前景
破疑难 1.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考虑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纳量) 。
(4) 整体性 原理: 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
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 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 经济和社会
等系统的影响力 。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第 8页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①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原理:生态工程需要考 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 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② 系统整体性 原理: 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第33页
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1-6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精)
9.(2013·安徽示范校)细胞的种类和形态具有多 样性,依据细胞图像中特定的结构可以判断细 胞的类型。下列有关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 ) A.若细胞中绘有核糖体等细胞器,则一定为亚 显微结构图 B.若细胞中表示出细胞壁,则一定为植物细胞 结构图 C.若细胞中没有核膜,则一定为原核细胞结构 图 D.若细胞中具有中心体,则一定为动物细胞结 构图
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
化学反应
,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
有序地进行。
四、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实验原理 (1)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细胞 器
存在部位
叶肉细胞
颜 色
无色 绿色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形 态
叶绿 绿色植物的 动植物细胞 体 线粒 体
棒状、圆球状、线 形或哑铃形
(2) 现 蓝绿色
健那绿染液
能专一性地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
,而细胞质接近无色。通过染色,可在和分布。
低倍显微镜下找到细胞结构 2.实验操作:制作临时装片→
→ 高倍显微镜 下观察。
问题探究3:植物细胞也具有线粒体,可以直接 在同一植物细胞中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吗? 提示:不可以。叶绿体呈现绿色,存在于绿色 植物的叶肉细胞,而观察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 染液染色,染色后呈现蓝绿色,在绿色植物细 胞中难以观察和辨认。
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 蛋白质,如 消化酶 、抗体和 蛋白类 激素。
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问题探究2: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与内质网上 的核糖体功能上有何区别?粗面内质网和滑面 内质网功能上有何区别? 提示: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与细胞内蛋白质 的合成有关,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分泌蛋白的 合成有关;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运输、 加工有关,滑面内质网与脂质等的合成有关。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知识概览+主干回顾+核心归纳):选修1 专题4(共81张PPT)
花粉母细胞→___________→单核期→_______→花粉粒。 四分体时期 双核期
(2)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
脱分化
丛芽 愈伤组织
(3)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①主要因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材料的选择 培养基的组成
②其他因素:亲本植株的_________、材料的___________及接 生长条件 低温预处理 种_____等。 密度 (4)实验操作: ①材料的选取:月季花药培养一般选择_____期,细胞核由中央 单核 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___ 醋 _______法。 酸洋红
玫瑰油
过滤
除水
无水Na2SO4 加入__________
分离油层
2.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
(1)方法:一般采用_____法。 压榨
(2)实验流程: 石灰水浸泡 漂洗 _____ 压榨 再次_____ 过滤 过滤
橘皮油
静置
3.胡萝卜素的提取 (1)胡萝卜素性质:_______水,微溶于乙醇,_______石油醚等有 不溶于 易溶于 机溶剂。
作
为外植体。从外植体到无病毒植株试管苗,要人为控制细胞的
和 过程。
(3)进行组织培养需配制MS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常需要添 加 、 等激素。欲有利于根的分化,植物激 。
素的用量比例
(4)不同植物的组织培养除需营养和激素外, 件也很重要。
等外界条
(5)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下列各项中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的是 灭菌的是 ①培养皿 。(填序号) ②培养基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采用灼烧方法进行
考点一 1.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高度分化的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条件 (1)离体状态。 (2)营养物质:有机营养、无机营养。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知识概览+主干回顾+核心归纳):选修1 专题2微生物的利用(共78张PPT)
2.微生物接种方法 (1)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法中细胞的分离和稀释过程发生在接 种环在固体平板表面上的划线和移动过程中。在线的开始部分,
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
可能形成纯种的单个菌落。(如图所示)
(2)稀释涂布平板法:10倍系列稀释操作。
①将分别盛有9 mL水的6支试管灭菌,并按101~106的顺序编号。
【拓展延伸】 消毒和灭菌的比较 1.区别
内容 种类 灼烧 灭菌 法 主要方法 应用范围 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 接种针或其他金属用具等,接种 过程中的试管口或瓶口等 概 念
酒精灯火焰灼烧
灭 菌
干热 灭菌 法 高压 蒸汽 灭菌 法
干热灭菌箱160℃~ 170℃加热1 h~2 h 高压蒸汽灭菌锅, 100 kPa,121℃,维持 15 min~30 min
灭菌
倒平板
灭菌前,调节pH;高压蒸汽灭菌
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思维拓展】不同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同
(1)微生物需要的营养成分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有些微
生物还需要特殊营养物质,如生长因子。 (2)在人和动物中,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 白质、维生素六类。 (3)在植物中,营养物质包括矿质元素、水、二氧化碳三类。
b.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_,然后将 梯度稀释 ___________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 不同稀释度 养。
(3)菌种的保存方法:
①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的方法。 临时保藏 ②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的方法。 甘油管藏
(1)原理: 刚果红
【苏教版】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知识概览+主干回顾+核心归纳):必修1 第二章 第2讲 细胞中的
环状多肽 n
an-18n
(2)不能忽视蛋白质中的二硫键:
蛋白质分子中除了肽键外,还含有其他化学键,如二硫键。一 个二硫键(“—S—S—”)是由2个“—SH”形成的,形成过程 中要脱去2个氢。故计算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时除减去H2O的相 对分子质量外,还应考虑脱去H的相对分子质量。
【典例2】(2013·无锡模拟)某直链多肽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 其水解后共产生下列3种氨基酸,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7.DNA只分布于细胞核,RNA只分布于细胞质。( × ) 【分析】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叶绿 体中也有分布;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在细胞核中也有分 布,比如mRNA。 8.可选用植物的叶肉细胞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 验材料。( × ) 【分析】叶肉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呈现绿色,会干扰实验中颜 色的观察。
1.分子式中只要有氨基和羧基,就可以判断为构成生物体的氨 基酸。( × ) 【分析】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且必须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细胞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 ×) 【分析】蛋白质的结构由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 肽链的数目和空间结构决定,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 质,若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数目和空间结构不同,会构成不 同的蛋白质。
【互动探究】(1)脱下的H2O中,H来自哪部分结构? 提示:H既来自氨基,也来自羧基。 (2)如何计算该多肽中的甘氨酸数、丙氨酸数? 提示:设组成该多肽的甘氨酸数、丙氨酸数、谷氨酸数分别为 a、b、c。根据原子守恒的原理: C原子:2a+3b+5c=22 H原子:5a+7b+9c=34+2×(a+b+c-1) O原子:2a+2b+4c=13+(a+b+c-1) N原子:a+b+c=6 列出其中3项,即可解方程,得a=2,b=1,c=3。
届高三生物金榜频道一轮实验案例探究七18页PPT
实验步骤: (1) (2) (3) 结果预测: Ⅰ.如果 Ⅱ.如果 Ⅲ.如果
; ; 。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审题——抓准信息·快速推断】
关键信息
推断结论
未受X射线辐射的雄果蝇表现
题干中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
信
型正常,假设为显性XDY,则突
XDY,二者交配,所得F2为XDXD、
4
XDY,则雌雄之比为1∶1
【答题——规范答案·警示失误】 实验步骤:(1)这只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 (2)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 (3)统计F2中雄蝇所占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比例) 结果预测:Ⅰ.F2中雄蝇占1/3(或F2中雌∶雄=2∶1) Ⅱ.F2中雄蝇所占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中雌∶雄在 1∶1~2∶1之间)
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而且探
息
变后的基因型为XdY,可用正常
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
1
雌果蝇(XDXD)与之交配,进而
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
做出判断
前提是XdY×XDXD→XDXd、
信
息 结果预测Ⅰ提示X染色体上发 XDY,二者交配,所得F2为XDXD、
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XDXd、XDY、XdY(死亡),则雌
届高三生物金榜频道一轮实验案例探 究七
服从真理,就能征服一切事物
实验案例探究(七)
作出假设类实验
【案例分析】 (2010·山东高考节选)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 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 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子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 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 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 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知识概览+主干回顾+核心归纳):必修353-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
【解析】选D。根据题意可知,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 数目基本稳定,可知该森林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 稳定的生态系统,其功能相对稳定,即物质、能量的输入与输出 保持动态平衡;其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即各种生物的种类及数量 一般变化不大,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各种群年龄组成 维持稳定型。
答案:(1)5 绿藻和水草 (2)阳光 绿藻(或食物) (3)O2 分解者(或微生物) (4)B
【互动探究】 (1)在上题第(1)小题食物网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哪些? 提示:螺蛳、鲫鱼、轮虫。 (2)上题第(4)小题中前期维持池塘稳定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池塘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变式训练】在一片动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 的种类和数目基本稳定。那么,下列哪项与之不相符(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 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D.各种群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
①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的比较:
正反馈调节
负反馈调节
作
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 基础,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相
用
对平衡
结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 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
果 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那种成分的变化,从而保持
稳态平衡
若一个湖泊受到的污染超
实 例
过其自我调节能力,则污染
草原上食草动物和植物的数 量变化
并调节生态 生物与生物之间或 系统的稳定 生物与环境之间 性
【拓展延伸】 由信息传递可以联系的知识 (1)联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不是单向的,也不是循 环的,通常是双向的,并且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 态。 (2)联系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它 属于细胞水平的信息传递。
【苏教版】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知识概览+主干回顾+核心归纳):必修1 第四章 第1讲 ATP和酶(
由结构式可看出,ATP的结构特点可用“一、二、三”来总结, 即一个腺苷、两个高能磷酸键、三个磷酸基团。 (4)结构简式:A—P~P~P。
2.ATP的形成途径
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4.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关系模型分析
(1)生物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少量ATP,因此在O2为0的 时候,其产生量仍有一定数值,而非0。 (2)当O2供给量增多,有氧呼吸明显加强。ATP的产生随之增加, 但当O2供给量达到一定值后,其产生量不再增加,是由于酶、 有机物、ADP或磷酸的限制因素所致。 (3)当横坐标表示呼吸强度时,ATP的产生量曲线应该从原点开 始。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甲图: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 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 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②乙图: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 与酶浓度成正比。
【高考警示】 影响酶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 ①高温、pH过高或过低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活性降低 或失去活性,反应减慢或停止,酶促反应速率也随之减小或变 为零;低温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只会使酶的活性降低,酶促 反应速率减小。 ②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但不影响酶的活性。
1.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 ) 【分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因此其基本组 成单位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2.能催化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 √ ) 【分析】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根据酶的专一性,蛋白 质由蛋白酶来水解。 3.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 ) 【分析】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 应。
考点 二 酶作用原理和酶的特性 1.酶的作用原理 如图曲线表示在无酶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 能量变化过程。
(金榜名师推荐XX高考生物一轮热点专题突破课件细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类型二 种子萌生的剖析 【通关(tōnɡ ɡuān)典例】(2021·山东高考)大豆种子萌生进程中鲜重 的变化曲线如图: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添加清楚,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
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
。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
主要存在方式是
。
第六页,共39页。
【通关锦囊】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区别(qūbié)与联络 1.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常用观) 光合速率
呼吸 速率
常用表示方法
O2产生(生 成)速率
CO2 固定速率
有机物产生 (制造、生成)
速率
O2释放 速率
CO2 吸收速率
有机物积累 速率
黑暗中O2 吸收速率
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区分为
、
。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
是经过
提高光协作用强度以添加(tiān jiā)产量。
第二十四页,共39页。
【解题指南】(1)实际基础( jīchǔ):种子萌生需求的外部条件:随自在 水增多,细胞代谢活动增强;子叶出土后停止光协作用,受外部环境要 素的影响。 (2)叶绿体内C5和ATP含质变化剖析:CO2中止供应,消耗的C5增加, 生成的C3增加,C3恢复消耗的ATP和[H]增加。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3)依据题意假定O2的吸收量为1 mol,那么CO2的释放量为
3 mol,那么有氧呼吸时: C6H12O6 + 6O2 + 6酶H2O 6CO2+12H2O
1
6
6
1/6 mol 1 mol
1 mol
无氧呼吸时:
C6H12O酶6 2C2H5OH+2CO2
类型二 种子萌生的剖析 【通关(tōnɡ ɡuān)典例】(2021·山东高考)大豆种子萌生进程中鲜重 的变化曲线如图: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添加清楚,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
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
。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
主要存在方式是
。
第六页,共39页。
【通关锦囊】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区别(qūbié)与联络 1.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常用观) 光合速率
呼吸 速率
常用表示方法
O2产生(生 成)速率
CO2 固定速率
有机物产生 (制造、生成)
速率
O2释放 速率
CO2 吸收速率
有机物积累 速率
黑暗中O2 吸收速率
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区分为
、
。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
是经过
提高光协作用强度以添加(tiān jiā)产量。
第二十四页,共39页。
【解题指南】(1)实际基础( jīchǔ):种子萌生需求的外部条件:随自在 水增多,细胞代谢活动增强;子叶出土后停止光协作用,受外部环境要 素的影响。 (2)叶绿体内C5和ATP含质变化剖析:CO2中止供应,消耗的C5增加, 生成的C3增加,C3恢复消耗的ATP和[H]增加。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3)依据题意假定O2的吸收量为1 mol,那么CO2的释放量为
3 mol,那么有氧呼吸时: C6H12O6 + 6O2 + 6酶H2O 6CO2+12H2O
1
6
6
1/6 mol 1 mol
1 mol
无氧呼吸时:
C6H12O酶6 2C2H5OH+2C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集训】 1.(2013·珠海模拟)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 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 B.Y除了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 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
D.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
热点专题系列(七)
动物生命活动分级调节的图解分析
【考查特点】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在近年的高考中出现频次较高,本专题试
题曾多次出现。在考查“激素的分级调节”时大多以甲状腺激 素为例,但也不排除以其他激素为例的情况,如2012年天津高考 考查了皮质醇分泌的分级调节。
【解题指导】
关于动物生命活动分级调节,常以流程图或模式图的形式考查。
(2)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
甲状腺激素(TSH)的活动受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甲状
腺激素浓度高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少, 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少;反之,则多。 (3)下丘脑功能:参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具有调节和分泌作 用。
3.其他实例
【解析】选A。B项中下丘脑(X)才是内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缺 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少,通过负反馈使X、Y活动加强,a、b增多, 引起甲状腺肿大,同时Z除了受Y的控制外,还受神经控制和碘含 量的影响。
2.(2011·江苏高考)图1表示北纬50°某地区不同月份母鸡平 均产蛋数的波动情况,图2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 图(甲、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级调节除上图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外,还有性激素和肾上腺
素,其作用机制与甲状腺激素一致。
【高考例证】(2012·天津高考)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
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
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由图1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 (2)图2中激素a、器官丙的名称分别是 (3)图2中c→甲、c→乙的生理意义在于 、 。 。
。
(4)已知激素a分子为一种多肽,其受体位于靶细胞的 这是因为 。
,
(5)从丙的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含有的激素种类有
(填下列序号)
①1种 ②2种 ③3种 ④3种以上
解答此类问题时,需要依据图示信息分析每个环节所起的作用, 特别要关注动物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1.调节模型 (1)基本模型:
(2)实例:甲状腺分泌的分级调节
2.模型解读(以甲状腺激素分泌为例)
甲状腺激素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具体分析如下:
(1)分级调节: ①直接调节:垂体。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 素实现。 ②间接调节:下丘脑。下丘脑可以通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实现对甲状腺的间接调 节。
的细胞膜,可知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5)所有的激素都是通过血液运输的,故血浆中含有的激素种类
齐全,多于3种。
(6)据图2的负反馈调节方式可知,烷基苯酚可对下丘脑和垂体 产生抑制作用,长期饲喂会对器官甲、乙的分泌活动产生抑制 作用,从而引起激素c分泌量减少。
答案:(1)日光照时间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6)烷基苯酚是一类洗涤剂,其分子结构稳定,具有类似激素c的 生理效应。长期饲喂被烷基苯酚污染的饲料,会对器官甲、乙 的分泌活动产生 作用,从而引起激素c分泌量 。
【解析】(1)由图1可知,平均日光照曲线和平均产蛋数曲线基
本吻合,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日光照时间。 (2)图2中甲为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卵巢,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 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c是性激素。 (3)图2的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通过负反馈调节,可维持激素 c水平的相对稳定。 (4)激素a分子为一种多肽,是大分子,不能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解析】选B。运输刺激作用于下丘脑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结
构基础是反射弧,故A选项正确;图中M经体液运输作用于肾上腺 皮质,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故B选项错误;皮质 醇不仅能促进细胞代谢,当其分泌过多时,会进行反馈调节,作 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抑制相应激素的分泌,故C选项正 确;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刺激,体内皮质醇分泌量 会增多,后由于动物稳态的调节逐渐恢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卵巢
(3)通过负反馈以维持激素c水平的相对稳定 (4)细胞膜上 激素a不能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 (5)④ (6)抑制 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