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钩虫与钩虫病
钩虫
一、形态
3
幼虫
幼虫:统称钩蚴,包括杆状蚴和丝状蚴。 杆状蚴:为自卵内刚孵出的幼虫。虫体体
壁透明,前端钝圆,后端尖细。
丝状蚴长约0.5~0.7 mm,体表有鞘膜,口 腔封闭,有口矛。丝状蚴具有感染能力。
杆状蚴
12
钩虫(Hookworm)
一、形态
3
幼虫
请观看“钩虫丝状蚴”视频
13
活丝状蚴
钩虫(Hookworm)
• 顶端有1个发达的角质口囊,呈圆形或椭圆形。
• 腺体:头腺1对,主要分泌抗凝素;咽腺3对,主要
分泌乙酰胆碱酯酶;排泄腺1对,主要分泌蛋白酶。
寄生于肠黏膜的活钩虫
6
钩虫(Hookworm)
一、形态
1
成虫
二种钩虫成虫形态鉴别 十二指肠钩虫 体 形 口 囊 交合伞 “C”形 2对钩齿 撑开时略呈圆形 两刺呈长鬃状,末端分开 二三分支 “S”形 1对板齿 撑开略呈扁圆形 一刺末端呈倒钩状,被包裹 于另一刺的凹槽内 二二分支
三、致病
2
成虫致病
(3)婴儿钩虫病 多由十二指肠钩虫引起,可能是幼虫经胎盘或乳汁感染。最常见的症状 为急性便血性腹泻,大便呈黑色或柏油样,面色苍白,发热,食欲减退等。 (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23
钩虫(Hookworm)
四、实验诊断
1. 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从粪便中查虫卵。 2. 钩蚴培养法 检出率同饱和盐水浮聚法,但需5~6天,可做虫种鉴定。 3. 改良加藤法
等症状,有时也表现咽喉部痒痛,干咳,声音嘶哑等。
钩虫(Hookworm)
三、致病
2
成虫致病
(1)消化道症状
初期为上腹不适及隐痛,后发展为 恶心、呕吐、腹泻等;食欲增加而体重
宠物 钩虫
宠物钩虫钩虫感染指的是吸血寄生虫侵入并在小肠内繁殖。
钩虫主要用嘴附着在肠壁上,以宿主的血液为食。
当它们进食时,它们的口腔会分泌一种抗凝物质,在附着或脱离时进一步促进出血。
钩虫以在严重感染时引起失血贫血而闻名。
感染可在母狗出生前或哺乳期间获得。
幼虫(幼年钩虫)在母狗体内处于休眠状态,而在怀孕期间会被重新激活,随后通过胎盘或乳腺传播给幼犬。
这种特殊的过程不会发生在猫身上。
狗和猫的另一种传播途径是通过吞食幼虫。
这可能发生在宠物清洗自己或吃脏东西的时候。
幼虫通过皮肤迁移也可引起感染。
在这种感染中,幼虫进入皮肤后,会通过肺部、气管(通过咳嗽)向下移动,然后进入胃肠道,接着幼虫就会附着在肠子上。
钩虫感染常见于2-8周大的幼犬和幼猫以及老年宠物或慢性病患者。
虽然感染最常见于拥挤和紧张的环境,如:收容所、养狗场和猫的聚居地,但不存在品种区别或性别偏好。
感染在温暖、潮湿的气候和环境中最常见。
犬钩虫是狗和猫中最常见的钩虫。
其他种类的钩虫包括:狭首钩刺线虫和巴西钩虫。
管形钩口线虫、巴西钩虫、狭首钩刺线虫(不常见)都会感染猫。
宠物钩虫感染的症状1. 腹泻2. 呕吐3. 虚弱4. 苍白的粘膜5. 贫血6. 生长不良、身体状况差7. 嗜睡8. 过度口渴9. 食欲不振10. 深黑色的大便11. 体重减轻被感染的幼犬和幼猫患上严重疾病的风险最高。
这是由于它们的总血容量较小。
它们的不成熟和小体积增加了严重危及生命的贫血的风险。
宠物钩虫感染的诊断全面了解宠物的病史和临床症状有助于作出诊断。
体检结果将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
检查结果包括:粘膜苍白、虚弱、发暗、直肠检查时大便带血、心率升高,可能还有心脏杂音的症状结果(由于贫血)。
确诊钩虫感染所必需的诊断测试包括:1. 粪便浮选。
粪便浮选是用来记录钩虫卵被释放到肠道并通过粪便的情况。
钩虫卵的特征外形为椭球形,含有八个细胞的桑椹胚。
重要的是要明白,卵可能不会一直在粪便中脱落。
与临床症状相匹配的检测结果会呈阴性,应进行预防性治疗。
钩虫病的产生基础与临床诊疗
钩虫病的产生基础与临床诊疗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
临床上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致发育障碍及心功能不全。
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或美洲板口线虫。
偶可寄生人体的还有锡兰钩口线虫和犬钩口线虫等。
巴西钩口线虫的感染期幼虫虽可侵入人体,但一般不能发育为成虫。
一、病因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
寄生于人体的两种钩虫的生活史相同,虫卵随粪排出后,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1~2日就可孵化出杆状蚴,然后5~8日内转化为细长的丝状蚴。
丝状蚴钻入人皮肤后随血流到达肺,然后沿呼吸道爬至会厌被吞入消化道,幼虫吸附于小肠并发育为成虫,长期吸血。
成虫寿命2~10年。
钩虫一般只有1cm左右长,似绣花针大小,每条钩虫一天就可产卵上万个,这些钩虫卵随粪便排出人体外,在适当的条件下就可孵出幼虫。
种类: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duodenale Dubini,1843),简称十二指肠钩虫;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 Stiles,1902),简称美洲钩虫。
另外,偶尔可寄生人体的锡兰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eylanicum Loose,1911),其危害性与前两种钩虫相似。
犬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aninum Ercolani,1859)和巴西钩口线虫(Ancylostoma braziliense Gomezde Faria,1910)的感染期蚴,虽也可侵入人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cutaneous larva migrans,CLM)。
因幼虫移行蜿蜒弯曲,引起皮疹呈匐行线状,故称匐形疹(creeping eruption)。
但幼虫不能发育为成虫。
1.幼虫的致病作用幼虫侵入人体皮肤可引起钩蚴性皮炎,局部皮肤可出现小的红色丘疹。
2.成虫引起的损害钩虫成虫以口囊吸附在小肠黏膜绒毛上,以摄取黏膜上皮及血液为食。
犬类钩虫病的四种途径
02
对于严重感染的犬类,需要进行支持治疗,如输液、补充营养
等,以帮助其度过危险期。
手术治疗
03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肠梗阻、肠穿
孔等严重并发症。
05
犬类钩虫病的注意事项
注意卫生和环境清洁
保持犬只生活环境的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犬舍和周边环境,减少病原体滋生的机会 。
定期清洗和消毒犬只的食具、玩具和活动场所,避免病菌传播。
犬类钩虫病的四种途径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犬类钩虫病的概述 • 犬类钩虫病的感染途径 • 犬类钩虫病的临床症状 • 犬类钩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 犬类钩虫病的注意事项
01
犬类钩虫病的概述
钩虫病的定义和特征
钩虫病是一种由钩虫寄生在人 体或动物体内引起的疾病,具 有传染性。
钩虫是一种线形动物,通常寄 生在肠道中,通过吸取宿主体 内的营养物质来生存和繁殖。
避免犬只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自由活动,以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进行驱虫处理
定期为犬只进行驱虫 ,预防钩虫病的感染 。
遵循兽医的建议,按 照规定的药物、剂量 和使用方法进行驱虫 处理。
根据犬只的年龄、体 重和健康状况,选择 合适的驱虫药物和剂 量。
注意观察和及时就诊
密切观察犬只的饮食、排泄和活动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02
症状:胎儿在子宫内感染钩虫病后可能会出现发育不良、死胎或新生仔犬虚弱 、腹泻和贫血等症状。
03
防治:母狗在怀孕期间进行定期检查和驱虫,确保其不患有钩虫病。在母狗怀 孕期间和产后的几周内,要避免其接触受污染的环境和食物。如果发现胎儿感 染了钩虫病,应寻求兽医的建议和治疗。
皮肤感染
皮肤感染是指钩虫卵通过犬类的皮肤 进入其体内,导致感染钩虫病。这种 情况通常发生在犬类在水中游泳或涉 水时,或者在与其他患有钩虫病的动 物接触时。
钩虫与钩虫病
6、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症状; 粪便虫卵检查和计数; 病理剖解; 土壤和垫草内虫卵和幼虫检查。
7、治疗
多种抗线虫药对钩虫都有效,及时驱虫; 对症治疗,输血、输液,补充营养物质。
8、预防
同其它圆线虫病。
5 76
羊仰口线虫 4.雄虫尾端 5.阴门部分
6.雌虫尾端 7.虫卵
(3)犬钩口线虫 淡红色,体长10~16mm; 口缘有3对齿,口囊底部有1对背齿和1对侧腹齿;
新鲜虫卵含8个胚细胞,直径60 40μm。
人可偶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3
1
4
犬钩虫 1.头端 2.交合伞 3.雌虫尾端 4.虫卵
犬钩虫
雄虫交合伞
亚腹侧齿;
雄虫:长5~8.5mm,交合刺等长; 雌虫:长7~10mm,尾端尖细; 虫卵:65~8040~50μm。
(7)猪球首线虫:多个种,常见的有长沟(G.longemocronatus)、萨摩
(G.samoensis)和椎尾球首线虫(G.urosubulatus)。
虫体粗壮,长几mm,口孔亚背侧;
犬
狭首弯口线虫Uncinaria stenocephala
犬 (猫罕见)
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
犬、人
牛仰口线虫Bunostomum phlebotomum
牛
羊仰口线虫B.trigonocephalum
羊
球首线虫Globocephalus spp.
猪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duodenale
小肠。第3次蜕化在肺内进行,第4次蜕化在小肠内进行。 经口感染的幼虫可不移行。
钩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钩虫病长期感染可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孕 妇感染可致流产、早产或死胎。
流行病学特点
分布
钩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更 为普遍。我国除北方一些寒冷干燥地区外,几乎各 省、市、自治区均有钩虫分布。
传播途径
钩虫感染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含有钩蚴的土壤而传播 。农民、矿工等职业人群因接触污染土壤的机会较 多,感染率较高。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加强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建设
建立信息报告制度
01
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钩虫病信息报告制度
,及时上报疫情信息。
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
02
卫生、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及时掌握钩虫
病疫情动态和趋势。
推进信息化建设
0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钩虫病监测信息化建设,提高信
息报告和共享效率。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宣教方案
针对儿童青少年
通过动画、漫画、游戏等寓教于乐的 方式,向儿童青少年传播钩虫病防治 知识,提高他们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 护能力。
针对农村居民
针对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和卫生习惯等 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 案例,向他们普及钩虫病防治知识和 实用技能。
针对高危人群
针对钩虫病高危人群,如有钩虫病史 、从事农业劳动等人群,制定个性化 的宣教方案,加强健康监测和防护指 导。
预防措施与策略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养成Leabharlann 前便后洗手的习 惯,避免病从口入。
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 生冷食物,以减少感染 机会。
勤剪指甲,避免钩虫卵 藏匿于指甲缝中。
积极参与卫生宣传活动 ,提高卫生意识。
钩虫病
临床表现
钩虫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与感染钩虫的种类、数 量、时间、个人营养及免疫状况有关。临床上绝大多数是 无症状感染者。 (1)钩蚴性皮炎:在钩蚴钻人处,皮肤有烧灼或针刺感, 出现充血性斑疹或丘疹、奇痒,可发展为水泡,俗称“粪 毒”,持续数天,常发生在趾(指)之间。 (2)呼吸道症状:患者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并伴有畏 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者克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和哮喘。 2.成虫所致症状 (1)贫血:是钩虫病最突出的表现。患者有头昏、眼花、 耳鸣、乏力、劳动后心悸、气促、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 皮肤苍白或呈蜡黄色等症状。 (2)消化系统:可致慢性炎症及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上 腹疼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儿童可有喜 食生米、生豆、泥土等异嗜症。
LOGO
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可有不同程度的小细胞低色素性 贫血。血清铁浓度明显降低。 2.粪常规粪隐血阳性。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高)或加藤法(厚片 定量法)查出虫卵或粪便培养(需4~6 d得 结果)出钩蚴可明确诊断。 3.免疫学检查可于钩虫产卵前结合病 史进行早期诊断,方法有皮内试验、间接 荧光抗体试验等,但均因特异性低而少于 应用。
LOGO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有关。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 性失血、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钩蚴引起局部 皮肤损伤有关。 4.焦虑 与慢性贫血、劳动力下降及 知识缺乏有关。 5.潜在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心力衰 竭、儿童生长发育障碍。
LOGO
LOGO
预防
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及时进行驱虫 治疗,消灭传染源。推广粪便无害化处理, 改良种植方式。加强个人防护,穿鞋下田, 涂抹l.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l5%噻 苯咪唑软膏等。
钩虫病
钩虫病:成虫寄生在小肠中,以 血液为食,造成人体的慢性失血, 引起钩虫病。
钩虫危害的严重性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全球感染人数估计有9 亿之多。
钩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危 害极大。 钩虫病主要分布于淮河及黄河一线以南, 人均感染率为17%左右,海南省高达60%。
北方、长江流域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南 方以美洲钩虫为主。
2.成虫致病
(一) 幼虫致病
机理
幼虫移行: 移行过程中产生组织反应
临床表现
⑴.钩蚴性皮炎(粪毒):烧灼、针刺感、瘙
痒、丘疹、水泡、 脓疱等
⑵.钩蚴性肺炎:(咳嗽、咯血、发热、哮喘 )
(二)成虫致病
1.消化道症状 ⑴. 胃病样:恶心、呕吐、反酸、嗳气、上腹 痛 ⑵. 肠病样:腹胀、腹痛、腹泻 ⑶. 消化道出血:柏油样粪便 ⑷. 异嗜症(机制:缺铁与毒素的作用) 2.贫血:缺铁性贫血和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3.婴儿钩虫病(后天与先天性感染) 黑便、腹泻、贫血、支气管炎 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的指标
皮肤幼虫移行症 (cutaneous larva migrans,CLM)
巴西钩口线虫
因幼虫移行弯曲,引起皮疹呈匐行线状, 故称匐形疹(creeping eruption)。
CLM of the Foot
巴西钩口线虫
四、诊断
1.从粪便中查虫卵
首选方法:饱和盐水漂浮法 直接涂片法 2. 钩蚴培养法 检出率同饱和盐水浮聚 法,但需5-7天。 3. 痰中查钩蚴
钩虫病患者
•营养不良面部水 肿,似有腹水
•皮肤蜡黄,指甲 苍白。
贫血发生机理?
归纳书上内容
海南省人体钩虫感染情况现状调查分析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7年03期 胡锡敏等
钩虫
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以检出钩虫卵或孵化出钩蚴是确诊的依据,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涂片法:简便易行,但轻度感染者容 易漏诊,反复检查可提高阳性率;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虫卵比重约为1.06,在饱和盐水(比重为1.20)中,容易 漂。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在大规模普查时,可用15%、20%的盐水,其检查效果与饱和盐水相同;钩蚴培 养法:检出率与盐水浮聚法相似,此法可鉴定虫种,但需培养5~6天才能得出结果。此外,饱和盐水浮聚法、钩 蚴培养法,亦可进行定量检查。
美洲钩虫口囊钩虫体内有三种单细胞腺体:①头腺1对,位于虫体两侧,前端与头感器相连,开口于口囊两侧 的头感器孔,后端可达虫体中横线前后。头腺主要分泌抗凝素及乙酰胆碱酯酶,抗凝素是一种耐热的非酶性多肽, 具有抗凝血酶原作用,阻止宿主肠壁伤口的血液凝固,有利于钩虫的吸血,头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控制;②咽腺3 个,位于咽管壁内,其主要分泌物为乙酰胆碱酯酶、蛋白酶及胶原酶。乙酰胆碱酯酶可破坏乙酰胆碱,而影响神 经介质的传递作用,降低宿主肠壁的蠕动,有利于虫体的附着。经细胞酶化学定量分析,美洲钩虫乙酰胆碱酯酶 含量比十二指肠钩虫高;③排泄腺1对,呈囊状,游离于原体腔的亚腹侧,长可达虫体后1/3处,腺体与排泄横管 相连,分泌物主要为蛋白酶。
生活史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度25℃~30。C、湿度30%~50%、氧气充足、不受阳光直射的环境中,24~48小 时第一期杆状蚴孵出,以土壤中微生物及有机物为食,48小时可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再经过5~6天,脱皮成为 丝状蚴。丝状蚴有感染宿主的能力,也称为感染期蚴。
钩虫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呢
钩虫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呢如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一种叫做钩虫的寄生虫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钩虫是一种寄生虫,可导致钩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
并且钩虫寄生在肠道内,不可能自己爬出体外的,因此可以长时间存在于人体内,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下面我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钩虫对人体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1.幼虫致病钩虫丝状蚴钻入皮肤,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局部皮肤可有针刺感、烧灼感和奇痒感,很快出现充血斑、丘疹,1~2天内出现红肿及水疱,内含浅黄色液体。
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形成脓泡,最后结痂、脱皮自愈。
此即钩蚴性皮炎,俗称"粪毒",多发生于与泥土接触的足趾、手指间等皮肤薄嫩处。
当幼虫在体内移行穿过肺泡壁进入肺泡时,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症病变。
患者可有呼吸道症状,如胸痛、咳嗽、哮喘、咯血,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成虫致病钩虫的主要危害是成虫期。
一、胃肠功能紊乱:成虫咬附于肠粘膜,引起肠壁散在性出血点及小溃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
患者表现为持续性、弥散性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现柏油样黑便(婴儿钩虫病)或血便(消化道大出血)。
二、贫血:钩虫对人最主要的危害是贫血。
钩虫咬附肠壁,吸血为食,造成血液丢失,钩虫头腺分泌的抗凝素,使咬附部位造成伤口血液不断渗出,加之虫体频繁更换吸血部位,造成更多的伤口渗血;同时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的不断损耗,使造血原料不足,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合成速度低于红细胞新生速度,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眩晕、乏力,重者可有心慌、气短、肢体及面部浮肿等贫血性心脏病等表现。
三、异嗜症: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表现为喜食生米、生豆、茶叶、瓦片及碎布等。
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
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可自行消失。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有关钩虫对人体的危害了。
建议有钩虫病要及时进行驱虫,必要时可以带上粪便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另外在生活中要做好个人卫生,勤快衣物被单,饭前便后洗手。
钩虫病教学演示课件
诊断பைடு நூலகம்难
钩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困难,易出现 误诊和漏诊。
治疗药物缺乏
目前针对钩虫病的治疗药物较少,且疗效不稳定,存在复发和再 感染的风险。
预防措施不足
钩虫病的预防措施相对较少,且实施难度较大,导致疾病传播难 以有效控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诊断技术研究
未来将进一步研究钩虫病的诊断技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传播方式
钩虫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含 钩蚴的土壤而感染,也可 通过污染的水源和食物传 播。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钩虫感染后可出现皮炎、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成虫寄生在小肠可引起腹 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症状;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乏力、头晕等全 身症状。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钩虫病可分为急性钩虫病、慢性钩虫病和钩虫性哮 喘三种类型。其中,急性钩虫病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表现,慢性钩虫病则以贫 血和营养不良为主要特征。
家属参与和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帮 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社会支持网络
借助社区、医疗机构等力量,为患者 提供社会支持网络,如组织患者交流 会、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帮助患者 更好地融入社会。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 展方向
本次讲座内容总结回顾
对症治疗
抗感染治疗
对于合并有感染的患者,需要给予抗 感染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头 孢类等。
钩虫病患者常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 症状,因此需要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如补充铁剂、维生素等。
手术治疗指征及术式选择
手术治疗指征
钩虫病 Ancylostomiasis
钩虫病 Ancylostomiasis钩虫病(Ancylostomiasis)是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
它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临床以贫血、营养不良、浮肿、腹痛及胃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高发区有“黄胖病”之称。
钩虫病的传染源是钩虫病患者和感染者,钩虫感染在我国分布极广。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温、湿度的土壤中孵化。
约1周左右经杆状蚴发育成具有感染力的丝状蚴,丝状蚴接触人体即钻入皮肤,随血液流经右心到肺,穿透肺泡毛细血管后循支气管、气管而达咽喉部,然后被吞入胃,构成钩蚴移行症。
钩蚴主要在空肠,少数在十二指肠及回肠中上段内发育为成虫(图2-9-2)。
自丝状蚴侵入皮肤至成虫在肠内产卵约需50天,成虫的寿命可达5-7年,但大部分于1-2年内被排出体外。
本病主要是经皮肤接触感染。
农民赤足下地,幼虫易钻入皮肤而致病,故农村中感染率较高。
钩虫卵在低于5-10℃时易死亡,而25-30℃和湿润土壤最适于虫卵孵化和幼虫生长。
故我国南方钩虫病的流行远较北方为重。
临床表现钩虫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与感染钩虫的种类、数量、时间和个人营养及免疫状况有关。
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钩虫感染者。
一、贫血和循环系统贫血是钩虫病最突出的表现。
由于成虫以口器咬住肠粘膜吸取血液,并经常更换咬吸点,同时分泌抗凝物质使伤口不断流血,长期漫性失血造成铁及蛋白质的损失,引起缺铁性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在重度感染后3-5月可逐渐出现严重的进行性贫血,病人有头昏、眼花、耳鸣、乏力、劳动后心悸、气促、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皮肤苍白或呈腊黄色等症状。
长期严重贫血病人心脏可呈一般性扩大,心前区有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率增速和血压降低(舒张压为甚)。
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嗜酸粒细胞大多增高。
骨髓铁粒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血清铁和铁蛋白浓度降低。
图2-9-2 钩虫发育过程与传播二、消化系统钩虫咬附小肠粘膜发生许多出血点和浅小损伤,可导致慢性炎症和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消化道症状。
2024年钩虫病诊断与治疗PPT
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气 喘等
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 晕、失眠等
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 胸闷等
粪便检查:检查粪便中的钩虫卵,是诊断钩虫病的主要方法 血液检查:检查血液中的钩虫抗体,有助于诊断钩虫病 尿液检查:检查尿液中的钩虫抗原,有助于诊断钩虫病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有助于诊断钩虫病引起的并发症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钩虫病是一种由钩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钩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 钩虫病主要症状包括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等 钩虫病可以通过粪便检查、血液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土壤传播:钩虫卵 在土壤中孵化,通 过皮肤进入人体
食物传播:钩虫卵 污染食物,通过消 化道进入人体
水源传播:钩虫卵 污染水源,通过饮 水进入人体
径
加强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 个人卫生,避 免接触钩虫病
患者
避免食用生肉、生鱼和生蔬 菜
保持厨房和餐具清洁,定期 消毒
避免饮用生水,确保饮用水 安全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避 免接触钩虫病患者
提高公众对钩虫病的认识 宣传预防钩虫病的方法 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提高公众对钩虫病危害的认识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等 症状表现:如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等 诊断过程: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预后情况:如恢复情况、复发风险等
钩虫病是一种由钩虫引起的疾 病,主要影响肠道健康
钩虫病的研究进展包括:新型 药物研发、疫苗研发、诊断方 法改进等
钩虫病研究进展有助于提高钩 虫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
钩虫病研究进展有助于了解钩 虫病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钩虫生活史
钩虫生活史
钩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寄生虫,它的生活史充满了奇妙和恐怖。
钩
虫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钩虫的生活史吧。
首先,钩虫的生命周期始于成虫在人体肠道内产下的卵。
这些卵随着人体排泄
物排出体外,进入环境中。
在湿润的土壤中,卵会孵化出幼虫。
这些幼虫会在土壤中生活一段时间,直到有人类或动物不慎接触到被感染的土壤。
一旦人类或动物接触到被感染的土壤,钩虫的幼虫就会通过皮肤进入体内。
在
人体内,幼虫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部,然后被咳出并吞咽到肠道内。
在肠道内,幼虫会继续生长,最终成为成虫。
成虫钩虫会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吸取宿主的血液和营养。
它们会产下大量的卵,这些卵会随着宿主的排泄物排出体外,开始新一轮的生命周期。
钩虫的生活史充满了恐怖和危险,它们给人类和动物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钩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病,严重的感染会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预防钩虫感染至关重要,保持卫生、避免接触感染的土壤是预防钩虫感染的关键。
通过了解钩虫的生活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种寄生虫,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同时,也希望科学家们能够不断研究钩虫,寻找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钩虫病相关知识
钩虫病相关知识别名黄胖病,钩虫感染,钩口线虫病,懒黄病概述钩虫病是由十二指肠钩虫和(或)美洲钩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我国是钩虫病高度流行区,各地感染率为15.5%~76.8%,以长江以南的14个省区的流行最为严重。
估汁全国感染人数超过2亿人,发病人数可达1000多万。
病因与发病机制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成虫以其口囊咬附于空肠粘膜上,吸取人体血液。
雌虫受精后产卵。
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土壤中先后发育为杆状蚴和丝状蚴。
丝状蚴借穿刺运动从皮肤较薄或粘膜处钻入人体。
钩蚴侵入时引起皮炎,可见局部血管扩张、出血、渗出、真皮肿胀、水疱。
幼虫循淋巴管和血管到右心,在肺部穿破肺毛细血管到达肺泡,然后循支气管、气管上升至会厌,随吞咽动作到达胃肠道,发育为成虫。
病理钩蚴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时,可使肺组织出现点状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
若有大量钩蚴移行时,可引起肺组织广泛炎症反应。
成虫寄生则在空肠粘膜上造成很多出血点和小溃疡,引起患者慢性失血。
病变部位主要在空肠,但整个胃肠道可产生慢性炎症。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概述1.流行病学在流行区接触污染有钩蚴的土壤或生食污染有钩蚴的蔬菜;有钩蚴性皮炎、咳嗽、哮喘性支气管炎等病史。
2.临床表现(1)贫血:患者可有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精神不振、头晕、劳动力减退等。
严重时,可有心慌、气促、面部及下肢浮肿,以及贫血性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贫血的有无、轻重与寄生的虫种、数目有关,也于宿主本身营养的好坏、抵抗力的强弱等因素有关。
(2)消化道症状:患者初期可有上腹隐痛不适感,类似胃溃疡,食欲亢进,有的还有嗜食生米、生豆、泥土、炉灰等异嗜症。
后期则胃纳差、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
重度感染者可有柏油便。
婴幼儿患者的上述症状较重,并有生长发育障碍等。
3.实验室检查(1)血液: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均降低,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属小细胞低血色素型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初期增高,后期贫血显著时则逐渐降低。
钩虫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原则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钩虫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原则。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钩虫病的分布。
钩虫病在世界上分布较为广泛,全世界钩虫感染着人数约9亿,患者多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大部分地区。
钩虫病在我国的分布也相当广泛,据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余森海1994),全国钩虫感染者为1.94亿人,平均感染率为18.385%。
其中男性为17.965%,女性为18.799%,女性高于男性。
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为海南省,最低为甘肃省。
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0~40岁组的感染率自5.53%上升到23.944%,到40~59岁这一年龄段维持较高感染率,约24%左右,以40~50岁这一年龄段感染率最高,60岁以后感染率逐渐下降。
钩虫感染与职业也有关系:半农半商的菜农感染率最高,为30.96%,其次为农民,19.83%、半工半农民,14.33%及学生(9.97%);最低为牧民(0.034%)。
钩虫感染也存在民族分布的差异:各民族由于居住地区差异和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不同,钩虫感染情况也不一样。
据对全国56个民族中29个人数较多民族抽样调查,钩虫感染率以黎族最高(74.92%),傣族次之(61.38%),汉族为14.20%,朝鲜族最低(0.008%)。
钩虫流行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情况相比出现下列变化:(1)感染率和感染度下降;这和历年来钩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务农人员减少,卫生和生活水平提高,劳动防护加强有关;(2)性别颠倒;目前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且有增高趋势,这与男性职业变化和受教育程度均高于女性有关;(3)存在感染的年龄高峰推迟趋势;这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青壮年经商、务工人员增多,相对从事农业机会减少有关;(4)虫种比例变化;在混合感染地区,美洲钩虫感染的比例逐渐上升,这种改变可能和目前使用的驱虫药对十二指肠钩虫效果优于美洲钩虫有关;(5)土壤中钩蚴污染程度减轻,而蔬菜地污染程度相对高于其他种植地;这和农民仍习惯使用人粪有关。
钩虫病有哪些症状?
钩虫病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钩虫病症状,尤其是钩虫病的早期症状,钩虫病有什么表现?得了钩虫病会怎样?以及钩虫病有哪些并发病症,钩虫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钩虫病常见症状:典型症状:腹部不适、乏力、点状出血、痰检或可找到丝状蚴、消化不良*一、症状1. 钩虫幼虫所致症状(1)钩蚴皮炎(粪毒、粪疙瘩、肥水疙瘩、肥水疮):钩蚴(以美洲钩虫为主)侵入处,可在20~60min内出现瘙痒、水肿、红斑,继而形成丘疹,尤以足趾间,足底、足背踝部、手腕、手背及指间最为常见。
1~2天内转为水疱。
一般于1周后自行消失。
如搔破,易继发细菌感染,愈合延迟。
(2)钩蚴肺炎:钩蚴移行过肺,穿破微血管进入肺泡时,可致肺部局部出血及炎症反应。
一般在感染后3~15天内出现咳嗽、咳痰、血丝痰、发热或气喘症状,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类似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L ffler’s syndrome)。
重者可出现胸痛、持续性干咳、哮喘样发作。
胸部X线片提示肺纹理增多或肺门阴影增多,偶见肺部浸润病灶。
感染症状轻重与肺钩蚴数量多少有关,一般持续数日至数十日后自行消失。
2.钩虫成虫所致症状轻度感染可无症状。
较重感染可有下列症状:(1)消化系统症状:病初食欲显著增加,但乏力、易倦,而体重却逐渐减轻,有“懒黄病”之称。
肠壁受虫体损伤,形成慢性炎症,则有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
偶见成虫寄生直肠,以致大便带鲜血。
上腹部不适,按压或餐后减轻,常被误为溃疡病。
部分患者有异嗜癖,喜吃生米、生豆、土块、瓦块、毛皮、木炭等。
发生原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
大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此现象可自行消失。
重度贫血,则胃酸减少,消化不良,舌乳头多见萎缩。
(2)贫血及循环系统症状:由于钩虫附着肠壁,咬伤处不断渗血及长期吸血,造成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和肠道功能失调等改变,以致形成不同程度的缺铁性小细胞性贫血。
寄生虫钩虫
2. 加强粪管和粪便无害化处理
3. 注意个人防护
不赤脚下地,手足皮肤可涂抹1.5%左旋咪唑硼 酸酒精或15%噻苯咪唑软膏。
❖ 左旋咪唑:口服,成人一次100毫克,每晚顿服,连
服3日。对十二指扬钩虫疗效较好,但一般不单独用于 钩虫病的治疗。
❖ 联合治疗:适用于混合感染和严重感染患者,或单
一药物疗效不显著的顽固病例。
1.噻嘧啶与甲苯咪唑,前者300毫克,后者200毫克, 一次顿服,连续2日。
2.噻嘧啶与左旋咪唑,前者250毫克,后者50毫克, 1次顿服。
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 多为混合感染区 感染率: 南方>北方
农村>城市
江浙一带蚕桑区
多 发城郊菜农区 场种植玉米、红薯 所矿井、煤窑
流行环节
1.传染源:钩虫病患者及带虫者 2.传播途径:
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 种植作物(光手赤脚劳动) 接触疫土
3.易感人群:作物种植者,婴幼儿等
1.普查普治,控制传染源:
1.头腺:分泌抗凝素、乙酰胆碱脂酶等 2.咽管腺:乙酰胆碱脂酶、蛋白酶 3.排泄腺:蛋白酶
雄虫尾部正面观
背辐肋
十二指肠钩虫交合伞
背辐肋
美州钩虫交合伞
十二指肠钩虫交合伞
美州钩虫交合伞
雄虫尾部侧面观
两种钩虫成虫的鉴别 鉴别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大小 体态
较大(813mm)
C字型
口囊腹侧 2 对钩状齿
3.婴儿钩虫病
感染途径 ❖ 钩蚴污染尿布 ❖ 沙袋代替尿布而受感染 ❖ 接触污染土壤 ❖ 经胎盘 ❖ 经母乳 感染虫种
多为十二指肠钩虫 好发年龄
出生后5 ~12个月
临床表现
症状:急性便血性腹泻,柏油样黑便,腹胀、呕吐、贫血
第2节 钩 虫 病[李]
•
虫 病
钩虫病(ancylostomiasis,hookworm disease)俗称“黄肿病”、“懒黄病”又 称“脱力黄胖病”,是由十二指肠钩口线 虫或美洲板口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 的常见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尤 其是农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贫 血、营养不良、浮肿、腹痛及胃肠功能障 碍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导致心功能不全 及儿童发育障碍。
• 2.成虫所致的症状 多在感染后1~7个月 后逐渐出现下述症状。 • (1)消化系统症状 早期食欲多亢进,但 劳动力反而下降,俗称“懒黄病”。并有 上腹不适、隐痛等,后期食欲减退,有恶 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大便隐血 试验阳性,偶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 • (2)神经精神症状 如注意力不集中、反 应迟钝、失眠、智力减退等。有些病人喜 食生米、生豆、泥土、破布等异物,称为 “异嗜症”。
• 钩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在温暖而潮湿的泥土中经 24小时孵出第一期杆状蚴,再经5~8天先后蜕皮 次,发育为丝状蚴(即感染期幼虫)。丝状蚴潜 伏于潮湿的泥土表层,或借水爬至植物茎叶上, 当与人体皮肤接触时迅速钻入皮肤,在局部滞留 24小时后,经皮下毛细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流达 右心至肺,穿破肺泡壁血管进入肺泡内,再循支 气管、气管上行至咽,随吞咽动作经食管、胃而 达小肠,经3~4周后发育成成虫。(图6-2)自丝 状蚴侵入至成虫交配产卵约需35~50天,十二指 肠钩虫偶可长达200~279天。成虫寿命约5~7年, 美洲钩虫有时可达15年之久,但多于1~2年内被 排出体外。
• 2.驱虫治疗 • (1)苯咪唑类药物 为高效、低毒、广谱驱虫药 物,具有杀灭成虫、幼虫和虫卵的作用。常用丙 硫咪唑(肠虫清),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的剂量为 每日400mg,一次顿服,隔10 d重复一次。1~2 儿童剂量减半服法同成人,连续3日;或甲苯达唑 每次100mg,日服2次,连服3日。成人与儿童剂 量相同。此外还有氟苯咪唑、左旋咪唑和丙氯咪 唑等用于钩虫病的治疗。副作用少,孕妇忌用, 严重心脏病及肝病患者慎用。 • (2)噻嘧啶(抗虫灵、驱虫灵) 也是一种广谱 驱虫药。成人每日500mg(基质),儿童每日10 mg/kg(基质),睡前1次顿服,连服3天。副作 用少,可有轻微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