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材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教材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展示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认识尚不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知识视野,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背景,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认识各家学派在我国古代哲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各家学派思想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古代哲学发展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掌握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分析各家学派思想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古代哲学发展中的地位。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各家学派的思想。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案例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引导学生了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第8课 百家争鸣
三、“百家争鸣”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 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 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 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 表自己的见解。
改 进
阶 级 出 现
各国变法
商 鞅 变 法
中 国 封 建 制 度 确 立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 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
“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 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 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 课 百家争鸣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大思想家
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主
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
对苛政。
第8课 百家争鸣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
历史贡献:创王办室私垄学断,教打育破的了局贵面族;和主
大教育家 张“有教无类”;注重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8课-百家争鸣(2024版)
《论语》由其弟子整理,记载了孔子的言论的书。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影响
1、孔子的学说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2、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百家争鸣
背景: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B
2.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法治”
B
3.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 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思想主张: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2、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政治主张: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主要成就: 《老子》又称《道德经》。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
时期:春秋时期
国家:鲁国人
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
政治主张:1、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2、反对苛政,只有实行德政,社会才会稳定。
教育成就:1、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2、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3、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育”4、总结教育规律、原则和方法
文化成就:1、整理古代重要文献2、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3、将思想整理成《论语》
道家
老子
春秋
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
庄子
战国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拓展延伸
儒家:“仁”“礼”等思想,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构 建和谐社会。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 有现实价值。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在中国 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百家争鸣是中华民族思想、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 要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和教育家,受后人敬仰。
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为后人所发扬光大,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 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兼爱”是墨子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 墨子认为人人都相亲相爱,天下就能够安定; 人人都彼此交恶,天下就会混乱。这充分体 现了墨子的救世情怀。
时出现( C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的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的局面
孔子。
体现出“仁者爱人”。
材料一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1)材料一中的“子”是谁?材料反映了他的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想?答案来源
作答内容 答案来源
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 A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既是大思想 家,又是大教育家。请选出属于其教育思想的一
项( B )
A.无为而治 B.有教无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初中一年级的同学们,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知识,对于诸子百家的名字可能有所耳闻,但对其思想内容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诸子百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漫画,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家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引出本课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诸子百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分享学习心得。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案例分析:分析诸子百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古代智慧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6.总结提升: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诸子百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 百家争鸣知识点归纳总结、教材习题解答
第八课百家争鸣【知识点归纳】一、老子1、简介: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3、著作:他的学说集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是道家的经典。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简介: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大教育家。
2、贡献(1)思想: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2)教育: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3、著作: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论语》一书。
4、评价: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2、内容3、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教材问题解答】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教材P39“材料研读”)“为政以德”“道之以德”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
这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
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端正社会风气,弘扬正气。
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思想?(教材P41“材料研读”)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真正的大丈夫。
这是强调做人应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1、请说出下列孔子言论对千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教材P42“课后活动”)孔子强调,在学习上要抱着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旧知识和探求新知识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百家争鸣》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难点:对于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于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吗?那么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学派,他们对于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们称之为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家争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诸子百家的基本内容。
部编版初一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春秋
战国 战国 春秋
战国
由弟子整 理出《论 语》
1. 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 2. 主张“以礼治国”。 3. 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3.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
《孟子》 1.“仁政” 2.“民贵君轻”
《荀子》 “礼治”
1.顺应自然 《道德经》 2.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
3.无为而治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 韩非
子
战国 《韩非子》治以国法要治靠国法;令中、央权集术权和专权制威;
墨家
墨子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 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指各家学派纷 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针对社 会问题,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以 期待统治者采用。
原因 客观环境:变法、动荡
人才准备
现实需要
“百家”主要 指哪些学派?各派 代表人物有哪些?
孔子
儒家
孟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道家
庄子
学派 人物 时代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
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
1. 顺应自然 老子思想: 2. 事物都有对立面,
可以相互转化 3. 无为而治
学说记录:《道德经》
《 难—— 易
道 德
长—— 短
经 高—— 矮 》
强—— 弱
前—— 后
生—— 死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 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课标要求:1.了解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儒墨法家的基本主张。
2.知道孔孟荀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3.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意义。
4.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重难点:百家争鸣;孔孟荀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名词解释:百家争鸣“百家”泛指数量多;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这里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各派争艳的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儒、法、道、墨、兵等各种思想流派。
各派著书立说,各抒己见,相互辩论,学术繁荣,后世称之为百家争鸣。
课文解读:一、百家争鸣的原因1.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的出现。
2、具体体现: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政治: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战争;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阶级关系:诸侯士大夫(新兴的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学在官府为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办3、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二、代表人物1、老子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
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
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1)老子名片(2)老子思想2、庄子孔子请教老子孔子拜访老子后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
“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
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孔子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 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中国的哲学家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传入 欧洲,《四书》被翻译成 拉丁文,中国人的精神世 界开始展现在欧洲人面前。 1687年,柏应理所著《中 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在巴 黎出版。左为书影。
它是17世纪欧洲介绍孔子及其著作最完备的书籍,法国 的启蒙思想家大都读过这本书。如伏尔泰在《风俗论》 中介绍孔子学说时,就引用了此书内容。
二、乱而思治,思想迸发——春秋诸子 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
应该无为而治, 才能获得幸福!
应该恢复西周的政治制 度!苛政猛于虎也!
观看视频
二、乱而思治,思想迸发——春秋诸子
孔子的政治主张为什么不被君主采纳?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 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孔子杀身以成仁 孟子舍生以取义 墨子公平与正义 荀子秩序与文明
老子是正言若反 孔子是中庸之道 韩非是斗争哲学 庄子是相对主义
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 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一群天才扎堆出现:在中国,有 孔子、孟子、老子;在印度,有释迦牟尼;在以色列, 有犹太先知;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面对苦难,犹太先知和释迦牟尼超越了尘世; 面对自然,古希腊哲学家走向了思辨。他们都在追问 人的终极存在,追问世界的起源和本原。这是先秦诸 子不关心的。
孔子是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尊称他为“至圣”、 “万世师表”“孔圣人”…… 认为他曾修《诗》 《书》,《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 还根据鲁国历史修订编写了《春秋》,这对古代文化 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兴起和争鸣。
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种学派思想纷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象。
教材通过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百家争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和思想仍然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理解各家思想的内涵,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繁荣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教学难点:各家思想的内涵和相互关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百家争鸣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百家争鸣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各家思想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分享学习心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
2、老子认为,世间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进展,人民应顺其自然;世间的事务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老子在政治上主见“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5、孔子核心思想:“仁”。
6、墨家创始人:墨子。
墨子主见:“兼爱”“非攻”。
7、儒家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
8、孟子主见:实行“仁政”。
荀子主见:实行“礼治”。
9、道家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庄子。
庄子主见: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10、法家战国时代表人物:韩非子。
韩非子主见: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设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心集权专制统治。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 8 课百家争鸣预习提纲一、春秋时期的思想家1.老子⑴学派的创始人,后期楚国人⑵思想观点:①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当;②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的,他擅长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③政治上主见“”。
⑶学说著作:2.孔子和儒家学说〔姓孔名丘,字仲尼〕⑴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年鲁国人⑵政治上:①他的核心思想是“”,他提出“”。
②推崇西周的制度,主见,疼惜民力,体察民意。
⑶教育上:①创办私学,主见“”;②在教学中,孔子留意和文化学问教育,③觉察和总结出很多教育规律、教学原则。
⑷学说著作:《》〔由其弟子整理而成〕⑸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进展有格外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标准对中国社会的进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社会急剧变化。
2.内容:学派人物著作思想主见儒儒家家孟子《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斗荀子《荀子》“礼治”道家庄子《逍遥游》治国要顺应和墨家墨子《墨子》主见“”“”,提倡节省法家韩非子《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权威,建立统治。
部编7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
部编7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教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许多大思想家及其著作,对中国以及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部宝贵的历史遗书和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平民有了学习的机会,学术思想得以勃兴,政治方面,各诸侯国相争,为争霸中原礼遇人才,经济方面,出现了繁荣景象,交通日益发达,有利于学术交流,社会方面,出现了一个言论自由,讲学之风盛行的景象,所有这些背景孕育出春秋战国多姿多彩的学术思想,从而出现了思想上,文化上的繁荣局面,——“百家争鸣”学法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形成,有很大的可塑性,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故需要教师正面引导.教学目标: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3、学习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的主张,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在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中国历史,除了学习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外,我们还要学思想史的内容。
在中国古代史上,思想界曾经有三个非常活跃的时期,一是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为明朝时期。
这三个时期对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一个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期——春秋战国时期,了解思想的百家争鸣二、新授1、老子(1)学习要求:1.大声朗读,边阅读边标画有关于老子的相关知识。
2.阅读后:请你介绍一下老子(1)生平(2)思想主张(3)著作2、孔子和儒家学说学习要求:(1)大声朗读,阅读后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孔子的生平(2)再次快速阅览教材,思考:老子政治上的思想主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百家争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 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 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 负和理想;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 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第8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重点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 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 物及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 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 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 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家观点批驳 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
(1)材料一中提到的“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写出他 的一句名言。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提示:儒家学派。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仁”。 (2)材料二中老师引用了谁的思想来开导学生?他是 哪家学派的创始人?集中其学说的书籍叫什么? 提示:老子。 道家学派。 《道德经》(或《老子》)。 (3)这些古老的思想家包含着很多今天我们一直沿用 的“智慧”。请你任选他们其中的一位,阐述他们带给 我们的“智慧”。 提示:符合要求即可。
知识点三 百家争鸣 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 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 跃,形成了不同的 学派 ,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 家”。 2.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墨家:创始人是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提倡 节俭 。
(2)儒家:①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 提出“民为 贵 ,社稷次之,君为 轻 ”的思想, 反对一切非正义 的战争。②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 “ 礼治 ”,明确 尊卑 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3)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 自然 和
百家争鸣-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A.《春秋》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课堂练习
3.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
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
践行了他的哪一思想( A )
A.“仁”
B.“有教无类”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第8课 百家争鸣
前770年
东周的历史分期
前476年 前475年
前221年
春秋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战国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政治上:诸侯争霸
经济上:铁农具、牛耕
文化上: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聚 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 说解决社会问题。这一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历史 上称为“百家争鸣”。
——《孟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 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 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 不得,虽胜有殃。
支持正义战争的思想家是( A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道德经》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 自由
《庄子》
“兼爱”、“非攻”;选贤;节俭 《墨子》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 《韩非子》
课堂练习
1.中国古代有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人的祸福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
2.通过随堂讨论、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主动性,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联系起来,启发大家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现象的能力。
3.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学习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孔子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方法指导二:
要求学生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3题的知识点。
第3题知识点相对较多难度较大,几位思想家和一位军事家,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分类总结,对比记忆。
要求学生学会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一可以采用教育论坛。
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展示。
知识模块二可以用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老师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提出问题:孔子是反对苛政的,在他的思想中,就有仁政的内容。
那么,孔子在其他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老子
自主阅读课本P36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
代表作:《道德经》。
知识模块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自主阅读课本P36—38内容,完成第2题。
2.请你写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政治主张:
核心思想“仁”,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成就:
A.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
B.注意因材施教。
C.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
D.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E.编成《春秋》。
知识模块三百家争鸣
自主阅读课本P38—39内容,完成第3—4题。
3.阅读《百家争鸣》子目,完下成列表格。
原因:(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并且势力不断壮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理论为他们解决社会大变革中的一系列问题。
(2)一批士人四处游学、讲学,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促使他们不断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探索,由于士人成分复杂、立场不同,因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
(3)各国国君为了实现称霸的目的,需要不断招揽人才。
(4)孔子创办私学,使私人办学盛行,为各学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
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1)想一想:孔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公元前381年某天,楚国一人少年因家中生活困难,偷盗了邻人钱财,邻人把他告到国王那里去了。
如果你是国王的谋士,你建议国王怎样处理?(分别从儒、墨、道、法四家的角度处理)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 A )
A.“仁”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法治”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C )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3.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B )
①因材施教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③温故而知新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4.“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C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一主张是出自孟子的著作( B )
A.因材施教 B.轻徭薄赋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6.初三某班班委会因为班上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主张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似( B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7.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C )
A.新兴地主的产生
B.频繁的争霸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井田制瓦解
8.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的是( D )
A.庄子 B.孙武
C.墨子 D.韩非
9.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A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10.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
这个人是( D )
A.孙膑 B.孔子
C.韩非子 D.孙武
11.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图一体现了道家思想;图二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方面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例说明。
依法治国(法家),构建和谐社会;资源可持续利用;用和平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保护环境(儒家);等等。
(3)你认为哪家观点最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说出理由。
法家,法家提倡的改革和法治更适合当时的乱世局面。
(4)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
(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任意选择三家中的一家即可。
比如: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又比如:喜欢道家思想,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和齐物论,可以化解压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还比如:喜欢法家思想,因为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