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学》课程辅导(二)

合集下载

人民大2024陈功香 石建军《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01第一章 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

人民大2024陈功香 石建军《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01第一章 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

教案2023〜2023学年第1学期主讲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16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制二。

二三年三月《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教案①含义学校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②功能发展性功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成熟度,开发心理潜能,增强其全面、主动地适应社会。

预防性功能:根据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经验和必要的心理准备这一特点而提供的防患于未然的心理辅导。

矫治性功能:针对学生已经产生的问题而提供的具体的心理辅导。

它重在排除学生的心理困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恢复学生的心理平衡。

③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任何心理辅导活动,都必须符合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与原则,遵循心理学的基本观念与技术。

心理辅导工作要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这才是心理辅导健康发展的长久之道。

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原则:重在预防和发展。

心理辅导要未雨绸缪,在学校教育的早期阶段就开始进行,在初中和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进行。

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育者要了解和把握所有学生的共同需要,以及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面向全体并不意味着忽视个别。

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促使学生自知、自觉、自助。

同时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坚持系统性和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要从整体、全局、多方位的角度进行,要协调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善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各种因素在统一的育人活动中的作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模拟试题(2),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2】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模拟试题(2),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2】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模拟试题(2),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2】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共15分)1.罗森塔尔效应即是指教师预期的预言效应。

()2.教学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3.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相互影响阶段,第二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第三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

()4.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5.疾病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以及心理疾病的类别进行诊断。

()6.道德观念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7.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它们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

()8.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这是由班杜拉等人提出的。

()9.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10.一般说负迁移是暂时性的,经过练习可以消除。

()1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12.我国心理学家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主张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等八类。

()13.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14.同辈群体不能成为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

()15.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一)(本大题共3小题。

第1、2小题各3分,第3小题4分。

共10分)某小学三年级学生马某没完成作业,其语文老师罗某罚这位学生站到教室外的走廊上,学生不服气,嘴中嘟嘟囔囔。

其语文老师气急败坏,一耳光狠狠打过去。

学生回家后称耳鸣、头疼、恶心,经医院诊断为耳膜破裂。

1.你认为这则材料中应由谁负主要责任?()[单选题]A.教师负主要责任B.学生负主要责任C.学校负主要责任D.学生、教师、学校三方均都有责任2.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多选题]A.中国教育的传统观念B.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C.学生自身的因素D.应试教育3.根据材料,下列选项哪些是合理的?()[多选题]A.该教师采取体罚的方式并不恰当B.该教师应向学生郑重道歉,并赔偿医药费及精神损失费C.学校应当严厉处分该教师D.该教师在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权,此举并无大错(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含考试题型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含考试题型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含考试题型一、考试目标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学记》: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美德即知识他的思想体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第一次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佩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学心理化赫尔巴特: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梅伊曼和拉伊(两伊):反对赫尔巴特的研究方法,提出实验教育学(1879年冯特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是心理学的标志)泰勒:课程编制模式,目标模式,泰勒模式布鲁姆:三层目标即知识、情感、动作技能知识分为六类: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 1.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地消失,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2.学生的变化需要教师终身学习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传统: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现代:杜威、克伯屈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书本、课堂(班级授课制)现代教育的三中心:学生、直接经验(活动课程)、活动中心(从做中学、探究法)根本分歧: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特点有(1)鲜明的阶级性(2)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3)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学生心理辅导课后习题及答案 (1)

中学生心理辅导课后习题及答案 (1)

第三章自我意识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不包括()。

A.生理状况B.心理特征C.自己与他人关系D.他人2.()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主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调节D.自我控制3.对于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从认知矫正与()两方面来给予必要的指导。

A.系统脱敏B.说理辅导C.行为训练D.森田疗法4.中学生出现自负、自卑、逆反、自我中心等问题,归根结底是()需要发展。

A.自我观察B.自我体验C.自我评价D.自我意识5.“自我意识”概念首次提出是在()A. 霍妮(K. Horney) 著的《自我的挣扎》B. 弗洛伊德(S. Freud)著的《集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C. 米德(J. Mead)著的《意识、自我与社会》D. 詹姆斯(W. James)著的《心理学原理》6.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它们分别是()A. 自我觉知、自我情感、自我评价B. 自我评价、自我情感、自我意向C.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控制D. 自我认知、自我表现、自我意向7.下列对自我意识内容的分类,由罗杰斯(C. Rogers)提出的是()A.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B. 实用自我、原则自我C. 公我意识、私我意识D.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8.个体由于自身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焦虑不安的体验,这属于()A. 自我认知B. 自我情感C. 自我意向D. 自我觉知9.公开的、社会的,与他人密切相关的自我是()A. 实用自我B. 社会自我C. 理想自我D.公我10.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A. 生理自我B. 物质自我C. 社会自我D. 心理自我11.有一种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这种自我意识是()A. 可能自我B. 心理自我C.理想自我D. 实用自我12.发动和维持自我意识的条件是()A. 自我意向B. 自我表现C. 自我觉知D. 自我评价13.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的是()A. 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B. 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C. 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D. 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14.下列有关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自我意识是自我觉知产生的基础,没有自我意识,不可能存在自我觉知B. 自我觉知是自我意识发动和维持的条件,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C. 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的产生有关,但却不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D. 自我意识是自我觉知产生的必要条件,自我觉知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充分条件15.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孩、熊孩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A. 他们存在生理缺陷B. 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C. 他们并没有出现物—我感觉分化D. 他们的生理发展不成熟16.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A.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B. 对有关自我词的掌握C. 自我觉知D. 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社会互动17.米德(G. H. Mead)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按其形成的顺序依次为()A. 游戏阶段、博弈阶段、玩耍阶段B. 博弈阶段、玩耍阶段、游戏阶段C. 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博弈阶段D. 玩耍阶段、博弈阶段、游戏阶段18.对于同一次考试,考试失败的学生认为:“这是一次不能准确测试学生能力的考试。

心理疏导教案初中

心理疏导教案初中

心理疏导教案初中年级:初中学科:心理健康课时:1课时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压力和挑战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3. 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感受。

二、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三、分析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10分钟)1. 教师分析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2. 学生讨论心理问题的原因,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

四、教授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心理疏导的方法,如放松训练、积极思考、自我暗示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尝试心理疏导方法的感悟。

五、小组活动:心理疏导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每组选取一个心理问题,设计一个心理疏导方案,包括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改进方向。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态度。

2. 学生心理疏导方法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活动,评估学生对心理疏导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通过课后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改善情况。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建议。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课后辅导提供依据。

初中生心理问题教案

初中生心理问题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高自我认识。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1. 初中生心理问题概述2. 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原因3. 应对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有没有心理问题呢?你们认为心理问题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初中生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因素等。

2. 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身边有没有同学出现过心理问题?他们是如何应对的?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如:学习成绩下滑、与同学矛盾、家庭问题等。

2. 学生分组分析案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讨论可能的解决办法。

3.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方法指导(15分钟)1. 教师讲解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如:倾诉、调节情绪、寻求帮助等。

2. 学生练习相关方法,如:模拟倾诉、情绪调节等。

3. 教师点评学生练习情况,给予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应对方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思考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如有,尝试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进行调整。

2. 观察身边同学,发现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练习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状况变化:通过与学生沟通、观察学生行为,了解学生在课堂后心理状况的变化。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心理学教育教学实践案例(3篇)

心理学教育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心理发展水平各异,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效辅导,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案例以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小王为例,探讨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小王,男,14岁,初二年级学生。

小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一般,尤其在数学、物理等理科科目上表现不佳。

在与同学交往中,小王显得较为孤僻,缺乏自信,容易焦虑。

家长反映,小王在家学习时,经常因为遇到难题而感到沮丧,甚至放弃。

针对小王的情况,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辅导活动。

三、辅导过程1. 心理评估首先,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对小王进行了心理评估,了解他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情绪状态等。

通过评估,发现小王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动机不足:小王对学习缺乏兴趣,认为学习无用,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2)学习策略不当:小王在遇到难题时,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容易陷入焦虑。

(3)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小王在面对挫折时,容易情绪失控,影响学习。

2. 个性化辅导针对小王的问题,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制定了以下辅导方案:(1)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授学习策略:针对小王在理科科目上的困难,教师采用分层次教学,帮助他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情绪管理训练:通过心理辅导课程,教授小王情绪管理技巧,提高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家校合作班主任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王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家长在家庭中给予小王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四、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王取得了以下进步:1. 学习动机明显提高,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2. 学习策略得到改善,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难题。

3. 情绪管理能力增强,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

4. 与同学的关系得到改善,逐渐融入集体。

五、案例反思本案例表明,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

《中学教育心理学》最新分章复习题(2章)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_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心理发展的几个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B.各种心理机能中感知觉发展最早,然后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C.具有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

D.心理发展的根本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的。

2.从性格类型来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B)。

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情感型3.少年期是指年龄在(B)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 B.1l、12~14、15岁C.14、15~17、18岁 D.3-6、7岁4.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D)。

A.获得守恒概念,具有明显的逻辑性B.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C.思维的不可逆性D.以命题形式进行,具有命题组合能力5.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

这些特征出现在(B)。

A.青年期B.青年初期C.青少年期D.少年期6.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B)。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连续性和阶段性7.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A)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A.自我控制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认识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A)。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9.青年初期是指年龄在(C)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 B.11、12~14、15岁C.14、15~17、18岁 D.3-6、7岁10.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B)。

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11.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D)。

中学教育心理学辅导:心理辅导

中学教育心理学辅导:心理辅导

中学教育心理学辅导:心理辅导2017中学教育心理学辅导:心理辅导导语:本文介绍的心理辅导包括心理辅导及其目标,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有需要了解学习的教师吗?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第二,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第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四,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五,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第六,小组辅导。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但心理辅导毕竟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其目标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综合多数学者意见,可以把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二是寻求发展。

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简言之,这两个目标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达到基础层次的心理健康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一)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学校心理辅导的功能在于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协助和服务,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实践证明,从小抓起,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防患于未然的方法是有效的。

(二)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教师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要相信学生具有成长和发展的潜力,对学生的'未来持乐观的态度,对学生身上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必大惊小怪。

(三)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价值,承认他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立的个体,承认他与教师在人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

中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中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中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过程、教学环境中的心理现象以及教育活动中涉及的心理问题。

中学教师作为教育者,了解并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

本文将探讨中学教师应该了解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学生发展心理特点1. 青春期心理发展青春期是个体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学教师应了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如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波动大、同伴关系重要等,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2. 学习动机与目标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中学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构成因素,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任务的挑战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3. 自尊心理自尊心理是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和自我接受的情感态度。

中学教师应了解自尊心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鼓励、正面评价和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尊心理水平。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1. 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学教师应熟悉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

例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践、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 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中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3. 建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中学教师应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和班级的温暖和支持。

可以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班级活动的组织、学生成绩的肯定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意愿。

三、教师与学生心理沟通1. 积极倾听中学教师应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可以通过班会、课后交流等途径,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及时对学生的反馈做出回应。

心理辅导课教案初中

心理辅导课教案初中

心理辅导课教案初中年级:八年级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抗挫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自我心理调节方法3.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 抗挫能力培养5. 良好人际关系建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自我心理调节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如积极思考、情绪宣泄、心理放松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理调节方法,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0分钟)1. 教师讲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积极乐观经历,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四、抗挫能力培养(10分钟)1. 教师讲解抗挫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抗挫能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抗挫经历,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五、良好人际关系建立(10分钟)1. 教师讲解良好人际关系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人际关系经历,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对心理健康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的情况。

3. 学生展现出的积极乐观人生态度和抗挫能力。

4. 学生对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掌握程度。

心理咨询教案初中

心理咨询教案初中

心理咨询教案初中年级:八年级学科:心理健康课时:2课时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压力和挑战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3. 自我心理调适方法4. 人际沟通技巧5.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心理健康?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心理健康呢?2.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正文(2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分析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

3. 介绍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情绪调节、压力缓解等。

4. 讲解人际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人物遇到了什么心理问题?他们是如何应对的?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人际沟通技巧进行交流。

2. 学生参与活动,教师观察并给予反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

二、正文(25分钟)1. 教师继续讲解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如乐观、自信、坚韧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培养自我认知。

三、心理测试(15分钟)1. 教师设计心理测试题,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2. 学生完成测试,教师给予解读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考试目标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标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标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是用以指导课堂实践的一门课程,是让心理学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会遵循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围绕心理健康标准的多个方面、通过有组织的学校教育、使中小学生获得对自己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的认识、帮助摆脱中小学生摆脱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困惑、学会独立自主地、妥善地解决成长中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创造性、良好适应性。

本课程是心理教育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重点是使学生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学会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二、课程目标1.知道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及其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2.理解与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3.能够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去分析、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等内容的说明和解释。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各种中小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并掌握其形成的原因、条件、发展的规律性与阶段性等。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能设计相应的课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智能训练第三章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及教学建议根据院系“教学计划”的规定,本门课用一学期的时间学完,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3课时,共48课时。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采用班级授课制与分组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采用问题教学、阅读指导、案例分析等方法,尤其是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原始的课堂实录,或者是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总之,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参与性。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案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案

初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案一、理解青春期的挑战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学生们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交方面的压力。

了解并理解这些挑战对于为初中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至关重要。

二、提供安全的环境为了进行有意义的心理辅导,我们首先要确保学生们处在一个安全、支持和理解的环境中。

这意味着教师和家长应该尊重学生的感受和隐私,鼓励他们分享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

三、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是进行心理辅导的基础。

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并展示出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

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愿意接受帮助和支持。

四、倾听和表达情感在心理辅导中,倾听和表达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经常承受着来自学业、家庭和朋友圈的压力,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去倾诉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和辅导员应该积极倾听,并鼓励学生通过语言或艺术表达他们的感受。

五、提供情绪管理技巧初中学生常常面临情绪波动的问题。

作为心理辅导师,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深呼吸、运动、写日记或与朋友交流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六、帮助解决学业问题学业问题常常是初中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学习技巧、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方面的支持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业问题。

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提高自信心。

七、鼓励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社交活动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发展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体育运动和志愿者服务。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社交网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发展兴趣爱好。

八、提供自我探索机会初中学生正处在自我认同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有机会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职业咨询、兴趣小组和学生导师计划等方式,提供自我探索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九、教授解决问题的技巧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挑战。

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例如分析问题、寻求帮助、制定解决方案和评估结果。

初中心理培训课教案

初中心理培训课教案

初中心理培训课教案1. 课题名称:初中生心理健康培训课2. 年级学科:初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3.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4.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形成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认识心理健康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2. 基本概念: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及其重要性。

3. 心理健康自测: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自测,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4.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经历。

第二课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1. 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讲解心理素质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情绪管理:教授学生情绪管理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换位思考、情绪释放等。

3. 应对挫折: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培养抗挫能力。

4. 心理训练:进行一些心理训练活动,如放松训练、自信心训练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经历。

4. 心理训练法:进行心理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心理测试结果:对比学生心理健康自测的结果,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培训课的看法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健康成长》。

2. 课件:制作的课件,包括图片、案例、测试等。

3. 视频:挑选的相关心理健康视频资料。

4. 活动材料:心理训练活动所需的相关材料。

六、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教师应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课件、视频和活动材料。

2. 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心理感受。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小明:小明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课业压力很大。

小明有时会自责、自卑,缺乏积极思考的能力,感到自己很笨,无法改变
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希望。

一、确定心理调查目的
小明接受师生心理辅导的目的是:(1)了解小明的成长背景及学习
环境;(2)探查小明智力发展水平;(3)了解小明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及
沟通情况;(4)评估学习表现及兴趣爱好、情绪表述等;(5)培养小明
的自我意识,提高自信心,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6)帮助小明调节情绪,改变负面心态,增强家庭沟通;(7)提高小明自控能力,学会自觉
处理问题,学习表现得到改善。

二、小明调查内容
1调查学业表现:小明的学习表现较差,缺乏动力,课业成绩一般。

2调查心理发展:小明对自己的能力有负面认知,情绪低落,自卑、
自责,缺乏自信心,缺乏安全感。

3调查家庭背景:小明家庭背景良好,家庭经济情况较为宽裕,但家
庭氛围比较冷淡,缺乏积极支持,父母要求过于严格且不能理解小明的情
感需求。

4调查兴趣爱好:小明的兴趣爱好只限于玩手机游戏。

初中生心理健康咨询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咨询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咨询教案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能够:
-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 掌握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计划
第一课: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目标
- 了解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的定义
- 学会如何识别一些心理问题
内容
1. 心理健康的定义
2. 常见的心理问题
3. 如何寻求帮助
第二课:如何处理情绪
目标
- 掌握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
- 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内容
1. 了解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
2. 学会转移注意力和积极思考
3. 学会使用积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第三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目标
- 学会解决个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 了解如何应对考试压力等特殊情境
内容
1. 分析问题的方法
2. 制定解决方案的方法
3. 应对考试压力等特殊情境的方法
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学会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此外,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课程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正向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心理学》课程辅导(二)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内部动机激发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是实施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的前提。

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又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

学生积极地参与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习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研究的对象中,大多数是动力型困难学生。

这些这生有明显的畏学、厌学情绪和逃避学习的行为。

即使是其他类型的学习困难学生也有不同程度的动机障碍。

可见,在学习困难学生教学对策中,学习动机激发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习活动中,外部动机激发与内部动机激发的作用有所不同。

学习困难学生内部动机激发的措施包括:归因训练、角色转换、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等等。

有所不同外部学习动机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它依赖于情境刺激。

一旦情境消失,人的心理感应也随之消退。

如果要持久地推动学生学习,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的代价。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学生的外部动机激发,忽视学生内部动机激发。

例如,某学生厌学畏学,究竟是对学习任务不感兴趣,还是理解知识有困难?或者是懒惰贪玩?教师很少作这样的分析。

由于教育缺少针对性,所以收效甚微。

因此,要制定出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归因训练归因训练是针对学生在学业成败情境中的归因障碍而设计的干预计划。

学习困难学生往往把失败归之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不好,能力低、任务太难。

这就容易使他们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降低他们在学习任务,特别是困难面前的坚持性和自信心。

归因倾向是个体的一种社会认知,它对人的情绪与行为影响很大。

例如,将成功归之于内部的能力与努力会使人感到自豪、骄傲,将失败归之于不可控的因素、外部因素,会使人感到灰心丧气。

归因作为动机形成过程中一定情境与个体内部信念的中介,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有人归纳了三种比较好的归因训练方法:即团体发展法,强化矫正法和观察学习法。

有关研究表明,只是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并不能完全解决他们的学习动机问题。

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卡瑞斯克(Craske,1985)指出归因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把注意集中在学习任务上,不要为担心失败而分心;通过帮助使他们找到错误与分析问题的原因而不是放弃任务;把失败归之于自己努力不够,信息不足或者策略不对,而不是缺乏能力。

严文藩(1983)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一方面使学生感到自己努力不够,要不断加倍努力,另一方面还要使他们的努力坚持下去直至取得成功。

王重鸣(1981)曾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他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种难度的拼板任务,应用口头鼓励、适当暗示等强化程序,训练学生把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努力不足,从而增强了学生行为的坚持性和完成任务的动机。

又如,隋光远(1993)对初中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训练的基本过程是创设成就情境,让学生产生成就行为,并让学生本人对其行为结果进行归因。

训练者对此及时给予反馈,对于理想的归因加以肯定、强化,对不正确的归因及时引导、纠正、重新归因。

每星期训练一次,共进行7周。

训练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动机水平坚持性行为上显著超过控制班,实验班学生训练以后明显增强了积极的归因倾向。

团体发展法(1)团体发展法。

归因训练以团体讨论的方式进行。

小组成员(一般为三至五人)在一起分析和讨论学习或工作成败的原因,并由一名教师或辅导者对各人及整个小组的情况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归因。

然后,每个人填写归因量表,要求从一些常见的几种原因中选出与自己学习或工作成绩最有关系的因素,并对几种主要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同伴帮助等)所起的作用作出评定。

教师或辅导员对这些自我评定和归因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对小组成员作出反馈,指出归因错误,鼓励比较符合实际的、积极的归因。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

强化矫正法(2)强化矫正法。

这种方法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

然后,要求学生在事先预备的归因因素表中作出选择,对完成任务的情况(成功或失败)作出归因。

每当学生作出比较积极的归因时,随即给予鼓励或奖励,并对那些很少作出积极归因的学生给予暗示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倾向。

观察学习法(3)观察学习法。

这种方法是让儿童观看归因训练的录象,引导儿童把完成任务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自身的努力。

儿童通过观察学习,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尽力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不能完全解决他们的学习动机问题如刘世硅(1992)曾对80名中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结果表明受过归因训练的学生比控制组学生把成功更多地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把失败更多地归因于内部不稳定因素。

但在报名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上两组学生没有明显差异。

这表明归因训练没有明显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因此,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内部动机,归因训练必须同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兴趣和态度结合起来,以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

另外,归因训练还必须与教师改进教学(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同步进行。

学生学业成败的原因是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有学生个体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上的原因,如教学进度过快,难度较深,教学方法不当等等。

确是教师教学的问题,则应加以改进。

二、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最初出现于60年代。

有些专家采用孩子教孩子的儿童辅导方法来改变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落后状况。

社会心理学家、角色理论的倡导者艾伦在其主编的《作为教师的孩子》一书中,系统论述了“孩子教孩子”的理论依据,并总结了大量研究资料。

角色理论认为,学习困难学生在教师、同学的眼里往往是“嫌弃儿”的角色,他们在集体里往往不受欢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影响他们的自尊自信,从而使他们对课堂学习和集体更为反感、敌对。

因此,运用角色转变策略可以改进学习困难学生的低动机、低期望。

但也有研究发现,儿童辅导计划并不一定提高儿童的成就。

国内有人也曾进行过学习困难学生角色转变的实验研究。

我们的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角色转换必须要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配合。

大量研究资料例如,克罗华以快词测验和默读测验为反应指标,研究了学习困难学生辅导低年级儿童阅读能力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儿童辅导计划可以提高这些学生的阅读能力。

克茨因茨的研究也发现,六年级学习困难学生给二年级学生辅导2个月后,阅读能力的进步十分显著。

不一定提高儿童的成就罗伯逊的研究发现,虽然五年级学习困难学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了阅读辅导后,对教师和阅读课程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自我概念也得到了改变,但阅读技能并没有进步,活斯也发现,让成绩落后的初中生去辅导新生,对他们的语言技能并无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但有一点是没有异议的,即角色转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树立学习困难学生的自尊、自信等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感。

实验研究研究者让小学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辅导老师,具体是要求他们课后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第二天数学课程的预习辅导。

实验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学生在社会角色改变四个月后,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并且他们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人际关系、测验焦虑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改变。

必须要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配合如学生本人是否有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现状的愿望,班级是否有积极上进的风气等等。

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教育干预效果往往收效甚微。

我们在实验班曾尝试进行角色转换训练,激发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

结果有些学生成功地转变了,而有些学生则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问题就在于各人的条件不一样。

如陈×同学,虽然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低,但她很好强,有改变自己学习困境的愿望。

老师根据她喜爱画画的特点,让她担任美术课代表。

这一措施成功地激发出其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学习的进步中培养了自信(详见第五章附录三)。

而另一名学习困难学生姚××,入学之初,班主任老师便让他担任体育课代表,企望通过这一措施改善师生关系,激发其学习的动机。

但当时,由于他对教师尚未建立起信任感,班级集体也未形成鼓励上进的氛围,本人也没有改变自己角色地位的愿望,因而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自我信念是动机模式中的核心成分。

要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增强他们的自我信念。

共中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自己觉得有没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二是自己的能力可不可以改变和提高。

班杜拉说过,积极的能力概念是成就动机的基础。

在动机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是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它直接影响人的行为。

学习困难学生由于经常性的学业失败而丧失自信,因此,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动机激发途径。

1.创设成功的机会。

学习困难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这些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

事实上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并不是门门学科成绩都差,他们也有学习不困难的学科。

教师应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尽可能让他们在胜任的学科中充分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

如学习困难学生杨×,他在数学学习中代数部分困难较大,而几何部分并无多大困难,且具有较强的空间判断能力。

于是数学老师在几何课上有意识地对他多提问、让他多解题,为他创设较多的成功机会,使他获得了学习上的自信和胜任感,数学成绩进步较大。

2.树立成功的榜样。

这里的榜样示范不是学习优良学生示范,而是通过观察与自己能力相近者的学习行为来激发自信心。

要学习困难学生以学习优良学生为榜样,他们会觉得自己本来就不如别人,学习优良不生达到的目标自己达不到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例如,把原来基础较差进步较快的学生作为学习困难学生的示范者,要求他们观察、讨论这些同学是怎么取得进步的。

这种榜样示范对班上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的确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使他们认识到学习难关并不是不可攻破的(详见第五章第三节)。

3.在自身进步中体验到成功。

要增强自信心、胜任感,个人就必须确立自我参照目标。

它要求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识自己的能力。

学习困难学生把自己同学习优良学生比较,会觉得自己样样不如虽人,越比自信心越低。

但同自己的过去比,个人的进步则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

在对学习困难学生个别辅导中,我们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制订个人的目标与计划,并制订出落实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