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23】晨读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可插队”暴露出的真问题

“领导有特权,就可以插队,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7月14日,盐城市阜宁县交警大队违章处理中心窗口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员与前来办理业务的男子争执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让视频中的“女主角”一时间成了“网红”。事发后,阜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召开总支委会,对当事人焦爱芹予以辞退。

“领导有特权,就可以插队,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貌似是一句大实话,其背后暴露的真问题耐人寻味。

其一,暴露出“重官轻民”的意识还在一些办事人员身上存在着。到政府服务窗口办事,理应本着先来后到的原则,无论是领导还是百姓都应当一视同仁。可这位工作人员道出“领导就是有特权”,“排号就是针对老百姓的”的狂语,凸显出“权到底为谁所用”的本质问题。即便百姓排队在先,办事却在领导之后,这种在服务对象上分轻重主次的办事方法,在权力归属上错乱了本末源流,说到底,其意识深处,还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

其二,暴露出在一些服务窗口,还存在“眼睛向上”的做派。在政府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之所以把领导放在置顶的位子,是因为自己的切身利益掌握在领导手中。曾有一位在基层政府服务窗口工作的人员坦言:“我的一切,从升迁到工资再到福利都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不由得我们不为上级领导服务。”尤其是那些聘用人员对于领导更是言听计从,唯恐服务不到位砸了自己的饭碗。而对普通百姓前来办事时与领导办事发生冲突,自然是先领导后百姓。

其三,暴露出“权力私利”的观念还有一定的市场。政治学上有一个基本原理:就是权力源自哪里,就对哪里负责。从根本上说,干部和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所赋,也理当为民所用。可问题是当领导与百姓的位置放在同一框架里时,是领导在先,还是百姓在先,考验着他们执政理念。尽管平素里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喊得山响,但一遇到具体问题时,百姓的权益就会被侵害。“让领导先走”与“领导有特权,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如出一辙,击中了为民服务与为官服务位置颠倒的“靶心”。

在信息化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摄像机。政府部门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时刻处在公众的监督之下,工作人员与群众口角的狂语一出就会通过网络传播到社会上,那些残存在某些人思想的旧观念在转眼之间就暴露无遗,倒逼为民服务者必须保持慎独慎微的状态,哪怕对百姓一点点不恭都会遭受到无情的谴责与问责,届时,只能落得个自砸饭碗、卷铺盖走人的结局。(via人民网)

“领导有特权”提醒重构权力伦理

大家都在窗口排队办理业务,就像运动员比赛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样,作为裁判员的交警大队工作人员就应该维护比赛规则的公平,按排队先后顺序办理业务。然而该工作人员堂而皇之让人插队办业务,面对质疑,还“理直气壮地”说“领导有特权,就可以插队,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让人插队本来是理亏的事,还要大声说出来,激起众怒,其被网络口水淹没,被相关部门辞退,自是咎由自取。但是心安理得接受插队特权服务的领导又岂能全身而退?

不过,把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该工作人员说话太离谱,态度太嚣张,被人拍下视频放到网上发酵,“领导有特权”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潜规则呢?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提倡以民为本。中央专门出台了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而某些职能部门某些人依然“重官轻民”,唯权力马首是瞻,怎能不叫人心寒?怎能让民众树立对政府的信仰,对公务人员的信任?正像“为领导服务”的纸杯在那家街道办事处使用将近一年,没有一位领导提出异议一样。“领导有特权”,实质上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作祟。在某些人的思维习惯里,为人民服务的的宗旨早已不复存在。“为领导服务”成了官场潜规则。不少人的工作重心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领导服务,一切工作围绕领导想法与政绩需要转,根本不考虑民众的感受与评价。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除了停留在报告上、口头以外,在某些人心中根本没有生根发芽。

行政管理理论认为,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政府的根本属性。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知易行难。印有“为领导服务”的纸杯,喝完水后进了垃圾桶;“领导有特权”的小插曲,网友围观一阵以后,也会逐渐淡出。“为领导服务”之类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交警大队工作人员叫嚣“领导有特权”,忽视普通群众的感受,或许只是权力的“本能反应”。但是这已经在民众心里划下了一道鸿沟。如何填平官民之间的这道鸿沟,除了看官样文章、听官员辩解以外,关键要靠公仆们用行动证明,改变“重官轻民”的权力伦理。

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民众对政府会产生更多的权利期待。他们期待政府尊重民众权利与感受。但是期待归期待,现实归现实,如果某些人坚持“权为领导所赐”、“为领导服务”的权力伦理,罔顾老百姓感受,怎么办?

在这方面,公共行政管理专家丁煌的建议值得听取:“改变单纯向上负责的行政工作模式,绩效评估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政府绩效由服务对象、社会机构等多方参与评价,且评价的结果要公开化。”如果民众对政府与官员的评价意见可以作为他们升迁、问责的依据,“领导有特权”的畸形权力伦理会慢慢改变。如果不重构权力伦理,不改革绩效评价机制,即便民众不断吐槽、媒体不断曝光,依然改变不了唯领导马首是瞻的官场生态。(via光明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