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第二课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

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

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

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

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本课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

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

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

二、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

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

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

了解更加专业。但是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就需要老师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

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本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观

察不深入、不细致,本课中皮筋的对比观察,借助音叉进行观察都

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三、说设计理念

科学学科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结合学

生学习实际,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和合作”的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法、观察法等多种学习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四、说教学目标

1.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

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

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

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态度。

五、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

声时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推测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六、说教法和学法

引领学生经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全过程,使学生对科学探

究的过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观察和分析法。

学具准备:钢尺、橡筋、队鼓、音叉、水槽、木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用课件播放各种声音,引领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

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此时,老师进一步引导:“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无论

何时何地,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声音,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再也

熟悉不过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对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肯定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声音是怎样来的?声音是

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来的?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声音等问题。——揭

示了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问题先导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声。

组织学生观看桌子上许多能够发声的物体,主要起到一个导向

作用,同时适当的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接着对学生提出问题(1)你能使它们发声吗?

(2)你能用不同方法使某一物体发声吗?

让每个学生明确要思考的内容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

活动,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实验。

﹙3﹚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的解释可能会是“声音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和

“声音是由于物体运动产生的”。这样的说法似乎解释产生声音的

原因,但并没有探究到声音产生的本质。

﹙4﹚指导学生“用力按压锣鼓,弯曲钢尺,拉伸皮筋”,观察

到物体同样也受了力,也会产生运动,却并没有发出声音的事实,

与先前学生形成的认识产生了强烈冲突。

﹙5﹚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和质疑:物体同样也受到了力,也产生

了运动,为什么没有发出声音?把握住学生的认识冲突,从而引发

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合作交流展示汇报

1.引导学生观察发声的物体

﹙1﹚在教师指导下观察鼓、钢尺、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的现象。观察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作好观察记录。

﹙2﹚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探讨: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区别?发声时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想到物体发声与振动

有关。但是为了科学的严谨性,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

我们的想法,所以就很自然地提出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的假设。

2.利用实验从正反两方面收集事实,验证假设。

﹙1﹚指导学生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讨论产生变化的原因,使学生们认识到正是由于音叉的

振动才使水面产生波纹的。这里教师对振动进行解释。

﹙2﹚观察木架上栓着的两根皮筋,拨动一根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根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让学生观察发声的皮筋与不发声的

皮筋的不同。学生同样发现由于皮筋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声音吗?

学生利用皮筋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结论。

(四)知识整理当堂检测

体验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再次验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对本课概念进行巩固。

借助以上实验顺利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声音是

由体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活动,这里围绕“发声的物体一定是振动了吗?”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让学生进

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这个过

程观察得更仔细,当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通彻。让学生感受积极参

与合作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五﹚拓展延伸问候新知

让学生欣赏一首吉他弹奏的乐曲,再次体会一下动听的声音。

并引导学生认识乐曲动听是由于声音有高低,让学生思考声音为什

么有高低?把课内的研究引向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继续下去,逐

步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以下是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不发声物体不动

发声动(振动)

﹙五﹚拓展延伸问候新知

让学生欣赏一首吉他弹奏的乐曲,再次体会一下动听的声音。

并引导学生认识乐曲动听是由于声音有高低,让学生思考声音为什么有高低?把课内的研究引向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继续下去,逐步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