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与肌张力的评定
11实训六、肌张力和痉挛评定教案解读
教案教师姓名耿姣姣课程名称康复评定技术班级13康复3班授课日期2014年 9月 25 日第 4 周授课顺序11 章节名称实训六、肌张力和痉挛评定教学目标掌握:掌握手法检查的分级标准和检查注意事项了解:摆动和屈曲维持试验、电生理评定、等速被动测试等评定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肌张力评定的操作程序、分级标准和检查注意事项,肌张力评定的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及其分类难点:肌张力评定的操作程序、分级标准教学资源1.教材:《康复功能评定》张绍岚主编2.参考书:《康复治疗技术临床操作规范》2012版3.教具:多媒体课件评估反馈1.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
2.根据学生在实训课的反应及操作情况判断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作业1、简述肌张力评定的操作程序2、简述肌张力评定的分级标准课后记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实训六、肌张力和痉挛评定【实训目的和要求】1.掌握手法检查的分级标准和检查注意事项。
2.了解摆动试验和屈曲维持试验、电生理评定、等速被动测试等量化评定肌张力的方法。
【仪器设备】治疗床、量角器、叩诊锤等。
【实训步骤】1.检查方法主要是手法检查。
首先观察并触摸受检肌群在放松、静止状况下的肌张力状态,并观察主动活动进行判断。
(1)肌张力减低(迟缓)(2)肌张力增高(痉挛)2.临床分级(1)肌张力减低(2)肌痉挛①手法检查:手法检查是按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来进行分级评定的。
常用的评定方法有神经科分级和Ashworth分级,其他方法还有按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分级的Penn分级法和按踝阵挛持续时间分级的Clonus(阵挛)分级法,但不常用。
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法是临床上较常用的肌痉挛程度的评定方法,常在仰卧位进行检查。
②痉挛仪器评定法:常用方法有摆动试验测试、电生理测试、等速肌力测试及多通道肌电图测试等,可根据需要选用。
【注意事项】为了减少误差,应尽可能使检查操作规范化,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清醒受检者,评定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紧张。
肌张力的评定 ppt课件
伸展性检查
上肢: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
5
思考
如果是一块切下来的肉,是否会有牵张反射? 死人会不会有肌张力?有没有肌张力消失的说 法?
6
肌紧张是指缓慢而持久地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 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发生微弱而持久的收缩,以阻止被拉 长。这可能是同一肌肉内的不同肌纤维交替收缩的结果, 因而不易疲劳。
意义:肌紧张是多突触反射,能对抗重力牵引,是维持人 体正常姿势和进行其他复杂运动的基础。
定义:是指肌张力低于正 常水平,被动运动相关、肌病、 上运动元损伤的休克期
22
肌张力障碍
表现:肌肉收缩或快或慢, 且表现为重复模式化,肌张 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 高
定义:是一种以肌张力损 害、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 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 进性障碍
第六章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1
一、概论
➢ 肌张力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 续的、微小的收缩;
➢ 正常人无论是在睡眠中还是进行各种活动时,肌肉都 会处于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按压有弹力或抵抗), 肌肉的这种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2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坐、 站);
肌张力异常是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的 重要特征。
16
17
痉挛的临床意义
(1)益处: 借助伸肌痉挛可以帮助患者站立行走 可相对保持肌肉容积 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预防骨质疏松 降低麻痹肢体的水肿 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
18
痉挛的临床意义
(2)弊处: 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 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 有发生挛缩的危险 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 持续性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 增加骨折和异位骨化的危险
肌张力及痉挛评估标准
肌张力及痉挛评估标准表2 改良Ashworth量表(0—4级)痉挛的几种徒手检查表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检查(ROM—T)和徒手肌力检查(MM—T)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号诊断:检查日期:评估者:平衡能力评估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号:诊断: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表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号:诊断:Barthel 指数(BI)Berg平衡量表记录表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注;低于40分表明有摔倒的危险结论Fim评定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类手法肌力检查(MMT)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部位功能检查评分标准上肢坐位1.上肢反射活动(1)肱二头肌肌腱反射(2)肱三头肌肌腱反射2.屈肌共同运动(1)肩关节上提(2)肩关节后缩(3)肩关节外展(至少90度)(4)肩关节外旋(5)肘关节屈曲(6)前臂旋后3.伸肌共同运动(1)肩关节内收和(或)内旋(2)肘关节伸展(3)前臂旋前4.伴有共同运动的活动(1)手触腰椎(2)肩关节屈曲90度(肘关节位0度)(3)肩关节0度时,肘关节90度前臂旋前、旋后5.分离运动(1)肩关节外展90度,肘关节0度位,前臂旋前(2)肩关节屈曲90度~180度,肘于0度位、前臂中立位(3)肩关节屈曲30~90度、肘关节0度位时前臂旋前旋后0分:不能引出反射活动2分:能够引出反射活动0分:完全不能进行1分:部分完成2分:无停顿充分完成0分:进行1分:部分完成2分:无停顿充分完成0分:没有明显活动1分:手仅越过髂前上棘2分:能顺利进行0分:开始时手臂立即外展或肘关节屈曲1分:肩关节外展及肘关节屈曲发生在较晚时间2分:能顺利充分完成0分:肘关节不能保持90度或完全不能完成该动作1分:肩肘关节正确位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完成该活动2分:完全旋前、旋后,活动自如0分:一开始肘关节就屈曲,前臂偏离方向不能旋前1分:可部分完成或者在活动时肘关节屈曲或前臂不能旋前2分:顺利完成0分: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节外展1分:在肩部屈曲时,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2分:顺利完成0分: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能进行或肩肘位不正确腕手6.反射亢进肱二头肌肌腱反射指屈肌反射肱三头肌肌腱反射7.腕稳定性(1)肘关节90度,肩关节0度伸腕(2)肘关节90度,肩关节0度时腕关节屈伸(3)肘关节0度,肩关节30度伸腕(4)肘关节0度,肩关节30度屈伸腕(5)腕环形运动8.手指(1)集团屈曲(2)集团伸展(3)握力1:掌指关节伸展、指间关节屈曲,检查抗阻握力(4)握力2:所有关节0度位时,拇指内收1分:能在要求肢位时部分完成旋前旋后2分:顺利完成(该阶段者要得2分,那么在第V阶段必须得6分)0分:至少2-3个反射明显亢进1分:一个反射明显亢进或至少2个反射活跃2分:反射活跃不超过一个并且无反射亢进0分:患者不能伸腕关节达15度1分:可完成伸腕,但不能抗阻2分:有些轻微阻力仍可保持伸腕0分:不能随意运动1分:患者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2分: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性评分同(1)项评分同(2)项0分:不能进行1分:活动费力或不完全2分:正常完成0分:不能屈曲1分:能屈曲但不充分2分:(与健侧比较)能完全主动屈曲0分:不能伸1分:能够主动伸展手指(能够松开拳)2分:能充分地主动伸展0分:不能保持要求位置1分:握力微弱2分:能够抵抗相当大的阻力抓握0分:不能进行1分:能用拇、食指捏住一张纸,但不能下肢仰卧位坐位站位(5)握力3:患者拇、食指可挟住一支铅笔(6)握力4:患者能握住一个圆筒物体(7)握力5:握球形物体,如网球9.协调性与速度:指鼻试验(快速进行5次)(1)震颤(2)辨距不良(3)速度1.反射活动(1)跟腱反射(2)(髌)膝腱反射2.屈肌共同运动(1)髋关节屈曲(2)膝关节屈曲(3)踝关节屈曲3.伸肌共同运动(1)髋关节伸展(2)髋关节内收(3)膝关节伸展(4)踝关节跖屈4.伴有共同运动的运动(1)膝关节屈曲(2)踝背屈5.分离运动(髋关节0度)(1)膝关节屈曲抵抗拉力2分:可牢牢捏住纸评分方法同握力2评分方法同握力2、3评分方法同握力2、3、40分:明显震颤1分:轻度震颤2分:无震颤0分:明显或不规则辨距不良1分:轻度或规则的辨距不良2分:无辨距障碍0分:较健侧慢6s1分:较健侧慢2~5s2分:两侧差别〈2s0分:无反射活动2分:有反射活动0分:不能进行1分:部分运动2分:充分进行0分:没有运动1分:微弱运动2分:几乎与对侧相同0分:无主动运动1分:膝关节能从微伸位屈曲但不超过90度2分:膝关节屈曲〉90度0分:不能主动背屈1分:不能完全主动背屈2分:正常背屈0分:在髋关节伸展位不能屈膝坐位仰卧位(2)踝背屈6.反射亢进膝部屈肌膝腱反射跟腱反射7.协调性和速度跟膝胫试验(连续重复5次)(1)震颤(2)辨距障碍(3)速度临床意义:简化Fugl-Meyer评定最高分100分。
肌张力与痉挛的评定
㈠肌张力的定义及其分级
★肌张力定义: 正常人无论是在睡眠中还是进行各 种活动时,肌肉都会处于不同程度的 紧张状态,肌肉的这种紧张度称为肌 张力(muscle tone)
★作用
肌张力是维持人体各种姿势 及各种活动的基础
★评估方法 ⒈分类 Andre-Thomas从三种不同状态下观察
小的阻力或突然卡住
Ⅰ+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一半范围内突然卡住,然后出现
较小的阻力
Ⅱ
肌张力较明显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范围内,肌张力较明显
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比较容易地进行动困难
Ⅳ
受累部分被动屈肘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完成被动运动
★小结
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结构都对肌张力有 影响,在中脑以上的各种结构对肌张力产 生抑制作用;而中脑以下的各种结构,前 庭系统对肌张力产生易化作用。
摆动度检查
肌肉丰满 硬 活动受限 抗阻力 振幅减少
肌腹平坦 软 关节过伸展 抗阻力 振幅增加
姿势性肌张 调整弛缓 无肌紧
力检查
过度抵抗 张变化
主动运动检 关节过度
查
伸展
⒉分级
⑴临床分级 临床分级为定量评定的方法,检 查者根据被动活动肢体时所感觉的肢体反 应或阻力强弱将其分为6级(0-5级)
⑵痉挛快速评估法
脑状网状结构可分成两部分,中脑和桥 脑的网状结构是肌张力的易化区,使肌张 力镇增高。在延髓腹侧部分的网状结构式 肌张力的抑制区,使肌张力降低 。
许多疾病与损伤可导致肌张力变化。肌 张力降低可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疾病(如周围 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小脑病变、脑卒 中弛缓期、急性脊髓病损休克期等)
肌张力增高可分为痉挛性和强直性两大 类。椎体束损伤时所致的肌张力增高为痉挛 性肌张力增高;椎体外系损伤时所致的肌张 力增高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肌力评定
• 由于肌肉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协同作用, 因此,临床上所指的姿势张力是指身体 不同部位表现出来的整体张力。
(一)肌张力分类
1.静止性肌张力 2.姿势性肌张力 3.运动性肌张力
(一)肌张力分类
• 正常张力 被动活动肢体时,没有阻力突然增
3
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 ROM内均
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
4
肌张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
十分困难。
(五)肌张力评定的注意事项
• 除了神经-肌肉反射弧上的病变都可能导 致肌张力的变化外,肌腱的挛缩、关节 的强硬等都会影响肌张力的检查结果。
• 肌张力的检查应在温暖的环境和舒适的 体位下进行,让被测试者尽量放松。
高或降低的感觉。
• 高张力 肌肉张力增加,高于正常休息状态下
的肌肉张力。
• 低张力 肌肉张力降低,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
的肌肉张力。
• 张力障碍 肌肉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
地交替出现。
(二)肌张力异常
1.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指肌张力高于 正常静息水平,分为痉挛和强直。
(1)痉挛(spasm) (2)强直(rigidity)
3+
抗重力时关节能完成全范围活动,同时,抗较小阻力时关节能
完成部分范围活动(ROM<50% =。
4- 抗部分阻力时关节能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ROM>50%)。
4+ 抗充分阻力时关节能完成小部分活动范围(ROM<50% =。
5- 抗充分阻力时关节能完成大部分活动范围(ROM>50%)。
5 抗充分阻力时关节能完成最大活动范围(ROM100%)。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走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损害及其程度等。
第三节
痉挛定量评定
痉挛定量评定方法较多,常用的改良 Ashworth分级法 、钟摆试验法、屈曲维 持试验、测力计、肌电图评定等。
痉挛评定量表应用注意事项
(一)评定的影响因素
1.痉挛的神经性因素;2.痉挛的速度依赖
3.患者的努力程度;4.精神因素的影响
5.环境变化的影响;6.评定时患者的体位
六、痉挛的临床意义
(一)痉挛的积极意义
1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患者站立或行走; 2在无承重或失用的情况下,可因此而预防骨质 疏松; 3降低麻痹性肢体的依赖性水肿; 4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 5可见保持肌容积; 6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离心自主收 缩肌力,但向心收缩力弱。
录小腿钟摆样的摆动情况。
(二)评定指标
• 包括放松指数(relaxation index,RI)等。
特点
1.优点
(1)重测信度较高。 (2)与Ashworth分级法相关性好。 (3)可在普通的装臵上进行。 (4)可区分偏瘫痉挛和帕金森强直。 2.缺点 必须进行多次检查,并计算其平均值。
三、屈曲维持试验评定
第六章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第一节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人体在安静松 弛状态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 必要的肌张力是维持肢体位臵,支撑体重
所必需的;是保证肢体运动制控能力,空间位
臵,进行各种复杂运动所必要的条件。
二、肌张力分类
(一)肌张力分类
1.正常肌张力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 姿势性肌张力 运动性肌张力 2.异常肌张力分类 肌张力减低(迟缓) 肌张力增高(痉挛) 肌张力障碍
肌力及肌张力的评定
肌力及肌张力的评定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手法肌力检查目前有3种标准:Lovett分级、M.R.C.分级、Kendall 百分比器械肌力检查下又分:等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检查、等速肌力测定。
一、肌力检查与评价肌力是指肌肉兴奋后收缩所产生的动力和张力,耐力则指维持一定时间收缩或多次反复收缩的能力。
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有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收缩前的肌肉长度和肌肉作用力臂长度,而耐力的大小则和可以取得的肌收缩的能量有关。
1、肌力检查的方法及评定:手法检查与MMT(Manual Muscle Testing)六级标准衡量。
这种检查方法为目前最常用,衡量标准已为各国学者所认可。
1、检查方法先嘱被检查者作主动运动,注意观察其运动的力量和幅度;然后检查者给予一定的阻力,让被检查者作对抗运动,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
依次检查各关节的运动力量,并注意两侧对比。
(1)上肢肌力:双上肢前平举、侧平举、后举检查看关节肌肉力量;屈肘、伸肘,检查肱二头肌、肱三肌力量;屈腕、伸腕,检查腕部肌力量;五指分开相对、并拢、屈曲、伸直,检查各指关节肌肉力量。
(2)下肢肌力:仰卧位直抬腿、大腿内收、外展,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肌肉力量;仰卧位直抬腿及膝关节屈曲,检查伸髋及屈膝肌群力量;仰卧位双下肢伸直,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检查踝关节肌肉力量。
2、评定标准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Ⅰ级可见到或触摸到肌肉轻微的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Ⅱ级肢体可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Ⅳ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Ⅴ级肌力正常二、肌张力检查与评价1、定义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康复评定三章肌张力
2.僵硬
僵硬定义:僵硬也称强直,是主动肌和拮抗肌 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 均增加的现象。 僵硬常见表现有以两种 : (1)齿轮样僵硬:是一种对被动运动的反应, 特征是运动时有阻力和无阻力反复交替地出现 而产生均匀的顿挫感。(多见于帕金森病患者) (2)铅管样僵硬:是一种持续的僵硬。(它与弯
方法:临床上常用表面肌电图通过检查H反射 等电生理指标来反映脊髓节段内运动神经元及 其它中间神经元的活性。
(可作为痉挛临床评定的补充方法和科研手段。)
(4)等速装置评定方法:肌肉在被动牵张时所 表现的阻力增高,可用等速装置作精确的测定。
方法:主要有等速摆动试验和等速被动测试两 种方法。
①等速摆动试验:在等速装置上模拟摆动试验 的评定方法,可诱发肌肉的牵张反射,测得的 阻力包括反射与非反射成分;
肌张力定义: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息状态下的紧 张度,检查时以触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肢体时 感知的阻力作为判断依据。
(一)肌张力的分类
1.正常肌张力分类:根据身体所处的不同状态,肌
张力可分为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 张力。 静止性肌张力—在肢体静息状态下,如正常情况下坐、 站时维持正常姿势。 姿势性肌张力—在人体变换各种姿势的过程中,如能 协调地完成翻身、从坐到站等动作。 运动性肌张力—指肢体在运动或完某一动作时,所表 现出的一定的弹性和柔顺性。
0 肌张力降低 无肌张力增高 无肌张力增高 无踝阵挛
1 肌张力正常
轻度增高,被 动活动时有 一过性停顿
肢体受刺激时 出现轻度 肌张力增 高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减低(弛缓):检查者推拉患者肌群时几乎感受不到阻力;患者自己不能抬起肢体,检查者松手时,肢体即向重力方向下落;肌张力显著降低时,肌肉不能保持正常肌的外形与弹性,表现松弛软弱。
肌张力增高(痉挛):肌腹丰满、硬度增高;患者在肢体放松的状况下,检查者以不同的速度对患者的关节做被动运动时,感觉有明显阻力,甚至很难进行被动运动,如检查者松手时,肢体被拉向肌张力增高一方;长时间的痉挛可能引起局部肌肉和(或)肌腱的挛缩,影响肢体运动;痉挛肢体的腱反射常表现为亢进。
痉挛分级法
级别痉挛程度评定标准
0 无肌痉挛无肌张力的增加
1 轻微增加进行PROM检查时,在被动屈或伸至PROM之末有较小的阻力
2 轻度增加进行POOM检查时,在ROM的后一半以上有轻度阻力增加
3 明显增加在PROM检查的大部分范围内,均感觉肌张力增加,但受累部分的
肢体被动活动容易
4 严重增高进行PROM检查时,肢体被动运动困难
5 僵直受累部分肢体屈曲或伸直强直
注:PROM表示被动关节活动
【注意事项】
1、评定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方法、步骤和感受,使患者了解评定全过程,消除紧张。
2、评定前摆放好患者的体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应首先检查健侧同名肌,再检查患侧,以便两侧比较。
3、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情绪激动时检查。
4、检查时室温保持在22~24度。
肌张力及痉挛评估量表
姓名:性别:年龄:岁评定日期:诊断:评定者:1.临床肌张力分级2.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SS)3.综合痉挛量表(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一、肌张力分类1. 正常肌张力被动活动肢体时,没有阻力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2. 高张力肌肉张力增加,高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3. 低张力肌肉张力降低,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4. 张力障碍肌肉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地交替出现。
二、临床肌张力分级根据被动活动肢体时所感觉到的肢体反应或阻力,将其分为0~4级(表1)。
表1 临床肌张力分级等级肌张力标准0级软瘫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1级低张力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2级正常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3 级轻、中度增加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4级肌张力高度增加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三、痉挛分级1.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SS,表2)表2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SS)等级肌张力标准0级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肢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1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肢在终末时有轻微的阻力1+ 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肢时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卡住”感觉,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2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肢时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活动3 级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肢时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4级肌张力高度增加患肢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2. 综合痉挛量表(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1)跟腱反射:病人仰卧位,髋外展,膝屈曲。
用叩诊锤叩击跟腱。
0分:无反射;1分:反射减弱;2分:反射正常;3分:反射活跃;4分:反射亢进。
(2)踝跖屈肌群肌张力:病人仰卧位,下肢伸直、放松,被动全范围屈曲踝关节(背伸),感觉所受到的阻力0分:无阻力;2分:阻力降低;4分:正常阻力;6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可全范围活动关节);8分:阻力重度增加(不能全范围活动关节)。
康复评定学 肌张力
康复评定学(肌张力)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被动牵拉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
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着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保证肌肉运动的连续、平滑,稳定进行称为运动性肌张力。
肌张力异常的临床表现:一.肌张力降低: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肌肉松弛时做被活动肌体所遇到的阻力消失的状态,肌内缺乏膨胀的肌腹和正常的韧性而松弛。
可因损害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有异。
脊髓前角损害时伴按节段性分布的肌无力、萎缩、无感觉障碍、有肌纤维震颤。
周围神经损害时伴肌无力、萎缩、感觉障碍、腱反射常减退或消失。
某些肌肉和神经接头病变肌张力降低,肌无力、伴或不伴肌萎缩,无肌纤维震颤及感觉障碍。
脊髓后索或周围神经的本体感觉纤维损害时常伴有感觉及深反射消失,步行呈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小脑系统损害时伴运动性共济失调,步行呈蹒跚步态。
新纹状体病变时伴舞蹈样运动。
脑卒中后遗症迟缓期。
二.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
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见于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病变,分别表现为痉挛和强直。
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性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锥体系病变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特点是其肌张力增高有选择性,上肢以内收肌、屈肌与旋前肌为主,下肢以伸肌肌张力增高占优势,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运动患者关节开始时阻力较大,终了时变小即所谓摺刀样肌张力增高。
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和“痉挛”无关,后者单指一种不自主的肌收缩。
强直就是关节做被动运动时各个方向的阻力是均匀一致的,主动肌和拮据肌张力同时增加。
锥体外系病变表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特点是肌张力的大小与肌肉当时的长度即收缩形态并无关系,在伸肌和屈肌间也没有区别。
痉挛评定
痉挛定义
定义 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肌肉张力异常增 高的症候群,是一种由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 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功能障碍。
痉挛评定 (改良Ashworth 法) 级别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I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
一项充分 两项充分
Brunnstrom Ⅳ-1
Brunnstrom Ⅳ-2
8、踝关节背屈
作踝关节背屈动作 不能 不充分(能在柘屈范 围内) 充分(5度以上
9、踝关节背屈
髋关节屈曲60-90度 膝关节屈曲小于20度 做踝关节背屈动作 不能 不充分(小于5度) 充分(5度以上)
Ⅳ级
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 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 松开,手指能半随意、 小范围伸展 1.手能置于腰后 2.上肢前屈90°(肘伸展) 3. 屈肘90°,前臂能旋前、 旋后
痉挛开始减弱,开 始脱离共同运动出 现分离运动 1.坐位,足跟触 地,踝能背屈 2. 坐位,足可向后 滑动,使其背屈大 于0
上肢 1-12期评定方法
1、联合反应
触摸患侧胸大肌
有无收缩
无_不充分
(Brunnstrom Ⅰ ) 有_充分 (BrunnstromⅡ-1)
2、随意收缩
触摸胸大肌有无收缩
无_不充分
(Brunnstrom Ⅰ) 有_充分 (BrunnstromⅡ-2)
3、协同运动
观察指尖能到达何处 不能 不充分(乳-脐) 充分(脐以下)
5、手触后背
注意动作要一次完成,
康复评定三章肌张力
0 肌张力降低 无肌张力增高 无肌张力增高 无踝阵挛
1 肌张力正常
轻度增高,被 动活动时有 一过性停顿
肢体受刺激时 出现轻度 肌张力增 高
踝阵挛持续 1~4秒
2 稍高,肢体活 增高较明显, 偶有肌痉挛, 持续5~9秒
动未受限
活动未受限 <1次/h
3 肌张力高,活 增高明显,被 经常痉挛,>1 持续10~14秒
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
被移动。
3
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级别 轻度
弛缓性肌张力分级表
评定标准
肌力下降,肢体放在可下垂的位置 并放下,肢体仅有短暂抗重力的能力, 随即落下。能完成功能性动作。
中度到重度
肌力明显下降或消失(MMT)0级或1 级,将肢体放在抗重力肢位,肢体迅速 落下,不能维持规定肢位,不能完成功 能性动作。
(二)异常肌张力的评定标准
1.异常肌张力检查方法 (1)病史采集:了解异常肌张力对受试者功能
的影响。包括:受累肌肉及数目、引发痉挛的 原因及注意受试者肢体或躯体异常的姿势等。 (2)反射检查:检查受试者是否存在腱反射亢 进等现象。 (3)被动运动检查:通过检查者的手来感觉肌 肉的抵抗,体会其肌肉的硬度、关节活动度和 抵抗时的肌张力变化,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方 法。
一、 概述
肌张力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 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 和正常生活的基础。肌张力异常是中枢神经系 统和外周神经损伤的重要特征。
肌张力定义: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息状态下的紧 张度,检查时以触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肢体时 感知的阻力作为判断依据。
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
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是一种临床评估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水平。
这种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特定的测试和观察,以确定其肌肉的力量和紧张度。
这种评估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神经肌肉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的相关内容。
一、患者准备在进行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患者。
患者应该穿着适当的衣服,让医生方便观察肌肉的形态和活动。
患者应该松弛自然地站在地面上,以便医生能够对其进行全面观察和检查。
二、测量肌力1. 肌力的评估通常从上肢开始,医生会让患者做一些特定的动作,如屈曲和伸展手臂,握拳等,以评估肌肉的力量。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动作是否协调,力量是否均匀,力量大小等。
3. 在进行肌力评估时,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工具辅助,如手持测力计或者手动力学测试仪,来准确测量肌肉的力量水平。
三、评估肌张力1. 在评估肌张力时,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肌肉是否松弛和紧张,是否存在异常的抵抗感,是否有痉挛等。
医生会轻轻抓住患者的四肢并尝试passively 活动,以观察肌肉的反应。
四、分级标准根据对肌力和肌张力的评估结果,医生可以将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水平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常见的分级标准如下:1. 肌力分级标准- 等级0:没有观察到任何运动- 等级1:细微活动可观察到,但没有明显的关节活动- 等级2:能够完成关节活动,但无重力抗力- 等级3:能够抵抗重力,但无外界抵抗力- 等级4:能够抵抗外界轻微抵抗力- 等级5:能够抵抗外界最大的抵抗力2. 肌张力分级标准- 肌张力过高:肌肉呈现明显的抵抗感,很难passively 活动- 肌张力过低:肌肉呈现松弛,活动时没有抵抗感- 肌张力正常:肌肉呈现适当的弹性和抗性,无明显异常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水平。
通过这种评估方法,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肌张力评定
一、肌张力检查 (一)肌张力降低 (二)肌张力增高 (三)影响肌张力异常的临床检查因素
肌力:肌肉收缩时的最大力量。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肌力是大脑主动意识下的产物, 即需要意识主动参与,而肌张力是即使人本身没有主 动意识也会存在?
一般肌张力降低的同时肌力也会下降。(下运动神经 元损伤)
肌张力(muscle tone)的实质是一种牵
张反射
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 骨骼肌,当其受到外力牵 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 引起该肌肉收缩,这称为 牵张反射。它分为肌紧张 和腱反射两种类型。
五、肌张力异常
(一)肌张力增高:痉挛 僵 硬
(二)肌张力驰缓
(三)肌张力障碍
五、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增高 1、痉挛
定义:是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 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并 伴有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表现:巴彬斯基(+)、折刀反射 (+)、踝阵挛(+)、 去脑强直和去皮 质强直(+)、
原因:上运动神经元的病变
思考:提示了什么?
1、肌张力检查时,有速度要求的。 2、做被动运动时,速度宜慢。 ?
痉挛的部位分类
全身性
区域性
局灶性
全身性General
区域性Regional
局灶性Focal
痉挛模式 脑外伤(TBI)
多发性硬化 (MS) 脊髓损伤 (SCI) 脑卒中(Stroke)
下肢
屈髋 大腿内收 屈膝 膝僵硬 足下垂/足内翻 大拇趾背伸
屈肘/握拳
拇指内收
大腿内收/足下垂
拇趾背伸
肌利肉痉挛的利弊
维持静态姿势 避免肌肉萎缩 减少静脉血栓
弊
影响肢体随意运动 影响生活自理、体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护理 疼痛 挛缩畸形
康复医学领域常见痉挛相关的疾病
脑卒中 脑外伤 缺氧性脑病 脊髓损伤 脑瘫 运动神经元病
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人体在安 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 态的能力。
在检查和评定过程中,评定者通过被动 活动评定对象肢体而感到的阻力被视为 肌张力。
定义:
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表现为肌 肉组织微小而持续不断的收缩,临床表现为 肌肉被动拉长或牵伸时的阻力
思考:肌力与肌张力的区别?
必要的肌张力是维持肢体位置, 支撑体重所必需的;
是保证肢体运动制控能力,空 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所 必要的条件。
二、肌张力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 肌肉处于不活动状态下所具 有的紧张度 (弹性、抵抗)
➢姿势性肌张力 人体在维持一种姿势时 肌肉所产生的张力(翻身)
➢运动性肌张力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
原因:周围神经损伤、肌病、上运动元损 伤的休克期
肌张力障碍
定义:是一种以肌张力损害、持续和 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 亢进性障碍
表现:肌肉收缩或快或慢,且表现为重复 模式化,肌张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 高
原因:椎体外系受损(舞蹈病)、其他神经 退行性疾患(肝豆状核变性)等
上述异常肌张力中,最 重要的是痉挛问题。
二、肌张力分类
1、静止性肌张力 2、姿势性肌张力
3、运动性肌张力
静止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肌张力特征 变换姿势时表现出来的肌张力特征
完成某一动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肌张 力特征
三、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1.关节近端的肌肉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步运动。 2.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3.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
势不变的能力。 4.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三、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5.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 换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6.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地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或 某一肌肉单独运动的能力。
7.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
四、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1.体位的影响 2.精神因素的影响 3.并发症的影响 4.神经状态的影响 5.局部压力改变的影响 6.疾病的影响 7.药物的影响 8.外界环境的影响 9.主观因素的影响
肌张力增高
2、僵硬
定义:是一种原动肌和拮抗肌的阻力 一致性增加,使身体相应部位活动不 变和固定不动的现象
表现:铅管样僵硬或齿轮样僵硬
原因:椎体外系受损
肌张力低下
定义:是指肌张力低于正常水平,被 动运动相关肢体时抵抗明显减弱甚至 消失。
表现:肌肉松弛软弱,牵张反射减弱,触 诊可见肌腹柔软,弹性减小,关节活动范 围增大
六、痉挛的临床意义
(1)益处: 借助伸肌痉挛可以帮助患者站立行走 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预防骨质疏松 降低麻痹肢体的水肿 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 可相对保持肌肉容积 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离心自主收缩的肌力,
但向心收缩力弱。
六 (、2痉)弊挛处的:临床意义
阵挛、髋内收或屈肌痉挛而损害站立平衡 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 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 增加骨折和异位骨化的危险 有发生挛缩的危险 皮肤应力增加 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 干扰驾驶轮椅、助动车 影响会阴清洁、损害性功能 持续性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
被动: 个人自理障碍
治疗前
治疗后
小指、中指严重屈曲,难以清洁手掌和手指
屈指肌BOTOX注射后症状改善
被动: 体位
体位:
进食 坐
睡
主动:运动控制障碍
治疗前
治疗后
上肢
取
抓
移动
放开
膀胱/直肠护理
UMNS动态和静态肌力失衡的表现
上肢
肩内收、内旋 屈肘 前臂旋前 屈腕 握拳 拇指在拳内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肌张力的概念、分类与特征及痉挛与肌张力的临 床评定意义。
熟悉痉挛与肌张力的评定方法。 了解痉挛的临床意义。
【能力培养目标】
具有通晓和运用痉挛与肌张力的基本知识分析临床肌 张力异常的能力。
能够初步运用常用的痉挛与肌张力的评定方法进行评 定操作。
第一节概 述
一、基本概念
思考
如果是一块切下来的肉,是否会有牵张反射?死人 会不会有肌张力?有没有肌张力消失的说法?
正常的肌张力依赖于完整的 神经系统调节机制、肌肉组 织本身的物理特性、肌肉或 结缔组织内部的弹性和延展 性以及肌肉的收缩能力等因 素。
神经系统对运动控制的调节
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
骨骼肌的牵张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