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导学案017(估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7估计精品教案
估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知名度。
2.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简单的基本的估量方法。
教学具准备:
1米长的彩带纸或细棉绳每人一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 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1分米表示的长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3. 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着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
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6. 揭示估算的意义,板书课题:估计
二、学习估计的知识
教学例4
1、读题,理解题意
2、想一想:你画出的线段应是什么样的?
3、各小组派代表演示。
4、对比交流,找出不足,讨论:怎么画会更准确一些?
5、再次派代表修改。
6、每人尝试画在练习本上,画完后用尺量一量,看自己估计的长度准不准确。
教学例5
1、理解题意
2、小组讨论解决,说出自己估计的方法。
小结估计的方法
三、做一做
第1题:(1)先估计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简单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
并按估计的长短依次写上序号。
(2)量一量,再算出每个图形的准确周长。
(3)比较,你估计的准吗?不准的原因在哪儿?
第2题:比一比,估一估,再说出来。
第3题:小组实践。
四、应用实践,解决问题
练习十一的习题。
十分实用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教材教案
十分实用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教材教案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估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是数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也是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数学计算时需要掌握的技能。
估计的目的是为了在没有实际计数的情况下,通过判断和推测得出一组近似的数值。
本文将介绍一份十分实用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教案,旨在为教师们提供在教学实践中使用的一个良好参考。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估计的概念,明确估计的规则。
2.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计的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问题。
3.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判断力,提高对数值的感知和掌握能力。
二、教学重点1.通过例题和情境把估计的概念澄清,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估计的规则;2.通过课余训练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估计技能;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判断力,提高学生掌握数值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效果:1.活动教学法:通过身体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示例教学法:通过示例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规则。
3.讨论教学法: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思考,促进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4.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科技能。
四、教学准备教学工具:教师板书、多元活动素材:估计部分课外练习材料;日常估计应用情境图片采访。
五、教学过程1.引入在开课前,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估计的应用场景,如量杯的刻度、蔬菜的价格等,激发学生对估计的兴趣,并引导他们了解估计和实际数值的关系。
2.授课(1)估计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测量教室里某些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鼓励学生根据第一感觉估算物品的大小。
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这些物品的图形,并让学生比对结果,从而引入估计的概念。
(2)估计的规则接着,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举一些估计的规则,如:① 最接近原数;② 适当取整。
教师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慢慢引入估计规则的细节,例如:例如,在估计一个数字的过程中,数位从右到左每增加1时,估计的误差将增加10倍;再例如,在估计一个范围时,范围越大,误差也会相应增大。
富有启发性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辅导教案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1. 理解估算的含义与重要性。
2. 学会尺度估算、数量估算。
3. 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字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 学生理解估值的基本概念3. 学生掌握数量估算与尺度估算的方法。
4. 辅导学生提高数字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辅导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提高综合素质。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拓展估算思维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感性直观的方式了解估算的概念和方法。
2. 围绕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购买食物、时间的估算等展开引导学生拓宽估算思维。
3. 学生可以分组自行探究各种情境下的估算方法来练习。
2. 数量估算1. 任务一:一群鸟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估算在一棵树上停留的鸟儿数量。
思路:1. 找出一只鸟在树枝上的车道宽度,计算树枝宽度。
2. 计算树枝长度,总宽度÷树枝宽度=鸟儿数量2. 任务二:带蛋糕的车教师给出一副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信息估算车上装载了多少个蛋糕。
思路:1. 计算车的长度、宽度、高度。
2. 根据车上装载面积和一个蛋糕的面积计算出蛋糕数量。
3. 尺度估算1. 任务一:楼房高度教师让学生通过图片估算一栋楼房的大致高度,先进行推算,再进行估算。
思路:1. 先根据人物所在位置,推出人的高度。
2. 通过推算出人高度,乘以楼房楼层数来估算楼房高度。
2. 任务二:蔬菜田面积教师给出蔬菜田的地图,并要求学生利用估值的方法,估算出蔬菜田大概的面积。
思路:1. 根据地图的比例尺,推算出地图表示的实际面积。
2. 利用蔬菜田内矩形的长、宽计算出面积,再进行面积估算。
3. 辅导学生归纳总结,思维实践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况,辅导学生进行实际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估值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可以自行总结估值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再通过课外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第【1】篇〗《估算》教学设计及反思一、课题:估算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练习卡五、课前预习设计: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一)复习旧知1.课件呈现:P9的主题图,这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谁能再次快速地口算出各年级的人数?请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后,再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学生汇报完毕,教师点击课件:小精灵也算了一算,这个学校的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3.点击课件呈现本课P15的主题图中的巨幕影院:他们参观完了世博园,来到了上海球巨幕影院看一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电影。
(二)引入新课1.点击课件,呈现P15的主题图,出现三条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1)学生汇报: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有221人;四到六年级有239人;(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与肯定,最后引出本课的问题是: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3)让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而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1+239=3.适时引导,引入新课(1)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可能有学生说:我会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教案范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初步理解估计的意义,学会估计物体的大小、数量等。
2.培养学生运用估计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估计的意义,学会估计物体的大小、数量等。
2.教学难点:运用估计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引导学生估计苹果的重量。
2.学习估计的方法(1)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铅笔、橡皮、书本等,引导学生估计它们的长度、宽度、高度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估计结果。
3.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球、盒子、瓶子等,引导学生估计它们的重量。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估计的方法猜测物品的重量。
4.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要买一瓶饮料,你会估计它的重量吗?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在估计过程中的感悟。
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观察家中的物品,估计它们的重量、长度等。
(2)与家人分享估计结果,讨论估计的准确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估计的意义,学会估计物体的大小、数量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估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观察不细致、比较不准确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估计的方法,提高估计的准确性。
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会估计,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但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估计的意义,学会估计物体的大小、数量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7买新书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7买新书北师大版一、导入学习目标1.了解提问的方法;2.能正确地解决买新书的问题。
学习重点三年级下学期数学1.7买新书。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并解决买新书的问题。
激发兴趣在教室里,老师刚讲完课,一群同学兴奋地讨论起了自己最近新买的书,你发现有个同学不太开心,于是你向他问到:“你为什么不开心呀?” 他说:“我的书丢了,要重新买。
” 于是你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你会如何回答?•如果你要买一个新书,你会怎么做?•你会如何寻找你需要的书?会去书店买,还是上网购买呢?•你会为书的价格感到困扰吗?会选择便宜的书还是好看的书?二、自主探究学习过程1.问题呈现•同学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1.7买新书,这是什么?它和你的同学遇到的问题有什么关系?•面对同学遇到的问题,你会如何解决呢?2.知识回顾提及买书,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买书的方式有哪些呢?是否有你曾经尝试过的方式?3.信息收集请大家把你会和你听说过的买书方式都列出来。
4.知识梳理依据你所收集的信息,你会选择哪些方式来买你需要的书?并解释原因。
5.信息交流把自己的方案在同学间分享,并听取大家的意见,选择最佳的方案。
课堂小结在买书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
正确地选择购买方式和价格,而不盲目追求贵的和漂亮的书是最好的选择。
三、拓展思考课后习题1.如果你需要买一本三年级数学教材,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书籍?2.如果你需要买一本有趣有趣的小说,你又会选择什么样的书呢?3.你认为图书馆里买书和在书店买书有哪些区别?思考题1.如果你在网上买书了,但是收到的图书质量并不满意,你会怎么办?2.如果你在网上买了很多书,但是老师却要求使用其他版本的书,你会怎么办?四、教师解析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量身定做的课程来解决同学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积极思考、集思广益,增强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建议尽量将课程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估计导学案
课题
估计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岳新爱
学内容
课本45——46页
学习
目标
(1)经历用眼看、用脑想、用心估,动手量等实践活动过程,逐渐清晰常用长度单位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重点会较准确地估计以厘米作单位的物体的长度或周长。(2)在估计和测量周围熟悉物体的长度时,初步培养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估计的习惯。(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估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3)分别用手比划1分米、1厘米的长度。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标注问题
(一)画一画
1、比划:一个1厘米是这么长,3个1厘米有多长?(教师演示1厘米1厘米地比划)
5个1厘米?8个1厘米呢?
2、画:如果不用尺子,你能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吗?试试看!
3、量:画得准不准呢?同学们再用尺子量一量
4、反馈纠偏:同学们用尺子量了后,你画的线段怎么样?你是怎么画的?
合作探究、初解疑难
5、自由练习:
刚才是老师要求大家画8厘米,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给自己定长度,先想好画几厘米再画下来,然后用尺子量量,尽量多试几次,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
反馈展示、激励点拨
6、反馈:同学们练得怎么样?谁愿意把你的进步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请原先画得不够准的学生说说经过练习是否有进步,如果有则说说练的过程。)
重点
难点
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
课前准备
1米长的丝带、米尺,直尺、学具盒
学习过程
学案
导案
内容补充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一、引入
三上《估计》导学案
《估计》导学案 设计者:南棵小学 张文静学生姓名: 组别:学习内容:45-46页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
2、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
3、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
(二人小组相互检查)二、自主探究1.不用尺子,在下面试着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用尺子量一量,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
2.数学书的封面是( )形,通过测量我知道它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
三、合作探究(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1.估计一下,用彩带纸把铅笔盒围一周,彩带纸至少要( )厘米,剪一段试一试,经过测量,彩带纸的长度是( )厘米。
估计值与实际测量值比较,相差( )厘米。
2.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3.小组合作找一找身边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值。
物品名称估计值实际测量值相差值四、巩固练习1. 46页做一做1、2、3五、达标测评。
(试试看!你一定行!)1.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长:估计( )厘米 边长:估计( )厘米实际( )厘米( )毫米 实际( )厘米宽:估计( )厘米实际( )厘米( )毫米2.如下图,小丽家住在A处,小华家住在B处,估计一下,小丽家到小华家走哪条路更近些,为什么?AB3.选做题如下图,这个“十字架”的高和宽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5厘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人教新课标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经验。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第七课时,涉及到乘法的估算。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四舍五入法来估算乘法的结果,以及如何利用乘法口诀来简化计算过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口诀来简化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和乘法口诀的应用。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四舍五入法来进行乘法估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乘法计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计算35乘以42的结果,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进行乘法的估算。
在讲解完乘法估算的方法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
我会给出一些乘法问题,并要求学生们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来计算结果。
通过这些练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乘法估算的方法和乘法口诀进行清晰的展示。
我会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的步骤和公式,以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估算35乘以42的结果。
答案:约为1400。
2. 估算73乘以28的结果。
答案:约为210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
如果发现学生们在某个环节遇到困难,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我还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
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中的《估计》是一门让孩子们学会粗略地判断或估算数量大小的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掌握数学打下基础。
而一份优秀的教案,则是孩子们较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知识的保障。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精选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课程教案,如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1、了解估计的含义,能够正确简单的作出估计。
2、掌握常见估计方法,能够正确运用。
3、通过练习,提高估计能力,积累经验。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估计数字大小的技巧。
2、熟练掌握常见估计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发放一些物品,如橘子、篮球、书、笔等,由学生自主自由估计物品的数量。
2、引入估计的含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解读估计的含义及其作用,如:你们刚刚是怎样估计这些物品的数量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估计,请问一下大家在哪些场合使用过估计?3、掌握常见估计方法教师针对各种常见估计方法进行解释,让学生掌握各种估计方法,并且通过实例演练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方法。
4、估算熟练度练习开展各种不同难度的小练习、游戏等,让学生更好地练习估算的能力,到达掌握并熟练运用估算技巧的目的。
5、巩固与评价教师提供各种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拓展、巩固技能。
在作业环节中也要注意区分题目难度,在逐渐加大难度的情况下,全面地检测学生掌握程度。
四、教学策略1、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2、让学生不断跨越自己的思维框架,提高灵活思维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丰富多彩的练习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4、针对学生个体,适当调整教学速度,让学生依托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好掌握知识。
五、教学性质本教案为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项单元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估计》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打下数学基础。
同时,将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环境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思考估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学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快速估算物品数量或大小,也可以辅助我们正确的判断形势变化等。
估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估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估计的含义,能够运用估计的方法对数量进行大致的判断。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估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估计的含义和作用2. 估计的方法和技巧3. 估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估计的含义,掌握估计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估计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估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估计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估计的含义,即在无法准确计算的情况下,通过对已知信息的观察和分析,对未知数量进行大致的判断。
(2)估计的方法和技巧介绍常用的估计方法,如比较法、比例法、四舍五入法等,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估计。
(3)估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估计在购物、烹饪、出行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估计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估计的方法和技巧,并对自己的估算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估计现象,与家长分享自己的估算经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估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估计方法的运用能力。
3. 实践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运用估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估计现象。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 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估计》教案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估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估计” 的概念与意义;2.能够利用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估算;3.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提高估计数量的能力;4.能够在实践中运用估计的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估计”的概念;2.学会利用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估算;3.通过实例锻炼生活中的估算能力;4.运用估计的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估计”的概念及意义;2.利用数量关系进行估算。
四、教学难点1.运用估计的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与热身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尽可能的快速计算出几个量,然后让同学们交流思路与结果,欣赏高手的计算过程,挑战自己。
2. 概念、例题与练习1.讲解“估计”的概念、定义及含义。
2.通过例题解释如何进行估算。
3.给学生练习材料,加深他们的数量感受能力。
3. 主题实际1.给学生一些实际的场景,让他们尝试估算质量、长度、时间等。
2.让学生从实际中了解估算的实用价值。
3.让学生应用估算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4. 总结与评价1.总结“估计”课程内容,并回答同学们提问。
2.明确课程目标,给学生提供思路和方法。
3.评价同学们课堂表现,鼓励好习惯,消除恶习。
六、教学用具1.黑板、粉笔;2.实物模型。
七、教学要求1.要掌握“估计”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方法;2.要培养细心、判断力、逻辑思维及估算能力;3.要注意与实际生活联系,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
八、教学策略1.情境化教学策略;2.多媒体化教学策略;3.合作式学习策略。
九、教学评价该教案针对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的《估计》,从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制定了合适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及数量敏感度,掌握估计的概念与运用。
此外,通过合作式学习以及多媒体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参与、大胆探索,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及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估计的重要性,掌握估计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更好地解决数学及生活实际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实战教案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实战教案大全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数学中的估计便是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必学的一个知识点。
估计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孩子们学会估算,不仅可以更好地锻炼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到日常生活中。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估计是一个重要而又实用的知识点,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实战教案大全。
【教案一】估计的概念1.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帮助孩子们了解估算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教学内容(1)引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们思考一下以下问题: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会用到一些大致估算的方法呢?这些方法的正确性如何判断呢?(2)估算的方法:教师通过书本和课件等形式,向学生讲解估算的方法,并提供一定数量的例题,让学生进行排队、快速写字、数数等实践操作,从而巩固所学的估算知识。
(3)实际应用:教师通过举例说明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从而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与实用性。
3.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估算的方法,并能够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估算。
4.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教案二】估算数的大小1.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估算数的大小的方法,建立学生的数感,提高其数学运算能力。
2.教学内容(1)引入:教师向学生提供一系列数值,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数的大小关系,并提醒学生一些估算大小的常见方法,如:大小不一般,近似计算,类比估算等。
(2)课堂练习:教师提供一些数值,让学生进行估算,并要求学生写出理由及解题思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3)巩固练习:教师提供一些计算题,并要求学生在计算之前先进行估算,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估算数的大小的方法。
3.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估算数的大小方法,建立数感,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4.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数感,在解决数的大小关系问题时运用估算的方法。
创意十足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课堂教案
创意十足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估计》课堂教案数学是一门既有规律性又有创造性的学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会运用各种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外,更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估计是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
为此,我们开发了一堂《估计》的数学课程,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创意十足的课堂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估计的方法和技巧。
一、教学目标1、掌握估计数值大小的方法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3、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估计的方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学生写有数字的小纸条;2、学生自带的小器物,如铅笔盒、笔记本等;3、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老师拿出一只铅笔盒,让学生估算铅笔盒的重量,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重,看看实际的重量和自己的估算值有多大的误差。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估算方法和思路,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2、活动一:估算数值大小。
(1)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张写有数字的小纸条,大家不看自己的数字,将数字向前或向后传递,每个人估算自己手中数字的总和,并说出自己的估算答案。
(2)再将数字全部清点后,用计算器算出实际的总和,并将答案与学生估算的值进行比较,看看他们的估算是否接近实际值。
(3)让学生交流估算的方法和技巧,从中发现错误和漏洞,不断改进和提高。
3、活动二:衡量物体大小。
(1)将学生自带的小器物盖住,取出五以内的小球,让学生估算这个小球能否放入物体中。
(2)将物体放在纸上,画出其形状,让学生估算长宽高,并算出体积,再将小球放入物体中进行检验。
(3)让学生交流估算体积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估算能力。
4、活动三:估算时间大小。
(1)老师随机写下几个数字,让学生估算这些数字的和、差、积或商,并说出自己的估算答案。
(2)制定时间表,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实际值,并将答案与估算值进行比较,哪些同学估算得比较准确,哪些同学估算较不准确,再让这些同学分享自己的估算方法和经验。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估算。
(教材第15~18页)教学过程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2.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主题图)生1:我知道了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
生2:我知道了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师:问题是什么呢生: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与理解”,了解主题图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呢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说:生1:要想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就要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即223+239得多少。
生2:223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3+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3:把223看成220,把239看成230,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就比较容易算出220+230=450,应该是坐不下。
生4:223>220,239>230,220+230=450,223+239一定大于450,所以坐不下。
生5:223接近220,239接近240,这样220+240=460,所以坐不下。
生6:在计算223+239时,我们可以从223中拿出1,这样就可以看作222;把刚才拿出的1放在239中就成了240,这样222+240=462,说明六个年级是462人,比座位总数441多,所以坐不下这么多同学。
……只要学生讲解估算方法合乎情理就要给予肯定。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教学难点: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教学过程:1、在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算得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2、出示主题图。
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怎样快速口算出一个大概的结果。
3、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4、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汇报,归纳。
5、完成P31页做一做。
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
小结:我们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可有不同的方法,在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一个精确的数时,就可以通过估算算出一个大概的数。
6、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
7、完成练习六第2 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8、完成练习六第3题,学生交流汇报。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除法的估算。
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活基础1、口算下面各题。
640÷8= 500÷5=60÷3= 200÷4=4200÷6= 1200÷2=36÷3= 360÷9=80÷4= 300÷6=2400÷6= 42÷2=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576÷3= 386÷4=二、学习新知,探究规律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节假日,小丽一家三口出去游玩,要在宾馆住三天,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帮帮他们吗生:能!1、初步学习估算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生1:我知道了住宿3天一共花了267元,求每天的住宿费是多少。
数学人教版3上 导学案(RJ):第7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学习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一、自主学习
1、自学教材第70页例
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登月火箭,带250元钱够吗?
()≈()
大约得多少就用约等于号“≈”来表示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29最接近(),()×8=(),所以29×8≈()
2、你会读上面的式子吗?读一读!
3、估算:把要估算的数看成什么数来进行计算?
4、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两、三位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积的近似值,中间要用()连接。
5、完成第70页做一做
三、达标检测:
1、送小动物回家
90×2= 4×80=
600×7= 5×40=11×8≈29×9≈396×7≈8×4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来闯关啦! ! 1、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物品名称 数学课本封面 教室门的面 黑板面 你的鞋底 2、46 页做一做第二题 估计的周长 实际测量的周长
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见下图或课本)
自主反思:本节课,我参与了 次,我的表现:很棒,积极参与。 ) 胆子小,不敢说。( ( ) )
还不错。(
本周课堂规范:认真聆听 大胆展示
学校三年级数学导学案
班 级: 科任老师: 预习情况: (优秀 一般 学案编号: 017 差) 家长签名:主人姓名:课题: Nhomakorabea估计
学习目标:A: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 B: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 学习重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 学习难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
激励语: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你还记得吗?
导学过程
、 、 、 、 。
备注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2、用手比划一下 1 米、1 分米、1 厘米和 1 毫米分别有多长。
自 主 学 习
1、不用尺子,试着画出一条长 8 厘米的线段,再用尺子量一量,和同桌比一比看 谁画得最准确。 2 、 自 己 估 计 的 是: 3、数学书的封面是 长是 的周长是; 与 实 际 长 度 相 比 。 形,先估计它的长是( ,再通过测量得出它的长是( 。 ) ,宽是( ) ,宽是( ) ,估计的周 ) ,算出它准确 , 你 的 感 想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学习例 5 (1)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把铅笔盒围一圈至少要 米, 你们的想法是: 你 是: 们 小 组 估 得 。 感 厘 受 剪一段试一试。
激励语: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2)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