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就业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二章
第二章 就业认知与职业
职业的分类与特征
2017年出现了许多关于职业青年的新词汇,许多青年为 了打拼事业独自在外乡生活,成为“空巢青年”;许多 青年也因为毕业后的历练与思考,迅速成长,成为行业 或者单位的佼佼者与“领头羊”,这样的职业青年擅长 多项工作,他们又有了一种新的称呼“斜杠青年”。但 不论是“空巢青年”还是“斜杠青年”,他们在最初都 面临着职业的选择与界定。
19
第二章 就业认知与职业--第一节 职业的分类与特征
四、 职业体系
(二) 职业与行业、产业之间的关系
2. 产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类型 产业结构不仅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形式,而且也是职业体系的基石。按照目前国际上通用 的有关产业结构的分类方法,我国将国民经济划分为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广义上讲,农业包括采集、种植、狩猎、捕鱼、 畜牧。农业部门的职业,包括农林牧渔劳动者、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等。 第二产业指广义的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业、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 业等。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工业部门越 分越细,新的工业部门不断出现,如电子工业从机械工业中分离出来,高分子合成工业从石油、 化学工业中分离出来;另一方面,也使工业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交换关系更加复杂起来。工业 生产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使整个工业协调发展。
从社会角度看,职业具有以下功能: (1) 职业存在和职业活动构成了人类的社会 存在和社会活动。 (2) 职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为社会的存在 和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 职业分工是构成社会经济制度运行的主 体。 (4) 职业是维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控制的 手段。 (5) 职业的运动,如职业结构的变化、职业 层次间矛盾的解决,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第二章
第二章 求职择业的准备
如何搜寻就业信息 如何打造职业化的求职材料
第二章 求职择业的准备
如何搜寻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的内容
你认为跟应聘职位相关的信息应该有哪些?
第二章 求职择业的准备
就业信息的主要内容
⑴ 准确的单位全称 ⑵ 经济性质 ⑶ 隶属关系 ⑷ 地理位置、交通状况 ⑸ 职位名称、人数 ⑹ 职责范围 ⑺ 职位要求
成功策划、组织并完成办公室“环境改进与减压提效”项目
第二章 求职择业的准备
2008.7 –2008.8 xx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领队,带领35名社团成员奔赴甘肃考察农村
情形 ������ .策划此次活动,并吸引到xx杂志的3万元资 金赞助 ������ .安排全体成员住宿问题 ������ .与当地政府联系,提供车辆等物质支持。 ������ .与保险公司谈判,为全体成员购买总价值 35万元的人身保险。
第二章 求职择业的准备
Tips
在邮件主题及正文中注明申请的是什么职位;
不要同时在一家公司应征数个职位;
简要介绍自己,不要过长;
对用人单位表示感谢,表达诚意。
47
第二章 求职择效途经:
向家人、朋友、熟人询问 需求信息; 自己叩响感兴趣的单位的 门; 给自己感兴趣的单位的负 责人打电话。 一定要自己努力或利用一 切社会关系走进 单位,求 职成功率可高达86%。
⑻ 薪酬福利体系
⑼ 组织结构 ⑽ 用人理念 ⑾ 文化氛围 ⑿ 单位发展前景 ⒀ 详细地址 ⒁ 联系方法
第二章 求职择业的准备
公司名称: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项目经理助理 工作性质:全职 工作地点:北京 发布日期:2007-3-10 截止日期:2007-12-28 招聘人数:1人 薪水:面议 职位描述: …… 职位要求: 1. 理工科,大学本科及以上; 2. 年龄22-35岁,英语六级以上,熟悉办公室软件(PPT、WORD、 ADOBE),有一定的开拓精神,能独立自我开展工作; 3. 头脑清晰、有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性格随和、开朗,有亲和力。 • 公司简介…… • 公司地址,联系方式…… • • • • • • • •
中职学校就业规章制度内容
中职学校就业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加强对学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和管理,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管理。
第三条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公平、公正的就业服务,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服务。
第四条学生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诚实守信,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职业技能。
第五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师资力量,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帮助。
第六条学校应当定期开展就业情况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需求,及时调整就业服务措施,提高就业质量。
第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及时收集学生的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第八条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学生实习实践机会,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第二章就业指导第九条学校应当组织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第十条学校应当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定期举办招聘会、职业讲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信息。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就业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学生的就业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第三章招聘服务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招聘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发布、职位推荐等服务。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与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建立线上招聘平台,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就业信息查询和申请服务。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开展就业见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促进学生就业。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渠道。
第四章就业检测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开展学生的就业检测,了解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状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第二章、大学生就业准备ppt课件
对对应是不可能的,只能处于动态的对应之中。
实行动态调节,使岗位和个人选择的权利得到了
保障,使人的岗位既有横向的转移,也有纵向的
上下变动,使技有所长者得到适宜的岗位尽展其
才,后起之秀也及时得以提携。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选择与定位
Ø (四)需要——可能原则
Ø
即兼顾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
Ø
职业选择必须把需要和可能统一起来,首
志品质、能力素质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就业选
择时注意扬长避(补)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
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选择与定位
Ø (二)、职场分析 Ø 1、行业分析 Ø 行业与企业的生存空间紧密相连,行业的性质
决定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 Ø 好的行业:未来市场或顾客需求的增长率高,
快!我惜时如金! Ø 遇到困难时:我能解决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不了的问题! Ø 遇到失败时:我增长了见识!我得到了经验!
我下次定能成功!
第三节 就业信息的收集
➢ 就业信息分宏观就业信息、用人单位信息、 具体职业岗位信息。
➢ 请三个班分别讨论: ➢ 宏观就业信息、用人单位信息、具体职
业岗位信息包含的内容有哪些?派一个代表 进行讨论结果发言。
就业选择与定位 就业的心理准备 就业信息收集 自荐材料的准备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选择与定位
Ø
一、就业选择的含义
Ø
就业选择是个人从自己的职业能力和意向出
发,在社会的不同职业岗位中选择其一的过程。
即决策者的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其对职业的确
定并不是突然做出的,而是要经过提出问题、搜
集资料、确定目
Ø 标、拟订方案、分析评价、
不可忽视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不能忽视现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政策
具体就业政策
(一)针对不同培养类别毕业生的相关政策
委托培养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联合办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定向生的就业政策
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具体就业政策
(二)针对不同去向毕业生的相关政策
大学生报考国 家公务员的政策、 大学生到部队就业 的政策、大学生考 取研究生的就业政 策。
具体就业政策
(五)报到的相关规定
第一,统一使用报到证的规定。 第二,报到期限的规定。 第三,报到后工资、工龄的规定。 第四,见习试用期的规定。 第五,定期服务的规定。 第六,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接收的规定。 第七,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规定。 第八,有关费用的规定。 第九,户籍关系的调转。 第十,档案关系的调转。 第十一,党团关系的调转。 第十二,遗失《报到证》或户粮关系的补办规定。
就业政策的获取
(一)政府就业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和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 政府就业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和高校的就 业指导机构是就业政策信息的主要来源。因为 就业政策属于官方提供的信息,所以政府就业 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和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在 获取就业政策信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们所拥有的信息不仅可靠、全面,而且非常 及时。
大学生就业政策具有 人才宏观调控的作用。这 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吸引毕 业生去基层或贫困地区就 业的鼓励性政策上,同时, 也体现在鼓励大学生创业 的优惠性政策上。
就业政策的作用
(三)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
大学生就业政策规定相关部 门有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的责 任和义务,具体体现在:建立正 规的就业辅导、就业服务体系; 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 的合作,逐步建立正规的就业指 导、就业服务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修订模版(三篇)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修订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升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效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的机构和部门。
第三条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开展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工作网络,推进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的互联互通。
第二章就业服务工作第五条就业服务机构应当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具体规定如下:(一)明确机构的职责和岗位职责,形成职责清晰、工作明确的工作机制;(二)建立健全人员招聘、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三)建立服务评估机制,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六条就业服务机构应当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为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二)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规划、创业指导等服务;(三)为退休人员提供再就业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
第七条就业服务机构应当构建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的公开度和服务的便利性。
具体规定如下:(一)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就业需求和招聘信息;(二)建立个人求职信息登记库,便于人才的匹配和推荐;(三)建立就业服务评价系统,对服务机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排名。
第八条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健全双向选择和互动机制,促进人才供需的对接。
具体规定如下:(一)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招聘计划;(二)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培训、人才测评等服务,提升用人单位的招聘效能;(三)与用人单位共同组织招聘会、职业讲座等活动,增加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第2章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实际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结果出现了很多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又有不少工作岗位没有 人愿意去的不正常现象。
向市场,立足未来办学。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19
(四)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进一步提高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断增多,大学生的地位不再“高高在上”,同样一
家公司、同一个职位对于学历的要求,可能每年都会有所提高。虽然学历不代表一切,但在相同的
一、大学生就业环境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8
由此可以看到,在现在“僧多粥少”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在求职时要客观分析个人 点 评 的条件,不要好高骛远。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人去做,只要努力加用心,任何一项工 作都可以做得非常出色。不要太在意企业的性质、福利这些客观因素,最重要的是找 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16
目前,就业形势总体来说比较严峻,除了就业人数逐年上升之外,就业需求结构性的变化、专
业的热门与冷门转化快也是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就业结构变化,供给与需求存在矛盾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民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进入大众 化时代。教育大众化要求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一般简称“毕业生”)快速 增长。这种量的快速增长对毕业生择业就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大学生就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也是 大势所趋。 与此对应,作为人力的需求方,国有大型企业的转型,打破了传统的分配供给制,大学生没有 了就业保障,不再是“上了大学等于有了工作”。中小型企业对于人才要求也逐步进入精细化状态, 大学生已经慢慢失去高学历优势。
2012—2017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
第二章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就业政策
第⼆章⼤学⽣就业制度与就业政策第⼆章⼤学⽣就业制度与政策(2学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及教育体制改⾰的不断深⼊,⾼校毕业⽣就业制度正朝着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向发展。
⽬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完善,经济结构发⽣了很⼤变化,对⼈才的需求也相应地发⽣了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校毕业⽣就业出现了暂时的结构性困难,尤其是1999年全国⾼校⼤规模“扩招”以来,毕业⽣的数量急剧增加,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虽然“双向选择”、“⾃主择业”是当前⼤学⽣就业的基本制度,但“⾃主择业”并⾮⾃由择业,不同⾪属关系的学校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毕业⽣在就业途径和就业规定等⽅⾯都略有差异,不同地区接受毕业⽣的办法也不尽相同。
因此,掌握毕业⽣就业政策和制度,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是⼤学⽣毕业⽣顺利就业的前提条件。
只有把握了就业政策、就业制度和就业市场动态,才能提⾼求职命中率,少⾛弯路,顺利实现⾃⼰的职业理想。
第⼀节⼤学⽣就业制度⼀、就业制度的含义就业制度(Employed system)是指国家对⼈们合法取得就业岗位、维护社会就业⾏为的根本性规定,是党和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社会⼈才、⼈⼒供需状况及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为充分利⽤劳⼒、⼈⼒资源和实现供需平衡⽽确定的指导劳动就业⼯作的⾏为规范和⼯作标准体系。
⼤学⽣就业制度是国家整体劳动⼈事制度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发展、改⾰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
⼆、我国⾼校毕业⽣就业制度的历史沿⾰⼤学⽣就业制度作为⾼等教育体制的组成部分,必须与我国的⽣产⼒和经济、政治体制以及其他体制改⾰相适应,并随着各项体制改⾰的深化⽽不断深化。
毕业⽣就业制度与⽣产⼒发展、经济政治体制以及其他各项体制之间的⽭盾,是推动毕业⽣就业制度改⾰发展的基本因素。
1、“统包统配”到“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1977年- 1984 年)1977 年恢复全国统⼀的招⽣考试制度,4年后的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等《关于改进 1981年普通⾼等学校毕业⽣分配⼯作的报告》,确定在国家统⼀计划下,对毕业⽣分配实⾏“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等《关于1983年全国毕业研究⽣和⾼等学校毕业⽣分配的报告》,决定实⾏学校与⽤⼈单位直接见⾯的就业办法,即“供需见⾯”,使培养、分配与使⽤更好地结合起来。
第二章 就业政策及流程
“三支一扶”计划
鼓励大学生 基层就业
1、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从2006年起,每年选拔1000名
左右高校毕业生进村和社区工作,力争到2010年全省每个村、社区至少
农村老师的特岗计划
由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组织的“农村义务教 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该计划2006年开始,连续实施 5年,将覆盖14个省份358个“两基”攻坚县、少数民族县, 现已有1.6万余名大学毕业生应聘到13个省份的260多个 县、2850多所乡村中小学上课。特设岗位教师聘期3年,中 央财政按人均年1.5万元的标准安排工资性专项资金,人事、 编制部门提供特别编制并有相关性政策支持。特岗计划出台后, 今年高校毕业生踊跃报名应聘特设岗位教师,贵州、云南、广西、 重庆、宁夏、四川等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拟招聘人数与报名人 数的比例超过1∶3,新疆超过1∶10。
关于报到、落户
7、注意几个问题 答:1)如果半年之内想换工作单位的,那么为方便改派,
毕业生领到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时可晚一点去人事局、 公安部门办理报到和落户手续。但必须于当年年底前 办理好报到落户手续。但是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协 议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千万要妥善保管。 8、毕业生落户的几种方案(以温州为例) 1)落实到生源所在地 2)落实到单位集体户 3)落实到亲戚朋友家 4)暂时挂靠人才中心集体户
答:报到证是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省教育厅统一签发的毕业生报到
凭证,报到证上标注的单位为毕业生报到单位。用人单位以报到 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 口迁移手续等。毕业生在任何地方(包括回生源地)报到、落户 均需要报到证。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在各自学院领取并妥善保管、 按时报到。
权益保障法第二章劳动者就业权
3、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初、中、高级技术等级
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制度,对劳动者实行职 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业学校和职 业培训机构毕(结)业生中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在 各类企业的技术工种实行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行持证上岗制度。 4、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表彰
1.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规定 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 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并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 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3 年。对2005年底前核准减免税费但未到期的人员,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筹解决好 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人员的经营场地问题。
2、有职业但临时没有工作的人
3、雇主和个体经营者,或正在家庭经营企业或农 场而不领取报酬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时间内从事正 常工作时间的1/3以上的人
二、劳动就业的基本原则
1、国家促进就业的原则
(1)创造就业机会。
(2)鼓励企业、事业与社团增加就业。
(3)支持劳动者自己实现就业。
①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即劳动部门通过下设的职 业介绍所或授权劳动服务公司为 劳动力供求双方 提供信息,牵线搭桥,促成就业。它是一种双方自 愿的就业,劳动部门只 当“红娘”而不包办代替。 介绍就业的对象主要是城镇待业人员,即城镇非农 业户口,在 一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 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待业登记 的 人员,包括待业青年、待业职工和其他待业人 员。介绍的用人单位主要是国营和大集体企 业、 事业单位,还可以是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介绍 就业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心是培训失业人员的基地,以实用技术和适应性培 训为主。此外,还有企业培训中心、社会和各方面 (包括个人)举办的培训机构,承担在职培训和其他 培训。
第二章就业政策与法规演示文稿
• 鼓励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 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动保障
机构免费为半年以上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服务
• 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就业 状况的统筹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页,共53页。
• (1)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 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允许分期到位, 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0%(出资额不低于3万元),1年内实缴注 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
• (5)以上优惠政策是国家针对所有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所制定的,各地政府为
了扶持当地大学生创业,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而且更加细化,更贴近 实际。例如: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有关规定,上海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 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 项优惠政策。
第六页,共53页。
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 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大学生“村官”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第十二页,共53页。
村官计划
优惠政策 • 任职满3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
优先录取; • 在校期间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有困难的,学校可为其办
201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本市户籍受理办法 (摘录)
• 一、基本条件
• 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办理上海市户籍的,须同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 (一)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 1.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在校期间无违法违纪记录和行为; • 2.学习成绩优良,具备规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 3.一般为应届毕业研究生或上海普通高校、国务院各部(委、办、局)所属普通高校、列入
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制度与就业政策
思考题
第
就 业
二 章
制
度
与
就
业
政
策
1.我国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中的具体规定。 2.我国大学生人才市场有什么特点? 3.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哪种方式最适合你? 4.如何理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广阔的前景”?
第二节 就业政策
第
就 业
二 章
制
度
与
就
业
政
策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总政策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政策 三、大学生就业政策中的具体规定
第
就 业
二 章
制
度
与
就
业
政
策
第二节 就业政策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总政策
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2、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3、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4、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5、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第
就 业
二 章
制
度
与
就
业
政
策
第三节 就业的主要方式
三、自主创业
大学生毕业后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创业,即 毕业生通过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或在某一方面有特长, 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创办公司。
四、升学深造
升学主要包括以下途径:参加研究生考试、普通 高校专升本考试、成人高考、对口升学考试、高等教 育自学考试等。
第
就 业
二 章
制
度
与
就
业
政
策
第二节 就业政策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政策
1、教育部(教学[2008]21号)就业工作的8条措施 2、中办发[2005]18号文主要内容 3、国人部发[2006]16号文相关内容 4、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 5、《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
第2章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我国相关立法对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做了明确规定,旨在不 断提升劳动者就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完善就业援助:
主要措施包括政策激励、开发公益岗位、积极提供其他就业援助 服务等。
第二节 反就业歧视
一、就业歧视的认定 二、就业歧视的类型 三、就业歧视的法律治理
一、就业歧视的认定
就业目标: 基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我国就业促进目标在应然层面应定位于 促进充分就业与保障公平就业两个方面。 延伸问题1:我国就业目标面临的现实困境。 延伸问题2:政府促进就业的有限性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义务
三、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
扩大就业: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另一方面,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就业能力
《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规定:就业歧视主要是 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 统或社会出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效果为取 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
根据《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认定就业歧视需 要同步考察如下要素:歧视原因,歧视行为,歧视类 型,歧视领域,歧视后果,歧视例外。
第二章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第二章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第一节 就业促进概述 第二节 反就业歧视
第三节 就业服务和管理
本章导语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就业是劳动法研究与实践的逻辑 起点,是劳动法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劳动就业的界定既是 建立并确认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是进一步认识劳动和社会 保障法学其他问题的基础。
基于提供服务主体对就业服务的分类: 公共就业服务 经营性就业服务
就业管理:
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其主要内容有:培育和完善人力资 源市场,依法保障平等就业权并反就业歧视,规范职业中介机构 的行为,开展劳动力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就业登记制度与失业预 警机制,建立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等。
第二章 第二节 通用技能与就业能力
不理想。这不是主考官要的答案, 也不宜否定主考官的判断。
应聘者
回答问题2
我显得内向是因为我善于倾 听,愿意把发言机会多留给 别人,但并不表示我不善言 辞,需要时我也能侃侃而谈。
不错!能让主考官觉得你潜力无穷!
应聘者
面试问题3
你今天为什么不穿西装?
主考官
回答问题3
我平时就不穿西装, 所以今天也不穿。
开放式问题
•希望对方表达想法、感情、意见或解释
“你为什么那样做,能解释一下吗?” “昨天的会议发生了什么事?” “你准备怎么完成这个新计划?”
• 有效沟通的三大技能
听
问
说
说—个性化表达
—黑格尔
语言的运用
• 口头语言
杜绝的三种表达方式
X 切忌重复 X 切忌口头禅 “我觉得”“那个”“然后” X 切忌低俗的口头语
主考官
回答问题1
我一直是好学生、乖小孩, 没做过坏事,也没想过去 做坏事。
哎!太乖的孩子通常没什么 创意!
应聘者
回答问题1
我常胡思乱想,和朋友堆一整天积木 也不累。上学时,我也曾参加过火箭 社、演讲社,但不曾做过什么破坏性 的事,也不认为做坏事才能体现创意。
回答符合主考官要求。
应聘者
回答问题1
表达时注意事项
声音错误应避免
不自信 的声音
太温和 的声音
很压人 的声音
错误的 声音
很单调 的声音
太过高 的声音
说话中的“三不要”
➢ 没有准备的话不要说 ➢ 没有依据的话不要说 ➢ 情绪欠佳的时候不要说
• 该来的还没来 • 不该走的都走了
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精神就是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协调交流的 能力,就是强调要懂得并善于与他人合作,发 挥团队战斗力的能力。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工作,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劳动力有效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推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条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的原则是:公开、公正、便民、高效。
第二章就业服务第四条就业服务是指为劳动者提供的求职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咨询等服务。
第五条用人单位可以向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用工需求信息,并享受招聘咨询、人才推荐等服务。
第六条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求职信息发布平台,为劳动者提供免费的求职咨询和职位推荐服务。
第七条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培训体系,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机会,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第八条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指导,帮助其了解职业发展趋势,规划职业生涯。
第九条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求职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第三章就业管理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公平公正地进行招聘,不得有歧视性行为。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将用工需求及招聘信息及时报送就业服务机构,接受其组织的人才推荐。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收取劳动者的招聘费、培训费等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押金或扣押办理入职手续。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或少支付工资。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员工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社保缴纳、工资发放等方面。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积极履行安全责任,保证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符合相关安全生产要求。
第四章监督与处罚第十六条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对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保障其有效运行。
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吊销经营许可等。
第十八条对于侵犯劳动者权益、从事非法聘用劳动者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章 国家就业政策
四、特殊就业优惠政策和措施
性别歧视 残疾人————福利企业
三、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
1、就业政策的根本导向 2、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政策走向 西部与艰苦边远地区 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等基层单位 中小企业 创业与灵活就业 3、国家鼓励创业 的优惠政策
4、毕业生就业政策
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自主择业 培育、发展和健全人才劳务市场
完善从事代理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 障机制 加强就业政策和就业法规建设
第二章 国家就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第一节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一、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其发展趋势
1、形势严峻 ———— 主要表现 2、国家扶持————有哪些政策? 3、发展趋势 • 从所有制结构上看 • 从产业结构上看 • 从企业结构上看
二、毕业生应了解的就业方针、原则
国务院确立的毕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业制度改革方向是 什么? 市场机制对就业的影响 国家的宏观调控 劳动者自主择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2 THE POSTULATES OF THE CLASSICAL ECONOMICS第二章古典经济学的假定条件MOST treatises on the theory of Value and Production are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a given volume of employed resources between different uses and with the conditions which, assuming the employment of this quantity of resources, determine their relative rewards and the relative values of their products1.大多数关于价值论和生产论的著述均主要既关注既定量的已用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如何配臵,也关注在使用这一既定量资源的前提下,各种资源的相对报酬及其产品的相对价值如何决定2。
The question, also, of the volume of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in the sense of the size of the employable population, the extent of natural wealth and the accumulated capital equipment, has often been treated descriptively. But the pure theory of what determines the actual employment of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has seldom been examined in great detail. To say that it has not been examined at all would, of course, be absurd. For every discussion concerning fluctuations of employment, of which there have been many, has been concerned with it. I mean, not that the topic has been overlooked, but that the fundamental theory underlying it has1This is in the Ricardian tradition. For Ricardo expressly repudiated any interest in the amount of the national dividend, as distinct from its distribution. In this he was assessing correctly the character of his own theory. But his successors, less clear-sighted, have used the classical theory in discussions concerning the causes of wealth. Vide Ricardo's letter to Malthus of October 9, 1820: "Political Economy you think is an e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wealth--I think it should be called an enquiry into the laws which determine the division of the produceof industry amongst the classes who concur in its formation. No law can be laid down respecting quantity, but a tolerably correct one can be laid down respecting proportions. Every day I am more satisfied that the former enquiry is vain and delusive, and the latter only the true objects of the science."2这符合李嘉图的传统。
因为李嘉图明确表示对国民收入的总量不感兴趣,他关注的是国民收入的分配。
在更关注分配这一点上,李嘉图正确地评价了其理论的特色之处。
他的后继者,由于眼光不够清晰,却将古典理论运用于对财富来源问题的讨论。
李嘉图于1820年10月9日致马尔萨斯的信中写道:“你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对财富性质和来源的探究—而我认为它应该探究社会各阶层依据何种法则分配他们共同生产的社会产品。
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并无法则可言,但关于国民收入的分配比例还是存在一个大致正确的法则。
我每一天都更确信前者的探究是徒然和虚妄的,而后者才是科学研究的真正目标所在。
”been deemed so simple and obvious that it has received, at the most, a bare mention1.同样,对于可用资源数量的问题,例如可就业人口的规模,自然财富的丰瘠以及累积的资本设备的多寡,一向采用描述的方法予以处理。
但是,关于何种力量决定可用资源实际使用数量的纯理论在很多细节上并未得到检验。
当然,要说这种理论全然未得到检验未免荒谬,因为讨论资源使用量的波动的论述为数甚多,而每种论述都涉及到前述纯理论。
我并不是说这个主题被忽视了,而是要指出这一主题所依托的基本理论一向被认为如此简单和明显,以致最多只需稍作提及2。
IThe classical theory of employment—supposedly simple and obvious--has been based, I think, on two fundamental postulates, though practically without discussion namely:我认为,尽管实际上并未加以讨论,但被视作简单和明了的古典就业理论奠基于两个基本假定之上,即:I. The wage is equal to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ur.Ⅰ. 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1For example, Prof. Pigou in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4th ed. p. 127) writes (my italics): "Throughout this discussion, except when the contrary is expressly stated, the fact that some resources are generally unemployed against the will of the owners is ignored. This does not affect the substance of the argument, while it simplifies its exposition." Thu-, whilst Ricardo expressly disclaimed any attempt to deal with the amount of the national dividend as a whole, Prof. Pigou., in a book which is specifically directed to the problem of the national dividend, maintains that the same theory holds good when there is some involuntary unemployment as in the case of full employment.2例如,庇古教授在《福利经济学》(第四版,第127页)中写道(着重号是我加的):“在整个讨论中,除了明确指出的例外情形,我们忽略通常存在的某些资源愿意但并未得到使用的事实。
这非但不影响论证的实质,反而可以简化对论点的阐释。
”两相对照,李嘉图总是明确放弃将国民所得总量作为一个整体予以研究的任何企图,而庇古教授在一本研究国民所得问题的专著中主张同一理论既适用于存在某些非自愿失业的情形,也适用于充分就业的情形。
That is to say, the wage of an employed person is equal to the value which would be lost if employment were to be reduced by one unit (after deducting any other costs which this reduction of output would avoid); subject, however, to the qualification that the equality may be disturbed,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principles, if 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re imperfect.这就是说,一位就业人员的工资等于就业量减少一单位所损失的产值(在扣除由于产出下降而减少的其他成本之后);然而,如果竞争和市场表现出不完全性,依据有关原理,二者相等所必须服从的限制条件便不再得到满足。
II. The utility of the wage when a given volume of labour is employed is equal to the marginal disutility of that amount of employment.Ⅱ. 对于给定的就业人数,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
That is to say, the real wage of an employed person is that which is just sufficient (in the estimation of the employed persons themselves) to induce the volume of labour actually employed to be forthcoming; subject to the qualification that the equality for each individual unit of labour may be disturbed by combination between employable units analogous to the imperfections of competition which qualify the first postulate. Disutility must be here understood to cover every kind of reason which might lead a man, or a body of men, to withhold their labour rather than accept a wage which had to them a utility below a certain minimum.这就是说,每一位就业者的实际工资(根据就业人员自己的估计)正好足以吸引实际被雇佣的劳动力继续维持原有就业量,类似于竞争的不完全性会破坏第一个假定所遵循的限制条件,第二个假定所要求的单个劳动者地位对等的限制条件会由于劳动者结成工会而不再被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