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文本设计智慧课堂——《草船借箭》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方案(通用8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方案《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方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方案篇1创造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习一篇按事情发顺序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能力,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创造出发点:草船借箭的经过。
创造训练点:认识诸葛亮成功的原因是有胆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创造训练策略:引导法、自学法,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
教具准备:《草船借箭》录像幻灯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三课时(略)第二课时内容:二、三、四段。
重难点:草船借箭的经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造教育渗透点一、复习前文导入新课1、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回答:1、三天造十万支箭。
2、立下军令状。
复习导入,保存持思维的性。
二、讲借箭准备紧扣妒忌与才干1、周瑜为什么这样做?2、诸葛亮是怎样做的?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1、自由读课文思考,找出周瑜为难诸葛亮的词句,在书上做记号。
(故意延迟,不给齐练)2、体会心情,自读自练。
3、读诸葛亮说的话,4、体会心情。
通过读讲引导学生分析明白借箭的实质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三、学习借箭经过突出神机妙算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近水寨。
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2、鲁肃怎样说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
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
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样做的。
课文《草船借箭》教案设计范文
课文《草船借箭》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团结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草船借箭》讲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解决军队箭矢短缺的问题,巧妙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故事。
2. 教学重点:(1)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课文中的疑问。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品质。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培养勇敢、智慧、团结的品质。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课文中的人物品质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简短故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4.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语文课程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草船借箭》的语文课程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2. 培养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通过学习《草船借箭》,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提高学生的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草船借箭》中的一些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草船借箭》课文文本。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辅助材料:图片、地图、历史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朗读《草船借箭》的开头,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阅读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5. 教学拓展: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与《草船借箭》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2.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让学生查找一些与《草船借箭》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和表达能力,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语文教案-《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16篇)
语文教案-《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精选16篇)-《草船借箭》篇1【设计理念】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
《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
【设计特色】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
经研究后一般会认定为“神机妙算”。
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1.“谁来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指名口答: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
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
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
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2.“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
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指名口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草船借箭》的教案设计
《草船借箭》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能够运用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勤奋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故事情节的理解与记忆。
(3)句式和词汇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
(3)句式和词汇在实际交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新课:(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模仿,确保正确书写。
(2)分段讲解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举例讲解句式和词汇的运用,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
(2)让学生进行故事情节复述练习。
(3)让学生进行句式和词汇的口语表达练习。
四、课后作业:1. 生字词的抄写与默写。
2. 根据故事情节,编写一个类似的短故事。
3. 运用所学句式和词汇,写一篇小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以及写作能力。
3. 综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案及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案及说课稿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学习《草船借箭》,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兴趣。
1.1.2 借助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借箭的背景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1.1.3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草船借箭》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军队缺乏箭矢,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故事。
2.1.2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以及曹操的谨慎和多疑。
2.1.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借箭”、“草船”、“三国”等,需要学生掌握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和理解3.1.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1.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1.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培养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4.1.2 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1.3 学生能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4.2 过程与方法4.2.1 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4.2.2 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培养批判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 学生能够理解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培养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4.3.2 学生能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的理解。
5.1.2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掌握和运用。
5.1.3 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的分析能力。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草船借箭》课文教案
《草船借箭》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人物及事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有益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古代军事策略。
(2)领悟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领悟道德观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多媒体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
3. 分析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成语故事。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价其参与度。
2. 朗读与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和回答问题时语言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3. 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草船借箭》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草船借箭》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文本教学解读《草船借箭》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阅读古典名著”为主题,从我国的四大名著中各选取了一个故事编入教材。
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全面安排四大名著的学习,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项挑战,古典名著不仅生僻字众多,语言还难以理解。
因此,教材在安排文章时也是由易到难,由兴趣的激发到方法的掌握,按一定梯度来编排的。
一、故事背景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的,这是一篇根据名著改写的现代文,学生读起来通俗易懂,很容易把握其中的人物形象。
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周瑜心胸狭窄,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便以“十天造好十万支箭”为借口来陷害诸葛亮。
诸葛亮与周瑜斗智斗勇,巧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让其自叹不如。
二、行文脉络课文结构严谨,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由“借箭”贯穿始终,将借箭的起因,借箭的准备,借箭的过程及借箭的结果叙述得非常清楚。
开篇即讲“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于是以“交战需要用箭,军中缺箭”为由,故意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为了要给诸葛亮定罪,又以“军情紧急,不能开玩笑”为由让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这些都是借箭的起因。
诸葛亮秘密请鲁肃帮忙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三十多名军士,以及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这是为借箭做准备。
接下来,故事转而重点写了诸葛亮向曹操借箭的过程:诸葛亮选择在“大雾天”的“四更”时出发去曹寨,让“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他断定生性多疑的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而曹操果然中计,只令水军弓弩手朝江上射箭。
待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又吩咐军士们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宣告借箭成功,至此,故事走向了高潮。
《草船借箭》教学教案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
培养学生运用文本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创造,体验故事情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草船借箭》原文相关注释和解释相关背景资料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难点:深入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运用文本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课堂讲解:教师对文本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景模拟活动。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利用板书,简洁明了地呈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形象地展示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
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引发学生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思考。
4.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草船借箭》原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自主学习,查找相关注释和解释,解决阅读中的疑问。
4.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细节,进行深入分析。
4.4 课堂讲解教师对文本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重点讲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
《草船借箭》导读教案设计
《草船借箭》导读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能够分析故事中的策略和智慧。
能够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正确表达故事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学习到智慧和勇敢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概述:介绍《草船借箭》的作者、背景和故事梗概。
解释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成语。
2.2 故事梗概:讲述诸葛亮为了帮助刘备借箭的智慧和策略。
描述草船借箭的过程和结果。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诸葛亮要借箭。
3.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回答关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问题。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策略和智慧。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小组讨论。
4.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4.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5.2 创作故事:学生以《草船借箭》为背景,创作自己的故事。
学生通过创作故事,提高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草船借箭》的全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参考。
6.2 图片资料:收集与《草船借箭》相关的图片资料,如故事场景、人物形象等,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6.3 视频资源:寻找与《草船借箭》相关的视频资源,如电视剧、电影片段等,用于课堂演示和讨论。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课前活动: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草船借箭》的作者、背景和相关知识。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把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团结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三国演义》相关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标记和理解。
3. 合作学习:(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表演。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评价: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小故事,要求使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6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优秀6篇)《草船借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及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1)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出示歌词:(3)学生阅读歌词,说说对这首歌的了解。
(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4)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教师评议并梳理词意: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地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的变化。
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世人下酒闲谈的材料。
(5)问题交流:歌词里说“浪花淘尽英雄”,你最崇拜《三国演义》中的哪个英雄?(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相机呈现三国人物形象。
(6)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
(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学生阅读,师生交流。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三国演义》中人物的了解。
语文课堂教案设计:草船借箭
语文课堂教案设计:草船借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2)能够分析并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意义。
(3)能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3)通过课后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2)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体会故事的主题和寓意,提高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战略思想和人物智慧。
(2)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3)将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草船借箭》的背景和作者。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草船能借到箭?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小组内讨论: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全班交流:故事中的诸葛亮和鲁肃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个人物?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分配,准备进行角色扮演。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
5. 情景模拟:(1)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情景模拟。
(2)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后实践1.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草船借箭》。
(2)写一篇关于《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
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经典故事,如《空城计》、《七擒孟获》等。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草船借箭》一、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草船借箭》,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增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2.技能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和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分析和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讲述故事和角色的选择,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正直品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草船借箭》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2.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分析故事中角色的动机和逻辑关系。
2.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和道德教育。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故事的文本和相关图片。
2.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讲述故事的背景信息。
2.鼓励学生提问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关于故事的问题,如:草船借箭有何意义?如何借箭才能成功?等等。
步骤二:阅读故事(15分钟)1.教师将《草船借箭》故事以适当速度讲述给学生听,并附上相关图片。
2.学生可以听讲或阅读故事的文字版。
步骤三:理解故事(20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有关故事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回答。
2.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讨论他们的动机和逻辑关系。
步骤四:讨论故事的道德教育(2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价值观。
2.学生可以提出具体情节中涉及的道德问题,并进行深入讨论。
3.教师通过提示和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角色的选择、责任感和正直品质。
步骤五:小组活动(2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根据故事情节和学习的心得,设计一个小剧场活动。
2.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展示、讨论和分享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和认识。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1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表演进行总结,强调故事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与故事相关的最后一个问题:“草船借箭”故事对你有何启示?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讨论中的问题解答。
课文《草船借箭》教案设计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草船借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性格和事件发展。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战争的智慧与勇敢,激发爱国情怀。
(2)学会团队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品德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角色性格和事件发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战争策略和文化内涵。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草船借箭》的历史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性格和事件发展。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家庭阅读。
3. 思考课后习题,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
2. 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评价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 学生合作探讨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情况,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进步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课文内容。
课文《草船借箭》教案设计范文
课文《草船借箭》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人物及事件发展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特点。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诸葛亮聪明才智,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军事术语和战略思想的解读。
(2)课文中诸葛亮的智谋和人物性格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草船借箭》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讲解并巩固。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特点。
(2)每组选取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角色的心理和情感。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讲解课文中的古代军事术语和战略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梗概。
3. 思考课文中诸葛亮的智谋对自己的启示,写在日记中。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草船借箭》导读教案设计(精选13篇)
《草船借箭》导读教案设计(精选13篇)《草船借箭》导读教案设计篇1【指导思想】其一,导读即教师引导指路,学生阅读为主。
教师的谈话、讲授、板书等均应着眼于更好地“导”着学生去“读”,使其尽可能地“自求得之”。
其二,导读必须定向。
导向何方?导致学生达到何种程度的听说读写学习能力?这至关重要。
因此,导读须在教学目标(目的、要求)相当明确具体的情况下进行。
其三,教者“导”的思路应与学生“学”的思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导读教学过程既体现学生学为主体,又不失教师主导作用。
其四,阅读教学中的字词教学,是跨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两个范畴的内容,在导读过程中应遵循阅读理解和识字教学的规律灵活处理。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按大纲和教材要求掌握本课一、二类生字、新字;能结合课文,说明关键性词语的意思;能运用“妒忌”、“必然”、“虚实”、“私自”造句。
2.学生能简要复述这个故事;能在老师的启发下正确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学生能口头回答课后习题1中三个问题;能分清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培养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
4.学生能理解“妒忌”的危害,知道对比自己强的人,只应虚心学习,努力赶超,而不应妒忌;能联系实际,为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和宽广胸怀所感动,并产生崇敬、向往的感情。
二、主要教法课题导读;复述导读;问题导读;谈话法。
课前预习要求:1.读通课文,说出课文大意。
2.能熟练读出一、二类生字及其在课文中的组词。
3.联系课文结合查字典解释词语:妒忌、甘受惩罚、推却、呐喊。
第一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故事背景和课文大意。
能简要复述故事的起因和开始部分(借船)。
理解“妒忌”、“推却”、“军令状”、“甘受惩罚”、“自有妙用”等关键性词语。
渗透总目标4和1的内容。
教学过程要点:1.抽查字词预习情况。
着重该课时目标中所列词语和少数重要的二类生字词的认读。
2.导入:引导回忆第九册中《赤壁之战》的时代背景及其中周瑜这个人物;联系讲授本课背景(见小黑板板书设计);引出并板书新课课题。
童话故事中的智慧——《草船借箭》小学语文说课教案分享
童话故事中的智慧——《草船借箭》小学语文说课教案分享。
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船借箭》这个富有智慧的童话故事。
2.引导学生认识智慧并在阅读中体现。
3.通过说课,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智慧的含义和在阅读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快乐的童话故事中认识和理解智慧。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与导入老师要告诉学生今天将讲解的故事是一则名叫《草船借箭》的童话,首先让学生自由谈论一下对童话故事的感受,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童话故事。
第二步:故事情节的介绍在这一环节,老师将向学生介绍《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情节,并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人物的性格、情感等方面,对故事进行初步的解读和阅读体验。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战国时期南北战争的故事,其中的男主角神箭手赵云到草棚和耿台的军营里去寻找联姻之机。
在寻找过程中,神箭手赵云发现草棚里有许多充满智慧的策略。
耿台帮助神箭手赵云用草船借箭的方法打败了草棚。
并获得胜利。
在故事中,神箭手赵云勇敢、机智,草棚主人草台班子则机智、老练、谨慎大智慧,他为打闹太祖,自行承担风险,运用智慧用草船借箭的方法打败败北军,展现出了他机智过人、勇敢果敢和团结合作的品质,有很强的智慧意蕴。
第三步:智慧的引导当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老师可以请学生思考这个故事有哪些智慧并对其进行阐述。
然后老师再通过示范和带领学生一起阐述故事中所展现出来的智慧。
譬如故事中的草船借箭最为明显的就是:以小博大,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这是目标导向的智慧。
而设千伏分敌于无形之中,覆巢之下,还有留下一线,破敌之所以易,人海战术等,都是目标导向的智慧展现出来的结晶。
第四步:课堂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故事和智慧,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练习。
老师可以通过阅读理解、写作、口头表达等多种方式与学生互动,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和智慧,提升他们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第五步:总结与评价在教学结束前,教师要对这一次的教学进行总结与评价,让学生回顾本次教学所学到的知识并对自己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汲取胆量和智慧,挑战自我。
【教学重难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复习1、齐读课题。
2、提问:⑴主要人物是谁?跟诸葛亮有关系的几个人物是谁?⑵这篇文章讲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天气怎样?回来时如何?⑶借箭时,船怎样受箭?⑷课文中用了一个成语非常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板书:神机妙算)二、新授1、老师就这些内容(幻灯中提示的课文借箭的因素)让同学们会去思考。
为什么诸葛亮能够神机妙算?你怎样看诸葛亮这个人,老师让同学们感悟诸葛亮其人,准备了吗?2、提出要求:同学们,可以谈上几句,也可以谈上一段,还可以谈上一篇,听到别的同学的发言也可以随时补充,发表自己个人见解。
3、浏览课文,整理思路、内容,准备汇报:4、学生汇报,教师适当予以引导,补充,点拨并板书,随即进行朗读训练:⑴诸葛亮和鲁肃笑着说的话。
⑵周瑜与诸葛亮,鲁肃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
⑶教师引导学生从善知人,知天文,懂地理,巧筹划四方面去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
5、学完课文,你还有哪些发现和见解?6、小结:诸葛亮靠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在谈笑风生中,轻松获得十万支箭。
又不至于和周瑜发生正面冲突,顾全了孙刘联合的大局。
【板书设计】草船借箭知天文神机妙算晓地理能力+自信=成功善之人巧筹划【课后作业】1、必作:自述课文或编课本剧。
2、选作:写一写《小议妒忌》。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篇2【教学要求】1、讨论、理解课文二、三、四段主要内容。
2、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不 敢 派 兵 出 来 我们 只管 饮酒 取
乐 . 亮 了 就 回去 ” 天 思 考 : 文 都 是 “ 葛 亮 说 ” 而 全 诸 ,
思考 :
鲁 肃 是 周瑜 身边 的得 力 大 将 . 诸
此 处 却 用 了“ 着 说 ”诸 葛亮 为 什 么 笑 . 如 此 肯 定 .曹 操 一 定 不 敢 派 兵 出 来
时 候 诸 葛 亮 秘 密地 将 鲁 肃 请 到 船 里 这 件 事 . 要 写 前 面 两天 ?而 且 每 天 而
呢7 理解 .
葛亮 竟 敢 向 鲁肃 借 船 . 道 不 怕 鲁 肃 难
把 秘 密 告 诉 周瑜 吗 7
理解 :
后 . 细 细 品味 中 . 系 列 关 键 的 句 在 一 子 悄 然从 文 章 中涌 现 出来 . 我 的 内 让
心 充 满 所 思所 感
鲁 肃虽 是 周 瑜 身 边 的 亲信 . 诸 但
很 多想 象 的 空 间 在 这 两 天 里 . 心 一 想 置 诸 葛 亮 于死 地 的 周 瑜 心 里 会 怎 么 想 ? 忠 厚 老实 、 全 大 局 的 鲁 肃 又 顾 会 怎 么 担 心 呢 ? 来 这 是走 进 人 物 心 看
圣 的一 讲 . 文 本 的 准 确 、 入 解 读 对 深
因 为 诸葛 亮 深 知 曹 操 疑 心很 重 .
葛 亮 深 知 鲁 肃 的 为人 .忠 厚 守 信 . 顾
用 兵 谨 慎 .在 看不 清 虚 实 的 情况 下 .
绝 不 会 轻 易 出 动 这 也 可 以从 下 文 “ 江上 雾 很 大 . 人 忽 然来 攻 , 们 看 敌 我 不清虚 实 . 要 轻易出动 ” 不 的叙 说 得
就 显 得 尤 为重 要 名 特级 教 师 孙 双 著 金 在 谈 到 对 文 本 解 读 的 重 要 性 时 提 出 . 好 语 文 课 . 读 文本 是 第 一 步 . 上 解
蹊径 . 用 “ 箭 ” 方 法 . 可 以让 采 借 的 既 周 瑜 输 得 心 服 口服 . 为 孙 、 联 合 又 刘
备 足 了箭 . 箭 双 雕 一
关键 句二 :
不 但要 解 读 文 本 的 “ 面 意 ” 更要 体 字 .
味 文本 的“ 中 意 、 字 字外 意 ” 教 师 如 。
诸 葛亮 说 : 你 借 给 我 二 十 条船 . “
每 条 船上 要 三 十 名 军 士 用 青 布 幔 船
子遮 起 来 .还 要 一 千 多个 草 把 子 . 排
知人 善 用 关键句三 :
到 证 实 。所 以这 是 自信 的笑 . 出 了 笑
诸 葛 亮 的胸 有 成 竹 . 出 了 诸 葛亮 的 笑 运 筹 帷 幄 .笑 出 了诸 葛亮 的 神 机 妙
诸 葛 亮 明 知 周 瑜 借 “ 箭 ” 陷 造 来 害他 . 什 么不 推 托 . 出 乎 常 理 地 为 竞 将 造 箭 时 间 减 为 三 天 .还 立 下 军 令 状 . 不是 自找 苦 吃 吗 ?难 道 他 另 有 这
关键 句 ~ : 诸 葛 亮 说 : 怎 么 敢 跟 都 督 开 玩 “ 笑? 我愿 意 立 下 军令 状 , 天造 不 好 . 三
甘受 惩 罚 ” 思考 :
全 大 局 . 不 二人 选 . 以特 向 他 借 是 所
船 . 提 醒 鲁 肃不 要 向周 瑜 提 借 船 之 并
事。 由此 可 以看 出 , 葛 亮 神 机 妙算 , 诸
Pr ar ho i m y Sc oI Tea ig e ear chn R s ch
小学 学研宄 教
教 材 解 读
研 读文本
文 本各 有 特 点 .学 生 千 差万 别 . 两 者 要 交 汇 于课 堂 . 师 要 完 成 这 神 教
设计智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堂
“ 时 候 大雾 漫 天 .江 上 连 面对 面都 这
里 .体 会 诸 葛 亮 神机 妙 算 的绝 好 之
处。
何 相机 适 时 引 导 . 到好 处地 将 学 生 恰 的 思 维 与 课 文学 习 的 要 点 紧 密 结 合 起 来 . 一 定要 建 立 在课 本研 读 的基 这 础上 . 挥教师的教育 智慧 . 计 出 发 设 智 慧型 的课 堂 《 草船 借 箭 》 是 人教 版 五 年 级 下 册 的一 篇课 文 . 言 朴 素 无 华 . 仔 语 但 细 琢 磨 却 奥妙 无 穷 :情 节 曲 折 生动 .
《 草船借箭》 文本解读 与教学设计
浙 江 衢 州 市衢 江 区实 验 小 学 叶赛 红
的任 务 . 又将 造 箭 的 天 数 由 十天 改 为
三 天 . 得 胸 有 成 竹 . 因 为 他 另 辟 显 是
看 不清 ”得 到 印证 . 这是 借 箭 成 功 的 天气 因素 这样 写 . 给 文本 留下 了 也
解 . 以 适 度 拓 展 . 充 曹 操 多 疑 的 可 补 资 料
通 过 对 文 本静 心 凝 神 的 研读 . 文 章 的韵 味 、人 物 的智 慧 跃 然 纸 上 , 了 然 于心 认 真 设计 后 . 我与 学 生 共 同
演绎 了一 节 回 味无 穷 的 好课 。
一
当时 魏 、 、 三 国 尚未 成 鼎 立 蜀 吴
环 环 相 扣 . 念 迭起 课 文 读 若 干 遍 悬
在船 的两 边 。 自有 妙 用 。 三 天 管 我 第
保 有 十 万 支 箭 。不 过 不 能 让 都 督 知
关键句 四:
诸 葛亮 笑 着 说 :雾 这样 大 。 操 “ 曹
一
道 .他 要 是 知 道 了 我 的 计 划 就 完
妙计7 理解 :
第 一 天 .不 见 诸 葛 亮 有 什 么 动 静 : 二 天 . 然 不 见 诸 葛亮 有 什 么 第 仍 动 静 : 到第 三 天 四更 时 候 . 葛 亮 直 诸 秘 密地 把 鲁 肃请 到船 里
思考 : 课文 为什么不 直接写第 三天 的
算 了让 学 生对 曹 操 的 性 格有 所 了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