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思品课教学
合理运用 优化教学 提高效率——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作用
综合6《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生活的教育价值,倡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努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品德与生活教师要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多种的学习空间,也为学生明确道理,养成习惯,陶冶情操提供有趣的理想环境。
下面谈谈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运用乐学爱学我国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
心理学也表明,学生的兴趣被激活,潜力是无穷的。
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而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快乐的国庆节》时,我将在网上搜集到的《今天是你的生日》的画面和歌曲插在课件前,让学生一边听歌,一边欣赏画面。
学生很快来了精神,于是,我问:这首歌唱的是什么?那你们知道中国的生日是哪一天?再出示我在网上搜集到的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学生观看,问:你们曾经在哪里看过这个场面?学生小手如林,跃跃欲试。
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活,他们不仅乐学,而且爱学,既了解了祖国开国大典的盛况,又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
二、合理运用激情明理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是人格整体不可缺少的特质因素。
而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很少懂得“感恩”,因此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体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
在教学《中秋与重阳》一课时,我特意安排在中秋节这天上,课前,我布置学生每人带一个小月饼,做一张小贺卡。
课上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你言我语讲传统”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看录像《嫦娥奔月》,听故事,让学生明白今晚家家户户拜祭月亮,是为了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也为了对有恩于百姓的后羿的尊敬和怀念。
浅谈利用网络教学提高农村思品课堂效率
第四, 教 师要采 用新 的教学 方式 、 教 学手 段 。利 用 现代技 术构建 新 的教 学模 式 , 改 变过去 教学模 式 , 利 用 声像 画来 创设 情境 , 提 升学 生 的学习兴趣 , 发挥 学生 的 主体作用 , 使学生积极 主动地参 与教学过 程 。引导学 生
生 的情感 , 激 发他们学 习的兴趣 , 提高学 生学 习思 想 品
第三 , 教 师要 充 分备 课 。教 师 对 每一 节 课 进 行 设
计、 策划, 结 合学生实际制定 目标 、 方法 、 手段, 充分 利用 共享 资源进 行整合 , 问题 、 板书 、 作业 和练 习等通过 多媒
体进行播放 。这都要求教 师上课前 做好课 件 , 然后 在课
教学方式大为改变 充分运用 网络技术创设虚拟 情境 , 激 发学生 的学 习
一
学实践之 中 。为了更好地 实现二者 的结合 , 笔者认 为需
要实现 以下 几个方 面的转 变 第一 , 必须更 新领 导教 师 的教 育教 学 观念 , 提 升教
、
学水平 , 改变照本宣科 、 满 堂灌 的传 统教学 方式 , 彻底 改 变教学 为考 试 服务 这一传 统 的错误 理念 。前几 年 国家 实施 的农村 现代远 程教育 工程 中, 很 多农村 中小学 都安 装 了广播 卫视 , 购置 了 电脑 , 设 置 了多媒 体教 室并 连上 了互 联 网 , 为 改善教 学环境 、 使用 计算机 教学 提供 了条 件 。但 由于大多数 农 村 中学 教 师 的传 统教 学 观念 根深
当前农村初 中思想 品德课 的教学 效果不 容乐观 , 根 据笔者对其他 同类学校 的观察 , 认 为 主要 有 以下几点 原 因: 1 . 农村 中学 目前 基本 上还 是沿 袭传 统 的教学 方 式 , 教学照本宣科 , 教师 讲 、 学 生 听 。2 . 教 师对 网络信 息 资 源利 用率不高 , 甚至不用 。 . 3 . 教师 对 网络 教学技 术没 能 熟练掌握 , 获得 信息 资 源渠道 少 , 缺乏 指导 培训 。4 . 领 导不 重视 , 农村 中学 的不少领 导 , 对 网络 教学不 了解 , 对 如何利 用 网络 , 使 网络技 术与教 学结 合更 是 门外 汉 , 无 法指 导和引领教师进行 网络教学 , 没有形成制度管理 。 面对新 一轮课 改 的紧迫 形势 以及 随之 出现 的一 系 列 问题 , 如何 使农村 思想 品德课 教学 与时俱 进 , 增 强教 学 的实效 , 是 每 个农 村 思想 品德 教 师必 须 实 践 的新 课 题 。充 分运用现代 网络技术 与 思想 品德课 教学 进 行有 机 整合 , 构架 理论 与实 际的桥梁 , 把思想 品德 课教 材 中 的基本概念 、 基本 原理 、 基 本知识 融于有情 有趣 的案例 、 事件 或 故事 中 , 组织 学生 开展研 究性 学习 , 可 以调 动学
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摘要:网络环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整合,己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也充分体现了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初中思品教学?文章从网络教学对初中思品课的促进作用、如何利用及存在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使枯燥乏味的思品课变得形象生动,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品教学;初探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175-01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的网络教学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学习,同时为学生拓展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一定要明确运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必要性,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和落实。
一、网络教学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品质、法律常识、社会责任等教育的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网络的开放性、即时性、虚拟性符合初中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和追求时尚的心理。
网络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不出课堂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体验。
开展网络教学还有利于创设新情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此外网络环境下使教师备课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和更多的老师实现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网络给初中思想品德课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思想品德课一改过去严肃、呆板的风格,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的参与度提升,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1、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旧式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即说教式”或“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创新思维。
初中品德合理利用网络教案
初中品德合理利用网络教案知识目标:理解网络的利弊,认识网络素养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学会合理利用网络,提高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形成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网络的利弊,引发学生对网络素养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讲授1. 网络的正面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网络的正面作用,如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沟通交流等,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优势。
2. 网络素养的重要性教师讲解网络素养的内涵,包括信息辨别能力、网络安全意识、网络道德规范等,让学生明白网络素养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3. 学会信息节食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信息节食,即在网络世界中,要有选择地获取和接收信息,避免过度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
4. 正确利用网络教师教授正确利用网络的方法,如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接触不良信息等,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
三、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网络相关的案例,如网络成瘾、网络欺凌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网络的两面性,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提高网络素养。
六、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关于网络利弊的短文、制定个人网络使用计划等,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网络素养方面的提高,以及是否能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健康的行为习惯。
浅谈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思品课教学
创 新 教 育
Sci enc e a nd Tec hn ol og y I n no vat i on Her al d
浅谈利用 网络资源优化思 品课教学①
李享义 代华 ( 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教育管理 中心 重庆 4 0 0 7 1 7 )
摘 要: 传统思品课教 学枯燥 乏味 , 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引入电教媒体和 网络资源能寓情于景,以情感人 , 情理交融 , 以理激
他们活 泼好 动 , 注意 力不能 持久集 中, 对事物 极 强的共鸣 。 又如教 学 《 谦让 一文时, 采 用放 的 过 程 , 是 教 师调 动 学 生 已有经验 参 与 活 动 的认识 和 判 断 能 力较 差 , 对 新 鲜 事 物 富于 浓
《 孔融 让梨 》 动画片 的方 法, 给学 生一 个非 常 的 过程 , 在 这个 过程 中, 达 到与教 材 对 话 , 与
厚兴趣 , 这 些 生理 及 心理 特 点要 求我 们 在思 感性 的认识 : 孔融 自小就 懂得 谦让 , 受 到大 家 教 师交流 , 与同伴 合作 的互动的过 程 。 如何 实 品课 堂上必 须创设 愉悦 的学习氛 围, 让孩子们 的 夸奖 。 这样 的 效果 是 , 老 师 已不用多说 , 学 现 这些 目 的, 充分 利用 网络 资源就能 够迎刃而 在不知不觉 中接受 传统良好 品德的 熏陶、 高尚 生 已经明白了该文要 学会 谦让 的品德 , 为 下文 解 , 利用网络资 源进入 新 课程改 革 , 这将 是新 行 为的 感 染 , 进 而 内化为 自己的 言行。 思 品课 分析 孔 融 为什 么让 梨 ? 理 解 谦让 是 一种 美 德 课改 的一个亮 点。 上, 引入 电教 媒 体和 网络资 源能 寓情于 景 , 以 奠定 了很好 的基础 。 情 感人 , 情 理交融 , 以理激情 , 知 行统 一 , 实现 3利用网络资源改进 思品课学习评 价方式 激 情一明理一导 行的连贯性 和 渗透性 。 如何 组 织在 活 动 中评 价, 又 如 何在 评 价 2利 用网络 资源优化教 学过程 过程 决 定效 果 , 只 有对 教 学 过程 的 科学 中学习, 这是新 课程 改革 中不可缺 少的 环节。
整合信息资源 构建高效课堂
整合信息资源构建高效课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与教学手段的陈旧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找到了一条提高课堂效率的好途径。
它以其声、图、文并茂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感性资料表现出来,从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在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境界中,得到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
同时促进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的创新,进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有效整合的必要性信息技术是21世纪表现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正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丰富教育资源和交互式多媒体教育平台,对教育和学习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现有的中学思想品德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抽象、说教简单的情况,甚至往往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这与学生对抽象内容难解和喜欢参与的心理特征相矛盾,成为影响学科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使之与课程有效整合,丰富并重新构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上全面发展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整合,正是利用了计算机网络大容量信息的优越性。
将思想品德理论与网络提供的大量材料结合起来,提高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正确的政治素养。
二、“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1.学习内容的感悟性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材料,他们不再一味地静听老师的说教,而是通过自身的听、视、评、悟来充分感知教学内容。
2.学习环境的开放性信息技术下建构的学习环境是开放的,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和学习空间,帮助学生明确观点,深化和总结观点。
现代信息技术对思想品德课优化的促进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对思想品德课优化的促进随着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在提高教育质量,增进教育效率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
它以独特的优势,展示着它旺盛的生命力。
目前,在中学阶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对于思品学科的教学来说,无疑起到了改头换面的效果。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运用信息技术积累情境范例,在平时教育工作中及时督促学生在学习中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感化学生言行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培养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观念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初中学生年龄小,经验少,认识能力低。
教师在思品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道理,提高认识,辨别善恶、是非、美丑、弄清各种言行的后果,单靠教师的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根据需要将抽象的理论化成生动形象的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因为这些声画并茂的场面、情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使学习成为他们自觉的活动;它还有把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达到精神的集中与愉悦并存的境界,从而加速对情感知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例:教学初二年级《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一课中,要向学生认识环境的两面性,即温柔的一面和具有灾难性的一面。
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风的两面性,先播放一段风吹树叶,波涛等美丽的大自然风景并配有优美的曲调,让小朋友从生动形象的画面中感受大自然中风可爱的一面。
再播放一段龙卷风,沙尘暴给人们带来灾难的真实情景,使学生正确而真实地认识到风虽然可爱。
但也有可怕的一面,激发学生情感,从而树立攀登科学高峰,为征服大自然而努力学习的愿望。
浅谈多媒体与思品课教学
浅谈多媒体与思品课教学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使不少思想品德教师“教而生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激情引趣,释疑解难,辨析明理,强化意识,从而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下面就多媒体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说说自己的几点做法,以求大家共同探讨,把多媒体技术更好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一.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多媒体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特点。
为获得多媒体教学的最佳效果,就必须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自己动手制作适合的课件。
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将静止、抽象的书面文字变成活泼、具体的直观形象,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理解、记忆等能力的提高。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果导入新课时,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这将会给教学新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然而,很多学生阅历浅,生活空间有限,许多现象、事物无法观察到,导致学习很被动。
而恰当的利用电教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便可创设出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绪感染,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带着新颖、好奇的心情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学习《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时,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的视频,激起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为以下的授课打下铺垫。
2、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效率。
思品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
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国的著名建筑、代表人物,先让学生猜猜看是否知道,然后附上解说词,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绚丽多姿,亲身体验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突破了重点,使学生既懂得了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激发了学生三特征时,分别播放视频“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立法法草案”、“警察抓捕罪犯以及法庭审判罪犯的画面”和“对宣判的画面”,让学生观看,并讨论说明什么,生的讨论中自己归纳出结论。
网络资源运用提升思想品德课程执行力
浅议网络资源运用提升思想品德课程执行力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网络课程资源是创造性新型资源之一,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是思想品德课教师进一步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执行力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网络课程;资源课程;执行力教材是固定的,而时代在变化,学生情况也在变化,创造性地使用新型资源,重组资源是提高思品课程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而网络课程资源便是极具时代特征,符合学情的新型资源。
若能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授课,并以此正确引导学生看待网络上的各种事件,分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便能进一步提升初中思品课程执行力。
一、实践——微博织出的“兴奋点”1 教材背景与网络资源选八年级第八课《违法犯罪危害公共生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典型的“法制类课程”,大部分学生认为“犯罪”很严重,对一般违法的行为却不以为然。
本节的教学难点设置在“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就是针对学生存在思想现状而设定的。
由微博引出“违法行为”,这是笔者在实际授课时采用的网络热点资源。
导入部分采用多媒体出示日本地震后“微博”上的谣言,谣言的散布导致出现全国范围的“抢盐”群体行为。
笔者将微博话题作为本课的导人部分,目的就是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易接受较为枯燥的法律知识,达到本课的三维目标,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2 课堂实录【多媒体出示】微博转帖——日本地震啦,抢盐去啦!教师提问:你的家人参与“抢盐”行动了吗?学生1:我的外婆买了好多盐,带回家分给了舅舅和我们家,还说盐涨价了。
学生2:早上去公园听见人家说去买盐,我奶奶也跟着去了,但是没买到。
晚上回家我们还笑她呢。
后来吃饭的时候看了电视,才知道全国都在抢盐。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我国缺盐消息从何而来?学生1:网上说日本地震核辐射了,所以海里盐不能吃了,好像是有人发了帖子。
学生2:我是在微博上看到的,好多人都转发了。
我也一开始信以为真的,后来百度一查,知道是谣传,我们国家根本不用海盐的。
浅谈思想品德网络教学的利与弊
浅谈思想品德网络教学的利与弊作者:谢芳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4年第5期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谢芳大量事实证明,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网络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网络教学以其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学生喜闻乐见的优势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可以说,网络教学对品德教学利弊参半,下面即结合课例谈谈体会。
一、利的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了多方信息,充实了自身知识。
作为教师,我们的知识不能只来自本学科教材。
网络信息以其独特优势及内容的新闻性和便捷性,为我们教师的知识拓展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平台,信息整合为我们提供了动力,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具备创造性,只有当教学设计具有创造性,才能把学习者带入创造的环境中,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研究性、实践性、,学习成果才具有创造性。
能够激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研究、调查思考、综合运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春节和圣诞》,我利用网络,搜集了大量的全国各地区过春节时饮食习俗的不同、风土人情的不同,环境布置的不同的照片,分三大板块一一呈现,既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无形之间,也大大充实了他们的知识量,可以说,这也是课外知识的积累。
特别是当我出示“云南泡米花糖水”图片时,孩子们大叫:“这个我也吃到过,在杨舍老街吃到的!”我就顺势小结:“对呀,现在,很多有特色的东西已经全国流通,甚至于全世界流通,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一个环节,产生了课内课外的延伸,多好呀。
2.拓展了学生眼界,满足了学习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课上讲,学生抄抄画画背背这种清一色的方法单一的手段。
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思品课的学习极其被动,是一种应付状态。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潜能,多媒体网络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效途径。
教学《可爱的地球》(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神舟五号升入太空后宇航员和家人以及全国人民的通话,展示了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网络在初中思想品德讨论课中的应用
网络在初中思想品德讨论课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和帮助(包括协作、讨论、交流、评价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方式,每天都有数不胜数的人(包括青少年)进入互联网这一媒介与他人交流,这一现象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教师特别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下称思品课)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这一交互性强的媒介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来上好讨论课,完成课堂讨论所要达到却未达到的教学目标,并且通过网络这种交流方式来丰富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
一、网络能促进思品讨论课的开展有些人认为,网络对青少年而言弊大于利,很多家长和老师也担心网站的内容、青少年可能会看到的东西以及他们聊天的对象。
还有些人认为使用网络组织讨论还可能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隔膜。
然而事实上对所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对所有的学生有更多的好处,如果使用得当的话。
因为计算机与网络交互性强,对于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共同讨论探究的课,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是因为:1.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好地交互,提高了沟通效率,师生之间更迅速地进行信息互动。
而且不一定拘泥在校教学时间,也可以在其他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
2.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分组更为灵活、多样。
学生可以在班内组合,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与其他网友协助交流。
3.网上信息量多,可以为学生的观点提供更好的佐证。
通过网络讨论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基本的信息素养。
4.思品讨论的内容往往即时性强,多为社会焦点问题或学生关心的其他问题,对于利用互联网这一信息媒介吸引学生参与是最理想的形式。
二、利用网络开展思品讨论课应把握的基本原则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思品讨论课中的作用,在实际实施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达标原则。
使用网络教学应始终围绕课程所设置的教学目标,不能偏离这一方向。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讨论时将教学目标通过跟帖呈现给大家。
2.激趣原则。
该堂课或该次讨论的氛围应是优于传统的讨论方式的,未达到这一预期目标,则是一节课或一次失败的网络讨论。
初中思品教案: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网络信息
初中思品教案: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网络信息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网络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
然而,与其便利性相伴而来的是信息泛滥和信息质量难以辨别的问题。
为了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网络信息,在思品教育中切实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初中思品教案。
一、培养正确的网络信息意识A. 认识虚假信息的危害现如今,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虚假信息对青少年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误信虚假信息可能会影响到他们自身以及他人,从而引发各种不良后果。
1. 对个人:误信虚假信息可能导致错误判断和决策,对自己造成损失,并且可能损害自信心和价值观。
2. 对社会:误信虚假消息会扰乱社会秩序,产生恐慌情绪,甚至引发群体事件。
B. 学会辨别真假信息1. 提高查找信息来源的能力:学生应当知道通过查阅符合准确性标准(如权威网站、学术期刊等)的信息源,来对比和验证所获取到的信息。
2. 关注信息发布时间:了解信息发布时间可以帮助学生考量信息是否过时或者经过充分核实。
二、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A.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1. 尊重他人隐私,不做恶意散布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
2. 禁止涉及暴力、淫秽内容、诽谤他人等违法行为。
B. 提倡文明上网1. 不盲目传播谣言和虚假消息,避免参与网络暴力现象。
2. 尊重他人意见,不用网络进行言语攻击或羞辱他人。
三、学习利用网络获取有价值的信息A. 学习有效搜索技巧1. 利用搜索引擎提供的高级筛选功能:通过设置关键词、排除特定关键词等方式,缩小搜索结果范围以及提高相关性。
2. 了解可信网站:指导学生使用一些公认的权威网站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
B. 掌握优质资源推荐平台1. 投身到由教育机构或权威部门创建的专题网站上:例如国家图书馆创建的数字图书馆,以及各大高校提供的学术论文库等。
2. 使用专业网站和期刊:鼓励学生利用正规出版社或学术机构发布的在线图书馆、期刊数据库等。
四、处理网络信息中的困扰和挑战A. 面对网络信息分析和评价能力薄弱1.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信息交流和讨论,在集体讨论中培养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形成自身独立见解的习惯。
运用网络平台,提高小学思品教研的有效性
运用网络平台,提高小学思品教研的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数学等学科教研活动蓬勃开展的今天,小学品德学科却还处在“有时间就上,没时间靠边站”“口头上重视,教学中忽视”的尴尬境界,使得小学品德与别的学科相比,教研能力严重滞后,出现了“新课程,旧观念,老方法”的怪现象。
统计显示,小学品德课程大多数都是领导或班主任兼任的,平时工作繁忙,较少有精力投入品德教研。
为了让更多的品德老师主动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增强品德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近年来,我们尝试利用网络进行品德学科的教学研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建立基于传统模式上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品德教研的常态化管理(一)立足传统,多方整合——打造多元、立体的“宝塔形”教研团队我镇小学思品教研组由四所学校、六个年级、两个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一共有21位教师组成,大多数老师兼任学校领导或总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这是一支较复杂的队伍。
为了组织这样一支队伍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长乐镇校为龙头,下设开元中心学校、锦水小学、绿溪小学三个教研小组,全体思品教师共同参与的“宝塔形”教研结构和教学研究管理机制。
(如图1所示)这种分工明确、组合有序、各司其职的多元、立体的教研团队的建立,为“网络化”教研奠定了扎实的运作基础,提供了实施保障。
(二)全员参与,不限时空——建构全方位、多渠道的“常态化”教研框架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网络教研的有效实施成为可能。
网络教研为品德学科教研工作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在信息技术的快车道上,网络教研主要“搭乘”论坛、qq群与微博这三列“动力火车”。
1.论坛——“环状式”教研模式(如图所示)。
在长乐镇中心小学的网站上,“教师论坛”成为最有教研氛围、最具教研活力的版块。
老师们在这一版块中纷纷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真正起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作用。
我们要求大家围绕一个主题,在认真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的基础上,各教研小组对一种主题现象进行反思与归纳,形成自己的教学观点,跟帖讨论。
思想品德课如何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
思想品德课如何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思想品德课如何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初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同时事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同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其他学科教育相互支撑;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其他德育渠道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一、巧借“他山之石”,加强学科渗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蕴涵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并挖掘其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成分,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也是今后思想品德课改革的努力方向。
知识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领域是相互关联的,思想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潜心挖掘,有机整合,借助其他学科知识,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轻松掌握本学科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比较多的运用了语文、史地、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进行渗透,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前言课第一框“爱国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教学时,运用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来说明爱国主义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具有的一种基本的可贵的品质,能够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初二思想品德“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一课时引用了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充满感情的诗句能极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从而认识到孝敬父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在九年级思想品德“国情和国力”教学中运用了大量地理历史学科的知识来说明世界各国国情的千差万别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讲“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内容时则运用《地球受到的伤害》的漫画,幽默形象又寓意深刻的漫画,对环境污染及遭到破坏的事实的揭示让人触目惊心,起到了文字无法达到的效果。
而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不仅增加课堂气氛,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如在六年级思想品德课《尊敬老师是人类美德》时,运用歌颂教师的歌曲《我爱米兰》来导入,使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之情油然而生,为整节课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谈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思品课德育实效性
谈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思品课德育实效性作者:莫文席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3年第07期作为现代信息传媒的主要手段,网络势必在农村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衍生的网络环境,也使农村中学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思想品德课作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网络环境下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德育功效呢?下面笔者根据长期在农村中学一线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发挥德育实效性面临的困难1.网络的便捷与开放使得黄色、暴力、邪教等垃圾文化能轻易地伴随学术、政治、经济等信息“体面”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网络游戏的内容形式多样,可玩性高,尤其是一些角色扮演类的网络游戏,很容易使人在其中获得在生活中难以得到的崇拜感和成就感,从而让人痴迷,不能自拔。
这些东西俘虏了许多正处于青春期,精力旺盛、好奇心和好胜心强、自控和辨别是非能力差的农村中学生,使他们难以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怀有兴趣,成为没有价值取向的一代。
2.与形形色色的网络相比,教科书的内容、传统的伦理规范和教师、家长们的说教对中学生而言显得空洞和苍白,难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这更增加了思想品德课德育实效性的难度。
二、对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德育实效性的探索(一)思想品德课要走出课堂,充分利用学校的集体效应,增强课堂德育功能的实效性农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相对滞后甚至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马克思曾经指出,从根本上说,文化就是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活动及其成果。
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
对于突如其来的网络时代,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走出课堂,主动参与到健全和完善校园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导机制建设中,利用校园文化氛围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作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墙上的警示语、文化长廊、学习园地、黑板报及校园集体活动等阵地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精神面貌。
农村中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当积极在学校中组织学生做个性鲜明、感情真挚、鲜活生动、贴近实际的警示语、文化长廊、学习园地、黑板报,让师生的精神面貌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发生改变,为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实效性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浅谈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思品课教学
用网络搜索到的电影剪辑《烈火中永生》江竹 筠、许云峰等身受敌人的种种酷刑,最后表现 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等片断,老师做如下旁 白:像他们这样一身正气、英勇不屈的共产党 员在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就牺牲了32万多 人,他们 伟大 的 精神 将与日月同辉,与天 地 永 存。此 时,学 生个个泪 光 莹 莹,热 爱 共产 党 崇 敬英雄之情便油然而生。然后问:你想用什么 词 来 形 容这 些 共产 党员?然 后 把 课 题 补充完 整。如 此 学 生 的 感 情与品 德 课 内 容 就 产生了 极强的共鸣。又如教学《谦让》一文时,采用放 《孔融让梨》动画片的方法,给学生一个非常 感性的认识:孔融自小就懂得谦让,受到大家 的 夸 奖。这 样 的 效 果 是,老 师已 不用多说,学 生已经明白了该文要学会谦让的品德,为下文 分 析 孔 融 为 什么让 梨?理 解 谦 让 是 一种 美 德 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量的《科技博览》的网络视频,一些很难的知 识,学生学起来也非常简单了。 2.3 利用网络构建科学的思品课教学
新 的 课 程 理 念 认 为:教 材其 实只是 一 个 例子,只是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并不等于是 教学内容的全 部。那么,利用网络资源充实 思品课教学内容,就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笔 者在思品课教学中,针对学生习惯养成,历史 知识,人文地理等,大量利用了网络资源用于 教育教学,学习学起 来又有 趣又有 效。如学 习《我们 生活 的 地 球 》这个单元 时,采用了大
创新教育
科技创新导报 2013 NO.08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浅谈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思品课教学①
李享义 代华 (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教育管理中心 重庆 4007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思品课教学
摘要:传统思品课教学枯燥乏味,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引入电教媒体和网络资源能寓情于景,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理激情,知行统一,实现激情→明理→导行的连贯性和渗透性,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增强思品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思品课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3)03(b)-0-01
思品课的任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但在教学中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枯燥乏味,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因此,利用网络优化思品课,提高教学效果刻不容缓。
结合我校《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边远农村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笔者一边认真学习使用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着力研究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富于浓厚兴趣,这些生理及心理特点要求我们在思品课堂上必须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良好品德的熏陶、高尚行为的感染,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言行。
思品课上,引入电教媒体和网络资源能寓情于景,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理激情,知行统一,实现激情→明理→导行的连贯性和渗透性。
1 利用网络资源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第师”,孩子们乐学了,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结合思品教材,笔者使用投影片、网络视频片段导入新课,非常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就进入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极大关注,诱发学习兴趣。
笔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曾作了大量的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思品课的教学实践。
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五册《要注意安全》一课的教学,笔者先放一段录像片:在大街的十字路口,交通繁华之处,车水马龙,交通民警正在紧张、认真地工作,指挥疏通来往的行人与车辆,提高通行效率,确保交通安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画面中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紧接着再放一段儿童交通事故的录像片,让学生在受到心灵震撼的同时象交警一样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谁违反了交通规则?后果怎样?从而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在学生心中
深深地扎下了根。
如此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思品课教学,教育效果极佳。
又如在教学《英勇的共产党》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引入环节:首先播放了一段《敌营十八年》的精彩片段以吸引学生。
然后提问,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怎么来的?用红粉笔在黑板上写上“共产党”三个醒目的大字,然后又播放用网络搜索到的电影剪辑《烈火中永生》江竹筠、许云峰等身受敌人的种种酷刑,最后表现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等片断,老师做如下旁白:像他们这样一身正气、英勇不屈的共产党员在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就牺牲了32
万多人,他们伟大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永存。
此时,学生个个泪光莹莹,热爱共产党崇敬英雄之情便油然而生。
然后问: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共产党员?然后把课题补充完整。
如此学生的感情与品德课内容就产生了极强的共鸣。
又如教学《谦让》一文时,采用放《孔融让梨》动画片的方法,给学生一个非常感性的认识:孔融自小就懂得谦让,受到大家的夸奖。
这样的效果是,老师已不用多说,学生已经明白了该文要学会谦让的品德,为下文分析孔融为什么让梨?理解谦让是一种美德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过程决定效果,只有对教学过程的科学设计,才会结出丰硕的教学果实。
思品课作为一门课程,它和其他学科一样是老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下面从四个方面试谈谈笔者如何引入网络资源的同时完成对教学过程的优化。
2.1 利用网络优化教学方法
利用网络优化教学方法,即是对学生行为训练上采取的形式多样化的具体表现。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育者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笔者认为,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必须要求教师要像一名设计师那们,把思品教材中的课程以多样化的形式设计为孩子喜欢的教学活动,让学习活动中过程、方法和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使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让他们亲眼所见,直接体验、亲身感受,逐渐形成想学—乐学—会学的良好局面。
只有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小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上出富有实效
性和兴趣性的好课。
2.2 利用网络充实教学内容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材其实只是一个例子,只是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并不等于是教学内容的全部。
那么,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思品课教学内容,就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
笔者在思品课教学中,针对学生习惯养成,历史知识,人文地理等,大量利用了网络资源用于教育教学,学习学起来又有趣又有效。
如学习《我们生活的地球》这个单元时,采用了大量的《科技博览》的网络视频,一些很难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也非常简单了。
2.3 利用网络构建科学的思品课教学
现在提倡的新课程改革,其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
能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的品德与生活课,以及品德与社会课,不应该再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过程,而应该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互动的过程,是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参与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与教材对话,与教师交流,与同伴合作的互动的过程。
如何实现这些目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就能够迎刃而解,利用网络资源进入新课程改革,这将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3 利用网络资源改进思品课学习评价方式
如何组织在活动中评价,又如何在评价中学习,这是新课程改革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以今天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
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评价别人,从而感受生活,学会做人的道理。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了网络qq平台,让学生先相互评价,让学生认识了同学眼中的我时,教师再相应采取小组qq平台评价,教师qq平台评价,家长参与评价的等评价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从而达到全面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 结语
笔者通过多年的利用网络资源进品德课的教学实践,摸索总结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经验,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宝贵经验。
探索新时期的德育教学工作,增强思品课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周国韬.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
[2] 万明春,朱福荣,龚春燕.校本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回归[m].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8.
[3] 课程教材教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