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复习新导纲

合集下载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课文知识点复习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课文知识点复习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课文知识点复习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课文知识点复习第11课《与朱元思书》1.文学常识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3.重点字词字音:缥(Piðo)碧急湍(tuαn)轩邈(XUaniðo)泠泠(1Ing)嘤嘤(yIng)莺(yuan)飞戾(Ii)天经纶(Ilin)窥(UI)谷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通“嗫”,鸟鸣,文中指蝉鸣)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古今异义: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莺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一词多义: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

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词类活用: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横柯上蔽(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特殊句式: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倒装句:莺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莺者”)4.重点问题(1)''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复习教案

《与朱元思书》复习教案

《与朱元思书》复习教案一、导入由《山中杂诗》引入二、复习任务积累文言词句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实战演练三、诵读文章1.自由朗读课文并背诵。

2.同位互查。

3.齐背。

四、我来设题1.如果你是出题人,针对本课你会出哪些默写题?请你出2道诗文默写题并给出标准答案。

步骤:(1)找学生说。

(2) 重点句子默写到学案上,并进行改正。

如: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词句出题前先让学生自主翻译全文,探讨疑难。

2、如果你是出题人,你认为哪些词语解释可能要考?请出4道解词题并给出标准答案。

步骤:(1)思考考查什么类型的词语?(2)自主分类整理。

(3)展示交流(4)识记(5)出题检测通假字①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②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①飞戾天者古义:至今义:罪过,乖张②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今义:喻指政治才能词类活用①凤烟俱净:消散形词词用作动词②任意东西:向东、向西名词用作动词③猛浪若奔:飞奔的马动词用作名词④互相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形容词作动词⑤皆生寒树:使……寒冷形容词作动词⑥望峰息心平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词多义绝1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2猿则百叫无绝停止、消失3沿溯阻绝断,断绝。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隔绝,没有出路的5 绝巘多生怪柏极,非常。

许 1一百许里大约、左右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3时人莫之许承认、同意4杂然相许赞同5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上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重要的实词:①从流飘荡顺、随②负势竞上凭借③泠泠作响发出虚词:①鸢飞戾天者……的人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连词,可译为“就”3、如果你是出题人,你认为哪些句子比较重要?请画出其中的两句并给出翻译。

步骤:(1)同位间合作,一人问,一人答,并做出判断。

(找2组同学)注意评判:字字落实,特别是句中的重点词语,要注意特殊的句式,如省略句、判断句。

(2)标画重点句子,识记句子翻译。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朱元思书》 复习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朱元思书》  复习

•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助神 奇的想象,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 为动态美,这句话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 而且赋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 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 节奏。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 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 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了,天空 和群山是同样癿颜色。(我乘船)随着 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阜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癿水路上),
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癿。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 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 浪若奔。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
1、文章描绘了富春江怎样的景色? 用文中的语言作答
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第一段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句 在全文起怎样的作用?
答: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开启全文。
3.文章 从什么角度写富春江的山 奇,水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视觉 、听觉;对偶、比喻 4、本文写水动静结合,声情并茂。 哪些语句写了水的静态?哪些语句 写出了水的动态? 答:静态: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动态: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 无可依。”(《小石潭记》)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三峡》),以上两句 和本文中哪句意境相似?
答:分别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及“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中写江水动态的句子是: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文中作者触景生情,抒发感受的 句子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 厌弃尘世,淡泊名利,向往自然。 又从侧面赞美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与朱元思书》复习

《与朱元思书》复习

3
描写细腻
朱元思善于描写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这一风格影响了后来的作家。
结论和总结
《与朱元思书》是一封文学珍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精神和价值观。 通过这封信,我们可以了解到朱元思的思想和情感,并从中得到启示。
慢下脚步
信件中的内容提醒我们要放慢 生活的步伐,与他人建立有意 义的关系。
与自然相处
在写信的时候,作者提到与自 然相处的重要性,这对我们的 生活也是有启示的。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
诗歌形式
朱元思的《与朱元思书》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情感表达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表达,给后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启示。
《与朱元思书》复习
《与朱元思书》是一封古代中国书信,背景是朱元思写给朋友的信件。朱元 思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书信的背景介绍
《与朱元思书》这封信传达了作者和朋友之间的思念和问候。这封信写于什 么时候,为什么重要?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背景。
朱元思的生平简介
唐代
朱元思生活在唐朝,这是中国 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和文化发 达的时期。
这封信传达了作者对朋 友的真挚友谊和深深的 情感。
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人情之美
作者在信中表达了对友情 和人情之美的思考。
珍惜当下
他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 性,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 度。
传递情感
作者通过这封信传递了他 对朋友的情感和对生活的 热爱。
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灵感与启示
这封信带给我们思考和启示, 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 人际关系。
文学家
朱元思是一位重要的中国古代 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流传 至今。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尊敬的朱元思先生: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最近在学习《与朱元思书》这篇古代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研究,我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出来,与您分享。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1. 作者与朱元思的关系:该作品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当时年仅七岁的朱元思的一封信。

朱元思是当时的皇帝朱由检的孙子,两人是亲戚关系。

韩愈与朱元思相交密切,深受朱元思父母的赏识与信任。

2. 作品背景:公元816年,韩愈在镇江任上撰写了这封信。

当时,朝政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韩愈针对这种局势,写信给朱元思,希望他能有所触动,成为一个能够挽救国家的有识之士。

3. 作品结构:《与朱元思书》以书信体形式展开,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启事、反驳、规劝和结尾。

这种结构使得整篇文章逻辑清晰,文意鲜明。

4. 作品主要内容:韩愈在这封信中载道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以下几个重要的观点:a. 忠诚爱国:韩愈以身作则,举国利民,批判朝政腐败现象,希望朱元思能以自己为榜样,有志报国,挽救国家危机。

b. 载道圣贤之道:韩愈引用许多古代圣贤的言行,如管仲、孔子等,希望朱元思能效仿他们的品德和行为,以此启迪自己的道德修养。

c. 天与人的关系:韩愈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应当与天地相合,顺应伦理秩序,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d. 教育观念:韩愈谆谆教诲朱元思要培养良好的品质和学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和国家的命运。

5. 对后世影响:《与朱元思书》是韩愈的一部重要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文通过启发朱元思来呼吁士人应担当起责任,坚守忠诚,不负国家重托,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教育作用。

同时,它也成为古代散文中的佳作,启发了后来文人的创作灵感。

总结:《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具有启迪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作品。

它通过书信体的形式,结构紧凑,内容充实。

韩愈对朱元思的谆谆教诲,代表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才培养的关心与期望。

这篇文章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韩愈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启示。

与朱元思书复习提纲

与朱元思书复习提纲

《与朱元思书》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是南朝___代文学家。

字________,人。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

二、整理通假字(2个)1)2)三、词类活用负势竞上上,名词,这里用作动词。

互相轩邈轩,高。

邈,远。

这两个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

横柯上蔽上,名词作状语,意思是。

四、整理一字多义:独、绝、若、自、交五、内容中心:。

六、写作方法有:七、默写填空。

1、文章第1、2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2、文章突出水清的句子是。

3、文章突出表现水急的句子是。

5、文章第3段中在意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 相呼应。

6、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

7、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

8、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9、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

10、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11、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12、运用衬托手法,强化山水的诱人力量的句子是。

八、背诵并翻译课文。

(重点)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

尽是奇山异水,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

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治理政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与朱元思书》复习新导纲答案 (1)

《与朱元思书》复习新导纲答案 (1)

21、《与朱元思书》答案:一、1。

.俱:都共色:同样的颜色。

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独绝:;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

独绝:;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

急流的水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凭依(高峻的)形势,轩邈:争着向上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

互相和鸣筹划、治理。

2、.①蝉在长久不断地叫,从不停止;猿猴也在不停地哀鸣。

②那些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③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④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⑤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二、1.①树枝②同返,返回。

③青白色④凭借2.①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②这些高山凭借(高峻的)形势,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3.如:听觉:泉水激石┅┅嘤嘤成韵。

视觉:负势竞上┅┅千百成峰。

写出了大自然的美给人以和谐之美,同时也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4.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三、1.①(马一样)飞奔②向上③停止④鱼【评分】4分。

每小题1分。

2.①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②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评分】4分。

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3.奇异22、《五柳先生传》答案:一、1.何处到……去;每每,总是喜好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急切追求的样子推究;代词,指五柳先生类安然自若的样子使……欢乐2.①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与朱元思书》复习学导设计PPT共33页

《与朱元思书》复习学导设计PPT共33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与朱元思书》复习学导设计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与朱元思书 - 知识点归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与朱元思书被认为是一篇重要的作品之一,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备一定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与朱元思书》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篇作品。

《与朱元思书》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诗。

这首诗以书信的形式写给了白居易的朋友朱元思,内容主要围绕着白居易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思考。

下面将对《与朱元思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1. 诗歌背景:- 《与朱元思书》创作于唐代晚期,白居易在此时已经被贬谪到江州(今江西南昌)。

他离开了东都长安,远离了朱元思等好友,因此写下了这封思念之情的书信。

2. 诗歌结构:- 《与朱元思书》共分为五个十二行的小节,且各节结构相对独立。

每一节都以自身的主题和情感为切入点展开叙述,整体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

3. 友情思念:- 作品中,白居易通过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朱元思的思念之情。

他在诗中写道:“山长水远知何日?莫使金尊空对月。

”这是他用典雅的辞章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并表达了对友情长久的希望。

4. 人生感悟:- 《与朱元思书》并非仅仅是表达友情的诗篇,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思考。

白居易认为人生如同“行路难”,且在长途漫漫的旅程中,要珍惜和维系好友情,因为友情可以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5. 环境描写:- 诗歌中还融入了对江州自然环境的描写。

白居易描绘了江州的山水景色,河流的蜿蜒和山川的起伏给诗中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通过对《与朱元思书》的知识点归纳,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

它是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的结合,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独特描绘。

这首诗代表了白居易对朋友和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形成了唐代文学中的一片瑰宝。

虽然《与朱元思书》只是白居易众多作品之一,但它的文学价值不容忽视。

通过深入了解并归纳其中的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诗,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古代文学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

第6页测试题答案
• 答案7.⑴凭借(仗恃,依靠,依仗)⑵至(到)⑶ 举起(抬起,展开)⑷跟随(随从,跟着,随着)
• 8.⑴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 像黄昏时那样阴暗.⑵但是这其中(游览观赏之中 )有很深的意趣啊.
• 9.甲段借景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自 己不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志;
• 1、山水之美
• 2.山川、高峰、云、清流、石壁、林、竹、雾、 猿、鸟、夕日、沉鳞
• 3.①高山耸入云霄,清澈的流水可以见底.②早晨 的雾气快要消散了,猿猴和鸟儿不停地叫着.傍晚 的太阳快要下山了,水里的鱼儿争着游来游去.
•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5.都是抓住山水景色的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 行具体描绘,语言简洁、辞藻华丽,充满美感.二者 都是赞美山林、心灵净化后所写,可称双璧.不同 点是与朱元思书先总写后分写,着重从视觉和听 觉写景;本文则从不同时空层次进行描写,以静 现动,以动见静.
• 10、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 西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 的情态.在分写 异水时,用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一句夸 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 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 猿叫,反衬了山的幽静的特点.之后,通 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 ,表现了作者 忘情山水,淡泊名利,避 世归隐 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 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 的特点,与前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句 相照应.
中考精练:
一、重点字词: (一)词类活用现象(找出活用的词,讲清用 法并解释): 猛浪若奔___, 互相轩邈___, 斗折蛇行___,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 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
(二)通假现象: 蝉则千转不穷 , 窥谷忘反 , 略无阙 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复习提纲一、作家与作品:1、本文的作者是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2、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题目中“书”的意思是“书信”,是一种文体。

3、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奇山异水。

二、解释文中加点或加线的实词或虚词,注意有些词活用时的翻译。

1、风烟俱净(消净、散净)2、从流飘荡(顺,随)3、任意东西(向东,向西飘荡,名词用做动词)4、一百许里( 来,左右)5、天下独绝(绝妙)6、水皆缥碧(青白色)7、直视无碍( 障碍 )8、急湍甚箭( 江流 ) ( 甚于,比 )9、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10、负势竞上(凭借)( 竞相,争着向上 )11、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12、泠泠作响(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13、嘤嘤成韵( 鸟鸣声 )1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通“啭”,鸟鸣声)(穷尽)( 停止)15、鸢飞戾天者(一种凶猛的鸟 )( 至)16、望峰息心(使…….停止,平息 )17、经纶世务者(筹划)18、窥谷忘反(通“返”,返回)19、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树枝 )( 在上边 )(好像)三、通假字1、转通“啭”,鸟鸣声。

2、反通“返”,返回。

四、翻译下列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水底的游鱼与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3)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它们争着比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而开成无数的山峰。

4)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复习提纲

《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复习提纲

2011届总复习资料《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复习提纲《与朱元思书》复习提纲一、填空。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字,是(朝代)的文学家。

2、概括赞叹富春江,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3、文章的主旨句是:,;,。

4、表现水清的句子是,。

,。

表现水急的句子是:,。

将群山进行化静为动描写的句子是:,;,。

5、《与朱元思书》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与《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二、重点字词解释。

1、风烟俱净.()2、水皆缥碧..()3、急湍.()甚.箭()4、猛浪若.()奔.()5、皆生寒树..()6、负.()势竞.()上.()7、蝉则千转.()不穷.()8、鸢.()飞戾.()天者9.、.经.纶.()世务者,10、横柯.()上.()蔽三、通假字。

窥谷忘反通四、词类活用猛浪若奔互相轩邈五、一词多义。

1、天下独绝( )2、从流飘荡( )猿则百叫不绝( ) 择其善者而从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从先人还家( )绝巘多生怪柏( )3、蝉则千转不穷4、一百许里( )欲穷其林潭中鱼可百许头( )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七、课文内容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水“异”在何处?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送东阳马生序》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

1、作者,朝人。

著有《宋学士文集》。

2、序,是一种。

本文是一篇赠序。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通同舍生皆被绮绣通三、一词多义1、家贫,无以致书以观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庭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录毕,走送之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余独爱莲之淤泥而不染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但微颔之四、解释下列加线字。

1、媵人持汤沃灌2、走送之3、尝趋百里4、或遇其叱咄5、卒获有所闻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7、日再食 8、腰白玉之环9、右备容臭五、解释下列句子。

21《与朱元思书》复习提纲

21《与朱元思书》复习提纲

《与朱元思书》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

这是一篇写景小品文。

二、词汇积累。

1、通假字:(1)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2)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鸣声。

2、一词多义:(1)直:争高直指(笔直)直视无碍(一直)(2)绝:天下独绝(绝妙)猿则百叫无绝(停止、消失)(3)上: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3、词类活用:(1)负势竞上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3)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4)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和远处伸展(5)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6)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7)望峰息心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4、重点词义:从.流飘荡:顺、随急湍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超过、胜过负.势竞上:凭借经纶..世务者:筹划水皆缥碧..:青白色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泠泠..作响: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鸢飞戾.天:至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千转..不穷:长久不断地叫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好鸟相鸣..:互相和鸣经纶世务者:治理政务的人。

鸢飞戾天者: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三、课文翻译。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异山水,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互相之间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与朱元思书》的复习提纲

《与朱元思书》的复习提纲
2、本文运用 和 的手法,深刻揭露了 ,表达了 。
3、文章最后一节引用孔子的话的作用: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从( )流飘荡,任意东西。自( )富阳至( )桐庐,一百许( )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 )视无碍。急湍( )甚箭( ),猛浪若( )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 )势竞( )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 )指( ),千百成峰。泉水激( )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 )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鸢( )飞戾( )天者,望峰息( )心;经纶( )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 )上( )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溶为一色。
2、游动着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3、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的山峰。
1、专享2、 蒋氏3、在4、(捕蛇)这件事5、继承6、(捕蛇)这件事7、多次8、这些话9、好像10、忧伤11、同情12、你13、怨恨14、这件事15、对,向16、更换17、恢复18赋税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曰:“君将哀而生( )之( )乎?则(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 )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 )吾不为斯役,则( )久已病( )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 )今六十岁( )矣。而乡邻之生( )日( )蹙( )。殚( )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触风雨,犯( )寒暑,呼嘘毒疠,往往( )而死者相藉也。曩(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 )捕蛇独存。悍吏之( )来吾乡,叫嚣乎( )东西,隳突( )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 )鸡犬不得宁焉。吾恂恂( )而( )起,视其缶( ),而吾蛇尚存,则弛然( )而卧。谨( )食( )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与朱元思书》复习资料

《与朱元思书》复习资料

《与朱元思书》复习资料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一字音缥(piǎo)碧负势竞(jìng )上泠泠(líng)作响鸢(yuān)飞戾( l ì)天互相轩(xuān )邈(miǎo )二重点词语解释1、天山共色共色:同样的颜色。

2、一百许里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3、天下独绝独绝:;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

经久不绝:停。

4、急湍甚箭急湍:急流的水5、皆生寒树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6、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7、互相轩邈轩邈: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8、泠泠作响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9、好(友好或美丽)鸟相鸣:互相和鸣10、鸢飞戾天者戾天:到天上;戾,至11、望峰息心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2、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13、疏条交映交映:互相掩映。

三通假字1、有时见日“见”同“现”,显现,显露。

2、窥欲忘反“反”同“返”、返回四词类活用1、任意东.西名词作动词用,往东,往西2、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

轩,往高处伸展。

邈,往远处伸展3、望峰息.心使动用法,使……息4、风烟俱净.形容词作动词,散净,消净5、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奔跑的马6、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五、一词多义:绝: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猿则百叫无绝停止上:负势竞上向上(名词用作动词)横柯上蔽上面(方位名词)直:直视无碍一直争高直指笔直六、重点语句翻译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它飘向哪个方向。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在长久不断地叫,从不停止;猿猴也在不停地哀鸣。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课文知识点复习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课文知识点复习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课文知识点复习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课文知识点复习第11课《与朱元思书》学常识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重点字词字音:缥(piǎo)碧急湍(tuān)轩邈(xuānmiǎo)泠泠(líng)嘤嘤(yīng)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窥(kuī)谷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古今异义: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一词多义: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

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词类活用: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横柯上蔽(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特殊句式: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倒装句: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重点问题(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第21课《与朱元思书》复习导纲一、知识积累。

1.解释加点词语: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一百许.里许:天下独绝..:急湍..甚箭: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好鸟相鸣..世务者:..:经纶2.翻译下列语句: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③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⑤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原文填空:①总领全篇的句子是:②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二、语段训练(原文略)。

1.解释加点词语:①横柯.上蔽:②窥欲忘反.:③水皆缥碧:④负.势竞上:2.翻译句子: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08年泰安市中考真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加点的词。

(4分)①猛浪若奔.奔:②负势竞上.上:③猿则百叫无绝.绝:④沉鳞.竞跃鳞: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②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3.甲乙两文在描写山和水时都抓了其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山的和水的。

(4分)八年级语文(下)第22课《五柳先生传》复习导纲设计人:王秀珍所属学校:胜利七中审核人:张秀芳参与人:张秀芳一、知识积累1.解释加点词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造饮辄.尽:性嗜.酒:每有会意..: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晏如..:以乐.其志:2.翻译下列语句: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③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④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原文填空:①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②文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是:。

二、语段训练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解释加粗词语①因以为号焉以为: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期:④亲旧知其如此亲旧:④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2.翻译句子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②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3.文章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

4.谈谈你对“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看法。

答:。

三、中考链接(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2005年东营市中考试题)(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①以:②期:③劳:④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分)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3分)(二)类文阅读。

孔子谓颜回①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②乎?”颜回对曰:“不愿仕。

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

回不愿仕。

”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

”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注释] ①颜回:孔子的学生。

②仕:做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乡.为身死而不受()②是亦不可以已.乎()③胡.不仕乎()④孔子愀然.不容()2.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行道之人弗受B.辍耕之垄上C.学而时习之D.宋何罪之有3.翻译下列句子①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

②善哉,回之意!4.回答问题本文与《五柳先生传》,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

八年级语文(下)第23课《马说》复习导纲设计人:周文所属学校:胜利七中审核人:张秀芳参与人:张秀芳一、知识积累。

1.解释加点词语: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不以千里称.也:执策.而临.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策.之不以.其道:食.马者:2.翻译下列语句: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原文填空:①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________”将人才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往往遭受到“”的命运。

二、语段训练(原文略)。

1.解释加点词语: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③才美不外见.: ④其真无马邪.:2.翻译句子:①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作者把千里马不能千里归罪于食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发挥作用最需要的是什么?三、中考链接。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10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5分)马说[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①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___ ②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_____③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 ④去而顾.之。

顾: _______________2.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

(3分)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②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3.[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4.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

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5分)八年级语文(下)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复习导纲设计人:张秀芳所属学校:胜利七中审核人:张秀芳参与人:张秀芳一、知识积累。

1.解释加点词语: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走.送之:尝趋.百里外:俟.其欣悦:腰.白玉之环:日再.食:2.翻译下列语句: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③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⑤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原文填空:①文章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②通过动作细节表现我虚心求教的句子:二、语段训练(原文略)1.解释加点词语:①既加冠..:②持汤.沃灌:③同舍生皆被.绮绣:④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翻译句子: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②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三、中考链接。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11年滨州市中考真题)。

(10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

”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皇帝自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余幼时即嗜.学嗜:②弗.之怠弗:③宋濂尝.与客饮尝:④间问群臣臧.否臧: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诚然,卿不朕欺。

3.【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二)类文阅读。

(10分)溥幼嗜学。

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