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工序贸易公平感知与企业社会责任
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分工成为了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国际分工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产、贸易和劳动力等各个方面的分工,这种分工不仅在经济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涉及到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全球价值链是国际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代表了一个产品或服务从最初的设计、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各个环节,最终呈现在消费者端的全过程。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深化和扩展,已成为促进国际分工、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历程国际分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的第一次工业化时期,当时英国将纺织业和铁路运输作为其产业的核心,而在欧洲大陆,法国和德国则发展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
20世纪上半叶,东亚一些国家开始发展轻工业和纺织业,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它们在制造业的发展和出口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进入21世纪后,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国际分工的新表现形式。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在那个时候,一些跨国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成本更低、产品质量更高、更具竞争力的生产地,他们从而建立了更为复杂的国际化供应链。
进入21世纪,全球价值链进一步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种机会,也是一种挑战。
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特点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协作。
不同国家或地区以其独特的资源、技术、劳动力和市场优势合作,以实现最优化的配置,提高全球经济的效率、生产率和竞争力。
二是生产过程和价值创造的分散化。
生产过程和价值创造不再局限于公司、国家或地区内部进行。
企业可以跨越国界,通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完成生产过程,同时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同样可以参与价值创造,包括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
三是需求和供应的国际化。
在全球供应链中,需求和供应同样被国际化,企业为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需要在全球市场上寻找最合适的资源和制造商,从而实现全球规模的生产和出口。
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地位
一、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它源于价值链,但在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全球领域。
最早的价值链是由哈佛大学的Michael Porter提出,他从微观层面对价值链进行了系统的解释。
他认为每个企业都是个集合体,涵盖了设计、生产、销售、配送及其他辅助活动,这些功能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活动就构成了一条能创造价值的生产链,即企业的价值链。
企业既有内部的生产价值链,也有与其他供应商、制造商相关联的外部价值链。
真正看到全球价值链缩影的成果则来自于Bruce Kogut(1985),他用价值增值的概念来分析企业的国际战略优势,他认为一个企业在全球的战略谋划过程就是价值链各功能环节的配置过程,企业在价值链的哪个环节上显现出优势,就说明企业的竞争优势就体现在此环节上。
该理论为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布局及价值链的垂直分工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Gereffi(2001)完整的提出了“全球价值链”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进一步解释了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布局,一件产品的价值链环节如设计、生产、组装等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很难用产品最后的出口国来准确描述该产品的国别属性。
全球价值链的提出也为学者们提供了一种研究生产活动在全球空间范围内布局的新方向。
关于全球价值链,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对这一概念做出了如下的定义:全球价值链是指为了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
简单说,全球价值链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是全球性的价值链。
参与其中的企业通过承担不同环节的功能,获取不同的利润。
二、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地位内涵全球价值链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活动,众多的企业参与到价值链的不同环节,由于不同价值链环节的增值不同,企业因其所贡献的产品价值增值来分享贸易收益。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随着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舞台。
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中,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中国正逐步从简单的制造型国家向价值链更高端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的地位尚需进一步提升,如何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是全球价值链中最重要的制造环节之一。
在全球整个价值链中,中国起到了组装、加工、代工等关键角色。
然而,目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仍然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核心技术。
大部分中国制造产品仍然被视为低价廉价的商品,缺乏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
这使得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难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也难以在竞争中占据更高的地位。
第二,分工领域有限。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的分工领域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装配业和代工业等。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在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软件、研究和设计等领域中有更多的参与。
第三,产业链内协同不足。
在全球价值链中,由于产业链内部的协同不足,使得中国企业难以与世界上其他企业形成有效衔接,缺乏合作精神和共同进步的意识。
应对策略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改进:第一,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发展现代产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下大力气。
中国需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技术创新来引领产业变革。
第二,拓宽分工领域。
中国需要加快从传统制造业、代工业向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软件、研究和设计等领域引领发展,以实现更加多元化和高端化的产业结构。
第三,加强协同合作。
中国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全球其他企业协同合作,加强合作精神和共同进步的意识,建设全球供应链,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改进商业环境。
优秀的商业环境是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政府应当加大改善商业环境的力度,降低行政成本和市场准入门槛,加大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企业是全球化经济操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其分布范围已经超越了中国境内,深入到全球各个地方。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利用服务全球价值链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向海外开展贸易和投资的必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在其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一. 中国企业的地位全球价值链是由一个或多个国家、地区或企业所完成的产品或服务,每个环节都各自承担着责任。
在这一体系中,中国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曾经,中国企业只是全球价值链的生产最后环节,但如今,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中游和上游地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价值链并不仅仅是有关制造业,众所周知,中国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字市场。
事实上,全球数码经济和数字化转型也将会成为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崛起的新前景。
中国的网络技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华为这样的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数码市场的重要参与方。
二. 中国企业的优势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之所以有所提升,与中国企业的优势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是成本优势,由于便宜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中国企业可以低价出售产品。
其次,中国企业的规模优势,具备大量广大消费者的庞大市场需求,同时由于其规模较大,也能够利用规模效应提高产品的成本效益。
此外,中国政府投资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中国企业拥有世界最大的基础设施。
同时,中国政府也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减免税收和制度保障,沿海开放政策等,有效地为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三. 挑战与努力无论是中国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第一步还是战略发展的脚步,困难和挑战总是会伴随着它们。
中国企业面临着很多困难,例如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管理技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必须顺应环境变化,在不断创新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竞争力。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中国企业还需要发挥优势,抓住新机遇,顺应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
oecd 跨国企业准则
oecd 跨国企业准则什么是OECD跨国企业准则?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跨国企业准则是一套经国际共识建立起来的指导原则,用于规范全球范围内的跨国企业行为。
该准则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促进国际投资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利益相关方的权益,提升企业的道德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准则的起源OECD跨国企业准则首次于1976年出台,当时是作为推动经济合作的一项政策指导文本。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跨国企业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准则也得到了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最新版本的准则于2011年发布,该版本有着更为全面和具体的规定,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
准则的主要内容OECD跨国企业准则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企业责任、消费者利益、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以及履行国际税收义务。
首先,企业责任是准则的核心。
准则要求跨国企业确保其经营活动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尊重人权,保护环境,以及展示透明度和负责任的商业行为。
企业应该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并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其次,消费者利益是准则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跨国企业应该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遵守国家的消费者权益法律法规,并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合理诉求。
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是企业透明度的关键。
准则要求跨国企业公开披露其治理结构、业绩和风险等关键信息,确保利益相关方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最后,履行国际税收义务是准则的重要方面。
准则要求跨国企业在处理跨国税务问题时遵守国际税收规则和原则,积极避免利用税收漏洞进行避税或逃税行为。
准则的实施与监督机制OECD跨国企业准则是一项自愿性的国际行为准则,但它具有强制力。
准则通过国家层面采取行动,并通过执法、监督和报告机制来进行实施和监督。
首先,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将准则融入其国内法律和法规框架,并确保相关机构有能力对跨国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和执法。
其次,国家应该建立国家联系点(NCPs)机制来协助利益相关方解决企业可能存在的不合规行为。
国家联系点是一种中立的仲裁机制,可以为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提供具有约束力的解决方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子商务概论》1-9章形考任务阶段测验1、2答案(无错版本)
2.电子商务管理咨询服务侧重于()。
选择一项:
B.为企业提供应用电子商务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帮助企业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实现新的 经营管理方法和商业模式
3.从云计算的服务类型来看,()是将应用程序平台功能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提
供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开发环境。
B.平台即服务
4.某电子商务对不同脸型的人购买眼镜设计了一个网上试戴环节,用户只要上传照片头像就
错
第六章
、选择题
1.用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移动通信终端或设备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
支付方式是( )。
D.移动支付
2.下面关于使用银行卡进行网上支付的说确的是()。
B.银行卡的覆盖面广。
C.银行卡支付使用有门槛。
3.电子现金的特性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低成本
B.可分性
C.安全性
4.移动支付的优点是()。
B.促进了企业的流程再造
C.促进了供应链息流的改善
D.引起传统供应链的变革,变链式供应链为网式供应链
E.具有大规模定制能力
题目7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中常用的信息技术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EDI
C.条形码技术
D.射频识别技术
题目8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一般是建立在私有专用网络上的。
错
题目9
ERP是着眼于企业部的管理。
D.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当前发展还不够完善
E.电子商务中小企业需要进一步减负
三、判断题
9.云计算使得电子商务企业之间和企业部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更加方便。()
选择一项:
对
10.云计算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将增加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建立成本。(
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与发展
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与发展一、背景介绍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而言,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发展机遇。
然而,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迈向更高阶段的发展,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的生产和供应网络中,为了生产和供应商品而形成的关联网络。
这个网络包括了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经济主体,如生产商、供货商、合作伙伴等。
全球价值链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来划分。
根据企业所处的内部环节,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上游层、中游层和下游层。
上游层生产的是原材料、中游层则生产零部件、下游层则生产终端产品。
三、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1. 制造型企业的价值链定位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它们的生产环节多集中在下游层。
因此,它们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往往受制于获得原材料、供货商和合作伙伴等因素。
中国制造好的东西价格更为优势,而且制造国家的工人的劳动成本也较低,因此,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中国制造业的成长需要另外几个要素比如企业管理、技术提高、质量控制等方面给力的突破。
2. 服务型企业的价值链定位相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服务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小。
然而,服务型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先发优势,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创新型和高价值的服务。
中国的服务型企业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有着追赶欧美国家的优势,在全球的LOHAS(低碳环保、健康生活)领域拥有大量创新型公司专注于提供解决方案,把发展推向了更高一个层次。
3. 贸易型企业的价值链定位贸易型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则担任着连接作用,寻找不同国家经济的优势资金协作,让各产业之间有更好的连接,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在世界上的原材料市场,具有切实的优势,这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带来了机遇。
四、从产业转型升级谋求发展在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中,更需要想到的是,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变革、发展。
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
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际分工指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经济中承担不同的产业和服务领域的角色,而全球价值链则是描述产品或服务完成所需要的各个环节或阶段的关系和协作。
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有助于提高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
各个国家或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通过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有效组织,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而日本则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两国之间可以建立产业链,在分工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其次,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通过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各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共同参与全球市场,分享全球经济增长和利益。
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供应链和生产基地,实现规模效益和资源整合。
同时,各国之间还可以进行技术合作、研发合作,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再次,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有助于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通过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全球贸易网络。
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贸易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和互利共赢。
同时,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也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规则的建立和改善,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
最后,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有助于提高全球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效率和质量。
在全球价值链中,各个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分工合作和协同效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不同国家或地区承担着零部件生产、组装和销售等不同环节,通过协作,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高效运作。
总之,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们有助于提高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及提高全球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效率和质量。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合作,将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繁荣。
解析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解析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一、引言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它涉及到生产、贸易、治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进行解析,主要包含生产环节分工、贸易环节分工、价值链治理和全球价值链升级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
二、生产环节分工生产环节分工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基础。
在这个环节中,各个国家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专注于生产不同的产品或提供不同的服务。
这种分工模式使得各国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三、贸易环节分工贸易环节分工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核心。
在这个环节中,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将各自的产品和服务融入全球价值链。
贸易环节的分工不仅包括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还包括物流、分销、营销等各个环节。
这种分工模式使得各国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四、价值链治理价值链治理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保障。
在这个环节中,各国通过国际规则和制度来规范全球价值链的运行。
价值链治理的内容包括国际贸易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这些制度安排确保了全球价值链的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为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五、全球价值链升级全球价值链升级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全球价值链也需要不断升级和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全球价值链向更高层次发展。
同时,各国还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体系涉及生产、贸易、治理和升级等多个方面。
这个体系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和创新,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全球价值链战略知识点总结
全球价值链战略知识点总结全球价值链战略知识点总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演变。
全球价值链战略成为企业追求竞争优势与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全球化的背景、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全球价值链战略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
全球化背景: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全球化的背景包括开放与自由贸易、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与物流的便捷、跨国公司的崛起等。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与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企业需要更加密切地与全球市场进行合作与竞争。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全球价值链是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供应和分销等价值创造活动的网络。
它包括各个环节之间的经济活动和价值转移,涵盖了原材料采购、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市场销售等多个方面。
全球价值链的特点是分工协作、价值转移和全球资源配置。
全球价值链战略的重要性:全球价值链战略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质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市场机会,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
此外,全球价值链战略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吸取全球各地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促进产品的不断升级和创新。
全球价值链战略的管理策略:1. 整合供应链: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本的降低。
企业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应用信息技术来加强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和监控。
2. 创新与研发: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创新和研发,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企业可以与全球各地的科研机构、大学和创新团队合作,共同开展研发项目和技术交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
3. 人才管理:建立全球人才战略,吸引并留住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
通过跨国公司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国际交流项目,提升组织的人才素质和全球人才的流动性。
4. 战略联盟与合作: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与合作。
企业可以通过分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渠道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参与分工的地位及提升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了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形式。
在全球价值链中,各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和资源禀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入手,探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提升策略。
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1. 低端产业聚集地2. 高端产业的崛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逐渐开始在一些高端产业中崭露头角。
中国的制造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一些高端产业如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也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3. 全球贸易中心中国以其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外汇储备,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中心。
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成为了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节点。
中国的外贸贸易额居世界前列,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推动力。
4. 金融服务中心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也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逐渐打开了国际市场,成为了全球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
中国的金融业逐渐走向国际化,为全球资金流动提供了便利。
二、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提升策略1.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中低端产业的份额虽然较大,但在高端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仍有待提升。
中国应当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研发的产品比重,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可通过提供税收优惠、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等方式,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2. 发展高端制造业中国应当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高铁、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整体产业层次。
3.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在面临产能过剩、环保压力等问题,亟需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产业分工已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各国通过分工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势的互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本文将从国际产业分工的基本概念、分工模式、影响因素和合作形式等几个方面,谈一谈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际产业分工的基本概念国际产业分工是指各国家按照其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合理地协调和分配生产活动的过程。
产业分工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必然结果,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条件和资源,通过分工合作,把各自的优势资源整合到全球生产链上,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国际产业分工的分工模式国际产业分工的主要模式包括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
横向分工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同一产业中各专攻某些环节,形成完整生产链条,如汽车工业的研发、制造、销售等。
纵向分工是指各国或地区在不同产业中形成互补性分工,如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西方国家的高技术产业之间的分工。
三、国际产业分工的影响因素国际产业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水平、市场规模等。
同时,也受到政府政策、国际经贸环境、企业战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国际产业分工的形式和模式也会不断的变化和调整。
四、国际产业合作的形式国际产业合作是指不同国家、企业之间在生产、研发、营销等方面进行联合或合作的形式。
合作形式多样,可以是生产联盟、技术协议、品牌授权、研发合作等,也可以是跨国合资、并购和收购等。
通过合作,各方可以分享资源、降低成本、共同创新,实现合作双赢。
五、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日益频繁和紧密。
以中国为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劳动力和技术分工,发挥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加快了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中国企业也积极走出去,通过跨国并购等方式,参与到全球产业链中,并推动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的深入发展。
2020公需课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新理念素养提升试题、答案
二、多选题(100题)1、国际经济格局的理解维度包括()。
A、企业层面B、国家层面C、区域层面D、在全球网络中地位E、国家经济实力答案: ABCD2、影响未来国际经济格局的主要因素()。
A、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B、大国之间的合作与博弈C、全球经济治理规则在加速变革D、全球经济发展多元化E、以上均是答案: ABC3、大国指()。
A、经济大国B、人口大国C、贸易大国D、对外投资大国E、制造大国答案: ABCDE4、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对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会产生影响,包括()等等。
A、工业B、交通C、公共管理D、能源E、消费答案: ABCDE5、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描述正确的是()。
A、使英国的工业产值占全世界51%B、十九世纪60年代C、以电器为标志D、主要是在美国、德国一些国家发生E、使美国的实力大幅的提升答案: BCDE6、全球贸易格局调整体现在()。
A、未来全球贸易的增速将维持低速增长局面B、服务贸易增速未来会比较快C、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将会上升D、在国际贸易里面更加强调高标准、高水平的便利化和自由化E、未来的制造业投资比重下降,服务业投资比重上升答案: ABCD7、决定跨境投资的因素()。
A、人口数量B、成本C、市场D、营商环境E、产业配套体系答案: BCDE8、全球的能源结构将呈现()的特征。
A、清洁化B、低碳化C、电气化D、数字化E、智能化答案: ABCD9、深化周边合作,()都是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
A、欧盟B、美国C、东盟D、日本E、韩国答案: CDE10、中国应对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战略包括()。
A、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B、积极主动,分类重点施策的策略C、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眼提高国际竞争力D、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E、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 ABCDE11、管资本为主的职能定位包括()。
A、实行清单管理B、强化章程约束C、发挥董事、监事的作用D、创新监管方式E、发挥职业经理人的作用答案: ABCD12、清单管理指的是哪些清单()。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1~6期目录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1〜6期目录第1期浙江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偏微分法的实证分析对外开放能否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技术创新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山东省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模糊集对分析模型在交通事故工伤保险认定中的应用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20家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基于交易信息的个人信用风险建模与实证分析“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与公共教育效率——基于受限Tobit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财政教育欠账影响了经济增长吗?——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论物权法定原则在民法典中的立法选择——兼及民法总则第10条与第116条的规范解释中国在非投资纠纷解决机制:以商事调解为视角商行为制度的完善路径与体系重构第2期信任与经济发展:一个文献综述内部控制质量、审计质量与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张超,蒋天颖•1•张婷婷,江小国•13•张亚凡,刘明・23・张永凯,崔佳新•33•刘辉,李仁传•42•方来•50•许彩艳,陈鑫鹏,王蕊,王永瑜•58•陈闻鹤,常志朋•70•张瑞晶,贾鸿・82・孟望生,张扬・93・刘晓霞,王振宇•101•杨福学•109•张可法•117•袁正,王雷•1•袁卫秋,刁佩佩,谢亚丽•15•—121—社保基金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代理成本与成本粘性环境质量、环境认知与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2013)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流动人口健康投资及其收入互动关系的联合考察农村居民外出打工行为会促进家庭商业保险购买吗?——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衔接研究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基于出口复杂度的研究互联网企业员工责任对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企业劳动关系质量对新生代员工职业发展的影响探究第3期专业市场与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与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增长——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对集聚经济的外部性效应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以甘肃省为例经济学的度量空间与度量对象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我国西部地区PPP模式运用现状与路径优化——基于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分析人民币对印尼卢比的隐性货币锚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一带一路”视角同价还是异价:双渠道实体零售的定价策略研究赵爱玲,文小曼•31•杨位留,杨金磊•43•罗心慧,周晨・55・黄增健•63•贾昊文,王晓全・73•雷兴长•83•胡静寅,张丽・92・郑赤建,张慢慢,胡培培•105•胡雪妮,孟昕颖,孙永生•115•王必达,赵城•1•陈冲,吴炜聪•15•李发莹,张治栋•26•赵霞,万长松,徐永锋•36•邓宏•48•何吾洁,陈含桦,郑婕・57・王庆,寇煜・69・畦川,傅建雯•78•丁宁,刘璐•86•变革型领导对IT企业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情感承诺、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李承晋,胡赛赛,黄勇・96・—122—小米盈利模式创新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WTO规则的冲突与协调第4期受教育水平如何影响自身风险评估?----基于人人贷数据的实证研究甘肃省农户信贷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融资约束对文化类企业投资效率损失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文化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空间集聚的融资效应提升企业创新持续性的机制研究高耗能产业群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实证研究——基于甘肃2001—2017年的经验数据企业社会资本与现金持有——基于中国沪深A股经验分析逃离还是发展:境外居留权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全面二孩视域下国家分担未成年子女养育成本制度建构品牌性别和温暖诉求对善因营销广告效果的影响研究组织支持感知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工作幸福感的中介作用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述评财经类普通高校学报论文发表的特点、问题与趋势第5期我国首位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统计学家:吴定良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生产率研究述评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分析县域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甘肃省甘谷县为例自贸试验区何以为改革先行者?李宏宇,南星恒•108•倪甜,李亮•117•李汛,夏从灵•1•贾洪文,李学敏•10•张海龙,刘杨・22・赖永剑,贺祥民•31•姜玲,滕雅琼,张小宁•41•朱守梅,花冯涛,吴臻・49・高天宏,师超,安学鹏•64•吕春娟•75•白琳,王佩•84•程春•97•李巧玲,马钦援,赵玉田•107•尚海洋,宋妮妮•116•袁卫,李扬•1•李俊霖•7•卢旺,黄恒君•15•陈润羊,高云虹•27•■财政分权引致创新李光龙,江鑫・41・—123—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发展质量测度研究----基于动态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股权质押、大股东掏空与股价同步性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定价行为与汇率波动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析----以河南省为例内部控制能否约束企业金融工具双重风险?——基于非金融企业的研究第三方支付行业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网络环境下产品稀缺的框架效应研究刘守威,张玉玲,刘薪雯•50•胡凯,漆圣桥•64•姬新龙,贺姝,任傢形•76•李进芳•86•杨芳,王梓臣•94•杨利华•107•邱媛媛,吴荣梅•116•第6期团队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影响双元压力的中介作用与人岗匹配度的调节作用颜卉,崔敏,黄勇•1网络口碑与网店生存能力仿真研究唐红涛,罗琼,刘星宝•14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LMX与前摄型人格的视角郝金磊,孙柏鹏•28董事会秘书背景特征与分析师关注度——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向锐,徐玉茹•39中国省域新能源产业的时空特征分析基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汪晓文,王雨璇,高正•54人民币国际化赋能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思考贵’65程油价冲击对中美实际汇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一个扩展的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王三兴,韩俊・73贸易便利化视角下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空间效应——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证据许伟,胡冰川•85“营改增”是否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省以下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基于福建省县级数据的实证分析宋群,高玉强,张宇・95邱强•110•—124—。
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化时代的实践与创新
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化时代的实践与创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企业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更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化时代的实践与创新,并分析这种实践对企业自身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意义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是指企业对社会和环境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它不仅仅包括履行法律的规定,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行为来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社会公正、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与企业核心价值相结合。
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在于回应公众对企业的期望,提高企业公信力和声誉,减少法律和商业风险,增加员工和消费者的忠诚度。
此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还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策略1. 关注员工福利在全球化时代,企业需要成为员工的雇主和伙伴。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公平的薪酬待遇和培训机会,构建健康、安全和友好的工作环境。
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福利,提供福利计划、员工关怀服务和家庭支持等。
这不仅有助于招聘和留住优秀员工,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2. 资源和环境管理在全球化时代,资源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企业应该主动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技术,实现低碳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企业还应该合规执行环境法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废弃物的产生。
通过有效的资源和环境管理,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3. 社区参与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并履行社会义务。
企业可以通过捐款、赞助社区活动、建立社会基金和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回馈社会和促进社区发展。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社区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挑战,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
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全球产业链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
在全球产业链中,各国家和地区都扮演着不同角色,相互间进行着合作与竞争。
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助力于全球经济的繁荣,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1. 全球产业链的定义全球产业链是指全球范围内特定的商品或服务产业链条构成的经济活动,包括设计、研发、加工、装配、销售、分配等等。
全球产业链不仅是一种企业间的合作,也涉及到国家经济政策、政府间合作等多个层面。
2. 全球产业链的特征(1)全球分工:全球产业链中的企业和组织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自专门从事某一环节的生产和经营。
(2)跨国竞争:全球产业链中涉及到的企业和组织往往是跨国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合作关系。
(3)多层次结构:全球产业链的结构形式由多个层次组成,包括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装配等。
3. 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性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
通过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和组织能够共同研发、共享最新科技,用更高效的方式生产和分配产品和服务。
全球产业链也能促进国际经贸合作,扩大各国间的市场和流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4. 全球产业链的挑战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变化和发展,它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愈加显著。
首先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下,某些国家将采取措施限制外国投资和技术转让,导致全球产业链的破裂和合作的衰退。
其次,商业特许权、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度在各国不断加强,某些企业或国家会利用其强势的知识产权地位来压制其他企业或国家的发展和竞争,这也会限制全球产业链的合作和创新。
最后,经济政策和政治风险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全球产业链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和组织需承担更多风险和成本。
5. 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未来,全球产业链发展的趋势将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技术、市场因素和国家政策。
首先,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和升级。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考核试卷
阶段二:过程升级。特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因素:管理优化、设备更新。
阶段三:功能升级。特征: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因素:技术创新、市场拓展。
阶段四:链条升级。特征:整合全球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因素:全球视野、战略规划。
C.治理效果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D.所有以上选项
16.以下哪些因素可能促使企业进行全球价值链布局调整?()
A.市场需求变化
B.生产成本上升
C.政治风险增加
D.技术进步
17.以下哪些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较为稳定?(")
A.食品加工
B.医药制造
C.信息技术
D.建筑材料
18.以下哪些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具有优势?()
D.国际贸易壁垒
10.在全球价值链中,以下哪些环节属于服务环节?()
A.设计与研发
B.仓储物流
C.销售与分销
D.售后服务
11.以下哪些国家在全球服务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2.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企业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A.建立品牌
B.加强质量控制
C.优化供应链管理
14. C
15. D
16. C
17. B
18. C
19. B
20. B
二、多选题
1. D
2. ABD
3. ABCD
4. ABD
5. ABC
6. ABCD
7. D
8. AC
9. ABCD
10. BD
11. ABC
12. ABCD
全球商品链理论
全球商品链理论随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全球化的发展成为各类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企业如何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协同发展,为实现全球布局提供有力工具,实现全球化商业转型,拓展全球市场,全球商品链理论(GSCM)应运而生。
全球商品链理论,即全球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以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竞争力,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的管理实践。
它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活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确保企业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创新和最优化,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尤其是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可以有效组织和管理企业的全球供应链结构,帮助企业实现协同发展。
实施全球商品链理论,要从微观和宏观层次进行研究。
微观层次,可以研究如何实现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改革,提高员工对供应链管理的素养;宏观层次,可以研究如何在全球供应链网络中发挥企业的核心价值,从而实现全球协同发展。
一、完善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要实现全球商品链理论,首先要充分发挥供应链管理在组织内部的作用,加强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
1、优化组织结构可以实施细分的供应链管理结构,把产业耦合度高的部分组织划分为独立的业务部门,以提高企业的内部灵活性,增强内部协作能力。
2、优化管理流程可以实施全面的供应链管理流程,包括采购、仓储、营销、销售、物流等,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加强供应链管理人员养成要重视培养企业内部负责供应链管理的人员,让其能够熟悉供应链理论,明白有效管理供应链的要点,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发挥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网络中的核心价值要实现全球协同发展,还需要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网络中发挥核心价值。
1、重新定位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网络中的地位要把握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把握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核心能力,为企业的全球布局提供重要的指导。
2、优化网络架构应该实施网络架构的优化,合理调整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网络关系,把握每一环节的核心价值,实现个体、组织和系统的最优化。
全球价值链与国际分工
全球价值链与国际分工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也推动了国际分工的不断演进。
全球价值链是指跨国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内将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任务分工和协同合作的方式。
国际分工则是指全球范围内各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优势进行专业的生产与经济活动分工。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国际分工的演进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地将生产环节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取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生产模式。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商可能在德国设计汽车,将零部件制造在中国,然后在墨西哥组装,最后销往美国市场。
这种全球范围的生产模式需要各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专业的生产分工,形成国际分工的网络。
其次,国际分工的演进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完善。
随着国际间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与紧密。
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需要更高水平的协作和协调。
例如,在电子产品制造业中,各家公司之间的合作紧密程度很高,需要精确的供应链管理,以确保产品的高质量、高效率生产和交付。
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全球价值链不断演进,提高了全球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水平。
此外,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也带来了利益分配与风险承担的问题。
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享受着不同的利益和收益。
发达国家通常在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占据主导地位,享受着更多的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则在低附加值的环节进行生产,收益相对较低。
这种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争议。
同时,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也增加了各国面临的风险,例如贸易摩擦、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来应对。
综上所述,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而国际分工的演进又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完善。
全球价值链治理、驱动力和创新理论探析
全球价值链治理、驱动力和创新理论探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接着重点对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主要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驱动力及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前沿及发展动态。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治理,驱动力,创新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构,从而加快了国家、地区和行业之间的贸易、合作和分包的发展速度。
在市场推动和利益导向机制的双重作用下,不同地区、企业和部门之间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了价值增值。
每一次合作在实现价值增值的同时也在价值链上形成了新的一环,进而逐渐形成了一条条价值链。
价值的不断增值提高了区域经济竞争力,推动了区域和世界经济发展。
因此,研究价值链的内在规律、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具有相当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提出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商业研究者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值链理论,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而Kogut的价值链理论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贡献至关重要。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概念。
波特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通过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来完成。
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为价值链”。
为了认识成本行为与现有和潜在的经营歧异性资源,价值链理论将企业分解为许多战略性相关活动。
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的。
在《竞争优势》中,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体系(value system)概念,这是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7 11 1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YJC630010) 作者简介:陈银飞(1977 ),女,江苏南通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社会责任;
2018年 10月 (第 32卷第 10期)
●管理视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astChinaEconomicManagement
Oct.,2018
(Vol.32,No.10)
[DOI]10.19629/j.cnki.341014/f.171114001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工序贸易公平感知与
企业社会责任
陈银飞1a,1b,茅 宁2,田人伊1a
CHENYinfei1a,1b,MAONing2,TIANRenyi1a
(1.a.SchoolofFinanceandEconomics;b.InstituteofIndustrialEconomics,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China;
2.SchoolofManagement,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Thispaper,applyingPLSSEM,discussestheintricatelinksbetweenglobalvaluechainposition,threedimensional justiceperceptionoftaskstrading(includingdistributive,procedural,andinteractivejustice),andfourdimensional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includingeconomic,legal,ethical,discretionaryresponsibility).Testedbytheempiricaldatacollected from281manufacturingfirms,theresultsofthisstudyprovidearobustsupportthatglobalvaluechainpositionhasasignificant positiveimpactonalldimensionsoftaskstradingjusticeperceptionwhich,inturn,hasaremarkablepositiveinfluenceoncor 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mongthem,distributivejusticehasagreatereffecton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thanothertwo dimensions.Discretionaryresponsibilityismoreaffectedbytaskstradingjusticethanotherthreedimensions.Andlegalrespon sibilityisrarelyinfluencedbytaskstradingjustice.Thepaperprovidesatheoreticalbasisandpolicyproposalsforgovernment policymakerstoformulaterelevantpolicieson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ndalsoprovidesadecisionmakingbasisforfirms toundertakesocialresponsibility. Keywords:globalvaluechainposition;taskstrading;justiceperception;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对工序贸易公平感知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工序贸易公平感知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
任,其中分配公平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最大,自发责任受工序贸易公平的影响最大,而法律责任基本不受影响。文章为
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也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决策依据。
作 80~100小时[2]。环境污染与“血汗工厂”等以各 种形式不 停 生 长,企 业 社 会 责 任 问 题 日 益 严 峻。 因 此,迫切需要挖掘企业社会责任低下的内在原因,寻 找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学者们从个体、企 业及外部环境三个层面寻找原因,认为管理者道德水 准低下、企业 “逐 利 ”本 性 或 资 源 能 力 不 足 及 市 场 竞 争激烈、行业不良氛围、社会监督缺失与政府规制缺
一、引 言 2015年中国 社 科 院 发 布 的 《中 国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企业整体社会发展责任指数偏 低,近五成 企 业 成 社 会 责 任 “旁 观 者 ”[1]。 事 实 上 大 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陷入承担社会责任的困境,GAP 印度代工厂被曝工人拿着约合 4元人民币的时薪,每 日最多工作达 16小时;西非象牙海岸的巧克力血汗 工厂的童工每天暴露于有害的化学物品之中,每周工
(1.江苏大学 a.财经学院;b.产业经济研究院,江苏 镇江 212013;2.南京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文章依据 281份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 PLSSEM方法,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工序贸易公平感
知(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与企业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发责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工序贸易;公平感知;企业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272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5097(2018)10 0151 10
GlobalValueChainPosition,TasksTradingJusticePerception
and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