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鱼类养殖学概要

合集下载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增养殖学》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41220课程中文名称:鱼类增养殖学课程英文名称:Fish Aquaculture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54学分:3.5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先修课程:鱼类学、水化学、生物化学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鱼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学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人工繁殖理论与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的理论技术,通过本课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能掌握水产经济鱼类增养殖技术、生产管理技术,能指导生产和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食用鱼饲养、活鱼运输、鱼类越冬、鱼类资源保护与增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和改良等基本理论知识。

2.具有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水产养殖生产和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鱼类养殖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初步具有信息采集和加工能力。

能独立开展一般的科学研究。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和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食用鱼饲养、活鱼运输、鱼类越冬、鱼类资源保护与增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和改良等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水产科研技能方面的训练,掌握水产养殖主要生产技术关键。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绪论(2学时)1.了解鱼类增养殖业与鱼类增养殖学的基本定义,鱼类增养殖业简史,建国后我国鱼类增养殖的发展和成就。

2.掌握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和基本国情。

3.重点和难点:我国鱼类增养殖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一篇总论(共31学时)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6学时)1.了解我国主要的养殖鱼类的特征,传统的养殖鱼类和新近发展的养殖种类2.掌握养殖鱼类的食性,如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

3.重点和难点: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和国内外水产养殖种类发展变化的动态。

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初试入学考试大纲-927鱼类增养殖学

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初试入学考试大纲-927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增养殖学》入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参考教材《鱼类增养殖学》王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题型及分数比例1、题型比例名词解释占40%;问题占60%。

2、内容比例专业述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40%;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20%(注:具体的养殖工艺不列入考试范围);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40%。

二、考试内容绪论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2、何谓综合养鱼?3、何谓用生态养殖?第一篇、总论(基础篇)(一)养殖鱼类生物学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2、试述优良养殖对象的选择条件。

3、试述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二)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控制1、试述各养殖水域中水环境的特点。

2、试述水的运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3、试述水色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4、试述池塘溶氧的特点。

5、何谓热阻力、密度流、氧盈、氧债?它们对池塘溶氧有何影响?6、试述溶氧对鱼类生存与生长的影响。

7、CO2、pH、O2三者之间有何关系?8、NH3与NH4+之间有何关系?它们受哪些因子制约?9、试述精养与粗养水体中三态氮的变化与比例。

10、试述池塘、湖泊、水库生物的特点。

11、水域富营养化有哪些指标?12、试述淤泥的特点以及对水质与鱼类的影响。

13、试述“藻型湖泊”与“草型湖泊”的特点。

14、试述养殖水体有哪几种脱氮方法。

15、何谓生物修复?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有哪些生物修复方法?(三)鱼类人工繁殖生物学1、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
• 2. 在国际上首先大规模将催产剂应用于鱼类人工繁殖
» 并首先合成了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从而提高了 鱼类催产效果和鱼类人工繁殖的生产效率。
• 3. 开发了大量的鱼类增养殖新对象。
» 主要有:中华鲟、史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虹鳟、银鱼、鳗鲡、 荷沅鲤、建鲤、三杂交鲤、芙蓉鲤、异育银鲫、彭泽鲫、淇河鲫、 胭脂鱼、露斯塔野鲮、大口鲇、革胡子鲇、长吻鮠、黄鳝、鳜鱼、 鲈鱼、大口黑鲈、条纹石鲳、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福寿鱼、 河鲀、大黄鱼、真鲷、牙鲆、石斑鱼、中华乌塘鳢等。
系的科学。
– 池塘养鱼学 – 内陆水域水产增养殖学 – 特种水产养殖学 – 海水鱼类增养殖学
• (三) 、鱼类养殖的基本阶段-----四个
– 鱼苗获得:
• 大多通过鱼类人工繁殖取得;
– 鱼种获得:
• 鱼苗经过数十天或数月培育成鱼种;
– 食用鱼养殖:(成鱼养殖)
• 鱼种经过数月,或终1~3年养成食用鱼;
5、养殖品种
• 淡水养殖品种
• 青鱼、草鱼、鲢鳙、鳙鱼、鲤鱼、鲫鱼、鳊鲂、罗 非鱼、鳜鱼、鳗鲡、罗虾、河蟹、鳖、甲壳类、贝 类、虾、河蚌、珍珠
• 海水养殖品种
• 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
四、我国水产界的突出成就
• 1.在世界上率先突破了鲢、鳙鱼在池塘中人工繁殖的技术 难关,孵化出鱼苗。
» 1958年5月,钟麟首先在世界上突破了鲢、鳙鱼在池塘中人工繁殖 的技术难关,孵化出鱼苗。
表1: 全国水产品总量与捕捞产量(万t)
年 份
淡水
海水
总量 小计 捕捞 养殖 小计 养殖 捕捞
1957 283.61 2004 4901.66 2005 5101.65 2006 5250 2007 4538.0 2008 4896 2009 5120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增养殖学是上海海洋大学重要的特色课程之一,有着坚实的前期基础和良好的延承性,始终受到了校、院两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中国高校的鱼类增养殖学科教学始于1950年的上海水产学院。

《鱼类增养殖学》课程的发展前后经历3个阶段、4代人的努力,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课程。

奠基阶段:
奠基阶段(1950-1980)
他们为建立我国《鱼类增养殖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代表人物:陆桂教授(我国天然水域增养殖专家)、谭玉钧教授(我国池塘养鱼专家);他们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中国池塘养鱼学》专著和最早的高校《天然水域鱼类增殖学》、《池塘养鱼学》教材,主编或主审了几乎我国所有的高校鱼类增殖与养殖方面的教材。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1980-2000)
每位教授有固定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鱼类增养殖学的内涵。

代表人物:李思发教授(种质资源与育种专家)、陈马康教授(养殖生态专家)、姜仁良教授(繁殖生理专家)、王道尊教授(营养与饲料专家)、王武教授(水环境控制)专家,他们发表了一大批研究论文,撰写了数本学术专著,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著名水产养殖专家,是国内外公认的我国重要鱼类增养殖学研究和教学基地之一。

其编写的《鱼类增养殖学》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教
材奖。

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国家和学校的肯定:陆桂、谭玉钧、李思发、陈马康、姜仁良、王道尊、王武教授等均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水产养殖学教学大纲

水产养殖学教学大纲

水产养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水产养殖学是一门研究水产生物科学、水产养殖工程学、水产饲料学、水产疾病防治等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水产养殖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掌握水产养殖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律,提高水产养殖生产的效益和品质,为从事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目标1、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水产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习性。

2、掌握水产养殖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苗种繁育、养殖管理、饲料配制与投喂、疾病防治等。

3、熟悉水产养殖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了解水产养殖工程的设计和建设。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使其具备从事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内容1、水产养殖概述:水产养殖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水产养殖的类型和特点。

2、水产生物学基础:水产生物的分类、生态习性、生长规律及对环境的要求。

3、水产苗种繁育:苗种选育、繁殖技术、孵化与培育技术。

4、水产养殖管理:养殖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水质管理、饲料配制与投喂、日常管理。

5、水产疾病防治: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常用药物和使用方法。

6、水产养殖环境保护:养殖废水的处理与利用、生态修复技术、绿色养殖理念。

7、水产养殖工程:养殖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包括养殖池、进排水系统、供电供水系统等。

8、水产养殖生产实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实际操作和实习,包括苗种繁育、养殖管理、疾病防治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撰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3、实习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实习报告撰写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水产养殖生产的实际操作和管理过程。

4、网络教学: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课程资料、视频教程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927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

927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

927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
927鱼类增养殖学的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试性质
《鱼类增养殖学》是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渔业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课程,侧重考察考生鱼类养殖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在掌握养殖鱼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并指导实际工作,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鱼类养殖专业人才。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参考书目
1. 《鱼类增养殖学》,王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大纲内容应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上海海洋大学专业介绍

上海海洋大学专业介绍

上海海洋大学专业介绍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以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育种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科技人才。

要求学习生物生态学、水域环境学、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与技术。

主要课程:动物学及实验、生理学及实验、生态学及实验、水生生物学及实验、水产动物增养殖学及实验、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疾病医学及实验、生物饵料培养学及实验、水环境化学及实验、鱼类学及实验、水产饲料检验及实验、水生生物调查实习、海域生物饵料和生物调查实习、设施水产养殖调查和设计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

就业去向:在渔业局、海洋局、技术推广站等政府机关和事业机关从事渔政管理、资源监察、技术推广等工作;在国内外水产养殖、饲料加工企业从事生产管理、技术研发、水产贸易等工作;在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学、技术服务工作;自主创办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企业等;也可以继续攻读水产养殖学、水生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生物科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生物学尤其是水生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资源调查、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水生环境生态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并为相关生物科学领域输送研究生后备力量。

主要课程:普通动物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微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发育生物学、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学等。

就业去向:在行业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博物馆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在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服务、贸易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水生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鱼类养殖学》课件

《鱼类养殖学》课件

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肠炎病等,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改善水质来防 治
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出血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等,可通过疫苗 免疫和改善水质来防治
寄生虫性疾病:如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等,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改善水 质来防治
非生物性疾病:如缺氧、氨中毒等,可通过改善水质和增加氧气供 应来防治
药物选择:选择安 全、高效、低残留 的药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社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某地鱼类养殖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发展的成功 案例
市场需求: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对鱼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技术进步:养殖技术不断进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环保要求:环保法规的加强,推动绿色养殖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养殖业 竞争力
水质指标:pH值、溶解 氧、氨氮、亚硝酸盐等
水质调节:定期换水、添 加化学物质、使用生物过 滤等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水质 指标,确保水质稳定
水质污染:防止水质污染, 及时处理污染源
水质优化:根据鱼类生长 需求,优化水质条件
水质维护:定期清理水箱, 保持水质清洁
养殖池:大小、深度、形状、材质等
照明设备:种类、原理、使用方法等
淡水养殖:包括 鲤鱼、鲫鱼、草 鱼等,生长速度 快,肉质鲜美
海水养殖:包括 大黄鱼、带鱼、 鲳鱼等,生长周 期长,肉质鲜美
特种养殖:包括 鳗鱼、甲鱼、鲟 鱼等,生长周期 长,肉质鲜美, 营养价值高
观赏鱼养殖:包 括金鱼、锦鲤、 热带鱼等,观赏 性强,市场需求 大
地理位置: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区 场地布局:合理规划养殖池、饲料仓库、办公区等设施 养殖池设计:根据养殖品种、规模和养殖方式选择合适的养殖池类型和尺寸 水质管理: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调节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增养殖学
海水鱼类增养殖需要注意生态保护,合理规划养殖区域,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观赏鱼养殖与市场
观赏鱼养殖
观赏鱼养殖主要满足人们观赏和休闲的需求,常见的观赏鱼有金鱼、锦鲤、热 带鱼等。观赏鱼养殖需要注意品种选择、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等方面。
观赏鱼市场
观赏鱼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在网络销售平台的推动下,观赏鱼市场发展迅 速。同时,观赏鱼文化也逐渐兴起,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
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鱼类增养殖 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如养殖环境恶化、病害频发和种质退化等问题。
02
鱼类增养殖的基本原理
鱼类生物学基础
01
02
03
鱼类分类与种群
了解不同鱼类的分类、种 群分布和生态习性,为养 殖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生长与发育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研究鱼类的生物学特性、繁殖和 养殖技术,解决水产养殖中的实际问 题,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意义
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促进渔业 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 物资源。
发展历程和现状
发展历程
鱼类增养殖学经历了传统养殖、集约化养殖和生态养殖三个 阶段,目前正朝着智能化、可持续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03
加强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 染。
产业升级与市场拓展
提升养殖装备和技术的现代化水平,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市场营销和品 牌建设,提升鱼类增养殖产业的竞争 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 术和管理经验。

《鱼类增养殖学》课件

《鱼类增养殖学》课件
发展历程
鱼类增养殖学经历了从传统养殖到现代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过程,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现状
目前,全球鱼类增养殖业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水产资源供应途径。同时,面临环境压力、病害防治等问题,需 要加强科技创新和规范化管理。
02
鱼类增养殖的基本原理
鱼类繁殖原理
鱼类繁殖方式
鱼类繁殖方式包括卵生、卵胎生 和胎生,每种繁殖方式都有其特
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的鱼类增养殖可以优化水域生态结构,提高水域生产力,维护生 态平衡。
传承渔业文化
鱼类增养殖业的发展可以传承和弘扬渔业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
鱼类增养殖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技创新驱动
加强鱼类增养殖的科技创新, 研发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提高养殖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生态优先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实现鱼类 增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障水域生态安全。
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鱼类增养殖业与相关产业 的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 链条,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国际化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 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 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国际地位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鱼类增养殖学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鱼类捕捞,到人工繁殖,再到增养殖技术的广泛应用,鱼类增
养殖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环境友好型养殖
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发展可持 续的养殖模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 面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推进鱼类增养殖学强学科建设和教育 普及,为鱼类增养殖学的发展提供更 多优秀人才。
THANKS
鱼类生长环境对鱼体的生长速度和健 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包括水温、水质 、食物供应等。

《鱼类学》课程教学大纲

《鱼类学》课程教学大纲

《鱼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目标《鱼类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课程主要是研究鱼类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等,使学生深刻理解鱼类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内容,并将相关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应用到水产养殖中。

在了解鱼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背景,增强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使命感和责任心。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达到以下课程目标: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五、学时分配各章节的学时分配如表4所示。

表4 学时分配表六、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1.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课程最终成绩使用(百分制、五级制、二级制);课程最终成绩构成比率:平时占50 %,,期末占50 %;理论课程期末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一页开卷、小论文、大型作业、报告):平时成绩至少包含4项考核项目,总占比50%,考核项目包括:课程思政实践(占5%)(必须含有)、课后作业、出勤、课堂练习、课堂互动、课堂讨论、小组展示、课后实践等七、教学资源表6 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资源类型资源教材《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苏锦祥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鱼类学实验指导》孟庆闻等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参考书籍或文献《鱼类学》谢从新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鱼类比较解剖》孟庆闻等科学出版社1987年《鱼类生态学》殷名称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鱼类生态学》叶副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鱼类生理学》林浩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鱼类系统检索》成庆泰等科学出版社1987年课程文档无八、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对每一个课程目标(含思政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用以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其中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算法如下:1、使用教学活动(如课程思政实践、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单元测验、课堂讨论、互动、阅读报告、大作业等等)成绩或期末考试部分题目得分率作为评价项目,来对某个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2、为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要求对每一个课程目标的评价项目选择超过两种;3、根据施教情况,评价项目可以由教师自行扩展,权重比例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4、对某一个课程目标有支撑的各评价项目权重之和为1;5、使用所有学生(含不及格)的平均成绩计算。

上海海洋大学--池塘循环水养鱼高产新技术

上海海洋大学--池塘循环水养鱼高产新技术

三、鱼池面积的选择
池塘面积一般以3~20亩为宜,以5~ 10亩为最佳。开阔的平原地区,以10~15亩 更好。饲养成鱼的池塘,面积应该宽大为 好。主要原因是:
1.“宽水养大鱼,一寸水深一寸鱼”。鱼池面 积大,为养殖鱼类提供了有效的生活空间, 活动范围大,有利于生长。
2.水面大可以经常受到风的吹动,增加水中 溶解氧;同时,借助风力,表层和底层的 水能够进行对流,促使有机物的分解,给 鱼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生长条件。
=160尾 总放养量=4×160=640尾
3.生产实例
1)池塘精养异育银鲫:
江苏某养殖场,一口面积为20亩的池塘, 水深2米左右,池底淤泥小于20厘米,配3千 瓦增氧机4台、投饵机2台、并配备抽水机泵。
3月份放养育银鲫 1800尾,规格为12尾/ 千克 (80克/尾),一月后再搭养鲢鳙鱼种100 尾,规格为250克/尾,投饲优质全价颗粒饲 料。
池塘“80:20”养鱼技术的基本概念
1994年,美国大豆协会分别在黑龙江 省哈尔滨市金山岭堡养鱼场,长江三角洲 的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五个地方对 鲤鱼和鲫鱼进行养殖试验后提出的一种新 型的水产养殖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二、基本概念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 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 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 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 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尼罗罗非 鱼等;
3.养殖水体在不同透明度、深度下 的水温和溶解氧关系。
在1~6m水深的池塘中,表层水温与底 层水温相差1℃以上,而溶解氧相差很大;
在3m以下时溶解氧就为1mg/L以下,显 然,这对鱼生活是不适宜的。
因此,对于高产池塘水深一般保持在 2.5~3.0m,较为适宜;对鱼苗鱼种池一般 在1.2~1.5m为宜。

水产养殖概论

水产养殖概论

水产养殖概论水产养殖概论一、基于课堂笔记综述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以水体为经营空间,投入饵料/肥料/天然饵料,辅以各项措施,饲养各种水生动、植物,取得水产品,实现养殖效益的经济结构。

基本内容:水产养殖品种,水产养殖关键技术,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病害防控,设施渔业,水产品加工,特种水产养殖,城市渔业。

基本知识:基本特点:养殖空间——水体多样而变化复杂,各具特色;养殖对象——水生生物,食物链复杂,生态位各异;养殖设施——工厂化和机械化,池塘、网箱、网具等渔具;经济活动——销售—养殖效益。

二、根据你的理解比较分析水产养殖(与畜牧养殖相比)的优缺点。

优:1、栖息与养殖地共存,可合理利用单性水域,生产潜力大。

2、比畜禽耗料少,繁殖力大,科学养殖可持续增产。

缺:1、生产繁殖技术受水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大,稳定环境很重要。

2、水产品难保持冷冻、加工、运输基础设施,衍接于冷链物流。

3、捕捞养殖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三、描述淡水养殖主要品种及其养殖特性。

淡水鱼、虾、蟹、甲鱼、贝类(河蚌)养殖特点:1、面积小而分布广泛;2、产量较稳定、投资少、收益大;3、适于精养、集约化程度较高,有利于人工管理和控制;4、以鱼类养殖为主,生产水平较高;5、按养殖场所分为:池塘养殖、湖泊养殖、江河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等。

四、描述海水养殖主要品种及其养殖特性。

海水鱼、虾蟹、贝类、藻类(紫菜、海带)养殖特点:1、面积较大,一般利用浅海、滩涂、港湾、明塘等海域2、集中发展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贝类、虾类及棘皮动物;3、生产周期较短;4、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鱼类:梭鱼、鲻鱼、尼罗罗非鱼、黑稠、石斑鱼、鲈鱼等;贝类:贻贝、扇贝、牡蛎、文蛤等;虾类:中国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等;蟹类: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等;藻类:海带、紫菜、裙带菜等。

五、我国水产养殖有哪些主要模式?1、池塘养殖: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的小型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的经济活动。

鱼类育种学复习重点汇总

鱼类育种学复习重点汇总
9.保存和发展有益的变异体
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橙色红突变体与正常体色的尼罗罗非鱼杂交,经过选育,已育成红罗非鱼新品种
10.抢救濒于灭绝的良种
对于那些濒于绝灭的品种,有人采取杂交育种的方法恢复之
各家系单养时,要有足够数量的鱼池、网箱,以保证每个家系有3-4次重复
(一)杂交(Hybridization)及其重要性
1.定义
杂交:遗传学上,通过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而产生后代的过程。只要有一对基因不同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便是杂交。育种实践中,一般是指不同品系、品种间甚至种间、属间、亚科间个体的交配
(3)必须考虑环境条件等对杂交组合的影响
杂交种的鉴定和观测
1.杂种的核型或分子标记
2.杂交子代的个体发育
3.形态特征
4.经济性状
杂交育种的应用
1.提高生长速度
荷元鲤是荷包红鲤×元江鲤杂交子1代生长速度比亲本明显加快。
2.提高抗病力
鲫鱼和鲤鱼杂交抗赤点病
3.提高抗逆性
莫桑比克罗非鱼鱼×尼罗罗非鱼杂交,子代抗寒
(一)概念
育种(Breeding)
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生物的遗传结构,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的过程。
育种学(Breeding Science)
研究生物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一)品种(Variety或Breed)1.定义
人们创造出来来的一种生产资料。由同一祖先经过人工选育而来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群体,可用于生产或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
近交可为合意基因和不合意基因的分离和纯化
近交能够加速基因的纯合
第二节质量性状的选择育种
一、对显性基因的选择
优良性状若受显性基因控制,对该性状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对显性基因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选择显性基因纯合体,淘汰隐性基因纯合体和携有隐性基因的杂合体。

《鱼类育种学》简介

《鱼类育种学》简介

《鱼类育种学》简介
毛震华
【期刊名称】《水产学报》
【年(卷),期】1988(012)004
【摘要】楼允东和李元善两位副教授编著的“鱼类育种学”一书,即将由上海市百家出版社出版。

它是我国第一本公开出版的鱼类育种学著作,比较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鱼类育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全书共十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介绍品种的概念、育种的目标、育种的方法以及我国鱼类育种技术研究的成就等。

【总页数】1页(P302)
【作者】毛震华
【作者单位】上海水产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2.1
【相关文献】
1.鱼类育种基础知识讲座——第一讲鱼类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J], 靳光琴
2.自然科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鱼类育种学"课程为例 [J], 李艳和; 高泽霞; 刘红
3.自然科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鱼类育种学”课程为例[J], 李艳和; 高泽霞; 刘红
4.综合性高校水族科学专业"鱼类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 齐茜;任洪涛
5.线上线下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以"鱼类遗传育种学"为例 [J], 李福贵;孙艺文;阮记明;吴华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