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16至20课答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最苦与最乐》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最苦与最乐》练习题(含答案)

第16课、最苦与最乐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恩惠(huì) 赔礼(bèi) 如释重负(shì)B.契约(qiè) 大抵(dǐ) 海阔天空(kuò)C.招揽(lǎn) 排解(jiě) 悲天悯人(wén)D.循环(xún) 监督(dū) 圣贤豪杰(xiá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卸却打拱陡峭诲人不倦B.恩惠修茸循环颠沛流离C.竹蔑咀嚼恳切如释重负D.朦眬恢复取缔悲天悯人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只要有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出不平凡的成就。

A.坚定获得创造B.明确取得打造C.坚定取得创造D.明确获得打造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经过四年的努力,中国首届科幻作家博士生们对即将到来的论文辩论赛胸有成竹。

B. 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相径庭,无法达成共识。

C.“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扶贫号角一吹响,大勇便首当其冲,争先报名。

D.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苦难奋斗史,也是一部自强不息的伟大创业史。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使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如磐、汇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C.高考当天,有三个学校的考生因故未能及时参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D.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等水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是因为被污染而不是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造成的。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学习党史,既是对“初心是什么”的世界观的校准,也是对“如何担使命”的方法论的探寻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测试(一)《登幽州台歌》1、诗人俯仰古今,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满腔忧愤之情的诗句是:2、登楼眺望,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是3.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5.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二)《望岳》一、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2.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3.写出细望之所见,表达作者心情激荡和眼界开阔的句子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二、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2.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3.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怆.然(chàng) 涕.下(dì) 岱宗天地悠悠B.鸡豚.(tún) 萧.鼓(xiāo) 造化柳暗花名C.蜡.酒(là) 决眦.(zī) 吟鞭山穷水复D.拄.杖(zhǔ) 叩.门(kòu) 神秀鸡鸣日升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场春雨之后,漫山遍野都是雪白的梨花,绽放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B.楼兰古国原址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它是我们战无不胜的法宝利器。

D.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B.美妙的文辞得益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C.《舌尖上的中国》炫耀了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

D.我市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当地球穿过这条尘埃带时,这些流星体便会落入地球的怀抱中。

②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陨石是从哪里来的?③受到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它们会慢慢扩散开来,在慧星轨道上形成一条尘埃带。

④当然这也可能是慧星靠近太阳时抛洒出的流星体。

⑤它们大部分可能来自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受到火星、木星的影响,它们自身的轨道渐渐产生偏离以至于闯入地球。

A.②④③①⑤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⑤②①D.④⑤①③②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却未必,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能看见。

A.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所以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可是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B.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虽然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望岳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 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 由盛而衰的历史。主要作品有“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 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四、问题归纳
1.《游山西村》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和好客的习俗。农民生活本来贫苦,但遇到丰年也要酿点酒,宰鸡杀 猪,庆祝一番,同时也要邀朋友来共庆。这是多么淳厚的乡风。“莫笑”一句表现出农民的厚道。
2. 颈联描绘了何样的风土人情?
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美 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些情景,诗人感到新奇和亲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是:不怕浮云遮住我远眺的视线,当然是因为置身在最 高层。现在常用意: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
吓倒。其实,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等各方面,也都需要站得高,方能看得远。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溪水曲折,好像没了路,正迷惘间,绿 柳成荫,繁花似锦,又出现一个村落。现在常用来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希望。
三、课文翻译
注释
腊酒:腊月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òu)门:敲门。
译文
不要取笑农家过年的酒不好,丰收年他们请客人也会菜肴丰足。(我走在山路上)山峦重叠,溪水 曲折,(草木茂盛,迷蒙一片)好像没了路,正迷惘间,(忽然眼前一片)绿柳成荫,繁花似锦, 又出现一个村落。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着朴 素,古风犹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我拄着拐杖随时都会在夜里敲你家的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同步练习及答案(19-20课)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同步练习及答案(19-20课)

第19课《观舞记》一、自主学习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咿哑静穆端凝颦蹙粲然嗔视绚丽髻褶裙笑颊垂睫细腻妥帖屹立铮铮雏凤星宿花鬘斗薮惆怅本色当行叱咤风云尽态极妍3、理解下面的词语。

清扬:咿哑:静穆:端凝:颦蹙:粲然:嗔视:绚丽:细腻:妥帖:变幻多姿:本色当行:离合悲欢:低回婉转;叱咤风云:浑身解数:高视阔步:尽态极妍:息息相通:举手投足:4、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5、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1、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并简要归纳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自然段):第二部分(第自然段):第三部分(第自然段):第四部分(第自然段):2、文章开头就用疑问句独立成段,然后四个假设句构成四个排比的段落,其作用是什么?答:3、作者要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却说“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这是什么意思?你可不可以用一个四字短语来表达作者的意思?答:4、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之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答:5、课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第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答:6、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的?答:7、把下面的词语填入句中的空白处。

盛怒喜乐哀愁娇羞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

8、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写舞蹈的。

在舞蹈的风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美?而本文主要表现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美?答:9、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作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答案1、1—10 以抒情的语言表达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赞美。

2020中考语文复习优秀课件:古诗词曲 第9首 登飞来峰(统编教材七下第20课)(共12页)

2020中考语文复习优秀课件:古诗词曲 第9首 登飞来峰(统编教材七下第20课)(共12页)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答案】 诗句原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衍生意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 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2020中考语文复习优秀课件:古诗词 曲 第9首 登飞来峰(统编教材七下第20课)(共12 页)
【答案】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面看是即景说理:“我”登 上峰塔的最高一层,站得高看得远,浮云是遮挡不住“我”的视野的。其实是用典来直 抒胸臆。“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联系到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 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的坚决斗争等,这可说是个战斗的宣言,表现作者变 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9 、对平曲线的五大要素点要在室内 作好方 案和计 算以及 曲线上 各桩计 算数据 ,经过 复核无 误后在 准确定 位放线 缩短外 业时间 。
2020中考语文复习优秀课件:古诗词 曲 第9首 登飞来峰(统编教材七下第20课)(共12 页)
2020中考语文复习优秀课件:古诗词 曲 第9首 登飞来峰(统编教材七下第20课)(共12 页)
2020中考语文复习优秀课件:古诗词 曲 第9首 登飞来峰(统编教材七下第20课)(共12 页)
【解析】 B.理解不恰当。“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意思是听说 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以看到旭日初升。“鸡鸣见日升”仅仅是“闻说”, 不能表述为肯定意。
2020中考语文复习优秀课件:古诗词 曲 第9首 登飞来峰(统编教材七下第20课)(共12 页)
2020中考语文复习优秀课件:古诗词 曲 第9首 登飞来峰(统编教材七下第20课)(共12 页)
二、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下面诗句 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20课,《口技》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20课,《口技》
﹍﹍ ﹍﹍ 。
全十美
中心思想: 本文写的是一场口技表演。 作者通过表演者以各种不同的声 响,异常逼真的模拟出一组有节 奏、有连续性的生活画面的叙述、 描写,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高 超技艺。
四、延伸拓展
分析下面几段文字,判断哪些属于 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1、“嗨,你这小鬼。”将军爱抚地把手 搭在他的肩上,顺手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说 道“ 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 正面描写 说罢,他一弯腰抄起扁担,搁在肩上。 ( )
重点词语: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只 当是时: 这个时候 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也: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宾客意少舒: 稍微
动词,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也: 几欲先走:几乎 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关于口技:杂技的一种。演员运用口腔 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它能同时发 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 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 后边,俗称“隔壁戏” 。现代口技表演, 演员不必隐身,改为借助扩音器发出各 种声响,并且可以借助于动作、手势。
口技
林嗣环
作者简介: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晚年住杭州,著有《铁崖 文集》、《秋声集》。《口技》一文选自《虞 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 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 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 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 短篇小说集。
作用: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
最复杂的内容
最精彩的表演=
最简单的道具
最热烈的观众反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口 一张 ﹍﹍,两三件﹍道具 ﹍ ,四 ﹍﹍
宾客 体投地 方﹍﹍ ﹍﹍ ,听得五﹍﹍ ﹍﹍ ﹍﹍六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

第四单元20课《口技》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答案:C解析:A.名渊,手指/动词,指明。

B.动词,擅长/名词,长处,优点。

C.都是“全、都”的意思。

D.名词,通“座”/动词,坐。

点评:考查实词,从句子结构出发便能辨别一个词的词性,通过词性来推导词义就简单多了。

2.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B.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断绝,消失C. 群响毕绝毕:消失D.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的答案:C解析:C项中毕的意思“全,都”。

点评:考查实词,功夫在积累,记住常用实词的词义。

3.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A.贤于材人远矣 B.于舅家见之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答案:B解析:例句中“于”是在的意思,A项“于”解释为“比”;C项是被动句,“于”在这里是“被”的意思;D项“于”应解释为“到”,与B 项相同。

点评:考查虚词,“于”包含“在”“比”“被”等义,将这些义项带到句子中去理解就可以作出判断了。

4、下面对把握诗歌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答案:C解析: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侧面描写。

点评:分清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描写观众属于侧面烘托,而对表演者的描写才是正面描写。

5.下列没有歧义的句子是()A.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

B.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C.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七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第20课《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语文版下册)(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第20课《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语文版下册)(含答案)

第20课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针鼹.(yǎn)喙.尖(huì)空凹.(āo)哺.乳(bǔ)脂肪.(fáng)蜷.成(quán)zhé(蛰)伏shǔn(吮)吸迟dùn(钝)粗cāo(糙)jué(掘)土fū(孵)化2.读准多音字(1)爪.子:zhuǎ其他读音:zhǎo组词:爪牙(2)黄澄.澄:dēng(形容词叠词变调,单字读音为dènɡ)其他读音:chéng 组词:澄清二、重要词语1.果腹:吃饱肚子。

2.锐利:(刀锋等)尖而快。

3.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4.吮吸:用嘴唇在乳头或小孔处吸取。

5.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也不动。

6.招摇过市: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三、文体知识说明文的说明一定要有条理,说明的顺序,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的。

比如介绍景物、建筑,多是根据地理环境、方位布局来安排;介绍事物源出、演变,多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阐述事理又多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

总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由分到合,由远及近,由浅到深,逐步阐述的。

有时为了使别人更准确地认识事物,在某种情况下,只要不违背事物的特点、规律,也可以在顺序上作某些调整。

1.文章开头由悉尼奥运会引出说明对象——针鼹,并强调“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点拨:一方面突出了针鼹的“珍奇”“稀有”,另一方面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怎样理解针鼹的“珍奇”和“稀有”?点拨:首先,针鼹的生存范围小。

“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已经可以看出它的“珍奇”和“稀有”了。

其次,它有善于掘土的特长,并且速度极快。

“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突出了针鼹的神奇之处。

第三,针鼹的繁殖最能体现它的“珍奇”。

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经知道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语文第20课 外国诗两首 知识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语文第20课 外国诗两首 知识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第20课外国诗两首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1.《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的原因。

2.诗歌的象征手法。

知识点01 作者与背景【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该篇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成为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他曾当过新英格兰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从农村生活中吸取题材,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代表作品有诗集《波士顿以北》,还有《林间空地》《雪夜林边小驻》等。

【创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1825年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这首诗是普希金在流放期间为邻居家的小女孩写的,题在她的纪念册上。

知识精讲《未选择的路》首次发表在1915年8月的《大西洋月刊》上。

第二年作者又把它作为首篇编入诗歌集《山间低地》。

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

弗罗斯特读高中时就开始写诗,17岁发表了处女作。

以后一直坚持写诗,但很少能发表,20年中仅在小刊物上发表了6篇。

他抱着当诗人的梦想打算去英国发展。

那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还是去英国;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

【微点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从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8题;共21分)1. ( 2分) 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蓟北楼、燕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筑。

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古体诗。

B. 联系诗人的境遇和心情,可将“古人”理解为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自己这样有抱负、有才能的文人。

C.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涕”就是眼泪。

D. 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岁月漫长;第三句写天高地迥;第四句描绘苦闷情绪;全诗笼罩一股悲壮苍凉的气氛。

2. ( 2分) 下面对《望岳》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岱宗夫如何”一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 “造化钟神秀”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

“钟”是“聚”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有义,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C. “齐鲁青未了”一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蓊郁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D. “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 ( 2分) 对《登飞来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诗歌的第二句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鸡鸣见日出”,把“日出”改为“日升”,增添了画面的跳动感。

B. 这首诗立意高远,感情奔放,表现出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气概。

C. 诗歌的后两句,一反前人“忧谗畏讥”之意,与《岳阳楼记》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4. ( 2分) 对《游山西村》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精品】人教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人教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目录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同步练习第3课《丑小鸭》同步练习第4课《诗两首》同步练习第5课《伤仲永》同步练习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第9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第10课《木兰诗》同步练习第1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同步练习第14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同步练习第15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第16课《社戏》同步练习第17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第18课《竹影》同步练习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第21课《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第22课《在沙漠中心》同步练习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第24课《真正的英雄》同步练习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第26课《猫》同步练习第27课《斑羚飞渡》同步练习第28课《华南虎》同步练习第29课《马》同步练习第30课《狼》同步练习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查字典有误的是组二、为下列加线多音多义字选择正确读音和字义的是宿儒 1、sù 2、xiǔ 3、xiùa.住,过夜 b.平素 c.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

拗过去 1、ǎo 2、àoa.用力弯曲 b.不顺薄薄的雪1、bï 2、bî 3、báoa.迫近 b.厚薄 c.轻视攒成小球1、zǎn 2、cuána.聚集 b.积蓄A.1、c;1、a;3、b;2、aB.2、c;1、 b;3、b;2、aC.1、c;2、a;3、 c;2、aD.2、c;2、a;1、a;1、b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轻捷班蝥无妨机关B.鉴赏人迹罕至消释人声鼎沸C.绣象绅士盔甲戒尺D.质扑博学书塾陌生四、选词填空1、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A.机密 B.机谋 C.机关)2、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八首习题解答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八首习题解答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八首习题解答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白居易。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离别古原草场的情景。

3. 诗中的“古原草”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古代的草原。

4. 诗中的“送别”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作者要离开这片草原。

5. 诗中作者对古原草的感情如何?- 答:作者对古原草充满了眷恋之情。

第二首:《静夜思》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李白。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在深夜思念亲人的情景。

3.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床前有一轮明亮的月光。

4. 诗中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如何表达?- 答: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5.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可能是李白在旅途中思念家人。

第三首:《登鹳雀楼》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王之涣。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的景色和感受。

3.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什么意思?- 答:意味着白天的阳光逐渐西沉,黄河水流注入大海。

4. 诗中作者对登高远望的感受如何表达?- 答: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登高远望的兴奋之情。

5.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可能是王之涣游览鹳雀楼时的所见所感。

第四首:《望江南》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杜牧。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对江南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3. 诗中作者对江南的景色有何描绘?- 答:作者描绘了江南的水乡、山色和花草。

4. 诗中作者对江南的思念如何表达?- 答:作者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来表达对江南的思念之情。

5.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可能是杜牧在北方思念故乡江南的景色。

第五首:《悯农》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李绅。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农民的辛劳和生活困境。

第20课 外国诗二首(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

第20课  外国诗二首(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

姓名:班级第20课外国诗二首一、单选题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悲伤(bēi)瞬息(shùn)延绵(mián)B.涉足(shè)怀恋(liàn)伫立(chù)C.萋萋(qī)清晨(chén)忧郁(yù)D.叹息(tàn)选择(xuǎn)欺骗(piàn)【答案】B【解析】【分析】ACD正确。

B伫立(zhù)。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此类题型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另外,学生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要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亲切脚印镇静来临B.诱人回顾假如从林C.美丽足迹虽然旅人D.人迹清晨路径欺骗【答案】B【解析】【分析】ACD正确。

B从林——丛林。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形近字。

极易混淆的形近字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一是读音相同相近,二是字形相似,三是意义混淆,四是不明典故,五是忽视语文法规,这是过去学生考试中出错率最高的字。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一切/都将会/过去B.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C.那天/清晨/落叶满地D.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答案】B【解析】【分析】ACD正确。

B“忧郁的日子里”是状语,后面应停顿。

“须要”是状语,后面也要停顿。

故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划分诗歌朗读节奏的能力。

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是学习诗歌的一项必要步骤,划分节奏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把诗句分成几个意义单位,两个意义单位之前可停顿,但要切记一个意义单位之间不能停顿。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使用的东西和书籍。

第20课++《外国诗二首》之《未选择的路》-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重点课文教学课件

第20课++《外国诗二首》之《未选择的路》-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重点课文教学课件

新课导入
THE HEADLINE
你选择哪条路?
PART
01 链接作者
THE HEADLINE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 1963),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生于 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父亲在他11岁时亡故。母 亲把他带到祖籍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 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 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 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诗人”,意指他处在传 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
THE HEADLINE
5.在面临选择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加 以体会。
选择时: 久久伫立 极目望去 可惜
谨慎 思考 向往 遗憾
选择后: 改日再见 难以再回返
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留恋 无奈 坚定
PART
07 写法探究
THE HEADLINE
1.诗歌第1节中,“我”站在歧路口,为什么“久久伫立”?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PART
06 感知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PART
01 链接作者
THE HEADLINE
代表作品:《诗歌选集》《一棵作证的树》《山 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 场》《林间空地》和诗剧《理智的假面具》 《慈 悲的假面具》《诗歌全集》《未选择的路》《少 年的意志》《白桦树》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16课 最苦与最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16课 最苦与最乐》

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最苦与最乐》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下划线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契约(qiè)揽住(lǎn)悲天悯人(mǐn)B.卸却(xiè)赔礼(péi)如释重负(shì)C.恩惠(huì)缠着(chán)自投苦海(tóu)D.坟墓(mù)大抵(dǐ)心安理得(ā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铭在手,一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___________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茶汤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___________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盛中的不是茶,而是滚滚红尘中偶尔___________的一颗散淡的心。

A.缭绕荡漾歇息B.环绕荡漾栖息C.环绕飘扬歇息D.缭绕飘扬栖息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喧腾蹂躏海枯石滥慧心未泯B.喑哑眩耀芊芊细草瘦骨嶙峋C.奢望弥漫心旷神怡窸窣作响D.静谧虐杀闲情逸至轻飞曼舞4.下面句子表述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找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然而即使而轻松舒展点磕退飘渺罩
4.竟字说明了六一公公的感激是我所不料的,表现了他对别人的点滴理解和肯定,便由衷的感激不禁
5.他用是的做了正面的肯定回答,不多不必,干脆果断,表现了孩子的城市
6.再问头都一直中,从六一公公的语言里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责怪孩子们偷豆,只是心疼被他坏的庄稼
7.突出那也经历的难忘,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

8.唱腔,表情,动作
9.指观众内心的共鸣。

掌声是外在的,而内心的共鸣是心灵的震撼,是内在的。

10.生动的写出了观众的激情,烘托了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11.表明观众和演员寂静融合在一起
12.休,人靠在树旁,表示休息
17:1.晦暗冗杂羁绊亢奋戛然恬静骤雨飞溅
2.略
3.
(1)腰鼓发出响声,碰撞在山崖上。

(2)形体成了思绪
4.有力、疾速、大起大落。

5.不能。

“你”将黄土高原人格化,能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感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深情和眷恋。

6. 用江南衬托黄土高原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7.不能,因为原句赞叹的语气强烈,有尽情赞美之意,而改句只是一般的说好,表达效果远比不上原句好。

8.第二段通过美丽动人的小野花,废弃的稻杆,刚刚抽穗的水稻,天空和鱼塘这些景象写出田野之美。

这些景象反映出作者对田野美景的喜爱,对故乡土地的浓郁的挚爱和眷恋。

9. 拟人,更形象生动的描写景色,增加文章的生动性感染力,吸引读者阅读10. .作者从家乡的土地联想到:土地孕育了我的祖先,我的祖先通过辛勤劳动在这块土地上奉献着生命的意义。

11. 安塞腰鼓所表现的激越、磅礴,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豪放淳朴的特色,进而体现的是民俗文化。

本文所描写的是故乡,细微的、清晰的声音更能体会出作者对故乡的感情,另外,景色用细微的、清晰的更适合。

18:⒈幽惬烁耍缕瓣撇疏
⒉慢慢拯救晃动信任了解姿势
⒊D
⒋童真童趣的游戏,艺术美的发现。

⒌指代华明。

指代弟弟。

指代爸爸。

⒍“闪烁”生动的描写出月亮被摇动的竹影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的动感。

⒎表现了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的好奇,有些出孩子的好玩好动。

⒏同时兼备真和美。

⒐图画既要像又要美,照相只有像。

⒑原不过要借图画来训练人的眼睛,使眼睛正确而又敏感,真而又美。

然后拿这真和美来应用在人的物质生活上,使衣食住行都美化起来;应用在人的精神生活上,使人生的趣味丰富起来。

⒒不同意。

因为下棋和音乐、绘画、书法一样,都能陶冶人的情趣。

(能自圆其说即可。


⒓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和善待人是一种美;照顾别人是一种美;心胸宽广,是一种美。

只要留心在街上观察,抓住小事,就能发现“美”。

帮助迷路的小孩子,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美”是无处不在的。

(自己写的)
20口技
1.(1)jiàn(2)chì(3)hǔ(4)jī
2.(1)即使(2) (3)只(4) (5) (6)跑
3.林嗣环铁崖虞初新志张潮
4.(1)打呵欠,伸懒腰(2)说梦话(3)喂奶(4)这
5.C
6.(1)不久,孩子醒了,大声哭。

(2)全场宾客没有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微地笑,默默地赞叹,认为绝妙到了极点。

7.深夜中一户四口醒而复睡的情景。

既从正面描写各种声音,又从侧面描写宾客为表演所陶醉、折服的神态,这样共同表现口技表演之高超。

8不能名其一处也----随处可见处:地方
有一大儿醒,絮絮不止----血流不止止:停止
宾客意少舒----舒活筋骨舒:伸展
出处:古文第7篇
既长,博通《三礼》——既往不咎既:已经
唯与外弟萧探相善——唯利是图唯: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