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10.08.4

合集下载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12.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肺、肝、肾、心、脾
13.君子三戒: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
14.医德最高境界:不治已病,治未病
15.应激源的类型:生物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文化性应激源
16.应激源的特征:负性生活事件、不可控制的事件、模棱两可的事件、生活核心部分事件
17.作为身体防御的应激:a 交感肾上腺髓质轴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急性应激 坎农的“战斗逃跑理论”
4.应激:是机体对应激源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同时伴有可以预测的生理变化,以及认知行为的改变。
注:坎农最先将应激这一术语引入社会领域,提出稳态的思想以及战斗-逃跑理论。
5.应激源:是指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能使人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
6.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是基于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的原理通过大脑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神经免疫学方法。
a 警觉期:机体调动自身的力量和资源应对威胁。(惊恐反应阶段)
b 抵抗期:机体继续努力应对威胁,与威胁处在对峙状态。(抵抗阶段)
c 衰竭期:个体不能战胜威胁,消耗了自身的生理资源,最终导致疾病或死亡。(疲劳反应阶段)
3.拉扎鲁斯-应激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的核心观点: 应激是以认知评价为核心的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应激是对事件进行评价,对自身潜力进行评价以及对自身反应进行评价的综合结果。
6应激与饮食的关系:
a 半多半少
b 对于既不节食也不肥胖的人,应激可能会抑制饥饿感,减少进食。
a 时间紧迫感
b 竞争性强
c 高度的敌意和侵犯(促发冠心病的最主要因素)
24.C型行为的主要特征:
a 童年形成压抑,内心痛苦不向外表达及克制的性格。

健康心理学教学大纲

健康心理学教学大纲

《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课程教学大纲(保留版权)《健康心理学》课程是为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健康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影响人健康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了解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运用健康心理学的相关技术,分析与处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健康心理问题。

课程总教学时数为50小时,课堂讲授占80%,实习占20%课程考核方式分两部分,一是学科结业闭卷考试,100分钟,占学科总分70%;二是平时作业思考题或小论文,占30%。

主要参考教材Phillip L. Rice著,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郑晓边著:《心灵成长-校园生活中的健康心理与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章健康心理学概论一、健康1.大众对健康的解释2.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解释“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WHO,1947)。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三分法观点,将健康限定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而非仅仅是疾病的缺乏。

3.汤纳特尔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的解释4.整体健康观5.健康的水平(1)格林伯格提出了健康的五级观点。

(2)汤纳特尔的三级健康水平模式6.结论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和完善的状态。

对健康的理解表现在三个方面:健康由三个方面组成,即生理、心理和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都不能称之为健康。

健康的特点二、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处在科学的婴儿期。

1、定义:是对促进和维护健康、防治生病、辨别健康、生病和相关功能失调的病因和诊断联系、以及对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政策形成的融教育、科学和心理学学科专业贡献为一体的结合体。

该定义特征:包括教学、研究、干预三大职业活动。

2、健康心理学的对象健康心理学的对象是与人的健康有关的行为,或者是达到健康状态有关的心理现象。

《健康心理学》课程笔记

《健康心理学》课程笔记

《健康心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健康心理学绪论第一节健康心理学概述一、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专门领域,它专注于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身体健康和疾病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学原理和技术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疾病的挑战。

二、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 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心理应激与疾病:研究心理应激如何通过生理途径影响健康。

- 心理因素在慢性病中的作用:探讨心理因素如何影响慢性疾病的发展和治疗。

- 心理免疫学:研究心理状态如何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2. 健康行为的心理机制- 健康行为的动机理论:分析人们采取健康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动机。

- 健康信念模型:解释人们如何根据自己对疾病的信念和态度来采取行动。

- 自我效能理论:研究个体对自己改变健康行为能力的信念如何影响行为改变。

3. 心理干预与健康促进- 心理教育: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 心理咨询与治疗:为个人或群体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以改善心理健康。

- 健康促进项目:设计和实施旨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干预项目。

三、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应用领域1. 临床心理学- 心理评估:在医疗环境中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 心理治疗:针对心理疾病和健康问题提供治疗。

- 康复心理学:帮助患者从疾病中恢复,重新融入社会。

2. 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 健康促进:通过政策和社会支持来改善健康行为和生活条件。

- 疾病预防: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3. 公共卫生- 心理健康政策:制定和实施促进心理健康的政策。

- 心理健康服务:提供面向公众的心理健康服务。

- 心理健康研究:进行流行病学和健康相关研究。

第二节健康心理学的学科位置一、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它与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整合了这些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以解决健康相关问题。

健康心理学知识点

健康心理学知识点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一、1.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⑴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⑵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⑶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2.心理正常与异常区分的常识性方法:⑴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⑵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⑶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⑷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3.李心天非标准化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⑴就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⑵就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⑶就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⑷就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⑸就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4.李心天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四类标准化的区分:⑴医学标准⑵统计学标准⑶内省经验标准⑷社会适应标准。

5.郭念锋病与非病(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⑴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有无自知力,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⑵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⑶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一、认知障碍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2.知觉障碍:错觉、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假性幻觉(形象模糊、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如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不用耳朵也能听到声音等)。

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又有功能性幻觉(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存在、消失)、思维鸣响(听到自己的思想)、心因性幻觉(强烈精神刺激引发)。

3.感知综合障碍。

二、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⑴思维奔逸(词汇丰富,自诉脑子反应快);⑵思维迟缓(反应迟钝、语速慢、自诉脑子不灵了);⑶思维贫乏(语速不慢,回答简单,没有什么要想,也没有什么可说的);⑷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不切题,答非所问);⑸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旁人无法理解);⑹思维不连贯(严重的破裂性思维,语词杂拌);⑺思维中断(思维过程突然中断,不受意愿的支配,心里明白,但脑子里一片空白);⑻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还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⑼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完全不受自己意愿的支配)。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一、健康心理学的兴起1978 年健康心理学在美国诞生。

1978 年,在美国的心理学会的大会上,400 多名心理学家签名要求成立新的分会即健康心理学会,得到美国心理学会的正式承认,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8 个分会。

到1989 年会员达到2742 人,是美国心理学会中,会员发展最快的学会。

1982 年创立了健康心理学刊物。

除《健康心理学》杂志外,美国的相关学会的相关杂志《社会科学与医学》、《心理与健康》、《行为医学》、《健康与社会行为》、《行为研究与治疗》、《变态心理学》、《应用社会心理学》等几十种杂志,刊登大量的健康心理学研究论文。

健康心理学在欧洲,在比利时、英国、德国、荷兰等都获得较快的发展。

日本健康心理学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1988 年1 月日本健康心理学会正式成立。

1988 年10 月召开了第一届年会。

学会会刊《健康心理学研究》同时发行。

作者曾参加过1990 年日本健康心理学年会与1993 年健康心理学年会。

日本健康心理学的特点是临床心理学的思路和方法占主流。

健康心理学在十多年来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基本满足,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心,不仅对身体重视,而且对心理健康也开始重视。

2.国际社会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加重对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

人们要求对环境污染提出防治的对策,包括以心理学的角度防治的对策。

3.现代科学和医学的进步,传染病等死亡率高的疾病已成为过去。

心身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冠心病、高血压、肿瘤已成为人类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心身疾病与人的心理特别是人的情绪、个性、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与社会压力等有关。

而这些都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并能提出预防对策的。

□二、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优化人类的情绪与人格人的良好情绪对人的健康的作用是药物不能比拟的。

健康的情绪是人体机能旺盛与协调的控调器,是促进人健康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

健康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健康
一、健康的生物医学定义 常识:“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贝克尔认为:健康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 部分处于安宁的状态,它的特征是机体有正常 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 健康的生物医学标准: 二、健康的社会学定义 帕森斯认为:“健康是已经社会化的个人完成 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 健康的社会学标准:
第二节健康心理学的发展
健康心理学诞生于1978年,标志是1978年美国 心理协会正式将健康心理学看成一个分支(38) 不久,George Stone和他的同事合编了第一本 健康心理学著作 1982年,第一本健康心理学杂志正式出版 Joe Matarazzo提出第一个健康心理学定义: 健康心理学是对促进和维护健康、防治生病、 辨别健康、生病和相关功能失调的病因和诊断 联系,以及对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 政策形成的融教育、科学和心理学学科专业贡 献为一体的结合体
健康心理学绪论
• 五、健康的三维立方体模型 1.基本假设 完美的健康只是一种理想,我们只讨论正常的健康 我们把健康的三个方面中的每一个方面的范围限定 为健康和疾病两个范畴 所有这三个方面在确定个人健康状态时所起的作用 大体相同 健康或有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导致一种 不断变化的状态 由此产生的综合结果(健康状态)被看做是理想的 类型。理想的类型在现实中可能并不存在,但在被 看做由强调典型行为的某些方面所形成的抽象观念 时可能是有用的
健康心理学绪论
6.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 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 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健康心理学绪论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 好的接触,能面对现实、主动适应环境, 当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现实的要求相矛盾 时,能很快调节自己、平衡自己的心理冲 突,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计划,努力使自己 的思想行为与环境协调一致。
有与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 不同的心理行为,从而形成了不同年龄阶段独 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 段的特殊群体,应该具有与年龄和角色相符合 的心理行为特征。
亚健康状态(六条)
一、经常失眠或睡不好觉 二、情绪总是处在低落状态 三、看问题总爱看消极的一面 四、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决定 五、对做事情缺乏兴趣 六、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感觉没意思
智力正常,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与 求知欲
智力是指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 思考力、操作能力的综合。一般来说,心理健康 的学生,求知欲比较强烈,在学习中能克服各种 困难,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学习保 持一定的效率,学习成绩也比较稳定。
有健全的意志
意志是自觉的确定目标、调节行为、克 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健 全的重要标志在于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 顽强性。心理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 有明确的目的,能坚定地运用切实有效的方 法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优柔寡断、 不轻举妄动不草率行事。
有完整和谐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在气质、能力、性格理想、 信念、动机、兴趣等人格方面能够平衡发展, 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能以此为中心把自 己的需要、愿望、目标行为统一起来。持续的 悲观、猜疑、急噪、嫉妒是人格缺陷的表现。
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
心理健康的人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 和优缺点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能了 解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能对自己 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设定得比较切合实际; 能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健康心理学笔记(精简)

健康心理学笔记(精简)

健康心理学笔记第一章人类有关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发展对于“健康”概念的理解,为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健康是个人作为个体和社会成员完成全部生活的能力。

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最基础、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著名的健康三维概念,极大地扩展了健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章健康心理学概述第三章健康行为、健康促进、健康管理第一节行为与健康一、相关概念1、健康行为:是人们为了增强或保持健康状态所采取的行为。

主要包括:减少或消除有健康危险的行为;积极的行为;以及遵医行为。

2、健康习惯:是与健康行为有关的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已经根深蒂固,并且常常下意识地自动表现出来。

一般童年时形成,约十一二岁稳定下来。

3、生活方式:是个体所作的影响健康的各种决定的总合。

造成疾病的最重要的原因及一般的死亡原因都与个体的生活方式有关,是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生活方式自己可以控制,对于疾病预防和改善颇具意义。

4、危险行为:是与健康行为相对的,有损于当前或未来健康的。

青春期是危险行为的一个易感期。

二、健康行为的意义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与绝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感情性疾病、意外伤害、职业伤害等的预防和控制也与生活方式关系紧密。

而且行为是可改变的,因此健康心理学特别关注与健康相关联的行为。

意义:健康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死亡率;能延缓死亡时间,提高个人寿命和人口的平均寿命;可以推迟慢性疾病所致的并发症的出现;成功的行为矫治可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发行,从而缩减大量用于健康和行为方面的费用。

三、健康行为的相关理论(一)教育呼吁理论观点:如果人们获得了正确的信息,将会改变健康习惯。

因此,健康教育是让众从事健康行为的有效途径。

局限:不过欲望和偏爱影响着人们对新信息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作的判断,对负面信息可能进行自我防御性的加工。

(二)健康信念模式观点:人们是否进行预防疾病的行为,直接取决于他们所作的两个判断:一个是评估自己对特定健康问题所感受到的威胁,另一个则是对采取预防行为的好处和障碍进行衡量。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康宁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亚健康:人提出了健康状态和疾病以外,存在着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潜病状态。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

它是关于心理因素如何使人们保持健康、使人们生病以及应对疾病的学说。

心身反应:精神紧张能引起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的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生理性的,称为心身反应动机性不良归因:是个体维护自尊的需要,对良好的行动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不好的行为则坚决否认自己责任。

自我服务偏差:是指由于某种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解释行为原因时出现的倾向问卷法:是研究者利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是我有关心理、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个案法:有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是对某个被试或某些被试,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观察了解,一研究其心理的变化特征。

可用以健康人的常态研究,也可用于患者包括躯体疾病、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者自己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所做的结论。

基本归因偏差:又称主要归因错误,是指在对他人进行归因时,观察者常常过高估计行为者内在稳定的个性特征,也就是降低情境因素的影响而夸大行为者个性特征。

归因中的时间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变得更加情境化,即对人为归因的减少和对环境归因的增加行为者—观察者效应:双方在认知同一行为时,行为者对自己的成功归因于个人;而观察者对他人的成功,倾向于将成功归于情境,将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生活事件:是指那些非连续性的、有清晰起止点的、可以观测的、明显的生活改变,对于这些生活方面的突然变动人们很难有效的应对处理,是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亚健康表现:为人的机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日常烦恼:烦扰是环境中日常作用为特征的激惹、挫折和苦恼心理活动状态的判定方法:①社会适应方法:以社会规范为衡量方法、以生活适应状态为衡量方法②医学方法: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判定标准③统计学方法④心理测验方法⑤内省经验方法⑥价值观方法心理异常的特征:痛苦感、心理生理机能紊乱、我向关注、异常心理固着健康心理学的基本任务:1.描述影响健康的心理活动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2.研究和揭示影响健康的心理规律3.指出积极预防或控制的途径四大理论:1.条件反射理论:①经典条件反射(巴普洛夫、谢切诺夫)、基本条件是某种无关的刺激与无条件刺在时间上的重合②工具条件反射(桑代克、斯金纳)是指自发的、偶发的行为,因多次受到行为后刺激物的强化而形成巩固的关系2.心理动力学理论(弗洛伊德):意识潜意识的冲突理论、人格结构的冲突论3.心理生理学理论(沃尔夫)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流行病学调查法、个案法斯腾伯格的认知风格理论:思维风格存在于个体的所有活动中,而且随着活动的不同任务和情景,思维风格可能会有所变化。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现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心理学的重要性。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涉及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旨在促进健康,防止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增强个体的心理素质,改善在个体、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它依据现存的研究结果,探讨心理健康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并建立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帮助个体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维护心理健康,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它根据不同年龄段、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等个体差异,提出了改善心理健康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例如,改善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网络,可有效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历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肤浅心理学实验,以及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服务的方法论。

心理历史通常围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主要理论和实践方法等来进行。

心理学基本原理涉及研究人类行为的根源,以及行为和心理发展乃至个体健康的影响因素。

肤浅心理学实验研究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

有关如何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服务的方法论,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学咨询、社会工作、心理治疗以及心理测评等。

健康心理学在当今世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了有效的心理建设和改善方法,以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仅仅限于理论和方法,它也涉及大量的应用领域,例如教育、医疗、心理健康咨询,个人及社会团体心理咨询,以及心理疾病的预防、处理等。

它不仅能够帮助个体改善心理健康,也能够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支持,促进心理健康文化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在社会上更好地适应。

健康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多样,其成果也十分丰富,为社会提供了无数宝贵的贡献。

心理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士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深入研究和诊断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尝试不同的改善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在当今社会,健康心理学及其理论和实践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良好的发展。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与健康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领域,它探讨了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态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身体健康。

近年来,健康心理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

心理与健康的关系心理因素对健康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人们在面临压力时,身体会产生应激反应,长期的压力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如高血压、消化不良等。

而正向的心理状态,如积极乐观的心态,会加强免疫系统,降低患病风险。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压力与健康:研究人们在面临压力时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探讨如何应对压力以维持健康。

2.心理健康与生活方式:分析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3.心理疾病与健康:研究心理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寻求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

4.心理治疗:探讨心理治疗在身心健康中的作用和价值,推广健康的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干预与健康促进在健康心理学中,心理干预被认为是维护心理健康和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心理干预旨在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调整不良的心态,提高心理韧性,从而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常见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法等。

此外,健康心理学也倡导健康促进的理念,通过教育和宣传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态度,提高公众对健康的重视,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结语健康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理健康,更是心理健康和全面的健康感。

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健康,关注身心平衡,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享受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

希望通过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找到更好的方法来保持身心的健康平衡。

让我们共同努力,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

健康心理学 答案

健康心理学 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健康心理学答案《健康心理学》的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1. 生物医学模式提倡心灵肉体分开二元论。

【正确】 2. 健康心理学在预防疾病方面的主要发现之一,是改变信念和行为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正确】 3. 人的右大脑半球通常处理视觉影像、情绪和知觉模式。

【正确】 4. 动脉粥状硬化症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错误】 5. 抽烟与嚼食槟榔是台湾常见的不当生活型态与健康问题。

【正确】 6. 社经水平是健康信念模式的修正因素之一。

【错误】 7. 遗传与社会心理因素对酒瘾的形成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错误】 8. 均衡营养是规律运动的影响因子之一。

【错误】 9. 药物是目前最普遍被使用来处理疼痛的方法。

【正确】 10. 疼痛知觉与注意力是否关注在疼痛刺激上有很大关系。

【正确】 11. 如果孩子常以借口肚子痛而不去上学,那家长只好每次都带他回去休息,因为这是无法以行为改变技巧处理的。

【错误】 12. 压力反应组型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大部分是属于特殊的反应组型。

1/ 11【错误】 13. 所谓轻压力,是指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扰乱性效应的压力。

【错误】 14. 以集中注意力是创伤后压力症的症状之一。

【正确】 15. 所谓情感症,是指长期情绪状态处于障碍的心理异常。

【正确】 16. 当大学生选修某门课程时,面临课程有趣喜欢,但又讨厌作业报告太多的心理冲突时,是属于多重趋避冲突。

【错误】 17. 压力会造成儿茶酚胺和皮质类脂醇的增加,会降低个人的免疫能力。

【正确】 18. 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压力,所引起或使之恶化的症状或疾病,我们称之为心身症。

【正确】 19. 失业与离婚属于主观压力源。

健康心理学入门

健康心理学入门

健康心理学入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2. 掌握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养,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理论;3. 健康心理学的应用与实践。

三、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关于心理健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健康心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知识讲解:1. 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a.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b. 健康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疾病模式到健康模式的转变,强调积极心理资源的培养和运用。

2.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理论a.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心理应对与适应、心理干预与康复等。

b. 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心理应激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积极心理学等。

3. 健康心理学的应用与实践a. 健康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临床心理学、公共卫生、教育、职业健康等。

b. 健康心理学的实践方法包括: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心理教育等。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运用健康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健康心理学的重要观点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健康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讨论与总结: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关于心理健康的图片,用于导入环节。

2. 课件:包括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领域和主要理论等内容。

3. 案例材料:提供相关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主要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运用健康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
二、效度: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 存在的标尺。 1、症状学效度 第一,临床经验证实“心理不健康特 征”的真实性。 第二,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说 明“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是真实的。
预测效度-自然发展的预期
心理不健康状态
三个月内自行缓解
短期内得不到化解
长期得不到改善
内容泛化 一朝被蛇咬, 神经衰弱或
健康心理学与心理卫生
• 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又称精 神卫生, hygiene一词系古希腊健康女 神之意,后以health代替hygiene,应称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但仍可习 称心理卫生。
主讲内容
• • • •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关于健康心理学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压力与健康
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不健康心理: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 的心理过程。 区分的工具和手段:SCL90,SAS, SDS,MMPI。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发展 史只有28年。 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都欠明确。 健康心理学没有一般性定义,仅仅有工 作性定义和操作性定义。 健康心理学与心身医学的区别。
一般心理问题的具体指标
1、刺激的性质: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 而产生内心冲突。 2、不良情绪体验:厌烦、后悔、懊丧、自责。 3、持续时间: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间断地持续两个 月。 4、反应强度: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态. 5、基本维持正常社会功能,效率下降。 6、反应的泛化程度:仅局限于最初事件;相类似的事件 不引发同类不良情绪。



某男,交通事故后因伤事严重,左下 肢被迫截肢。 • 某女,60多岁,患癌症后,出现脾气 及行为改变,经常与他人吵架,不讲道 理。
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给予患者 心理辅导。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一单元 概述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第一单元 概

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 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 各类心理异常状态:神经症、人格障 碍、精神障碍。
马塔拉左(Matarazzo)的健康心理学定义
健康心理学是整合了心理学对特殊 教育、科学与专业从业人员的贡献,以 增进和维持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确 定健康、疾病及功能失调,分析并改善 医疗保健系统和医疗政策为目的的综合 性学科。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 科,它致力于研究行为与心理过程和健 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结构效度: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
3、身体健康水平 身心一体原则 4、社会变迁 例:文化休克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人口学因素
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状态
身 体 健 康状况 社会变迁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分类
心理不健康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
心理问题
刺激的性质 反应的持续时间 反应的强度 反应是否泛化 有无人格改变 社会功能
健康心理咨询(P423)
• 当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因各类刺激 引起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情绪问 题,或者因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时, 也就是说,发现自己的心理健康遭到破 坏时,这时进行的心理咨询就是健康心 理咨询。
“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
一、用途 1、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 2、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 3、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 4、咨询方案的制定。 5、疗效评估。 6、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 7、职业培训。 8、心理健康状态调查。 9、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
备注:总分为 3,不符合诊断神经症;4—5 分为可疑病例;总分不小于 6 分,可诊断为神经症。
DSM-IV诊断系统
• DSM-IV TR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
培训教材的定义: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 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健康概念及其演变
•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它成立 时的宪章中就明确提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躯 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 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 1986年,世界卫生协会年会发出“健康还 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宣言,进一步丰富了 健康的内涵,使心理健康和健康的内容更加完 整。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 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神经症评定标准(许又新)
项 目 不到 3 个月为短程 病程 3 个月到 1 年为中程 1 年以上为长程 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 精神痛 苦程度 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 标 准 1 2 3 1 2 分数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
1、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2、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 3、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
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1、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2、患者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 感觉上。 3、情绪低落。 4、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5、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概念的区分 心理正常 心理不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心理状态
心 理 正 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心理问题、严重心理 问题、部分可疑神经症
健康心理 不健康心理
心理不正常
变态人格、神经症、其它
精神障碍
异常心理
心理咨询范围
知识点: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
主要区别点在于:心理冲突的性质。
• 41~50严重症状(如自杀意念,严重的强迫性仪式动作,频繁行 窃或是社交职业或学习功能严重损害(如无朋友,不能工作)。
31~40现实检验或语言交流有某些损害(如常常言语缺乏逻辑性, 概念模糊或前后不连贯),或是工作、学习、家庭关系、判断、 思维或心境的几方面严重损害(如抑郁者回避朋友,对家庭冷淡 且不能工作,儿童常常欺侮较幼者、在家胆大妄为并逃学)。 21~30行为明显受委想或幻觉的影响或是言语交流或判断的严重 损害(如有时思维破裂,行为明显不适切,自杀先占观念),或 是几乎所有方面的功能丧失(如整日卧床,无工作、家庭或朋 友)。 11~20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危险(如有不一定致死的自杀未遂行 为,频繁暴力,躁狂性兴奋),或是有时不能维持起码的个人卫 生(如便床,尿裤),或是言语交谈明显受损(如大多是思维破 裂或缄默)。 1~10持续存在严重的自伤或伤人的危险(如经常暴力),或是 长期不能维持起码的个人卫生。或是有一旦成功定必致死的严重 自杀行为。
• 【项目和评定标准】GAF只有一个项目,即病情概况。分成(1~90) 9个等级。分数愈高,病情愈轻,评分参考标准原文如下。 假定精神疾病与健康属一连续过程,请评定当事人心理、社会、职 业功能。请不要包括躯体问题(或环境所限)所致的功能损害。 81~90没有症状或症状极微(如临考前轻度焦虑),各方面功能均 佳,对很多活动均有兴趣并能参加,社会能力强,对生活普遍满意,仅有 一些日常小问题(如偶与家人争吵)。如有症状,大多为时短暂且属于对 心理社会刺激的必然反应(如与家人争吵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71~80社会、职业或学习能力仅有轻微损害(如一时学业落后人) 61~70存在轻度症状(如抑郁心境或轻度失眠)或是社交、职业或 学习功能的某一方面有些困难(如偶有逃学或在家行窃),但是一般功能 良好,保持着某些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51~60中度症状(如情感平淡,说话冗赘,偶有惊恐发作)或是社 交、职业或学习能力中度损害(如几乎没有朋友,与同事冲突)。
对于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且具有自我悦纳的 态度; 对于生活的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 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逃避。
健康即财富
美国哲学家欧文(Owen)语:
健康是富人的幸福,穷人的财富。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1988年) 1、体验标准:主观体验——良好的心情、恰当的自我评 价 2、操作标准:效率(心理活动和社会功能) 3、发展标准:个体的心理发展状况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 什么是心理不正常(异常)? • 什么是心理健康? • 什么是心理不健康?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的定义: 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 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志: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心理健康十标准(郭念锋1986年)
1、心理活动强度:对突然的强大的精神刺激抵抗能力。 2、心理活动耐受力:经受长期精神刺激的能力。 3、周期节律性 4、意识水平:注意力品质 5、暗示性 6、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复习:区分异常心理的标准
• • • • • • • • 1、医学标准 2、统计学标准 3、内省经验的标准 4、社会适应标准 郭念锋: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两个案例(P300)

严重心理问题
1、刺激的性质: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2、不良情绪体验:悔恨、冤屈、失落、恼怒及悲哀等。 3、持续时间:不间断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4、反应强度: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非专业性干预难以 解脱。 5、社会功能受影响。 6、反应的泛化程度: 相类似的事件引发同类不良情绪。 (泛化) 可以伴有人格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