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3课 香山的红叶

3课 香山的红叶
课题
香山的红叶
课型
阅读课文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理解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3.正确书写10个生字,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北京香山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况
3.检查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情况
香山红叶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与众不同
看来香山红叶的美景已经印在了你们的脑海里了,文中许多优美的语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你从文中那些词或句子中体会到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画一画,读一读,品一品。
2.这节课我们游览了独特的香山,你一定有很多感悟动笔写下来
3.全班交流
观看图片,欣赏美景。
畅谈感受,看了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
齐读课题
1.组内学生互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1.小组内卡片认读
2.全班开火车式认读
课文写的是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的美
1.生读课文
2.画出相关词句
3.品读相关句子
预设:
1.秋天一到,天气变凉了,再打几次霜,树叶就变了颜色:起初变得有点发黄,然后又黄逐渐变红,远远看去像一朵朵盛开的红花。
1.再读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看谁背的最快
同学们搜集了很多描写红叶的诗或优美的句段,大家共同品读
板演,指名认读
文中有许多好词请大家积累下来
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句,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妙处
1.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第二个星期来时,这里却忽然变得(),处处是“红花”一片了。

香山的红叶 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香山的红叶 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香山红叶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

教师板书:(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一遍。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

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枫叶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

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那里有什么?你觉得怎么样?三、学习读儿歌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è2.复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g、xiāng、tiān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

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

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学读儿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7.认识逗号和句号。

8.再读儿歌,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告诉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9.指名读儿歌,读出香山红叶给你带来的喜悦。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一)学习生字的音1.指导学生看生字表。

六年级语文教案 香山的红叶-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六年级语文教案  香山的红叶-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牡丹江市华欣小学刘莉一、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风光。

画面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看到这些红叶,你有什么感受?是的,这些红叶美得绚丽,红得可爱。

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今天这节语文课就让我们随着作家叶君健一起走进北京的香山,去发现、品味香山红叶的美。

(板书3香山的红叶)齐读,二、初读课文、初建美的印象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并把自己感觉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多媒体课件。

课前我们进行了词语预习,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萧瑟浓淡相宜奇丽多姿交相辉映)3.指名朗读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深秋的香山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山一样吗?我们都已感受到香山与别的山有着不同的美,请用四个字概括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板书(与众不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寻访红叶之美的与众不同。

三、深入精读、寻访红叶之美(一)指名读1、2自然段1.思考:在作者和人们的联想中,树叶是什么样的?秋天一到,这些普通的树叶变得怎样了?2.而作者在文中写的红叶是哪种植物?(课件黄栌树)并让学生介绍。

3.师:这种黄栌叶又叫红叶(1)你从文中哪些词或者哪些句子体会到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找一找、画一画)(2)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4.作者描写感官上的香山红叶从哪方面进行描写的?(颜色)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找出来读一读。

5.开篇写普通的树叶,后面写香山红叶,这是什么写法?(对比手法更加突出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秋天万物萧瑟,正是香山红叶“全盛时期”的开始,也就是红的时节与众不同)(板书:红的时节)6.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分自然段,赛读(读出香山红叶之美,读出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之情)。

课件(二)学习第3自然段师:香山红叶除了红的时节不同,还有哪些不同呢?让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谁愿意读第三自然段?1.想一想:(1)第一个星期来,山上是什么样?(林绿阴深)第二个星期来,山上什么样?(喜笑颜开)。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 【完整版】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 【完整版】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哈市道里区新发中心校张小波一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1、多媒体课件播放香山景色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看到这些红叶你有什么感受呢师:是的,这红叶美得绚丽、红得可爱。

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今天,这节语文课就让我们随着作家叶君健一起走进北京的香山,去发现、品味香山红叶的美。

(板书3香山的红叶)二介绍北京香山。

多媒体课件三初读课文、初建美的印象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认读词语,交流自学词语。

多媒体课件萧瑟:冷落,凄凉。

浓淡相宜:无论色彩浓重或淡薄都很好看。

奇丽多姿:姿态各异,奇特而美丽。

交相辉映:(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章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4、读过课文,你觉得香山红叶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看来,香山红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都已感受到香山红叶之美,请用四个字概括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板书(与众不同)四深入精读、寻访红叶之美当秋风一吹,漫山的黄栌树由黄变红,整个香山成了红花的海洋,这个时候去香山赏景,是会别有一番情趣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度学习课文,去寻访红叶之美的与众不同。

(一)、指名读1、2自然段1、思考:在作者和人们的联想中,树叶是什么样的秋天一到,这些普通的树叶变得怎样了读后你有什么感受(1)理解词语:萧瑟并造句(2)而作者在文中写的红叶是哪种植物(黄栌树)并让学生介绍。

2、师:这种黄栌叶又叫红叶,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1)你从文中哪些词或者哪些句子体会到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2)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小组交流,播放课件)。

3、作者描写感官上的香山红叶从哪方面进行描写的(颜色)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找出来读一读。

适合自学的小学一年级《香山红叶》教案

适合自学的小学一年级《香山红叶》教案

适合自学的小学一年级《香山红叶》教案。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香山红叶》这篇课文有着很高的适用性。

在他们的基本教育阶段,学生需要通过直观的体验来理解真正的含义,加深对文学常识和本质的理解。

因此,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教授这篇文章,将会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更快地掌握知识。

第一章:教学目标按照自学指导教材的建议,设定可测量、可跟踪、适当挑战且能够激励学生的目标。

同时应该设置相应的学习效果标准,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找到自我价值感并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的例子:-熟悉《香山红叶》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了解明代文人爱好山水诗的背景。

-学习辨识文学作品中描写冬天景色的各种文学表现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第二章:课堂内容和授课方法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使学生体验到主动学习和发现教育的乐趣。

教师可以设计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演练或其他方法来优化学习体验。

一个典型的小学一年级自学教学计划,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介绍文章:首先应该通过讲述《香山红叶》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教师可以使用联想游戏等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感觉,帮助他们建立对这个主题的认知。

2.来自明朝时期的文学爱好:学生需要理解并学习明代文人爱好山水诗的背景。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研读相关文章的方式,了解文化背景并学会使用正式的课件。

3.冬天景色的描写手法:当学生达到这个阶段时,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文学作品中用于描写冬天景色的各种表现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主动学习方法,例如朗诵、小组演绎等来巩固他们所学的内容。

4.个性化创作:学生会用所学的技巧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尝试应用他们在前面章节中学到的表现手法。

利用小组讨论、工作坊和体验式学习等途径,将课程改为白菜鸡肉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灵感。

第三章: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教学计划中必须有一种有效的评估机制,并根据可测量和可快速反馈的方法将学习经验转化为数字化的测量结果。

该评估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互动问题测试:老师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问答比赛,以检查学生对文本主题和故事情节的理解情况。

六年级语文上册 香山红叶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香山红叶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香山红叶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香山红叶》的主要内容,了解香山红叶的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香山红叶》的主要内容。

2. 欣赏香山红叶的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表达自己对香山红叶的感受和想象。

教学准备:1. 课文《香山红叶》的文本。

2. 香山红叶的图片或视频。

3.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香山红叶的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

2.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香山红叶》。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讨论。

三、生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2. 学生朗读生词和短语,并解释其意思。

3. 教师引导学生用生词和短语造句。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关于香山红叶的写作题目。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香山红叶的感受和想象。

3.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 学生反思自己对香山红叶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3. 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阅读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关于香山红叶的额外阅读材料,如相关的文章或故事。

2. 学生自主阅读拓展材料,理解其内容。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七、欣赏香山红叶之美(10分钟)1. 教师展示香山红叶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其美丽景色。

趣味易懂的《香山红叶》语文教案

趣味易懂的《香山红叶》语文教案

趣味易懂的《香山红叶》语文教案。

一、语境介绍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香山的基本情况。

香山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著名的旅游景点。

每当秋季来临,香山就会变成一片金黄,仿佛整个山都被罩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赏,可谓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二、“秋日”引入
文章开头采用诗歌的形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出了文章主题。

作者选择了“秋日”这一时节来引入,而不是其他的季节,其原因是因为秋天是一个以变化、落叶和收获两个极端为主题的时期,正好与我们观赏香山红叶的主题相呼应。

三、描写细节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描写细节来体现景致是个经典的手法,而在这篇《香山红叶》中,作者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这个技巧。

文章中有多处细节的描写,让读者在阅读中似乎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红叶的美妙。

例如,在文章中这样描写香山红叶:“山谷,秋风吹拂,一丛丛红叶在风中瀑布似地飘落,一条条红带在空中舞蹈,红云成片、飞舞四方”,我们可以发现这里不仅有红叶的描写,还有风、红云的描
写,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叶被风送去的感觉,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会有红云成片,这些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四、语言亮点
作为一篇优秀的语文教案,文章的语言亮点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例如,作者在描述红叶时,使用了“红云”三个字,形象生动的表达了红叶的美丽。

除此之外,文章还应用了反诘句、排比等修辞手法,促使文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香山红叶》语文教案从语境介绍、引入、描写细节和语言亮点四个方面展现出其趣味性和易懂性。

大家不妨掌握其中的精华,将其运用到教学中,相信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最新教科版(六三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香山的红叶》优秀学案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教科版(六三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香山的红叶》优秀学案第一课时(精品)

《香山的红叶》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词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词语。

2.积累“萧瑟、全盛时期、林绿阴深、青葱郁茂、交相辉映、浓淡相宜”等自己喜欢的词语。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请用四个字概括出香山的红叶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2.本文的大意是什么?
四、参考资料
著名景点。

主要景点有鬼见愁、、等。

玉华山庄位于山脉中部,是庭院型风景点,院内古树参天,榕树成行,泉流淙淙,亭台层层,是幽雅宜人的好地方。

静翠湖:以山为屏障衬托出的漫山红叶景色,最大看点就是沿着石板路向上再走二百米,就可领略到翠微亭景区"红叶黄花自一川"的历史园林胜景。

看云起: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是四角风景亭,位于驯鹿坡东侧,取"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意,周边尽是红叶林区。

森玉笏:位于森玉笏的峭崖之巅,登二百余台阶方可到达,为八角风景亭,是近观红叶的最佳之地,鸟瞰视野更为广阔。

玉华岫: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位于香山的半山腰,是观赏红叶最好的地方,院内平坦优雅,每逢秋季,凭栏南眺,苍松翠柏簇集山腰,黄栌密布山峦,还有金秋的桑树和栾树点缀松柏红叶间。

隔云钟: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位于昭庙琉璃塔西侧,为四角攒尖方亭,站在此亭,可观北山红叶景观,还可远眺群峰。

六年级语文教案-香山的红叶第一课时-

六年级语文教案-香山的红叶第一课时-

《香山的红叶》第一课时教案备课时间:课题香山的红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抓住香山红叶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和合作探究,学会本科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香山红叶在作者眼中与众不同的美。

体会作者对香山红叶的喜爱、赞美之情教学重点知道香山红叶在作者眼中与众不同的美。

体会作者对香山红叶的喜爱、赞美之情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方式的品读,品味文章昔日的语言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言:深秋,秋风萧瑟,草木凋谢,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香山,他们去看什么呢?课件播放一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提问,你看到的景色美吗?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同走进课文,去感受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

2、板书课题:3、香山的红叶3、介绍香山红叶:香山红叶历史悠久,金代的“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是最早描写香山红叶的诗句。

1986年香山红叶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

香山红叶作为首都北京的一张旅游名片,其品牌深入人心,已成为北京最浓的秋色。

4、介绍黄栌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8m。

树冠圆形;树皮暗灰褐色,被蜡粉。

单叶互生,通常倒卵形。

花小,杂性,黄绿色;核果肾形。

花期4~5月;果熟期6~7月。

黄栌叶子秋季变红,色泽鲜艳,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即为本种。

其实,除叶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外,黄栌开花后淡紫色羽毛状的花梗也非常漂亮,并且能在树梢宿存很久,成片栽植时远望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林间,故有“烟树”的美誉。

另外,其木材可提取黄色染料,并可制作家具或用于雕刻。

树皮和叶可提制栲胶;枝叶入药有消炎、清热之功效。

5、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指名读,共同明确。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香山红叶在作者眼中与众不同的美。

体会作者对香山红叶的喜爱、赞美之情。

3)在朗读中学会文中的写作方法。

二、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知:环节时间5分钟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 姚丹凤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 姚丹凤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姚丹凤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理解香山红叶在作者眼中与众不同的美。

体会作者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香山红叶的赞美,在朗读中体会描写方法。

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和想象,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2.读悟结合,理解文章。

教学准备:香山红叶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

同学们,相信大家对树叶应该很熟悉吧!那有没有同学看到过黄栌树的红叶呢?好,这节课,我们就一同与叶君健走进北京西郊,去那里游览一番香山的红叶。

(板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初建美的印象。

1.让学生读通顺、读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度几遍。

2.有些比较长的句子,要多读一读,断句要合理,教师适当指导。

3.想一想:香山红叶在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深入精读,寻访红叶之美1.香山红叶究竟以什么吸引了作者?你从中哪些词或哪些句子体会到了红叶的与众不同?读一读,品一品。

2.找出相关语句后,即可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边读边谈边想。

(1)先请学生读,紧扣关键词语,然后谈感受。

(2)在把感受带到课文深入地朗读,读出赞美之情。

3.再读全文,颂红叶之美。

1.带着赏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读全文。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从整体上感受美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学生汇报)3.指名朗读课文,说一说:香山红叶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汇报)三、读书想象,在细读中品味美(一)寻红叶之美1.默读1、2自然段,思考:香山的秋天因何而与众不同?2.同学们到小组内读书,合作交流。

3.各组推荐代表交流,其他同学评议并补充:香山的秋天因红叶而与众不同,因为普通的树叶在秋天令人感到凄凉,而香山的红叶却是秋天一到,天气变凉了,再打几次霜,树叶就变了颜色,起初变得有点发黄,然后由黄逐渐变红,远远看去像一朵朵盛开的红花。

以《香山红叶》为例的小学古诗词教案

以《香山红叶》为例的小学古诗词教案

以《香山红叶》为例的小学古诗词教案。

一、教材介绍《香山红叶》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58字,用七言绝句的形式表现了秋日游览香山的景色和思念远方的情感。

经过百余年的流传,此诗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一。

二、教学目标1、能读出古诗词中的常见音节和韵母。

2、能理解并表达古诗词中的情感。

3、能用简单句描述自己角色在古诗词情境中的感受。

4、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词。

三、教学准备1、PPT或实物展示香山红叶的图片。

2、印有古诗词的卡片和解释卡片。

3、讲解用的PPT或黑板笔。

4、发音和韵律练习的歌曲或游戏。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香山红叶的视频,让孩子们首先感知到这个话题。

(2)出示香山红叶的图片,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孩子们对这个话题有更深刻的了解。

2、领读(1)教师大声朗读古诗词,鼓励孩子们跟读。

(2)分组领读和模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朗读。

(3)引导孩子们分别朗读不同的诗句,并指导他们正确发音和韵律。

(4)让孩子们分别读和背诵古诗词,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3、学习(1)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

教师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香山红叶中的情感。

例如,白居易在诗中用了“想”、“残”、“几度”等词语,表现出他对远方的思念和人生的不易。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讨论。

(2)学习添加诗词的字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逐个读出字句,并且分别解释字句的含义。

如“襟”指衣襟,“依依”指思念不止,“愁”指忧愁,令人感到忧愁和悲伤。

同时,教师可以将相关字句印在图片上。

(3)自由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自由讨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对古诗词中情感的感受。

4、巩固(1)练习古诗词中的韵律。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或游戏,让孩子们练习发音和韵律。

例如,孩子们可以用“123,123”顺序循环读出诗句的每个字,以达到掌握韵律的目的。

(2)配对古诗词和图片。

教师可以准备好古诗词和相关的图片,让孩子们根据古诗词的内容找到正确的图片。

六年级语文上册 香山红叶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香山红叶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香山红叶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描述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香山红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色。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香山红叶的了解和印象。

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跟读并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三、课文理解(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描述的意境。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请家长帮忙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家后,请家长帮忙翻译课文中的长句子。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课堂小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六、写作练习(10分钟)练习要求:请以“我眼中的香山红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用上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词,表达出香山红叶的美。

七、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优秀的作文进行讨论。

2. 讨论内容包括:作文中的亮点、可以改进的地方等。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八、作文讲评(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表扬优秀作文,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文中学习,如何运用生字词,如何描绘自然景色。

3.香山的红叶(教案)

3.香山的红叶(教案)

3.《香山的红叶》教案目标: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萧”字、正确书写10歌生字。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香山的红叶之美的细致描绘。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香山的红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陶冶。

重点: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

难点: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y7u生动妙雪的方法。

教具:香山的红叶的图片。

教法:朗读法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

学生搜集香山的红叶的图片。

师: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叶君健去欣赏北京香山的红叶的美。

二、初读课文,初建美的印象。

1.让学生读通顺、读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度几遍。

2.有些比较长的句子,要多读一读,断句要合理,教师适当指导。

3.想一想:香山的红叶在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深入精读,寻访红叶之美1.香山的红叶究竟以什么吸引了作者?你从中哪些词或哪些句子体会到了红叶的与众不同?读一读,品一品。

2.找出相关语句后,即可引导学生练习上下文,边读边谈边想。

(1)先请学生读,紧扣关键词语,然后谈感受。

(2)在把感受带到课文深入地朗读,读出赞美之情。

3.再读全文,颂红叶之美。

1).带着赏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读全文。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香山的红叶的赞美。

第二课时积累内化:1.由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2.在笔记本上摘录文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

迁移练习:1.识字写字2.读句子,体会引号的作用(小黑板出示)。

3.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句,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妙处。

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第二个星期来时,这里却忽然变得(),处处是“红花”一片了。

红叶和青松,在这个特殊场合()出来的一种()的美,无形中创造了一个奇特的“()”。

实践活动:1.课文文字优美,配上合适的音乐尝试配乐朗诵。

2.课外再搜集一些描写红叶的优美句段。

小学六年级课文《香山的红叶》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课文《香山的红叶》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课文《香山的红叶》的教案小学六年级课文《香山的红叶》的教案香山又叫静宜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区20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

因山中有巨石形如香炉而得名,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

香山可谓是国内赏枫的鼻祖,其红叶驰名中外,是我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课文《香山的红叶》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认识“萧”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3、通过读课文,理解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北京香山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与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5分)深秋,秋风萧瑟,草木凋零,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香山,他们去看什么?请看大屏幕(播放香山风光片),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香山风光。

(解说词:香山红叶,历史悠久,金代的“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是最早的.描写香山红叶的诗句。

1986年香山红叶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

香山红叶作为首都北京的一张旅游名片,其品牌深入人心,已成为北京最浓的秋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

(板书课题)二、介绍北京香山。

多媒体课件(5分)三、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学习步骤自学(13分)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3、细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归纳段落大意。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理解内容大意 (10分)1、你解决了哪些生字、新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大家汇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本文重点字、词开火车认读。

(2)交流词语理解。

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指导,萧瑟:冷落,凄凉。

浓淡相宜:无论色彩浓重或淡薄都很好看。

奇丽多姿:姿态各异,奇特而美丽。

交相辉映:(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

3.香山的红叶(说课稿)(4)

3.香山的红叶(说课稿)(4)

3.《香山的红叶》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香山的红叶》,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单元主题为“植物之美”,共安排了2篇讲读课文,《香山的红叶》、《夹竹桃》,快乐读书屋的两篇课文《赏荷》、《古诗两首》,通过这几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植物之美。

《香山的红叶》是叶君健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

通过对香山红叶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

文章字美、文美、景美、引人遐想不已。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名家之眼,赏红叶之美,受到美的熏陶,提上审美素养。

二、说学情分析本课相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并对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非难事。

然而虽然学生没去过香山,没看过香山红叶,但在他们的头脑中香山红叶只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植物,通过语言文字和课件去了解香山红叶与众不同的美,从而更准确地感知美、表现美,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真切地感受作者对香山红叶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结合教材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为什么喜欢香山红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课件展示的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香山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的与众不同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香山红叶(精选9篇)

香山红叶(精选9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书香山红叶篇6一教学要求二教材说明三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二识字写字教学三朗读指导四练习提示五扩展活动六课时安排香山红叶篇7一谈话导入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三学习读儿歌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一学习生字的音二学习生字的形2
香山红叶(精选9篇)
香山红叶 篇1
看图读拼音识字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香山红叶教案

香山红叶教案

香山红叶教案教案标题:香山红叶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香山红叶的特点和意义;2.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4.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香山红叶的背景知识介绍;2. 香山红叶的观赏地点和时间;3. 香山红叶的特点和变化过程;4. 学生观察和描述香山红叶的活动。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次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他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观点。

- 出示香山红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香山红叶的背景知识,包括地理位置、植被类型等。

- 解释香山红叶的变化过程,从绿叶到红叶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观察和描述(15分钟):- 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香山红叶的观察活动。

- 指导学生观察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并鼓励他们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进行描述。

4. 分享和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观察到的香山红叶特点和变化过程。

- 引导学生讨论香山红叶对人们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5. 总结(5分钟):- 整理学生的观察和讨论结果,总结香山红叶的特点和意义。

- 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资源:1. 香山红叶的图片和资料;2. 观察记录表格;3. 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的词汇卡片。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描述能力;2. 分组讨论时的学生表现和思考深度;3.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或老师带领学生参观香山,深入了解红叶的生长和变化过程;2.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或摄影活动,记录香山红叶的美;3. 鼓励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积极保护自然环境。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深秋,秋风萧瑟,草木凋零,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香山,他们去看什么?请看大屏幕(播放香山风光片),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香山风光。

(边放课件边解说)解说词:香山红叶,历史悠久,金代的“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是最早的描写香山红叶的诗句。

1986年香山红叶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

香山红叶作为首都北京的一张旅游名片,其品牌深入人心,已成为北京最浓的秋色。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看到这些红叶你有什么感受呢?
师:是的,这红叶美得绚丽、红得可爱。

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今天,这节语文课就让我们随着作家叶君健一起走进北京的香山,去发现、品味香山红叶的美。

(板书 3香山的红叶)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文章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
2、认读词语,交流自学词语。

多媒体课件
3、读过课文,你觉得香山红叶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
师:看来,香山红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都已感受到香山红叶之美,请用四个字概括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板书(与众不同)
三、深入精读
当秋风一吹,漫山的黄栌树由黄变红,整个香山成了红花的海洋,这个时候去香山赏景,是会别有一番情趣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度学习课文,去寻访红叶之美的与众不同。

(一)、指名读1、2自然段?
1、思考:在作者和人们的联想中,树叶是什么样的?秋天一到,这些普通的树叶变得怎样了?读后你有什么感受?理解词语:萧瑟并造句
(2)而作者在文中写的红叶是哪种植物?(黄栌树)并让学生介绍。

2、师:这种黄栌叶又叫红叶,
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
(1)你从文中哪些词或者哪些句子体会到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
(2)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小组交流,播放课件)。

3、作者描写感官上的香山红叶从哪方面进行描写的?(颜色)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找出来读一读。

(2)开篇写普通的树叶,后面写香山红叶,这是什么写法?
(对比手法更加突出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秋天万物萧瑟,正是香山红叶“全盛时期”的开始,也就是红的时节与众不同)(板书:红的时节)
4、指导朗读:赛读(读出香山红叶之美,读出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之情)。

(二)、学习第3自然段
师:香山红叶除了红的时节不同,还有哪些不同呢?让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谁愿意接着往下读?
想一想:(1)第一个星期来,山上是什么样?(林绿阴深)第二个星期来,山上什么样?(笑逐颜开)。

(2)理解词语:喜笑颜开并造句,用在这里是什么手法?(拟人)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是生动形象写出黄栌树变红后使这里一下子变得活泼美丽起来)
(3) 这个自然段也同样用了对比手法,谁把这两句话找出来?作者从哪方面进行对比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是叶子未红与红时的对比,二是有没有红叶的对比,突出表现了黄栌树变红以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4)师:作者写道“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那么是红叶的哪方面给人带来这种感受?(香山红叶给人带来一种艳阳天的惊奇与快感,是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

也就是红的色调不同。

(板书:红的色调)谁来说一说“艳阳天”是什么意思?(明媚的春天)
(5)指导朗读:赛读(读出惊奇与快感)
(三)、自学第4自然段
师:香山红叶给秋天的香山带来了美丽与生机,给去那的人带来了惊奇与快感,如果登上最高的山峰“鬼见愁”,那里的景色更加壮观。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
(1)这个自然段又写出香山红叶哪方面的与众不同?找出有关语句。

读一读。

(2)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画面?(生回答后播放课件)
(3)同桌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说“无形中创造出了一个奇特的‘秋天里的春天’?
汇报
指导朗读
(读出红叶的美和对红叶的赞美之情)。

四、读演结合,在回顾中升华美
1、看来香山红叶的美景已经印在你们的脑海里了,倘若你们能把这种美读出来,更会让人难以忘怀。

同学们,你们愿意把这一幅幅灵动的美留在课堂上吗?
在音乐声中,全体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全文。

2.诗人笔下的香山红叶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多媒体课件)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五、深化总结,拓展延伸
1、动笔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节课我们游览了独特的香山,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动笔在课文结尾处恰当补白吧。

2、外宾在秋天来到了北京,他要去看一看北京的美景,你打算怎样吸引外宾到香山一游。

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五、总结全文:当其他树木都在秋风的摧打下泛黄、飘落时,唯有香山红叶迎着秋的凄凉茂盛开放,给秋天的北京增添了一抹亮色。

作者用他的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副红叶漫山的美丽景象,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

课下同学们搜集香山红叶的现状,用对比的写法写一篇文章
<<香山红叶的明天>。

板书设计:
3 《香山的红叶》
红的时
节爱红叶
与众不同红的色调
红绿映衬背景爱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