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垂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4.2认识垂直(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4.2认识垂直(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4.2 认识垂直(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能判断出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垂直的含义,能判断出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2.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判断出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

2. 学具:每组一套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升旗时的国旗杆与地面、相交的电线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垂直现象。

2. 探究新知(1)认识垂直①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墙角,感受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引出垂直的概念。

②让学生用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尝试画出两条垂直的直线,并观察、讨论两条垂直直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③引导学生发现,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判断垂直①让学生观察一组图片,判断其中的直线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②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垂直现象,如课桌与地面、书架与墙面等。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垂直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垂直直线,并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4. 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掌握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垂直现象,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4.2 认识垂直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

《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

《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联系生活自编教材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和谐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4、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

1)我们曾经一起学习过有关数的产生,知道了数字和数都是人们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明和发展的。

不但是数字,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正在学习的、以及以后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人们的生活、劳动中来的,而且学习这些知识又能更好地为生活、生产服务。

所以学好数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它在生活生产中都会用到,同时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生活中有很多蕴含数学知识的事例。

不信,请注意:2)故事:课间,同学们安静有序地休息。

(课件1)朱吕浩在经过吴炫陶的座位边时,不小心把吴炫陶的文具盒弄到了地板上,这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课件2)(学生发表个人见解,适当进行思想教育)3)朱吕浩也像同学们说的和期望的一样,马上向吴炫陶表示诚挚的歉意后,迅速将散落的文具盒及地面上的铅笔、圆珠笔等文具收拾好放回桌面,事情好象到此结束了。

不过,在收拾文具时,他却发现了一件事,而且引起了他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示散落在地面上的文具,聚焦在两支铅笔上)4)他想到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在对他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表示钦佩的同时,不妨来看看这个问题:(课件出示)两支铅笔落在地面上,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呢?2、探索比较。

1)每位同学先独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两支笔代替摆一摆,摆了一种图形后,再把这种图形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

2)摆完后,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讨论一下,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每小组做好发言准备。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垂直 -人教版2014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垂直 -人教版2014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垂直 -人教版2014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垂直的含义,理解垂线的性质,学会画垂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垂直的含义,掌握垂线的性质,学会画垂线。

2.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辨识垂直现象,理解垂线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如墙角、桌面等,引导学生发现垂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认识垂直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现象,引出垂直的概念。

(2)理解垂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垂直的直线,引导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和性质。

(3)应用垂直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垂直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判断题和画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垂直概念的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垂直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掌握了垂直的含义和性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垂直》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垂直》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垂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垂直》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的概念,掌握垂直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垂直现象,并运用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垂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垂直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具体运用垂直知识解决问题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教学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直的概念,识别生活中的垂直现象,掌握垂直的性质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直的概念,识别生活中的垂直现象。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垂直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垂直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发现垂直现象,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垂直的特点。

(2)教师讲解垂直的概念,解释垂直的性质和特点。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垂直的理解。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垂直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拓展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垂直现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垂直概念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垂直的概念和特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片、关键词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8.1《认识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8.1《认识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认识垂直》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能够识别垂直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垂直的含义。

2. 能够识别垂直现象。

教学难点:1. 理解垂直的含义。

2.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垂直知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直尺、三角板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如墙角、窗户边框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用直尺和三角板在纸上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垂直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 学生尝试在纸上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并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垂直现象,并说明理由。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垂直的概念。

四、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窗户的高度、计算墙角的面积等,引导学生运用垂直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垂直的含义和识别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垂直的含义。

在探究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垂直的概念。

巩固环节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在整节课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概念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逐步形成对垂直的深入理解。

(灵)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垂直》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灵)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垂直》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灵)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垂直》教学设计第一篇:(灵)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垂直》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垂直》教学设计认识垂直浦北县实验小学精选全文,可以编辑修改文字!李甲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点,成四个角;体验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画图、测量、比较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垂线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形成学习的经验。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建立相交和垂直的概念,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突破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使学生掌握垂直的概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建立相交和垂直的概念,理解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突破方法:利用实际图像,直观形象,让抽象的思维过程具体化,引导学生在观察、测量中进行概念的理解,在交流中获得新知。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法: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好三角尺、小棒、一张纸。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同学们,我们我们这节课来认识垂直。

(板书课题:认识垂直)齐读一遍。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

二、直接引入,探究新知。

㈠认识相交。

1.谈话:老师给你们批改作业时,你们喜欢看到“×”吗?(生:不喜欢)可是今天我却要重点来介绍这样的形状,因为这里有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学知识。

2.说明:看,这两条直线交叉着,我们可以说这两条直线相交,或者说成这是一组相交的直线;相交的这一个点,叫交点。

你知道生活中有这样相交的现象吗?㈡学习例6,认识垂直。

1.认识相交。

⑴出示实物图,并提问:从这三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相交的直线?(指名学生指一指)⑵课件出示相交的直线图。

认识垂直 教学设计

认识垂直 教学设计

认识垂直教学设计垂直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方式,其核心理念是将学习内容从水平知识点的拓展与延伸转变为垂直的知识纵深推进,使学生在某个特定主题领域内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垂直教学设计强调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资源的合理利用,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知识的精深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垂直教学设计的特点1. 知识的深入拓展:垂直教学设计注重将学习内容从表面层次向深层次进行延伸,通过将一些基础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使学生能够形成全面的认知。

2. 提升学习的纵深度:垂直教学设计通过学习任务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增强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

3. 掌握肯定学习要素:垂直教学设计注重抓住学习的要领,掌握学习的关键点,并帮助学生进行专题知识验证和运用,从而实现知识内化和运用能力。

4. 教师角色的转变:垂直教学设计需要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垂直教学设计的步骤1. 分析教学内容: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各个学习目标和知识要点。

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梳理和整理,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垂直逻辑关系。

2. 设计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和知识要点,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利用问题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3. 选择教学策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

4. 确定评价方式:设计合适的评价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

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 提供反馈和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思考能力。

三、垂直教学设计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垂直教学设计通过拓展和延伸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认识垂直》(教案)

《认识垂直》(教案)

《认识垂直》(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会垂直两个概念。

2. 掌握垂直的特点。

3. 能够判断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4. 以及应用垂线的概念求解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垂直的特点,学会判断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三、教学难点应用垂线的概念求解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1.引入教师出示图1。

请同学们看看这张图,这是什么图呢?同学:两条相交的直线。

教师:是的。

这两条直线有什么特点呢?同学:它们相交。

教师:可是还有一点你们没发现。

这两条直线图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也就是成直角。

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认识垂直”。

2. 提出问题现在,我们来看图2。

同学们,这两条直线是不是垂直的呢?同学:不是。

教师:为什么不是呢?同学:它们不成直角。

这时教师向同学出示了另一张图3。

同学们,这两条直线呢?同学:是的,是的。

它们垂直了。

教师:为什么呢?同学:它们成直角啊。

教师:对,它们成直角。

平面上两条直线,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度,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垂直的。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垂直的特点。

3. 学习垂直的特点教师出示图4。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张图。

这里有两条线段,我们将A点作为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沿着这条线段做一条垂线。

同样,我将B点作为这条线段的另一个端点,也沿着这条线段做一条垂线。

你们看看这两条垂线是不是完全一样的呢?同学:是的。

教师:对的。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线段的垂线完全一样,那么这两条线段就是垂直的。

4.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教师:现在,同学们,我们只需要判断两条直线互相是否垂直,那么怎样才能判断呢?同学:要看它们成直角没?教师:对,成直角就证明它们是垂直的,那么如果它们没有成直角呢?同学:那就不是垂直的。

教师:不一定。

如果我们画出它们的垂线后,它们的垂线完全一样,那么这两条直线也是垂直的。

我们再来看一张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张图。

这里有两条直线,我将它们上面的夹角标出。

你们能判断它们是否垂直吗?同学:不垂直。

《认识垂直》教学设计5篇

《认识垂直》教学设计5篇

《认识垂直》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认识垂直》教学设计《认识垂直》教学设计蒋韶艳教学内容:教材信息窗2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

2、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感受生活中的垂直现象,能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了解垂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像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

建立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借助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等作图工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1、课件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每一幅图中的两条直线都相交了。

预设:这些图中的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观察相交线,你有什么发现?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都是什么角?2、谈话感知:其实像这样一种特殊的相交方式,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新的名称——垂直。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新知识。

(板书课题:垂直)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1、再次认识垂直(1)出示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图师:那到底两条直线成怎样的位置关系,我们才能叫垂直呢?思考:怎样的两条直线叫垂直?其中的直线叫什么?你还知道什么?(2)小组交流后,汇报。

强调:垂线是一组一组的出现的,垂足在哪儿,就标一个垂直符号。

(3)寻找生活中的垂直例子。

(4)练一练:自主练习第一题(5)折一折:指导学生把长方形按教材上的方法对折两次,再打开,观察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2、学习画一组垂线(1)你能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吗?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2)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课件演示作图方法,学生尝试作图,教师再示范,共同总结作图步骤:A、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B、沿直线慢慢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C、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D、标上垂直符号。

初中垂直教案

初中垂直教案

初中垂直教案知识与技能:1. 理解垂直的概念,掌握垂直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能够运用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2. 学会用直尺和圆规作垂直线段和垂直线。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几何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垂直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难点:垂直线段的作图和垂直线的判定。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案、直尺、圆规、白板等。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垂直现象,如建筑物、道路、电线杆等。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问:这些现象中有哪些是垂直的?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垂直”二字。

(二)探究新知:1. 教师提问:垂直有什么性质和判定方法?2. 学生分组讨论,用直尺和圆规尝试作垂直线段和垂直线。

3. 各组汇报作图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垂直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4.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垂直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垂直知识。

2. 教师挑选几份答案,让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展示并讲解。

3.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解答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拓展应用: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墙上作一条垂直线?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解决方案,并动手操作。

3. 各组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垂直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布置作业:1. 教师出示课后作业,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挑选几份答案,让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展示并讲解。

3.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解答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垂直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认识垂直 教案

认识垂直 教案

认识垂直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解释什么是垂直;•辨别日常生活中的垂直对象;•绘制垂直的示意图;•应用垂直的概念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二、教材与资源教材材料•板书和白板;•学生用书。

其他资源•投影仪;•直尺;•计量器具。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概念(10分钟)1.教师清晰地解释垂直的概念,即两条线段或物体交叉形成的90°角。

2.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垂直对象,例如书架、门框等。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说出他们所能看到的垂直对象。

第二步:示例演示(15分钟)1.展示一些图示,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其中哪些线条是垂直的。

2.引导学生解释判断的依据,即线条之间是否垂直相交。

第三步:探索与实践(25分钟)1.学生将被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张纸和一支铅笔。

2.每个小组成员选取一个日常生活场景(例如教室内的桌椅),用直尺和计量器具测量并绘制垂直线条。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和校对绘制的线条是否垂直。

第四步:总结与展示(20分钟)1.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板前展示他们所绘制的垂直线条示意图。

2.其他小组成员就展示的线条提出问题,例如线条是否垂直,如何判断等。

3.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判断垂直线的方法和特征。

四、教学评估形成性评估在探索与实践环节,教师可以观察每个小组成员在绘制垂直线时的操作与理解情况。

评价标准•能够准确理解垂直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判断日常生活中的垂直对象;•能够正确使用直尺和计量器具绘制垂直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判断垂直线的方法和特征。

五、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建筑物、风景照片等寻找垂直线条,并记录下来。

2.学生可以探索其他几何概念,例如水平、平行等,并进行对比和总结。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一些实践的环节,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垂直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探索与实践环节也为学生提供了分享和合作的机会。

教师在探索与实践环节应注意观察和引导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

《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

《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 1教学设想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

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如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发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得出结论?本课主要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

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发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不同情况,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对面的想象、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想象、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相交情况的想象等等。

围绕这些目标,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努力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

本课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而是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先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到纸上,然后进行梳理分类。

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已有了初步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更丰富的想象,而生活中平行、垂直的现象居多,情况较单一,不利于展开研究;二是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垂直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用垂直的眼光观察世界,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垂直的含义。

2. 能够用垂直的眼光观察世界。

教学难点:1. 理解垂直的概念。

2. 能够正确判断垂直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墙壁、桌子、椅子等,找出垂直的物体。

2.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垂直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2. 讲解垂直的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

3. 展示垂直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判断是否垂直。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垂直的两条直线。

2. 互相交换检查,判断是否垂直。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讲解正确与错误之处。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判断是否垂直。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判断垂直的方法。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垂直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 强调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练习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垂直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垂直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注重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活动(15分钟)活动设计: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用积木搭建一个垂直的建筑物。

活动步骤:1. 每组领取积木,讨论搭建方案。

2. 按照讨论的方案,搭建垂直建筑物。

3. 搭建完成后,各组进行展示,讲解搭建过程中的垂直关系。

活动意义: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垂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11.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简单的实物或图片,认识垂直的基本概念并描述其性质;2.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垂直的概念;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规律、归纳总结的方法,初步感受垂直的优美性。

2.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例及图片学习垂直的概念并描述其性质;•难点:感受垂直的优美性并准确运用。

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直尺、钢筋模型、实物模型;•学生准备:课前通过书本和视频学习垂直的知识。

4. 教学步骤步骤一:课前复习(5分钟)请同学们在课前阅读材料,对垂直的概念进行复习。

步骤二:感受垂直的优美性(15分钟)请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拿起一把直尺,将其竖直放置,在阳光下观察尺子的垂直状态下的色彩变化。

步骤三:学习垂直的概念(20分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钢筋模型和实物模型,并根据教师对垂直的讲解,学习垂直的概念和性质。

步骤四:贴标签(15分钟)请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贴标签,标出垂直状态。

步骤五:拓展思路(20分钟)请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通过图片或口述的形式,描述出其中的垂直状态。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请同学们回家后,拍摄日常生活中具有垂直的照片,并记录下其中的垂直状态。

5.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垂直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形式感受了垂直的优美性,并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垂直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6. 反思改进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增加更多垂直状态的案例;2.常态化巩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导引和引导。

4.2认识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4.2认识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4.2认识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4.2认识垂直》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认识垂直。

我会带领大家学习什么是垂直,如何判断垂直,并了解垂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加深对垂直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垂直的概念,学会判断垂直,并能够将垂直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垂直的概念,能够通过实例判断垂直。

难点是让同学们能够将垂直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垂直,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墙角、窗框等,引导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中的线段是否垂直。

接着,我会拿出实物模型,让大家亲自摆放,尝试找出垂直的线段。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穿插讲解垂直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然后,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随堂练习,让大家运用所学的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我会对同学们进行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份简洁明了的板书,内容包括垂直的定义、判断方法和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实例1:墙角的线段;实例2:窗框的线段;实例3:书桌的线段。

答案:实例1和实例2的线段垂直,因为它们都符合垂直的定义;实例3的线段不垂直,因为它不符合垂直的定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垂直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同时,我会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垂直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对垂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节课的学习吧!重点和难点解析在《4.2认识垂直》这一教案中,我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垂直的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垂直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垂直的线条和角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直的概念及其特征。

2. 垂直的识别和描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垂直的概念及其特征。

难点:垂直的识别和描述。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垂直的线条和角度的图片、直尺、三角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垂直线条,如墙壁、窗户、黑板等。

(2)邀请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垂直线条。

2. 新课导入:(1)介绍垂直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垂直的意义。

(2)展示垂直的线条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3. 讲解与示范:(1)讲解垂直的识别和描述方法。

(2)示范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的线条和角度。

4. 练习与反馈:(1)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出垂直的线条和角度。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给予评价和反馈。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垂直的概念和识别方法。

(2)拓展学生对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等。

6. 课堂作业:(1)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垂直现象,拍照或画图,下节课分享。

7.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垂直的概念和识别方法,能够描述垂直的线条和角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堂作业,评价学生对垂直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并记录垂直现象,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

2.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垂直线条和角度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垂直_小学四年级教案

垂直_小学四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和理解垂直概念。

2.能够识别和绘制垂直线。

3.能够应用垂直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垂直概念。

2.能够识别和绘制垂直线。

教学难点:1.能够应用垂直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1.黑板/白板和书写工具。

2.图形纸和铅笔。

3.直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十字标准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能看到哪些直线?这些直线有什么特点?”2.鼓励学生回答,引导他们发现直线之间的关系。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垂直的概念:“垂直是指两条直线相交且相互垂直的关系。

”2.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示例图,并向学生解释示例图中的直线是垂直的原因。

3.强调垂直的两条直线之间没有任何角度。

三、概念巩固(15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图形,让他们判断哪些直线是垂直线,将垂直线标出来。

2.引导学生解释他们判断垂直线的原因。

3.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实践活动(20分钟)1.分发图形纸和铅笔,让学生用直尺和铅笔练习绘制垂直线。

2.给学生一些图形纸上的点,并要求他们用直尺绘制相互垂直的两条线。

3.让学生交换他们绘制的图形纸,互相检查对方的绘制是否正确。

五、拓展应用(20分钟)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应用垂直概念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有一幢房子的墙壁是垂直的,我们能在房间的哪个角落放一张桌子?”2.让学生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解释他们的思路和答案的原因。

3.给学生一些类似的问题,让他们分组讨论并用垂直概念解决问题。

六、小结(5分钟)1.教师进行回顾和总结,重点强调垂直的概念和特点。

2.鼓励学生提问和总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

巩固练习:1.给学生一些图形,让他们判断其中是否存在垂直线。

2.让学生绘制一个示意图,展示垂直线和其他线段的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和实践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垂直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用的机会和练习时间比较充分。

人教版小学垂直教案模板

人教版小学垂直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垂直的概念,并能识别和描述两条直线之间的垂直关系。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识别并画出垂直线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学生能够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垂直的概念。

- 能够识别和画出垂直线段。

2. 教学难点:- 理解垂直与角度的关系。

- 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和应用垂直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白板、直尺、量角器、彩色粉笔、学生练习本、几何图形卡片。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展示生活中的垂直实例,如建筑物的墙壁、楼梯扶手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实例,激发学生对垂直概念的兴趣。

(二)概念引入1. 通过课件展示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的情景。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当两条直线相交时,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角?”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出直角的概念。

(三)探究活动1. 分组活动:每组学生使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板上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并找出直角。

2.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垂直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四)实践操作1. 学生使用彩色粉笔,在白板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2. 教师提问:“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判断垂直的方法。

(五)应用拓展1. 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墙壁的高度、确定物体是否垂直放置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运用垂直的概念解决问题。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垂直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学生的收获。

课程设计垂直

课程设计垂直

课程设计垂直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垂直这一概念,能够理解垂直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垂直的定义,理解垂直的性质,掌握垂直的判定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垂直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使用直尺和圆规作垂直线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垂直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垂直的定义,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图形,让学生感受垂直的存在。

其次,讲解垂直的性质,包括垂直线段的性质和垂直线段的判定方法。

最后,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垂直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垂直的定义、性质和应用,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其次,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垂直的理解和应用。

再次,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垂直的性质解决。

最后,实验法,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直尺和圆规作垂直线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其次,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再次,多媒体资料,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垂直的性质和应用。

最后,实验设备,准备直尺、圆规等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垂直线段。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占30%,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表现。

作业占30%,主要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考试占40%,主要评估学生的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共10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5周完成。

教学时间安排在上课时间,地点为教室。

教学进度合理安排,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垂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七册第42页---4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认识垂线、垂足。

2、使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一组垂线,能借助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画垂线。

3、通过感知、操作、观察、应用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课件、方格纸、小棒、直尺、量角器、正方形彩纸、水彩笔。

一、通过分析比较,建构数学概念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1、室内大课间活动,我们四(4)班的同学正在做挑棒的游戏。

2、孙雨周同学把一捆小棒撒下去,想想其中的两根小棒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可能有两根小棒会相交,可能有两根小棒会平行。

)对!在画面里小棒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3、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平行的知识,今天就来看看相交的情况。

把小棒看做是直线,你能画出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吗?如果有困难可以拿出两根小棒比划一下。

收集学生作品出示图:
(二)分析比较,感受特征。

1、仔细看看这几组相交的直线,你有什么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条直线相交都有一个交点,两条直线相交都形成四个角)
2、如果让你根据角的不同类型分分类你,怎么分?理由是什么((①②④两条直线相交形成锐角和钝角,而只有③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你们把③分为一类,这种情况最特殊?特殊在哪?出示:相交成直角
4、我们把这种最特殊的情况,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画下来,标上直角符号。

(三)交流讨论,归纳概念。

1、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出示概念)。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相交中最特殊的一种情况互相垂直(板书:互相垂直)以后看到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就一定会看到什么角?看到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马上应该想到什么?
① ②
③ ④
2、用手遮去其中一条直线,问:这是垂线吗?(强调互相垂直)互相是什么意思?。

如果一条直线称作是a,另一条直线称作是b,我们可以怎么说?(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也是直线a 的垂线)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还有一个交点呢,我们叫做:垂足(板书:垂足)
现在你理解什么是互相垂直了吗?
4、拓展练习。

看谁火眼金睛。

下面哪组直线互相垂直?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A:指图1提问: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吗?为什么?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一条直线叫做这一条的垂线,这一条直线也叫做这一条的垂线,这一点叫做垂足。

(边指边问)
B:这两条直线呢?看不出来怎么办?量,量什么?(量两条直线相交成不成直角)
改变图2的位置提问:现在还互相垂直吗?为什么?(不论两条直线
的位置怎样变化,只要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C:指图3这两条直线呢?(一眼就看出来了两条直线相交不成直角所以不互相垂直),怎样让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呢?(课件演示直线转动,学生喊停)。

现在怎么样?
D:这两条呢?
小结: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键看什么?(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成直角)
(四)联系生活,找出实例。

1、找一找,你能找到一些互相垂直的例子吗?提一个小要求:说清楚谁与谁互相垂直?
生活中互相垂直的例子真是比比皆是,太多了!
2、在图形中有互相垂直的线吗?
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垂直的?在图上指一指、说一说,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二、组织操作活动,深化概念理解。

(一)尝试体验,学做垂线。

1、做一做,你能利用手边的材料,动手做一组垂线吗?(规定时间看谁办法多)
谁来汇报一下我们有哪些材料、工具。

出示方格纸、量角器、小棒、正方形彩纸、直角板、直尺。

2、学生汇报情况,全班交流
折:汇报不同的折法,重点强调为什么折痕互相垂直。

画:用三角板、量角器、直尺上的刻度,方格纸上的线等多种方法画出的垂
线。

这些方法都是利用直角来画的。

摆:我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重点强调摆的时候用三角板确保相交成直角。

3、小结:同学们不论是画、折、还是摆一组垂线,都是让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二)自主动手,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现在谁愿意接受挑战?看谁最会动脑筋。

这有一条直线,要过一点A画这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先想一想A点可以在哪里?
你想把A点点在直线上还是直线外自己选择,运用你的智慧画一画吧。

如果有困难可以看看书。

3、指名板演,讨论画法。

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画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都是借助什么工具?第一步都是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条直角与A点重合,最后沿着这条直角边过A点画一条直线。

标上直角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过A点的垂线。

还有什么不同的画法?
4、怎样检验画的是否正确(用直角板检验),同桌互相检查,评价一
下。

5、用学会的画法做另外三题。

指名板演。

提问:画这三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的?(直线不是水平方向的,三角尺要随着直线移动)小结:同学们无论用什么方法,我们画的直线都是与已知直线相交成直角。

三、介绍数学运用,体会数学价值
1、介绍鲁班发明角尺,以及角尺的现实运用。

同学们,垂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希望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发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垂直,谁来说说,关于垂直,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