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垂直》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2认识垂直-苏教版秋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2认识垂直-苏教版秋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2认识垂直-苏教版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垂直的含义,能够识别出垂直的线段。

2. 培养学生运用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直的定义2. 垂直的性质3. 生活中的垂直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直的定义和性质。

2. 教学难点:识别生活中的垂直现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行线知识。

-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平行线,还有哪些特殊的线段关系?2. 讲解垂直的定义-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垂直的含义。

- 讲解垂直的定义:如果两条线段的交角为90度,那么这两条线段互相垂直。

3. 讲解垂直的性质- 通过实例讲解垂直的性质,如:垂直线段的交点是直角,垂直线段之间的距离相等。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垂直线段的性质。

4. 生活中的垂直现象-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如:墙角、书本的边框、桌面等。

-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5. 练习与巩固- 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线段是垂直的。

- 引导学生运用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拓展-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垂直,还有哪些特殊的线段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垂直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了垂直的含义。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练习与巩固环节,学生能够运用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注:本篇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垂直的定义与性质垂直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涉及到两条线段或直线之间的关系。

4.2认识垂直(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4.2认识垂直(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4.2 认识垂直(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能判断出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垂直的含义,能判断出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2.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判断出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

2. 学具:每组一套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升旗时的国旗杆与地面、相交的电线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垂直现象。

2. 探究新知(1)认识垂直①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墙角,感受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引出垂直的概念。

②让学生用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尝试画出两条垂直的直线,并观察、讨论两条垂直直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③引导学生发现,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判断垂直①让学生观察一组图片,判断其中的直线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②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垂直现象,如课桌与地面、书架与墙面等。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垂直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垂直直线,并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4. 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掌握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垂直现象,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4.2 认识垂直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11.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简单的实物或图片,认识垂直的基本概念并描述其性质;2.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垂直的概念;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规律、归纳总结的方法,初步感受垂直的优美性。

2.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例及图片学习垂直的概念并描述其性质;•难点:感受垂直的优美性并准确运用。

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直尺、钢筋模型、实物模型;•学生准备:课前通过书本和视频学习垂直的知识。

4. 教学步骤步骤一:课前复习(5分钟)请同学们在课前阅读材料,对垂直的概念进行复习。

步骤二:感受垂直的优美性(15分钟)请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拿起一把直尺,将其竖直放置,在阳光下观察尺子的垂直状态下的色彩变化。

步骤三:学习垂直的概念(20分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钢筋模型和实物模型,并根据教师对垂直的讲解,学习垂直的概念和性质。

步骤四:贴标签(15分钟)请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贴标签,标出垂直状态。

步骤五:拓展思路(20分钟)请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通过图片或口述的形式,描述出其中的垂直状态。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请同学们回家后,拍摄日常生活中具有垂直的照片,并记录下其中的垂直状态。

5.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垂直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形式感受了垂直的优美性,并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垂直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6. 反思改进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增加更多垂直状态的案例;2.常态化巩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导引和引导。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垂直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垂直的线条和角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直的概念及其特征。

2. 垂直的识别和描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垂直的概念及其特征。

难点:垂直的识别和描述。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垂直的线条和角度的图片、直尺、三角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垂直线条,如墙壁、窗户、黑板等。

(2)邀请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垂直线条。

2. 新课导入:(1)介绍垂直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垂直的意义。

(2)展示垂直的线条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3. 讲解与示范:(1)讲解垂直的识别和描述方法。

(2)示范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的线条和角度。

4. 练习与反馈:(1)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画出垂直的线条和角度。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给予评价和反馈。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垂直的概念和识别方法。

(2)拓展学生对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等。

6. 课堂作业:(1)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垂直现象,拍照或画图,下节课分享。

7.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垂直的概念和识别方法,能够描述垂直的线条和角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堂作业,评价学生对垂直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并记录垂直现象,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

2.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垂直线条和角度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4.2认识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4.2认识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4.2认识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4.2认识垂直》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认识垂直。

我会带领大家学习什么是垂直,如何判断垂直,并了解垂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加深对垂直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垂直的概念,学会判断垂直,并能够将垂直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垂直的概念,能够通过实例判断垂直。

难点是让同学们能够将垂直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垂直,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墙角、窗框等,引导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中的线段是否垂直。

接着,我会拿出实物模型,让大家亲自摆放,尝试找出垂直的线段。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穿插讲解垂直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然后,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随堂练习,让大家运用所学的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我会对同学们进行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份简洁明了的板书,内容包括垂直的定义、判断方法和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实例1:墙角的线段;实例2:窗框的线段;实例3:书桌的线段。

答案:实例1和实例2的线段垂直,因为它们都符合垂直的定义;实例3的线段不垂直,因为它不符合垂直的定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垂直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同时,我会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垂直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对垂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节课的学习吧!重点和难点解析在《4.2认识垂直》这一教案中,我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垂直的概念。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垂直 -人教版2014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垂直 -人教版2014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垂直 -人教版2014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垂直的含义,理解垂线的性质,学会画垂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垂直的含义,掌握垂线的性质,学会画垂线。

2.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辨识垂直现象,理解垂线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如墙角、桌面等,引导学生发现垂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认识垂直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现象,引出垂直的概念。

(2)理解垂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垂直的直线,引导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和性质。

(3)应用垂直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垂直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判断题和画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垂直概念的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垂直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掌握了垂直的含义和性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8.1《认识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8.1《认识垂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认识垂直》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能够识别垂直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垂直的含义。

2. 能够识别垂直现象。

教学难点:1. 理解垂直的含义。

2.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垂直知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直尺、三角板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如墙角、窗户边框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用直尺和三角板在纸上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垂直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 学生尝试在纸上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并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垂直现象,并说明理由。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垂直的概念。

四、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窗户的高度、计算墙角的面积等,引导学生运用垂直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垂直的含义和识别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垂直的含义。

在探究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垂直的概念。

巩固环节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在整节课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概念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逐步形成对垂直的深入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垂直的概念。

培养学生用垂直的视角观察和描述物体和图形的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垂直的特性。

运用图形和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中应包含有关垂直的定义、特点和示例。

教材应提供丰富的实际问题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垂直的概念。

2.2 学情分析:学生可能对垂直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应用垂直的概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墙壁、电线杆等,引发学生对垂直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例子中的垂直关系,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2 探究与实践:提供一些图形和实物,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和发现垂直的特点和规律。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和解释垂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3 巩固与拓展: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垂直的概念进行解答。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垂直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评价: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和回答,观察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描述,评估学生对垂直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2 作业评价:对学生提交的练习题进行评分,评估学生对垂直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思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数学教材,包含有关垂直的定义、特点和示例。

教材应提供丰富的实际问题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垂直的概念。

5.2 教学工具: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帮助学生观察和测量垂直关系。

(灵)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垂直》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灵)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垂直》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灵)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垂直》教学设计第一篇:(灵)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垂直》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垂直》教学设计认识垂直浦北县实验小学精选全文,可以编辑修改文字!李甲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点,成四个角;体验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画图、测量、比较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垂线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形成学习的经验。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建立相交和垂直的概念,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突破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使学生掌握垂直的概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建立相交和垂直的概念,理解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突破方法:利用实际图像,直观形象,让抽象的思维过程具体化,引导学生在观察、测量中进行概念的理解,在交流中获得新知。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法: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好三角尺、小棒、一张纸。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同学们,我们我们这节课来认识垂直。

(板书课题:认识垂直)齐读一遍。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

二、直接引入,探究新知。

㈠认识相交。

1.谈话:老师给你们批改作业时,你们喜欢看到“×”吗?(生:不喜欢)可是今天我却要重点来介绍这样的形状,因为这里有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学知识。

2.说明:看,这两条直线交叉着,我们可以说这两条直线相交,或者说成这是一组相交的直线;相交的这一个点,叫交点。

你知道生活中有这样相交的现象吗?㈡学习例6,认识垂直。

1.认识相交。

⑴出示实物图,并提问:从这三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相交的直线?(指名学生指一指)⑵课件出示相交的直线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垂直”这个概念。

2.能够判断并画出垂直的直线段和相交垂直线段。

3.激发学生对垂直的兴趣,进一步了解垂直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学习“垂直”的定义,学习垂直的符号“┴”。

2.通过观察实物、图形熟练认识线段垂直的情况。

3.练习用规律判断线段是否垂直,并练习如何画出垂直线段。

三、教学重点1.理解垂直的概念和符号。

2.识别图形中的垂线段,并能够画出两条相交并垂直的直线段。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规律来判断线段是否垂直,并能够画出两条相交并垂直的直线段。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师生互动,通过引导学生搜集各种物体和图形,引发学生对垂直的好奇和兴趣。

2.让学生观察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发现其中有哪些线段是垂直的,引导学生感受垂直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在纸上自己画出垂直的直线段和相交垂直线段,并理解和记忆垂直线的符号“┴”。

深入学习1.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展示图形,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中的直线段,判断垂直的条件。

2.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画出垂直的直线段和相交垂直线段的方法和技巧。

3.在熟悉和掌握垂直的概念之后,让学生用纸张、尺子、圆规等工具尝试练习画出垂直线,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纠正提高绘制垂直线的准确度。

4.教师提供不同难度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解答,并引导学生思考垂直的应用场合。

巩固知识1.师生互动,教师设计小游戏、趣味练习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于垂直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物体,找出其中垂直线的情况,表达出对垂直的认识和理解。

六、作业布置1.练习本单元的习题,熟悉标记线“┴”的使用,记住垂直的符号和定义。

2.在日常观察生活中发现垂直的线段和物品,记下来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做分享。

七、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成功掌握了垂直的概念和相关的知识,提高了判断和画出垂直直线段的技能。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都比较高,教学效果较好。

《认识垂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垂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学生理解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垂直线的定义和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抽象概念的接受程度不同。
2. 课堂互动不足:在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垂直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或者是对实际问题解决没有信心。
3. 评价方式单一:我在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时,主要依赖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这样的评价方式可能不够全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举例解释:
- 教学重点举例:通过观察教室里的墙壁和地板,让学生识别垂直线和垂直角,理解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难点举例:在讲解垂直线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垂直线与水平线的区别。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垂直线与水平线的不同,并提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创新:在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或竞赛活动,如“垂直线段接力赛”或“垂直角找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和实物模型,增强学生对垂直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与延伸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生活实例引入:我在教学中运用了教室里的墙壁和地板作为实例来引入垂直的概念,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 动手操作实践:我设计了让学生亲自画出垂直线段并测量长度的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垂直知识的理解。
3. 游戏竞赛: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如“垂直线段接力赛”和“垂直角找茬”,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4《认识垂直》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4《认识垂直》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4《认识垂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4《认识垂直》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垂直的概念,掌握垂直的性质,并能运用垂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垂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对直线、射线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垂直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垂直的概念,掌握垂直的性质,能识别生活中的垂直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的概念及性质。

2.难点:如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垂直,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垂直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垂直。

2.观察教学法: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垂直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垂直概念的理解。

4.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每人一把直尺,若干三角板。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垂直现象,如墙壁、电线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发现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垂直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垂直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垂直。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垂直线段的特点,如长度、角度等。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三角板,让学生亲自操作,尝试找出垂直线段。

《认识垂直》(教案)

《认识垂直》(教案)

《认识垂直》(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会垂直两个概念。

2. 掌握垂直的特点。

3. 能够判断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4. 以及应用垂线的概念求解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垂直的特点,学会判断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三、教学难点应用垂线的概念求解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1.引入教师出示图1。

请同学们看看这张图,这是什么图呢?同学:两条相交的直线。

教师:是的。

这两条直线有什么特点呢?同学:它们相交。

教师:可是还有一点你们没发现。

这两条直线图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也就是成直角。

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认识垂直”。

2. 提出问题现在,我们来看图2。

同学们,这两条直线是不是垂直的呢?同学:不是。

教师:为什么不是呢?同学:它们不成直角。

这时教师向同学出示了另一张图3。

同学们,这两条直线呢?同学:是的,是的。

它们垂直了。

教师:为什么呢?同学:它们成直角啊。

教师:对,它们成直角。

平面上两条直线,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度,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垂直的。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垂直的特点。

3. 学习垂直的特点教师出示图4。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张图。

这里有两条线段,我们将A点作为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沿着这条线段做一条垂线。

同样,我将B点作为这条线段的另一个端点,也沿着这条线段做一条垂线。

你们看看这两条垂线是不是完全一样的呢?同学:是的。

教师:对的。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线段的垂线完全一样,那么这两条线段就是垂直的。

4.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教师:现在,同学们,我们只需要判断两条直线互相是否垂直,那么怎样才能判断呢?同学:要看它们成直角没?教师:对,成直角就证明它们是垂直的,那么如果它们没有成直角呢?同学:那就不是垂直的。

教师:不一定。

如果我们画出它们的垂线后,它们的垂线完全一样,那么这两条直线也是垂直的。

我们再来看一张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张图。

这里有两条直线,我将它们上面的夹角标出。

你们能判断它们是否垂直吗?同学:不垂直。

《认识垂直》教学设计5篇

《认识垂直》教学设计5篇

《认识垂直》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认识垂直》教学设计《认识垂直》教学设计蒋韶艳教学内容:教材信息窗2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

2、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感受生活中的垂直现象,能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了解垂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像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

建立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借助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等作图工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1、课件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每一幅图中的两条直线都相交了。

预设:这些图中的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观察相交线,你有什么发现?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都是什么角?2、谈话感知:其实像这样一种特殊的相交方式,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新的名称——垂直。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新知识。

(板书课题:垂直)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1、再次认识垂直(1)出示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图师:那到底两条直线成怎样的位置关系,我们才能叫垂直呢?思考:怎样的两条直线叫垂直?其中的直线叫什么?你还知道什么?(2)小组交流后,汇报。

强调:垂线是一组一组的出现的,垂足在哪儿,就标一个垂直符号。

(3)寻找生活中的垂直例子。

(4)练一练:自主练习第一题(5)折一折:指导学生把长方形按教材上的方法对折两次,再打开,观察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2、学习画一组垂线(1)你能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吗?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2)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课件演示作图方法,学生尝试作图,教师再示范,共同总结作图步骤:A、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B、沿直线慢慢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C、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D、标上垂直符号。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垂直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用垂直的眼光观察世界,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垂直的含义。

2. 能够用垂直的眼光观察世界。

教学难点:1. 理解垂直的概念。

2. 能够正确判断垂直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墙壁、桌子、椅子等,找出垂直的物体。

2.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垂直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2. 讲解垂直的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

3. 展示垂直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判断是否垂直。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垂直的两条直线。

2. 互相交换检查,判断是否垂直。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讲解正确与错误之处。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判断是否垂直。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判断垂直的方法。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垂直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 强调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练习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垂直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垂直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注重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活动(15分钟)活动设计: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用积木搭建一个垂直的建筑物。

活动步骤:1. 每组领取积木,讨论搭建方案。

2. 按照讨论的方案,搭建垂直建筑物。

3. 搭建完成后,各组进行展示,讲解搭建过程中的垂直关系。

活动意义: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垂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认识垂直》教案

《认识垂直》教案

《认识垂直》教案课题《认识垂直》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2、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能准确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3、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几何与图形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产生对图形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互相垂直与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老师把奥特曼的三组经典动作,拍摄下来了,请看大屏幕。

如果把奥特曼的两只手看作两条直线,就形成了三组相交的直线,比较这三组相交的直线,你有什么发现?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于一点,每组的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右边两组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

师总结: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我们把它叫做垂直。

(揭示课题:认识垂直)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初步认识垂直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引导学生得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理解互相垂直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直线(直线a和直线b),谁来说说直线a和直线b的关系吗?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

让学生说说对“互相垂直”的理解?互相垂直就是直线a垂直于直线b,直线b垂直于直线a。

让学生明确还可以用垂直符号表示互相垂直的关系。

(3)理解垂线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直线就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让学生结合直线a和直线b,说一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个性修改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明确:让学生在理解“互相垂直”的基础上理解不能说谁是垂线,而应该说谁是谁的垂线。

(4)认识垂足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它们的交点也有一个新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垂足。

(5)举例表达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你能说出一些互相垂直的例子吗?生举例师总结:看来垂直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你能用垂直的知识帮小蚂蚁解决难题吗?3、认识点的直线的距离(1)猜测垂直线段最短小蚂蚁在P点,他想尽快到马路对面去玩,这里有几条路线,你会建议熊二走哪一条路,才能最快到达马路对面?生:走PC这条路。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垂直-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垂直-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垂直-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并认识垂直现象,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进一步认识直角,知道直角的含义;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垂线。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垂直,知道直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垂直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从而引入课题。

2. 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垂直现象教师出示课本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垂线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垂直现象。

(2)认识直角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让学生找出直角,并让学生说说直角的含义。

(3)用三角板判断直角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一些角是否为直角,并让学生总结判断直角的方法。

(4)认识垂线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垂线的特点,让学生知道垂线是一条直线,它与另一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5)在方格纸上画垂线教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垂线,并让学生总结画垂线的方法。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判断直角和画垂线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4. 总结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并认识垂直现象,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进一步认识直角,知道直角的含义,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垂线。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方格纸上画垂线的教学过程在方格纸上画垂线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掌握垂直概念的关键。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认识垂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垂直的概念,能够识别垂直的线段和角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直的概念及其特征。

2. 垂直线段的识别和测量。

3. 垂直角度的识别和测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直的概念及其特征,垂直线段和角度的识别和测量。

2. 教学难点:垂直线段和角度的识别和测量。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垂直的特征。

2. 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体验垂直的概念。

3. 交流法:让学生通过交流来分享垂直的认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垂直的图片、线段和角度的示例。

2. 教学素材:包括垂直的线段和角度的模型。

3. 教学工具:包括直尺、量角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垂直的线段和角度,引发学生对垂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垂直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垂直的特征。

3. 实例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垂直线段和角度的识别和测量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和记录垂直线段和角度。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垂直的特征和测量方法,并进行巩固练习。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垂直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经验。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解答疑问。

八、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垂直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强调垂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 提醒学生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垂直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共同观察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认识垂直 教案

认识垂直 教案

认识垂直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解释什么是垂直;•辨别日常生活中的垂直对象;•绘制垂直的示意图;•应用垂直的概念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二、教材与资源教材材料•板书和白板;•学生用书。

其他资源•投影仪;•直尺;•计量器具。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概念(10分钟)1.教师清晰地解释垂直的概念,即两条线段或物体交叉形成的90°角。

2.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垂直对象,例如书架、门框等。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说出他们所能看到的垂直对象。

第二步:示例演示(15分钟)1.展示一些图示,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其中哪些线条是垂直的。

2.引导学生解释判断的依据,即线条之间是否垂直相交。

第三步:探索与实践(25分钟)1.学生将被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张纸和一支铅笔。

2.每个小组成员选取一个日常生活场景(例如教室内的桌椅),用直尺和计量器具测量并绘制垂直线条。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和校对绘制的线条是否垂直。

第四步:总结与展示(20分钟)1.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板前展示他们所绘制的垂直线条示意图。

2.其他小组成员就展示的线条提出问题,例如线条是否垂直,如何判断等。

3.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判断垂直线的方法和特征。

四、教学评估形成性评估在探索与实践环节,教师可以观察每个小组成员在绘制垂直线时的操作与理解情况。

评价标准•能够准确理解垂直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判断日常生活中的垂直对象;•能够正确使用直尺和计量器具绘制垂直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判断垂直线的方法和特征。

五、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建筑物、风景照片等寻找垂直线条,并记录下来。

2.学生可以探索其他几何概念,例如水平、平行等,并进行对比和总结。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一些实践的环节,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垂直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探索与实践环节也为学生提供了分享和合作的机会。

教师在探索与实践环节应注意观察和引导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垂直》教案课题《认识垂直》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2、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能准确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3、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几何与图形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产生对图形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
点教学重点:理解互相垂直与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老师把奥特曼的三组经典动作,拍摄下来了,请看大屏幕。

如果把奥特曼的两只手看作两条直线,就形成了三组相交的
直线,比较这三组相交的直线,你有什么发现?
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于一点,
每组的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
右边两组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

师总结: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我们把它叫做垂直。

(揭示课题:认识垂直)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初步认识垂直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让学生用自己的话
说一说什么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引导学生得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
直。

2、理解互相垂直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直线(直线a和直线b),谁来说说
直线a和直线b的关系吗?
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

让学生说说对“互相垂直”的理解?
互相垂直就是直线a垂直于直线b,直线b垂直于直线a。

让学生明确还可以用垂直符号表示互相垂直的关系。

(3)理解垂线
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直线就是另一条直线的垂
线。

让学生结合直线a和直线b,说一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
个性修改
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明确:让学生在理解“互相垂直”的基础上理解不能说谁是垂线,而应该说谁是谁的垂线。

(4)认识垂足
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它们的交点也有一个新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垂足。

(5)举例表达
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你能说出一些互相垂直的例子吗?
生举例
师总结:看来垂直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你能用垂直的知识帮小蚂蚁解决难题吗?
3、认识点的直线的距离
(1)猜测垂直线段最短
小蚂蚁在P点,他想尽快到马路对面去玩,这里有几条路线,你会建议熊二走哪一条路,才能最快到达马路对面?
生:走PC这条路。

(2)验证垂直线段最短
小组合作要求:
1、分工合作,每位组员测量其中一条线段的长度,组长汇总。

2、比较每条线段的长短,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

(3)揭示概念
从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距离。

追问:图中,点P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多少毫米?
三、闯关练习,拓展新知。

第一关:我是火眼金睛
下面哪几组直线互相垂直?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第二关:我是测量小能手
先找出点A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再量出它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让学生知道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找点A到垂直线段的长度,知道点A到直线的距离就是从点A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第三关:我是小小裁判员。

小袋鼠奇奇正在参加跳远比赛,谁来测量一下它跳了多远呢?
测量的就是点A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认识垂直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