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陈独秀政治思想研究
陈独秀政治思想研究
陈独秀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的政治思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陈独秀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民主、自由、科学、进步等方面,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首先,陈独秀坚持“科学”和“进步”的观念。他主张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以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他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对于科学知识的渴求和追求,使他成为一位崇尚科学的积极推动者。在他的领导下,新文化运动兴起,让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他通过倡导新思想、新文化的方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其次,陈独秀主张民主和自由的价值。他认为政权应该来自人民,人民应该拥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组织自由等权利。他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制度和专制思想,主张建立起一个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他通过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杂志的发表,扩大了中国民众的视野,呼吁人们争取自由和民主权利。
此外,陈独秀注重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他对农民问题、工人问题以及教育问题等社会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主张通过改革和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他提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来提高中国人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他认为,只有居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才能够促进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最后,陈独秀的政治思想还体现了他对于中国的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思考。他非常关注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认为中国
需要彻底改革,摒弃旧的陈腐观念,才能够真正走向现代化和富强。他希望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他个人的努力,唤醒中国人民的意识和觉醒,推动中国的改革和进步。
陈独秀:答费哲民(妇女、青年、劳动三个问题)
陈独秀答费哲民(妇女、青年、劳动三个问题)
哲民先生:
我以为解决先生所说的三个问题(其实不止这三个问题),非用阶级战争的手段来改革社会制度不可。因为照现在的经济制度,妇人底地位,一面脱离了家庭的奴隶,一面便得去做定东家的奴隶;即于自由恋爱一层,在财产制度压迫和诱惑之下哪里会有纯粹的自由!在国内外两重资本主义压迫之下,青年向何处去寻新生活和世外桃源?即于劳动问题,更可以说除阶级战争外都是枝枝节节的问题。
先生说:“劳工解放,农人解放,研究这些问题的人,也是不少了。”何以我绝对未曾听见看见?这句话先生说得太轻率了。
独秀一九二○,九,一。
附费哲民书
独秀先生:
近一年来新文化的运动,都说是受《新青年》杂志的觉悟,于是新思潮的勃发,就跟着这个云头,改造环境,思想界的变迁,可谓革新中国的好现象了。现在北京、上海及各处地方出版的新杂志很多,高谈主义的,研究问题的,也有讲哲学文学的,..思想都是很新,大抵都含有“德谟克拉西”(Democracy)的意味,还有些抱积极运动者,把“布尔塞维克主义”(Bolshevism)去直接运动,也是不少,——虽然文化运动,红灼灼,热烘烘,是极可喜的事;但照我想来,这个交运未必可喜,只可吊呵!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现在这种新思潮杂志,不单是出风头,并且还犯一个大毛病,就
是“叠床架屋”,“炒冷饭”的,令人看了都要摇头了。
现在最足动人听闻的声浪,便是“解放”和“改造”这些名词。试问这些名词,这些声浪,时时在我们耳朵里经过,要说到底实践了多少,这个怀疑,我实在解决不下。——新中国,新社会,固然很好,不过那背后的“军阀”、“政客”、“官僚”,和那肮脏的空气,究竟用什么方法能够铲除这种障碍的东西呢?我说现在的国家,只有悲观,哪里有乐观?现在的社会,只有黑暗,哪里有光明?现在的小民,只有痛苦难堪,哪里有亭共和的幸福?我思量了一回,什么解放,什么改造,都觉得麻烦够了。我对于现社会的感触,写在下面:
试析陈独秀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
他非常重视农 民问题 , 较早的把农 民纳入 中国革 亥革命 中革命党人在 “ 努力及其政策上” , “ 有三
: 其 中一 个就 是 专 力军 事 行 动 , 轻 命和社会 发展的视野 , 运用马克思 主义分析中国 个 重 大 的错 误 ”
斥 供 给军 阀不断 的源 泉 。( 二) 水 旱灾 荒使 各 种农 保护农 民之利益而促进 国民革命运动之必要。” [ 6 1
民一律受苦。( 三) 兵乱灾荒农 民大为迁徙 , 其迁 从 此 , 中 国共产 党 重 点关 注农 民 问题 。 国共 合作
徙 所 致 的地 方遂 至佃 农 雇 工均 供 过 于求 , 因 同业 后 , 广东 国 民政府 成 立 源自文库 以共 产党 人林 伯 渠 为 部
内, 此等大地 主中等地主限外之地改归耕种该地 地 , 绝大多数成 了当地农 民运 动的骨干 , 他们勇
之佃 农 所有 。( B ) 组织 农 民消 费协社 , 中 国农 民间 于 与土 豪 劣绅 作 斗 争 , 为发 动 农 民群 众参 加 革 命 有 力地 促 进 了全 国农 民运 动 的 有合资 向城市购物之习惯 , 应就此习惯扩大为消 运 动 作 出 了贡 献 ,
甚 。” [ 4 1 欲 救 民于水火 , 陈独 秀还 提 出 了针 对 性 的 1 9 2 6 年, 先后举办 了六届 , 为全国 2 0 个省区培育 措施 : “ ( A) 限 田运 动 , 限 制 私 人地 权 在 若 干 亩 以 骨干近 8 0 0 名 。随着农讲所 学员毕业后 回到各
关于陈独秀研究的两个问题
我 与 五 四 运 动 同 龄 . 从 大 革 命 时 期 开 始 接 是 受 党 的 影 响 和 教 育 成 长 起 来 的 } 去 所 知 不 能 不 过 受 到 历 史 的 局 限 丽 孤 陋 寡 闻 。到 党 的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之 后 和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照 “ 事 求 是 、 放 按 实 解 思 想 ” 思 想 路 线 , 陈 独 秀 , 大 革 命 , 至 对 党 的 对 对 乃
要 表 现 , 子 里 却是 “ ” 根 深 蒂 固, 略失 误 。 骨 左 倾 战
关 于大 革 命失败 与陈 独秀的 责 任问题
大 革 命 失 败 的 原 因 , 没 有 如许 多流行 并
—
—
的议论 那么 简单 , 非常复 杂 的 。其根本 原 因 . 是 是 由于 当时 中国 历史发 展 阶段的局 限 . 人强 大 , 敌 敌 我 力 量 悬 殊 , 国 革 命 具 有 长 期 性 。 时 革 命 力 量 中 当
为 分 水 岭 , j 一 下 子 跌 入 低 谷 , 像 是 1 0 从 蝣峰 好 8’ 的 变 化 。 中 原 因 极 其 复 杂 . 十 五 年 以 来 看 法 不 其 七
一
,
至今 只能 以邓 小平 同志 的讲话 精 神为 准则 . 作
为历史学 术 问题 , 待 研究 有
阵营 , 能 争 取 分 步 骤 地 达 到 有 限 的 目标 . 时 有 可 当 的 革 命 者 , 共 产 国 际 主 导 下 . 革 命 热 情 和 主 观 在 从
陈独秀研究报告
陈独秀研究报告
陈独秀(1879年-194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他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推动而闻名。
陈独秀研究报告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生平和背景:介绍陈独秀的出身、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包括他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和教师生涯,为读者提供了解他的基本背景。
2. 新文化运动和思想:分析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他的核心思想,包括自由主义、民主、科学,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西方文明的推崇。
3. 马克思主义的推动者:探讨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推动,包括他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引入到中国,对其进行理论解释和实践推广的努力,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4. 与其他政治派别的关系:考察陈独秀与其他政治派别和思想家的关系,包括对孙中山、蔡元培等人的看法和合作,以及与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和托洛茨基主义者的分歧和合作。
5. 个人命运和思想转变:分析陈独秀的个人命运和思想转变,包括他在1927年左右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后的思想变化和活动,以及他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动向。
6. 影响和评价:探讨陈独秀对中国文化和政治的影响,以及对他的评价和争议。从不同的角度和学派分析陈独秀的贡献和局限性,并对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历史地位进行评价。
这些研究报告将通过整理和分析陈独秀的个人资料、著作、演讲和相关史料,以及现行陈独秀的相关研究文献,对他的思想、学说和政治活动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他的贡献和历史地位有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陈独秀调研报告
陈独秀调研报告
最近,我对陈独秀展开了一次调研,主要了解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以下是我所得出的结论:
1.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起到了重要的领导和组织作用。他积极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方案。
2.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并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理念,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陈独秀对于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入中国,并积极宣传和解释这一思想,从而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4. 陈独秀在中国政治圈和文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的人物,他在这个职位上推动了一系列的文化和教育改革。
5. 陈独秀所倡导的思想和理念具有开拓性和前瞻性,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和贡献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陈独秀历史观的若干问题
与其他 早 期马 克思 主 义者一 样 , 陈独 秀 的历 史观 经历 了一 个 从 进 化史 观 经 实 用 史 观 到 唯 物 史
观的转 变 。早 在新 文化 运 动前期 , 以近 代 西方法 兰 西文化为 参 照系 , 中国传 统 文 化采 取 了全 盘 他 对 否 定 的态度 。作 为 中 国传 统 文化 重要组 成 部分 的史学 , 地位 也被 贬得 很低 。他 一方 面认 为 “ 其 中国
的。这也标 志着 他 开始 转 向马克 思 主义 。从 12 年下半 年 领导对 无政 府主 义 的论 战起 , 对唯 物 91 他 史观有 了进 一步 的认识 。他 认识 到“ 唯物史 观是研 究 过去历 史 之经济 的说 明” 也认识 到 “ , 历史上 一 切制度 的变 化是 随着经 济制 度 的变 化 而变 化 的 ” ① 他 还 指 出 , 克思 的政 治 学则 包 括 唯 物史 观 、 。 马
学 术差 足观 者 , 文 、 、 术而 已 ”但 又 说 中 国“ 不 明进化 之 因 果 , 不合 语 言 之 自然 , 惟 史 美 , 史 文 音乐 、 绘
画 、 刻 皆极 简单 。 雕 ”
[ 收稿 日期】 20 .22 060.O
①《 陈独 秀 文 章 选 编 》 中 ) 三 联 书 店 18 版 , 30页 。 ( . 94年 第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民国新闻人陈独秀研究
民国新闻人陈独秀研究
陈独秀是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有重要影响的政治人物,亦是中国新闻史尤其是民国新闻史人物研究中绕不过去的“新闻人”。不同于政治学领域主要从政治的角度研究陈独秀,本文旨在从“新闻人”侧面探析陈独秀的新闻活动及观念;在完整研究陈独秀新闻活动实践基础上,侧重探讨陈独秀新闻活动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体制、共产国际之关系等以往相关研究中未得到应有关注却无法回避的问题,进而对“新闻人”陈独秀之特征、得失做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本文对“新闻人”陈独秀研究涉及其新闻道路、新闻活动、新闻思想三个层面,此亦构成文章主体的逻辑线索。本文首先研究了陈独秀新闻道路及转折,探析他从康梁派、革命派,到共产党、托派新闻道路的四次转折及动因。
认为陈独秀新闻道路转折由他特定时期政治理念及行动所决定,“根据历史及现时之事变发展”的“新闻人”特质也构成其政治理念的一种特色。其次研究了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新闻体制的社会背景、思想基础、主要举措及基本内容。认为陈独秀高度重视以党报为核心的新闻体系化、制度化运作,在共产革命舞台上通过制度建设充分挖掘新闻之“用”,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则从排拒、接受、对抗三个层面研究了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之关系及其在新闻活动中表现;认为这是一段陈独秀追求中国共产革命及其新闻宣传活动独立性却最终未能如愿的历史。
最后研究了陈独秀新闻理念,提出他“以政治为本位、以新闻为工具”的新闻理念核心命题,并解析其思想渊源、演变脉络及主要特征;探讨了他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框架内的“文人论政”式理念走向颠覆现行政治框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闻理念之转变,认为这反映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兴起的历史进程。对“新闻人”陈独秀的认识和评价是全文内容提炼和总结。本文认为陈独秀是具有个性特征和政治追求的“书生”新闻人:他在政治上不愿居于从属者角色,颇为敏锐的政治舆论意识使其新闻活动发出了时代的声音,成为领导中共早期新闻体制建设的“革命”新闻人:又在走向托派之路后被时代所淘汰,成为徒有政治追求却无法实现的“悲剧”新闻人。陈独秀从引领一个时代到被时代所淘汰的悲剧命运,既表现了救亡图存语境下爱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从文人办报走向革命舞台的勇气和努力,也客观地暴露他们在实际政治斗争中的历史局限性。
陈独秀研究中若干争议问题述评
2016.07
一、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的地位分析
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历史中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其中陈独秀所创办的《新青年》更是不可忽视的,在当时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而在1949年以后的长时间内,陈独秀所创办的《新青年》功绩也逐渐被忽视,在此期间,台湾学者强调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在大陆推崇鲁迅和
李大钊,不仅如此,在1951年间所出版的华岗《五四运动史》中曾表明“虽然陈独秀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以新文化运动创建自己的领袖地位,但在实际的调查中却发现,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以及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都是以一个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登场的”,因此,在新五四运动中,由于领导新文化运动责任的影响,不得不将其责任落在当代共产主义代表人李大钊的肩上,同时,为了满足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顺利进行,也不得不将责任放在当时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上,当然,最后也将责任由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上转移到共产主义战士的鲁迅肩上。
在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孙思白等相关的学者曾试图对以陈独秀为主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所产生的作用等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当然,在这则评价传出后,也引起了许多人的猜想和质疑。随后便有人针对陈独秀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陈独秀的文化方向、文化思想等十种还没有超出旧资产阶级的哲学范畴,这也标志着
陈独秀对革命和社会的认识出现
偏差,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去了解和
认识共产主义的宇宙观。而就在这
种情况下还依旧对陈独秀的五四
新文化运动进行歌颂,势必会扭曲
了该时期下历史发展的真相。直到
1978年间,《中国近代哲学史》主
陈独秀研究中若干争议问题述评
陈独秀研究中若干争议问题述评
[关键词]陈独秀;争议问题;研究述评
[摘要]本文介绍了陈独秀研究中若干争议问题的缘起及不同观点,包括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形式主义”及“全盘反传统”、是否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及在中共建党史上的地位、“二次革命论”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对大革命失败的责任、托派问题、后期政治思想及其一生的评价等。
陈独秀是中共党史、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有关他的生平、活动、思想的研究和评价既是一个政治问题,又是学术中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批判陈独秀始自1927年总结大革命教训的“八七会议”,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他对大革命失败应负的责任及其后来的错误正式做出结论。20世纪50年代胡乔木撰写《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第一次从历史的角度评价了陈独秀在中共建党和大革命中的表现,但全面研究陈独秀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开始的。20多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澄清了许多问题,也出现了若干争议。本文试就一些争议问题的缘起及不同观点作一介绍。
一、关于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动和领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但1949年后长时间内这一功绩却被忽视。台港学者强调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大陆则推重李大钊和鲁迅。1951年出版的华岗《五四运动史》说“陈独秀在五四运动时期俨然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自居,但实际上他是以一个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资格登场的”,领导
新文化运动的责任“不得不落在当时共产主义代表人物李大钊肩上,以及在当时以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格登场,但后来终于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战士的鲁迅肩上”。[1](P157、173)20世纪60年代初,孙思白等学者试图对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与影响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但随后就有人提出:“陈独秀的文化、方向,始终没有超出旧资产阶级启蒙哲学的范畴。他对社会和革命的认识,不是共产主义的宇宙观。硬要把陈独秀当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而加歌颂,这就歪曲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真相。”[2]直到1978年侯外庐主编的《中国近代哲学史》仍认为当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鲁迅,陈独秀根本就无资格和鲁迅相提并论。[3](P484-486)
关于陈独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 李绪基
作者机构: 山东体育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 副教授
出版物刊名: 史学月刊
页码: 75-78页
主题词: 陈独秀研究;机会主义路线;开除党籍;托洛茨基;共产国际代表;全面分析;苏联;历史唯物主义;领导;正确评价
摘要: <正> 对于陈独秀的评价,虽然已有不少论述,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正确评价陈独秀的一生,是涉及到能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彻底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人物的重要问题。
陈独秀晚年政治观
陈独秀晚年政治观
1.民主与独裁
2.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
3.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认识
陈独秀照片对比
晚年论
陈独秀的最后政治意见以及他最后几年写的论文和书信所谈到的主要是
三个问题:
•其一,民主与独裁(或专政);
•其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
•其三,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认识。
托派
•托洛茨基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革命传统的延续,源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列昂·托洛茨基。托洛茨基称自己为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倡导者。
•托洛茨基主义,是以主张工人阶级先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对斯大林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在反对斯大林主义上,托洛茨基主义者强调废除斯大林主义的官僚统治;在反对社会民主主义上,托洛茨基者倡导战斗性的工人革命。
民主与独裁
•陈独秀:“民主主义是从人类发生政治组织以至政治消灭之间,各时代多数阶级的人民反抗少数特权之旗帜。”
•“民主不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有它具体内容,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
•“政治上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社会主义,是相成而非相反的东西。”
•“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根本没有这种东西,他只是党的独裁,结果也只能是领袖独裁,任何独裁都和残暴、蒙蔽、欺骗、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能分离的。”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
•陈独秀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能采取“失败主义”。
•他说:“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应以共同攻打法西斯为斗争口号。”
“在此次帝国主义大战中,对民主方面采取失败主义……,无论说得如何左,事实上只有帮助纳粹胜利。”在这里,陈独秀事实上站到了“民主反法西斯”这个口号的旗帜下了。这是与当时的托派观点相距甚远的。
陈独秀托派问题始末
陈独秀托派问题始末
“八七会议”后从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领导岗位上撤下来的陈独秀,陷于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态。他觉得心里有无穷的冤屈和蕴怒,他表现得十分消极。他坚决不与中共新的临时中央领导班子合作,尤其对中共中央要求他去苏联“讨论中国革命问题”明确表示拒绝。他对大革命的失败,有切肤之痛,当然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的路线,尤其是指导中国革命的方略与手段,不愿意再相信。对“八七会议”对他的指责,他心中不服,他还坚决拒绝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中央派人屡屡动员劝说,他不为所动。党内高层已经觉察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的关系破裂“只是时间问题”。
1929年5月爆发了中苏外交严重冲突的“中东路事件”,两个月后陈独秀就事件的本末、性质与动向以及中央的宣传方针向中央提出了批评性的建议。以此为契机,或者说为裂口,陈独秀与中共中央的矛盾分歧和对抗公开化、明朗化,日趋激烈,互不相让,最后导致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彻底决裂,并且在彻底决裂之后,一直厮缠在一起,口诛笔伐,斗争不已。此间托洛茨基的思想纲领正一步步渗透进陈独秀的头脑,并在行动上顽固地、偏执地表现出与中共中央的严重对立。
1929年8月5日就在中东路事件引发的陈独秀与中共中央关于宣传策略的争论中,陈独秀扩大了论题,也扩大了事态。他向中央写了一封全面涉及“中国革命问题”的15000字的长信,从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央的政策路线、形势的估计与宣传、关于“民主”等12个方面阐述自己对当前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与思路。1929年8月28日国际代表和中共中央代表约见陈独秀谈话,批评了他不应该轻率地、随意地发表和中央不同的意见,并提醒他:中央的政治路线并没有原则性的错误。10月5日中共中央通过决议,明确提出“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茨基反对派”,苏联的托洛茨基问题第一次直接与陈独秀的“反党小组织”活动挂上了钩,并且有了“托洛茨基———陈独秀取消主义”的新提法。
陈独秀晚年社会主义观研究综述
《传承》2008年第6期
陈独秀是中共党史、思想文化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有关他的生平、活动、思想的研究和评价既是一个政治问题,又是学术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史学界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陈独秀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30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学术界在对于陈独秀晚年思想特别是其对社会主义认识这一领域的研究中还存在着缺陷,具体表现在:对以前的研究成果吸收不足,未能形成一些专门的著作;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主要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对其思想进行简单罗列,孤立研究的多,对比研究的比较少;翻案研究的多,进行思想深层次系统研究的少,尤其缺乏把陈独秀早期思想与晚期思想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研究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从陈独秀个人丰富的阅历、综合的知识结构、富含哲学思辩的思维方式以及独特的个性气质方面系统考察这种思想产生的深刻原因。除此之外,对于晚年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关系的把握以及晚年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的评价的不确定性也是造成其研究薄弱的关键因素。
一、晚年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现状
对于陈独秀的研究,由于各种原因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了八十年代后期,人们开始以新的眼光把陈独秀“晚年”开辟为一个独立的领域,着重研究他晚年的思想及评价问题。与此同时也陆续出版了一些研究陈独秀的著作,虽然没有关于陈独秀晚年社会主义观的专门著作,但涉及其社会主义观的著作和研究专著却不少:(1)著作类主要有:张永通、刘传学编的《后期的陈独秀及其文章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陈独秀文章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的《独秀文存》;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唐宝林、林茂生编《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胡明编《陈独秀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的《陈独秀著作选》,任建树等编。(2)研究专著类主要有:1989年9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陈独秀传》;1997年青岛出版社出版朱文华着《终身的反对派》;1998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贾兴权着《陈独秀传》;1999年又有任建树独撰的《陈独秀大传》问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张宝明的《陈独秀的最后十年》问世;2002年阿明布和着的《晚年陈独秀与苏联经验》(人民出版社);2004年王凡西的《双山回忆录》以及祝彦编的《晚年陈独秀(1927-1942)——
晚年陈独秀对中共“左”倾倾向的思考
晚年陈独秀对中共“左”倾倾向的思考
大革命结束后,中共高层领导不断将“左”倾错误推向高潮,为陈独秀理顺思路、反思错误,寻找属于中共自己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可能。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以学术政治家的敏感与思维习惯,密切关注着“八七会议”后的共产党和国民党发展变化,以一个战斗者的姿态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对当时时局的变化的反思,不同程度地为我们党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标签:陈独秀“左”倾错误民主反思
1 陈独秀反思中共“左”倾错误的时代背景
1.1 领导干部变动非正常化——共产国际的主导
遵义会议之前,共产国际以直属上司的身份,全面影响中共在革命战争中的各项决策和行动,为此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显得尤为重要。陈独秀能够在中共三大至五大期间坚持和例行中央机关的右倾机会主义离不开共产国际代表大力影响,同样陈独秀悄然离开中共中央核心层同样也离不开共产国际代表的重要意见。经维斯基说的很明白:“让他留在领导机关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团的一个很大错误”[1]。共产国际为扭转中国革命的危机,决定改组中共中央,以更加坚定的姿态执行共产国际决议。1927年7月12日,鲍罗廷在陈独秀未出席政治局会议的前提下,向中共中央传达共产国际的”训令“,改组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张国焘、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周恩来为成员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停止陈独秀党内外一切职务。会后鲍罗廷建议陈独秀到莫斯科与共产国际讨论中国革命问题,被陈独秀断然拒绝。8月4日,罗明那兹与纽曼来到达长沙,在俄领事馆召集临时省委会议,要求与会者签名赞同“打倒陈独秀”,割除“陈不执行第三国际决议”的影响。代理书记易礼荣表示中国革命连续失败,同志牺牲惨重,党组织多遭破坏情况下,仍有继续保持陈独秀在党内地位的必要性。革命失败不能说是他一个人的罪过,共产国际和驻华代表也有份。为了继续保持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决议和行动的影响,共产国际代表促使中共中央解除了易礼荣的书记职务。[1]这足以说明共产国际在中共决策中的巨大的作用。
关于陈独秀先生调研报告
关于陈独秀先生调研报告
陈独秀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杰出的思想家。他在中国传媒界和政治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他的一生中,他坚持调研,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独秀先生一生中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在早年,他赴日本留学,师从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山川坚太郎,并借鉴了日本的调研方法。他深入研究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包括农村社会、耕者问题、土地改革、教育、文化等等。他的调研报告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陈独秀先生的调研报告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注重细致入微的搜集数据与事实背后的深入分析。他用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并把握社会现象和趋势,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建议,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例如,他对中国农村社会进行了广泛调研。他指出,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土地不均、贫富差距大、农民收入低等问题。他主张对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实现土地的公有和农民的集体所有,并提倡合作社的建立,以此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
陈独秀先生还对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改革建议。他认为传统的教育体制过于注重功利,缺乏思想独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他主张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并主张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陈独秀先生还关注中国文化的发展,积极调研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他提倡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与国际先进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国文化的进步和创新。
总的来说,陈独秀先生的调研报告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入分析能力使他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本质,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他的调研报告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于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独秀被开除出党始末(续)
1929.7.28,致函中央,批评 “拥护苏联”的口号 “太说教了,太超群众了,也太单调了”,8月3日中 央复信批判 1929.8.5,致信中央,阐述其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10 点意见,批评中央,在反对极端民主化的名义之下,把 党内必须的最小限度民主也根本取消了 1929.8.11,再次致函中央,批评中央在中东路问题 上的错误,不知道原则和策略的区别 1929年8月28日,国际代表和中共中央代表约陈独秀 谈话,指出中央政治路线没有错误,警告陈独秀不得再 发表与中央不同的意见,否则开除党籍 10月6日,中共中央给陈独秀书面警告 ,并要求陈独 秀在一周内作篇反对反对派的文章
陈独秀与《新青年》的创刊 《新青年》1—3卷都是陈主撰,4—6卷由陈、胡、李、钱等轮 流编辑,7卷以后又由陈主编 《新青年》编辑部地址的变化1915—1917,上海,1917—— 1920,北京,1920—1922,上海 《新青年》从创刊到终刊,一共54期,陈独秀有54篇论说发表 在上面(不包括短评和通信),是发文最多的人 《民国日日报》(1903)、《安徽俗话报》(1904)、《甲寅》 (1914)、《新青年》(1915)、《每周评论》(1918)、《共产党》 (1920)、《劳动界》(1920)、《伙友》(1920)、《向导》 (1922)、《前锋》(1923)、《布尔什维克》(1927)、《无产者》 (1930)、《火花》(1931) 、《热潮》(1931)
陈独秀被开除出党始末(续)
1929.12.15,陈独秀、彭述之等在上海召开“中国共 产党左派反对派”大会(因出版《无产者》月刊,被称 为无产者社),陈独秀被选为总书记,会议通过纲领性 的文件《我们的政治意见书》。 1930年2月共产国际致电陈独秀,请其赴莫斯科参加 审查中共中央开除其党籍的决议的会议。陈独秀复函拒 绝共产国际的邀请,指责其是官僚的办法。 1930年3月,陈独秀等决定将《我们的政治意见书》 公开散发。
陈在大革命中几次提议退出国民党
1924年6月,张继、谢持等人利用《团刊》弹劾共产党, 7月,陈独秀主张退出 1925年10月中共四届二次扩大会议召开,针对戴季陶主 义的出现,陈独秀在会上提议退出国民党 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爆发,陈独秀致电共产国际, 主张由“党内合作改为党外联盟” 1926年5月 ,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整理党务案”, 陈独秀提出此时共产党应退出国民党 1926年7月,中共四届三次中全会召开,同彭述之一起 提议退出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 1927年6月2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陈独秀再 次提出退出国民党
陈独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提纲
陈独秀生平简介 对陈独秀的总体评价 陈独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陈独秀生平简介
1879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 1896年,参加科举资格考试 ,在院试中夺魁 1897年,赴南京参加乡试,不中,从此诀别科场 1901年,赴东京自费留学 1904年,在安庆创办《安徽俗话报》 1905年,和柏文蔚等在安徽芜湖组织“岳王会”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出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 1913年,在芜湖被龚振鹏逮捕,经人援助脱险 1914年,在章士钊创办的《甲寅》杂志上发表《爱国 心与自觉心》一文,第一次署名“独秀”
陈独秀生平简介(续)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当选为中共中央 总书记 1925年10月中共四届二中全会召开,针对戴季陶主义 的出现,提议退出国民党 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发生,主张退出国民党,由 “党内合作改为党外联盟 1926年5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整理党务 案” ,提议退出国民党 1927年4月5日,陈独秀和汪精卫发表《汪陈宣言》 (汪陈两先生对国共合作的宣言)
陈独秀被开除出党始末
1927年,陈独秀被解除职务,鲍劝陈赴莫斯科,被拒绝 八七会议,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拒绝陈独秀参加,会 后要求陈独秀去莫斯科 ,遭拒 1927年9月,瞿秋白、李维汉再次拜会陈独秀,劝他赴 共产国际,遭拒绝 1927年11月9—10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 扩大会议,会议决定陈独秀去莫斯科 ,遭拒 1927年11月11日,致函中共中央,建议用“不缴租、 不完粮、不纳捐、不还债”来唤起民众,遭批评 1927.12.13,致函中央,赞成广州暴动 ,但不赞成 “工农政府”、“独裁政府”等口号,遭批评 1928年5月,拒绝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
选学妖孽(1897年以前) 康梁乱党(1897——1901) 革命党(1901——1912) 自由派(1912——1921) 共产党(1921——1930) 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中国共产党列布尔什 维克列宁派)(1930——1938) 自由派(1938——1942)
《新青年》的核心,杰出的宣传家
大革命中苏联给予国民党的援助
经费:1923年3月,向广州革命政府提供了近200万墨 西哥元的援助;1924年又援助粤币14.7万元;1925年 拨交黄埔军校10万卢布,国共合作期间苏联先后无偿拨 交黄埔军校的办学经费共计有200万卢布;1925年又一 次拨给广东政府45万卢布以编练新军 军械:1924年10月,运到黄埔枪械8000支;1925年, 运往广州价值56.4万卢布的军火;1926年先后四次运 送军械到广州,第一批有日本造来福枪4000支、子弹 400万发、军刀1000把,第二批有苏制来福枪9000支、 子弹300万发,第三批有机关枪40架、弹带4000个、 大炮12门、炮弹1000发,第四批有苏制来福枪5000支、 子弹500万发、机关枪50架、大炮12门
陈独秀生平简介(续)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7年1月,被北京大学聘任为文科学长 1918年12月,和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 1919年6月11日,在新世界屋顶花园散发《北京市民 宣言》被捕,9月16日被保释出狱。 1920年5月,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 成立中国共产党 1920年12月,赴广东任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缺席当选为中央局 书记
wenku.baidu.com
建党时期党内最有威信的领导人
在新文化运动中享有盛誉,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李大钊建议维经斯基赴沪和陈独秀商谈建党 陈独秀在全国率先建党 ,上海——发起组 在广州,改组了以无政府主义分子为主的广州共 产主义小组 在中共一大缺席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最早提出中国革命需要中国人来领导
提出时间:1927年9月 建党初期,主张独立探索中国革命,不愿带第 三国际的帽子 大革命中屡次提议退出国民党 大革命后痛苦反思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的写作时间(1930年 5月)
陈独秀有没有二次革命论
什么是二次革命论 ? 为什么说陈独秀没有二次革命论? 毛泽东是怎样看待大革命时期的陈独秀
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不在陈独秀
大革命时期,中共是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一 个支部 国共党内合作的方案是马林提出来的,遭 到陈独秀等人的反对 大革命中陈独秀多次提出退出国民党,实 行两党党外合作 共产国际在大革命中的错误
陈独秀生平简介(续)
1931年5月1日,中国四个托派小组织在上海召开统一大 会,陈独秀当选为总书记,会后出版机关刊物《火花》 1932年,一· 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与彭述之、罗汉联名致 信中共中央要求合作抗日,遭拒 1932.10.15,因叛徒告密,第五次被捕 1933.6.30,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判处陈独秀有期徒刑8年 1937 .8.23,陈独秀出狱。9月中旬前往武汉 1938年7月,乘船入川 1942年5月,在江津去世
陈独秀研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1. 2. 3. 4. 5. 陈独秀是不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陈独秀有没有二次革命论 ? 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不在陈独秀? 陈独秀应不应该被开除出党? 如何看待陈独秀的晚年?
陈独秀是不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说法的来源 五四运动是怎样发生的 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活动 毛泽东后来的纠正 毛泽东对陈独秀的五次评价
陈独秀被开除出党始末(续)
1929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反 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斯基主义反对派的决议》,逐条 批判陈独秀在8月5日给中央的信 ,要求陈接受中央的 警告,停止一切反党的宣传与活动 10月21日,江苏省委作出开除彭述之、汪泽凯、马玉 夫、蔡振德四人的党籍并请求中央开除陈独秀的党籍。 10月26日,陈独秀与彭述之联名致函中央,指责中央 的政策是盲动主义、机会主义 1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开除陈独秀党籍 1929年12月10日,发表《告全党同志书》,逐条对中 央开除他党籍的理由进行辩解
陈独秀生平简介(续)
1927年5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 书记 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训令 ,陈独秀被停职 1929.7—8月,在中东路问题的引发下,先后三次致函中 央,批评 “拥护苏联”的口号,批评中央政策 1929. 11.5,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开除陈独秀党籍并报 共产国际批准 1929.12.15,与彭述之等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左派 反对派”大会 ,并签名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
最早反思斯大林和苏联政治模式错误的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两个反思苏联模式的人 (罗莎· 卢森堡、托洛斯基)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即认为他和谭平山是共 产国际和斯大林的替罪羊,拒绝赴苏 1929年8月5日,在致中央的信中提出民主问 题 1940年9月,在给西流的信中,提出了他对斯 大林政治模式的全盘反思
陈独秀生平简介(续)
1921年10月,第三次被捕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 委员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中共加入共产国际 1922年8月,第四次被捕,在蔡元培等人的营救下很 快获释 1922年8月底,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 , 讨论国共合作,表示服从国际决议 1923年4月,在《向导》周报第22期发表《资产阶级 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当选为中共中央 委员会委员长
陈独秀应不应该被开除出党
大革命失败初期陈独秀的态度 中东路问题和陈独秀的三封信 陈独秀组织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的时间
如何看待陈独秀的晚年
以大革命失败陈独秀被开除出党作为其晚年的 开始 陈独秀没有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陈独秀在法庭上没有对国民党卑躬屈膝 陈独秀对斯大林和苏联政治模式进行了深刻的 反思,得到了许多金子般的真理
对陈独秀的总体评价
1. 陈独秀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人 2. 陈独秀是新青年的核心,杰出的宣传家
3. 陈独秀是建党时期党内最有威信的领导人。
4.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最早提出中国革命需 要中国人来领导 5.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最早反思斯大林和苏 联政治模式错误的人
陈独秀是个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