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升格之内容充实
中考作文指导之内容充实
考场作文 设置冲突
限时限字 一二即可
【运用方法,注意事项】
母亲微微一笑,慈爱地摸着我的头说:“这有 什么,不就是一场考试吗?考试就是为了查漏补缺。 当年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考得比你还差呢!只 要下一次考好就行了。”听了你的话,我的心情好 多了,嘴角也随之微微翘起。有了你的安慰,我的 物理成绩从此突飞猛进。
概述
【病文诊治,总结方法】
诊:
1、符合题意,详略严重不当,详写了起因, “杰作”产 生过程略写。 2、情节平淡,缺乏波折,导致内容单薄。
治:
1、审准重点,确定详略: 详写经过:为何是杰作 过程又如何。 略写起因: 删改 概述 2、设置冲突,解决矛盾。 病文情节:实写 虚写:联想---回忆
【设置冲突,解决矛盾】 示例:
1、 《迟了一分钟》 下课了——老师不宣布下课(师生冲突)— —老师不说话——极善言辞的老师却似乎口 吃,难以言表(老师心理冲突)——老师离 开,同学闪泪(学生理解了一分钟的意义, 理解了老师,矛盾解决)! 2、《改变一点点》中考指导书P109 冲突何在?矛盾如何解决?
【运用方法,注意事项】
1、《迟了一分钟》 下课了——老师不宣布下课(师生冲突)——老师不说 话——极善言辞的老师却似乎口吃,难以言表(老师心理 冲突)——老师离开,同学闪泪(学生 理解了一分钟的意义和老师,矛盾解决)! 2、《杰作》 我让同桌帮我画画,被老师发现——我答应老师重画, 可是我不会画——妈妈陪我,我有了信心——我画不好, 气馁,妈妈教我方法,我重拾信心——我很困,不想画, 妈妈鼓励我,我继续画——经过努力,我终于画出了属于 自己的杰作。
中考复习专题
【学习目标】
1、强化“内容充实”的意识,增长考 场作文应试能力。
充实作文的内容
充实作文的内容作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充实作文的内容是指在写作过程中,丰富和深化文章的内容,使其更加有价值和有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充实作文的内容,以帮助同学们提高作文水平。
一、引入生活细节要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细节。
例如,描述一个人物时,可以详细描写他的外貌特征、穿着打扮,甚至是他的行为举止,使读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他的形象;描述一个地方时,可以描绘其美丽的风景、繁华的街道和热闹的气氛,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二、加入比喻和象征比喻和象征的使用可以丰富作文的内涵。
通过比喻,可以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例如,当描述一场大雨时,可以使用“倾盆而下”来形容其水势之大;当描写一个人的善良时,可以使用“如春风般温暖”来形容。
采用象征手法,能够为作文增添一些隐喻的意味,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提供实例和案例在论述某个观点或主题时,可以提供实例和案例进行支持。
举例可以使论述更加具体和可信,读者也可以通过实例来对主题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当谈论环境保护时,可以引用一些真实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严重、水源短缺等,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展示问题的严重性。
四、加入个人观点和体验作文是表达个人思想和观点的重要方式,充实作文内容的同时,也要加入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通过阐述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可以使文章更加真实和有力。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读书的作文时,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受益,以及对阅读的独特理解。
五、展开逻辑推理和分析作文要有逻辑性和严密的推理,可以通过展开逻辑推理和分析来充实内容。
通过较全面地列举有关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和对比关系等,可以增强作文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手机使用的作文时,可以分析手机的利与弊、对社交和学习的影响等,通过论证改变读者对手机的观点。
六、融入社会热点和时事问题充实作文内容还可以融入社会热点和时事问题,使作文更富有时代性和社会关注度。
作文技法:让作文内容充实起来
作文技法:让作文内容充实起来
写作文,最怕的就是内容空洞,读起来像白开水一样没味儿。
要想让
作文内容充实起来,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分享给大家。
首先,得有个清晰的主题。
就像盖房子得先有个结实的框架,写作文
也得先确定个中心思想。
这个主题要明确,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想表达啥。
其次,细节描写不能少。
好比给房子装修,细节就是那些精美的壁纸
和灯饰。
通过具体的动作、对话、心理活动等,让读者能感受到场景
的生动,人物的情感。
再来,就是逻辑要清晰。
文章的结构得像楼房一样,一层一层往上盖,每一层都有它的作用。
开头要吸引人,中间要展开论述,结尾要总结
全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还有,词汇和句式要丰富。
就像不同风格的装修能让房子更有个性,
多样化的词汇和句式也能让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别忘了修改润色。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写完后,多读几遍,
看看有没有不通顺的地方,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这样文章才能更
加完善。
总之,写作文就像打造一件艺术品,需要耐心和技巧。
只要掌握了这
些方法,你的作文就能充实起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作文 基础等级内容之三——内容充实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 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提示]
2009年高考是安徽实行新课程改革之后的第一
次高考,其作文题属于材料作文,所给材料先以赛车运动 中的弯道为喻,说明了弯道在赛车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在 过弯道的时候,原来领先的可能落后,本来落后的可能超
但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来点化、引申,用来表现新的主 题,也 能出奇制胜,让人耳目一新。这样的事例用好
了,可以体现出作者运用知识、灵活变通的能力,从而
达到“陈材巧用”“旧材翻新”的效果。
5. 巧妙组合,形成合力
通过不同材料的搭配、组合,可以形成表现主题的“合
力”,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文章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地 表现了主题。 总之,要挑选健康的、熟悉的、新鲜的、独特的、典型的 材料,要从新的角度来使用旧材料。选定的材料,有的在
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
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 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 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 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 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借 处于人生的低谷,还是事业的高峰,总会有你期待的质
鉴 变的发生。” 总之,本文是一篇内容充实、中心明确且有严谨思
维的好文章。
高考作文的内容充实与否,主要体现在文章的选材上,
高考 作文选材方面的失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虚假,编 造痕迹明显,降低文章的说服力;二是空泛,许多考生不会 对生活现象进行筛选、加工、提炼,而是随便写一些没有价 值的琐碎的小事,结尾勉强牵扯到话题上,甚至脱离话题; 三是陈旧,此类文章的材料多是几年来,甚至十几年来见于
作文升格训练内容充实(一)
作文升格训练内容充实(一)考点解说无锡市中考作文一类文要求“内容新颖”,新颖的前提是“内容”要“充实”。
“内容”是指写进作文中的思想感情、人物事件和数据资料等等;“充实”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材料要有较高的质量,内容要丰富。
对表现中心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
内容充实具体表现为: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景、事、物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沦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特征清楚,资料充分。
若是写成文学作品,则要求情节完整、人物形象丰满。
不同文体对“内容充实”的具体要求各有各的特点。
中考写作中如何做到文章“内容充实”呢?1、广泛积累素材。
这真是老生常谈,不少同学会觉得初三时间紧,学业重,无法积累。
其实,有这样认为的同学难道学业不重的时候就注重积累了吗?积累素材是指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国际风云、社会生活、身边琐事,留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从中捕捉写作材料。
对于初三同学来讲,如果你以前积累不够,不是一个有心人,那就要把积累素材当做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进行专门训练。
你可以准备好一个本子,象写微博一样把片段的、微小的材料、思考(思考更重要)随手记下,这样就能尽量多地占有材料。
另外,要多动笔写,没有写下来的材料永远只是材料,没有写下去的文章永远只是草稿。
写成作文才是真正地占有材料。
提倡写自己所历、所见、所闻、所感的材料,有意识地将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世界融会贯通,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感受平凡生命的价值。
2、合理选择材料。
材料充实,不是堆砌材料,多多益善,这就关系到选用材料。
选择材料的基本原则是:围绕中心选材,力求典型、准确、新颖。
要注意材料的组合与搭配,做到既有典型性,又有全面性,既充足,又无堆砌之嫌,充分有力地揭示事物,表现主题。
试题回放题目:从那一刻开始要求:(1)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2009年浙江温州市中考作文题)思路提示:1.要学会抓住文题中的关键词来展开思考,要学会掂量和咀嚼词语。
作文写作技巧大全:内容充实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作文写作技巧大全:内容充实,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能力解说】内容充实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材料有较高的质量,内容丰富,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来说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
这里的“内容”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件和数据资料等等。
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沦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分。
【策略解读】1、广泛积累生活素材。
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国际风云、社会生活、身边琐事,留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从中捕捉写作材料。
是否能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思索是是否有话可说的关键。
广泛阅览也是获取材料的重要途径。
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提笔时才能左右逢源。
我们提倡写自己所历、所见、所闻、所感的材料,把有意义的东西记下来,有意识地抓住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世界的融会贯通地带,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感受平凡生命的价值。
这些的材料最易带有个性色彩,也最易触动情感,而且高考时不易撞车。
2、材料要新颖,而不是别人用滥了的人云亦云的古人、洋人。
许多考生作文中,总出现那几个“永久”的例子,如爱迪生不怕多次失败终于找到了合用的灯丝,居里夫人在极困难的条件下提炼出了镭,李白从老婆婆那里懂得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等等,我们应该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物。
3、材料要具有典型性,即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能最恰当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
自己所历、所见、所闻的材料也不一定都新颖、典型。
作为考生,很难找到在任何题目下都适用的、有意义又有个性的材料。
不妨借助联想,合理虚构一下。
虚构不是胡编乱造,而是遵循生活真实原则的创造,前提是确实可能发生这件事,没有脱离人物的身份与地位,也符合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具体方法有:描绘(以求生动具体);改换起因、情节、结果等(以求新颖);合“多个为一个”(以求典型)。
可以对原有材料进行翻新。
选取一个全新的角度,从原有的材料中引申出去,赋予新的含义,反用材料。
作文升格:内容充实 细节丰富
作文升格:内容充实细节丰富【升格目标】内容充实是作文评分不可缺少的标准,而细节丰富则是内容充实的必要保证和手段。
因此,作文中的细节描写一定要出彩,唯此才会血肉丰满,光彩夺目!【原文展示】快乐,在我身边外婆曾给我讲过《世外桃源》的故事,我羡慕不已,一度心生向往。
哪儿有快乐?爸爸笑我“为赋新辞强说愁”。
妈妈催我多做几道奥数题。
弟弟稚声稚气地回答:“快乐呀,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都对,都不对。
快乐哪有这么简单?紧张的期末考试容不得我有闲暇思考。
好不容易等到看成绩的日子,我特地起了个大早,一路狂奔,往学校赶。
等跑到学校,告示牌前早已人山人海。
等挤到告示牌前,在年级前一百名前看了一下,竟然没有我的名字,那张告示无情地宣判了我的命运。
我非常伤心地回到了座位上,悲叹道:“不知开了多少‘夜车’,不知做了多少练习题,为什么……”这时,班主任来到课桌前,示意我到他的办公室去。
我心中不安起来,快步来到办公室。
班主任莫名其妙地问道:“这次考试……”他一脸神秘,我更是摸不着边际。
“考得不错嘛!总的来说,你这次全年级三十七名的成绩可以看出你已经努力了,再接再厉啊!”我虽心神不宁,但还是捕捉到了那敏感的字眼——“什么?全年级三十七名?”我的声高陡然提高了八度。
“是啊,你没看见?”班主任反问道。
已经记不得是如何走出办公室,只知道那时快乐得忘掉了所有,所有的一切是那样美好。
哦,原来快乐如此简单!我再一次提问,快乐在哪里?爸爸说,昨天的球赛我觉得过瘾。
妈妈说,买了一些减价商品真划算。
弟弟说,隔壁家小孩居然肯把机器人借给他玩,他真高兴。
不可否认,这些快乐来得容易,那又怎样?快乐就像一扇虚掩着的门,只需要你怀着一颗知足常乐的心去推开。
别忘了,这扇门从不上锁,它一直在你身边。
【失误剖析】此文脉络明晰,层次分明,叙事流畅,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内容单薄,缺少具体生动的细节,使得文章重点不突出,中心不鲜明。
尤其是班主任找“我”谈话的细节描写不够细致,叙事过于平直,对于快乐的感受描写得不够细腻,导致文章感染力不强。
考场作文通关技法之“内容充实”
考场作文通关技法之“内容充实”内容充实是高考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
只要叙述具体,描写到家,言之有物,手法多样,中心突出,就可以说达到了内容充实。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材料丰富,形象丰满,立意深远。
一、材料丰富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材料丰富”是指材料种类多或数量大。
材料丰富,不仅可以使文章内容厚实、中心突出,而且还能使文章显得斑斓多彩、引人入胜。
在运用时要注意:不同内容的材料要具有意图一致性,以使中心鲜明;不同内容的材料要有各自的代表性,使整体具有较大的涵盖性。
下面是湖南一考生的高考作文《真理只有一个》选段: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是洛阳古道上响彻云霄的感叹,还是阮籍穷途时惊天动地的恸哭?是哈姆雷特站在崖边对生存或者毁灭的抉择,还是千里孤坟,昭君幽咽琵琶的怨怒?……我不知道“文敌诗友”的白居易、元稹是怎样做出这两难的选择,更是无法想象那个为江州司马惊起的大诗人怎不受到“文敌”的牵绊,反而泪溅青衫湿。
我不解爱因斯坦和波尔为什么开始还争得面红耳赤,转眼间又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罗马广场上空激扬着令人振聋发聩的文字:“未来的世界会认识我的价值……”;躁动的人群中回荡着为和平、为真理护卫的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声音:“相信我,千万人呼喊的声音比不上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子的母亲的痛苦……”。
此文中例举了王昭君、白居易、元稹、爱因斯坦、波尔、布鲁诺、拉宾等人的材料,意图指向一致,丰富和充实了文章内容。
二、形象丰满“形象丰满”就写人而言,要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齐全、生动,给人呼之欲出的感觉;就叙事而言,要具体完整、情节曲折;就描写而言,要细腻逼真、有点有面。
这样,写人才会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状物才会栩栩如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有丰富的内涵。
如:看那边那个正在买彩票的男人,穿着和长相都再普通不过,单位发的尼龙布口袋放在脚边,里面是今晚要吃的菜。
男人又一次选了那组号码:自己的生日加妻子的生日加儿子的生日。
高考语文考点专题47写作之内容充实
考点47 写作之内容充实就写作来说,“内容充实”的主要体现是“丰富”,而“丰富”,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第二个要求,具体指“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作文“丰富”,体现了作者生活的积淀之丰、阅读的范围之广、运用材料的能力之强。
具体来看,要明确以下几点:1.“材料丰富”是指围绕中心所使用的材料种类多,内容丰富,血肉丰满。
“论据充实”是指运用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充分的论证,使论点建立在充分又坚实的基础上。
2.“形象丰满”主要是指塑造的人物要有个性,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能凸显生命的质感,呈现立体的形态。
3.“意境深远”是指将深远之情意、哲思、理趣蕴藏于具体鲜明、生动可感的形象、景象、物象、场面的叙述描写之中,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或缘情造景,或虚实相生,使情意的表达更为含蓄,更耐人寻味。
考向一如何做到材料丰富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云南农加贵老师30年年坚守在“麻风村”学校的感人事迹。
一个人的坚守,成就了落松地这个特殊村落的群体,实现了孩子们的读书梦;一个人的坚守,铸就了一座师德师魂的丰碑。
材料二深圳市民“读书月”活动已经延续到了第17届,社区保安、工厂蓝领、机场员工、小学生、退休干部、深圳市委书记、深圳市长等,一起分享读书的体验。
17届深圳市民“读书月”活动,是深圳人对读书活动的坚守,是深圳人对高雅情趣的坚守。
读了上述两则材料,你有何感想和体会?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和套作。
【立意指津】这两则材料,看似没有关联,实则有着内在的联系。
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其内在的关联性。
关联两则材料的就是“书”,两则材料强调的都是“坚守”。
全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全体孩子有书读,也有赖于全体国民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坚持读书。
如果着眼于第一则材料,考生可发掘的角度有“奉献”“梦想”等;如果着眼于第二则材料,考生可发掘的角度有“坚守”“高雅情趣”等。
高考作文高分攻略之内容充实
高考作文高分攻略之内容充实作者:吴俊美来源:《试题与研究·高考语文》2015年第04期“内容充实”是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一项重要要求。
“内容充实”是指在写作时要言之有物,持之有据,用足够的高质量的材料揭示文章的主题。
记叙事情,能够写出事情的全貌及其重要细节;议论问题,能够运用充足的论据阐明实质。
写进文章里的材料要有较高的质量,所选材料对表现主题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无用的、单薄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内容”不仅指材料(人物、事件和数据资料),还包括思想感情、观点看法等。
【应对策略】1.多措并举,积累材料。
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胸中有丘壑”,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要像蜜蜂那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拥自然入怀。
观赏日月星辰,凝视山川河流。
风的私语,花的叹息,高耸入云的山峰,波涛汹涌的江河,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跃动在湖面上的一抹斜晖……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峰河流,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跳动的音符,只有用敏感的心及时捕捉,才能谱写出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
(2)和社会握手。
社会生活是我们写作的不竭泉源。
触及社会焦点,追踪时事话题,关注家长里短,放眼环球世界……身边琐事、国家大事、国际风云都是我们写作的绝好材料。
只要你用青春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青春的思想思考这个世界,用青春的心智观照这个世界,即使是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也能为你所用,任你驱遣,笔头也就自然会溢出华美的辞章,写出警人警世的隽永奇文。
(3)与课本交流。
课本是编者的心血凝聚,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内容涉及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思家爱国、名人事例、名篇名句、诗词典故等方方面面。
如果能抓住课本,广采博记,并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因时因地巧妙化用,必能开掘出五彩缤纷的“花圃园地”,成就一篇篇独具特色的精粹美文。
2.合理筛选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和支柱。
用细节点化形象,让内容充实生动——作文升格之“内容充实”
我和妹 妹A k , l 、 就 和爷 爷奶 奶一起在 乡下生 活 ,板车作 为
爷爷从地里运庄稼的工具,我 当然是熟悉不过 了。 ( 点迁 :
生动。 ) 他每 天用板 车拉 着我们从 田 间地 头回 家,我们 坐在板 车 上快 乐地唱着、笑着 。童年 的时光就这样欢快地过去 了。 之后 爷 爷为 了在 雨 天时 更为 方便 地接送 我 和妹妹 上 学 .
后 来 ,我们上 学 了。爷 爷为 了在 雨天时更为 方便 地接 送 我和妹妹上 学, 自己动 手用花塑料 布和木架子做 了一个雨棚 , 加在 了板车上 .然后 我和妹妹 就成 为 了很 多小伙 伴 羡慕 的对
象。毕竟他们都 没坐过这样 的 “ 大棚车” 。爷爷在拉 车时背微 微 弯着 .迈着稳健 的步子 ,让人感 觉不 出他 的吃 力。 坐在 车
淡的木 香 .爷 爷很 是爱惜 ,拉 肥料 时弄脏 了车身 ,他 总会 立 马 打理 干净 ,晚间从 田里回来 ,我和妹 妹便并排坐在板车上 , 看爷爷拉 着车。追赶 着夕阳。 把一 串串笑声、歌 声洒在田野 。
( 篮略童 釜釜
奎
丕,回: 竖生釜釜二起生适的 墼,
两句细节点出板 车上 的童年充满 了快乐与诗意 )
后悔与心痛。 ( 点迁 :釜釜
奎撞 ±,量篚佳理釜釜
勤 劳 、奉 献 精 神 .更 要 精 雕 细 画 .可 惜 描 写 不 够 。 要 写 出爷
上 的我 们 ,便在 爷爷的 问话 中,你一 言 ,我一语 ,争 着说 学 校 里的趣 事 ,谁和 谁吵 架了 ,谁 受到表 扬 了,谁今 天打 瞌睡
言之有物言文行远——“内容丰富,充实具体”升格训练示例
每逢 夏天 ,陈 四爷就会去他 的小院子里摘苦 瓜 ,我就 在 一 旁看 着 。摘 回家清 水里洗 一洗 ,放在 锅里和 豆子 稍微 炒 一 炒 ,苦涩 的香 味就飘出来了 。
陈四 爷笑笑 ,夹 了一块苦 瓜放进 嘴 里 ,静 静地 ,过 了好 一 会 儿才说 :“酸甜 苦辣 本来就 是 自然 万物 的滋味 呀 ,也是 生活 的滋味 。吃得 苦 中苦 ,才能更好 地 品尝 如今 小 日子 的
开 头 从 文 学作 品 中的 苦瓜说 起 ,奠 定 了全文 的情 感 基调 ,但语 言略显 哆 唆 , 不 够 简 洁 。
按理 说像他这样 的人 ,生活较 为宽裕 ,不可能每 日就 以 苦 瓜下 酒 。我很想去 尝一尝 苦瓜 的味道 ,它 究竟 是怎样 一 种 美味佳 肴 ?陈四 爷好像 看 出了我的心思 ,拿来一双筷子 , 给 我夹 了一 口 ,味道 实在是苦 。我 真搞 不明 白 ,这 么苦 ,他 怎 么 还 爱 吃 。还 没 等 我 弄清 楚 ,我就 举 家 搬 离 了 那 个 小 村 庄。
姗
所记之事不 具体 ,所写之人 不生动 ,所写 内容单薄 。因
此 指写进 文章里的材料 必须 有较高的质量 ,内容丰富 ,
所选材料 对表现 中心来说 是必要的 、足够 的 ,而不是单
薄 的 。首 先 ,人 物描写 要立 体化 。不管是 语言 和动作
官 、借 物 喻人等 。再次 ,要 通
过插 叙与主题相关 的内容 ,使
文章意蕴 更加丰厚 。
鼍_
30 I 作 文 升 格
作文指导-内容充实
质,能最恰当地表达文章的观点。自己所历、所见、所闻的材料也不一定都新颖、典型,这时我们不妨借助联想,合理虚构一下。虚构不是胡编乱造,而是遵循生活真实原则的创造,前提是确实可能发生这件事,没有脱离人物的身份与地位,也符合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另外,还可以对原有材料进行适当剪裁。根据中心思想表达需要,当添则添,需描则描,内容自然就会充实起来。 3.精心选材多维描写。 常见的描写方法有白描、烘托、想象、细节及人物描写等。如写人叙事的文章,就可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融合起来,深刻而全方位地挖掘一个人、一件事的内涵。如“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故乡》)这段话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心的修饰,却是白描的经典之笔。细节描写更为重要,试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大钱的“阔绰”,哪个不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这都得益于描写的作用。
生活因缺憾而美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题记 牡丹雍容富贵,却有色无味;茉莉香气四溢,却貌不惊人;玫瑰色香俱佳,却荆棘遍身。朋友,细心的你应该发现:有时,生活因缺憾而美好。 曾经读过一篇寓言:一个圆因为缺了一部分而不停地寻找,与蝶为伍,与风为伴,与山为友,一路欢声笑语,欣赏了一路美景,可终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缺失的那部分,便不停转动起来,再也不能停下欣赏美景了。这个故事的寓意不言而喻,
2
【写作借鉴】 本文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转变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母鸡为对象、以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形象。这篇小短文语句简洁,虽然只有七百字,但中心突出,内容充实。作者细致的观察、恰当的选材、详尽的描写都值得我们借鉴。
议论文写作“内容充实”的技法
议论文写作“内容充实”的技法议论文“内容充实”,是指写进文章里的论据材料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不足的。
从根本上说,议论文“内容充实”体现于论据的充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部分,明确要求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内容充实”成为评价议论文写作水平极为重要的一项要求。
因此,无论是写作教学,还是高考评价,都强调议论文写作必须用正确、恰当的论据论证作者要表达的观点。
高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上往往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学生思维方向单一,存在缺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缺少材料积累,常常出现论据匮乏的状况;有些学生分析能力不足,缺失思辨色彩,说理不服人……即便论据充足也不等于“内容充实”,这就像拥有一堆钢筋、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并不等于建成一座高楼大厦一样。
那么,在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中,如何让学生做到内容充实呢?我认为,学生只有学会五种技法,才能使议论文材料丰富,分析深入,说理充分。
一、由中而外扩广度高中学生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关注所选用论据的广泛性,即它的“广度”。
论据不在数量,而在精要,在于能够充分地论证观点。
如果能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兼顾中外各个方面,选取精要的、有代表性的论据,并在论证中运用这些典型的论据,才能使议论文的内容更充实,论证更全面,说理更有说服力。
选取论据,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的领域选取,可以从正面、反面不同的性质选取,可以从国内和国外不同地域选取。
例如:佳作《跳出名利场,烟雨任平生》(片段)庄子拒绝楚王的征召,他追求的是“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华盛顿辞去总统显位,他找寻的是乡间的悠然和自得;卢永根慷慨捐出自己的毕生积蓄,他梦想的是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绝不是在官场上浮沉,而是拥有“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那般遵循自我内心的理想生活。
2022届高考作文指导:内容充实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对热点事件的陈述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 例下文对“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的感悟。
•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 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上吹过,吹进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 ,他们跟随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边缘扎下了根。
• 运用鲜活素材时,不可生搬硬套原材料中的文字,要运用各种手段对其加工重 组,使语言生动形象,美好清新的语言可以使阅卷老师如沐春风。
• 例3: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斑驳年华,谁在哭泣》一文的语言就很鲜活生动。
• 微风吹过,时间悄悄溜走,挥了挥手,他们走得不留痕迹。只有那被抛弃的童 真在原地徘徊,留下无可奈何的泪珠。
•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 “言为心声。”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同情和企盼,以情 动人,以情暖人,字里行间流露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而感动了阅卷者,博得 了满堂彩。
• 2.在深刻上下功夫。
• 运用鲜活素材时,要注意对素材内涵进行挖掘,不能仅停留在对事件的简单概 述上。
• 琼姿花貌,秋水伊人,舞台上的天真烂漫,却早已历尽了沧桑;风华绝代,超 凡脱俗,灯光下的绝世之姿,却早已污浊不堪。所谓孩子,却已超越孩子,有了 不属于他们这个世界的气息。你是否注意到,孩子正用那空洞的双眼,漠然地看 着这个世界,不再有欢声笑语。所以我们呼唤童真,将那已被抛弃在原地哭泣的 童真给寻回来。
• 上文运用了361°童装独家赞助的少儿选秀节目“中国新声代”这一鲜活素材 ,紧扣时代脉搏,发人深省。诗一样的语言,意蕴深厚,让人回味无穷。
三、巧选素材四法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第6专题:三种途径使文章“内容充实”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第6专题:三种途径使文章“内容充实”“内容充实”是对作文立意的主要要求。
2003年起全国考试大纲把“内容充实”提到了“中心明确”的前面,对“内容充实”的要求显然提高了。
这里的“内容”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物和数据资料等等。
“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分。
内容是文章价值的决定因素,材料是内容的基本载体。
因此,高考作文必须在选择材料上独具慧眼,掌握选材、用材的技巧,将对于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新鲜材料这里的现实生活指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大家关注的刚刚发生的热点。
我们同学是来到这个有阳光也有暴雨的世界上已经生活十大几个年头的青年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同学,都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的积淀,在面对近距离接触生活的作文题时,我们就完全可以觅得作文的材料。
如写“尝试”,我们就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做过有意而为之的事;写“心灵的选择”,我们就想一想,生活里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
既可以是确有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只要真实就行。
2011年浙江考生《我的时间》从周末回家选择“独自前行”到理性看待“高三的自主招生”,从龙应台的誓言“在人生的跑到上,有人在五千米赛跑,有人在百米冲刺,而你却在清晨里散步,你会害怕自己被淘汰吗?不会的”到徐悲鸿的名句“别人看我是荒谬,我看自己是绝伦”,都表现了不盲目跟风,要相信自己的主旨。
既有事实材料,又联系自身实际,内容真可以说充实。
2011年福建考生《让我们拥有宁静致远的心》: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及愿望,真诚朴素得令人动容。
……反观我们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如他般心无杂念?又有谁能够像他一样坚守自己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成功成了唯一的标准,急功近利是人们渴求成功而衍生出来的心态。
大学生作文如何做到内容充实
大学生作文如何做到内容充实
在大学生的作文中,内容的充实是评判作品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何做到内容充实?这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首先,内容的充实需要深入的思考和全面的准备。
就像一个精心策划的旅行一样,你需要在动笔之前对主题有深入的了解。
这意味着要进行广泛的阅读和调研,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所要写的内容。
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内容充实的基础,它使得你能够在作文中深入挖掘和展示思想。
其次,内容的充实还要求具备良好的逻辑和条理性。
就像一座结构严谨的建筑,你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起承转合,思路要连贯自然。
每一个观点都应该有充分的论据和例证来支撑,这样才能让读者信服并深思。
不仅如此,内容的充实还需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和语言的精准。
就像一幅精细的画作,每一个细节都能为整体增色。
用词准确、生动,避免空泛和笼统的表达,让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有份量,这样才能使作文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最后,内容的充实也需要大胆的创新和个性的表达。
不拘泥于传统的观点和结构,可以尝试新颖的角度和独特的思路。
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具独特性和魅力。
综上所述,要做到内容充实,大学生们需要不断积累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注重细节处理和语言表达,同时勇于创新和个性化。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富有深度和内涵的优秀作文,展现出真正的学术风采和个人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说文章的中心是灵魂,结构是骨架,语言是外衣,那么,文章的内容无疑是血肉。
只有内容充实,方能血肉丰满,骨立神聚,形象感人。
内容充实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材料有较高的质量,内容丰富,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来说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
高考作文所说的“内容”指的是写进文章中的思想、情感、人物、事物和数据材料等等。
“充实”是丰富、充足、厚实的意思。
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内容充实”是指文章感情要真实、材料要翔实、人物要丰满。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内容不够充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议论文中,大多用抒情或者议论的语言表达观点,没有运用充足的事实材料或者理论材料论证观点。
2.在议论文中,堆砌一些无效材料,即搬了大量的材料,却不能论证文章的观点,论据与观点脱节。
3.在议论文中,引入的事实论据少,又只分析原话题材料,缺少衔接过渡成分,缺乏论证过程。
有时,对材料取舍不当,还造成文章观点材料的脱节和详略的不当。
4.在记叙文中,要么没有明确的人物事件,要么记叙的人物事件不详细、不具体、不生动、不实在,要么就是对要素的交代泛泛而止。
5.在抒情散文中,情景渲染不够到位,感情抒发不够明确,缺少情感的起伏变化,单调无味;叙事散文中没有较为典型的镜头、场面、片断。
写景散文中写景角度单一呆板,缺少变化,写景顺序不清晰,杂乱无章。
那我们怎样让作文内容充实呢?一、选择素材的“三”个要求材料翔实,不是堆砌材料、多多益善,这就关系到选用材料。
选择材料的基本原则是:围绕中心选材,力求真实、典型、新颖。
1.材料要真实“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意在告诉我们,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
自然天成,那就要写真实。
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
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
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
如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
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2.材料要典型所选材料能表现、突出中心思想,能代表其他的材料,选取其他任何材料但不选这个材料是不行的。
可见,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可以节省笔墨,使文章短小而精悍、有力。
材料典型才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窥一斑而知全豹”。
例如,魏巍在写完《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曾谈道:“在朝鲜时,我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面写了二十多个我认为最生动的例子,带回来给同志们看了看,感到不好,就没有拿出去发表。
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
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
事实告诉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
”3.材料要新颖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
文章材料出新,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会浓。
因此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
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
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
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工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
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二、选择素材的“四”种方法高考考场作文,我们要打开自己的思维,充实作文内容,更好地表现主题,需运用以下方法:1.与时俱进法在选择材料上主要指选材讲究一个“新”字。
“新”既是相对于陈旧而言,也是相对于一般化而言。
材料新鲜,指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尽量关注社会热点,让自己的文章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面对社会大舞台、大变革,面对环保与居住环境,面对市场经济,面对腐败现象,面对许多的社会矛盾,借助作文话题写出来。
特别是近三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不避热点,优秀作文中也注重使用新材料。
对于二轮作文复习而言,积累并能运用当前最新热点素材是高考作文能否出彩的关键。
(1)具有新敏视角。
关心时事,多读书报,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
关注“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今日说法”“共同关注”等电视节目,阅读《中学生时事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展时事讨论,都是积累鲜活材料的好途径。
(2)引入时代活水。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要善于向生活汲取,材料就永远是新鲜迷人的。
当今所见所闻,皆可入文。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现代汉语的新词汇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
如反映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方式的“特区”“市场化”“股票”“网友”“泡吧”“发烧友”等,反映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的“MTV”“CT”“CD”等。
许多新词语互相交融,虽有的还未被词典收录,但已为公众所认可。
作文适当引入以为点缀,可使文章更富于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给人以灵动俏皮、耳目一新之感。
(3)注重观念更新。
新世纪是创新的时代,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留意身边活生生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新问题,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闪光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从而确立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命意。
2.古今中外纵横法此法主要是指援引典型的古今中外历史事实来阐明主旨。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
以史作证,谈古论今,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能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
近年高考作文,有很多考生写了历史人物与事件。
如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何妨让思维转个弯》:屈原与汨罗江,项羽的“不肯过江东”,苏武的牧羊守汉节,昭君的出塞,诸葛亮的谦思,李白的“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苏东坡的“突围”,岳飞与风波亭,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这些事例不仅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说服力,而且表现了作者的视野及阅读的积淀。
此法选料剪材应该注意:(1)选例典型,叙例恰当。
选例的原则是史实要能和观点相吻合。
事例要真实,不编造杜撰;要选典型,尽量选名人名事;可选一例,也可选多例,但不是多多益善,要力求以少胜多。
(2)先后顺序,合理安排。
如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也可以从今到古,从国外到国内)。
(3)叙述史实,详略有致。
对皆知的要简练概括,对不熟悉的要具体叙述。
可以一个事实,展开想象,精心描绘;也可通过几个简明片断,扼要援引。
(4)事件人物,据需取点。
如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曾经靠编草鞋维持生计,因家贫曾向管理河道的小官借米过日子,见魏王时穿粗布补丁衣服,草鞋带子也是断了之后接起来的,一生只在蒙地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不久就退隐了。
楚王听说他有才华,派两位大臣用厚金聘礼到濮水请他做宰相,在濮水垂钓的庄子用龟曳尾于涂的比喻拒绝了邀请。
庄子对待生死显得很理智,其妻死后,惠子前去吊唁,见庄子席地而坐,“击缶而歌”。
这些常识是大家有所了解的,这些素材可以包含着“选择”“欲望”“孤独”“尊严”“诱惑”“生命”等意义,要对素材所包含的信息有所思考,善于根据文章的需要,去选取某一点,从某个侧面去挖掘、联想、想象,为文章所用,切不可将知道的都写出来而成为无目的的谈古。
(5)有叙有析,不忘议论。
分析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两句话。
可在叙述事例之前,也可在叙述事例之后。
总之应使事例论据与论点融为一体,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充分显露事例与论点的关系,确切有力地说明观点。
也应注意,大多考生平时缺少积累,作文时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写出来的多是“普及型”的名人轶事,说“勤奋”便祖冲之、李时珍、陈景润,谈“爱国”便屈原、岳飞、孙中山。
几十万考生,同写一个作文题,都是写尽人皆知的几个人、几件事,岂不让人生厌!要懂得当一种写法成为流行时,其危险系数就变大了。
大量的李鬼冒充李逵,李逵就必须有新招数;考生作文就要回避大陆货,最好要有自己独家的开发或独到的发现,否则就会成为第二个、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庸才、蠢材。
3.撷英取华法撷英取华法,即向名家诗文取料。
援引名人名篇名诗名句作为写文章时取之不尽的材料。
平时博览群书,含英咀华,自然会潜藏着丰富的营养。
将这些潜藏的储备应用到作文中,便是信手拈来,撷英取华了。
这些材料一旦撷取,进而还能为全文构思助一臂之力!加强阅读积累,进而生成语文能力,将课外阅读引进高考,能写出个性作文。
热爱语文,热爱阅读吧,诗意地学习,诗意地作文,诗意地栖居!4.寻小搜微法题材不怕“小”,还要敢于写“小”!它既是克服材料贫乏之径,也是创造文章新活之途。
我们平常多见和最不缺乏的,是生活中的常人小事类材料,倘能用心打捞生活中的真、善、美,于纷纭大千世界中,是可以静观万物,摄取机微的。
取材的范围是没有涯尽的,无论其材料娇艳明媚,或朴素庸常;或沃土温室,或村野虚墟;或雍容尊贵,或卑微无名。
倘能用心打捞生活中的真、善、美,或能随意裁锦一角,摘花一枝,都一样绽放优美自然的姿容,散发持久沁人的馨香。
多少大家的小品文,写的往往是常人小事,有如冬夜炉边的絮语杂谈,或丰厚与笃实,或琳琅与宏博;或闲适,或淡雅,或隽永,或亲切……当然,寻小搜微法的“搜寻”功夫,要求作者有眼光、思想和感情,有独到的发现与独到的开发,有笃实之情、精辟之识以及空灵之笔,力避随流附众。
三、运用素材的三种方法如何在作文中运用这些材料?请用以下三种方法:1.用情感激活材料无论材料来自自身还是各类媒体,写作时都应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切忌牵强附会,随意拔高,或者只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加以转述。
如2010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致墨子的一封信》,作者运用了古代的材料,但是作者却用自己的情感激活了文化精神与文化情怀。
所以被确认是一篇新“文化作文”。
这样用“心”用“情”写就的鲜活灵动之作,能引起读者——阅卷老师的共鸣也就不足为怪了。
2.用细节聚焦材料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字数要求为800字以上,考生在不到1000字的文章中,一定要避免语言拖沓的毛病。
在高考作文中运用相关材料,不宜面面俱到地铺叙。
而巧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往往能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之效。
如2010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难题》:……他死活也不要我给他找车。
他说:“你给我找车,我就又欠了你一个人情了,我老了,没能力还情了,你不要给我出难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