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上课如何提问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提问策略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有效提问策略:1. 开放性提问:这种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总结。

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你认为故事中的主人公会做出什么决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去思考,并从中体会到作者的用心。

2. 细节性提问:这种问题侧重于细节的把握和分析。

通过对文本中的具体事实和细节的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例如:“文中提到了哪些细节?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寻找文本中的线索和依据来回答,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 探究性提问:这种问题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通过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例如:“为什么作者选择了这个角度来写这个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并从中发现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4. 分析性提问:这种问题侧重于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情节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文本要素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例如:“你认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这些特点对他的命运有什么影响?”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故事的整体框架。

5. 比较性提问:这种问题侧重于学生对不同事物的比较和对比。

通过比较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中的细节和主题。

例如:“这个故事和你之前读过的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和归纳,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含义和主题。

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不同类型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提问技巧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提问技巧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提问技巧提问实际上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批判与分析,为此教师在提问时不能提形式化的问题。

提问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心理水平,掌握好一个度,以学生为中心,对提问有一个全面的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一艺术,上好一堂精彩而又充实的语文课。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提问技巧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提问要有目的性,是指课堂所提问题应紧扣教学目标,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老师设计的问题,自己动脑来探索并获取新知识,而不应是教师随意地发问。

教学中,那种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想在哪儿问就在哪儿问的做法是应该摒弃的,不然就会节外生枝,脱离预定的目的和要求而陷入盲目性。

二、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语文课堂提问后,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要注意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整,使学生对提问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这就是所谓的“心理蓄势”,要把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有利于激发思维,有利于学习知识的状态上来,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对回答问题的具体思路、方向作某些引导,并给予时间思考。

突兀而问,往往会使学生慌乱、心悸,产生紧张心理,出现问而不答的局面,降低答问效率,如有的老师先点学生姓名,待学生站起来以后再说出问题。

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提问时,脸上总是带着和蔼可亲的微笑,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而且让学生思考、准备后再站起来回答,因而答题者通常都会无拘无束,声音洪亮,这就值得我们学习。

三、要把握好提问难易的“度”课堂提问要注意难易适度。

提问过易或过难,都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提问过易,学生不经思考,就能对答如流,这种“水过地皮湿”的提问意义不大,浪费时间;提问过难,超过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学生只能望“问”兴叹,无从回答,影响思维的积极性。

因此,在提问过程中,我们要像《学记》中所说的那样:“善问者如伐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这就是说,我们教师在提问题时,应像砍伐坚硬木材一样,先从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再砍木材的关节。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是如此之重要。

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或者不懂提问艺术,或者没有设置好提问技巧,出现了不少教学的误区。

本人根据教学实践及体会,就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浅谈几点。

一、提问的内容课前教师要进行充分细致的准备,抓住每一课的重点、难点,分析有哪些训练要求等,再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的实际提出相应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无疑而问、为问而问;二是大而无当,太广太深。

所以,在课堂提问的内容设计上应做到以下几点:1.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语文教学中潜藏着大量学生感兴趣的“触点”,教者若抓住这些“触点”进行提问,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积极思维和回答问题的兴趣,往往能加深学生对整个篇章的理解。

2.问学生有难度的问题。

课堂提问的问题如果过于简单,提问就会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不到刺激学生思维的效果;如果问题太难,又会使课堂陷入停顿状态,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教者在设计问题时必须难易适中,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并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3.问具有创造性的问题。

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去分析,常能得到一些创造性的见解,从而达到激活课堂、扩展思维的效果。

二、提问的对象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和层次,提问的对象要有所选择,避免让少数优秀学生或愿意表现的学生独占课堂回答问题的时间。

初中语文提问用语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提问用语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提问用语总结归纳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提问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提问,学生可以深入思考、巩固记忆,同时也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思辨。

在这篇文章中,将总结归纳初中语文学习中常见的提问用语,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提问方法。

一、理解课文1. 识记性问题:-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文章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 描述一下人物形象、地理环境等。

2. 探究性问题:- 文章中用到了哪些比喻、象征手法?有什么作用?- 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结尾为什么留下了悬念?3. 分析性问题:- 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有哪些特点?怎样体现的?- 文章描写了哪些场景?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二、思考文学知识1. 理解文学概念:- 什么是叙事文?它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判断一篇文章的文体类型?- 诗歌与散文有什么区别?2. 分析文学作品:- 这篇诗意写景的诗歌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故事中的冲突究竟体现了什么主题?- 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三、解读语言表达1. 弄懂成语俚语:- “珠联璧合”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翻云覆雨”是哪个历史典故?- “举不胜举”是哪个时代的社会现象?2. 探究词语的意义:- 文章中的“抚慰”一词是什么意思?可以替换为哪些同义词? - 这个词在句子中的修饰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作者选择了这个词?四、联系实际运用1.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本:- 用所学的修辞手法,为一段描写房间的文字增色添彩。

- 提炼出一段杂乱无章的描述,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改写。

- 结合一篇课外阅读的文章,分析其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2. 发散思维拓展:- 如果你是这个故事的作者,你会如何改编结局?- 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对什么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以上总结的提问用语,同学们可以在语文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思考和讨论。

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深化对知识的把握,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以下是一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有效提问方式,旨在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1. 开放式问题: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表达。

例如:“你认为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认为?”这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2. 引导性问题:这类问题通过给出一系列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这个句子有什么难点?你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理解它?”这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反问式问题:这类问题通过反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

例如:“你觉得这个人物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通过这类问题,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对比式问题:这类问题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现象,要求学生发现和分析其中的联系和差异。

例如:“你觉得这个故事的风格和另一个故事有什么不同?”这类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

6. 理解性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回答和解释。

例如:“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吗?”这类问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帮助他们巩固学习成果。

7. 探究性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发现和探究问题的答案。

例如:“你能找出这篇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吗?”这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

有效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层思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内容,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一、提问的方式1.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鼓励学生思考、开阔学生视野的问题,通常以“什么是……”、“为什么……”开头,可以让学生展开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什么是诗歌?你认为一首好的诗歌应该具备哪些特点?”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开展讨论。

2.引导性问题引导性问题是在学生提出一个观点或者答案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提出“诗歌是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艺术”,教师可以问,“那么你觉得情感是如何在诗歌中表达的?可以举例说明吗?”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启发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是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发现知识的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问,“诗歌中的意境是如何表达出来的?你能从哪些地方找到答案?”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4.补充性问题补充性问题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用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让学生对知识进行逐步深入的理解。

学生在阅读文章后,提出了文章的主题是“友谊”,教师可以问,“是什么地方体现了友谊?作者是怎样表达了对友谊的理解?”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二、提问的内容1.逻辑关系逻辑关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清逻辑,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学生在阅读文章后,教师可以问,“作者通过哪些事例和逻辑论证来说明他的观点?这些事例和论证对于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影响?”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逻辑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2.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语言用法和修辞手法。

在学习一篇散文时,教师可以问,“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对文章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语言运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

”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求异创新的火花并使之成燎原之势,进而养成创新的习惯更是当代教育工作肩负的历史重任。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地使用,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教学效果良好。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一、新颖设疑激趣――即问题的提出要有趣味性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趣味性”问题,使学生急于去解决,形成思维训练。

如《死海不死》一课,开篇就可提问学生: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以寻找答案。

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

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又如,在《狼》一文的教学中,老师可提问“大家认为本文中的屠夫与狼谁更聪明呢?”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提出,必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起争议,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二、抓住关键词提问――即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

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

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

难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

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

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提问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提问
初 中语文教 学如 何 有效提 问
朱 修红
可 显 , 初 中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提 问有 三种 方式 : 是 比较 显 露 , 一 眼 看 m 。对 这 类 “ 性 问 题 ” 课 一 练 一 教 师直 接 提 问 ; 是 学 生直 接 提 问 ; 是 教 师 引 二 i 文后 面 的 “ 习 ” 般 都 有 所涉 及 :而 对 于某 些 “ 问题 ” 则 往 往不 容 易 看 出 , 后 “ 习 ” 隐 , 课 练 也 在发 掘 问 题 这一 环 节 里 , 重 最 直 接 提 问 。因 为 在 这 种 方 式 中 , 生 是 学 习 的 不 曾 涉 及 一因此 , 学 隐性 问题 ” 从 看 似 没 有 问 题 的 , 主 人 , 主 动学 习 的 。学 生 自主 阅 读 、 考 、 是 思 质 要 的就 是 发 掘 “
说 不上 , 学生 自己会纠 缠 , 响上课 时 间 。 但是 影
题 , 组进行初选 ; 小 然后 大 组 再选 取 ; 后 教 师 最
我 们 可 以在 课 前 预 习 时 , 求 学 生 提 出问 文 的 主 要 内 容 、 文 的 重点 难 点 。 要 课 2 在 “ 性 问 题 ” 挖 “ 性 问 题 ” 只 有 . 显 中 隐 。 根 据 课 文 的教 学要 求 、 点 进 行 筛 选 。 课 堂 上 在 充 分 熟悉 教材 的基 础 上 才 能 挖 掘 出新 问题 。 重
导 学 生 提 问 。在 这 i 种 方 式 中 , 好 的是 学 生 最



善 釜 } 转

疑 、 疑, 释 能加 深 对 文本 的理 解 、 体验 、 悟 。这 字 里 行 间发 掘 出潜 在 的问 题或 者 言 外之 意 感 种方 式 也 符 合 新课 程标 准提 H的将 课 堂 还 给学 {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方法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方法导语: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

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方法1、“问”出主干,体现高度意识课堂如文章,教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精心设计能够担负整节课任务的主干性问题,以期振起课堂。

也就是说本节课要通过哪几个主要问题才能有力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这是设疑的出发点。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在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可以这样依次设问:百草园的生活怎样?三味书屋的生活如何?二者在作者看来有无异同?三个支架性问题构成本节课思路清晰的探究结构,最后水到渠成地推进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小结:有对童年生活的怀恋、喜爱,亦有对旧式教育的不满。

从而集中并有力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设问,对课堂有着成竹在胸的宏观把握,对于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而言,事实上已经成功了一半。

2、“问”出层次,体现深度意识《文心雕龙》有言:“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本探究的过程亦是如此。

如果设计的问题流于平面化,那么整节课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对学习文本的挖掘势必流于肤浅。

设计问题注重层递性,体现探究的步步深入,这是深入解读文本的必需,更是有效落实新《课标》的必需。

如探究《皇帝的新装》一文,围绕中心词“骗”设计问题:是谁骗了皇帝?皇帝为什么受骗?我们怎么做才不会被骗?最后探究出?私利之心才是受骗之源?的生活感悟。

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由文本到现实,由文学形象到自我释放,既体现了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体现着科学教育的本质。

3、“问”出延展,体现广度意识文本探究既可以纵向延展至生活层面,也可以横向延展至有可比性的其他文本,而后者恰恰是广度意识的体现。

如品味《背影》一文的构思之妙时,可设问:文本选取最能表现情感的艺术视角――背影体现亲情,那么你了解哪些表现亲情的诗文?它们分别运用怎样的视角来构思?学生可比较学过的诗歌《游子吟》、散文《散步》等反思小结:既可以用人物肖像的某一部分,又可以用某一场景描写为视角体现亲情。

语文课堂上提问的具体方式

语文课堂上提问的具体方式

语文课堂上提问的具体方式作者:邵敏敏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12年第07期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引导性,这是人所共知的提问原则。

但如何把问题提得既符合这个原则,又有恰当的方式,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则十分不易。

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提问方法有以下六种。

一、开门见山法开门见山是一种最直接的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预习或者复习情况。

这种常用的提问方式,也是最容易把握和使用的提问方法。

如在讲授课文《孔乙己》时,可以直接提问:回忆一下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鲁迅先生哪些作品,他的文章有什么风格和特点?在学完《孔乙己》时,可以提问:孔乙己和鲁迅先生笔下的其他人物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复习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鲁迅先生作品的把握。

像这样的几个提问,设置在学习课文前和学习课文后,教师能够快速地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和复习旧知识。

既达到了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又帮助学生进行了复习和巩固。

二、“曲解误导”法误导提问法就是教师故意提一些错误的问题,让学生“帮”老师纠正错误。

这样的提问法有时比直接提问更有效果。

因为面对直接提问的时候,学生回答难以拓展,气氛会显得比较沉闷,感觉像是机械地在回答着老师提出的问题。

但如果教师故意说错,学生们一听到老师“出错”了,会马上活跃起来。

例如:在讲授《小石潭记》的时候,教师想让学生们回忆一下唐宋八大家的有关知识,如果是开门见山的提问方法,应该直接问:“同学们,还记得唐宋八大家是哪八大家吗?”如果采用误导提问的方法,则可以这样问:“唐宋八大家除了司马迁之外,还有哪几位啊?”学生听后,立即炸开了锅,哄笑之余马上“纠正”老师的错误:“哇,司马迁从汉朝穿越到唐宋了啊。

”然后便会你争我抢地回答八大家的情况。

这样,上课开始就把学生从“游离”的状态唤醒,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了。

这种提问方法不但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把握语文课堂提问的高度-角度和尺度

把握语文课堂提问的高度-角度和尺度

把握语文课堂提问的高度\角度和尺度内容摘要:新课标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如何用精、用巧提问艺术,使得思考不再是机械的应答,也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笔者认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把握提问高度、角度、尺度。

关键词:高度角度尺度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可见课堂提问之与教学的关系是如此的重要。

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或者不懂提问艺术,或者没有设置好提问技巧,出现了不少教学的误区。

如何用精、用巧提问艺术,使得思考不再是机械的应答,也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笔者认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把握提问高度、角度、尺度。

一、把握问题的高度,做到难易适中教师设置的提问需在学生有疑问处,有疑问才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得到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创造一种“洞然若开”之境,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无疑而问,为问而问。

二是大而无当,太广太深。

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是课堂成败的先决条件,课堂提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

提问的内容要具体、准确。

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切忌随心所问。

如在教学《雪》这篇课文时有的老师就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雪吗?雪是什么颜色的啊?下面的同学异口同声回答:见过;白颜色的。

这样的提问似乎能够营造一种形式上的热闹的氛围,却很难想象它的价值所在。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探究引言语文阅读课是中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有效的提问策略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常常面临着如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和思考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并分析其作用和实施方法,旨在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思路。

一、有效提问的重要性提问是教学中一种简单而又常见的教学方式,但却是极为重要的。

在语文阅读课堂中,通过巧妙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提问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有效的提问对于语文阅读课的开展至关重要。

二、提问的基本原则1. 问题具有启发性提问是教学的一种引导性手段,老师应该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兴趣。

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让学生产生思考的欲望。

2. 问题具有针对性针对性是指问题应该与学习目标相一致,贴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展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问题具有整体性语文阅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因此提问应该具有整体性,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理解和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问题具有呈现性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因此问题应该具有呈现性,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清晰理解,便于思考和回答。

三、有效提问策略1. 提问立意明确,问题质疑深入在语文阅读课中,老师应该针对教学内容确定提问的目的和方法。

问题质疑要深入,既要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观点、论据和结论,又要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

2. 提问情境化,题目生动活泼在提问时,教师可以利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比如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想象情境、设身处地地理解人物内心活动、展开情感交流,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体会。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语文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进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呢?本文将从提问的目的、形式、内容和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提问的目的提问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提问可以检查学生以往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引导学生的思考:提问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做出回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在思考过程中探讨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为学生提供信息: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新的知识和思想,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

二、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形式千变万化,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提问形式:1、直接提问:直接提问是指教师直接问学生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简单明了,可以直接达到教学目的,但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压力和紧张。

2、间接提问:间接提问是指在课堂上故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回答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嵌入式提问:嵌入式提问是指把问题嵌入到教师的讲解中,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思考问题并回答。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4、多层次提问:多层次提问是指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不同深度的问题,从而达到对所有学生的有效引导和促进作用。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进行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三、提问的内容提问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内容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点突出:提问应该突出重点,着重考虑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和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具有综合性:提问的内容不应该过于局限,应该包含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高效提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高效提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如何高效提问
摘要 : 在语 文课 堂教 学中, 提 问是 最具 实效性的一种教 学 方法。说 它最有 实效 ,是 因为它能够 充分吸 引初 中生的注意 力。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 使初 中生养成 勤学善 思的 好 习惯。此外, 它还有利 于提 高学生 口语表达能力 , 对初 中生 语文综合素养的提 高起 着非常重要 的作 用。 关键词 : 初 中语文 课 堂教 学 高效提问 艺术技巧
对 州
神 州 教 育
Hale Waihona Puke 杨 丽 霞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光禄镇学区第二中学 0 5 6 5 0 0 会有这样 的不 同? 当同学们一听到这个 问题时 , 很快引起 了他 们 的共鸣 , 他 们积极展开 了讨论 , 并且气氛非常热 烈 , 这 个问 题能够加深孩子们对作品主题 的理解和掌握 ,这样启发性 的 提问 , 有助于激发孩子们思维 的活跃性 , 使他们水到渠成地 了 解到文章的中心 , 进而取得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 3 、 问题的提出要有助 于培养初 中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有效提 问,是为了使 初中生在 获得课 堂知识 的 同时,培养学生思维 能力 ,因而我们要善于从多角度 启迪 学 生, 可以使他们掌握一问多答 的回答方法 , 这样既扩展了学生 思 维的空间 , 又训练 了他们发散思维。 课堂中我们要善于把课 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 这样能够大大提高 知识 的有效利用 。 例如教学 陶渊 明的《 饮酒》 时, 孩 子们已经认识到诗人 不满现 实, 对 田园生活的归隐喜爱之情。我们 便提问“ 同学们愿做像 陶潜这样 的人吗? ” 很多孩子都 已经认识到“ 如果谁如此 , 那么 社会就谈不 上发什么进 了。 ” 我很 自然地引 出了陶潜消极避世 的思想。通过这一提 问, 使 同学们对陶潜有了一个更新 、 更 全 的认知 , 提高 了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4 、 问题的提出要具有创新性 树立高效提问预设 的意识 ,就应该重视学生创新力的培 养。 这就要求 我们进- I ? i  ̄堂教学 “ 提问艺术” 的研究 , 用代表性 的提 问代替繁琐的碎问 , 加强提问艺术 的培养 , 这些对课堂教 学起着指导 、 支撑 的作用 , 能够从课堂的参与性上引起孩子们 的思考 、 探讨 、 创新。例如 : 我在讲鲁迅 的《 故乡》 一课 时 , 孩子 们在 预习了课文相关知识 后 ,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 问题 : 文 中我 的故 乡产生 了哪方面的变化?在学生小组讨论准备发言 8分 钟后 , 同学们开始小组发 育 , 有 的说故 乡的面貌 变 了, 有的说 故乡的人物变 了, 最后 同学们一致同意两者都变 了。 我 以此 为 基点进行及 时指导 , 要求他们继续深入探讨什么原因使闰土 、 杨二嫂前后发 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通过有效分析和追 问, 使同 学们对这一现象有 了创新性的认识 ,提高了学生 创新 能力 的 培养 , 使 他们真正体会到了不断探究 的快乐 。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1. 引言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思维、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

2. 有效提问的基本要素2.1 提问的目的明确在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因此,教师在提问之前应该明确目的,不仅考虑问题本身,还要考虑问题的答案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是否相匹配。

2.2 提问的方式恰当教师的提问方式决定了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和思考的深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方式,比如开放性问题、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教学需求。

2.3 提问的难度适当提问的难度适当是确保有效提问的关键之一。

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容易得出答案,但却无法促进深入思考;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导致课堂效率降低。

因此,教师应该在提问难易度上加以掌握,以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

2.4 提问的顺序合理提问的顺序也是决定提问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中,提问的顺序应该先由简单到难,由浅入深,以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

3. 如何做到有效提问3.1 合理分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分组方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同一小组内互相协作、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分组的机会,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最后由学生回答问题。

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并且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2 巧用课堂互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比如,可以利用游戏、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4. 总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做到有效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是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交互式的问答中,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分析、推理等方式,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提问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技巧。

本文将从提问的目的、问题类型、提问技巧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提问的目的有效的提问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既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因此,在提问中既要有目标性,又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

二、问题类型提问的问题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引导性问题等。

不同类型的问题有不同的教学功能,教师在提问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问题类型。

1. 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

例如:“请你说一说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这种问题要求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归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封闭性问题,强调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这种问题要求学生准确回答,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引导性问题,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为什么这个人物会有这样的举动?”这种问题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提问技巧1. 平等尊重,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在提问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观点,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避免只关注所谓“正确答案”,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观点。

2. 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提问应该具有逐步追问的特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先问一个封闭性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3. 突破困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例如,当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深时,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怎样提问好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怎样提问好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怎样提问好初中语文教师上课怎样提问好导语:古人刘开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今人陶行知也说“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

是的,问题是打开思路的最佳方式。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提问更是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对于一堂课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初中语文教师上课怎样提问好1.提问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功能1.1引起学生注意。

课堂中的提问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的外部刺激,能够有效预防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警示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并根据问题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反应和分析,归纳整理,给出答案。

1.2掌握重点难点。

深层次的提问往往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设计,教师紧紧围绕教材重点知识,提出难点设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判断、解答,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1.3教学双向互动。

问题的提与问是相互进行的,在提问和解答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及时掌握学生知识运用与解答的能力,直接形成课程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1]。

根据直接的真实信息,有利于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

2.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2.1重复问题与回答。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过多地重复提问,频繁使用回答性语言,这种不良习惯的连续出现会导致学生难分重点,不重视或直接忽略提问,也不利于教师有效管理课堂。

究其原因,实际在于有的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视听力,过于担心学生注意力不放在课堂上。

提问前,教师需要严厉地强调问题只提一次不再重复并随机抽查,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养成提问前全神贯注的习惯,这种手段是心理学上的心理定势。

2.2提问数量杂而多。

我国传统的教学提问往往是教而不问,现代课堂上,教师更多地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便是一问到底,数量多且杂乱。

单节语文课时间不过四五十分钟,如果学生被题海羁绊,那么真正思考的余地就会少之又少,整个课堂将会成为学生应付提问的过程。

教师应该注意的是问题的难度与深度,交替并结合提问,给予学生更多深度思考和调整的时间。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如何提问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如何提问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如何提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如何提问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

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

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上课如何提问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活动中,无论教法怎样选择和运用,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总是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因此,恰到好处的提问,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上课如何提问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课堂提问是非常必要的。

在课堂上,教师要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活跃气氛,然后教师就要去引导学生学习。

有技巧的提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语文教学大都是文字教学,可能对有些学生来说有些枯燥,思想上容易开小差,所以假如老师只是一味的讲课,而不去提问学生,那么学生根本就学不到知识,就算是学到了,也都是死知识,是老师强加于他们的,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去运用。

但是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加上适当的提问,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不仅能够活跃可能氛围,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还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毕竟初中生的年龄还小,思维也不是很成熟,所以大脑中有待开发的地方还很多。

如果在这个阶段,教师能够尽到自己的职责,认真教学,在课堂上有技巧的进行提问,必然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被动的去学习,变成自主的学习,并且爱学习。

二、结合文本,扩大问题设计的内涵,尤其注意“主问题”的设计
文本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心灵世界或隐或显的渗透,在形
简义丰、体约文博的语言文字里,我们都可以捕捉到作者的影子。

它是学生与作者、教师对话的媒介。

王富仁教授:“尊重课文的创作主体是我们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基本前提,也是正确发挥教师的教学主体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唯一途径。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立足文本,因文解道。

如介绍时代背景的方法。

像鲁迅的《药》是一篇时代特征显著的小说,我们可以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一是在小说中划出能表明辛亥革命时期特征的句子。

二是回忆《故乡》一文,说说辛亥革命结农村带来的变化?课文中”“掏出一包洋钱”,“眼前后一个大白圈”,“这大清天下是我们的”,“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庄”等句子直接表明了辛亥革命的时代特征。

立足文本是基础,设计问题还要打破以往教学中“碎句问答”的桎梏,扩大问题的内涵,追求“妙在这一问”的境界。

真实,“这一问”指的是牵一发而却全身的“主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线,有以一抵十的艺术效果。

如教学《祝福》时,我向学生抛出两个“主问题”:(1)文中没有直接交代祥林嫂的死,《祝福》电影作了如此处理:寒风大雪交迫的夜晚,在祝福声中,祥林嫂又穷又冷又饿,死在鲁镇街上。

你赞同吗?你认为祥林嫂是怎样死的?(2)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这些问题似桥梁,既能沟通学生与老师、文本三者间的对话,又能引导学生走进思苦的王国;有学生认为祥林嫂是自杀,想不开而死的;也有学生认为她是被人遗弃,心灵上受到创伤,活在世上犹如行尸走肉,受精神打击死的;也有学生认为祥林嫂觉得自己对不起毛毛,由于内疚的心情死去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吃透文本,像这样“四两拔千斤”的“主问题”还是能为我们所发现的。

如《雷雨》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项链》小说结尾点明顶链是假的,从全
文情节看,是否合理?余秋雨的《老屋窗口》从河英的一生看,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举纲张目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它的提出需要教师高瞻远瞩地吃透教材。

三、富有启发性
引导式提问是最具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孔乙己》一课时的提问:“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

他为什么最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
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
而出。

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
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

那么,《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提
问便形成使学生“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孜孜以求,加速思维。

四、注意调控,运用追问策略深化文本理解
新课标揭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说的形象些,教师是一个导演,一个主持人,必须要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要运用一份智慧去把握课堂,照顾全局。

当学生思维的大门已被打开,如果追问不讲求艺术,只信口而来就随口而至,往往会窒息课堂教学的气氛,显得毫无美感毫无激发力。

在《将造酒》教学中,学生照老师要求找出几句含有“乐”,“愁”感情字眼的诗句后没有新的发现,教师继续发问"请同学们联系
李白的狂妄性格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还有哪些诗句也能体现诗人的感情?学生的讨论发言仍走不出死胡同。

显然,如
此追问有些大而无当,没有给学生搭建合适的脚手架。

问题提出了,学生启而不发,或回答错误,怎么办?不妨让学生再熟悉内容,通过变换角度或降低难度来追加提问。

《长亭送别》一文,一学生质疑:“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一句中,“节”为何意?另一学生脱口而出:节约的意思。

我提示学生重新朗读全曲,再追问:这一曲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怎样理解才与语境相吻合?学生明白了这一也是莺莺叮嘱张生路上自我保重。

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马上更正是调节的意思。

再者,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筛选、主导学生的口答,从中捕捉学生回答的倾向,组织合理的新的问题。

如学生评价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时,有一学生说:“祥林嫂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却难以满足,这又说明了什么?在谈论谁是祥林嫂的凶手时,有学生回答是黑暗的社会,也有学生回答是社会冷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老师可以评点后,再追问:小说中提及了哪些人?他们是怎样对祥林嫂的?从他们身上反映出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这些追加的问题都为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搭建了脚手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