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与乳化》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与乳化》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溶解与乳化》共两课时内容。
二、教材与学情
学情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根本依据!
化学思维: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化学思维,实验探究意识和能力。
生活实际: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且学生在前几章已经接触到一些溶液
实验操作:探究实验相对安全简单,学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判断总结: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现象描述、归纳总结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实验设计背景
本节课教材中设计了【实验7-1】认识溶解现象,【实验7-2】比较等量硫酸铜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实验7-3】乳化现象,【实验7-4】溶解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共四个探究实验,由此可见,如果整合为一课时,不仅存在实验多,操作耗时,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且每个实验所用药品种类各异,容易给学生的认知增加混乱度,对知识的理解造成困惑,更加突出的问题是教材将“乳化”安排在认识溶解、物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与溶解时的热效应之间,割裂了对“溶解”体系认知的完整性,也增加了“溶解”与“乳化”认知的曲折性好复杂性。
鉴于此,本人经过反复分析教材,结合学情,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实验进行了创新。
四、创新要点
对学生实验创新和探究能力培养的价值远大于实验结论本身!
1.重构教材内容,将原来的溶解→乳化→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三部分内容整合为溶解和乳化两大部分;将两课时教学内容整合为一课时。
2.创新实验探究,将四个零散的探究实验创造性的整合为一个综合性的探究实验,以辅助学生更深刻清晰的理解学习主题。
3.融合现代化教育技术:采用数字化实验技术,采集不同溶质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曲线,增强实验结果的直观性和实证效果。
五、实验器材
(一)实验仪器:试管、锥形瓶、量筒、表面皿、温度计、玻璃棒、药匙、小木块、酒精灯、50ML烧杯、磁力搅拌器、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
(二)实验试剂:
粉末状、块状硫酸铜、酒精、泥沙、食用油、洗涤剂、氯化钠固体、硝酸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蜡烛。
六、实验内容和设计意图
步骤一:感受食盐、氢氧化钠、硝酸铵、硫酸铜晶体、泥沙、酒精、植物油加入水中的溶解与乳化现象。
设计意图:做为溶解与乳化的主题探究情景,借助实验实证的客观事实直观引入课题,建立贴近生活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对溶解和乳化形成直观认知,由此能够建立溶液的概念,学会识辨溶质和溶剂。
步骤二:探究食盐、氢氧化钠、硝酸铵溶于水时放热或吸热。
设计意图:⑴将溶解热效应调整到乳化前认识,以保证对溶解认知的完整性;⑵感悟实验实证的化学思维方法,学会设计实验的一般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体会创新性综合实验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步骤三:利用数字化设备测定绘制食盐、氢氧化钠、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关系图象。
设计意图: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对学科所起的作用。
引导学生从精密数据与图像上再认识食盐、氢氧化钠、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发生的变化的实事,由此引发溶解热效应的理论探讨。
七、实验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对照课程标准和基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从三个方面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对不同物质在溶剂中扩散溶解的过程和现象进行宏观认识,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溶质溶解的过程。
(二)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通过对溶质溶解热效应的探究方案的设计,尝试自主探究的实验
方法,进一步体验多视角自主探究过程中的思考、分析、讨论、探究、验证、归纳,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通过数字化实验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学科发展的作用。
进一步培养严谨求实、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终身探讨化学的兴趣。
八、教学过程
实验教学过程,共分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媒体展示孩子弄脏衣服的过程,怎样将脏衣服变干净呢?这些污渍都能用水洗去么?哪些可以,哪些不行呢?利用真实的生活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带着疑问。
共同进入教学环节二。
环节二:创新实验、能力进阶
步骤一:实验探究、体会成功
教师为学生提供以下药品和仪器
盘点收获 归纳总结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创新实验 能力进阶
要求同学们利用以上药品和仪器探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每个试管需加等量的水,同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 所有物质都能溶于水吗?
2. 不同物质溶解的速率一样吗?
3. 溶解前后有温度的变化吗?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知道了物质有可溶与不可溶之分,体验了溶解的过程,了解溶液的基本特征,拓展延伸,从微观探析换个视角深刻认识溶解过程,掌握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识别方法;知道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体验了科学问题的逻辑思维,培养了学生进行证据推理和问题归纳的能力。
步骤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是科学的精灵,可以尽情体验化学之美!
对于问题3,物质溶解前后的温度变化,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方案,集中为以下两种:方案一,用温度计测量物质溶解在水中前后温度的变化;方案二,用手触摸试管上端、下端外壁,感知温度的变化。
也有同学提出,方案一虽能直观的通过数值比较物质溶解前后的热效应,但操作耗时;方案二虽简便易操作,但不够直观,可视性不好。
更好的方案是什么呢?带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同学们又踏上了他们的探索之旅,进入步骤三。
步骤三:合作探究、认知升华
同学们用手触摸试管上端、下端外壁,已预测出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可能会放热,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时会吸热,氯化钠则基本不放热也不吸热,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得到了创新性的方案:用融化的蜡烛将1号小烧杯和1号小木块粘在一起,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再加适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观察现象。
与此同时,在2号小木块上滴水若干滴,在2号烧杯中加入硝酸铵固体及适量水,将2号烧杯放置在2号木块上,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观察现象。
结论:①随着溶解的进行,原本粘在一起的1号烧杯与1号小木块脱离,其间的蜡烛融化变软。
此方案直观有趣的揭示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会放热的事实。
②随着溶解的进行,原本分离的2号木块与2号小烧杯却粘在了一起,用力拧下2号小木块后,发现原滴在2号小木块上的水出现结冰现象。
大家惊呼,水变成了冰,原来是硝酸铵溶解在水中吸收热量所致。
此创新方案简单可视,用相似的装置、相似的情境,展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认知上形成强烈冲突,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与创新的意识。
在同学们体验这种”魔术”式认知冲突和成功喜悦的同时,我演示了数字化实验过程,利用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采集不同溶质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曲线,增强实验结果的直观性和实证效果,使同学们的认知得到了升华。
课后再探老师提议同学们课后尝试趣味实验:神奇的空瓶(一只既能吞蛋也能吐蛋的瓶子)
药品:硝酸铵、蒸馏水、氢氧化钠、熟鸡蛋
仪器:广口瓶
环节三:盘点收获、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对“溶解与乳化”的学习,知道可溶与水的物质形成的污渍可以水洗,不溶于水的污渍利用乳化作用去除。
以洗衣为例贯穿整堂课,一案到底。
联系实际,体验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理念,体验化学指导生活的成就感。
九、实验效果评价
本节课通过教材重构,围绕溶解与乳化,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实验创新,并将传统实验与现代数字化实验深度融合,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寻找科学方法,改变学习方式,构建知识体系。
不仅是实验的创新,更是教材的二次开发。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收获:(一)分析能力的提升:通过分析传统分组实验不足,重构教材、创新实验,实验创新方案聚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最终收获最合理的实验方案。
(二)操作能力的提升:实验综合性强,探究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并拓展了思维创新空间。
体现了学用合一,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理念。
(三)思维方式的提升:恰当的化学实验创新改进不仅能创设问题情境,更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线索。
经我和同学们改进后的学生实验方案不仅让实验恰如其分地融入教学之中,更让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成为教学的点睛之笔,更有利于培养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完全吻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
十、作业
回家帮爸爸妈妈洗一次衣服,用化学指导生活,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