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
学前教育原理
一、填空题1.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女实施的学前教育。
2.学前教育肩负着保育学龄前儿童,促使他们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任务。
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
4.学前教育学研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
5.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既是近现代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在中外历史上有关教育理论、家庭教育的思想遗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流派是因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的传播、应用而形成,理论代表是福禄贝尔及其支持者。
7.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特点是学习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理论,探索中国化的学前教育理论。
8.福禄培尔认为:人生来具有活动、认识、艺术、宗教等四种天赋活动本能。
9.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肌肉训练、实际生活练习、感官练习和初步知识教育。
10.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将幼稚园的课程确定为五项,又称物质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语言)活动。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3小时。
2.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全面性、情感性、渗透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而学前教育具有社会性、群体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的点。
3.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讲,家庭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针对性,幼儿园的教育对象具有群体性。
4.就教育时间上来讲,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具有长久性。
5.在幼小衔接的内容上,要把儿童能力的发展和衔接作为重点。
6.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衔接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间接合作,一种是直接合作。
7.社区是介于社会和团体之间的社会实体。
8.决定一个班级内活动区数量的主要因素是创设。
9.学前教育衔接,就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同家庭、教师以及学前教育同社区教育的衔接,保证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功能,和幼儿成长发展的连续性。
10.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科学区。
11.幼小衔接的任务总的来讲,是要解决孩子的生理、心理以及能力上的不适应。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前教育是指为年龄在3-6岁儿童提供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教授基本的语言、数学、科学等知识,培养孩子团队意识和自信心,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结合儿童个体发展特点、生理特点以及智力、情感、社会性等不同层面的需求,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系统化的教育体系。
1.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儿童中心、游戏为主、个别差异、整体教学、具体形象、实践操作、多元评价以及家园合作等。
首先,“儿童中心”原理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儿童为中心,重视他们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实践中,教育者需要了解儿童身体、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儿童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
其次,教师们应该重视游戏,尤其是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
游戏对于发展儿童的多方面能力十分重要,例如语言能力、社会性、情感等,同时也可以帮助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问题解决等基本的技能,因此游戏为主的教育方法在学前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个别差异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则,一方面要认识到每个儿童独特的差异和基本能力,建立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另一方面要重视群体教育,通过诸如小组学习和交流等方式,促进儿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际交往的体验。
最后,家园合作原则强调家庭与学校、教师交流合作,共同关注儿童成长发展。
学前教育者应该与家长沟通合作,了解家长对儿童的期望、关注的问题和需求,并向家长提供一定的教育帮助。
2.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游戏教育、体验教育、探究教育、情境教育以及艺术教育等。
首先,游戏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孩子进行游戏引导,引导儿童通过游戏发现,通过游戏学习,提高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学习各种技能。
其次,体验教育为学前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法,体验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儿童进行一些实际操作活动,让儿童能够感受到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积累经验。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一、幼儿发展理论1.蒙台梭利理论:强调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提倡先天下人,后天下学科。
2.皮亚杰理论:强调儿童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发展,阶段性发展的概念。
3.维果茨基理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性,文化影响儿童发展的方方面面。
二、幼儿教育方法1.游戏教育:通过游戏,幼儿能够体验和认识世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2.教学探究: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索,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真实和意义的环境中学习。
4.直接指导:成人有目标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学习,直接传授知识和技能。
三、幼儿教育环境1.物质环境:包括教育场所、教育设施、玩具和教育材料。
2.人际环境:包括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以及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
3.教育氛围:营造积极、和谐、尊重和关爱的教育氛围。
4.艺术环境:声音、色彩、形状等元素的有机结合,激发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四、教师角色与教育行为1.良师模范:教师是幼儿的良师益友,应该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榜样。
2.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组织好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
3.评价者和改进者:教师要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方法和环境。
五、家庭与学前教育1.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家庭应提供安全、温馨和稳定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刺激和学习机会。
3.家长应积极参与幼儿教育,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六、评价与反思1.评价是对幼儿发展和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判断。
2.评价应立足于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注重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3.反思是评价的基础,通过反思可以发现不足,改进方法和环境。
学前教育原理
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岁至6岁儿童的教育教授过程,有望使其在智力、情感、道德、社交、体格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在孩子进入正式义务教育之前,培养他们的发展和学习能力,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获得成功和成就。
在学前教育中有很多原理需要考虑和遵循。
第一原理:发展适应性方法在学前教育中,适应性开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孩子自身,根据他们的年龄、性别、生活经验、兴趣、道德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要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情境化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教育者应该根据孩子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方法。
适应性方法旨在为每个孩子提供最佳的教育方式,以便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原理:多元化教育方法为了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和要求,学前教育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
例如,艺术教育、音乐教育、故事教育和自然教育等。
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手段,可以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前教育环境,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也有助于孩子全面发展,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独立性。
第三原理:关注游戏和体验在学前教育中,游戏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交往能力、沟通技能和共同合作能力。
游戏和体验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孩子们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探索世界,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也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原理:培养良好的情绪和行为习惯在学前教育中,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和行为习惯,包括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这些习惯是孩子未来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关键。
同时,教育者应该建立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可以通过鼓励和认可让孩子们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第五原理:家庭与学校齐抓共建学前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参与。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儿童教育体系中的第一环节。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基本品德、智力、体魄和审美情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2. 学前教育的原理是什么?学前教育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发展,学前教育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身心健康、语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2)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儿童的特点和兴趣,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3)游戏教育,学前教育注重通过游戏来培养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4)家园合作,学前教育要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儿童的成长,形成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良好教育合力。
3. 学前教育的特点有哪些?学前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1)灵活性,学前教育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儿童的个性化需求。
(2)趣味性,学前教育通过游戏等趣味性活动,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综合性,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各方面能力,包括智力、情感、社交等多个方面。
(4)重视家庭,学前教育与家庭密切相关,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形成教育共同体。
4. 学前教育的实施方式有哪些?学前教育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1)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通过幼儿园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认知发展。
(2)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3)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延伸,通过社区资源和活动,为儿童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5. 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是什么?目前,学前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
未来,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家园合作,推动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总结: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其原理主要包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游戏教育和家园合作。
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
引言概述:学前教育是指在儿童正式接受义务教育之前,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学前教育原理是指学前教育活动背后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
本文将通过引言、概述和五个主要分点来详细阐述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儿童发展理论1.儿童发展的几个重要层面:儿童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发展。
2.儿童发展理论的代表性人物:皮亚杰、弗洛伊德、巴尔图斯等。
3.儿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了解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学前教育活动提供指导。
二、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1.学前教育的目标: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2.学前教育的任务: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注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1.主动参与法:鼓励儿童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互动和合作促进其认知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升其学习兴趣和动机。
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身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记忆能力。
4.教材中心教学法: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教材,以儿童的学习需求为中心进行教学。
5.记忆教学法:通过提供重复和巩固的学习机会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记忆和学习习惯。
四、学前教育的评价方式1.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考察儿童在多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等。
2.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儿童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兴趣、态度和能力等。
3.记录评价: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进行记录,有助于了解其进展和问题。
五、学前教育的家庭教育配套措施1.家庭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前教育活动,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支持和指导。
2.家庭教育活动:组织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培养家庭教育意识和技能。
3.家庭作业:合理安排适合儿童年龄的家庭作业,巩固学校学习内容。
4.家庭访问:定期走访和交流家庭,了解家庭背景和教育需求。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幼儿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是以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促进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判断、表达和创造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学前教育原理是指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理论,是指导学前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下面将对学前教育中的一些重要原理进行解释。
1. 个性原则。
个性原则是指在学前教育中,要重视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个幼儿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2. 经验教育原则。
经验教育原则是指在学前教育中,要注重幼儿的感性经验,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为幼儿创造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促进幼儿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为幼儿的智力、语言、社会和情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教育游戏原则。
教育游戏原则是指在学前教育中,要把游戏作为教育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各种有益的游戏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4. 教育生活原则。
教育生活原则是指在学前教育中,要把生活作为教育的载体和内容,通过各种生活活动,为幼儿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生活活动中,幼儿可以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5. 教育发展原则。
教育发展原则是指在学前教育中,要注重幼儿的发展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合理安排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原理
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是指为3至6岁儿童提供系统化、有目的性的教育,旨在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求,为其平稳过渡到正式学校教育做好准备。
学前教育原理是指在实施学前教育的过程中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理论,它们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一、儿童主体性原理学前教育强调儿童主体性原理,即将儿童置于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兴趣、需求和能动性。
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学前教育应关注培养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创造力和多元智能,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和互动来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二、游戏教育原理游戏被视为学前教育的核心活动,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游戏教育原理认为通过游戏,儿童能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并培养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应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鼓励儿童参与各类游戏活动,并将游戏与教育相融合。
三、综合发展原理学前教育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综合发展原理强调儿童在认知、语言、身体、情感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学前教育应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儿童的多元智能、运动协调能力、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
四、尊重个体差异原理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潜力。
尊重个体差异原理要求学前教育教师关注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通过设置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任务,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让每个儿童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五、社会互动原理儿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社会互动原理认为学前教育应促进儿童与教师、家长和同伴之间的积极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通过扮演角色、合作活动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儿童能够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行为。
六、动手实践原理动手实践是儿童学习的有效方式。
学前教育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通过参观实践、制作手工、探索自然等方式,儿童能够直接接触和操作物质,获取真实的经验和知识。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学前教育原理是指基于儿童心理、生理、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以下是学前教育原理的主要知识点。
1. 儿童发展阶段: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连续的过程,主要分为婴幼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发展特征和任务。
2. 成长规律: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因此其教育也要根据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渐进式的实施。
3. 儿童中心主义: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需求,尊重儿童个性和发展,鼓励儿童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帮助其体验丰富、快乐成长。
4. 经验主义:学前教育在实践中应以儿童的体验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互动的活动,引导儿童自发地学习认知、语言、艺术、社交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 综合性:学前教育应以多学科、多类型课程为主,将认知、语言、身体、艺术和社会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综合运用,让儿童全面发展。
6. 儿童参与:学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儿童参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儿童在互动中探索和实践,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教师作用:学前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应具备专业化的素质和能力,如对儿童敏感的观察、引导、激发和支持的能力,协同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8. 家园合作:学前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关注儿童家庭背景、家庭环境和生活经验等情况,与家长共同协作,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总之,学前教育原理是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其自主体验、多元综合、自主参与和家园合作的理念,在实践中注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学前教育原理
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是指为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其全面发展能力的教育。
它是在儿童正式进入小学之前,通过系统地组织一系列教育活动,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前教育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发展原理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全面发展原理。
这意味着学前教育应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各个方面,促进其在知识、语言、认知、社交、情感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满足儿童的个性需求,促使儿童在各个方面均衡发展。
2.社会化原理学前教育是儿童进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阶段。
社会化原理强调学前教育要培养儿童积极融入社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应组织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分享和互助,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个别差异原理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家庭背景和兴趣特长。
个别差异原理指出学前教育要根据儿童的差异性,灵活安排教育内容和活动,为每个儿童提供个性化、情感上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应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刺激和支持,促进其全面成长。
4.亲近自然原理亲近自然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
儿童通过与自然环境接触,能够增强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对大自然的理解和尊重。
学前教育应提供与自然互动的机会,包括户外探索、观察植物和动物等,引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5.合作共育原理合作共育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
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应共同承担起为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责任。
学前教育应建立家长和教师的密切合作机制,促进双方信息的畅通和互动,共同制定儿童教育计划和目标。
同时,学前教育也需要与社区资源、公共机构等合作,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学前教育原理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教资(学前教育原理)
教资(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是指儿童在入学前(通常指3至6岁之间)接受的教育,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原理是指对于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指导学前教育实践。
本文将就学前教育原理进行深入探讨。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对儿童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都在迅速发展,因此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学前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还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原理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儿童教育的目标和方法等。
在学前教育原理中,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1.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儿童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包括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发展。
了解儿童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是学前教育工作的基础。
2. 儿童学习的主体性在学前教育中,儿童应当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游戏教育的重要性儿童通过游戏来认识和探索世界,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4. 家园共育的原则学前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共同育儿,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结语学前教育原理是学前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只有深入理解和贯彻学前教育原理,才能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于了解学前教育原理有所帮助,也希望各界人士能够重视学前教育,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电大本科学前教育原理
电大本科学前教育原理
学前教育原理是指在学前阶段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的理论和方法。
学前教育原理的核心是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交和身体等各方面的能力。
学前教育原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以儿童为中心。
学前教育应针对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发展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动机,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二,积极互动。
学前教育应注重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促进他们的社交和语言发展。
第三,情感培养。
学前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能力,促进他们的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
第四,综合教育。
学前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包括智力、语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发展。
第五,个体差异。
学前教育应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能力和需求进行个别化的教育。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原理是以幼儿为中心,通过积极互动、情感培养、综合教育和个体差异等原则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这些原理对于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学前教育是指对3岁至6岁儿童进行的全面发展教育。
在学前教育中,有一些重要的原理需要理解和应用。
以下是对学前教育原理的解释。
1. 幼儿发展原理幼儿发展原理是学前教育中最基础的原理之一。
它强调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全面发展。
幼儿发展原理认为,幼儿的身体发展需要有足够的活动和运动,智力发展需要适宜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刺激,情感发展需要关爱和支持,社交发展需要与同伴和成人的互动。
2. 感知与认知原理感知与认知原理着重关注幼儿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感知是指幼儿通过感官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而认知则是幼儿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理解、记忆和应用的能力。
学前教育中的教学活动通常会通过刺激多样的感觉器官来促进幼儿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3. 游戏教育原理游戏教育原理强调幼儿在学前教育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和发展。
游戏是幼儿自主探索和表达的一种方式,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培养创造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各种感知和认知技能。
游戏教育原理认为游戏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4. 教育者角色原理教育者角色原理认为教育者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教育者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为幼儿提供充满挑战和刺激的学习环境,并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做出相应的教育安排和引导。
5. 家庭参与原理家庭参与原理强调了家庭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者,他们对幼儿的教育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学前教育机构应该积极与家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分享教育经验,并提供家庭教育的资源和支持。
6. 文化多样性原理文化多样性原理认为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和社区。
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和鼓励幼儿的文化背景,并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让幼儿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并拥有全球视野。
7. 学前教育评估原理学前教育评估原理强调对幼儿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观察和评估。
评估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幼儿的兴趣、能力和需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支持措施。
学前教育原理
学前教育原理一、概述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原理是指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理论,以指导学前教育的实施和改进。
二、儿童中心原则1. 尊重儿童:学前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为其提供积极、丰富的学习环境。
2. 综合发展:学前教育应促进儿童的身心、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游戏为主: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社会性原则1. 社会化教育:学前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2.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学前教育应与家庭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机制,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良好教育环境。
四、个别化原则1. 差异化教育:学前教育应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满足每个儿童的发展需求。
2. 个别化辅导:学前教育应注重对特殊儿童的个别化辅导,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全面发展。
五、环境原则1. 和谐环境:学前教育应创造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使儿童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感,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和成长。
2. 自主学习:学前教育应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儿童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评价原则1. 多元评价:学前教育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儿童的学习成果和发展状况,全面了解他们的能力和潜力。
2. 进程评价:学前教育应注重对儿童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评价能力。
七、教师角色原则1. 引导者:学前教师应充当儿童学习的引导者,通过观察和了解儿童的需求,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引导儿童主动学习。
学前教育原理pdf
学前教育原理pdf
学前教育是对婴幼孩学习、发展的系统性研究。
它是一种研究先天和后天因素
对婴幼孩的身心发展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教育方法活动,它承认婴儿有一定的生理变化和客观需求,来引导婴儿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依据儿童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的特点,注重儿童自身发展,以及儿童之间的活动相互制约和影响。
学前教育有着它特有的操作原理,它既与婴幼儿的生理发展和成长有紧密关联,也渗透着心理发展、语言发展及社会发展等范畴,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
发展原理:充分利用婴幼儿天然学习技能,实施有规矩的学习活动,使其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
综合原理:配合婴幼儿的发展需求,设计针对性的多元学习活动,以综合性的知识学习,提高不同层面的发展能力;
启发性原理:依据婴幼儿自身出发点,启发并激发婴儿学习的兴趣,给与正确的反馈,以达到促进婴幼儿发展的目的;
自然原理:注重游戏的节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趣经历,保证婴幼儿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自身的主动性,从而发展自我的能力。
学前教育的实施适应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性原则,它注重儿童主体性、
创造性及独特性,能充分发挥儿童活动性原则,发展它们的潜力和自觉性,满足它们不同水平所需要的学习调节,发现婴幼儿的本质学习动力,在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将学习内容布局在婴儿活动的营造环境中,通过活动的手法穿戴启发智力,调动活动的空间和方式,使婴儿在遵从自然规律的同时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和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学前教育的原理
学前教育的原理
学前教育是早期教育的一种,旨在帮助儿童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幼儿为主体:学前教育将幼儿放在学习的中心,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活动。
2. 全面发展: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多方面能力,包括智能、语言、体育、艺术等各个方面,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
3. 游戏为主导:学前教育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社交技能。
4. 个性化培养:学前教育注重发掘幼儿的潜能和兴趣,鼓励他们发展独特的个性,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关爱。
5. 家园合作:学前教育鼓励家长参与到教育中,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6. 监测评估:学前教育通过定期的监测评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7. 高质量的教师:学前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关注儿童的需求,能够创设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学习环境。
通过以上原则的指导,学前教育旨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
境与教育资源,帮助他们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是一套系统、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用于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1. 以幼儿为中心:学前教育的核心是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和特点。
教育活动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实施。
2. 全面发展:学前教育旨在促进幼儿的身心、智力、语言、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育活动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成绩。
3. 游戏为主导: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自主探索、实践和体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社交技能。
4. 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学前教育强调创设丰富、启发性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应提供各种资源和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5. 家园合作:学前教育强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
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互相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6. 情感关系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素质。
教育者应保持亲切、关爱和尊重的态度,为幼儿营造安全、温暖的学习环境。
7. 个性发展的尊重:学前教育强调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能,帮助幼儿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
总之,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是以幼儿为中心,全面发展,以游戏为主导,重视教育环境和情感关系,注重家园合作,尊重个性发展。
这些原理指导着学前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原理纲要
学前教育原理纲要学前教育是指对3到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是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学前教育的原理角度来探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学前教育的原则。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迅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也逐渐增强。
通过学前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儿童可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其次,学前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情感素质非常重要。
在学前教育中,孩子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和分享。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友谊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情感交流能力。
此外,学前教育还对孩子的社交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孩子们可以与其他孩子互动,体验社会生活的一系列场景。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进入学校和社会做好准备。
二、实施学前教育的原则1. 个别化原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因此,在实施学前教育时,应该注重个别化教学。
教育者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孩子的不同发展需要。
2. 平衡原则在学前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平衡,既要注重智力教育,也要注重身体和情感的培养。
只有做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3. 活动性原则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孩子的主动参与和体验。
通过适当的游戏、活动等,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 涉及家长原则学前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
因此,在实施学前教育时,应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前教育原理
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是指对3岁到6岁儿童进行针对性教育与培养的教育阶段。
在这一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学前教育的原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学前教育的原理,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
一、个体差异原理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具有自己的差异。
个体差异原理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这意味着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每个孩子的能力、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二、全面发展原理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原理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儿童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交和艺术等多个方面,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
这包括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活动以及与其他儿童和成人的互动,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
三、亲子互动原理学前教育并不仅仅发生在学校或托儿所中,家庭也是重要的学习场所。
亲子互动原理认为,家长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鼓励家长与孩子积极互动、共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家庭互动,孩子可以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情感与社交技巧,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四、游戏为主原理游戏被认为是学前儿童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游戏为主原理认为,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在自主探索、模仿和合作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因此,学前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主导的方式来进行,提供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游戏环境,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跨学科整合原理学前教育应该培养儿童的跨学科能力。
跨学科整合原理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获取全面的经验。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儿童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社会参与原理社会参与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社会参与原理认为,儿童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其他儿童和成人进行互动,建立友谊和合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题1.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与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
从狭义上讲,学前教育是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2、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探究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实践。
学前教育理论是对学前教育学中一般、典型问题的研究。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科学起源说,该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4、《母育学校》夸美纽斯编写的专门的学前教育手册,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在《母育学校》中,夸美纽斯认为,学前教育应该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就是母育学校,母育学校是学制的第一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它为儿童奠定体力、道德、智力的基础。
5、骑士教育是欧洲中世纪,世俗封建主的一种学前教育。
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和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教育,其养成需要三个阶段:出生到7岁,在家庭中进行,父母是老师,主要任务是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和身体养护。
6、预成论是中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不正确的儿童观。
认为,人在创造的一瞬间就形成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故在社会上,儿童被看成小大人。
受预成论的影响,人们无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要求儿童整齐划一,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7、《颜氏家训》颜之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家庭教育思想家,他撰写了《颜氏家训》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对于学前家庭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
颜之推认为,在实施家庭教育的时候应注意:及早施教、严慈兼施、均爱、注意环境的作用等事项。
8、儿童发展儿童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至18岁这一期间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
儿童发展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成长过程。
同时,儿童发展还是一个不断矛盾统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9、学前儿童体育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并结合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进行锻炼,着重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最终实现身体、心理全面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0、学前儿童智育就是按照学前儿童认识活动的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以增进儿童对周围世界环境的认识,培养认识活动兴趣和习惯,发展智力为目的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11、学前儿童德育是年青一代德育的最初阶段,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儿童施加教育影响。
12、学前儿童美育学前儿童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学前儿童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学前儿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13、自然后果法卢梭从自己的自然教育理论提出“自然后果法”,就是让儿童从自己的错误行为的不良后果中获得经验,认识到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14、综合主题式活动指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组织课程,打破学科或领域的界限,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自然的、有机的联系,把学习内容融汇成一种新的体系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
15、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幼儿在活动区进行的以自有游戏为主要特征的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需要。
16、幼儿园教育活动《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17、幼儿园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幼儿园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性不断增强的历程,即通过接受专业培养、培训和自身主动学习,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由专业新手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18、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是幼儿园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整体要求。
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构成: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19、相对评价法是根据被评价对象的整体状况来确定评价标准,然后把各个对象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各对象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并排序。
20、幼儿园教育评价幼儿园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的一部分。
它以幼儿园教育目标为评价标准,在系统测量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及其相关要素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简答题1、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2、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是什么?儿童教育采用公育公养方式,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利平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以生产劳动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原始、简单但又多方面;教育手段和方法原始、简单;老人和妇女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3、简述陈鹤琴“活教育”思想。
教育的目的论:培养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课程论: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科学活动、社会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4、简述卢梭关于儿童发展的阶段论。
0-2岁,婴儿期,以身体养护为主;2-12岁,儿童期,以体育锻炼和感官训练为主;12-15岁,青年期,以智育为主;15-20岁,青春期,以道德教育为主。
5、简述蒙台梭利的教学思想。
创设“有准备的环境”;遵循自由教育的原则;作为“导师”的教师;使用精心设计的教具开展“工作”6、简述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学前教育,担负着文化传承与保存的重要使命;学前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国学前教育百年发展史,是一部文化交流史;学前教育与文化选择:学前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按照一定原则进行文化选择;二,根据培养人的客观规律进行文化选择;三,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四在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学前教育与文化创新:学前教育的文化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游戏为中心的早期教育为学前儿童创造性的培养提供土壤;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7、简述学前教育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学前教育为政治服务:第一,学前教育为培养一定社会政治人才打下基础;第二,学前教育影响着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关乎社会和谐。
8、简述学前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人口质量的提升:第一,学前教育能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第二,学前教育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家长的素质9、简述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方向性与顺序性;连续性与阶段性;整体性;个体差异性。
10、简述社会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制约着儿童发展的方向、水平和素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从胎儿时期开始;教育条件发挥着主导作用11、简述儿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儿童发展是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儿童发展是学前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据;发展适宜是决定学前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12、学前儿童在体育方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经常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兴趣与时效性原则;全面发展原则。
13、学前儿童在美育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尊重学前儿童审美兴趣;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形象性;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情感性;重视培养学前儿童健全的人格;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榜样示范法;游戏体验法;正面说理法;赏识激励法;自然后果法;15、简述社区学前教育形式?以幼儿园(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以社区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非正规学前教育——北京四环游戏小组16、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意义?有助于在幼儿教育阶段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有助于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增强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有助于帮助幼儿教师对教育活动结果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有利于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17、幼儿园教育原则?保教结合的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性原则;坚持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充分利用同伴、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
18、当前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理念?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标准的个体化19、幼儿园教师的劳动特点?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成效的长期性和潜在性20、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构成?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论述题1、试论述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孕育阶段(15世纪之前)在15世纪之前,学前教育学尚未独立,相关思想主要散见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的各种著作之中,这些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著作。
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初期)16——18世纪,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繁荣发展,这种时代的变革同样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相比前一阶段,学前教育思想更加系统、完整、并具备了现实指导意义。
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画》,卢梭的《爱弥儿》等。
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前半期)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一些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学前教育著作相继出现。
学前教育学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如,福禄贝尔,蔡元培等人的教育思想。
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20世纪中叶以来,哲学、人类学、生态学、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相邻学科的发展丰富了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的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学前教育学进入了发展阶段。
如,埃里克森和皮亚杰的思想。
2、结合实例,试述应如何理解并实施学前儿童美育?第一,对学前儿童美育的理解:学前儿童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学前儿童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学前儿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美育塑造学前儿童完美的人格,形成学前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学前儿童的有效手段。
第二,学前儿童美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尊重学前儿童审美兴趣,注意个体差异;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形象性;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情感性;重视培养学前儿童健全的人格;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试论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第一,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文化素质;家长的道德素质;第二,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的儿童观;家长的人才观;家长的亲子观和教育观;第三,家庭结构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家庭第四,家庭的物质环境4、结合实例,辩证说明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第一,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对儿童大脑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第二,儿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儿童发展是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儿童发展是学前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据;发展适宜是决定学前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