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_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整理含答案详解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_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整理含答案详解

植物与土壤一、土壤的组成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热量等要素。

土壤是由(砂、黏土、无机盐类)、有机物、、土壤空气等物质组成。

不同土壤的物质组成不同,按体积计算,矿物质约占38%,有机质约占12%,空气和水分约占50%。

矿物质是的产物,是土壤的骨架;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的重要标志;空气和水分的比例是变化的,两者是此消彼长的。

答案:土壤肥力,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

四大肥力因素有:营养因素:养分、水分;环境条件:空气、热量。

)矿物质有机物质生物水分空气岩石风化后植物营养( 矿物质是土壤的骨架,主要是岩石风化后的产物,有大小不同的颗粒,即砾石、砂和粘土,占土壤成分的95%。

有机质主要来自动植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受到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而成腐殖质。

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很多,1克土壤中可达几千万到几十亿个。

土壤中的有机质是植物营养的重要补给源,也是植物碳素的来源,并能促使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土壤水分主要来自降水、灌溉水和水气凝结。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生长,土壤水分少时,植物就生长不好或枯萎。

土壤空气的成分基本上与大气相同,含有二氧化碳较多。

在某些微生物(如固氮菌)的作用下,能把空气中的氮不断固定和释放,供植物吸收。

土壤空气对种子发芽和根系发育有影响。

土壤通气好时有机质分解快,作物抗病能力增强。

)二、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成为。

(1)土壤中一般总是含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生物、轮虫、线虫、蚯蚓、软铁动物和各种节肢动物等。

其中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数量很多,1g土壤中就有几亿个到几百亿个。

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多。

(2)土壤温度变动幅度越小,一般是10℃-25℃,适宜多种微生物生长。

土壤表面,由于日光照射和干燥等因素的影响,微生物不易生存,离地表10cm-30cm的土层中菌类最多。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简介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简介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简介1. 土壤的生态意义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

它提供了植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由于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植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而土壤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肥沃的土壤同时能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2. 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植物的影响(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

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细砂(~)、粉砂(~)和粘粒(以下)。

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

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

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度。

它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团粒结构(~10mm)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

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把矿质土粒粘结成~10mm直径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点。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统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及吸取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无结构或结构不良的土壤,土体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肥力差,不利于植物根系扎根和生长。

第3节 植物与土壤

第3节 植物与土壤

一、植物的根系
1、 什么叫做根系? 一株植物所有的根的总合
2、 根系的分类:
直根系: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
两类根系的主要区别:有没有明显发达的 主 根和侧根之分
水稻的根
植物的不定根:由植物的茎、
叶上产生的根
定气 根生高 。根山
。榕 气生 生长 根在 也茎 是上 不的
结论: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根尖
根尖的结构
读图 植物根尖纵切面的显微结构图
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根毛区
根尖的结构
1、使根不断生长和长长的根本原因分 别是什么?
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分化和 伸长。 2、在农业生产中,移植农作物幼苗时为 什么要带土移栽?
使根尖损伤比较少,植物易适应新环境, 成活率高。
实验 植物细胞失水的实验
实验现象:
在清水中的胡萝卜没有出现萎焉现象,在浓盐水中的一块出 现了萎焉现象。
结论: 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只有在高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
植物的根才能吸水。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示意图
总结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 养物质的质量分数高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 数,细胞吸水;反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 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低于土壤溶 液的质量分数,细胞失水。
3、根的功能 固定:
植物的根十分发达,生长范围比 枝叶大,把植物牢牢固定在地上.
吸收: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
4、根系的分布
①根系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 水份和通气状况有关
②探究: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3植物与土壤第2课时

3.3植物与土壤第2课时

根尖结构
根冠
细胞结构特点
细胞壁薄, 细胞壁薄,排列疏松 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壁薄, 细胞壁薄,细胞质 浓,没有液泡,细 没有液泡, 胞具分裂能力, 胞具分裂能力,细 胞呈小正方体 停止分裂, 停止分裂,体积增 大变长, 大变长,能较快生 长,细胞近似小正 方形。 方形。 细胞停止分裂生长至 成熟, 成熟,分化为各种 组织, 组织,有许多根毛
植物与 第三节 植物与土壤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
实验现象:被剪去根的前端的小麦先出现萎焉 实验现象:被剪去根的前端的小麦先出现萎焉 现象。 现象。
结论: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结论: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根尖
保护作用
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根毛区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总结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植物根毛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高 植物根毛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高 土壤溶液(外界溶液) 于土壤溶液(外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数,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若细胞失水过多,则发生“烧苗”
5、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A)根冠 (C)分生组织 (B)根毛区 (D)侧根

6、根毛吸水时,其细胞液的浓度( A、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B、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等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D、与土壤溶液的浓度无关

主要作用
保护作用
分生区 (生长点 生长点) 生长点
分生作用, 分生作用,补充根冠 细胞和伸长区细胞
伸长区
使根伸长, 使根伸长, 伸象土壤深处
根毛区 (成熟区 成熟区) 成熟区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课件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课件

土壤结构的改善
植物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 的通气性、保水性和抗侵 蚀性。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 改变
植物的根系和分泌物质可 以改变土壤的pH值,提高 养分可利用性。
植物和土壤的相互作用
植物--土壤--微生物圈的联系
植物与土壤中的微生物相互作用,共同促进 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林业、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深入理解植物和土壤的相互作用,对于提高 农作物产量、恢复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植物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包括土壤的松散度、透气 性和含水量,影响植物的 根系生长和水分吸收。
化学性质
土壤的pH值和营养元素含 量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 关键作用。
生物性质
土壤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对植物的营养循环和生长 有重要影响。
植物对土壤的影响
根系的生长和分泌物 质
植物的根系可以改变土壤 结构,并分泌物质以吸收 和利用土壤中的养分。
植物与土壤的关系
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对地球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在此PPT中,我们将 探讨土壤对植物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概述
土壤对植物的重要性
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和水分,并为其提供生长的支撑。
植物对土壤的影响
植物通过根系和分泌物质改变土壤结构和化学性质。
土壤对植物的影响
物理性质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

1.土壤按含沙量分类,可分为:砂质土、壤土、黏质土。

A.正确
B.错误
2. 大多数植物适合在壤土中生长。

A.正确
B.错误
3.将土壤放在铁片上加热,看到白色水汽冒出,是因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水保存在土壤中,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A.正确
B.错误
4.将土壤放在铁片上加热,闻到焦糊、有烧焦头发的气味,证明有腐殖质。

A.正确
B.错误
5.南方地区分布黑土,黑土是最肥沃的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

A.正确
B.错误
6.土壤中必须有一定的空气保证根的呼吸,雨后松土,可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A.正确
B.错误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红”会变成土壤里的腐殖质继续为植物生长服务。

A.正确
B.错误
8. 我们周围有很多耕地被开发商开发,建成了住宅小区,这样做不会对我们的土壤资源造成危害。

A.正确
B.错误
9.乱丢垃圾,过度使用塑料袋、一次性餐餐盒,过度使用农药,都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A.正确
B.错误
10.保护土壤的正确做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不过度放牧,增强保护坏境的意识,保护环境,不乱丢废弃物。

A.正确
B.错误
答案:第5题、第8题是错误的,其余题目都选“正确”。

3.3植物与土壤

3.3植物与土壤

课堂延伸:
1、给你一只金属容器、适量的水
和一只足够大的量筒,如何去测量
土壤中空气约占土壤体积分数?
2、给你一只坩埚、一把刻度尺、一只酒精
灯和一台精确度足够的天平,你有办法测
量土壤中水分所占的体积分数?
再见
土壤中含有水
实验3:
现象: 土壤变黑,有焦味,
质量减少
结论:
土壤里含有有机物
讨论:
土壤中有机物的来源 和作用?
来源: 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
的生物体。
作用:
有机物(包括生物 排泄物,生物遗体)
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 为植物提供养分,增 强土壤肥力。
实验4:
1.用手揉土块,发现土块颗粒大小 不一 . 2.把土块放入烧杯的水中,沉降速度有何不同?
讨论:
该实验应控制哪些相同的实验条件?
1.土块和果冻的体积必须相同 2.用于盛放土壤和果冻的2只大烧杯, 其形状必须是一致的 3.要用同一只量筒加水
猜想2:
土壤中有水
把泥土放 入试管中加热 后,发现试管 壁上有水珠出 现说明土壤中 含有水.
猜想3:
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将泥土放在铁丝 网上直接灼烧,如果 能闻到焦味,土壤的 颜色变黑, 说明土壤 中含有有机物.
思考题:
1.每年农忙季节,播种以前人们都 先用牛或拖拉机进行耕地,这是为什么?
思考题:
2.过去的农民经常把土壤围成一 团,中间用稻草慢慢进行焚烧,俗称 “煨灰”.然后将烧过的泥土当作肥 料 施加在农作物上,这又是为什么呢?
课外阅读探究-- 中国土壤数据库

大颗粒沉降较快,小颗粒沉降较慢.
实验4:
现象: 溶液蒸发后,蒸发皿中有白色小颗粒的晶体析出

分析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分析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分析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植物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一直是农业和生态学研究的重点。

这种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植物对土壤的影响,也有土壤对植物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从多个方面对植物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

植物与土壤的物理作用首先,我们来看植物和土壤之间的物理作用。

植物的根系能够生长进入土壤,对土壤的力学性质产生影响。

首先,植物根系可以增强土壤的稳定性。

植物根系的生长可以填补土壤中的细小空隙,增加土壤的紧实性和抗冲击性,使土壤更加稳定。

其次,植物根系还可以促进土壤的透气性。

根系会在土壤中留下细小的通道,使得气体和水分更容易通过土壤,这能够促进土壤的微生物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植物与土壤的化学作用其次,植物和土壤之间还有一种重要的化学作用。

植物受到土壤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的影响,同时也对土壤中的化学物质产生影响。

例如,植物根系会分泌出各种有机物质和分泌物,这些物质会影响土壤的生化性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而土壤中的矿物质、金属元素、痕量元素等,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植物与土壤的生物作用植物和土壤之间最重要的作用关系是生物作用。

作为自然界中最为重要的生物体,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它们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密切。

植物对土壤的生物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根系分泌物和微生物的活动实现的。

首先,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和分泌物中的营养元素(如有机酸、蔗糖、蛋白质等)是很多微生物的主要营养来源。

这些微生物能够在植物根系周围生长繁殖,从而形成一个生物团,这个团能够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其次,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和微生物的活动还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将有机物质转化成植物可吸收的营养,这样植物就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促进其生长和健康。

土壤与植物的养分作用最后,我们来看植物和土壤之间的养分作用。

植物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必需物质。

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的多寡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

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

植物与土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它们互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几个关系:
1. 植物依赖土壤提供养分和水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其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和水分。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2. 植物影响土壤结构和质地: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根系可以渗透和侵蚀土壤,并释放有机物质和根系分泌物。

这些物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肥力,并影响土壤的质地和物理化学性质。

3. 植物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物质可作为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这些微生物参与了土壤养分循环、有机物降解和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土壤提供支撑和稳定植物:植物的根系借助土壤提供了支撑,使其能够站立和生长。

土壤还能稳定植物,并帮助它们抵御风力、水流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5. 植物保护土壤:植物的根系能够减缓和遏制水土流失,防止土壤侵蚀。

植物的根系也能够增强土壤的保水性和抗旱性,减少干旱对土壤的损害。

总结起来,植物与土壤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植物依赖土壤提供养分、水分和支持,而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又影响着土壤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相互作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维持了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植物生产与环境 第三章 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 复习题

植物生产与环境 第三章  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  复习题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复习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单选题(50)1.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黏粒的界限是()A 0.1 mmB 0.01 mmC 0.001 mmD 0.000 1 mm2.用手测法测定土壤质地时,可搓成直径约3 mm土条,但是弯成直径2~3 cm 圆环时断裂的是( )A沙壤土 B沙土 C重壤土 D中壤土3.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 )A桔秆 B动物残体 C腐殖质 D糖类4.土壤中缓效性养分主要是指()A土壤胶体所吸附的养分 B被粘土矿物固结的养分C原生矿物中含有的养分 D植物残渣中的养分5.用手搓法测定土壤质地,能搓成铅笔粗土条,弯曲易断,该土质地为()A壤砂土 B轻壤土 C中壤土 D重壤土6.俗称“冷性土”的土壤类型是()A沙土 B粘土 C壤土 D砂土7.在土壤吸收作用中,能使粪水中的臭味在土壤中消失是土壤()A机械吸收作用 B物理吸收作用C化学吸收作用 D离子交换吸收作用8.土壤孔隙度是土壤孔隙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在农业生产中,适宜的土壤孔隙度是()A 20~40%B 50~60%C 40~70%D 60~80%9.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土壤结构类型是()A块状结构 B核状结构 C片状结构 D团粒结构10.当土壤耕作时因水分过多而易使土粒粘附在农具上的特性是()A粘结性 B粘着性 C可塑性 D胀缩性11.关于复混肥料的使用做法中错误的是()A一般稻田绿肥应在插秧前10~15天翻压B绿肥翻压深度一般以10~20㎝为宜C绿肥翻压后不宜及时灌水,以利于绿肥腐解D绿肥翻压时可适量施用磷肥,以利于氮磷养分的平衡供应12.我国土壤pH大多数在( )范围。

A 4.5~8.5B 3.5~8.5C 3.5~9.5D 4.5~9.513.土壤pH在( )时,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

A 5.5~6.5B 6.0~7.5C 7.5~8.5D 5.5~7.514.对团粒结构的土壤,人们俗称其为( )A鸡粪土 B蒜瓣土 C蚂蚁蛋 D卧土15.土团粒结构的直径一般在 ( )范围内。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练习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练习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练习时间的测量1、实验室里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

机械停表外圈刻度表示秒,一般一圈才是30秒,内圈刻度表示分。

日晷是测量________的工具。

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s),单位换算:1时(h)=______分;1分(min)=______秒;1时=_________秒。

知识应用:1. 下午第三节课下课后,校初三男子篮球赛如期举行,从16:00开始到17:00结束,共用50min,其中中间休息10min。

上面提到的时间中,指“时间间隔”的是__________,指“时刻”的是_________。

2.下面关于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A.心跳一次约需1秒B.上午第一节课8:00开始C.课间休息10分钟D.一位同学跑1000米的成绩为15秒第七节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正确排列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⑥B ④⑥⑤③②①C ④③②⑥⑤①D ③④⑥①②⑤作业:1. 下面是校运动会的一些成绩,由于老师疏忽,忘了写单位,请加上(1)甲同学跳高成绩为110 (2)乙同学100米成绩为14(3)丙同学扔4 重的铅球,成绩为8.50 __2. 请在下面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枚硬币厚度为2.1 ;(2)一位同学质量为50 000 ;(3)某位病人体温为39 ;(4)一个量筒测量范围为500 。

3. 关于0℃的水结成0℃的冰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下降B、质量不变C、质量变小D、状态不变4.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含物质的多少叫,温度是指。

5.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为;时间的国际单位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是。

6. 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 ;(2)某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40 ;(3)饮水机用的一桶水的体积大约是19 ;(4)某同学1000米成绩为4 15 ,等于秒。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中考汇编)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中考汇编)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1-3节)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土壤中物质的是( ) A. 矿物质 B.氧气 C.水 D.阳光2.土壤中死亡的生物体,最后被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因为( )A. 土壤氧气氧化的结果B. 小动物食用后排出C. 微生物分解D. 植物根3.如右图所示,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 )A. 小细砂B. 蛋白质C. 无机盐D. 金属4.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A. 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B. 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C. 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D. 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5、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球上—开始就有土壤B. 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使岩石变为土壤C. 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D. 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6.研究观察土壤的结构成份时,为了扩大观察的范围我们应选用下列什么工具来进行观察()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D.近视镜7.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有机质组成,其中的矿物质颗粒约占固体部分的()A、95% B.75% C.50% D.25%8.土壤的形成正确的顺序为()a. 岩石的风化b. 岩石进一步风化,有最低等的生物出现c. 出现森林和草原,土壤最终形成d. 形成原始土壤,有地衣、苔藓植物出现A.abcd B.bcad C、abdc D.cbad9.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B.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C.土壤中有空气,可以供植物根呼吸D.土壤生物仅指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和植物10.小明把一块大理石埋进花园的四五厘米深土壤里,用黑土把石板盖住,上面播下几粒豆科植物,等到秧苗出土、茎蔓吐须时,挖开土层,发现植物的一部分根遇上了石板,洗去土壤后,小明发现大理石有网状的条纹,这可能的原因是 ( )A.根在重力作用下使石板受压而形成的B.受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颗粒的摩擦作用形成的C.土壤中小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D.根呼吸时在土壤中产生酸性物质腐蚀而成的11.某地区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A.改良碱性土壤B.改良酸性土壤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提高农作物产量12.下列植物属于直根系的是(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大豆13.根尖的根毛区有许多根毛,下列关于根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 B.一根根毛就是一个细胞C.由若干个表皮细胞组成一根根毛 D.由根毛区所有的细胞构成14.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根毛区 D.伸长区15.下列不属于根尖分生区细胞特点的是()A.细胞较小B.细胞质密度大C.细胞能不断分裂D.细胞生长速度快16.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①土壤结构②土壤肥力③光照强度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A. ①②③B. ①②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17.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其原因是( )①根毛细胞有大液泡②生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③有输导组织④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通常比土壤溶液的浓度高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全部都是18.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

第三单元 土壤与植物

第三单元 土壤与植物

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7、土壤里有什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学重、难点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土壤的探究能力教学准备1.在室外准备一处考察土壤的地方2.准备一些采集土壤的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你们知道地球陆地表面覆盖着一层什么东西吗?2、揭示课题:建立土壤的概念(板书:土壤)二、学习新课1.初步了解土壤由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由“泥巴”、“泥土”过渡到“土壤”的概念。

2、观察土壤里有什么(1)取一份土壤先让学生讨论如何取一份土壤,思考采集的工具、方法、注意事项等(2)观察土壤里有什么?。

让学生讨论:怎样观察土壤?(看(用放大镜)、摸、找、闻)(3)学生汇报交流,并在活动记录上记上或画出观察结果(4)学生汇报并评价(5)讨论:在你的发现中,有哪些发现是你以前不知道的?有哪些发现是让你吃惊的?三、布置作业课后采集一份大树下的土壤样本。

8、土壤的种类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土壤有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以及这三类土壤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三类土壤渗水性不同的对比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具准备1、演示实验材料:三类土壤,3个同样大的去底塑料瓶、特制的支架(或3个铁架台)、粗纱布、3个同样大的烧杯、水。

2、分组观察材料:三类土壤标本。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提问:(1)什么是土壤?(2)土壤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谈话:课前,你们观察我们附近的土壤有什么不同?3、讲述:土壤不完全相同,有不同的种类。

这节课,我们学习“土壤的种类”。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分类(1)讲解:根据土壤中砂和黏土的含量不同,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砂多、黏土少的,叫砂质土;含砂少、黏土多的,叫黏质土;含砂和黏土差不多的,叫壤土。

第3章《植物与土壤》复习

第3章《植物与土壤》复习

氮可以促进 叶片的生长 缺氮
磷可以促进 果实的生长 缺磷
钾可以促进 茎秆的生长 缺钾
如果施用太多的氮、磷元素, 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淡水:水华
海洋:赤潮
三、植物的茎
茎 的 生 长 方 式
直立茎 茎较坚硬 能直立
匍匐茎 平卧于地 长不定根
缠绕茎 借茎本身缠绕或他物上升 攀援茎 用卷须攀援他物上升
树皮
四、植物的叶
(一)、蒸腾作用 99% 的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 要是 叶子 )以 水蒸气 状态散发到大
气中的过程。
意义: 1、在高温时,降低叶片的温度 2、是根吸水的动力 3、有利于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蒸腾作用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光照强度有关 (2)温度有关 (3)湿度有关 (4)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收进入植物体的.
(一)根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
结论: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根尖
在农业生产中,移栽作物幼苗是时
为什么要带土移栽? 以免损伤幼嫩的根尖,使根尖在适 应“新环境”仍可从土壤中获得水分和无 机盐。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二)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木质部
小结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外树皮 保护作用
筛管 :输送有机物 内树皮 (靠里是韧皮部) 韧皮纤维
双 子 叶 植 物 茎 的 结 构
树皮
形成层 细胞能分裂增生 导管 :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木质部 木纤维
1、小青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 瓶内放入几株插花,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 次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和植物哪个功 能有关 ( A )
水分缺少时, 保卫细胞失水, 气孔关闭。
水分充足时, 保卫细胞吸水, 气孔张开。

名师导学——3.3-植物与土壤

名师导学——3.3-植物与土壤

3.3 植物与土壤点击要点1.植物的根系。

(1) 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和等因素有关。

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

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

(2) 根尖的结构:(如图)①根冠:细胞排列不整齐。

保护后面的组织,使根在向前生长时,不被土壤颗粒擦伤。

②分生区:细胞质的密度较,没有液泡。

能不断,使根生长。

③伸长区:细胞的液泡较,细胞壁较薄。

细胞能,把根尖推向土层。

④根毛区:细胞有较大的液泡,细胞壁较厚,内有输导组织。

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证了植物能吸收足够的营养。

根毛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2.当土壤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土壤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一般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

若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会超过根毛细胞液内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失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现象。

3.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水分外,还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如果植物缺少某一种必需的无机盐,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①缺时,叶片发黄、瘦小、开花少、籽实不饱满;②缺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色变得暗绿,花、果实、种子都会减少;③缺时,茎秆细弱易倒状,叶色发黄;④缺时,植物只开花不结果;⑤缺时,叶绿素不能合成。

4.常用肥料分为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分别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施肥时应以农家肥料为主,配合施用化学肥料。

课堂讲练例1小明一连几天用妈妈洗咸鱼的水浇一株花卉,不久发现该花卉枯萎死亡。

其原因可能是( )A.营养过多B.因阳光过强C.因细胞失水而死D.水分蒸发过多巩固训练1在腌制咸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菜卤,其中的水主要来自于( ) A.食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B.被腌制咸菜的细胞失水C.空气中水蒸气凝结D.食盐与菜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例2农业上常常进行深层施肥,促使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从而使农作物茁壮成长,这是根据根有( )特点。

植物与土壤的相互关系

植物与土壤的相互关系

植物与土壤的相互关系植物与土壤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之一。

土壤为植物提供生存和生长的养分和水分,而植物通过其根系和代谢活动对土壤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植物与土壤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重要性。

一、植物对土壤的影响植物通过根系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对土壤进行改良和调节。

首先,植物的根系能够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植物的根系通过生长和扩展,深入土壤中形成稳固的网状结构,这样可以减少土壤的风蚀和水蚀,防止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其次,植物的根系可以分泌有机酸和其他物质,促进土壤中矿物质的溶解和释放,增加土壤肥力。

此外,植物的生物残体和根系的分解可以提供丰富的有机质,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养分含量。

二、土壤对植物的影响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首先,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

土壤中的无机养分如氮、磷、钾等是植物所需的主要元素,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满足其生长和代谢的需要。

同时,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也是植物所需的重要营养来源。

其次,土壤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气体交换。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并通过气体交换与土壤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从而完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此外,土壤还为植物提供了生长的支撑和保护。

三、植物与土壤的共生关系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共生关系。

植物通过根系与土壤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从土壤中获取所需的营养和水分。

同时,植物通过其根系分泌的物质和生物活动对土壤进行改良和调节,使土壤具备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条件。

而土壤则为植物提供了栖息和生存的场所,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四、植物与土壤的可持续性植物与土壤的相互关系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植物的根系通过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改善土壤的结构,减少了土壤的侵蚀和流失,维护了土壤的生态功能。

而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分和水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支持。

因此,植物和土壤之间的良好协作关系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2、知道土壤中的非生命的水分、空气、矿物质和有机质,3、知道“借助于工具和科学方法,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活动是可以逐渐深化的”重点难点:土壤中的物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堂引入:土壤随处可见,你知道土壤中有什么吗?(板书)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实验1:观察土壤⑴取样:挖一个长、宽深分别是50×50×30的土坑,取少许土壤样本。

想一想:应该取哪一层的土壤做样本?用什么工具观察?⑵观察;⑶填写观察报告。

⑷师生共同交流、评价。

课堂练习:见课后练习作业:作业本(第二课时)课堂引入:上堂课里,我们观察了土壤,了解到土壤中存在土壤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除了土壤生物外,土壤中还有什么物质?(板书)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⑴提出问题:土壤中有空气吗?土壤中有水吗?土壤中有有机物吗?土壤中有无机盐吗?⑵分小组进行实验。

⑶小组间交流,汇报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⑷师生共同交流、评价。

课堂练习:见课后练习作业:作业本(第三课时)课堂引入:上堂课里,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有机物和无机盐。

那么你知道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吗?(板书)三、从岩石到土壤1、思考:岩石是怎样变成土壤的?①风的作用:风将砂粒刮起来,碰撞岩石,久之,岩石被慢慢地磨损,有了裂缝,最后破裂成小碎块。

②流水的作用:流水能促使大块岩石裂成小块。

③冷热交替的作用:炎热的太阳会使岩石变得很烫,此时若气温下降,岩石会爆裂。

事例:修栈道。

④冰能裂石:雨水积聚到岩石的缝隙里,如果气温降低到0℃以下,水就结冰,体积增大,从而使岩石缝隙加大,最终裂成小碎块。

⑤生物的作用:种类繁多植物和动物等生物的作用下,岩石也会碎裂成石块等。

2、猜想:假定你看到一块有缝隙的巨石,如果几百年后你又能观察到它,你预计能看到什么现象?请加以解释。

分析:从岩石到土壤是一个长时间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级其复杂的过程,但基本上存在着岩石从大变小的过程(风化)和有机物的岩石颗粒间的积累过程。

风化因素主要有自然外力(风力、水流外力、水形成冰产生的外力)、热胀冷缩、植物和动物的作用等。

3、讨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这种情景在现代是很难见到了。

目前,有许多人出于种种目的,肆意破坏土壤,请列举破坏土壤资源的事例。

并请提出两条保护土壤的措施。

课堂巩固练习:1、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许多其它成分及生物且起组成,下列选项中不是土壤生物的一项的是()A、细菌B、蚯蚓C、真菌D、腐殖质2、下图的洁净玻璃板的两侧,分别滴有少许土壤浸出液和等量的蒸馏水,将玻璃板放在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A处的液体完全消失,B处的液体消失后留下了少许白色粉未,据此现象:⑴_____处是土壤浸出液。

⑵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作业本课后反思: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2课时)教学目标:1、区分砂粒、粉砂粒、黏粒的大小和性能2、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特征3、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的主要性状4、了解壤土类土壤各成分的比例5、说出壤土类土壤最适于植物生长的主要理由重点难点:三类土壤的质在特征和主要性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堂引入:上堂课中,我们发现,同学们从不同地方采集回来的土壤是不同,那么,怎样的土壤是利于植物生长呢?(板书)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1、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2、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因素。

3、实验1: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取2只漏斗,在漏斗口放一些脱脂棉花,在漏斗A中放一些砂粒,在漏斗B中放一些黏粒。

将漏斗分别搁在锥形瓶上,往漏斗中倒半烧杯水。

5分钟后观察两个漏斗中各有多少水流到下面的小烧杯内。

能渗出更多水分的是_______漏斗。

4、实验2:土壤的黏性①选取足量的壤土类土壤,按砂粒:壤土类土壤=20:1的质量分数配制砂土类土壤;②选取足量的壤土类土壤,按黏粒:壤土类土壤=20:1的质量分数配制黏土类土壤;③取少量壤土类土壤和已配制好的两种土壤,加少许水,用手搓一搓,哪种土壤能搓成一个条状?5、讨论:通过实验1、实验2 ,你认为这三类土壤的保水性、通气性是怎样的?哪一类土壤更适合植物生长?6、小结:土壤的类型及性状课堂练习:课本P103;作业:作业本(第二课时)课堂引入:上堂课中,我们学习了土壤的分类及性状,我们知道壤土类土壤是适合于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板书)二、壤土类土壤的组成1、在壤土类土壤中,固体部分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5%;水和空气占25%左右。

你能建立一个壤土类土壤的模型吗?2、学生活动:用不同颜色表示壤土类土壤的四种成分,建立模型。

3、案例分析:例题一、小宇建立了一个砂土类构成的体积分数模型,如右图所示:⑴你觉得他建立的这个模型合理吗?试说明理由。

⑵你能建立一个壤土类土壤构成的体积分数模型吗?并请你根据自己创建的模型,对壤土的各部分构成的比例进行描述。

解析:砂土类土壤的模型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实物模型,也可以是图表模型或数字模型。

但是任何模型都应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在砂土类土壤中,空气比例应该显著大于水分比例,即砂土类土壤中的水分比例应该比较小,所以,小宇所建的模型不合理。

壤土类土壤是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土壤,这类土壤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和有机物)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有机质约占固体部分的1%~5%;水和空气各占25%左右。

这样的土壤即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物。

例题二、小丽想知道“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她分别取等体积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装在三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并分别标记为:A、B、C。

下表所示是她的实验方案。

⑴请指出此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外。

⑵根据你修正后的方案,你预计:种在____盆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解析:在用三类土壤培育植物,观察“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应当注意变量控制,防止干扰因素的干扰。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分别种植一株大小相近”、“同一类植物”、“浇等量的水一次”、“放在窗台上”、“不能被雨水淋到”。

这样做基本上能排除来自于因为植物种类不同、生长起始状态不同,所外环境温度不同、从环境中获取水分量不同,从而使植物生长状况不同而带来的干扰,进行这样的变量控制,基本上可以认为植物生长状况的不同是因为土壤的不同性状而造成的。

由此可知:例题中的条件控制在:植物种类、浇水量、浇水次数上存在着缺陷。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还应当注意:选取“生长旺盛”、“能照到阳光”是希望植物能在最适宜的土壤中继续旺盛生长。

这种旺盛生长的好处在于让三株植物在以后的生长中生长状况出现明显的差异,便于观察、比较。

作业:作业本。

第3课时讲评1、2节练习。

课后反思:第3节 植物与土壤(3课时)教学目标:1、区分直根系与须根系, 2、理解根尖的基本结构特点以及作用,3、知道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和吸水、失水的条件,4、了解植物缺乏氮、磷、钾的病症,5、知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基本症状,6、初步学习数据处理能力――干扰数据的辨别和删除,7、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优劣性比较,重点难点:根尖的结构、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堂引入: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的,你知道根的结构吗? (板书)一、植物的根系学生活动:观察带根和小麦和大豆根的什么不同,并填写观察表格。

1、根的功能:植物的根有两项基本功能――固定和吸收。

土壤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

2、植物的根系①直根系:主根比较长而粗,侧根比较短而细,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

一般地说,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如菜豆的根系)。

②须根系:主根不发达,须根系主要是由不定根组成的。

一般地说,单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有是须根系(如小麦的根系)。

3、根系的分布①植物的根在土壤中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有关。

②案倒探究: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

方案一:野外调查。

方案二:野外栽培方案三:实验室栽培学生活动:①讨论哪一种方案比较好?三种方案的优劣在哪儿?②你还能改进或设计更好的方案吗?③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④实验结论:一般地说,地下水位越高,根系的平均长度会越短。

课后练习:作业本(第二课时)情景展示:大雨过后,光秃的山坡常常冲下大量的泥土,有树有草的山坡就不是这样。

这是什么原因?案例分析:将一棵植物的根从土壤中挖掘出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根系在土壤中总是向土壤深处生长,并且向四周扩展。

原来,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

根系的入土深度一般都大于地上部分的主茎高度,根系的扩展范围一般都大于地上部分的扩展范围。

因此,在栽培植物的生长期间,要经常耕松土壤。

疏松的土壤,不仅空气充足,有利于根的呼吸,而且阻力比较小,有利于根系在土壤中延伸。

根系不但固定了植物体,而且牢牢地“抓住”土壤。

人们在山坡、沙地上造林和种草,就是利用根系分布的这个特点来保持水土的。

植物都有发达的根系,植物根的各个部位都能吸水吗?实验观察:①选取两株生长旺盛、带有绿叶和根系的小麦幼苗。

将一株小麦植株的所有根的前端都剪去3~5毫米,并在伤口涂上石蜡,另一株不做任何处理。

②将两株小麦幼苗分别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哪一株先出现萎蔫现象?③实验结论:根尖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学生讨论:小丽想要移栽一株月季花,她应该怎样做呢?()A、将月季花小心地连根拔起后移载B、将月季花小心地连根拔起后,将根洗净后移载C、小心地将月季花连根带土的挖起后移载,尽量不要损伤根系D、以上方法均可以实验观察:植物根尖纵切面的显微结构图。

②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地增加,就是因为分生区的细胞能够分裂和伸长区细胞能够伸长的缘故。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在两个大小相似的萝卜中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洞,向甲、乙萝卜的洞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各用一个装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记下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如图)。

放置一段时间,分析会出现的变化:⑴甲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将(),乙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将()A、上升B、下降C、不变⑵用手捏萝卜的感觉甲_____,乙_______。

⑶通过该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

解析: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

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