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现代吠檀多哲学综述

合集下载

吠檀多

吠檀多

吠檀多吠檀多,梵语名:Védānta,发音/ve:da:ntɐ/,由婆罗门圣经《吠陀》(Veda)和终极(anta)两个词组成,意为吠陀的终极,是被视为正统的古印度六派哲学之一,是影响最大的一派。

《吠陀》经典即此派的理论根据。

印度哲学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亦称“后弥曼差派”或“梵弥曼差派”,与“前弥曼差派”或“业弥曼差派”相区别。

吠檀多的意思是“吠陀的终极”,原指奥义书。

吠檀多派是构成大多数现代印度教派别的基础。

3种基本的吠檀多经典是奥义书、《薄伽梵歌》和《梵经》。

《梵经》是对《奥义书》教义的简要阐释。

对这些经典,根据对个人自我(我)和绝对(梵)之间的关系和同一程度的不同认识,发展出好几个吠檀多派。

但都信仰轮回和吠陀的权威,并且相信梵是世界的物因和动因;而灵魂是自己行为的动因,因此是行为后果的接受者。

相传最初创始人是跋陀罗衍那(生平不详),后来的吠檀多论者公认他是该派根本经典《梵经》的作者。

《梵经》亦称《吠檀多经》或《广博经》,大概形成于公元200~450年间,主要阐述奥义书中关于梵、我、幻的哲学理论,并对其他哲学派别的理论进行了攻击和批判。

《梵经》认为,世界的最高主宰是“梵”,“梵”是宇宙精神,是无限、无所不在、永恒不灭的精神实体,它既没有差别,也没有形态和属性,不能以概念来理解,不可用言语来表达;它是超越人类感觉经验的永不磨灭者,是世界各种现象产生、维持和毁灭的终极原因。

后来,吠檀多派的继承者们对《梵经》中梵、我、幻的关系做了不同的解释,从而在吠檀多哲学内部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其中最主要的有:“无差别不二论”、“差别不二论”、“二元论”。

还有“二不二论”、“纯粹不二论”等。

意为“非二元”,即梵与我同一不二。

亦称“不二论”。

该派较早的和较系统的论述者为乔奈波陀(640~690)。

他著有《蛙氏奥义颂》。

该著作共4章215颂,对于梵、我、幻的关系提出4点看法:①宇宙最高实体是梵,梵是绝对真实的存在;②自然界是梵通过一种称为摩耶(Māyā)的魔力创造出来的,是一种不真实的表象;③我(灵魂)和梵同一不二;④解脱的最高目的是亲证梵我如一,认识灵魂的真正本性。

吠檀多派哲学名词解释

吠檀多派哲学名词解释

吠檀多派(Vijñānavāda)是佛教中的一个哲学派别,也被称为唯识派。

以下是吠檀多派常见的一些名词解释:
1. 吠檀多(Vijñāna):意识、識。

吠檀多派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意识所构成的,意识是存在的基础。

2. 识别(Vijñapti):吠檀多派认为一切现象都是通过识别而产生的,识别是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和区分的过程。

3. 识量(Vijñānakāy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具有不同的层次和形态,识量是指意识的不同形态和层次。

4. 识藏 Vijñānālay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存在于识藏中,识藏是意识的存储和聚集之处。

5. 识所依(Vijñānāśray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依赖于其他因素的支持和条件,识所依是指意识存在的基础和依托。

6. 识所缘 Vijñānāpratīty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与外界现象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识所缘是指意识与外界现象之间的关系。

7. 识所照(Vijñānāvabhas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具有照耀和显现的能力,识所照是指意识对外界现象的认知和显现。

以上是吠檀多派常见的一些名词解释,它们反映了吠檀多派对意识和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1。

吠檀多派哲学名词解释

吠檀多派哲学名词解释

吠檀多派哲学名词解释吠檀多派,又称南传佛教,是佛教中最早传入南亚地区的分支之一。

在历史上,佛教通过印度传入斯里兰卡,并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本文将对吠檀多派中的一些重要哲学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分支的思想。

一、缘起吠檀多派的核心理论之一是“缘起”,它是佛教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

缘起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由无数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吠檀多派认为,一切众生和万物都是通过种种条件和因果关系的连续作用而显现出来的。

二、无我无我是吠檀多派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不变的存在,实际上,吠檀多派认为自我是一个无固定实体的流动过程。

人们的身心都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而这些蕴都是由缘起的因果关系而产生和变化的。

因此,吠檀多派强调人的自我并不存在于独立的实体中,而是由无数的因素相互影响而成。

三、涅槃涅槃是吠檀多派的最终目标,也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涅槃指的是超越一切痛苦和烦恼,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吠檀多派认为,通过修行和觉悟,人们能够摆脱因果律的束缚,达到涅槃的境界。

在涅槃中,人们可以体验到真正的解脱和内心的平静。

四、五蕴五蕴是吠檀多派对人存在的组成进行分类的概念。

它指的是人的身体和心理现象在因果关系下的组合。

具体包括色蕴(身体的有形存在)、受蕴(感受性经验)、想蕴(思维和感知)、行蕴(动作和行为)以及识蕴(意识和知觉)。

吠檀多派认为,通过对五蕴的觉知和洞察,人们可以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无常和空性。

五、四圣谛吠檀多派中,四圣谛是通向解脱的核心教义。

它们包括苦谛(生老病死和一切痛苦的现象)、集谛(痛苦的起因,即欲望和执着)、灭谛(痛苦的终结,即通过放弃欲望和执着来达到解脱)以及道谛(通向解脱的方式,即八正道)。

吠檀多派认为,通过理解和实践四圣谛,人们可以走出痛苦的循环,达到涅槃的境地。

综上所述,吠檀多派是佛教中一支重要的哲学流派,其核心思想包括缘起、无我、涅槃、五蕴以及四圣谛等。

吠檀读哲学和佛教(前田专学)

吠檀读哲学和佛教(前田专学)

吠檀多哲学和佛教[日]前田专学/文巫白慧/译[译者的话]:吠檀多(Vedanta)哲学是现代印度哲学流派中的主流哲学,从中世纪起一直在印度意识形态领域里起着主导作用,影响着占印度人口75%的普通群众(主要是印度教徒)的精神世界,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赖以形成的思想基础;同时,不成文地被印度统治集团奉作国家大事的指导思想。

因此,要了解印度的上层建筑(印度人的精神生活方式)和经济基础(印度人的物质生活方式),吠檀多哲学的研究是一把金钥匙。

本文扼要地评介吠檀多学派的核心理论和它与佛教在本体论问题上的激烈论争。

吠檀多哲学家提出“我atman”是永恒不灭的精神实在,认为在经验世界里,自然淘汰规律支配着所有精神性和物质性的现象。

但永恒的“我”,不受此限。

佛教哲学家不承认有所谓永恒不灭之“我”,针锋相对地提出“无我论anatman”,认为任何事物,无论其为精神性的或物质性的,都不存在所谓的不灭之“我”,或别的什么不死的主体。

吠檀多的“有我论”和佛家的“无我论”的论争,正好说明印度意识形态在中世纪的发展趋势。

从印度哲学史看,早在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时期,吠陀哲学家就创立了两个重要观念,即“有”(sat存在)和“无”(asat非存在)。

到了吠陀终结的奥义书时期(公元前7、8世纪),“有”发展为“永存”的观点,“无”发展为“断灭”的观点,形成了两条思想路线,即永存的思想路线和断灭的思想路线。

此后,印度哲学史基本上沿着这两条思想路线发展。

及至中世纪,出现两个不同的哲学派别。

一派执永存的观点,提出常存不灭的“我论”;另一派执断灭的观点,提出没有不灭的主体的“无我论”。

前一派的代表便是吠檀多哲学,后一派的代表便是佛教哲学。

因此,按思想渊源说,吠檀多的我常论可以往上追溯到吠陀哲学的“有”,而佛教的无我论也同样可以往上追溯到吠陀的“无”。

这是本文的结论。

引言在吠檀多学派的学者中,就其与佛教关系问题来说,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乔荼波陀论师(Gaudapada)和他的再传弟子商羯罗(Sankara)。

吠檀多不二论哲学

吠檀多不二论哲学

吠檀多不二论哲学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是印度哲学史上的主流派,雏形为创立很早的婆罗门教哲学,发达于公元七、八世纪,主要代表人物为乔荼波陀和商羯罗;其哲学理论影响之深远,流传之广泛,在印度哲学史上是数一数二的,它的主要哲学理论至今还影响着占印度总人口70% 的印度教徒。

研究这种神秘而复杂的哲学,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哲学思维上比较愚钝的人来说,确实是很吃力的。

为了做好这一项研究,我曾获得多方面的支持,有研究所的领导和同事,还有我的导师,以及日本学术界同行们。

同时我还获得了多方面的资助:曾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在东京大学留学两年,专攻吠檀多哲学;后又获日本国际教育协会资助在东京大学做专题研究三个月。

国家社科基金将我的研究纳入项目,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也给予了一定的资助。

在这一切的支持下,今天,此书终于面世了。

我喜极而泣,这是我二十年来学习印度哲学的一个总结,也是我多年来潜心研究印度吠檀多哲学的一个成果。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剑虽已磨出,但是真剑还是假剑只有专家和读者才能作出鉴别。

印度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如果以最早的文字资料《梨俱吠陀》为标志来计算的话,至少也有四千年的有文字的文明了。

在这样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家里,她是以什么理念作为人们精神的支撑体,这些理念是如何引导着社会进步,推动着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注目的。

从印度哲学的发展史上来看,它的思想精华一一具有先进性的哲学思想,曾在印度各个历史时期起到过指导意识形态和促进科学技术的作用;至现代,这些哲学思想仍然保持其本身的先进性,并且具有和现代文明相协调的适应性,所以它还具有创造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潜能。

然而,印度思想从整体上来讲是一种宗教哲学思想,她的精神发展史与宗教发展史是平行的,这是从时间发展上纵向地来看。

而实际上,一个全民皆教的国家很难说哪种思想属于或不属于宗教思想。

于是,从宗教的角度来说,他们对于智慧的获取,实际上是以对自身价值的否定来换取对永恒精神的认定。

印度近现代教育哲学略谈

印度近现代教育哲学略谈

科学教育 , 辩喜并不排斥 , 也因此 , 辩喜的教育哲学被认为 是 古代 印度教 育理想 与现 代西方 教育信 念 的融合 。尼赫 曾
说: “ 辩喜 引以为荣 的是他 的思想根植 于印度 的文 化。另一 方面 ,在人生 问题 的解决途径上他又是现代 的。辩喜应该是 印度过去与现在 的桥梁 。通过教育促进宗教复兴和社会觉醒 是他毕生的夙愿。_ 4 J I ’ 三 、现代 化下 探索 中 的教 育哲 学 2 0 世纪8 0 年代到9 0 年代初 印度 的教育思想在西方发展人 力 资本 的构想影响下形成的。正是基于此 ,当前的许多印度 研 究者都十分注意年轻一 代接触生产活动。近些年来 ,印度 教育家越来 越注意重新审视与西方的长期交往 中形成的教育 价值观 。他们致力 于探 索一种 有 自己特点的教育制度的民族 模式 。支持 印度 与西 方教 育传 统价值 整和的构想 。约什强调 在现代 印度在教 育层次上正在实现精神 与现实 ,传统 与现 代 的相互接触 。许多 印度学者也提 出了遵循现代世界教 育进 程 的趋势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思想 由于印度哲学对于传统哲 学的继承和印度 国情 的特殊 , 印度的教育哲学有些西方截然不 同的特点 ,但是其教育哲学 的实践性和对于现代与传统 、世界和 民族 的思索确实是我 国 教育研究者应该学 习和深思 的。
学家的思想的简略 的论述 ,提供 印度近现代教 育哲学发展 的大体脉络 ,试发掘其 思想对我 国教育哲 学发展的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 :印度 ;教育哲学 ;教 育哲学家 印度作为世界文明古国 ,又是世 界最古 老的三大哲学谱 系之一 ,其哲学 已具有近三千年 的历史 。印度哲学 的发展可 分为 三个 基本时期 :古代时期 、中世纪时期 、近代 ( 包括现 代 )。印度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是印度教和佛教 ,伴随着英 国 的殖民入侵 ,基督教的思想也开始影响印度。建国后 ,随着世 界全球化的深入和印度现代化 的进展 ,一些西方的哲学思想开 始走 人 这个古老 的国家,印度在本土文化和西方文 明的冲突中 诞生出的杰出教育理念逐渐成为影响独立后 印度教育的主流思 想。本文将简略的谈—谈第三阶段的教育哲学的状况。 乐观 入世 的教 育 哲学 泰戈 尔对 传统 学校 “ 毫无生 气 ” 、 “ 保 守呆 板” 的认 识促 进 了他 生命 哲学 和教育 理想 的形成 。泰戈 尔在 哲学上 继承 了印度吠檀多不二传统 , 但反对传统 吠檀 多的世界 虚幻 论 ,认 为物质世界是真实和规律 的,而且存在矛盾 ,主 张通 过 “ 博爱 ”来 调整 。认识论上 ,他将真理分为 自然 和心灵真 理 分别用科 学分析和直觉获得着 。对人生 ,他持乐观态度 和积极 的人世 观。泰戈尔关于教育哲学有三条基本原理 的表 述 :一是 教育 在 自由里面有它仅有的意义和 目的;二是创造 性 的 自我表现 ;三是 与 自然 和人 相互 的交流 ,他主张在 自然 中的教育 ,也采取 积极乐 观的人世态度。泰戈尔的教育哲学 是建立在他 的 自然 主义 、人 道主义和 国际主义之上 的, 自由 和 喻快是其教 育哲学 的关键词 ,只有 自由才能帮助人们 拥有 真正 的感 情 】 。此外 ,他 认为生命 的价值 与爱正是通过人来 实现 的,这种对人 的热爱促使泰戈尔在 自然环境 中的教 育 , 用 给人思想 、行动与交往 的 自由来提高人 的尊严 。而在教育 的民族 与国际化 上 , 他赞成教 育的国际化 。 贾瓦哈拉尔 ・ 尼赫鲁是 印度独立后 的第 一任总理、世界伟 大政 治家、哲学家和 “ 理想主义教育家” 。其教育哲学思想 在他对科 学教育的观点上表现突 出,尼赫鲁主张 以科学为工 具 ,使科学教育 为培养科 学观念和性情服务 ,要在科学和伦 理价值 观之 间架设一 座桥 梁 ,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向 他们提供完全平 等的成长机会 。在传统文化和 民族教育上 , 尼赫鲁认为 ,必须训练年轻人 去吸收本 民族 和其他民族的文 化 中有 良好 的、有价值 的并 富有生命力 的东西 ,抵制任何狭 隘的无价值 的东西 。此外 ,尼赫鲁还认 为劳 动是人生 的基 本 价值之一 ,因此 ,他也特别强调教育中要重视身体锻炼[ 2 ] 。 二 、苦行 者 的教育 哲学 室利 ・ 阿罗频多 ,印度三圣 之一 ,被誉 为圣哲 ,是印度 著名 的教育哲学家 ,整体瑜伽和精神转化是理解其思想 的两 个 关键 。首先 ,阿 罗频 多认为 人 的心智存 在于 物质 和精神 两 个世 界 ,教 育 的 目的就是要 人 的心智从 物质世 界提 升到 精神世界 。为了实现这一伟大 的目标 ,人必须充分发展他 的 思想 、专一 ,沉 思和其它神圣 的研 究 ・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信仰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信仰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信仰印度教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汇了许多其他宗教的思想和信仰,因此它是一个由多种哲学、道德体系相结合而成的复杂的综合体。

在印度教的内部,不同的教派、不同的种姓或社会阶层也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活动。

尽管各个教派在信仰。

哲学和伦理上有很大的差别,甚至相互矛盾,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教义和信仰仍然是广大印度教徒所公认的,如承认吠陀的权威。

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瑜伽修行等理论。

(一)承认吠陀权威承认不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乃是区分印度教与其他宗教的分水岭。

凡是印度教的派别,都必须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否则就不属于印度教。

何谓“吠陀经典”?吠陀经典,就是指印度教的一批最古老、最富权威性的典籍,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

它们又被印度教徒称为“吠陀天启”,所谓“天启”,就是“神的启示”,因此这批经典都被看做是神的启示。

吠陀本集有四部,包括《梨俱吠陀》、《婆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阔婆吠陀》。

《梨俱吠陀》产生于公元前15op年至前1000年,是印度教最早的一部经典,全书共十卷,收集了1000多首赞颂神灵的诗歌。

《婆摩吠陀》是一部颂神的歌曲集,它把《梨俱吠陀》的大部分赞神诗都配上了曲调,供教徒在祭扫仪式中吟唱。

《耶柔吠陀》是讲如何举行祭祖的典籍,《阿阔婆吠陀》是一部巫术和咒语的汇编。

梵书形成于公元前lop年至前700年间,现存的有15种,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讲仪轨——祭祖仪式的具体规定,二是讲释义——对赞歌、祭词、咒语的解释等。

森林书也有许多种,它们是在梵书之后进一步阐述祭把理论的典籍。

奥义书大都产生于公元前700年至前500年间,现存的有100多种,其中主要有13种。

奥义书是专门阐述印度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哲学经典,其中心内容是“梵我同一”和“业报轮回”等学说。

从吠陀本集,经过梵书、森林书一直到奥义书,这些典籍在内容上都是有联系的,先后依属的,因此它们被统称为“吠陀经典”。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摘要】吠檀多哲学作为印度哲学中重要的一派,对于真理的洞见和创世观念有着独特的内核。

本文旨在通过对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特点、真理的认识与揭示、创世观念的内涵分析等方面的探讨,揭示其精神内核和对真理的丰富理解。

吠檀多哲学强调通过哲学思考来揭示真相,强调实践和内省的重要性,进而实现对真理的领悟。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吠檀多哲学,并对真理的洞见和哲学思考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本文还将对吠檀多哲学的认识与理解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吠檀多哲学、创世观念、真理、精神内核、哲学思考、认识与揭示、内涵分析、洞见、丰富理解、思考与展望1. 引言1.1 文章背景吠檀多哲学是古代印度哲学中的重要流派,其思想深邃广泛,对现代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对于真理的认识和揭示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真理的追寻和探讨愈发迫切,对吠檀多哲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吠檀多哲学融合了印度宗教文化和哲学智慧,对于人类的认知和境界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通过对吠檀多哲学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对真理的洞见和哲学思考,进而对当代哲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特点、真理的认识与揭示、创世观念的内涵分析、吠檀多哲学的精神内核,以及真理的洞见与哲学思考。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揭示吠檀多哲学对真理的丰富理解,促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吠檀多哲学的内涵,从而开启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辨与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吠檀多哲学中关于真理的洞见,深入分析其创世观念的内涵,揭示吠檀多哲学的精神内核。

通过对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特点进行解读,探讨真理的认识与揭示在哲学思考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创世观念的解析,探讨吠檀多哲学对真理的丰富理解,以及对吠檀多哲学的认识与理解。

从印度吠檀多的“摩耶”观念到叔本华的生命哲学

从印度吠檀多的“摩耶”观念到叔本华的生命哲学

从印度吠檀多的“摩耶”观念到叔本华的生命哲学*单虹泽/文提要:在印度吠檀多哲学中,“摩耶”观念指现实生命的虚幻性,由此形成大梵与经验世界的二元对立。

吠檀多哲学的解脱论也建立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即否定生命的现实性并走向“梵我一如”的绝对真理。

这种对现实生命的否定和超越也体现在叔本华的生命哲学之中。

通过对“摩耶”观念的吸收和转化,叔本华解决了意志与表象之间的张力,并将世界的本质领会为“生命意志”。

然而叔本华在实现本体与现象之统一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意志包含了经验内容,这就要求意志否定自身以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

意志的自我取消使叔本华的生命哲学走向吠檀多式的神秘主义,导致了消极悲观和反道德的实践困境。

关键词:吠檀多;摩耶;叔本华;意志;生命中图分类号:B351.2文献标识码:A*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古印度吠檀多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7AZX008)的阶段性成果;获得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63202060)支持。

①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82,第6页。

②汤用彤:《叔本华思想中的东方因素》,《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秋之卷,第32页。

叔本华曾明确指出其哲学思想与印度吠檀多哲学之间的联系,并颇为自负地表示“组成《邬波尼煞昙》[按即“吠檀多”(Vedānta ),又作《奥义书》(Upanis ·ad )]的每一个别的,摘出的词句,都可以作为从我所要传达的思想中所引伸出来的结论看”①。

叔本华深受印度哲学的影响,已为学界所公认。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汤用彤即撰专文指出,尽管叔本华对印度文化存在着严重误读,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为了使其意志本体论成为可能,叔本华不断地从吠檀多中寻求理论支持②。

以往学界多从三个角度探讨吠檀多与叔本华哲学之间的关联:一是意志本体论;二是悲观主义的人生论;三是神秘主义的认识论。

印度最古老的哲学文献吠陀经的简介

印度最古老的哲学文献吠陀经的简介

印度最古老的哲学文献吠陀经的简介《吠陀经》(梵语:ववव,拉丁转译为Veda,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和文体形式,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印度最古老的哲学文献吠陀经的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吠陀经的简介《吠陀经》又译为《韦达经》,它也许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手稿。

它们可以追溯到印度文化之初,是记载整个雅利安民族的最早文献。

它们被认定已经经历了一万多年的口传,大约在四至六千年前,通过书写的方式保存了下来。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

'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印度是个古老的宗教国家,贯穿印度文化的各方面,遍及家庭和社会,对于生活在印度的一般人来说,宗教既是的一种体现,也是灵魂具有的深奥、复杂的体现。

印度10亿人口中超过80%的人是印度教徒,历史学家一致认为:印度是世界上最早记载神秘主义的国家之一。

《吠陀经》也被称为《天启经》,因为印度教传统认为:《吠陀经》是至尊主本人发出的,它是永恒的存在。

吠陀知识先是由至尊主传授给这个宇宙中负责创造的焚天神,然后通过古代的先知毗湿奴将永恒的真理传递给世人,再以师徒相传的方式小心谨慎地留传下来。

所以它是一种人类直接听闻上天启示的经验,而不是由任何凡人的思想所完成。

《吠陀经》由四部书构成:《梨俱吠陀》、《裟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

《梨俱吠陀》绝大部分是神话和对神的赞歌,文学成就最高,是印度文学最初的源头,前7卷是神话的宇宙构成论、多神论、泛神论、神人-神畜-神物同形或同质论。

从第8卷开始,逐渐向一神论过渡。

《裟摩吠陀》主要包括了由《梨俱吠陀》而来的诗集。

《耶柔吠陀》内容着重于礼拜及牲礼等的宗教仪式,它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散文上,由短小、简洁的句子组成,意味深长,抑扬顿挫。

印度古代的吠陀文化与宗教哲学

印度古代的吠陀文化与宗教哲学

印度古代的吠陀文化与宗教哲学吠陀文化是印度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宗教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吠陀文化的历史渊源、吠陀文献的分类与特点、吠陀文化对印度宗教哲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吠陀文化的历史渊源吠陀文化起源于印度次大陆早期的雅利安人社会,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

吠陀文化主要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包括经文、咏诵、宗教仪式等。

吠陀文化在印度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在宗教方面有着深远影响,还对后来发展起来的印度哲学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吠陀文献的分类与特点吠陀文献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即《利格吠陀》、《萨玛吠陀》、《亚松吠陀》和《阿塔尔维达吠陀》。

这些吠陀文献被认为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也是印度教最为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

《利格吠陀》是吠陀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分,包含了印度古代宗教祭祀的相关知识和各种宗教仪式的诗歌。

《萨玛吠陀》主要是关于音乐和歌唱的技巧,以及对应的宗教仪式。

《亚松吠陀》主要涉及宗教咏唱和祷告的内容。

《阿塔尔维达吠陀》则涉及到印度古代的魔法和巫术等方面的内容。

吠陀文献的特点之一是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同时,吠陀文献还呈现出严格的韵律和结构规则,对后来印度文学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吠陀文化对印度宗教哲学的影响吠陀文化为后世的印度宗教哲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吠陀文献中的经文和祷词被广泛应用于印度教的仪式和咏诵中。

吠陀文化强调人与神的联系,以牺牲和祭祀作为与神沟通的方式,这种观念在印度宗教中得到深入发展。

吠陀文化还为后世印度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其中,对抽象概念和哲学思考的探索对后来的印度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印度教的各个派别中。

此外,吠陀文化在道德和伦理观念方面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吠陀文献中强调了道德和正直的重要性,对印度宗教的道德伦理观念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总结印度古代的吠陀文化是印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印度的宗教哲学和文化发展。

古代印度的哲学与思想体系:历史上的哲学思辨与智慧传承

古代印度的哲学与思想体系:历史上的哲学思辨与智慧传承

古代印度的哲学与思想体系:历史上的哲学思辨与智慧传承古代印度是世界哲学和思想体系的重要源头之一,其哲学思辨和智慧传承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古代印度的哲学和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吠檀多(婆罗门哲学)、尼伽尔巴塔(唯心主义哲学)、耶aj行学(佛教哲学)以及维数五行学(印度哲学)等,这些不同的思想体系在古代印度的社会、宗教和文化中共存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哲学传统。

吠檀多是古代印度最古老、最重要的哲学体系之一,它是由婆罗门教的经文所构建的。

它认为世界是由一个永恒无始的绝对实体——布拉赫曼所组成的,并通过梵念来实现神圣觉知。

吠檀多强调个人的道德和宗教义务,并鼓励个体通过履行他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职责来追求永恒的解脱。

尼伽尔巴塔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它认为世界是一种由意识创造的虚幻幻觉。

尼伽尔巴塔认为存在是意识而非物质的本质,并强调我们的经验世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尼伽尔巴塔的核心观点是“独立现象”(或称为“自己具现现象”),它认为客观世界的存在是基于主观意识的。

耶aj行学是由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哲学体系。

佛教强调生命的苦难性和无常性,认为苦难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欲望的执着。

佛教倡导通过断除欲望和追求解脱来结束苦难。

佛教的核心是“四圣谛”和“八正道”,它们旨在指导个人实现解脱和觉悟。

维数五行学是古代印度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探索了关于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本质的问题。

维数五行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过程,通过不断的创建、维持和毁灭来实现自我再生。

维数五行学强调人类的责任和义务,鼓励个人通过实现道德规范来追求个人事务和社会和谐。

古代印度的哲学和思想体系在许多方面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的观点和理论成为了后来西方哲学的重要参考,对于许多哲学和宗教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印度的哲学和思想体系也对印度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塑造了这个多元化国度的独特性。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中世纪哲学之六:吠檀多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中世纪哲学之六:吠檀多

《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中世纪哲学之六:吠檀多印度中世纪哲学之六:吠檀多吠檀多是印度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之一。

中世纪印度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吠檀多。

吠檀多的意思是" 吠陀的终结" 或" 吠陀教义的最终目的" ,也就是奥义书。

此派以奥义书为研究对象,因此称之为吠檀多派。

吠檀多派的最根本经典是《梵经》,也就是说《梵经》内容是吠檀多派哲学的基础。

吠檀多派各个流派都是从自己的立场,适应社会斗争的需要去注疏《梵经》的。

吠檀多不同的流派有:不二论、制限不二论、二元论、二元不二论、纯粹不二论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 不二论"。

1.吠檀多不二论吠檀多不二论的主要代表是乔奈波陀(公元640-690 年)和商羯罗(公元788-820 年)。

乔奈波陀著有《蛙氏奥义颂》,对于梵、我、幻的关系提出4 点看法:①宇宙最高实体是梵,梵是绝对真实的存在;②自然界是梵通过一种称为摩耶的魔力创造出来的,是一种不真实的表象;③我(灵魂)和梵同一不二;④解脱的最高目的是亲证梵我如一,认识灵魂的真正本性。

此外,乔奈波陀还发挥了奥义书中神秘主义的" 四位说" 理论,即自我根据摆脱主、客观经验束缚的不同程度分为四位:普遍位、光明位、智慧位和第四位。

在普遍位时,自我具有觉醒的意识,可以认知外界对象并完全受到主,客观经验的束缚;在光明位时,自我处于梦眠状态,它摆脱了外界经验的印象,但仍可觉知内在的精神对象;在智慧位时,自我是熟睡状态,完全脱离了主、客观经验的印象,从而过渡到第四位,此时的自我完全和最高我(梵)同一不二。

商羯罗发挥了乔奈波陀的《蛙氏奥义颂》的思想,认为真实不二的梵是世界万物的始基。

梵是纯粹的、统一的,既不具有任何差别、内外、部分;也不具有任何属性、运动和因果。

梵本身是没有任何属性的实体,但是没有宗教修持的人由于无明,从下智去看它,给它附上了种种的属性,如全智、全能等等,神也是其中的一种。

吠檀多哲学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吠檀多哲学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吠檀多哲学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话,那么不了解吠檀多哲学,也无法深刻理解印度文化,甚至无法真正把握印度人的精神追求和思想面貌。

一、吠檀多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何谓“吠檀多论”?首先看“吠檀多”一词,“吠檀多”是梵文Vedanta的音译,其意为“吠陀的终结”或“吠陀的末尾”。

“吠陀”,是指印度教最早产生的、最古老的一批宗教文献,又称“吠陀经典”。

“吠陀的末尾”,就是指“吠陀经典”中最后出现的那个部分——奥义书。

按照各类经典问世的时间先后,“吠陀经典”可分为四个部分:四部吠陀本集、梵书、森里书和奥义书。

由于奥义书问世时间最晚,故称“吠檀多”。

奥义书之后,印度教陆续产生许多哲学流派,其中有一个哲学流派专门研究奥义书的思想,或者说,以奥义书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这个哲学流派,就被人称之为“吠檀多论”,即专门论述奥义书思想的派别。

简言之,吠檀多论就是以奥义书中的“梵、我”理论为基础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一个哲学体系。

吠檀多论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最初产生于公元1世纪。

创始人为跋达罗衍那(约1世纪),他所著的《梵经》是该派的主要经典。

由于后人不断地对《梵经》进行修改和补充,所以现存的《梵经》大约定型于5世纪左右。

在哲学理论上,吠檀多论继承了奥义书中“梵”与“我”的学说,并且以研究“梵”(宇宙本体)、“我”(个体灵魂)和“现象世界”(自然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宗旨。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这三者关系的看法不同,吠檀多论内部又分裂出许多不同的学派。

主要的学派有:吠檀多不一不异论、吠檀多不二论、吠檀多限制不二论、吠檀多二元论、吠檀多纯净不二论、吠檀多性力限制不二论等。

这些学派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它们之间的差别也非常微妙和玄奥。

为了说明它们的差异,下面仅举一两个例子。

例如,吠檀多不一不二论产生于1世纪,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吠檀多论的创始人——跋达罗衍那。

该派主张,宇宙最高本体——梵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在空间上是无所不在的,在时间上是永恒无限的。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摘要】吠檀多哲学是印度宗教哲学主流思想的一个传统,做为哲学与宗教所共同关注的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在吠檀多哲学中通过理性与信仰在祭祀活动中的哲学解说而形成印度思想宗教与哲学交融一体的典型特质。

创世观描述是吠檀多思想的核心,包括宇宙观、世界观、人的本质、人与宇宙的关系几个关键的宗教哲学命题。

吠檀多哲学文献证明了以创世观为基点的印度宗教哲学思想由原始的图腾崇拜、神崇拜、梵一元化及梵我同一这一系列具体思想变化过程,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对宇宙、世界、自我的存在观念的思辨哲学①产生过程。

文章从对吠檀多梵文名义的思考出发,进一步讨论吠檀多哲学的核心观念即是“存在”。

【关键词】吠檀多哲学;梵;存在;我做为“智慧的终极”或“智慧的最高境界”的吠檀多最早出现在《奥义书》上表示为一种“关于修行的知识”。

(到后来,吠檀多成为解释《奥义书》的专门思想体系。

)“有知吠檀多,于义善决定,遁世瑜伽修,心清遂精进;彼等长逝时,入乎大梵界,死生得解脱,一切无挂碍。

”(《蒙查羯奥义书》(Mundaka Up).III,2,6)②“吠檀多学中,劫初所宣说,无上秘密义,不可教躁人,不子,或不弟。

”(《白净识者奥义书》,VI,22)③根据黄宝生先生的研究,《蒙查羯奥义书》与《白净识者奥义书》产生年代约在公元前五六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之间,也就是说吠檀多的称谓产生应该不早于这个时期。

据研究,《奥义书》的种类很多,时间跨度也很大,思想的内容也是驳杂的,其中矛盾冲突之处极多。

不过根据目前通常的研究说法,《奥义书》中的核心内容还是探讨“世界的终极原因”和“人的本质问题”。

在奥义书中是通过对“梵”(Brahman)和“自我”(Atman)两个概念的讨论完成。

传统上,在印度,有关思想的内容被称为“诸见”(Darsanas)。

Darsanas字面的意思是“见解”,即指对事物的认知性“洞察”。

这种洞察不是简单的了解与学习,而是隐含着全面深入理解与体验实相(真理)的本质及过程,这反映了印度哲学所探索的目标与价值观:寻找终极的智慧并验证它,从而达到与宇宙真相的彻底结合,从业报轮回中得到解脱。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摘要】本文探讨了吠檀多哲学对真理的洞见与创世观念的精神内核。

首先介绍了吠檀多哲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其对创世观念的重要性以及真理的本质探究。

接着探讨了吠檀多哲学中洞见的追求和哲学与精神之间的关联。

结合吠檀多哲学的独特见解,阐释了洞见在人类思想发展中的价值,并深入探讨了探寻真理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吠檀多哲学对真理的独特见解,以及洞见在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而思考探寻真理的意义。

【关键词】吠檀多哲学、真理、创世观念、精神内核、核心概念、洞见、哲学、思想发展、真理的本质、追求、关联、独特见解、价值、探寻、意义。

1. 引言1.1 真理的洞见: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在吠檀多哲学中,关于真理的洞见被视为创世观念的精神内核。

吠檀多哲学认为,真理是存在于宇宙中的根本原则,是所有存在的基础和本质。

通过追求真理的洞见,人们可以深入理解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意义。

吠檀多哲学强调,只有透过内心的洞见和直觉,人们才能领悟到真理的本质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创世观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人们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变,以及人类在其中的定位和使命。

吠檀多哲学认为,洞见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质和使命,通过哲学和精神的修炼,人们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局限,探寻真理的深层次意义。

吠檀多哲学的创世观念精神内核,为人类探寻真理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启发人们在思想与灵魂的奥秘领域中不断追求洞见。

2. 正文2.1 吠檀多哲学的核心概念吠檀多哲学是印度哲学的重要学派之一,其核心概念包括梵我一元论、轮回转世和解脱之道。

梵我一元论认为宇宙和个体灵魂都源自于同一绝对真理梵,即世界和个体皆为梵的体现。

轮回转世则指人类灵魂在生死轮回中不断转世、死生不断,直至最终实现解脱。

解脱之道则是吠檀多哲学的最终目标,通过达到对世界和自我的超越,从而解脱生死轮回的束缚,实现永恒的幸福和自由。

吠檀多哲学强调个体灵魂与绝对真理的关系,认为个体的存在是由于梵的体现,个体的解脱也只能通过与梵的合一来实现。

印度吠檀多哲学述评(上)

印度吠檀多哲学述评(上)

作者: 黄心川
出版物刊名: 南亚研究
页码: 32-44页
主题词: 不二论;印度教;唯物主义;奥义书;婆罗门教;唯心主义者;不一不异论;唯心主义哲学;
数论;现象世界
摘要: <正> 吠檀多哲学自古代至现代一直是印度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也是当前印度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潮。

吠檀多和婆罗门教——印度教很多派别的信仰和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这些派别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吠檀多在传入国外后曾发生过重要的影响。

本文拟对吠檀多的起源和发展,吠檀多的基本派别及其在理论上的分野,吠檀多与印度教、佛教等关系,吠檀多的现代思潮和对西方的影响等等作一概略的评述。

现代印度人生哲学

现代印度人生哲学

现代印度人生哲学现代印度人生哲学朱明忠自古以来,哲学在印度被称为“见”。

所谓“见”主要是指证悟或直觉宇宙最高“实在”——探求有关”实在“的真理。

印度哲学认识实在、探求真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人的生活态度,解决人生的道路问题,换言之,是为了给人寻求一条摆脱痛苦、获得常乐、以达解脱的道路。

按照著名印度学学者马克斯.缪勒的说法,在印度研究哲学“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人在此生能为之奋斗的最高目的。

”由此可见,印度哲学并不是单纯的学术哲学,而是把知识和实践融为一体的哲学。

从整体上看,现代印度的资产阶级哲学家大都继承了古代这一传统,把人生问题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例如,辨喜、奥罗宾多、泰戈尔、甘地和拉达克里希南等著名现代印度哲学家在探讨哲学真理的同时,都对人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理想和人的生活道路等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论述。

他们有关人生的观点虽然与古代印度哲学家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也包含着许多本质的差别。

本文试图对现代印度人生哲学局限性和进步意义作一初步的探索。

一、人的本质研究人生问题,首先涉及到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或本性到底是什么呢?现代印度哲学家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内部的“精神”或“神性”。

他们所谓的“精神”或“神性”就是古代印度哲学家所说的“自我”或“灵魂”。

现代印度哲学家一般都继承了吠檀多哲学中“梵我同一”的思想。

在他们看来,宇宙最高本体——“梵”是一种超自然的,永恒的精神实体。

它是宇宙存在的基础,世界万物皆为它的显现。

因此,人也是“梵”的显现。

“梵”显现为无数个“自我”,隐居于人的内中。

而作为人的本质。

作为宇宙最高本质的“梵”和作为人的本质的“自我”同源同体,同属一种“精神”,两者在性质上是同一不二的。

在探讨人的本质时,现代印度哲学家把人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肉体方面,一个市精神方面。

肉体方面指人的肉体存在,肉体生命以及由肉体而产生的心理和意识活动。

精神方面指潜居于人内部的“自我”或“灵魂”。

在他们看来,前者是人表面的,外在的物质存在,属于低级,有限,不完善的方面;后者才是人内在的精神本性,属于高级,无限和完美的方面。

罗姆莫罕·罗易——新吠檀多主义的先驱

罗姆莫罕·罗易——新吠檀多主义的先驱

Rammohan Roy: A Forerunner of Neo - Vedantism 作者: 朱明忠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南亚研究
页码: 112-12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罗姆莫罕·罗易;近代印度;新吠檀多主义;先驱
摘要:近代印度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宗教和社会改革家罗姆莫罕·罗易,还是个吠檀多哲学家。

实际上,他是印度近代最早对传统吠檀多进行批判和革新的人,是新吠檀多主义思潮的倡
导者和先驱者。

他的吠檀多哲学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吠檀多不二论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具有许多
新的内容和特点,为近现代新吠檀多主义哲学流派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梵我合一

梵我合一

梵我如一
梵我如一就是印度哲学中吠檀多派的主要支派之一的不二论(Advaita Vedānta),属唯心主义思想。

Advaita,字面解非二元,是一种一元思想体系。

Advaita主要指自我(Atman)和完整(Brahman,即梵)。

第一个有系统整理不二论的哲学家是阿迪商卡尔。

同样是“天竺狂僧”伏难陀精研的武功心法,着手于三脉七轮进行修练,真气深具妖邪诡异的特性,寒非寒,热非热,似摄以推,无隙不入,阴损至极。

依照阿迪商卡尔和所有不二论上师的传统,如果一个人要学习不二论,必须接受一个古茹的引导;师徒传系内的所有古茹,都只重复着之前所有古茹的教导,这个教导也就是韦达传系的第一位古茹大自在天或博伽梵的教导。

以为不二论否定人格神是种误解,不二论说终极而言,人格神与一切都是假的;以为不二论教导“与大自在天合一”或者成为“大自在天都是一种常见的误读;事实上,不二论说无论是否与神合体,“个体我”(Jivatman)与“至尊我”(paratman)其实都是同一个“我”(atman),那就是唯一的至高实体“梵”(brahman),而一般人之所以没有觉悟到,是因为“梵”本身的幻力(maya),所蒙蔽,但是,大自在天和不二论的古茹都觉悟到“梵我同一”,这就是“不二”(Advaita)。

梵我合一是说忘掉自我,将自己融进大自然中。

(印梵西瓦瑜伽提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近现代吠檀多哲学综述朱明忠印度近现代吠檀多哲学,又称新吠檀多哲学,是在近代印度教改革运动中逐渐产生的一种新兴哲学思潮。

它发端于19世纪初,兴起于19世纪后期,昌盛于20世纪上半叶,后不断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古代吠檀多论是印度教六派正统哲学(数论、胜论、正理论、瑜伽论、弥曼差论和吠檀多论)中重要的一支,到了近现代,其他五个流派大都已经消逝或融汇于其他哲学中,而只有吠檀多论一支独秀,长盛不衰。

可以说,吠檀多论是印度传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其地位和影响相当于我国的儒家思想。

新吠檀多哲学就是在改革传统吠檀多的基础上,大量汲取西方哲学的方法和内容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哲学流派。

由于它既符合传统,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故对现代印度社会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近现代吠檀多论发展的三个阶段近现代吠檀多论发源于19世纪初,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

根据印度历史的分期和印度哲学发展的特点,近现代吠檀多哲学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近代印度教改革运动时期的吠檀多哲学、民族独立运动时期的吠檀多哲学和印度独立后的吠檀多哲学。

1、近代印度教改革运动时期(19世纪20年代——19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占领了印度的大部分沿海地区,并开始了残酷的殖民统治。

此时,一批先进的印度思想家已经觉醒,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民族面临着亡国亡教的危险。

他们认为,英国人之所以能侵入印度,就是因为自己的民族太衰弱,要想使民族强盛起来,首先应当改革宗教,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19世纪20年代,以罗姆·莫罕·罗易为代表的改革家在加尔各答创办了近代印度教第一个改革社团——梵社,后各地不断涌现出新的改革社团,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的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

这些改革社团的领袖们,不仅是宗教改革家,而且大部分也是新吠檀多的哲学家,如梵社领袖罗姆·莫罕·罗易和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罗摩克里希那传教会的创始人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和罗摩克里希那本人等。

这些思想家们把改革传统吠檀多当作改革印度教的头等任务,把革新吠檀多哲学作为振兴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的主要思想工具。

19世纪20年代,罗姆·莫罕·罗易拉开了改革吠檀多思潮的序幕。

他把许多《奥义书》从梵文翻译成孟加拉文和英文,并且从新的角度作了注释,目的是使广大民众都能读懂古代吠檀多经典,并从中吸取民族文化之精华。

另一位宗教改革家罗摩克里希那批判了传统吠檀多的“摩耶论”,指出现实世界不仅是真实的,而且是大有作为的,他竭力倡导“行动吠檀多”,鼓励人民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到了19世纪末,罗摩克里希那的弟子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在吸收西方哲学的方法和元素的基础上,彻底改造了传统吠檀多,创立了一个完整的新吠檀多体系。

他重新解释了梵与我、梵与世界的关系、人的本质、精神解脱等吠檀多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一套崭新的学说,从而从理论上奠定了新吠檀多的基础。

此外,他还在欧美各国宣讲新吠檀多哲学,并在纽约建立了“吠檀多研究会”,为新吠檀多在海外的传播铺平了道路。

2、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时期(20世纪初——1947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时期的吠檀多哲学与近代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吠檀多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民族运动的领袖们把吠檀多哲学与民族运动和政治斗争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出现了“政治吠檀多”学说。

所谓“政治吠檀多”,就是从政治的角度重新解释传统吠檀多,用吠檀多原理为民族主义理论做论证,为政治斗争服务。

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提拉克、甘地和奥罗宾多等人。

20世纪初,印度人民迅速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在1905-1908年的孟加拉人民反分治的运动中,国大党激进派的领袖提拉克和奥罗宾多等人站在斗争的第一线。

他们不仅是政治家,而且也是改革吠檀多哲学的思想家。

为了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英斗争,他们用一种全新的观点诠释吠檀多和《薄伽梵歌》经典,用“达摩”的原理论证印度必须走“自治”的道路,倡导“业瑜伽”和“积极行动”的哲学,提出了“为世界服务,就是为神服务”的口号。

1915年甘地从南非回到祖国,1920年他成为国大党主要领导人和民族运动的领袖,此后他发动印度民众多次掀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直至1947年获得独立。

甘地的思想是以古代吠檀多为理论基础的,因此他的非暴力学说也属于“政治吠檀多”的范畴。

甘地根据吠檀多的“梵我同一”理论,认为神(或梵)就在每个人的内中,代表着人的善的本性;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就可以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包括爱、自我受苦、忍耐等),去感化犯错误者,使他们良心发现,本性恢复,改恶从善。

甘地主张把这种理论应用于一切政治和社会斗争之中。

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力图通过广大民众的非暴力斗争,给英国殖民者施加压力,最终促使他们撤离印度。

这种非暴力学说作为“政治吠檀多”的一种形式,在印度民族运动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民族独立运动时期,还有一批学院派哲学家加入到改革吠檀多的行列,成为新吠檀多哲学的代表人物。

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薄伽万·达斯和K·C·薄泰恰里耶。

薄伽万·达斯创立了一种新吠檀多学说,名为“关于…自我‟的科学”;K·C·薄泰恰里耶也建立了一个有关认识论的吠檀多体系。

3、印度独立后时期(1947—)独立以后,印度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新宪法的制定、议会民主制度的确立、土地改革的实施、以及尼赫鲁政府所实行的社会主义政策,大大地推进了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以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种西方现代哲学流派也在印度得到迅速传播,并产生深刻影响。

这些社会变化和思想进步,大大促进了新吠檀多哲学的发展。

独立以后,新吠檀多哲学不仅涌现了许多新的学说,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倾向:以吠檀多为基础的印度哲学与西方哲学比较研究的倾向、哲学与科学进一步结合的倾向、吠檀多哲学世俗化的倾向等。

在东西方哲学比较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是S·拉达克里希南,他写出了大量东西方哲学比较研究的著作,如《印度教的人生观》、《理想主义人生观》、《宗教中的东方和西方》、《东方宗教和西方思想》、《关于东方与西方的一些反思》等。

此外,他还创建了“印度哲学大会”,这是一个固定的哲学研究组织,有常设机构,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哲学大会,一直延续至今。

该组织有力地促进了新吠檀多哲学的发展。

在哲学与科学结合方面,斯瓦米·吉纳那南达是个典型。

他是一位物理学家,他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进行吠檀多哲学的研究,并且创立了新的吠檀多体系——“哲学的宗教”。

在这个体系中,他把吠檀多哲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并且提出“哲学、宗教和科学是统一的”观点。

在吠檀多哲学的世俗化方面,斯瓦米·兰伽塔南达的学说很有代表性。

在他创立的“综合的永恒达摩”体系中,他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主张人生理想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幸福和完善。

他反对把人局限于瑜伽修行中,主张人应当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活动中证悟自己的本性。

另外,他还重视国家公务员在实现人类理想中的作用,认为各级国家公务员应当在思想和行动上都为公众作出榜样,像灯塔一样,照亮群众前进的道路。

二、近现代吠檀多论的思想渊源近现代吠檀多是古代吠檀多论的继承和发展。

但是,它不是简单的承袭和照搬,而是在承继古代吠檀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摄取东西方哲学之精华、吸收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经过消化、改造和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哲学。

应当说,近现代吠檀多哲学也是一种创新哲学。

其思想渊源有如下四个方面:1、奥义书和传统吠檀多哲学奥义书是吠檀多哲学的源头,它蕴涵着各种宇宙观点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

近现代吠檀多论者大多认为,中世纪的吠檀多之所以走上衰败,其重要原因乃是它违背了奥义书的原理,因此他们研究奥义书,重新诠释奥义书,让奥义书的真理重返人间,用奥义书的精神重新武装人民的头脑。

几乎没有一位新吠檀多论者,在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时不研究奥义书,不引证奥义书的。

还有一些新吠檀多论者把奥义书从梵文翻译成英文或现代通俗语言,以使不懂梵文的老百性能够理解和接受。

传统吠檀多经典,如《梵经》、《薄伽梵歌》以及古代吠檀多不同流派的著作,都是新吠檀多论者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其中,商羯罗为代表的吠檀多不二论和罗摩努阇为代表吠檀多制限不二论,则是许多新吠檀多理论的重要源泉。

但是,新吠檀多论者并不是盲目地吸收古代吠檀多思想,而是有选择的、批判性的吸收。

例如,他们在继承商羯罗的“梵我同一”观点的同时,也批判了他的“摩耶论”(世界虚幻说)。

他们主张梵所显现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倡导人们不要逃避现实世界,而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2、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的思想新吠檀多论者虽然都是印度教徒,但是他们在宗教信仰上却是包容大度的,而不是排外的;在思想教义上是兼容并蓄的,而不是孤立独行的。

因此,新吠檀多论者大都注重向其他宗教学习,吸收其他宗教优秀的东西,以弥补印度教的缺陷和不足。

在建立新的学说时,他们主动汲取其他宗教的有益学说,以改造传统吠檀多。

在这方面,许多新吠檀多学者都有突出的表现。

例如,甘地的哲学(属于“政治吠檀多”)不仅吸收了佛教、耆那教的“戒杀”(古代“非暴力”观)思想,而且吸收了基督教的“宽容”、“博爱”和伊斯兰教的“平等”、“兄弟情谊”观念。

据说,甘地在英国留学时,结识了许多基督教的朋友,认真地研究过《圣经》,并为耶稣高尚的人格而感动得流泪。

著名宗教改革家罗摩克里希那,虽然是一个文盲,但是他能虚心地向其他教派学习,不仅向穆斯林学者求教过可兰经,而且向基督教学者学习过圣经。

因此,他创立的新吠檀多体系兼容了各种宗教的思想。

在他的吠檀多体系中,提出了“人类宗教”的思想。

在“人类宗教”中,他力图打破一切宗教的界限,消除教派之间的分歧,通过建立“人类宗教”的方式,实现世界上各种宗教的联合和统一。

按照罗摩克里希那的说法:上帝、安拉、佛陀、毗湿努、湿婆——这些神灵都是同一个实体的不同名称而已,世界上各种宗教所崇拜的神,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同一个实体。

它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同一的,只不过方法和道路不同,因此各种宗教信徒应当打破门派之见,相互学习、和睦相处。

3、西方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近现代的吠檀多哲学家几乎都是懂得英语、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

他们有的在国内接受西方教育,有的长期留学英国,有的甚至从小在英国长大,这样的教育背景使他们对西方的哲学、政治学和人道主义思想有深刻的了解。

因此,他们在改革传统吠檀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摄取西方哲学的内容和方法,吸收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思想。

无论是欧洲古典哲学,还是西方近现代哲学,都对新吠檀多哲学家产生过重要影响。

新吠檀多哲学的理论奠基人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在青年时代就阅读过英国哲学家穆勒、边沁、斯宾塞、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以及法国哲学家的著作,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为他创造新吠檀多体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全新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