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分期及治疗进展_董晓宇
中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创伤因素所致四肢骨折的患者日趋增多,接受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也逐年增加,由于患者伤情复杂多变,加上临床医生对患者自身感染高危因素认识的不足,导致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国内仍缺乏相应的诊疗共识,本着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及实用性的原则,经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感染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专家工作委员会成员讨论一致通过,制定本共识。
概述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是骨科医生所面临的临床难题之一,原因在于其诊断时常困难,治疗相对棘手,一旦不能及时有效控制感染,极易产生慢性骨髓炎,导致感染迁延不愈、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同时,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也是灾难性的,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早期准确诊断与合理规范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与致残率、恢复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定义国际上最新研究表明: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仍缺乏规范统一的概念,既往绝大多数相关研究并未明确给出其定义,而使用一些界定骨折术后感染的关键词,如细菌培养阳性、伤口脓性渗出、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升高等。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同为内置物,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在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应将其视为与假体周围感染不同的一类疾病。
建议将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定义为:骨折内固定置入术后由于致病微生物污染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所致的、与内置物接触的、伴或不伴周围软组织感染的骨组织感染。
分类(一)时间分类根据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发病时间的不同分为3期:早期感染(<2周):多因高毒力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此期致病菌可能已初步形成生物膜,但其尚处于未成熟阶段,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炎症变化并不明显;延迟期感染(2〜10周):多由毒力稍弱的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此期致病菌形成生物膜逐步成熟,对抗生素及宿主免疫有更强的抵抗力,骨组织出现溶解进而不愈合,软组织出现进一步坏死;慢性期感染(>10周):多由低毒力致病菌感染所致,此期骨与软组织感染进一步加重,出现以骨质炎症性破坏伴新骨形成为特点的慢性骨髓炎。
两种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20.06.047·临床论著·两种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叶 猛,张 保,曹 溢,董 俊,项 辉,贾其余摘要:目的 比较跗骨窦切口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两组:32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A组),36例采用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B组)。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B hler角和Gis sane角,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
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A组均少(短)于B组(P<0 05)。
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B hler角、Gis sane角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 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AOFAS踝-后足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跗骨窦切口与L形切口均为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有效入路,但跗骨窦入路患者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内;跗骨窦切口;L形切口中图分类号:R683 42;R687 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87(2020)06-0895-04TwokindsofincisionsinternalfixationfortreatmentofSanderstypeⅡ,Ⅲcalcanealfracture YEMeng,ZHANGBao,CAOYi,DONGJun,XIANGHui,JIAQi yu (DeptofOrthopaedics,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Hefei,Hefei,Anhui 23001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comparetheclinicaloutcomesofSanderstypeⅡ,Ⅲcalcanealfracturestreatedwiththesi nustarsiincisionandtheL shapedincision.Methods Sixty eightpatientswithSanderstypeⅡ,Ⅲcalcanealfrac turesweredividedintotwogroupsaccordingtodifferentsurgicalincision,32patientsweretreatedwiththesinustarsiincisionreductioninternalfixation(groupA)and36patientsweretreatedwiththeL shapedincisionreductioninter nalfixation(groupB).Operativetime,intraoperativebloodloss,hospitalizationtime,postoperativeincisioncomplica tions,B hlerangleandGissaneanglewerecompared,Visualanaloguescale(VAS)andAOFASankle hindfootscoreatthelastfollow upwereusedtoevaluatetheefficacy.Results Allpatientswerefollowedupfor6~18months.TheintraoperativebloodlossvolumeandhospitalizationtimeofthegroupAwereless(shorter)thanthoseofthegroupB(P<0 05).B hlerangleandGissaneangle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inbothgroupsthepostoperationandthelastfollow up(P<0 05),whiletherewas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 05).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VASandAOFASankle hindfootscoreatthelastfollow upbetweentwogroups(P>0 05).GroupAwaslowerthangroupBinthepostoperativeincisioncomplicationsincidencerate(P<0 05).Conclusions Thesi nustarsiincisionandtheL shapedincisionarebotheffectiveapproachesforthetreatmentofSanderstypeⅡ,Ⅲcal canealfractures,butthesinustarsiincisionhasashorterhospitalstay,lessintraoperativebleeding,andfewerpostop erativecomplications.Keywords:calcanealfractures;fracturefixation,internal;sinustarsiincision;L shapedincision作者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安徽合肥 230011作者简介:叶 猛,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四肢骨折和足踝矫形研究,E mail:angelandye@163.com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是移位的关节内骨折,一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分析
接触创 面周围, 避免了缺血 、 随访患 者 3 O例 , 平均 随访 23年 ( . . ) 0例患者中 , 采用外 固定架 固定 , . 1 5~38年 。3 9例 9例病灶 扩创后关 闭困难者, 3 例行皮肤减 张术, 2例行肌皮瓣转移术 , 5例行负压封 闭引流术。 结论 : 骨折 内固定术后感染 的治疗原则 为及 时扩创取出 内固 定物 , 时更换 为外 固定 , 必要 持续灌洗 引流 或敞开 引流。
病灶扩创后, 固定外固定架, 中 5 9例 其 例胫腓 骨骨折 ,
各 2例股骨 干和肱 骨干骨 折; 9例病 灶扩 创 闭合 困难 者, 3
例实施皮肤减张术, 2例实施皮瓣转 移术, 彻底 冲洗创 面, 控 制感染 。拔管指 征: 液清晰, C E R、 温正常 , 引流 WB 、 S 体 3次 连续菌学检验显 现阴性 。 5例行负压封闭引流术, 引流 管不
参 考 文 献
【】 赵滨 . 1 股骨交锁髓 内钉 固定术 后迟发感染 性不愈合 中国骨 伤,04 1(0:3 — 3 2 0 ,71) 2 6 3 6 【 李衡 , , 2 】 任栋 王鹏程 , 股骨骨折髓 内钉 固定术后 感染 的治疗 等. f. 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0 51(2: 5 8 7 1 2 0 ,31) 9 — 9 . 8 【 张永民, 3 ] 施忠民, 金国华, 局部载体抗生素治疗 四肢创 伤后感 等. 染的疗效观察[ _ 医学与临床教育,0 644: 8 J全科 】 2 0 ,() 8 . 2
2 方 法
41 治疗 术 后 感染 .
扩创后 , 及时取出内固定物 , 固定 方式 为外 固定, 更换 持
续灌洗 引流 。 骨折术后若 出现 白细胞异常以及 局部疼痛, 应 排 除是 否有 深 部 感 染 的可 能 , 进 行 穿 刺 证 实 。 所 以 出现 并 之 感染不 易控 制, 创面难 以闭合 的情 况 , 因填充 内固定异物 是 的持续刺激 , 而为 改善感染情 况 , 须及 时扩创, 必 取出 内固 定物, 更换 为远离骨折感染段 的外 固定物。 于感染面大无 对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龙源期刊网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董晓宇王开明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 分型标准:III型、IV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实验,参照组使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较参照组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治疗组优良率96.0%。
参照组优良率84.0%,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
【关键词】PFNA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骨质疏松;高龄;股骨粗隆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100-02
高龄患者因为钙质流失等原因很容易引起骨质疏松,这就使得骨骼较为脆弱,在受到较强外力作用时就会发生骨折。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需要采取恰当的手术方法,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其他严重并发症,常见的手术包括PFNA内固定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本文对用
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概括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12例治疗体会
为棘 手 。内固定物 不取 出伤 口难 以愈合 ,过早取 出会使 骨折 缺乏可靠 的固定 ,会影 响到骨 折愈合
和感 染 的控 制 。我 院 2 0 0 4年 9月 ~ 0 9年 6月 , 20
采取保 留治 疗 骨折 内 固定 术后 感 染 1 ,疗 效 2例
满意 。
1 资料与 方法
骨折 内 固定术 后一旦 发生深部 感染 ,处理颇
深 达骨折 处 ,可稍大 ,务必保 证 引流通 畅 。每 天 常规抗 生素灌 洗液 400~ 0 l 续 冲洗 引 0 500m ,持
流。开始 3d冲洗速 度稍快 ,以后低 流量维 持 直 到局部疼 痛 、肿胀 、皮 温升高 及全身发 热等症状 完 全消失 ,引 流液细菌 培养 阴性后停止 ,一般要 9—1 。以后 每天 2次 高 浓度 抗 生 素引 流孔 冲 5d
电光性 眼炎是 基层 医 院门诊常见 的一 种辐射
伤 。本 院门诊 于 2 0 0 8年 以来 采用 利 多 卡 因 冲洗 眼睛治疗 电光性 眼炎 l 5例 3 O眼 ,治疗 效果 十分
3 讨 论
例 ,表 皮葡 萄球菌 3例 ,肠杆 菌 1 。 例
12 治 疗方法 .
12 1 经 确诊立 即根 据细 菌 培养 及 药 敏 实验 结 .. 果选择使 用 强有 力 的抗 生 素 ,在药 敏 报 告之 前 ,
目前 治疗骨折 术后感 染 的方 法较多 。作者认 为不 同 的 情 况 应 采 取 不 同的 方 法 ,方法 只要 有
化和 消 肿 ,必 要 时 可使 用 石 膏 固定 ,并 抬 高 患
肢。
折愈合较伤口愈合更为重要 ,有效减少患者手术 次数 。由于换药 时 间长 ,换药 无菌技术 应严格 掌
37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体会
部红肿热痛 明显 和( ) 波 动感 , 泌 物为 脓血样 和 ( ) 或 有 分 或 脓
( 平均 4 ) , 1 d 临床骨折愈合平均 1 2个月 ; 1 ~3 经 8 6个月随访伤
口无 继 发 感 染 , 继 发 性 骨 髓 炎 。 无 3 讨 论
性液 , 内固定物未外露及松动 ,X线 片示骨 质无破 坏或偶 有骨 膜反应 。( ) 2 延迟感染 : 多数患者表现为 中低热或不发热 , 白 血 细胞偏高或正 常 , 局部红质钢 板 外露 , 有 x线 片表 现 不一 , 出现 骨膜 反 或
放 性 骨 折 术 后 感 染 ; 感 染 时 间 分 J早 期 感 染 ( 后 2 以 按 : 术 w
内)8例 , 1 延期 感染 ( 术后 2—1w 内) 5例 , 0 1 晚期 感染 ( 术后 lw以上 ) O 4例 ; Ce 感染 类型 分为 : 按 imy 浅表 型 1 , 内 5例 髓 型 1例, 1 局限型 7例 , 散型 2例。骨折 内固定细 菌学 培养 : 弥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有效感染控制和相应治疗 , 才能确保患者达到最佳康复 , 取得满意的效临床果 。
关 键 词 : 折 内 固定 ; 染 ; 疗 骨 感 治 中 图分 类 号 : 6 3 R 8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0 187 (0 2 0 -2 70 10 —14 2 1 )40 7 -1
Mo i nT et dD a ra g
现代诊断与治疗
2 1 M y2 ( ) 02 a 3 4
・7 27・
3 7例 骨折 内 固定 术 后感 染 的治疗 体会
T e t n p re c n 3 s s o n e to fe r c u e I t r a i a i n r a me tEx e i n e i 7 Ca e fI f c i n at r F a t r n e n lF x to
中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 在选择不同治疗策略时应考虑的9个基本问题: • ①感染症状持续时间, • ②骨折是否已愈合, • ③内固定物的稳定程度及骨折复位情况, • ④内置物的类型, • ⑤骨折部位, • ⑥软组织的覆盖条件, • ⑦宿主全身及局部机能, • ⑧感染部位的既往处置情况, • ⑨是否为难治致病菌感染。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金标准”,因此, 强烈推荐对于所有疑似骨感染的患者均行疑似感染组织的病理学检 查,建议术中至少取2~3处不同部位的疑似感染组织送检。
• 对于术前或术中已能明确感染存在的情形下,不建议行术中快速冰 冻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即可),而对于术前及术中无法明 确是否存在感染、且术中需根据感染与否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时, 推荐至少取2~3处疑似感染骨组织旁的软组织标本进行术中快速冰 冻病理检查。对疑似感染组织,可经特殊染色后镜下观察是否存在 致病微生物;建议将任意5个高倍镜(×400倍)视野下,每个高倍 镜视野内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EU)数量≥5个作为骨感染的病 理(含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标准。
给我一份信任,还你铮铮铁骨,创一流骨伤
定义
国际上最新研究表明: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仍缺乏规范统一 的概念,既往绝大多数相关研究并未明确给出其定义,而使 用一些界定骨折术后感染的关键词,如细菌培养阳性、伤口 脓性渗出、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升高等。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同为内置物,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与关 节假体周围感染在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应将其视为与假体周围感染不同的一类疾病。 建议将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定义为: 骨折内固定置入术后由于致病微生物污染或患者自身免疫力 低下所致的、与内置物接触的、伴或不伴周围软组织感染的 骨组织感染。
中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骨折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 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创伤因素所致四肢骨折的患者日趋增多,接受固定治疗的患者也逐年增加,由于患者伤情复杂多变,加上临床医生对患者自身感染高危因素认识的不足,导致骨折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国仍缺乏相应的诊疗共识,本着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及实用性的原则,经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感染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专家工作委员会成员讨论一致通过,制定本共识。
概述骨折固定术后感染是骨科医生所面临的临床难题之一,原因在于其诊断时常困难,治疗相对棘手,一旦不能及时有效控制感染,极易产生慢性骨髓炎,导致感染迁延不愈、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同时,骨折固定术后感染也是灾难性的,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早期准确诊断与合理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与致残率、恢复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定义国际上最新研究表明:骨折固定术后感染仍缺乏规统一的概念,既往绝大多数相关研究并未明确给出其定义,而使用一些界定骨折术后感染的关键词,如细菌培养阳性、伤口脓性渗出、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升高等。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同为置物,骨折固定术后感染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在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应将其视为与假体周围感染不同的一类疾病。
建议将骨折固定术后感染定义为:骨折固定置入术后由于致病微生物污染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所致的、与置物接触的、伴或不伴周围软组织感染的骨组织感染。
分类(一)时间分类根据骨折固定术后感染发病时间的不同分为3期:早期感染(<2周):多因高毒力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此期致病菌可能已初步形成生物膜,但其尚处于未成熟阶段,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炎症变化并不明显;延迟期感染(2〜10周):多由毒力稍弱的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此期致病菌形成生物膜逐步成熟,对抗生素及宿主免疫有更强的抵抗力,骨组织出现溶解进而不愈合,软组织出现进一步坏死;慢性期感染(>10周):多由低毒力致病菌感染所致,此期骨与软组织感染进一步加重,出现以骨质炎症性破坏伴新骨形成为特点的慢性骨髓炎。
潘志军2阿联笔记——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之治疗、清创
潘志军2阿联笔记——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之治疗、清创阿联笔记,记知识,长见识。
治疗接下去我们讲一下治疗。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它到底有哪些病理的状况?我们知道,第一个有感染。
第二个可能异物,不管是内固定,还是死骨,还是什么疤痕。
第三个呢,可能各种手术,做过以后有创面,甚至时间比较长有窦道,或者呢,骨折还没长起来,就有缺损,或者还有种种的并发症,比如说血管啊神经等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所以我们对着这个病例,我们的治疗目的:第一个就是消灭感染。
所以今天讲的是感染;第二个你有创面,我们得想办法,把创面覆盖掉。
对骨折呢,我们得想办法给它愈合。
然后要达到一个功能的恢复。
那为了达到这个治疗目的,我们有哪些原则,有哪些方法去做?那就是清创,消灭死腔,抗生素的应用,骨折的固定,以及我们软组织与骨骼的重建,最后我们要把它康复。
这是我们的治疗原则。
这些治疗原则,实际上从我们骨科诞生的那一刻,就在应用。
不过呢,在具体的方法上,有不同的应用范围。
所以治疗原则:•清创•消灭死腔•抗生素应用•骨折的稳定•软组织及骨骼的重建这原则一直没有变。
但是呢,我们更要重视组织活力的改善。
因为如果有组织活力,我们上边做的东西都成立。
如果没有组织活力,上边做的东西,全部不成立。
在下面接下去的内容里,我们会反复强调这一点。
那么在这几个原则里面,重中之重,就是感染的消灭。
因为是感染,所以必须把感染消灭掉。
那么感染怎么消灭呢?清创第一个就是彻底清创。
什么叫彻底?就把所有没有活力的东西,都要清除出去。
那就包括死骨,以及我们放在里边的没有活力的内固定物。
以前我们历史上,就有关公华佗刮骨疗伤,就是把所有东西,都给它刮掉。
不清创彻底,感染是没有办法控制的。
比如说这个病人,做了感染。
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窗口都打开,甚至更长,一定要把所有钢板边上、钢板下面这些脏东西,都给它清干净。
千万不要说一个创口,我先做两公分,下次不行,弄个三公分五公分。
一般不行。
一旦诊断明确。
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详解演示文稿
Apr;469(4):977一984.
第9页,共20页。
5年为85%, 10年为78%
感染清除率 高、关节功 能良好
骨量丢失多, 费用高,间 隔时间不确 定
第12页,共20页。
手术方法
一期清创,放置骨水泥间隔
步骤1 清创取出假体 步骤2 制骨水泥间隔假体 步骤3 放置活动骨水泥间隔 二期植入翻修假体
抗生素应用6周(监测WBC、ESR、CRP)
3个月以后
第8页,共20页。
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标准
与关节腔相通的窦道;
两次独立从病变关节采集的组织或液体标本培养得到 同一种病原菌;
符合6条标准中的4条。
这6条标准包括:ESR或CRP水平升高、关节滑液白细胞计数升高、关节滑
液白细胞比例升高、病变关节内出现脓液、组织或关节液标本中分离出
病原微生物、假体周围组织冰冻切片镜检时5个高倍镜(×400)视野中 的中性细胞数均大于5个。
---确认感染控制 ---可行二期手术植入翻修假体
第13页,共20页。
病例 1
ESR 77mm/h,CRP 82.77mg/l,WBC 7.73×109/L ,NEUT% 74.6%。
第14页,共20页。
抽取关节积液细菌培养阴性
第15页,共20页。
放置骨水泥间隔假体
第16页,共20页。
①无痛活动或部分负重;②增加病人满意度;
Two-stage exchange arthroplasty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治疗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治疗
魏书一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000)032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记录治疗结果,总结治疗经验。
结果:本组32例患者伤口与骨折均愈合,切口愈合时间21~74 d,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1个月,6个月的随访显示未发生继发感染与继发性骨髓炎。
结论:骨折与内固定手术引起的骨及软组织损伤是引起内固定感染的最主要因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有效的治疗与控制措施能确保患者康复,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总页数】2页(P90-90,92)
【作者】魏书一
【作者单位】644000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胡建锋;王彩霞;谢培钧;王春晓【摘要】目的:查阅近年相关文献,总结骨折术后感染原因,归纳具体治疗措施.方法:分析近年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相关文献,总结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原因及对策.结果: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各方面原因分析为骨折术后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结论: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干预的关键是做到旱发现、旱治疗,通过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规范侵入性操作,提高机体抵抗力,可减少骨折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6(029)007【总页数】3页(P137-139)【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感染;原因分析;外科治疗【作者】胡建锋;王彩霞;谢培钧;王春晓【作者单位】天水市中医医院,甘肃天水741020;天水市卫生学校;天水市中医医院,甘肃天水741020;天水市中医医院,甘肃天水741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1近年来,骨折内固定技术临床应用广泛,虽然在操作过程中目前已具备先进的手术设备和所必备的无菌条件,但骨折术后感染作为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中仍具有较高发病率,其发病率为5%~20%[1],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2],因此,骨折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一旦感染,治疗棘手,成为临床难题[3],据报道[4],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均可诊断骨折术后感染,现通过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原因的分析,提出具体的临床外科治疗建议。
耿琳等[5]研究认为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包括手术操作技巧、创口大小及污染程度、手术室无菌环境、手术时间长短、患者自身健康状况:如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慢性疾病营养状况、年龄、肥胖、糖尿病等均可增加感染风险。
陈慧华等[6]研究认为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最主要为患者及医源性两方面。
为此,在临床上,当患者发生骨折术后感染,要正确分析其具体原因。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杨新伟;王秋根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8(014)023
【摘要】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发病机制与黏附其上的微生物有关,大多由开放性骨折和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葡萄球菌引起.按感染的时间分为早期(<2周)、延期(2~10周)和晚期感染(>10周),早期准确诊断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较困难.PET和PET-CT技术的出现为诊断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治疗感染的目的是巩固骨质并预防慢性骨髓炎的发生,要求用合适的外科手术联合6~12周抗生素来彻底治愈感染.本文综述了髓内钉、外固定支架、钢板和螺钉相关性感染的发病机制、分类、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总页数】4页(P3623-3626)
【作者】杨新伟;王秋根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上海,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71
【相关文献】
1.万古霉素缓释系统与Wright硫酸钙治疗创伤后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感染的治疗效果探讨 [J], 张金刚;刘大伟;宋思桐;高洪达;胡海平;李爽
2.感染后咳嗽病因诊断与治疗体会 [J], 刘环
3.感染后机化性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J], 何彦侠;李秀业;熊鑫;吴文杰;薛兵
4.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及治疗选择 [J], 胥伯勇;李忠伟;赵仕博;张树文;杨新明;马创
5.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J], 余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骨折后感染(一)
浅谈骨折后感染(一)随着内固定学的发展,为了挽救肢体关节功能,早期功能恢复,减少术前固定时间,从而有效防止关节颤直,肌萎缩、褥痣、甚至泌感、肺炎、下肢栓塞。
(1)内固定准备期缩短;(2)为牢固固定内固定器越来越复杂等。
产生内固定后感染甚至骨骼炎,有上升趋势,导致骨坏死;(3)内固定范围越来越来广骨折迟迟愈合或等严重后果。
发生了几个变化:不愈合,引起肢体永久性功能障碍,继发的全身营养消耗和毒血症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1病因(1)多数因开放性骨折切口感染,清创不彻底,早期手术等。
(2)医源性感染:1)内源性;皮肤,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感染,糖尿病。
2)围手术期间处理不当(术前、术后、手术污染、手术操作使血肿形成,过度牵拉,残留异物等)。
2感染性骨折的诊断2.1急性期:术后3-5天高热,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沉增快,分泌物培养阳性,X线表现骨疏松。
2.2慢性期:全身症状减轻,局部成脓肿或溃疡,骨及内植物裸露,窦道形成。
细菌培养阳性,X线可见骨端硬化,死骨形成。
3不典型病例(又称隐匿性感染)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体温37.5-38.5℃,伤口愈合不良,长骨干骺端或关节轻度肿胀和疼痛,白细胞总数及血沉轻度增高或正常,X线早期无变化,晚期可见骨膜反应及内植物周边出现透亮带。
4感染性骨折的预防(1)开放骨折的处理,特别急症期合理处理。
(2)闭合骨折、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的处理。
(3)内植物的选择。
(4)血肿的处理。
(5)抗菌素的合理应用。
1)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公元前四世纪Hippocrates提出处理开放性骨折的五个原则:①抗感染;②包扎;③复位;④固定;⑤牵引。
十七世纪,JosephPesault首次提出清创术的概念。
十九世纪,Pasteur首次提出细菌致病的理论,Lister发现了碳酸液湿敷预防感染。
在此期间处理开放性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清创和抗感染。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Winnetteorr提出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1早期彻底清创2应用牵引早期复位3石膏管理型完全固定4开窗引流、换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文献报道,浅表细菌培养敏感性 < 60% ,特异性仅为 27% ,故在病灶清除前需行深部组织活检,以确定致病菌,筛 选敏感抗生素指导临床用药。 2. 4 内固定保存与否 对于内固定术后感染,内固定物去 否一直未有统一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对于内固定术后感染 患者,内固定均应去除而改用外固定架治疗。临床有大量文 献报道采用外固定架取得良好疗效,但有文献报道,外固定 架对于肱骨、股骨及邻近关节等部位感染或感染范围较大者 的固定可能不稳,且固定期间支架常带来生活护理不便,且 可出现钉道感染等并发症。
根据感染出现时间,将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分为早期感 染( 术后 < 2 周) 、中期感染( 术后 2 ~ 10 周) 和晚期感染( 术 后 > 10 周)[1]。 1. 1 早期感染 早期感染主要为高毒力细菌,如金黄色葡 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2]。多由于开放性骨折的创面污染、 手术切开时创口污染或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原因引起。临床 上多表现为创面愈合不良,伴有局部红、肿、热、痛,分泌物为 脓血样或脓性液,内固定物未外露及松动,X 线片示骨质无 破坏或偶有骨 膜 反 应。大 部 分 患 者 出 现 发 热、白 细 胞 增 多、 血沉、C 反应蛋白( CRP) 升高。但有文献报道,内固定术后 2 周内血沉增快不能作为继发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而 3 周后 的血沉变化可作为继发感染简便、实用的参考指标[3]。 1. 2 中期感染 中期感染致病菌多为低毒力性细菌[2],主 要与内固定物相关[4],内固定物表面常常出现细菌生物膜, 不仅能对抗机体免疫防御机能,还可防止抗生素侵入到菌体 周围,从而对细菌生长起到保护作用,但此期生物膜附着牢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日益增多,伴随而来 的原发和继发感染问题变得极为突出。据国外文献报道,骨 科内固定术后感染发生率为 0. 5% ~ 2. 5% ,国内文献报道, 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发生率为 3. 5% 。骨折内固定术后一旦 发生感染,轻则延长疗程,增加医疗费用,重则并发严重的 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截肢可能。为了对内固定术后感染有更 好的认识及治疗,现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分期及治疗进行 综述。 1 临床分期
·278·
创伤外科杂志 2015 年第 17 卷第 3 期 J Trauma Surg,2015,Vol. 15,No. 3
染难以治愈。因此应注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如可鼓励 患者进食高 热 量、高 维 生 素、易 消 化 食 品,防 止 发 生 负 氮 平 衡,补充输血、白蛋白等。待患者血红蛋白( HGB) > 90g / L, 血细胞比容( HCT) > 0. 30L / L,白蛋白( ALB) > 30g / L,血沉 在 20 ~ 40mm / h 且创面换药到肉芽新鲜时择期手术。 2. 2 抗生素应用 对于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的应用已成 为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生素的应用包括全 身用药和局部用药。 2. 2. 1 全身应用 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可减少疾病活动性 进展的位点,抑 制 细 菌 的 入 侵 和 再 定 植,防 止 复 发。早 期 感 染患者,在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未出前可根据临床经验 选择一种广谱抗生素,明确病原菌后,再根据相应药敏试验 结果选药,对于感染较重患者可选用联合用药方案。对于联 合应用抗生素,有学者认为,不宜联合使用快速抑菌剂和繁 殖期杀菌剂,因前者阻止细菌进入繁殖期,影响后者药物作 用的有效发挥。用药剂量应控制在既能使血和组织中达到 有效浓度(最好 4 倍最低抑菌浓度以上) 又不产生不良反应 的范围内。 2. 2. 2 局部应用 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后晚期感染患者,由 于感染部位常伴有瘢痕增生、死腔、死骨等形成,感染病灶附 近软组织条件及血供差,如全身应用抗生素,即使血液中的 抗生素浓度很高,但到达病灶内的药物浓度较低,对局部细 菌不能有效清除,而且容易引起肝、肾不良反应,并可产生耐 药,造成机体菌 群 失 调。因 局 部 应 用 抗 生 素 具 有 用 药 量 小、 局部药物浓度高、血药浓度低、全身不良反应小、药物载体可 作为骨移植材料、可根据不同患者需要制成相应缓释药等优 点,可作为全身应用抗生素的良好补充和辅助,以使感染灶 局部达到有效血药浓度,降低全身用血药不良反应。目前多 通过灌洗引流及应用抗生素载体方式进行局部给药。有文 献报道,应选择具有组织相容性良好、变态反应率低、广谱、 敏感、耐药性低、全身不良反应小、不影响伤口愈合、稳定性 好、水溶性高的 局 部 抗 生 素。但 也 有 文 献 报 道,局 部 应 用 抗 生素易产生耐药性,且不能保障临床疗效。临床应用抗生素 要注意把握其应用原则。 2. 3 病灶清除 病灶清除是对感染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其目的是要把感染的环境转变为一个有活力、血液循环良好 的环境。清创是否彻底对感染的治愈率和复发率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故 需 对 病 灶 彻 底 清 创,包 括 切 除 窦 道、摘 除 死 骨、清除感染、失活及瘢痕组织直至术野区骨面及周围组织 渗血良好为止。有学者认为,为了便于感染灶与正常组织的 区分,术中尽可能不用止血带,并尽量保留有血运的碎骨片。 有研究表明,在清创后通过对病灶进行高压脉冲冲洗,可以 有效地清除附着于正常组织的细菌,同时还可起到止血、清 除积血及 血 凝 块 的 作 用,较 一 般 术 中 冲 洗 有 明 显 优 势,但 Okike 和 Bhattacharyya[5]研究表明: 高压脉冲与低压脉冲清 洗方法相比,高压脉冲清洗在除去细菌与组织碎屑方面更有 效,但易将表浅细菌带入深部组织,且对骨组织有一定损伤, 在临床选择时应注意把握好时机。
创伤外科杂志 2015 年第 17 卷第 3 期 J Trauma Surg,2015,Vol. 15,No. 3
·277·
·综 述·
文章编号:1009 - 4237(2015)03 - 0277 - 04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分期及治疗进展
董晓宇,周新社,朱 坤
【摘要】 感染是骨科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能有效地治疗,则会延长疗程,增加治疗费用,给 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本文介绍了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期,及各期感染发生原因和相关诊 断依据,并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介绍。
对于晚期感染患者,往往感染范围较广、症状较重,内固 定物常出现松动,且周围通常会形成生物膜,把致病菌包成 团,牢牢地附着于植入物材料表面,从而阻挡抗生素和机体 免疫系统对内层细菌有效的清除。如不将其彻底清除,反而 会因免疫反应损伤局部组织,导致植入物感染难以治疗。而 且此期内固定物常出现松动,不利于骨折的愈合,故此期需 将内置物取出,以彻底清除感染及炎性肉芽组织、减少异物 反应,促进炎症愈合,并分期进行骨固定及修复术,为骨愈合 创造条件。目前,也有部分学者主张一期更换内固定治疗感 染,以缩短病程。但更换内固定前必须保证彻底清创以及术 后规范应用敏感抗生素,且要把握好手术时机,否则感染很 容易复发。 2. 5 骨缺损治疗 由于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后常出现骨不 连、骨坏死等并发症,且为了达到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并重建 血运的目的,常需清除死骨、硬化骨质直至血运良好,因此造 成大量骨组织丢失,出现骨缺损。为了避免影响骨骼稳定性 及防止病理性骨折,需要对骨缺损进行修复,以填补缺损,恢 复骨骼连续性和稳定性。临床上常用的修复骨缺损的方法
对于早期感染( 内固定术后 < 10 周) ,病灶范围主要为 浅层感染。感染 灶 位 于 软 组 织、骨 及 内 固 定 物 表 面,骨 折 端 未遭到破坏; 而中期感染( 内固定术后 < 10 周) ,即使内固 定表面有生物膜形成,但因细菌与内置物之间黏附不稳定, 通过局部持续冲洗可使其移动、脱落,以利于抗生素和机体 的免疫对细菌进行有效清除。此两期骨折端尚且稳定。有 文献报道[1],稳定的内固定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对于内 固定尚且 稳 定 的 感 染 灶,可 首 选 保 留 内 固 定 物 治 疗。 对 于 早、中期感染,骨折尚未愈合,而牢固的固定即使在感染的环 境中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对于尚能提供稳定固定的内固 定物应当保留到骨折愈合,且内固定物取出后,肢体将失去 支撑,导致骨折端移位、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 情况,为后期治疗带来极大困难。根据文献报道[6],对于髓 内无明显感染迹象的早期内固定感染患者,保留内固定物治 疗更加有利。沈立锋等[7] 在 合 并 软 组 织 缺 损 的 复 杂 创 伤 性 骨髓炎的一期治疗中,有 6 例因内固定钢板仍较牢固而未拆 除钢板治疗,术后这 6 例患者恢复满意,均未出现感染及骨 不连等并发症。周鑫华和霍仁斌[8]报道,13 例钢板内固定 术后早期感染患者在保留内固定物并行持续冲洗引流及抗 感染等治疗后,均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 233004 安徽,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固性较晚期差,易 清 除。临 床 表 现 多 为 局 部 红、肿、热、痛 较 早期轻,可伴有窦道形成,分泌物变稠,有的骨质钢板外露, 多数患者表现为中低热或不发热,白细胞数偏高或正常,血 沉和 CRP 升高,X 线片表现不一,可出现骨膜反应或骨破坏, 内固定物稳定或可出现松动,伴少量死骨形成。 1. 3 晚期感染 晚期感染细菌培养证实多为低毒力性细 菌[2],主要是因为在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之时,不能完全将 其清除,进而表 现 为 慢 性 的 过 程。另 外,可 能 在 内 固 定 物 植 入时被低毒细菌污染,经过一段冬眠期后活化而引起感染。 晚期感染内固定物周围生物膜附着往往较牢固,不易通过冲 洗等方法去除。临 床 表 现 上,局 部 红、肿、热、痛 等 感 染 急 性 期表现有所减轻,手术切口附近窦道形成,窦口反复流脓或 有死骨流出,窦 道 周 围 皮 肤 常 有 色 素 沉 着,骨 质 钢 板 外 露。 全身症状常较轻,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构成比不高或稍 升高,但 CRP 参考价值较大,如 > 20mg / L,则考虑感染可能。 X 线片表现骨质破坏明显,钉道增宽、内固定物出现松动,伴 有大量死骨形成。 2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 2. 1 全身治疗 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尤其是开 放性骨折,往往患者创伤较重,经历多次手术,病程长,机体 消耗较大,加之创面引流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导致全身 性情况较差,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情况,从而降低患者免 疫力,影响对伤口感染控制及治疗。贫血会导致局部血供减 少,局部氧供量下降,影响白细胞对致病菌的杀灭; 蛋白质 严重缺乏时,尤其当硫氨酸( 如蛋氨酸) 缺乏,可妨碍伤口组 织细胞生长,影响伤口愈合; 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可出现 胶体渗透压降低,创面渗出多,既是感染的诱发因素,又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