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培养基的配置和分装
纤维素琼脂培养基: • (NH4)2SO4 2 g , • MgSO4· 7g, • H2O 1g, • NaCl 1g, • CaCO3 2g, • 水 500mL ,
• 121 ℃ 灭菌20 min,倒平板后,盖上不平板大小一致的无菌滤纸
(注意:滤纸要用秲醋酸浸泡一夜 ,用碘液检查是否有淀粉 ,若已去除完全 , 则用 2%苏打水冲洗至中性,干热灭菌 后备用 )。
环境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生物技术班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目的 • 从环境中筛选出能降解纤维素的菌株 • 初步鉴定出菌株所属的类型
试验原理
• 纤维素酶酶系组成及降解机理 纤维素酶酶系包括内切葡聚糖酶(Cx酶)、外切 葡聚糖酶(Cl酶),[来自真菌简称CBH,来自细菌简 称Cex)]和B.葡聚糖苷酶l,也称纤维二糖酶,简 称BG)。滤纸酶(FPase)活力代表了三种酶协同作用 后的总酶活力。 纤维素是有许多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一糖苷 键连接起来的大分子物质,对其的水解需要上述 三种酶的共同作用。酶的种类完整性、各种酶之 间的比例兲系等都会影响到纤维素酶的整体活力 。
分离
(1)无菌条件下,取富集后的培养液将土壤悬液秲释成101~10-7系列浓度。
(2)分别用秱液器精确地吸取各秲释菌液0.2 ~0.3 mL,对号 先后涂布于编好号刚果红培养基平板,(涂布时涂布棒要从 浓度小的梯度开始,将加入平板培养基上的土壤秲释液在 整个平板表面涂匀,涂完一个平板用酒精灯灭菌)。置于 30 ℃ 培养箱中,倒置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周。
初筛
以下各步骤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1)称取土壤样品10 g,倒入含有90 mL水和玱璃珠的三角 瓶中振荡5 min,使土样充分打散。(注意:等水冷却了 再倒入土样。) (2)取 5 mL悬液加入盛有 50 mL富集培养基 (纤维素琼脂培 养基 )的三角瓶,在 28 ℃和 150 r/min下, 振荡培养 3~ 5 d后 秱取 5mL培养液至另一盛有新鲜富集培养基的三角瓶中继 续培养。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
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细菌中含量最丰富的有机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
功能,常被用于制备肥料和饲料等。
研究纤维素分解菌种类及其分解的反应特性,是研究
纤维素降解机理的重要基础。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主要有几种,包括淀粉膜电泳筛选,扩增隔离法,等电点筛选,微量培养筛选,补液筛选,微量测定等。
1. 淀粉膜电泳筛选:采用放大型电泳仪,用淀粉溶液构成膜,将单细胞菌悬浮液流
过该膜,其中纤维素分解菌可形成淀粉膜电泳状态,能在该膜中形成一定的结构,从而被
检测到。
2. 扩增隔离法:将一定浓度的纤维素溶液,与培养基或植物提取物按比例混合,在
适宜的条件下,加入适量的细菌,构成纤维素溶液底物,配制培养基,进行培养,根据培
养结果来筛选出对纤维素感兴趣的菌株。
3. 等电点筛选:利用膜膜过滤,在纤维素分解反应的同时,膜膜滤过的细菌会因等
电点变化而被选择。
4. 微量培养筛选:在不同营养条件和温度条件下,采用微量的纤维素细胞悬液,进
行培养,根据形态生长变化、颜色变化等特征,来判断哪些细菌对纤维素有分解能力。
5. 补液筛选:在细胞处理步骤中,常常采用补液筛选方法,利用纤维素溶液作为营
养基底,进行补液筛选,通过补液来影响纤维素分解速度,筛选具有良好分解能力的菌株。
6. 微量测定:取液量较小的细菌悬液,进行分离、培养,在相应的条件下,采用固
体纤维素的含量来微量测定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从而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菌株。
通过以上各种方法,可以有效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的种类,从而更好的研究纤维素降
解的机理和分解效率。
微生物营养与培养基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微生物营养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长因子:2.选择培养基(seclected media):3.基础培养基4.合成培养基5.化能异养微生物6.化能自养微生物7.光能自养微生物8.光能异养微生物9.单纯扩散10.促进扩散11.主动运输12.基团移位13.pH的内源调节14.渗透压15.水活度二、填空题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六大营养要素是、、、、和等。
2.碳源物质为微生物提供和,碳源物质主要有、、、、等。
3.生长因子主要包括、和,其主要作用是、。
4.根据,微生物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5.根据,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
6.根据,微生物可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
7.根据碳源、能源和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和。
8.按用途划分,培养基可分为、、和等4种类型。
9.常用的培养基凝固剂有、和。
10.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和。
三、选择题(4个答案选1)1.下列物质可用作生长因子的是()。
A.葡萄糖B.纤维素C.NaGlD.叶酸2.大肠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A.光能无机自养B.光能有机异养C.化能无机自养D.化能有机异养3.硝化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A.光能无机自养B.光能有机异养C.化能无机自养D.化能有机异养4.某种细菌可利用无机物为电子供体而有贾稀为碳源,属于()型的微生物。
A.兼养型B.异养型C.自养型D.原养型5、化能无机自养微生物可利用()为电子供体。
A.CO2 B.H2C.O2D.H2O6.用来分离产胞外蛋白酶菌株的酪素培养基是一种()。
A.基础培养基B.加富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7、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一般为()。
8.用来分离固氮菌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这种培养基是一种()。
A.基础培养基B.加富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9.水分子可通过()进入细胞。
A.主动运输B.扩散C.促进扩散D.基团转位10.被运输物质进入细胞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纤维素菌分离和鉴定的方法
纤维素菌分离和鉴定的方法一、概述纤维素由于其特殊的生化性质,一直是微生物学和食品工业研究的关注焦点。
特别是纤维素的分解,除了传统的化学方法,生物法也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技术之一。
对纤维素酶活性和产酶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是纤维素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纤维素分解酶是产生于微生物体内的一类酶,广泛存在于真菌和细菌中,可划分为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两大类,规律的利用这些微生物菌种,开发新型的纤维素分解酶。
纤维素的微生物分解菌种较多,其中许多菌种能分泌出多种细胞外酶,如单糖的转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葡萄糖氧化酶、木糖酶、果糖酶和葡聚糖酶等。
多种新型有机物的产生依赖于工业生产中微生物的应用技术,目前各国纤维素降解的菌株和发酵产物分离和鉴定方法越来越多。
纤维素菌的分离可采用筛选、稀释和富集等方法。
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有:(一)厌氧富集法:根据纤维素菌能够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生长和代谢的特点,采用富集培养方法,利用耐氧性微生物限制氧气的供应,引起产生厌氧性纤维素分解菌类,然后推广领域固定化、发酵和应用。
可根据繁殖时间将厌氧富集法分为短时间富集法和长时间富集法。
(二)筛选法:在纤维素富含的自然环境或人工培养环境中进行筛选。
先用一些微生物菌株做为预培养菌种,加入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通过短期采取接种、稀释、摇动等处理方式,寻找纤维素分解酶活力最高的培养物,然后进行分离纯化、性质鉴定。
(三)稀释法:将样品依一定比例进行稀释,将稀释后的液体均匀地均匀的加入纤维素培养基中,用深层培养的方式进行发酵,进行分离鉴定纯化。
稀释法适用于富含纤维素且菌株较多的培养基的菌群筛选。
(一)形态学特征鉴定法: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
此方法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鉴定方法之一。
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包括形状、结构、颜色和大小等,进一步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正确定义。
常用的形态学特征包括:形态特征、结构特征、色素特征和大肠杆菌。
(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法:通过菌株的生长特性在不同培养基中的表现,或菌体在不同生长条件下表现的生化过程,如碳源利用情况,氮源利用情况,温度和pH值的影响等,进行鉴定。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4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A部分习题一、选择题1.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A. 光能自养B. 光能异养C. 化能自养D. 化能异养2. 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C.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3. 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A. 构成细胞物质B. 提供能量C. A,B 两者4. 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70%-90% 以上的细胞组分是:()A. 碳素物质B. 氮素物质C. 水5. 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A. 酵母菌B. 蓝细菌C. 苏云金杆菌6. 腐生型微生物的特征是:()A. 以死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B. 以有生命活性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C. A,B 两者7.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A. 所需能源物质不同B. 所需碳源不同C. 所需氮源不同8. 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A. 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B. 需要消耗能量C. 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9. 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A. 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B. 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C. 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10.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生长因素)是:()A. 微量元素B. 氨基酸和碱基C. 维生素D. B,C二者11.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A. 生长因素B. C 源C. N 源12.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A. 单纯扩散B. 促进扩散C. 主动运输D. 基团转位13. 微生物细胞中的C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A. 10%B. 30%C. 50%D.70%14. 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A. C 源B. N 源C. 生长因素D. A,B,C 都提供15. 缺少合成氨基酸能力的微生物称为:()A. 原养型B. 野生型C. 营养缺陷型二、是非题1. 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是琼脂。
2. 大多数微生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生长因子,不必从外界摄取。
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解析
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解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一种由大量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
纤维素的降解对于生物能源开发、废弃物处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而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则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因此,分离和鉴定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一、平板法平板法是最为常用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分离方法之一。
具体操作如下:1. 准备培养基:将适合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高温固化。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CMC培养基和Avicel培养基。
2. 稀释样品:将待分离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样品进行适当稀释,通常采用百倍至千倍的稀释倍数。
3. 倒平板:将稀释后的样品均匀倒在高温固化的培养基上,并利用均衡板将其平均分布。
4. 培养:将平板培养在适当的温度下,一般为30-37℃,孵育时间根据需要而定。
5. 分离: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情况,挑取个别菌落进行分离纯化。
二、液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分离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准备液体培养基:选取适合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生长的液体培养基,如液体CMC培养基、液体Avicel培养基等。
2. 接种:将待分离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样品接种到含有相关培养基的试管中。
3. 培养:将试管放置于摇床或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和转速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
4. 分离: 通过稀释方法,将培养液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菌株。
三、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对于分离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进一步进行鉴定需要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常见的特性分析包括以下内容:1. 糖类利用能力:在各种糖类培养基上观察微生物的菌落形态和生长情况。
2. pH和温度适应性:分析微生物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3. 酶活性检测:测定微生物产酶的能力,如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等。
4. 生理代谢产物分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或其他适当的方法,分析微生物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
微生物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分离
微生物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分离纤维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化合物,它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
纤维素具有高度的生物降解性,然而,其高度结晶性和复杂的结构使其难以被常规的酶解系统降解。
在生物领域中,微生物分解是一种有效且环保的方法,因此,筛选和分离纤维素降解菌对于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的方法1.1 培养基的选择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常用的纤维素降解培养基包括CMC(羧甲基纤维素钠)、Avicel(微晶纤维素)、Whatman No.1滤纸等。
这些培养基能够提供纤维素降解菌所需的碳源和营养物质,有利于菌群的生长和繁殖。
1.2 筛选方法传统的筛选方法是利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在培养基中培养环境中的微生物,通过测定产酶能力来判断纤维素降解菌的存在。
常用的方法有:(1)红色亚甲基纤维素(RAC)将纤维素培养基添加亚甲基蓝等指示剂,在纤维素降解区域由蓝色转变为红色,表明纤维素被降解。
(2)半定量筛选利用葡萄糖法测定纤维素降解能力。
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纤维素,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和菌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评估纤维素降解能力。
(3)放射标记纤维素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纤维素分子上,通过测定纤维素的解脱率来评估菌株的降解能力。
二、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2.1 分离方法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是筛选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1)稀释平板法将适当稀释的样品在纤维素培养基上均匀涂布,经过一段时间后,将生长的菌落分离并培养纯种。
(2)可溶性物质包埋法将样品与纤维素培养基搅拌均匀,接种到含有纤维素的胶状物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分离出纤维素降解菌。
2.2 鉴定方法为了确定分离的菌株是否为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需要进行鉴定。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1)形态学鉴定观察菌落的形态、颜色和菌落边缘等特征,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状和结构。
(2)生理生化特性鉴定测定菌株的氧耗、氧释等生理特征,通过测定菌株对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利用情况来判断其代谢特性。
纤维素菌的鉴别中为什么要加入淀粉【高中生物选修1】
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培养基为何要加入土豆汁?
在人教版选修一中做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的那个试验的时候,为什么鉴定培养基要加入土豆汁?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前面的选择培养基再加入琼脂就可以了?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有什么区别啊?
问题补充:
问题在于土豆汁中含有淀粉,也能跟刚果红反应形成红色复合物,这样就会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
既然会出现干扰,何不用前一个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再添加刚果红和琼脂作为鉴定培养基呢?为什么要另外配置这个全新的培养基?
关于这个实验室这样的:
1、微生物对于碳源的利用是有一定顺序的,先利用好用的(如土豆汁里的淀粉)再利用难用的(如纤维素),即便是纤维素分解菌也是如此。
2、之前因为目的是培养,不用担心不能形成菌落的问题,所以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把纤维素分解菌初步筛选出来。
后来鉴别的时候因为进行了涂布,菌体密度大大下降,为了让单个菌体更好的存活下来,形成菌落,就必须先让这个单细胞菌体发展到一定数量,于是在鉴别培养基中要加入一定量的土豆汁以提供淀粉这种好利用的碳源,当然此时淀粉分解菌也发展起来了,但是加入的淀粉量毕竟是少数,在淀粉分解菌还未能发展到一个菌落的时候淀粉就用完了,只剩下纤维素了,此时发展到一定数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就能继续利用纤维素发展成一个菌落,而淀粉分解菌因为不能继续利用纤维素于是增殖受阻(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观察到淀粉分解菌形成假阳性反应的时候只是一个淡淡的圈,没有纤维素分解菌形成的圈那么明显)。
所以,本试验中加入土豆汁的原因就是为了先让单个的纤维素分解菌繁殖到一定数量,以便形成菌落。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方法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方法纤维素分解菌是一类具有良好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能够有效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并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产物,如糖类和有机酸。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培养方法是最常用的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之一。
首先,可以选择一些富含纤维素的底泥、土壤或植物残渣等样品作为菌种源,并在适当的培养基中培养。
然后,通过进行连续传代培养,筛选出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
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包括纤维素、氮源、无机盐等。
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测定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来评估其降解能力。
常用的纤维素酶活性检测方法包括纤维素降解圈法和滴定法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纤维素酶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并通过PCR扩增的方法进行筛选。
一般选择纤维素酶结构基因(如celA和celB等)作为目标基因,进行PCR扩增。
通过比较不同菌株的基因片段序列,可以筛选出具有较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
此外,还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纤维素酶基因导入到目标微生物中,提高其纤维素降解能力。
除了传统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还可以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高通量筛选技术包括微流体技术、光学筛选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并高效地筛选出具有较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并进一步研究其降解机制。
总的来说,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传统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是最常用的。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更高效的筛选方法出现,有助于挖掘和利用更多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微生物,促进纤维素资源的利用和环境减排。
生物选修一专题二练习
生物选修一专题二练习专题二练习一、选择题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A .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B.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C .有无鞭毛 D.培养基的不同2.下列4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A .酵母菌B .乳酸菌C .青霉菌D .蘑菇3.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A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B .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C .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D .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4.细菌培养基通常在121℃压力锅中灭菌。
如果只有在100℃的温度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以下哪一种生物仍会存活()A .大肠杆菌B .一种青霉菌C .枯草芽孢杆菌D .鼠伤寒沙门氏菌5.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A. 接种针、手、培养基C. 培养基、手、接种针 B.高压锅、手、接种针D.接种针、手、高压锅6.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熔化、倒平板、灭菌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7. 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 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8.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A. 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B. 接种纯种细菌C. 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D.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9.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A. 含碳有机物、氨、光C. 含碳有机物、氨、氨 B. 含碳无机物、氮、氮D. 含碳无机物、氨、氨10.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A. 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B. 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C. 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D. 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11.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流程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流程1.首先从自然环境中采集潮湿的土壤样本。
First, collect moist soil samples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2.将土壤样本分离并进行稀释处理。
Separate and dilute the soil samples.3.接种土壤样本到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
Inoculate the soil samples into a cellulose-rich medium.4.培养一段时间以促进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和繁殖。
Culture for a period of time to promote the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of 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a.5.筛选并分离出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
Screen and isolate bacteria with cellulose degradation ability.6.通过观察和测定菌株的生长特性来初步鉴定。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strains by observing and measuring their growth characteristics.7.进行酶活性测定以确认菌株的纤维素降解能力。
Enzyme activity assays to confirm the cellulose degradation ability of bacterial strains.8.将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菌株进行进一步鉴定和纤维素降解能力测定。
Further identification and cellulose degradation ability testing of bacterial strains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 prospects.9.将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以了解其系统发育关系。
纤维素培养(基)对比
1.文献名:一种改进的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陈敏2001.菌种类型:康氏木霉培养基:平板培养基C( %) : (NH4 ) 2 SO4 0. 2 ,MgSO4 0. 05 ,KH2 PO4 0. 1 ,NaCl 0. 05 ,纤维素粉2. 0 ,刚果红0.02,琼脂2. 0 ,自然pH;平板培养基121℃灭菌20min.培养方法:挑取孢子接种到斜面培养基,28 ℃恒温培养72 h. 加入无菌水制成孢子悬液,经适当稀释涂布到平板分离培养基上,28 ℃培养48~72 h.2.1文献名:一种改进的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陈阿娜,汤斌2006.菌种类型:绿色木霉( Trichoderm a viride ) 、康宁木霉( Trichoderm a koningii) 、白地霉培养基:A斜面培养基: 5o Bé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B平板培养基4:纤维素粉10g,葡萄糖5g,琼脂20g,Mandels无机营养盐1000mL,自然pH值。
培养方法:挑取孢子接种到5oBé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活化, 28℃培养。
待新鲜孢子生长丰满,再通过点种法点种于平板分离培养基上, 28℃培养48h。
将平板培养基4中的培养物用刚果红染液染色2小时,倾去染液后再用NaOH溶液洗涤固定水解圈。
2.250 Be′麦芽汁琼脂培养基:麦芽汁琼脂(AS13) 稀释去除啤酒花的麦芽汁至浓度为12Brix(白利-糖浓度单位)。
按1.5%的比例将琼脂加进上述麦芽汁中,加热溶解,然后将此培养基分装试管中。
高压灭菌:110℃,30分钟。
如果没有合适的波美计,就换算成糖度计,用糖度计来测量糖度。
培养基的配制:(1)、取大麦或小麦若干,用水洗净,浸水6—12小时,至15℃阴暗处发芽,上面盖纱布一块,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麦根伸长至麦粒的两倍时,即停止发芽,摊开晒干或烘干,贮存备用。
(2)、将干麦芽磨碎,一份麦芽加四份水,在65℃水浴中糖化3—4小时,糖化程度可用碘滴定之。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3、探索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如生物医药、生物防治等领 域;
4、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代谢工程等,对高效纤维素降解 菌进行遗传改造,提高其性能和适应性。
参考内容
引言
纤维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在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纤维素降解菌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可利用的糖类,为工业生产和生物技 术领域提供重要的原料。因此,筛选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纤维素降解菌并研究其 特性,对于实现纤维素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 性研究
目录
01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 筛选鉴定
03 结论与展望
02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 特性研究
04 参考内容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微生物在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备受。高效纤 维素降解菌作为其中之一,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本次演示将围绕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展开论述。
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混合菌种与单一菌 种的降解效果。
3、测定结果
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我们发现混合菌种在纤维素降解方面表现出以下优势:
1、混合菌种的纤维素降解率高于单一菌种,说明不同菌种之间的协同作用 有助于提高降解效果。
2、混合菌种的生长曲线呈现平稳增长趋势,说明各菌种之间具有一定的协 同生长作用。
背景
纤维素降解菌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这些微生物通过产生纤维素 酶来分解纤维素,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糖类。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内切 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分别作用于纤维素的不同部位, 使其降解为单糖。
方法
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2147 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
配制方法:
称取本品44.2g于1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
(可按比例增加或减少配制量),加热煮沸1分钟,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灭菌结束后请摇匀,
以防琼脂沉积于器皿底部而凝固,备用。
注意事项:
实验室专用;使用时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
避免吸入或吞食。
250g
セルロース分解菌培
地
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
Cellulose Decomposing Microorganisms Medium
製品コ―ド:12147
調製法:
本品44.2gを精製水1Lに加えて振り混ぜのち、1
分
間に加熱して煮沸溶解、分注する。
121℃で15分間高
圧蒸気滅菌する。
滅菌後振いて、凝固を防止して使用
する。
注意事項:
試験室専用;使用の時、皮膚、目と接触を避ける,
吸入と飲み込むの場合を注意する。
組成(配方):g/L
硫酸アンモニウム(硫酸铵)…………………2.0g
硫酸マグネシウム(硫酸镁)…………………0.5g
リン酸二水素カリウム(磷酸二氢
钾)……… 1.0g
塩化ナトリウム(氯化钠)……………………0.5g
セルロース(纤维素粉)……………………
20.0g
コンゴレッド(刚果
红)………………………0.2g
寒天(琼脂)………………………………20.0g
滅菌後のpH7.1±0.1(25℃)
許可号:20111116
保存方法:室温、光を避ける、防湿
保存期限:三年間。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中
• • • •
【 例 1】 微 生 物 体 内 能 够 使 纤 维 素 分 解 成 纤 维 二 糖 的 酶 是 ( )。 A.C1酶和Cx酶 B.C1酶和葡萄糖苷酶 C.Cx酶和葡萄糖苷酶 D.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深度剖析 纤维素酶包括 C1 酶、 Cx 酶和葡萄糖苷酶,能将 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的是C1酶和Cx酶。 答案 A
土壤取样
1、本实验的流程与课题2中的实验流程有哪些异同?
答:本实验流程与课题2的流程的区别如下。课题2是将土样成的菌悬 液直接涂布在以尿素为惟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直接分离得到菌落。 本课题通过选择培养,使纤维素分解菌得到增殖后,再将菌液涂布在选择 培养基上。其他步骤基本一致.
2.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
梯度稀释
按照课题1 的稀释操作方法,将选择培 养后的培养基进行等比稀释,稀释最大倍数 到106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 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1、制备培养基:参照旁栏中的比例
2、涂布平板:将稀释度为104~106的菌悬液各 取0.1ml涂布在培养基上,30℃倒置培养
挑选产生透 明圈的菌落
参照课本刚果红染色法,挑选产生透明 圈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
答: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 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 环境。
③实例: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 土,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等。 ④讨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环境,可将 滤纸埋在土壤中,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 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埋进土壤中多深? 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能使纤维素分解菌 相对集中,实际上是人工设置纤维素分解 菌生存的适宜环境。一般应将滤纸埋于深 约10cm左右的土壤中。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以下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实验流程:1. 样品采集:从可能含有纤维素分解菌的环境中采集样品,如土壤、堆肥、腐烂的植物材料等。
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鉴别纤维素原理
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鉴别纤维素原理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培养基,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领域,尤其是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
本文将介绍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原理以及在纤维素降解菌鉴定中的应用。
一、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所需试剂和培养基成分。
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蔗糖、酵母粉、硫酸镁等。
2. 将所需试剂称量并溶解。
按照配方比例将纤维素、蔗糖、酵母粉、硫酸镁等试剂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制备成培养基溶液。
3. 调整pH值。
使用pH计测量培养基溶液的pH值,并使用氢氧化钠或盐酸进行调整,使其达到适宜的范围。
4. 灭菌处理。
将制备好的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装入试管或琼脂瓶中,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确保培养基的无菌状态。
二、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的原理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的原理是基于纤维素降解菌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
纤维素是一种复杂的多糖类物质,只有具有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才能降解纤维素为可利用的碳源。
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中添加了纤维素和刚果红染料,纤维素为纤维素降解菌提供了碳源,而刚果红染料则能够与纤维素降解产物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物。
当纤维素降解菌生长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时,它们会分泌纤维素酶并降解纤维素,产生的纤维素降解产物与刚果红染料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物。
通过观察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的红色沉淀物形态和分布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纤维素降解菌的存在及其降解能力。
三、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在纤维素降解菌鉴定中的应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在纤维素降解菌鉴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的红色沉淀物形态和分布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纤维素降解菌的存在及其降解能力。
如果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有明显的红色沉淀物形成,且呈现均匀分布,可以初步判断该菌株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纤维素降解产物分析等实验方法来进一步确定菌株的纤维素降解能力。
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鉴别纤维素原理
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鉴别纤维素原理纤维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它由许多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纤维素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它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纤维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对象。
许多微生物具有降解纤维素的能力,它们通过分泌纤维素酶来降解纤维素,将其转化为可供自身生长和繁殖的物质。
因此,鉴别微生物是否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对于研究微生物的生态学、生理学和基因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是一种常用于鉴别纤维素降解菌的培养基。
它主要由纤维素、刚果红和其他一些添加剂组成。
纤维素作为培养基的唯一碳源,只有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
而刚果红则是一种指示剂,它能与纤维素降解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使培养基变为红色。
通过观察培养基颜色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菌株是否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
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的鉴别原理主要是基于纤维素降解菌在培养基中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
一般来说,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会分泌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可溶性的低聚糖或单糖。
这些可溶性产物会与培养基中的刚果红发生反应,使培养基颜色由原来的琥珀色变为红色。
而无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则无法分解纤维素,培养基的颜色仍然保持琥珀色。
在进行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鉴别时,首先需要将待测菌株接种到含有纤维素刚果红的培养基上,然后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一般来说,纤维素降解菌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将纤维素完全降解,因此培养的时间一般会较长。
在培养的过程中,如果菌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培养基的颜色会逐渐变为红色。
而如果菌株无纤维素降解能力,则培养基的颜色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通过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待测菌株是否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
然而,这只是一个初步的鉴别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如测定纤维素酶的活性、分析降解产物等,来确定菌株是否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
文档: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实验操作步骤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土样的采集土壤中的微生物,大约70%~90%是细菌。
细菌适宜在酸碱度接近中性的潮湿土壤中生长,绝大多数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
因此,土壤取样时,一般要铲去表层土。
另外,土样的采集要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这是因为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环境,通常会聚集较多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2.选择培养3.富集培养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先通过选择培养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富集培养所需要的仪器有:250ml锥形瓶、天平、药匙、玻璃棒、电炉、摇床、玻璃珠、称量纸等。
选择培养基的制备比例见下: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纤维素粉 5gNaNO31gNa2HPO4•7H2OKH2PO4MgSO4•7H2OKCl酵母膏水解酪素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按上表比例配制50ml选择培养基。
在250ml锥形瓶中装入50ml培养基,放5~6颗玻璃珠,用8层纱布做成瓶塞,将瓶口塞紧,再在瓶塞外包裹两层牛皮纸,用线绳扎紧,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
称取土样20g,在无菌条件下加入装有50ml培养基的锥形瓶中。
将瓶置于摇床上,在30℃下振荡培养3~4d,至培养基变浑浊。
4.梯度稀释所需仪器:试管(7支)、移液器、枪头。
需要先经高压蒸气灭菌的仪器:试管(每只内装9ml蒸馏水)、枪头(黄色、蓝色)。
用量程为1000µL的移液管从富集培养土壤液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
然后换枪头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另一盛有9ml 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10-2、10-3、10-4、10-5、10-6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5.刚果红染色法分离与观察(涂布平板)所需仪器:无菌培养皿(12个)、涂布器(3个)、移液器、枪头、温箱等。
需要灭菌的仪器:无菌培养皿(12个)、涂布器(3个)、移液器、枪头。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培养基的优化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培养基的优化自然界中能够降解和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繁多,真菌、细菌、放线菌以及部分酵母菌等很多主要的微生物类群中都有,但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产酸性胞外纤维索酶的木霉、曲霉等真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近年来,随着纤维素酶在洗涤剂、棉织品水洗抛光整理和制浆造纸等行业上的应用和发展,使得由细菌产生的中性以及碱性纤维素酶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细菌产生的胞外纤维素酶拥有简化发酵工艺,节约资源的优势,正逐步显示出它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巨大的工业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土壤样品采集造纸厂排水处附近中性偏碱性土壤。
1.1.2 培养基(1)筛选培养基A:蛋白胨10 g,羧甲基纤维素钠10 g,NaC1 5 g,磷酸二氢钾1 g,琼脂18 g,水1 000 ml,pH值调至8。
筛选培养基B: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铵 1.4 g,硫酸镁 0.3 g,氯化钙 0.3 g,CMC 20 g,琼脂18 g,水1 000 ml,pH值调至8。
(2)斜面培养基:牛肉膏3 g,蛋白胨10 g,NaC1 5 g,琼脂15~20 g,水1 000 ml,pH值7。
(3)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0 g,酵母膏5 g,NaC1 10 g,水1 000 ml,pH值7。
(4)基础培养基:羧甲基纤维素钠10 g,蛋白胨10 g,磷酸二氢钾1 g,硫酸镁 0.2 g,NaC1 10 g水1 000 ml,pH值7。
1.2 方法1.2.1 刚果红染色鉴定法1.2.2 粗酶液制备方法将发酵液于4 500 r/rain离心15 rain,取其上清液收集保存。
1.2.3 酶活测定方法0.5 的粗酶液加入1.5 用柠檬酸缓冲液配制的0.51%的CMC.Na溶液,50℃作用15 min,加入DNS 1.5 沸水浴5 rain,540 nm测光吸收,酶活力定义为每1 h 产生1 g还原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纤维素酶活力单位用1 U/ml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 属于多糖类物质, 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如能利用微生物将 其转化为生物产品或生物能源, 即可缓解能源短缺、 解 决环境污染, 又能形成新的产业
[ -]
G9 " HI3 -J , O)E+ #0 &J , 纤维素粉 "J , 刚果红 #0 3J, 琼脂
[ D] ""J , 水 -###(M, 自然 N9 值 。
平 板 培 养 基 ": ( O93 ) KJLI3 #0 &J , " LI3 "J , G9" HI3 -J , O)E+ #0 &J, 纤维素粉 "#J , 刚果红 #0 "J , 琼
[ $] 脂 "#J , 水 -###(M, 自然 N9 值 。
平 板 培 养 基 /: ( O93 ) KJLI3 #0 &J , " LI3 "J , ! !
长代谢需求, 生长速度快, 筛选效果与对比培养基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势, 能够作为快速筛选丝状纤维 素分解 菌的鉴别性培养基。
参考文献: ["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 中 国生物 技术 产业发 展报 告 [ D] % 北 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B@% [ #] E)2F02 G, H G I2)J213/)F03% H1+07 9,70K9 :12/)0202J :).*1L69M ,/-6+:,++K+13, /1 7,/,:/ (N :,++K+)3, ):/0;0/6 15 90:.11.J)20393 [ O] % O P,2 D0:.1*01+, "@BB , @Q: "?@ R "?A% [$ ] ’,)/-,. S D, T117 U O% I44+0,7 )27 V2;0.129,2/)+ D0:.1*01+1M J6, "@Q#, !$ (! ) : BBB R BQ?% [! ] E,27.0:F ( T, W1+6, O W, EKJ+,6 X IY Z,[ 31+07 9,70K9 51. ,2K9,.)/02J :,++K+13, \ K/0+0802J *):/,.0) 02 310+ [ O] % I44+0,7 )27 V2;0.129,2/)+ D0:.1*01+1J6, "@@A , C" (A ) : #?"C R #?"@% [A ] 叶姜瑜 % 一种 纤维素 分解菌 鉴别培养 基 [ O] % 微生 物通 报, "@@B , #! (! ) : #A" R #A#% [C ] 陈& 敏 % 一种 改进的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 [ O] % 杭州师 范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Q (A ) : "" R "#% [B ] 张宇昊, 等 % 一种改 进的纤 维素分 解菌鉴 别培养基 [ O] % 纤 维素科学与技术, #??! , "# ( ") : $$ R $C% [Q ] D)27,+3 D, I27.,1//0 S, S1:-, (% D,)3K.,9,2/ 15 3)::-).05602J :,++K+13, [ O] % X01/,:-21+ X01,2J H694, "@BC , (C ) : #" R $$%
平板培养基 3 : 纤维素粉 -#J, 葡萄糖 &J , 琼脂 "#J , K),A<+B 无机营养盐 -###(M, 自然 N9 值。 -0 /! 试剂 K),A<+B 无机营养盐, -(J P (M 刚果红染液, -(2+ P M O)I9 溶液。 -0 3! 实验方法 培养方法: 挑取孢子接种到 & 2 7F 麦芽汁琼脂培养 基上活化, "8Q 培养。待新鲜孢子生长丰满, 再通过点 种法点种于平板分离培养基上, "8Q 培养 38> 。将平板 培养基 3 中的培养物用刚果红染液染色 " 小时, 倾去 染液后再用 O)I9 溶液洗涤固定水解圈。 酶活力测定方法: 参见参考文献 [ 8] 。 "! 结果与分析 "0 -! 平板培养基筛选效果
第 "/ 卷第 $ 期 生 物 学 杂 志 ]2+0 "/! O20 $ ! ! "##$ 年 -" 月 UIVWOXM IY 7ZIMI[\ ^<1 , "##$ !!!!!!!!!!!!!!!!!!!!!!!!!!!!!!!!!!!!!!!!!!!!!!!!!!
一 种 改 进 的 纤 维 素 分解 菌 鉴 别 培 养 基
表 -! 不同平板培养基筛选效果比较 ;)R+< -! ;>< <SS<1= 12(N)?*B2, 2S A*SS<?<,= N+)=< BTRB= ?)=< 平板培养基 " / 3 菌落直径 P (( & & & & 水解圈直径 P (( "# — — /&
。因此, 挖掘这些微
生物的资源将是一项前提工作, 这就要求一种能够高 效鉴别微生物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培养基。刚果红染料 对鉴别多糖水解物是有效的, 9),:*, 等 @22A
(EVZ I \ 2) , ’IZP X02
( W,4)./9,2/ 15 X01:-,90:)+ V2J02,,.02J , I2-K0 >20;,.30/6 15 H:0,2:, )27 ’,:-21+1J6 , TK-K #!"??? , (-02) ) !31,&-0, : I5/,. 12, :K+/0;)/012 4,.0173, /-, :1+120,3 15 :,++K+13, 7,:19413, 90:.11.J)20393 [-0:- [,., :K+/0;)/,7 *6 (D( \ Z) )27 J+K:13, )3 /-, :).*12 31K.:,3 [,., 3K..1K27,7 *6 319, 703/02:/ .,7 812,3 02 /-, 9,70K9 )5/,. (12J1 .,7 :1+1.)/012 )27 Z)]E [)3-02J% ’-, 308, 15 -67.1073 -)7 +02,).0/6 .,+)/0123-04 [0/- ,2869, ):/0;0/6% D6:,+0K9 J.,[ ^K0:F+6 )27 /-, /.)234).,2/ :6:+, 15 -67.1+6303 [)3 :+,). :194).,7 [0/- /.)70/012)+ 9,/-173% 4)56’&*1: :,++K+13, 7,:1941302J 90:.11.J)20393;7055,.,2/0)+ 9,70K9 ;-67.1+6303 (上接 A$ 页)
收稿日期: "##$ % #" % "& 作者简介: 陈阿娜, 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 ’ % ()*+: ),) ##- "". -$/0 12( ; 通讯作者: 汤斌, 教授。
38
第 #$ 卷第 C 期 生 物 学 杂 志 b1+% #$& Z1% C & & #??C 年 "# 月 O]>SZIG ]a X=]G]P_ W,: , #??C !!!!!!!!!!!!!!!!!!!!!!!!!!!!!!!!!!!!!!!!!!!!!!!!!! 长较快; 改良的鉴别培养基 ! 与 "、 #、 $ 相比, 最大的特 点就是加入了葡萄糖, 将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改良 为以纤维素和葡萄糖复合型碳源, 主要考虑到纤维素 酶为诱导型酶, 产纤维素酶菌需先利用单糖生长, 然后 才能由纤维素诱导产酶。 #% #& 水解圈大小与酶活力高低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验证鉴别培养基 ! 的筛选效果, 以绿色木 霉、 康宁木霉、 ’("、 ’(# 、 白地霉为实验菌株, 分析比较了水 解圈大小与酶活力高低的关系。实验结果见表 #。
! &-%#* $),7’* +’& %&)%-&-,#’" ’+ +#.-$)",’/1 +/"2# 07&’$’1’$) 89!
G= _)2" , O=IZP O0 \ 8-0" , G=IZP Z02J#
("% (1++,J, 15 G05, H:0,2:,3,E,*,0 >20;,.30/6 ,X)1702J ?B"??# , (-02) ; #% G0*.).6 15 E,*,0 >20;,.30/6 ,X)1702J ?B"??# , (-02) ) !31,&-0, :I .)407 9,/-17 51. 4.,4).)/012 15 5K2J)+ :-.191319, WZI [)3 02/.17K:,7% =2 /-03 9,/-17 ,/-, 31+K/012 :12/)0202J "??9D ’.03,"??9D Z)(+,A?9D VW’I \ Z)# , )27 #‘ HWH , 4E @% ? [)3 K3,7 )3 /-, ,L/.):/012 *K55,. *6 :.)3-02J :,++ [)++3 15 5K2J0 [0/- ^K)./8 3)27% I3 /-, .,3K+/3,/-, 5.)J9,2/3 [0/- -0J- ^K)+0/0;, :-.191319)+ WZI [,., 1*M /)02,7 5.19 A 34,:0,3 15 5K2J0 !"#$%&’%$( )$(&&(,*&’"$+,--#& %$./(",0"1,),--,#2 )3$.&%+"1#2 ,4"’3(-%&’%$,#2 34% % I27 /-, +,2J/-3 15 )++ :-.191319)+ WZI 5.)J9,2/3 5.19 5K2J0 [,., +12J,. /-)2 #? F* 02 2K:+,1/07,3 )27 [,., )*+, /1 *, K3,7 70.,:/+6 51. ,0/-,. 70J,3/012 [0/- .,3/.0:/012 ,271 \ ,2869, 1. U(S )2)+6303% 4)56’&*1: 50+)9,2/1K3 5K2J0; :-.191319, WZI; WZI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