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心理学第三章 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教育心理学 第3章: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原创超级详细版)
叶克斯-道森规律
46
情绪与记忆
情绪的组织功能也体现在对记忆的影响方面。 当人处在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更容易回忆那些带 有愉快情绪色彩的材料; 如果识记材料在某种情绪状态下被记忆,那么在 同样的情绪状态下,这些材料更容易被回忆出来; 表明情绪具有一种干预记忆效果的作用,使记忆 的内容根据情绪性质进行归类。
10
情绪体验的维度 强度:情绪体验在强度上由弱到强的不同等级的变化。 例如:适意→愉快→欢乐→大喜→狂喜→喜极而泣; 伤感→难过→悲伤→哀痛→惨痛;不满→生气→愠怒→ 激愤→大怒→暴怒;害怕→惧怕→惊恐→惊骇。情绪的 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情绪卷入的程度也越深。
强度的决定因素
(1)对象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意义越大,引起的情绪就 越强烈。而这种意义的大小,是由该对象在个人生活中 所占的地位来决定的。(2)情绪体验的强度还取决于人 对自己所提出的要求。人们对一幅画的不良评价,可能 不会使业余绘画者产生强烈的情绪,但可能引起专业画 家的强烈情绪反应。
有些情绪同时兼具增力和减力两种动力性质,如悲痛 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化悲痛为力量。
组织功能
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它心理活动具有组 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正性情绪起协调的、组织的作用; 负性情绪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其组织作用还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 情绪状态时,容易注意事物的美好方面,其行为比较开放, 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当人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容易失望 、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情绪与认知操作 情绪与记忆 情绪与行为
47
记忆的遗忘规律中,情绪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在刑事 案件对证人的作证记忆的研究中,结果显示,涉及情 绪的记忆会增加回忆的准确度。对情绪被震惊者在事 件后(对警察)作证的回忆为93.36%,5个月后为 88.24%;而情绪未被震惊者的两次作证回忆量均为 75%。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知识点梳理
心理学第三章知识点梳理4、情绪和情感的作用第一节,这种体验分为1、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2例题:⑴比起早上来园时跟老师说“早上好”,许多孩子先学会离园时说“再见”,这表现了情绪情感的()A.动机作用B.对认知发展的作用)例题:⑴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C.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A.情感要受情绪的制约和调节D.对儿童个性形成的左右B.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情绪表现出来⑵情绪的外部表现叫()情感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情绪是情感的本质内容C.A.表征 B.表象同一种情感在不同条件下,情绪表现一样D.C.情感 D.发生时间较早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⑶人在得意时“摇头晃脑”,紧张时“坐立不安”,悔恨时“捶胸顿足”这表现了人的()A.面部表情B.体势表情C.言语表情D.都不是例题:⑴下列特点属于情感的是()第二节情境性A. B.暂时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情绪包括1 发生时间较早D. 稳定性 B.2、新生儿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是_________。
A.分类焦虑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 B.分离焦虑的出现,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价值。
3、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具有重要的_________C.长时间的分离焦虑,对婴幼儿会产生深刻的心理影响 D.儿童的分离焦虑通常经、4________是婴儿与成人交往和沟通的基本手段。
历两个阶段__________的新生儿出现清醒时间的诱发笑5、第三节的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__________61、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7、四个月左右,婴儿出现。
2、在_3_岁前儿童的情绪反应的动因中,_____________是否得到满足是主要动因。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必背知识点第一部分心理学第二章认知发展教育第一节感觉与知觉一、感知觉概述(一)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和知觉是新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感觉和知觉的联系:首先直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其次,感觉和直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首先,二者在感受与反应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
其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
再次,经验在感觉和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
(三)感觉的分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肤觉)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四)知觉的分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二、感知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引起感觉刺激的限度,也成刺激阈限,表示客观刺激量的大小心理物理方法常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主观感觉性能力的大小,二者之间成反比关系(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也是成反比关系。
(3)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同样成反比关系。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的互相作用 4、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2、知觉活动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指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有;第一,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第二,对象的活动性;第三,刺激物的新颖性;第四,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主观有: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情绪与情感、意志)
教师事业单位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三章情绪与情感、意志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情感过程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包括三种成分: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的自我感受。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称作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一定的情绪情感状态还总伴随有内脏器官、内分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情绪、情感状态时产生的生理反应叫做生理唤醒。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1)情绪通常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如饮食、睡眠、繁殖等)相联系,为人和动物共有;而情感通常与个体的社会需要(如友谊、劳动等)相联系,如爱国主义、人道主义、荣誉感、责任感、羞耻心等,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2)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脑的神经活动过程,通常有较明显的生理唤醒;而情感则主要指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经常用来描述那些稳定、深刻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真理的热爱、对美的欣赏等。
(3)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一旦这一情境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体验就消失或改变;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经产生就比较稳定,一般不受情境左右。
如友谊并不因朋友是否在眼前而改变。
(4)情绪具有冲动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悔恨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暴跳如雷。
情绪一旦发生,其强度往往较大,有时个体难以控制;而情感则经常以内隐的方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并始终处于意识的调节支配之下。
3.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心情。
心境的特点是,从强度看,是微弱而平稳的;从持续时间看,时间较长,少则几天,多则数年;从影响范围来看,具有非定向的弥散性,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使人们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感色彩。
4.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它通常是由个人生活或工作中的重大事情所引发的,往往伴随一些生理变化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激情持续时间不长,但强度很大。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第三章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一、人的本质及其教育学意义1、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的值得规定性任何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是: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统一(1)人是认识和实践、社会和历史的主体(2)人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客体(3)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2、人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1)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要求:教育培养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必须依照社会关系的需要并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同时,教育也要尊重人的自然醒,要按照人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2)人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能动性的具体表现a\、主体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预见性、b、主体活动的选择性c、主题活动的创造性:能动性的最高表现要求:教育必须充分考虑人的烛光能动性,既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的课题,又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的主体。
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3)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要求:一方面要就坚持统一的教育要求,是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在特定阶段先特定方向发展,即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身体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体制的增强。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和意识连个方面的发展。
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2、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皮亚杰: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柯尔伯格:前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要求:要循序渐进的做好教育工作(2)阶段性:要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段经行教育,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3)不平衡性:统一方面的发展速度是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的不平衡性。
3、第三章 情绪与意志(新)
1.考试大纲要求:情感的发展及其教育; 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2. 2010年本章考2分,选择题、填空题 各1分。
一、情 绪、情感
• • • • • (一)情绪、情感概述 1.情绪、情感的概念(填空)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三种 成分组成的。 •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 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包括面部表情、姿 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 一定的情绪状态总伴随着内脏器官、内分泌腺或神经系统的 生理变化,情绪与情感产生时的生理反映,称为生理唤醒。
• • • • •
8.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热情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的是()。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热情 10.“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明其意志缺乏 ( )。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自制性 D 坚韧性 • 11.责任感、义务感属于( )。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正义感
一、情 绪、情感
• 2.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 (1)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 性明显 • (2)反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明显增强 • (3)对异性的情感开始萌发,产生接近异 性的倾向和愿望
一、情 绪、情感
• • • • • • 3.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调节(简答)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 力。
一、情 绪、情感
心理学 第三章
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一节、情绪与情感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关系(一)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二)关系1、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2、区别①情绪与人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而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②情绪具有情景性和易变性,而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③情绪带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则比较内隐和深沉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的分类1、心境微弱的,持续时间长,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2、激情爆发式,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3、应激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二)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2、理智感: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3、美感三、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健康功能(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四、压力和自我防御机制(见精神分析心理学内容)五、挫折教育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得到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如何应对挫折:1、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2、学生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3、感受挫折,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第二节、意志一、概念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二、品质1、觉性(盲从、独断性)2、果断性(优柔寡断、草率决定)3、自制性(任性、怯懦)4、坚韧性(动摇性的执拗)三、准备阶段的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四、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基础-情绪、情感与意志.ppt
内外腺体: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内外分泌腺体会相应地有所变化,
从而导致分泌物量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情绪的机体内部变化的重要方面。
2019-9-14
感谢你的欣赏
8
第三节 情绪学说
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常常是由对个体具有重大意义 的事件所引起的。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发生速度很快, 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
2019-9-14
感谢你的欣赏
4
二、情绪、情感的分类(2) ----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社会政治道德标准,评价自
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
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个人
体验,根据对象可以分为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 感三类。
2019-9-14
感谢你的欣赏
5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发展和表现
一、情绪的发生和发展:受个体生长成熟程度和后
6
二、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
面部表情: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组成的
模式,用于表现各种情绪状态。面部表情模式可以精细表达不同 性质的情绪和情感,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
身段表情:情绪发生时,身体各部分呈现的姿态称为身段表情,
也称为“体语”(body language)。身段表情和面部表情不同, 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受到社会风俗、文化背景等制约。不仅 有个体差异,还有种族和地域的差异。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基础(二)
(完整word版)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答案)-整理版(1)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1.自1879年德国的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才从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个体心理现象包括三个方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3.个性心理特征指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
三、选择最佳答案1.心理现象又称为C ,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A、心理规律B、精神C、心理活动D、意识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D 的科学。
A、(心理学)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认识过程D、心理现象3.个性心理是通过A 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心理过程B、认识过程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4.通过分析学生的图画、日记、作文、考卷以及课外小组活动中制作的模型来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方法称为 C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产品分析法D、调查法5.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控制条件,并结合自己的任务,来探求人世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称为 D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四、辨别正误1.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是人心理活动的两个不同的心理现象。
√2.认识过程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五、简答1、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有何联系?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有哪些?其意义表现在哪方面?第二章需要和动机一、名词解释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尖人脑中的反映。
2.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二、填空1.需要可根据起源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根据对象的性质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马斯洛把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3.动机的功能体现在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维持和调整的功能三方面。
三、辨别是非1.一个人想什么、说什么、需要什么,完全是由其主观所决定的,与社会现实无关。
心理学第三章
问答题:如何指导学生对情绪情感的调节?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调整认知) 4、教会学生情绪 调节的方法 (1)认知调节法 (2)合理宣泄法(自我排 解) (3)意志调节法 升华作用(4)转移注意法 (5) 幽默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言行时产生 的主观体验。如爱国、集体主义、责任心、事业心。 (2)美感 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 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 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 生的主观体验。
3、情绪情感的功能:
6、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出去玩。这种冲突矛盾是() A、多重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7、冬天上课,某学生既怕冷不想起床,又怕受到批评。由 此产生的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8、李明既想竞选班长,又怕会丢面子,这样的冲突我们称 之为()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美国学者普拉切克提出情绪三维模式,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具体表现在四个 方面: (1)快感度 愉快——不愉快 (2)紧张度 紧张——轻松 (3)激动水平 激动——平静 (4)强度 强——弱
2、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情绪的分类:
(1)心境 微弱的持续时间长的,带有弥散性的。 (2)激情 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的。(感情用事) (3)应激 出乎意料紧迫情况引的急速而高速紧张的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3章 社会与情感发展
放纵教养方式对孩子影响
➢ 不成熟,随意发挥自己 ➢ 冲动,易攻击 ➢ 缺乏责任感 ➢ 合作性差,很少为别人考虑 ➢ 自信不足
忽视教养方式对孩子影响
➢ 有较强的攻击性 ➢ 很少为别人考虑 ➢ 对人缺乏热情与关心 ➢ 更可能出现不良行为
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影响
➢ 学业成绩(关心,体谅;较高要求) ➢ 自我价值(情感温暖与理解) ➢ 心理健康(亲子交流,适度放手)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三水平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六阶段 惩罚与服从 天真的利己主义 好孩子定向 维护权利和社会秩序 社会契约 普遍的伦理原则
道德发展三因素
➢ 认知 ➢ 情感 ➢ 意志:
子顺:“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仍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及自然也。”
第四节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3章 社会与情 感发展
第3章 社会与情感发展
学习目标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 ➢情绪调控方法 ➢不同年龄儿童的自我意识 ➢皮亚杰道德认知三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 里 克 森 ( Erik Homburger Erikson , 1902— 1982)当时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建立了代 表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他认为个性的发 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提出心理 社会发展理论。
❖ 听音乐 ❖ 旅游 ❖ 参加体育
锻炼
4.主动体验积极的情绪
5.学会表达情绪
❖ 表达消极的情绪对健康大有好处 ❖ 遇到情绪困扰的时候,告诉能帮助你的人 ❖ 记日记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需要、动机和兴趣发展特点
需要的发展
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如从生理需要到社会需要,从物 质需要到精神需要等。
动机的发展
幼儿动机的产生往往与需要相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机的社会性逐 渐增强。
兴趣的发展
幼儿的兴趣比较广泛但不稳定,容 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 幼儿的兴趣也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 征和个体差异。
02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情绪情感概述
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包括喜、怒、 哀、乐等基本类型。
情绪情感的作用
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具有重 要地位,对幼儿的认知、行为和社 会性发展等方面均产生深远影响。
幼儿情绪情感特点
01
02
03
易变性
幼儿情绪情感容易受外界 影响,变化较快,稳定性 相对较差。
思维们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事物,思维过程具有 直观性和行动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 维过渡。
语言
语言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工具。幼儿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同时也通过语言来学习和了解周围的世界。幼儿的语言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 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且受到家庭、社会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提高幼儿自制力
通过规则约束、情绪控制等方式,提高幼儿 的自制力水平。
04
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
个性倾向性概述
定义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 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 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
向和选择。
组成部分
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和世界观等组成。
特点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活跃、最 积极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 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周围 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
3第三章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单选:“小李大学毕业之际有两种选择:一是当中学教师, 当教师工作很稳定、压力较小,但工资收入较低;一是去外 资企业做职员,做职员收入较高,但工作压力大、风险大。 小李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才好?”在上述材料在中,小李所面 临的动机冲突类型为(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2、压抑: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抑制到无意 识中去。选择性遗忘
3、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
的解释但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 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酸葡萄: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 甜柠檬: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 4、移置: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
(三)意志过程的规律(判断、选择) 1、意志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1)认识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2)意志对认识过程具有反作用。
2、意志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1)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 动的阻力。(积极和消极情感) (2)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胜不骄,败不馁)
(四)意志的品质(一级)
2、情绪、情感的关系 区别:(简答)
情绪
情感
稳定性
情境性、暂时性 稳定性,持久性
强度
强度大,带有冲动性 内隐,较为深沉
赖以产生的需要
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
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1、情绪的分类 根据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分为: (1)心境
独断 受暗示性(盲从)
有没有人监督?(意志的自觉性或独立性)
3、自制性 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不为环境中各种诱因
第三章 情绪与意志的发展与 PPT课件
一、情 绪
• ①心境 •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 性的心理状态。 • ②激情 •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 ③应激 •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 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一、情 绪
• (3)情绪的功能(了解) • ①信号功能 • 情绪的信号功能体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 态度通过一定的情感表达方式传递给别人并加以影响。 • ②调节功能 • 情绪的调节功能又称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人的活动具有 引发、促进和调控的作用。 • ③感染功能 • 情绪的感染功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相互影响和 产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更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人格力量去感染和影 响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一、情 绪
• 3、情绪规律在教学中的作用 • (1)情绪与学习效率 • ①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 • ②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操作与动机 水平之间呈现倒“U”曲线关系。操作困难 的代数问题的最佳状态,是处于较低的动 机水平,操作初步算术技能的高峰,是处 于中等动机水平。
一、情 绪
二、意志
2、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①动机斗争(重点:选择题频率较高) ◆双趋式动机斗争。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 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又称双趋冲突。 ◆双避式动机斗争。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 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又称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 ◆第四,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 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第三章 情绪与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一、情 绪
• 1、情绪概述 • (1)情绪的概念 •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 体验。 • (2)情绪的分类 • 一般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 惧”四种基本形式;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 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 激情和应激。(填空、选择)
第3章情绪情感、意志发展与学习教育
第 3 章情绪感情、意志的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 自我防守体制的功能是【】A.信号功能B.保持心理均衡C.正面面对创伤D.指向功能2. “怒气冲天”这个词语所描绘的心理活动是【】A.认知过程B.感情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过程3. 有些残疾人经过惊人的努力而变为世界有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变为一位说话流畅的演说家。
这属于【】防守体制。
A.抵消B.移置C.反向形成D.过分代偿4. “三天捕鱼两天晒网”是意志缺少【】的表现。
A.自觉性B.坚决性C.自制性D.坚韧性5. 快乐时载歌载舞、惧怕时惊慌失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A.面部表情B.姿态表情C.语言表情D.语调表情6. “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2013 年滨州阳信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热爱感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亲密B.情绪是主观意识体验C.情绪状态不简单自控D.情绪为刺激所惹起8. 以下哪一种现象是反应人的心境的情绪状态【】A.画饼充饥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C.人逢好事精神爽D.反复无常9. “一个小丑进城赛过一打医生。
”这说明情绪和感情拥有的功能是【】A.信号功能B.调控功能C.激励功能D.健康功能10. 事业心、荣誉感属于【】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心境11. 俗语说“人逢好事精神爽”,这类情绪状态属于【】 ( 济南市中)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忱12. 因为缺少准备,不可以办理,不可以驾御或挣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境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A.快乐B.悲痛C.愤慨D.惧怕13. 信息加工过程中记忆三个过程是指【】A.变换、编码和储存B.编码、储藏和提取C.识记、保持和忘记D.识记、保持和再现14. 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慨,难以回敬,转而踢倒身旁的板凳,把A.压迫B.置换C.升华D.投射15. 以下说法中切合弗洛伊德对于“自我防守体制”的表述的是【】A.它是“超我”的活动体制B.它是一种压迫或控制能力C.绝大多数“防守体制”有踊跃意义D.它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一种能力16. 小明既想参加演讲竞赛锻炼自己,又怕讲不好被他人耻笑。
第三章 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一、2.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今日事,今日毕”,这是为了锻炼学生意志的(自制性)4.(快乐和兴趣)是幼儿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幼儿的基本情绪有愉快、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悲伤等。
所有这些不同的情绪,在出生到半岁左右陆续发生。
快乐和兴奋是两种最基本的正性情绪11.有些残疾人通过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变成一位说话流利的演说家。
这属于(过度代偿)防御机制12.“灰心伤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心境)16.人将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致命打击主动遗忘的防御机制称为(压抑)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冲动、观念或情感压抑到潜意识中去17.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自我防御机制”的表述的是(它是一种压抑或克服能力)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的活动机制,绝大多数具有消极意义,能引发个体心理障碍,是先天的一种能力22.情感的文饰是(青年初期)的情感特点中学生(青年初期)的情感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性的性质27.中等程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识活动的效果,而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这体现了情绪的(组织功能)情绪和情感的组织功能表现为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具有干扰和破坏的作用29.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是(实现所做出的决定)行动计划制订后,执行计划,采取有效的行动,是意志行动的关键步骤35.个体对挫折的反应和应对取决于(对挫折的认知)39.小怪去买东西,人家多找了10元,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送出去,最后他想如果是别人的话,也应该不会送回去。
这属于(投射)自我防御机制投射是指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投射)于客观或别人二、1、压力(A.也叫应激状态C.是一个过程E.是一种身心反应)3、情绪和情感由(A.主观体验C.生理唤醒D.外部表现)组成5.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有(A.任性E.怯懦)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8-第一章-基础心理学-情绪、情感和意志
基础心理学-情绪、情感和意志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一单元情绪和情感概述第二单元情绪理论第三单元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第四单元情绪、情感的种类第五单元意志第一单元情绪和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比较:L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内心体验。
2.情绪和情感能看到表情变化,认识过程不能。
3.情绪和情感会引起生理变化,认识过程不伴有这种变化。
4.情绪、情感的结构由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表现。
(二)表情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活动的模式,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
身段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动作上的变化,包括手势、身体姿势。
言语表情:是情绪和情感在说话的音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表现。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二者密不可分,情绪表现情感,情感制约情绪。
区别:LX寸象不同,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情感只有人特有。
2,需要不同,情绪与生物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是社会性需要。
3.特征不同,情绪带有情境性和不稳定性:情感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4.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情感一般较弱,较少冲动性,外部表现不明显。
联系: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婴儿早期通过情绪来传递信息,表达自己需要,获得成人的关心。
1.成人生活中,通过情绪与他人交流:微笑、点头,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情绪、情感对内驱力起着放大和增强作用(三)组织功能情绪情感对活动: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第三章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一、情绪、情感及其功能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关系
1.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和情感的中介。
2.关系:(1)区别: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2)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分类:
根据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类型;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2.情感的分类(社会内容角度划分):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求知欲、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惊奇感、问题解决的喜悦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问题不解的苦闷感等)。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动机(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组织(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调节组织作用,消极的情绪情感具有干扰破坏作用)、信号(人际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健康(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感染(互相传递和感受,具体表现为“共鸣”和“移情”)、强化、迁移、疏导、协调。
二、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1.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 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办法(认知调节法艾利斯情绪ABC理论;合理宣泄法;意志调节法;转移注意法;幽默法)5. 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三、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
1.否认: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不承认似乎就不痛苦;
2.压抑: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加以抑制到无意识中去(如选择性遗忘);
3.合理化(文饰):无意识的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两种表现: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4.移置:无意识的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被打后踢板凳);
5.投射: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于客观或别人(如“是别人也会这么做”)
6.退行: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对应技巧和方式,而使用原先比
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
7.升华: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如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
8.幽默: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
9.认同:无意识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之长归为己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借以排解焦虑与适应的一种防御手段;
10.反向形成: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有强烈性冲动压抑的人积极参与检查淫秽读物或影片的活动);
11.过度代偿: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残疾成为运动员,口吃成为演说家);
12.抵消:一个不能接受的行为象征性地而且反复地用相反的行为加以现实,以图解除焦虑(说了不吉利的话吐口水;打碎碗“岁岁平安”)。
四、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1)情感体验的内容日益丰富;(2)情感表现的深刻性逐步增加;(3)友谊感逐渐发展;(4)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5)高级情感得到进一步发展(最重要特征);(6)情绪情感的稳定性明显增强;(7)情绪情感的自控力不断增强。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1. 中学生情绪的发展:
(1)初中生情绪的发展: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2)高中生情绪的发展:情绪的延续性;情绪的丰富性;情绪的特异性;情绪体验的深刻性;情绪体验更加细腻。
2. 中学生情感的发展
特点:(1)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2)情感两级性明显;(3)情感不断深刻;(4)情感逐渐稳定
尽管两级性明显,但还是逐渐趋于稳定,主要表现在:(1)对情感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逐渐提高;(2)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性的性质;(3)情感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5)情感的外露和表达已趋于理性化。
第二节意志与教育
一、意志及其品质
(一)意志的概念: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依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的特征:1. 意识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为;2. 意志对活动具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3. 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 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三)意志过程的规律:认识过程是意志过程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四)意志的品质:
自觉性(VS 受暗示性、盲从、独断性):一个人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果断性(VS 优柔寡断、草率武断):一种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
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自制性(VS 任性、怯懦):一个人善于控制盒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坚韧性(VS 动摇性、执拗性):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二、意志行动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采取决定阶段/确定决定阶段)
1、动机斗争:
双趋冲突: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填报志愿又想选文科又想选理科);
双避冲突: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怕学习又怕处分);
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想做班干服务,有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
多重趋避冲突: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毕业择业)
2、确定目标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二)执行决定阶段(关键步骤)
克服困难必须依赖于以下的心理条件:1.坚定的信号和崇高的世界观是动机的基础,是克服困难最基本的条件;2. 行动目的的性质对克服困难也有重要意义;3. 对行动胜利的美好前景的憧憬,对行动失败可能招致严重后果的认识也会极力人们去挑战困难;4. 执行计划的坚定性。
三、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二)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制能力;
(三)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四)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
(五)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六)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七)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