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wm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合集下载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八面体场中的中心原子d轨道
X X
X MX X X
八面体场中d轨道的分裂
球形场
成键作用和电子结构 八面体场中的d轨道能级分裂
Eeg-Et2g=Δo 2Eeg+3Et2g=0
成键作用和电子结构 四面体场中的中心原子d轨道
成键作用和电子结构
八面体和四面体晶体场能级分裂图
Δt= 49Δo
平面四方形 线形
16
对于Fe3+而言,它的内轨型配合物与外轨型配 合物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1和5,差距甚大。这使 得它们的磁性不同。因而用磁性可以判断Fe3+的6配 位络合物属于哪种杂化类型。例如:
配离子 计算磁矩 实测磁矩 杂化类型
Fe(CN)63- 1.73 Fe(H2O)63+ 5.92
2.3 内轨型(低自旋) 5.88 外轨型(高自旋)
10
1. ns np nd 杂化 (外轨型配合物)
例 讨论Fe(H2O)63+ 配离子中的成键情况Leabharlann 解:3d4s
4p
4d
Fe [Ar]
Fe3+ [Ar]
Fe3+ [Ar]
sp3d2( 外 轨 型 )
Fe3+ [Ar]
d2sp3( 内 轨 型 ) 铁(III)离子的内轨型和外轨型电子构型
11
3d
Ni [Ar]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1
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 配位化合物定义 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几个配体分子(或离子)
以配位键相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通常称为配位 单元,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
配位阳离子: [Co ( NH3 )6 ]3+ 和 [Cu ( NH3 )4]2+ 配位阴离子: [Cr(CN)6]3- 和 [Co(SCN)4]2- 中性配合物分子:Ni(CO)4 和Cu(NH2CH2COO)2

第四章 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四章  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中心离子的氧化数相同,随半径增大,d电子离核越远,受晶体场 的影响越大,分裂能越大。如
[CrCl6]3- △○=162.7kJ.mol-1 [MoCl6]3- △○=229.7kJ.mol-1
2023/2/19
20


dxy
dyz
dxz
Dx2-y2
dz2

正八面体 6 -4.00 -4.00 -4.00 6.00 6.00 10.00
正四面体 4 1.78 1.78 1.78 -2.67 -2.67 4.45
平面正方 4 2.28 -5.14 -5.14 12.28 -4.28 17.42
直线
2 -6.28 1.14 1.14 -6.28 10.28 16.56
2023/2/19
9
●内轨型配合物
——定义 中心离子以部分次外层轨道((n-1)d轨道)与外层轨 道(ns、np轨道)杂化,再与配体成键 ——特点
•配体对中心离子影响大 •d轨道电子排布发生了变化,未成对电子数减小,磁性减小 •配位键稳定性强,键的共价性较强,水溶液中较难离解为简 单离子 ——示例 [Ni(CN)4]2-、[Fe(CN)6]3-、Fe(CO)5、[Cr(H2O)6]3+
4d
5s
5p
sp杂化
2023/2/19
3
(2)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有两种构型。例,Ni2+
3d
4s
4p
●四面体构型 例,[Ni(NH3)4]2+。sp3杂化
3d
4s
4p
sp3杂化 ●平面正方形构型 例,[Ni(CN)4]2-,dsp2杂化,方向指向平面正 方形的四个顶点,Ni2+位于中心,4个CN-分占4个角顶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2
根据这个结构, 可以推测 Cu2+的配合物应当很容易地失去未配对的4p电子而迅速氧化为Cu3+, 但事实并非如 此。
因此, 价键理论有其局限性。它被配位场理论或分子轨道理论取代是必然的。
13
4.2 晶体场理论 1929年由Bethe提出, 30年代中期为Van Vleck等所发展, 及Puling的价键理论处于同一时代, 但当时并未引起
17
由于电子的总能量, 亦即各轨道总能量保持不变, eg能量的升高总值必然等于t2g轨道能量下降的总值, 这就是所谓的重 心守恒原理(原来简并的轨道在外电场作用下如果发生分裂, 则分裂后所有轨道的能量改变值的代数和为零)。
将eg和t2g这两组轨道间的能量差用△o或10Dq来表示, △o或10 Dq称为分裂能, 根据重心守恒原理, 则
的伸展较3d轨道远, 5d轨道在空间的伸展又比4d轨道远, 因而易受到配体场的强烈作用。
27
(4) 配体的本性 将一些常见配体按光谱实验测得的分裂能从小到大次序排列起来, 便得光谱化学序:
这个化学序代表了配位场的强度顺序。由此顺序可见:对同一金属离子, 造成△值最大的是CN-离子, 最小的是I -离子, 通常把CN-、NO2-等离子称作强场配体, I-、Br-、F-离子称为弱场配体。
优点:能够说明一些配合物的配位数、几何构型和稳定性。 缺点:将中心原子和配体都看作是没有内部结构的点电荷——离子键,不能说明配合物的磁学性质和光学性质。
3
➢价键理论 Sidgwick(1923)和Pauling(1928)提出了配位共价键模型,考虑了中心原子和配体的结构,能较好地说明许多配
合物的配位数、几何构型、磁性质和一些反应活性等问题。
显然, 配合物的配位数就是中心原子在成键时动用的空轨道数。

配合物化学键理论

配合物化学键理论



强场:o > P 弱场:o < P
d5 型
强场o > P
弱场o < P
(4) 影响CFSE的因素 ① d电子数目; ② 配位体的强弱; ③ 晶体场的类型
表1 过渡金属络离子的稳定化能(CFSE)
弱场CFSE/Dq
dn d0 离子 Ca2+,Sc3+ 正方型 0 正八面体 0 正四面 体 0 正方型 0

中心离子用外层(n-1)d,ns,np杂化轨道与电负性 较小的配位原子,如CN-、NO2-等形成内轨型配合 物。例如[Fe(CN)6]3-配离子,Fe采用d2sp3内轨型 杂化轨道,配合物的键能大,稳定,在水中不易 离解。
(3)内、外轨型配合物的测定---磁矩

由磁矩可判断内轨或外轨型配合物

s n—分子中未成对电子数
z
y
x
x
dz2
y z
dx2-y2
z
x
x
y
dxy
dxz
dyz
1.分裂能 (1)分裂能与配合物几何构型的关系

八面体型的配合物
在八面体型的配合物中,6个配位体分别占据八 面体的6个顶点,由此产生的静电场叫做八面体场。
(1)八面体场
八面体场中d轨道能级分裂
dz2 dx2-y2 eg 3 5 Δo =6Dq Δ o =10Dq 2 5 Δ o = 4Dq t2g dxy dxz dyz
[CrCl6]313600
[MoCl6]319200
分裂能与配位体的关系:光谱化学序列
[CoF6]3- [Co(H2O)6]3+ [Co(NH3)6]3+ o/cm-1 13000 18600 22900 [Co(CN)6]334000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配位化合物.doc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配位化合物.doc

《元素化学》讲义要点第4章配位化合物教学要求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组成,命名,分类。

2.掌握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内容。

3.掌握配位平衡,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的概念和意义。

4.掌握配合物的有关计算:能应用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计算配离子的稳定性。

5.了解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及与其它平衡的关系。

教学重点:1.配合物的异构现象;2.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3.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1.晶体场理论;2.配位平衡的有关计算。

主要内容:§5.1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与分类§ 5.2配合物的空间构型§5.3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5.4配合物的稳定性及有关计算教学时数8学时(含辅导)教学内容§5.1配合物的命名与分类“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所决定的”。

配合物这门科学的诞生和发展,也是人类通长期过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到某些自然现象和规律,加以总结发展的结果。

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发现的第一个配合物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亚铁氟化铁Fe4[Fe(CN)6]3(普鲁士蓝)。

它是在1704年普鲁士人狄斯巴赫在染料作坊中为寻找蓝色染料,而将兽皮、兽血同碳酸纳在铁锅中强烈地煮沸而得到的。

后经研究确定其化学式为Fe4[Fe(CN)6]3o近代的配合物化学所以能迅速地发展也正是生产实际需要的推动结果。

如原子能、半导体、火箭等尖端工业生产中金属的分离楼术、新材料的制取和分析;50年代开展的配位催比,以及60年代蓬勃发展的生物无机化学等都对配位化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目前配合物化学已成为无机化学中艮活跃的一个领域。

今后配合物发展的特点是更加定向综合,它将广泛地渗透到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以及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等领域中去。

如生物固氮的研究就是突出的一例。

§5.1.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配合物的定义当将过量的氨水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逐渐变为深蓝色,用酒精处理后,还可以得到深蓝色的晶体,经分析证明为[C U(NH3)4]SO4.C U SO4+4NH3=[C U(NH3)4]SO4在纯的C U(NH3)4]SO4溶液中,除了水合硫酸根离子和深监色的C U(NH3)4]2+离了外,几乎检查不出Cu丹离子和NH3分子的存在。

2013-第三章--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解析

2013-第三章--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解析
CN-与CO相似,既有可配位的孤电子对,又有 与d轨道对称性一致的π* 轨道可接受d电子的配位。
与羰基配合物成键过程相似,CN-配体中C上的 孤电子对向金属的杂化空轨道配位,形成σ配键,金 属的d电子向CN- π* 轨道配位,形成d-pπ配键。
(3) 烯烃配合物
1827年,Zeise合成了K[ PtCl3(C2H4) ]·H2O,这是第 一个有机金属化合物,但其结构直到120多年后才确定。 乙烯的成键π电子向铂的杂化轨道配位,按成键的对称 性应为σ配键;金属d轨道的电子向乙烯的 π* 轨道配位, 形成d-pπ配键。
z
y x
1. d轨道的分裂
dz2
dyz
dxz
dx2-y2
z
y
x
dxy
d 轨道分裂情况 八面体场中:
dz2 , dx2-y2, 轨道能量升高 (eg 或 dγ) dxy, dyz, dxz 轨道能量降低 (t2g 或 dε) 四面体场中:
dz2 , dx2-y2, 轨道能量降低 (eg) dxy, dyz, dxz 轨道能量升高 (t2g)
dx2-y2
x y
极大值指向面心
dxy
x
y
极大值指向棱的中点
1. d轨道的分裂 ( 在Oh场中的分裂 )
分裂能 o = 10 Dq 场强参数Dq: D—中心离子的
极化度 q:配体电荷
Dq具有能量单位
重心守恒原理: 分裂前后五个d轨 道的总能量相等
没有不成对电子
稳定性:内轨型配合物 > 外轨型配合物
根据实验测得的有效磁矩,判断下列各种离子分
别有多少个未成对电子?哪个是外轨?哪个是内轨?
① Fe (e n22)
5.5 B.M.

3配位化学基础

3配位化学基础

§3-4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与 化学键理论
真正稳定的体系(热力学稳定):在一定条 件下体系的各种可能变化都不能自发进行, 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表观稳定的体系(动力学稳定):至少有一 种可能变化会自发进行,但变化的速度很缓 慢以致不可测量
配合物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1. 中心离子的电荷、半径、电子构型 2. 配位体的种类和配位键的类型 3. 配位体的数目多少及其空间配臵 σ-配体: 配位体用配位原子的孤对电子与中心 离子形成σ键 π-配体:配位体用其π电子形成配位键 π-酸配体:既有σ键也有反馈π键的形成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价键理论(VBT)
晶体场理论和配位场理论(CFT, LFT)
分子轨道理论(MOT)
• 1931 年, Pauling建立和发展了配合物的价 键理论, Pauling 的轨道杂化概念,可以解 释大多情况下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磁性。但 对吸收光谱、配合物的稳定性和畸变等问题 解释不好 • 五十年代后,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由于引入 了1929 年物理学家 Bethe和van-Vleck 提出 的晶体场理论CFT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改进 的晶体场理论称为配位场理论LFT • 新近又发展了分子轨道理论MOT
反应在大约 70 oC温度下才能迅速进行,反应经过 一个中间体[Co(en)(NO2)4]-, 如果将溶剂全部除去, 得到的固体仍含有相当量的中间体,因为它是一个 惰性配离子
3. 非水溶剂中的合成
许多取代反应可以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常用的有 机溶剂有乙醇、丙酮、苯、乙腈、硝基甲烷等。 例如:制备[Fe(Bipy)3]Cl2配合物可在丙酮中或在 水-乙醇混合溶剂中进行 [Fe(H2O)6]2+ + 3bipy = [Fe(bipy)3]2++ 6H2O 若希望制备无水配合物,最好是直接采用无水盐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体场理论
配位场理论是晶体场理论的发展,分别 取其晶体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优点 结合而成。对中心离子与配体静电作用 部分用晶体场理论来处理,而共价作用 部分用分子轨道理论来处理。
遵循成键三原则:能量近似、最大重叠 和对称性匹配原则。
在理论上比晶体场理论等方法更为严谨, 所得的结果常用来补充晶体场理论的不 足。
一.判断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二.判断配合物的成键类型 三.判断配合物的磁性 四.价键理论的特殊应用
(一) 判断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杂化类型决定配离子的空间构型;杂化轨道数 等于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价键理论顺利地解释了配合物的分子构型:
配位数
2
3
4
杂化轨道
sp
sp2
sp3
4 dsp2
分子构型 直线 三角形 正四面体 正方形
配位数
5
杂化轨道 sp3d d2sp2,
分子构型 三角双锥
5 d4s 四方锥
6 sp3d2, d2 正八面体
➢ 2配位的配合物 [Ag(NH3)2]+
Ag+(d10)的电子结构:
4d
5s
5p
[Ag(NH3)2]+的结构 4d :
sp杂化 5p
H3N NH3
结果: [Ag(NH3)2]+形成前后, 中心原子的d电子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第4讲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主要研究中心原子和 配体之间结合力的本性;
并用来说明配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配 位数、几何构型、磁学性质、光学性质、热 力学稳定性、动力学反应性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静电理论 体场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无机化学-配位化学基础-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无机化学-配位化学基础-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解得: Et2 = + 1.78 Dq Ee = - 2.67 Dq
dxy ,dxz 和 dyz 轨道(即t 轨道) d x2-y2和 d z2轨道(即e 轨道)
( 3 ) 正方形场
sq = 17.42 Dq
四面体、八面体或正方形场中,中心金属离子5个d 轨道的能级分裂
t = 4.45 Dq
sq = 17.42 Dq
中心离子
电荷↑,半径↑, △ ↑
同一几何构型配合物的 △ : 八面体场△o
第二过渡系列中心离子 > 第一过渡系列(40 - 50%)
第三过渡系列中心离子 > 第二过渡系列(20 - 25%)
正八面体配合物ML6的△o (cm-1)
1 cm-1 = 1.23977 10-4 eV = 1.19 10-2 kJ.mol-1
电荷迁移跃迁: KMnO4 , K2CrO4 , HgO 等
(中心离子为d 0 或d 10的化合物)
互相极化 e(荷移跃迁) Mn+ ——— O2- ———→ Mn+
h
→ 显示互补色
E
hν e
O2-
1951年,几位化学家用CFT解释了 [Ti(H2O)6]3+的吸收光谱,应用于配合物,迅 速发展。
9.3.2.1 要点
1. 静电模型:配合物中Mn+ - L纯粹是静电作用,均
为点电荷,L是阴离子成偶极分子.
2. d 轨道能量分裂:
中心离子的d 轨道的能量在非球形对称的配位体形成
的晶体场中都升高,且发生分裂,分离能为 △ :
d4 – d7 构型中心离子在 八面体强场和弱场中d电子的排布
弱 场 ( △o < P )
d4

第3章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3章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Mn2+ < Co2+ Ni2+ < V2+ < Fe3+ < Cr3+ < Co3+ < Mo3+ < Rh3+ < Ir3+ < Pt4+
3. 晶体场理论
3. 晶体场理论
(3)配体的性质和光谱化学序
(A)同一金属、不同配位原子对的影响 I < Br < Cl < S < F < O < N < C
MXL5:拉长 / 缩短八面体
3. 晶体场理论
3. 晶体场理论
3.2 晶体场分裂能( )及其影响因素
晶体场分裂能( ):d轨道能量分裂后,最高能量d轨道与最低能量 d轨道之间的能量差。相当于1个电子从能量最低d轨道跃迁至能量最高d 轨道所需吸收的能量。
影响因素:
(1)晶体场类型
八面体场、四面体场、平面正方形场· · · · · ·
[Co(NH3)6]3+
o = 23000 cm-1
(C)中心金属离子半径:半径越大, 越大。 中心离子半径越大,d轨道离核越远,易在配体场作用下改变能量, 增加。 同族元素, 随中心离子轨道主量子数的增加而增加: 3d4d, 增加约40%50%; [Co(NH3)6]3+ [Rh(NH3)6]3+ 4d5d, 增加约20%25%
原子半径减小 电负性减小
(B)光谱化学序列 (spectrochemical series) 弱场 I-<Br-<S2-<SCN-<Cl-<NO3-<F-<(NH2)2CO<OH- ~
CH3COO- ~ HCOO-<C2O42-<H2O<NCS-<gly-<CH3CN<edta4<py < NH3<en<NH2OH<bpy<Phen<NO2-<PPh3<CN-<CO 强场

第三章 配合物化学键理论

第三章 配合物化学键理论

1 d 轨道在晶体场中的分裂
d 轨道在八面体场中的能级分裂
•dxy、dxz 、 dyz 、 dx2-y2 、 dz2在球形 对称场中,受到的作用相等,为简 并轨道;
•若有一个配合物ML6,M处于八面 体场oh中,由于L沿着x、y、z轴方向 接近中心离子, dxy、dxz 、 dyz 正好 插入配位体L的空隙中间,受静电排 斥相对较小,能量较低、而dx2-y2 、 dz2正好正对着配位体L,受静电排 斥相对较大,能量较高。
(σ-π的协同效应)
当配位体给出电子对与中心元素形成 键时,如果中心元素的
某些d 轨道(如dxy、dyz、dxz)有孤电子对,而配位体有空的p分子轨
道(如CO中有空的 p*轨道) 或空的 p或 d 轨道,而两者的对称性又匹 配时,则中心元素的孤对 d 电子也可以反过来给予配位体形成所谓
的“反馈 p 键”,它可用下式简示:
⑴ 正八面体配离子中d轨道的能级分裂 在过渡金属的自由离子中,五个d轨道的空间取向虽 然不同,但他们的能量却是相同的,是五个简并轨道,设 其能量为E。如果中心离子处在球形对称的电场中,由于 负电场在各个方向的斥力相同,五个d轨道能量升高的程 度也相同,因此,五个d轨道的能量虽都有升高,但并不 发生分裂,设其能量E=0 Dq。
d 轨道在四面体场中的能级分裂
在球型场中 在四面体场中
组轨道的能量与八面体场中正好相反。其能量差用 符号△T表示: △T = E(t2g) - E(eg)
d 轨道在平面正方形场中的能级分裂
在球型场中 在平面四边形场中
dx2–y2
dx2–y2
dz2
Δ
0
eg
dxy dxy dxz dyz dxz
2/3Δ dz20 dyz1/12Δ 0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The Chemical Bond Theories of Complexes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处理中心原子(或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键合本质问题,用以阐明中心原子的配位数、配位化合物的立体结构以及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动力学性质、光谱性质和磁性质等。

几十年来,提出来的化学键理论有: 静电理论(EST) Electrostatic Theory 价键理论(VBT) Valence Bond Theory 晶体场理论(CFT) Crystal Field Theory分子轨道理论(MOT)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角重叠模型(AOM) Angular Overlap Model在这一节中,我们讲授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和角重叠模型在后续课程中学习。

一、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 )L .Pauling 等人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初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首先用此理论来处理配合物的形成、配合物的几何构型、配合物的磁性等问题,建立了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在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的领域内占统治地位达二十多年之久。

1.价键理论的基本内容:(1) 配合物的中心体M 与配体L 之间的结合,一般是靠配体单方面提供孤对电子对与M 共用,形成配键M ←∶L ,这种键的本质是共价性质的,称为σ配键。

(2) 形成配位键的必要条件是:配体L 至少含有一对孤对电子对,而中心体M必须有空的价轨道。

(3) 在形成配合物(或配离子)时,中心体所提供的空轨道(s 、p ,d 、s 、p 或s 、p 、d)必须首先进行杂化,形成能量相同的与配位原子数目相等的新的杂化轨道。

2.实例:(1) 主族元素配合物 Be 4O(CH 3COO)6:每个Be 原子都采取sp 3杂化-4BF :B 原子为sp 3杂化,正四面体构型 -36AlF :-3][ Al 3+周围共有12个价电子 Al 3+采取sp 3d 2杂化 (2) 过渡元素配合物a .(n - 1)d 10电子构型中心体+243)Zn(NH sp 3杂化 正四面体-3HgI sp 2杂化 平面三角形b .(n - 1)d 8电子构型中心体F Al F F F FF+243])[Ni(NH sp 3杂化 正四面体 -24]Ni(CN)[ dsp 2杂化 平面四方-24PtCl dsp 2杂化 平面四方c .(n - 1)d x (x <8)电子构型中心体-36Fe(CN) d 2sp 3杂化 正八面体+363])[Co(NH d 2sp 3杂化 正八面体 +263])[Co(NH sp 3d 2杂化 正八面体-36FeF sp 3d 2杂化 正八面体3.讨论:(1) 配合物中的中心体可以使用两种杂化形式来形成共价键:一种杂化形式为(n - 1)d 、n s 、n p 杂化,称为内轨型杂化。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K[PtCl5(NH3)] 五氯一氨合铂(Ⅳ)酸钾
2020/6/15
再如:
[Zn(OH)(H2O)3]NO3 硝酸一羟基三水合锌(Ⅱ)
[Co(NH3)5 (H2O)]Cl3 氯化五氨一水合钴(Ⅲ)
[Fe(CO)5]
五羰(基)合铁
[Co(NO2)3 (NH3)3] 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Ca(EDTA)]2- 乙二胺四乙酸根合钙(Ⅱ)配离子
2020/6/15
试试看: [CoCl(NH3)(en)2]SO4 命名: 硫酸 一氯 一氨 二(乙二胺)合钴(Ⅲ)
内界:
[CoCl(NH3)(en)2]2+
外界:
SO42-
中心原子: Co3+
配位体: Cl- NH3 en 配位原子: Cl N
配位数:
6
2020/6/15
配合物的分类
螯合物: 一个中心原子与多齿配体成键形成具有
H3N OH
反式 trans-
HO NH3
草酸 草酸
H3N O Pt
H3N O
Pt
H3N OH 不能反应
O C
CO
两种不同的二氯二氨合铂异构体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顺2式020/具6/15有抗癌活性,而反式则没有。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一.价键理论 (一)理论要点
1.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形成配离子。 配位键:特殊的共价键。 一方提供共用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 如 NH4+等
向进攻配离子时,dz2、dx2-y2轨道和配位体处于迎头相 碰的状态,这些轨道受负电荷配体的静电排斥较大, 因而能量升高。而dxy dxz dyz不处于迎头相碰的状态, 因而能量降低。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主要性质
稳定性
通常,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主要指热稳定性和配合物在溶液中是否容易电离出其组分(中心原子和配位体)。 配位本体在溶液中可以微弱地离解出极少量的中心原子(离子)和配位体,例如〔Cu(NH3)4〕2+可以离解出少 量的Cu2+和NH3:
配位本体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很相似,也有其离解平衡常数,称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
更高配位数的化合物中,八配位的可以是四方反棱柱体、十二面体、立方体、双帽三角棱柱体或六角双锥结 构;九配位的可以是三帽三角棱柱体或单帽四方反棱柱体结构;十配位的可以是双帽四方反棱柱体或双帽十二面 体结构;十一配位的化合物很少,可能是单帽五角棱柱体或单帽五角反棱柱体;十二配位的如[Ce(NO3)6],为理 想的二十面体;十四配位的为双帽六角反棱柱体。再高的配位数非常罕见,如PbHe15,该离子中铅的配位数至少 为15。
配合物的稳定性符合软硬亲和理论,即软亲软、硬亲硬。

基本结构
0 1
构型
0 2
异构现象
0 4
几何异构
0 6
结构异构
0 3
立体异构
0 5
光学异构
配位化合物的构型由配位数所决定,也就是化合物中心原子周围的配位原子个数。配位数与金属离子和配体 的半径、电荷数和电子构型有关,一般在2-9之间,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的配合物中常会出现10以上的配位数。
在命名配位化合物时,一般遵循中文IUPAC命名法,命名规律有:
命名规则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的能级分裂示意图一、配合物的命名(供高中生学习使用)
(1)配合物的命名,关键在于配合物内界(即配离子)的命名
处于配合物内界的配离子,其命名方法一般依照如下顺序:自右向左是配位体数——配位体的名称[不同配位 体名称之间以中圆点(·)分开] ——合——中心离子的名称——中心离子的化合价。

2020高中化学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2020高中化学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Fe3+ 3d5 3d
4s 4p
4d
sp3d2杂 化
sp3d2 3d
无机化学 第11章
2、中心离子用外层(n-1)d,ns,np杂化轨道与电负性较 小的配位原子,如CN-、-NO2-等形成内轨型配合物。例 如[Fe(CN)6]3-配离子,Fe采用d2sp3内轨型杂化轨道,配 合物的键能大,稳定,在水中不易离解。
无机化学 第11章
第二节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一、价键理论
无机化学 第11章
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的化学键是配位键,是由中心离 子M提供空的杂化了的价电子轨道,接受配位体L提供 的孤电子对,形成σ配键M←L;配位键的本质是共价性 的;为了提高成键能力,中心离子的空轨道在成键过程 中进行各种类型的杂化,杂化轨道的类型决定着配合物 的空间构型。根据参与杂化的轨道能级不同,配合物分 为外轨型和内轨型两种。
无机化学 第11章
4、 配合物中的d-pπ配键(反馈键)
过渡金属与羰基、氰、链烯烃、环烯烃等含有π电子配体 形成的配合物都含有d-p π配键(反馈键)。
(1) 羰基配合物 单核配合物:Ni(CO)4、Fe(CO)5 等; 双核配合物:Fe2(CO)9、Co2(CO)8 等;
无机化学 第11章
无机化学 第11章
形成内轨型条件是M与L之间成键放出的总能量在克服 成对能(P)后仍比形成外轨型的总键能大。
无机化学 第11章
例11-3 讨论Co(CN)63- 的杂化与成键情况 解 Co3+ 3d6 , CN- 为强配体,使Co3+ 的6个d 电子 重排,空出的2个3d轨道参与杂化,中心采取d2sp3杂化, 配离子 Co(CN)63- 为 正八面体构型。
重排
无机化学 第11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不同的配合物的值不同.
2-2-2 d 轨道在四面体场中的能级分裂
在正四面体场中, 过渡金属离子的五条d轨道同样分裂为两组 , 一组包括dxy、dxz、dyz三条轨道, 用t2表示, 这三条轨道的极大 值分别指向立方体棱边的中点。距配体较近, 受到的排斥作用 较强, 能级升高, 另一组包括dz2和dx2-y2, 以e表示, 这两条轨道 的极大值分别指向立方体的面心, 距配体较远, 受到的排斥作用 较弱, 能级下降。
o = 166 kJ· mol-1
[Cr(H2O)6]3+ o = 208 kJ· mol-1 (b) 同族元素自上而下增大 , 3d < 4d < 5d 例:Fe2+ < Ru2+ < Os3+
2-3-3 晶体场类型的影响
一般来说,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同分裂能的关系如下: 平面正方形场 17.42 Dq Ni(CN)4 的 = 35500cm-1
稍小, 能量稍低, 简并的dxz、dyz的极大值与xy平面成45°角, 受 配体排斥作用最弱, 能量最低。总之, 5条d轨道在Sq场中分裂 为四组, 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①dx2-y2, ②dxy, ③dz2, ④dxz和dyz。
在球型场中
在平面四边形场中
dx2–y2
dx2–y2
dz2
Δ
0
eg
dxy dxy dxz dyz dxz
晶体场理论
( b ) 四面体场
实验测得: t = 4/9 o
t = 4.45 Dq E t2 - E e = t
2E e + 3E t2 = 0
解得: E t2 = 1.78 Dq E e = - 2.67 Dq
Hale Waihona Puke (1)(2)( c ) 正方形场: s = 17.42 Dq
2-3 对分裂能的影响
在过渡金属的自由离子中,五个d轨道的空间取向虽然 不同,但他们的能量却是相同的,是五个简并轨道,设其 能量为E。 如果中心离子处在球形对称的电场中,由于负电场在 各个方向的斥力相同,五个 d轨道能量升高的程度也相同, 因此,五个 d轨道的能量虽都有升高,但并不发生分裂, 设其能量E=0 。
2-2-1
2-1 晶体场理论(CFT)的基本要点
• d轨道分裂后,最高d轨道的能量与最低d轨道的能量差,称 为分裂能()
• 晶体场稳定能(Crystal field stabilization energy, CFSE):
d电子进入分裂轨道后的总能量往往低于未分裂时的总能量, 这个总能量的降低值称为晶体场稳定化能。稳定化能越大, 配合物越稳定。
Pauli不相容原理
• 一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可容纳两个电子,而这两个 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 第一电子层(K层)中只有1s亚层,最多容纳两个 电子;第二电子层(L层)中包括2s和2p两个亚层, 总共可以容纳8个电子;第3电子层(M层)中包 括3s、3p、3d三个亚层,总共可以容纳18个电 子……第n层总共可以容纳2n2个电子��
四面体场中的d轨道
由于在四面体场中 , 这两组轨道都在一定程度下避开了配体 、没有像八面体中 d 轨道与配体迎头相撞的情况 , 可以预料分裂 能△t小于△o,计算表明 △t=(4/9)△o 求出t2及e轨道的相对能量: △t=E(t2)-E(e)=(4/9)△o 3E(t2)+2 E(e)=0 解得: E(t2)=1.78Dq E(e)=-2.67Dq
晶体场的分裂能
o:(O: octahedral)八面体场d轨道的能级分裂能
o = 10 Dq , o 分为10等份,每份为1Dq.
t: (t: tetrahedral) 四面体场d轨道的能级分裂能 t = 4 / 9o= 4.45 Dq
Dq只是一个相对值的单位,不同的配离子Dq代表的 能量绝对值是不同的
2-3-1 弱场配位体和强场配位体的影响: 不同配位体所产生的△ 0 不同,因而△ 0是配位体晶体场 强度的量度。将配位体晶体场按强弱顺序排得的序列叫光谱 化学序列(Spectrochemical series):
2<H O<NCS– I–<Br–<Cl–, SCN–<F–<OH–< C 2O 4 2 <NO2<CO, CN– <edta<NH3<en<bipy <phen< SO 2 3
2/3Δ dz20 dyz1/12Δ 0
t2g
不同晶体场中的相对大小示意图
E = 12.28 Dq
d
x y2
2
E = 1.78 Dq d E = 0 Dq
d E = 6 Dq E = 2.28 Dq = 10 Dq d E = -4 Dq E = -4..28 Dq
d
z
2
能 量
= 4.45 Dq d E = -2.67 Dq
在球型场中
在四面体场中
组轨道的能量与八面体场中正好相反。
2-2-3 d 轨道在平面正方形场中的能级分裂
设四个配体只在 x、 y平面上沿±x和±y 轴方向趋近于中 心原子, 因dx2-y2轨道的极大值正好处于与配体迎头相撞的位 置, 受排斥作用最强, 能级升高最多。其次是在xy平面上的dxy
轨道。而 dz2仅轨道的环形部分在 xy平面上 , 受配体排斥作用
原来能量相等的五个简并d轨道,分裂为 两组d、d。 eg组,包括dx2-y2 、 dz2 ,能量上升6/10 Δo ; t2g组,包括dxy、dxz 、 dyz ,能量下降4/ 10 Δo 。两组能级差Δ0分裂能。 分裂能=10Dq:相当于1个电子从d跃迁到 d所需要的能量,E(d)-E(d)=10Dq。
全空(s0、p0、d0、f0)时比较稳定。
电子成对能 (Pairing energy ,P): 依洪特规则,电子分占不 同轨道且自旋平行时能量较低,如果迫使本来自旋平行分占 不同轨道的两个电了挤到同一轨道上去,必使能量升高,升 高的能量称为电子的成对能P 强场:o > P 弱场:o < P
高低自旋的预言
[Co(H2O)6]3+ o /cm-1 13000
[CoF6]318600
[Co(NH3)6]3+ 22900
[Co(CN)6]334000
初步看作是配位原子电负性的排列: 卤素 (4.0) < 氧 (3.5 )< 氮 (3.0) < 碳(2.5)
2-3-2
配体相同的条件下,中心离子的影响
(a) 同一元素随氧化态升高而增大 Fe2+ < Fe3+ [Cr(H2O)6]2+
第三章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一、价键理论 二、晶体场理论
三、分子轨道理论
邮箱:coordchem2016@ 密码:cc2016
本章学习要求
掌握并理解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和 分子轨道理论
2016/11/22
2
第二节 晶体场理论 2-1 晶体场理论(CFT)的基本要点
• (1)在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的作用,类似于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这种作用是纯粹的静电 排斥和吸引,即不形成共价键。 • (2)金属离子在周围配位体的电场作用下,原来能量相同 的五个简并d轨道发生分裂,分裂成能级不同的几组轨道; 分裂能Δ 的大小与空间构型及配位体中心原子的性质有关。 • (3)由于d轨道的分裂,d轨道上的电子将重新排布,使配 位化合物得到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CFSE的大小与Δ 和中心 原子的电子构型有关(电子成对能P)
d4:
d 1: d 8:
d 5:
d 9: d 6:
d 2:
d3:
d 7:
d10:
高自旋排布
低自旋排布
显然, d1、d2、d3、d8、d9、d10只有一种排布, 无高低自旋区别。
能量最低原理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 最低的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 也就是尽可能使体系能量最低. 一般来说,离核较近的电子具有较低的能量,随着 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的能量越来越大;同一层中,各 亚层的能量是按 s 、 p、 d、 f的次序增高的。这两种作用 的总结果可以得出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遵守下列次序: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 <6d<7p…
d 轨道在八面体场中的能级分裂
•dxy、dxz 、 dyz 、 dx2-y2 、 dz2在球形 对称场中,受到的作用相等,为简 并轨道;
•若有一个配合物ML6,M处于八面 体Oh场中,由于L沿着x、y、z轴方向 接近中心离子, dxy、dxz 、 dyz 正好 插入配位体L的空隙中间,受静电排 斥相对较小,能量较低、而dx2-y2 、 dz2正好正对着配位体L,受静电排斥 相对较大,能量较高。
d xy
s = 17.42Dq
四面体场
八面体场
E = -5.14 Dq
d xz d yz
正方形场
2-2-4 轨道能量的计算
(a)八面体场 eg轨道 的能量为E eg , t2g轨道的能量为E t2g E eg - E t2g = 10 Dq = o 2E eg + 3E t2g = 0 解得: E eg = 6 Dq E t2g = - 4 Dq (记住) (1) (2)
Hund规则
在等价轨道(相同电子层、电子亚层上的各个轨道)上排 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第一个含义是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 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洪特规则的第二个含义是对于 同一个电子亚层,当电子排布处于 全满(s2、p6、d10、f14) 半满(s1、p3、d5、f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