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8090301103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全二册)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校对:考试时长:150 分钟分值:150 分I 卷(选择题,共44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憎.恶(zèng)岑.寂(cán)流涎.(yán)锱.铢必较(zhī)B.目眦.(zì)攻讦.(jiān)拉纤.(qiàn)一蹴.而就(cù)C.瞋.目(chēng)绮.丽(yǐ)得逞.(chěng)昙.花一现(tán)D.折腾.(teng)帷.幕(weí)露.穷(lù)清沁.肺腑(qìng)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不及不离挥豁无度珍羞美味源源不断B.抱残守却诩诩如生转瞬即逝迫在眉睫C.相形见拙烟熏火燎宠然大物屈指可数D.莫名其妙震耳欲聋猝不及防冠冕堂煌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待人接物.(物体)自鸣.得意(表示)无动于衷.(内心)B.疾.言厉色(急速)胡作非.为(不对)灭顶..之灾(水漫过头顶)C.自顾不暇.(时间)冥思苦.想(用心)一丝不苟.(苟且、马虎)D.小心..谨慎(留心)纵横交错.(叉开) 有史可稽.(考核、核查)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它们存在过,————都是传统文化。

A.不过如果只要便B.不过即使如果就C.但是不管只要便D.但是也许如果就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规范的一项()A.“你打碎了我的盘子”,她很低沉地说:“我的小儿子没有饭吃了。

”B. 做年夜饭不能拉风箱——呱嗒呱嗒的风箱声会破坏神秘感——因此要烧最好的草、棉花柴或者豆秸。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空前的社会普及必然牵动上层文化界,上层文化界可以隔岸观火,也可以偶尔涉足,这就只能使社会普及停留在原生态的阶段;如果上层文化界终于按捺不住,浩荡介入,而且慷慨地把自身的文化优势投注其间,那么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文化现象了。

②昆曲,是世俗艺术中吸纳上层文化最多的一个门类。

在昆曲之前,北杂剧也达到过很高的文化品味,也出现过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这样的文化大师,但是如果将北杂剧的创作队伍与昆曲的创作队伍作一个整体比较就会发现,昆曲创作队伍里高文化等级的人要多得多。

③上层文化人排除了自己与昆曲之间的心理障碍,不仅理直气壮地观赏、创作,有的人甚至还亲自扮演。

久而久之,昆曲就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他们的生命与昆曲之间沟通得十分畅达,因此他们也就有意无意地把自身的文化感悟传递给了昆曲。

《清忠谱》所表现的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长生殿》所表现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已逝情爱的幽怨缅怀,尤其是汤显祖的《壮丹亭》从人本立场出发对至情、生死的试炼和感叹,都是上层知识界内心的真诚吐露。

这几个方面完全可以看作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几根支柱。

这几部传奇作品与《红楼梦》等几部小说加在一起,构成了明清两代一切文化良知都很难逃逸在外的精神感应圈。

④高层文化人在给昆曲输入精神浓度的同时,也给它带来相应的审美格调。

众所周知,昆曲从文词的锤炼、意境的营造到心理气氛的渲染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不少唱词、段落在文学价值上完全可以与历代著名诗词并驾齐驱。

更难能可贵的是,多数昆曲作品在编剧技法上也十分高超,使得典雅深邃的文词能借助于戏剧性的舟筏通达当时无数世俗观众的接受水平,引起全社会的欣赏和迷醉。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秘密★启用前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2018.7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

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江苏昆山一带产生。

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

当时,江苏的昆山(辖今昆山、太仓两处)地区经济繁荣,贸易兴盛,黎民富庶,城乡各个阶层群众对文化娱乐有所追求,当时流行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叫昆山腔。

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

而对昆山腔的诞生有直接影响的人物是顾阿瑛的座上客顾坚,他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一种受当地人欢迎的曲调,到明初正式被称为“昆山腔”。

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或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社科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驗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劍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田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下)半期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金武魁雷蕾审核:章敏校对:金武魁打印:雷蕾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建筑在本质上是供人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它首先满足人的实用需要。

由于大部分建筑不能脱离实用功能,其审美价值受到实用功能的制约,还不能被看作是建筑艺术,如一般住宅、厂房、办公楼等。

真正的建筑艺术体现在一些纪念性建筑(纪念堂、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之中。

这些建筑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服务于人的精神生活(纪念、信仰、审美、娱乐等),因而在建造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其实用价值,而是其精神性价值,包括审美价值。

建筑的美主要在造型上体现出来,这是许多艺术共通的设计原则。

建筑的造型要求高度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如运用对称、平衡、合适的比例,质感、色彩讲究多样统一,注意整体和局部、个体和群体、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及环境的协调等。

各种建筑部件符合形式美的规律的组成,往往给人以类似于音乐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因此建筑又被称为“凝固的音乐”。

建筑艺术的造型都是体现一定的精神内容与审美理想的。

12世纪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具有超人的尺度,尖塔的房顶耸入云端,门窗多为尖拱形,表现着向上飞升、超脱尘世,符合教会以宗教观念影响群众的要求。

中国的寺庙建筑凝重阴森,窗户小而少,光线暗淡,也显示了佛的神秘与庄严。

可见,建筑艺术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们以巨大的体积迫使人们接受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内容的影响。

建筑艺术的造型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既受到特定时代生产力的制约,也受到该时代审美理想和兴趣的制约,象征着时代的特点。

罗马式建筑在公元5世纪至14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反映着当时生产力尚不发达、封建庄园林立却互不往来的时代风尚。

2017-2018学年重庆八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教师用卷

2017-2018学年重庆八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教师用卷

2017-2018学年重庆八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有关“玉壶冰心”单元所选篇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温庭筠《更漏子》中“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一个“偏”字将室内的华美陈设与人的感情巧妙地联系起来了,似无理却有情,突显出国妇凄怨的情思。

B. 吴文英《唐多令》中“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表现了双重悲愁,既因“对方决心归去”而悲,也因自己羁身异乡不能随去而愁。

C. 王安石《桂枝香》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诗句,并非责怪商女无知,而是讽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

D. 秦观《鹊桥仙》中“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

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顾”犹未忍,遑论其他?【答案】B【解析】A.正确;B.“表现了双重悲愁,既因对方决心归去而悲,也因自己羁身异乡不能随去而愁”错,教材中的“最后作者说:留不住人,要长系住行舟也是徒然的,说明他已决心归去”;C.正确;D.正确;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没有好方法,主要靠平时的积累,通过该题也告诉我们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的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了解作家作品。

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每个选项,然后接题目要求选出答案,选答案的过程中要认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文学常识,结合已有的只是解答本题。

2.下列有关“走近哲学”“生当作人杰”等单元所选篇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根据“觉解程度”把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不需要多少觉解。

B. 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以小见大,寓深意于讽刺之中,从济南理发工人拒绝给“乡下佬”剃平头的事联想开来,对那些滥施权力者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C. 《魏公子列传》的叙事主干是“救赵”,讲述了信陵君在侯赢、如姬、朱亥等人帮助下“窃符救赵”的壮举,表达了对信陵君魏公子无忌礼贤下士品德、舍生取义的推崇。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一语文2018.7注意事项:1. 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演变发展历程曲折,其经历几个世纪,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词最初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词的产生最初源于燕乐,其作为一种与燕乐相配合的唱词,在晚唐五代以后才被人们简称为“曲子词”。

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以及白居易和刘禹锡的《忆江南》都属于最早的文人词作,它们标志着词体形成的萌芽状态。

这些唐代诗人在词中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曲子词清新流畅、情真意挚的优良传统,不仅增加了词作的底蕴和表现力,而且其沉郁雄放的词风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唐代的这些文人词作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至宋初,在题材与语言风格上,大体已经形成定局。

尤其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词的内容、体制、风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地步。

柳永不仅发展了长调的体制,而且还丰富了词的创作方法,同时,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采摘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境界,对宋词后来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日益集中,加上北宋词人懂得音律的更多,不仅自己能调曲,而且尤善作词,因此词调大盛。

这一时期,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

北宋中期以后,苏轼首先举起改革旗帜,开创了豪放一派,不仅打破了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扩展了词的内容,而且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并提高了词的意境。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力学家说:“没有脚与地面的摩擦,人便无法走路;没有绳子于之间的摩擦,绳子便不可能成结。

”哲学家说:“没有摩擦,社会便不会前进;没有摩擦,人们怎么能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文学家说:“摩擦是一连串轻微的碰撞,碰撞是一次激烈的摩擦。

有了摩擦与碰撞,才会有鼓声、琴声、钟声,才会有世界的进步曲。

”请以“摩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一次摩擦,只为你能崛起再来一朵花开,只为一场春来;一株草绿,只为一片生意,一次摩擦,只为你能崛起再来。

——题记风缓缓地吹着,调皮地拨动着人们的发稍,草慢慢地摆着,尽显一片生机盎然……她走在上学的路上,身边宜人的景色无法调解她失落的心情,是的,在这次大考中,她又失败了。

昨夜父母责骂的情景仍在她脑海中浮现……现在的她已经绝望了,她决定告别好学生的行列,加入“坏”学生的队伍……她来到教室,一陈陌生的感觉袭来,这时的她才想起,昨天老师对座位进行了大调动,。

她慢慢地走到自己的位置,那是一个偏后的位置,应该也是老师心中好学生与坏学生的临界点,真的是样吗?她在心中冷笑了一下。

她的同桌与她的成绩差不多,不过,同桌的成绩是“大跃进”,而她的成绩是“抛物线”……上午的课她都在发呆和睡觉中度过,原来球学生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啊,她对自己冷笑了一下。

放学时,她看见班主任把同桌叫了出去,“期望蛮高的嘛,她在心里暗暗地想道,但心里却明显有了一股酸意。

下午,她们仍像上午一样趴在桌子上,这时,她听见了同桌与别人的一段对话……“今天老师叫你出去干嘛啊?”“没什么,就说考得不错,让我好好努力下去,还让我别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这是同桌的声音,她心里一陈酸痛。

“周围环境?什么意思,该不会是说我吧?”“没有,怎么可能是你,我想应该是指那些现在开始堕落,不思上进的人吧……”同桌的话有着某种强烈的意味,于是她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多日来的压抑开始爆发,她站起来用力拍打了一下桌子:“够了,说白了不就是在说我吗?”“没错,就是说你,不就几次考试吗?你至于堕落成这样吗?”同桌立即反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空前的社会普及必然牵动上层文化界,上层文化界可以隔岸观火,也可以偶尔涉足,这就只能使社会普及停留在原生态的阶段;如果上层文化界终于按捺不住,浩荡介入,而且慷慨地把自身的文化优势投注其间,那么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文化现象了。

②昆曲,是世俗艺术中吸纳上层文化最多的一个门类。

在昆曲之前,北杂剧也达到过很高的文化品味,也出现过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这样的文化大师,但是如果将北杂剧的创作队伍与昆曲的创作队伍作一个整体比较就会发现,昆曲创作队伍里高文化等级的人要多得多。

③上层文化人排除了自己与昆曲之间的心理障碍,不仅理直气壮地观赏、创作,有的人甚至还亲自扮演。

久而久之,昆曲就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他们的生命与昆曲之间沟通得十分畅达,因此他们也就有意无意地把自身的文化感悟传递给了昆曲。

《清忠谱》所表现的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长生殿》所表现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已逝情爱的幽怨缅怀,尤其是汤显祖的《壮丹亭》从人本立场出发对至情、生死的试炼和感叹,都是上层知识界内心的真诚吐露。

这几个方面完全可以看作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几根支柱。

这几部传奇作品与《红楼梦》等几部小说加在一起,构成了明清两代一切文化良知都很难逃逸在外的精神感应圈。

④高层文化人在给昆曲输入精神浓度的同时,也给它带来相应的审美格调。

众所周知,昆曲从文词的锤炼、意境的营造到心理气氛的渲染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不少唱词、段落在文学价值上完全可以与历代著名诗词并驾齐驱。

更难能可贵的是,多数昆曲作品在编剧技法上也十分高超,使得典雅深邃的文词能借助于戏剧性的舟筏通达当时无数世俗观众的接受水平,引起全社会的欣赏和迷醉。

在唱腔上,音乐格局的婉转变化、演唱节奏顿挫疾徐的控制、配器的齐全都达到空前的水平,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

在表演上,角色行当的细密分工、写意舞姿和抒情舞姿的丰富、念白的生动幽默,也使昆曲大放光彩。

昆曲成了一门需要多年学习才能把握的复杂技艺,这自然与社会性痴迷所造成的激励有关,也与高层文化界对它的精工细磨分不开。

高层文化人把他们的全部文化素养和审美积淀都投注在昆曲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之中,诗、书、琴、画、舞、乐融成一体而升騰成种种舞台景象。

因此不妨说,离开了文化精英的大幅度聚合,这些是很难办得到的。

(选自《余秋雨文集》,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层文化界按捺不住,介入世俗艺术,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文化现象。

B.上层文化人把自身的文化感悟传递给了昆曲,使昆曲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

C.昆曲的审美格调不仅体现在唱词、唱腔和表演上,也体现在高超的编剧技法上。

D.离开了精英文化的大幅度聚合,昆曲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所拥有的审美格调就很难达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文章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出世俗艺术处于社会普及的原生态阶段时,上层文化界的涉入应该不多。

B.文章将昆曲和北杂剧进行比较,突出了昆曲创作和上层文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

C.文章以《清忠谱》《长生殿》《牡丹亭》为例,是为了说明上层文化人与昆曲之间的沟通很畅达。

D.文章从精神浓度和审美格调两个方面详细阐释了上层文化人在昆曲成就中的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昆曲的很多唱词、唱段,比如汤显祖的《牡丹亭·皂罗袍》、孔尚任的《桃花扇·哀江南·离亭宴带歇指煞》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是因为它们带有昆曲高层文化创作人的较高的审美格调。

B.社会性痴迷所造成的激励、高层文化界对昆曲的精工细磨等原因,使得昆曲成了一门较难把握的复杂技艺。

C.昆曲在唱腔上的细腻打磨,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这主要表现了上层文化人的审美追求。

D.精英文化艺术昆曲不同于北杂剧,虽然它面对的主要对象是世俗观众,但其主要的参与人是高层文化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穿过小黑屋的韩江①林渊液1. 小黑屋有一天,我发现了那间小黑屋。

这个小屋子真暗。

只有在屋子里待久的人,才能适应吧。

可是,如果一辈子待寺在小黑屋,它是不是变成了整个世界?2.韩江小时候听说韩江,是在一出潮剧里。

这出戏叫做《苏六娘》。

里面的乳娘,是男角反串的女丑,她就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遇山便问是什么山,杨秀才答曰“韩山”,问山下那座大厝,答曰“韩祠”,再问山脚下那条溪,杨秀才没好声气的答:“韩江,韩江……”就这么把韩江懵懂记住了。

长长的滨江路,巍巍的古城墙。

几百年前的杨家乳娘,走过的大概是这一段。

江水或潺湲或汹涌,都在堤岸的规范之内,如果说当年从戏文里获得的是抽象的韩江,那么,得识具象的韩江却费了一番周折。

3.历史的私生子人到中年再回访自身历程的同时,对这片切肤的土地也起了关注,既往碰触到的母语文化,琐碎,不成体系,真假莫辨。

当我一步步接近真相,心里竟莫名的失落和恐慌。

终于,在一个午夜时分,禁不住失声大哭,泪水涟涟。

我发现自己是个“私生子”。

料想不到,这一场中年爆发的文化认同危机,比起少年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莫非小黑屋出现之时,一切已有征兆?我们这一代,大都还是从学校的课本里学到的中国历史。

那些朝代的变更被历史老师编成歌诀,读来朗朗上口。

它成为我们对于大历史的共识和依赖。

不管是一滴水、一尾鱼还是一只浮游动物,似乎有了这个共同的历史,大家便有了共同的过往和未来。

可是,在潮汕平原,我们的身世为何如此扑朔迷离?尽管,我们的方言中存在诸多古汉语化石,我们的民俗、建筑、膳食中遗留着诸多宫廷和贵族迹象,我们可以去考据论证,然后抱住中原后裔的大腿不放。

可是,我一直对土著怀有深厚的温情,甚至,我怀疑自己的血脉里有他们一半的血统。

4.河流不息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对于生活其中的微弱草芥的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半辈子从未离开家乡,却时常有一种梗际萍踪之感。

甚至,刚在朋友群中发现小黑屋的围墙时,还曾有过闪念,我或许是从他们身边走失的。

韩江为何姓韩?这大概是所有人的疑问。

江山改姓,在封建王朝该是帝王家的待遇。

可是,这个地方为何独独尊韩呢?“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这才是韩愈的意义所在。

它是一面大纛②。

太阳照耀的是强势的中原文化,弱势文化从来就只有被强势文化绑架的命运,而不可能相反。

对于韩愈的选择,大纛猎猎,依然是弱势对于强势的投诚。

儿子读小学时,学校要求他们写一篇“春天”的作文。

他望着门口的大叶榕发呆,脸上是与其年龄不相匹配的烦忧。

书上说的,秋天来了,落叶满地,可是我们的大叶榕是在春天落叶的。

当他提出疑问时,作为写作者我好羞愧。

潮汕大地的树们这么多年来被绑架在那个小黑屋里,我该如何打开小黑屋,让光线投射进来?这里,不只有大叶榕,还有树底下的人,功夫茶和戏文,当然还有韩江从小黑屋穿流而过。

河流不息,生命不止,这是最值庆幸的事了。

(有删改)【注】:①韩江:位于粤东、闽西南的一条河流。

古称员江,后因韩愈被贬于此,改名为“韩江”。

它滋养、孕育出风情独特的客家文化、潮汕文化。

②大纛(dào):指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第一节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提出“小黑屋”的问题,并发出了深思,吸引读者阅读下去,并营造了一种深沉凝重的气氛。

B.本文以作者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层层推进,深入思考地方文化,作者执着于追寻潮汕土著文化,是因为其具有一半的土著血统。

C.本文善于用小故事表现大问题,自己儿子对“春天”与“秋天”的思考,其实也暗示了当地人在接受强势文化时的无奈与反。

D.作者发现的“小黑屋”问题其实就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关系的问题,这篇文章不仅令人深思,而且给予我们警醒:如何更好的传承、保护地方文化。

5.文中划线句“我半辈子从未离开家乡,却时常有一种梗迹萍踪之感”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么说?(6分)6.作者为什么以“穿过小黑屋的韩江”为题?请结合全文进行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4月25日,中国联通正式宣布今年将在国内推出16个主要城市的5G试验网,同时通过策略补贴让2G、3G用户向4G和5G迁移。

5G在规模试点后,将于2019年开始预商用,2020 年规模商用。

5G时代已向我们走来。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简称。

它通过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融合,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社交网络等加强虚拟现实的业务体验,促进人类交互方式的再次升级。

早在2013年2月,我国就组织通讯龙头企业联合成立了IMT-2020推进组,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产学研用链条化研究与发展。

在国务院2016年12月19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成为五大领域之首。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5G强大的市场潜力的召唤下,各方表现出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5G的发展。

比如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引入民间资金,资本市场开始加大对5G的投资力度。

(摘编自《2018年中国5G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材料二:50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新一轮技术竞争的焦点,它的超高可靠性、超低延时的卓越性能,将在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以5G为核心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催生中国经济的新动能,加速中国各类产业转型升级,给中国带来万亿级的经济效益,到2035年,预计5G的价值链对中国的总产出为9840亿美元,超过美国的7190 亿乙美元,占到5G全球总产值的28.11%.作为一种全新网络架构,5G将与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紧密结合,极大丰富和改善现有的行业及技术水平,催生更多新兴产业和业态,其商用的普及也将成为拉动中国就业的新引擎。

总之,5G技术的研发应用将会成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精准扶贫开发、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要举措。

我们需要加强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公司的合作,并通过优化频谱资源的配置,为5G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我们要在保障信息安全等的前提下与各国共同推进科技发展,为世界的繁荣与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材料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