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说明文知识点
九年级说明文知识点说明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其主要目的是对事物进行解释、阐述或者指导。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说明文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文体。
一、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说明文是一种以解释、阐述、指导为主要目的的文体,其特点如下:1.客观性:说明文依据客观事实进行描述,不带个人情感和主观评价。
2.准确性:说明文要求使用准确、具体的语言,以确保读者对事物有全面的了解。
3.条理性:说明文常采用分类、顺序等逻辑结构,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信息。
4.简明性:说明文要求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废话。
二、说明文的常见类型说明文可以分为多个类型,九年级学生需了解以下几种常见的说明文:1.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科学知识和理论,以普及科学常识为目的。
2.操作说明文:指导操作方法和步骤,如食品烹饪、电子产品使用等。
3.说明书:详细介绍产品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说明实验方法和原理。
5.旅游攻略:介绍旅游目的地的特点、景点和周边设施,提供旅行建议。
三、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九年级的学生在写说明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写作技巧:1.明确目的:写作前要明确说明文的目的,确定要传达的信息。
2.选择合适的结构:根据传达信息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结构,如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比较对照等。
3.准确使用词语:说明文要求使用准确、具体的词语,避免模糊和歧义。
4.逻辑清晰:说明文应遵循逻辑顺序,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信息。
5.注意篇章连贯:使用连接词和过渡语句,使不同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6.举例说明:使用具体的例子或事实,更好地解释和说明信息。
四、说明文的写作步骤九年级学生在写说明文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主题和目的:明确写作的主题和目的,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材料和信息。
2.进行大致的分类和排序: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确定说明文的结构。
3.拟定提纲:根据分类结果,拟定详细的提纲,明确各个部分的内容。
初中说明文知识点 详解
初中说明文基础知识一、文体知识1.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人以科学的知识。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2.分类(1)根据说明对象不同来分事物说明文--解说实体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质、特征等的说明文。
如:《松鼠》介绍了松鼠的外貌、生活习性、经济价值等。
事理说明文--阐释抽象的事理、本质、关系、规律等的说明文。
如:《向沙漠进军》阐释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和人类征服沙漠的方法。
(2)根据表达特点来分一般性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人物、事物和知识,说明事物的变化和事理,这类文章要求具体、科学和浅显易懂,所以又称为平实性说明文。
如:《中国石拱桥》语言平实简洁,科学性、知识性都很强。
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它的特点是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方式,以对话、故事等形式来增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生动、活泼、有趣。
如:《苏州园林》《桥之美》。
但文艺性说明文和文艺作品不同,它运用文艺手法的目的是传播切实可靠的知识,而不是塑造形象,因此也称为生动说明文。
二、说明对象及特征(一)说明对象一篇文章中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来分: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国的石拱桥》和《松鼠》事理说明文:《万紫千红的花》是事理说明文,说明的是花为何会有那么多颜色及花为什么会变色等原因。
《向沙漠进军》《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统筹方法》《死海不死》《人类的语言》有时一个段落也有一个说明对象。
如:《苏州园林》全文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而第三段说明的是园林里的亭台轩榭,第四段说明的是假山和池沼,第五六七八九段的说明对象都各不相同。
1.找出说明对象的方法(1)看题目。
如《苏州园林》(2)抓首段。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一、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二、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思路: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2.从语言特征(语言表达角度):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详细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等,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性——用途、一般——个体、概括——详细、团体——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比方介绍工作步伐的文章。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利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层次性。
(第一空应该填详细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详细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正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利用了甚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三)说明的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据)、作比较、列(画)图表、摹模样形状、作诠释、引资料。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把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罗列……事例,详细真切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
初中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说明文知识点归纳一、定义和分类1.定义: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分类:说明文根据内容和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科学说明文、生活常识说明文、实验报告说明文等。
二、结构和写作方法1.结构:说明文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论四个部分,有的还包括插图、数据等。
2.写作方法:元素的呈现可以采用常见的方法,如举例说明、比较、分析和对比等,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三、科学常识类1.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现象、规律、物质进行科学阐述,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
2.生物科学:介绍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分类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3.地理科学:解释地球的形成和变化、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等。
4.环境问题: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和保护措施等。
四、技术类2.信息技术: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以及与网络相关的知识等。
3.生活技术:介绍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制作、使用和维护方法,如电器、厨具、家具等。
五、社会文化类1.传统文化:介绍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影响等,如中华传统文化、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等。
2.社会问题:探讨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等,如教育、就业、环境、健康等问题。
六、实用指南类1.学习方法:介绍学习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
2.健康养生:分享保持健康的方法、饮食搭配和运动锻炼等知识。
3.社交礼仪:介绍社交礼仪的规范和注意事项等。
以上是初中说明文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初中生在学习时要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并结合实际情况,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和考点总结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和考点总结(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说明文阅读【考点】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文段的要点。
2、辨别说明方法,理解其表达作用3、理解分析说明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
4、从探究角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客观事物,解说事理,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知识性、科学性。
分类:A、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等——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桥梁远景图》、《洲际导弹自述》、《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南州六月荔枝丹》B、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事理说明文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善待家园》结构: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说明文解题技巧: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
它从雷雨云的底部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如同象鼻在空中游动。
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件,都会被抛到半空,飞舞飘移。
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旋。
几分钟后,一切有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
强龙卷风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
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个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死亡,1980人受伤。
【归纳方法】1、看题目;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中心句指的是一段中表述本段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和提示的方式进行表述。
其位置大多在段首,有的也在段尾。
2、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中考说明文知识梳理ppt课件
④.作比较:特别强调了被说明对象 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 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显示,从而更 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显示事物的 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 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加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 由总到分,由分到总,总分总 并列式、递进式等。 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 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 标志性词语
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 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中考说明文 知识梳理
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从内容角度,依据说明 的对象和目的〕。
注: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 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 的总结句。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 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 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 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各别到 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 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 作程序的文章。
说明文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 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 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答:〔1〕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2〕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3〕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 际。
初中语文说明文文体知识清单(简明图表+详细介绍)
初中语文说明文文体知识清单(简明图表+详细介绍)说明文文体常识及阅读技巧总结第一部分:说明文基础知识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
又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一)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初三语文上册:【说明文阅读】4大知识点总结
初三语文上册:【说明文阅读】4大知识点总结说明文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事物的特点、原理、作用等进行解释和说明。
初三语文上册的说明文部分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其中的四个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说明文的特点1.针对具体事物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说明。
2.通过具体事例和实际数据进行论证,使读者易于理解。
3.通过对事物特点、原理、作用等的说明,使读者掌握相关知识。
4.采用客观、客观、科学、准确的表达方式,避免主观色彩。
二、说明文的写作结构说明文一般由导入、主体、结论构成,其中主体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一般又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描述一个具体的内容。
1.导入:引起读者兴趣,导入主题。
导入部分是说明文的开篇之处,要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用名言、讲述故事等方式进行导入。
2.主体:对事物的特点、原理、作用等进行详细说明。
主体部分是说明文的核心,在这里对所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可以按照系统性、分析性、归纳性、举例性等方式进行说明。
每一个段落可以围绕一个具体的内容展开,进行论述、分析和说明。
3.结论:对所说明的事物进行总结。
结论部分是说明文的总结,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通过简要概括、提出观点或给予建议等方式进行结论。
三、说明文的写作技巧1.注重事物的特点:说明文的根本目的是对事物进行说明,因此要注重分析事物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解释。
要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对关键特点进行重点阐述。
2.注意逻辑关系:说明文要具有逻辑性,要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论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中所说明的事物。
可以通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关系等方式来组织文体结构。
3.运用具体事例和实际数据:通过引入具体事例和实际数据,可以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和作用,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具体的例子和数据可以起到直观的作用,有助于读者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注意语言规范和表达准确性:说明文是一种科学性强的文体类型,要注重语言准确性和表达规范性。
中考语文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说明文知识点归纳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类: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初中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
初中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说明文的特点1、说明的中心鲜明突出。
就一篇说明文而言,一般说来,总的说明中心只能有一个,各段文章也有一个说明中心,它们是为总的说明中心服务的。
优秀的说明文的说明中心都是非常鲜明突出的。
例如《鲸》一文,着重说明鲸的大小和种类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使读者获得有益的知识。
实际上,这篇科学小品的说明内容就是文章的说明中心。
2、具有科学性。
说明文字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它要求在解释事物时,尽量做到正确,不夸大,不缩小,如实反映事物本来面目,实事求是,不马虎,不想当然,不信口开河。
3.要有条理。
解释性文本是有组织的。
解释事情时,要求清晰有序。
有序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虽然各种事情都很复杂,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分析,就能找到一定的顺序。
说明文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1.文章开头引用一个故事有什么作用?(1)引出说明对象……;(2)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够吸引读者。
2、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一般需要从课文中找。
可能会有原话或者一些话来概括。
我们需要找到它。
一般都有很集中或者很明显的并列句。
3、结合内容解释什么是……?这是一个下定义的格式,首先需要格式要标准,即“……是……”或者是“……叫做……”,中间的内容需要从文中找,可以找一些句子,也可以找一些词语进行组合排列,顺序是可以颠倒的。
这些词语不一定在一个段落,也可能在几个段落中出现。
4、说明的内容和说明对象要区分开:说明的内容指的是说明的具体的内容,比如“……的构成、原理、制造方法等等”。
说明对象是一件事或一件事。
如果对象是故宫博物院。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一、基本要素1.标题:准确概括主题,简明扼要,具有吸引力。
2.开头:简明扼要介绍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
3.主题句:明确表达文章的主要观点或目的,突出重点。
4.分述段落:每段只讨论一个中心思想,之间要有逻辑连接。
5.结尾:简明扼要总结文章内容,或给出建议。
二、常见的说明文类型1.用途说明:介绍其中一种物品或工具的用途、功能、特点等。
2.制作方法:详细说明其中一种物品或工具的制作过程、步骤、要领等。
3.操作指导:详细讲解其中一种活动、技能或工作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4.事物分类:对一类事物进行分类、比较、评价等。
5.现象解释:对其中一现象或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作出合理推测或总结。
三、常用的表达手法1.定义法:对所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定义,明确概念。
2.举例法: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问题,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对比法: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说明问题。
4.归纳法:通过总结大量细节来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规律。
5.列举法:逐一列举要说明的事物的特点、功能、步骤等。
6.顺序法: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来说明问题。
四、写作要点1.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确保内容准确、适当。
2.言简意赅,语言简练明了,条理清晰。
3.注意使用一致的时态、人称和语气,避免强烈的个人观点。
4.通篇应用正确的专门名词和相关术语,确保准确性。
5.注意适当运用插图、图表、实物展示等辅助说明手段。
五、常见错误1.标题与内容不符。
2.内容不清晰,逻辑混乱,主次不分。
3.措辞模糊、词句重复、语法错误较多。
4.没有给出具体例子或操作步骤,或例子不足以支持观点。
5.没有准确使用专门名词和相关术语。
6.没有注意文体特点,不符合说明文的写作规范。
总结:中考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通过详细描述和解释来传达观点、知识或技能。
在写作说明文时,需要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注意语言简练明了,条理清晰,并结合举例法、对比法、归纳法等表达手法,以增强可信度和说服力。
说明文知识归纳,中考考点及解题方法
说明文知识归纳,中考考点及解题方法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就是说明文。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二、分类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3、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三、说明文分类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四、主要考点1、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说明文的顺序3、说明方法及作用4、说明文的语言5、说明文的结构(一)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对象,首先可抓住文章的标题明确说明点。
俗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被说明事物的特征1、找关键词句2、通读概况(二)说明文的顺序1、时间顺序就是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2、空间顺序就是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上—下前—后 左—右 内—外 远—近 东—西 南—北3、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如《食物从何处来》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中考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___________的例子,具体、清楚地说明_____(事物)____________的特征/事理,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十大考点及解答技巧
解题思路: 指出哪个词语的运用;
点出该词语起到限制性作用,表示在××(找一个近义词代替)情况下,并不是在××情况下,结合原句具体分析;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考察类型: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特点
准确性
生动性
具体体现
(1)用词讲究分寸分三类:
a)表示推测估计。如:据说、大约、差不多、可能、左右等;
b)表示范围。如:任何、只、只有、通常、之一、仅仅、全、都等;
c)表示程度。最、更、很、最主要
(2)数字的使用
(3)引用资料(确凿)
(1)修辞手法:使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对策: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
考察类型2、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段话。
对策: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
9.考点九:中心句
考察类型1、直接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
考察类型2、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教学课题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十大考点及解答技巧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各类说明文考点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记叙文阅读技巧把握
难点:记叙文阅读技巧运用
新知识梳理
【说明文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特征的理解及概括。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其作用。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说明文阅读
类别:摹状貌 含义或语言标志:对事物进行细致描摹。 教材示例:《中国石拱桥》:“每个柱头上都雕 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 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 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作用(答题模板):通过对……的特征的形象化描 摹,增强了趣味性,令读者印象深刻。
类别:空间顺序 概念: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按从上到下、从前 到后、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方位顺序介绍事物的说 明顺序。 判断标志:常用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内 外”“远近”“左右”“中间两边”“东西南北”等。 教材示例:《梦回繁华》按“画面开卷处”“画面中 段”“后段”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
类别:画图表 含义或语言标志:运用表示各种情况与注明各种 数字的图和表来进行说明。 教材示例:—— 作用(答题模板):直观说明了……的特征,更具 体,让人一目了然。
注意事项: (1)说明文要注重科学性和客观性,忠于事实,不
夸大,不改变。 (2)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要求完整,即
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 方面完整地揭示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作诠释并不要 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 解释的对象与作出的解释的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四、说明文语言 (一)准确性
分类:表推测 标志词语:大约、大概、左右、上下、也许、可能等。
教材示例:《中国石拱桥》:“《水经注》里提 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 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专题突破
阅读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说明文阅读
1 文体知识梳理 2 考点点拨 3 福建6年中考聚焦
1 文体知识梳理
一、说明文类别
事物说明文: (1)概念: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内容的说明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一、基础梳理1.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如:《鲸》)和事理说明文(如:《只有一个地球》)。
按语言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如文笔优美的布封的《松鼠》)。
2.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对象是指在文中集中介绍的事物。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中,往往用一句话、几句话的形式将事物的特征介绍得明明白白。
3.说明的顺序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4.说明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
A.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常会出现“比如”、“例如”、“如”等字样。
B.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如《鲸》一文中,“鲸总得来说分两类”一句便是典型的分类说明的标志。
C.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它往往通过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从数量上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
但要注意,并非文中出现的数字都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关键是看它是否是在说明事物的特征。
与事物特征无关的数字的出现,不能看作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一般说,采用此方法时总有相比事物之间的可比性,所以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相比”、“……是……的几倍(几分之一)”、“……大似……”等字样,但也不尽然。
说明文的知识点知识点归纳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用来解释和说明事物的文体,它以清晰、简明的语言来说明某一事物的特点、原理、功能、分类等内容。
知识点二:说明文的特点 1.客观性:说明文应该客观地陈述事物的特点和原理,不应该带有主观偏见。
2.简明性:说明文要求简明扼要地介绍事物,避免冗长和废话。
3.逻辑性:说明文的内容应该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
4.专业性:说明文应该使用准确的词汇和专业术语,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知识点三: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导言部分:介绍事物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2.事物特点部分:详细说明事物的特点、属性和功能。
3.事物分类部分: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类。
4.事物原理部分:解释事物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5.事物应用部分:介绍事物的应用领域和实际应用情况。
6.总结部分:对事物进行总结和评价。
知识点四:撰写说明文的步骤 1.明确写作目的:确定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受众群体,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
2.收集资料:收集和整理与说明文主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3.确定结构:根据写作目的和资料的分析,确定说明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4.编写导言部分:撰写引人入胜的导言部分,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写作主题。
5.展开事物特点:逐一介绍事物的特点、属性和功能,采用清晰简明的语言进行阐述。
6.进行事物分类: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事物进行分类和归类,展示事物的分类特点。
7.解释事物原理:详细解释事物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采用恰当的例子和图表进行说明。
8.介绍事物应用:列举事物的应用领域和实际应用情况,说明事物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9.进行总结评价:对事物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10.修改润饰:对说明文进行修改和润饰,确保语言通顺、准确。
知识点五: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1.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废话。
中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知识点梳理
记叙文知识点梳理一、记叙文六要素(概括文章内容、故事情节时可依照六要素概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二、记叙文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小说三、记叙文线索:时间线、人物线、时间线(明线)、情感线(暗线)实物线(具体实物)、地点线寻找线索的方法:(可关注以下几点)标题、人物见闻感受、多次出现的字眼或事物、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语句、作者的思想感情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的脉络、将文中的人与事联系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四、记叙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直抒胸臆、亲切自然、有感染力第二人称:“你、你们”增强抒情性、亲切感,有时起拟人化作用第三人称:“他、他们”更客观、冷静,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条理清晰、自然贯通倒叙:(先概括倒叙内容)+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插叙:(插叙是直接介绍另一事件;通过别人的话插叙;通过人物回忆插叙)答题格式:插入...情节,为...做铺垫,突出了...,表达了...,对文章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六、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生动形象)拟人(使...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特点)排比(句式整齐,节奏铿锵,增强气势及感情)夸张(突出事物本质特征)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反复(结构上:承上启下、划分层次内容上:强调、突出、感染力强)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情感、增强气势及说服力)设问(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方面内容)对比(突出)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八、常见表现手法:对比:突出主题、人事物特点前后照应:情节完整、结构严谨铺垫:衬托、渲染气氛、吸引读者伏笔:暗示、提示、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注意及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衬托:突出主要人物及事物特点欲扬先抑:突出强调人、物特征,使...形象更丰满鲜明欲抑先扬: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形成鲜明对比托物言志:借某一具体事物寄托作者情感,表达作者思考,生动形象,增强文章感染力九、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分析标题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标题的指代义深层含义:考虑修辞义、象征义、双关义、与主旨的关系、把握情感出发点、概括主要内容、是否为线索十、标题的作用人读法主内结十一、词语的理解(含义)考虑本义、语境义、修辞义、感情色彩十二、词语赏析:1.含义(本义、语境义、修辞义、感情色彩)2.可以考虑词性(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修辞3.最后一定要加上表达了什么情感十三、句子赏析给出赏析角度:修辞、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词语的妙处(动词、形容词)、句式特点(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没有给出赏析角度:把握语言特点,找出赏析角度;分析表达效果(...地写出了...);联系主旨答作用,抒发了什么情感十三、概括语言特点:万维p113十四、人物形象分析:看人物在文章中充当几种角色,每种角色有什么样的品质十五、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描写了什么画面;交代了...信息;渲染了什么气氛;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结构上: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主旨:是否揭示主旨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人物生存环境、人物社会关系;渲染氛围,为刻画人物性格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一、说明文的特点1、内容的科学性说明文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2、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确切的信息。
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方面,都要求表述精确,避免模糊、含混。
3、结构的条理性说明文往往有清晰的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常见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二、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具体的事物,如建筑、动物、植物、日用品等,着重描述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功能等方面。
2、事理说明文主要是阐释抽象的事理,如原理、规律、关系等,旨在说明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三、说明方法1、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2、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比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3、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像:“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
”4、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例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比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6、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说明文知识点梳理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兼用叙述、描写、议论。
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事理说明文),目的是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分类1、从说明对象上分:①事物说明文(说明某个事物) (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②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如《看云识天气》)2、从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分:①平实性说明文②生动性说明文。
备注: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云识天气》。
3、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__ _说明文。
(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
)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1.看标题2.看首尾段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4.看材料(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备注:①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③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说明对象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④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一般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⑤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要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
即:介绍了……的……(对象+内容) 。
概括文章的说明的主要内容:①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②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③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概括方法:说明的主要内容 = 说明对象+特征。
(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说明文知识点梳理一、说明对象: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云识天气》。
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___说明文。
(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
)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古—今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外—内、上—下、前—后、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象一本质、特征一用途、一般一个别、概括一具体、整体一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说明顺序(从____到______),对 ____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
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
)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三.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体现关键词(表达效果上的作用)举例子:具体形象(真切)地列数字:准确具体地分类别:条理清晰地打比方:生动形象地 +说明事物的特征作比较:突出强调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列图表:直观形象地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四.说明语言:平实、质朴、准确A、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B、说明文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准确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词语)典型试题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兼用叙述、描写、议论。
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事理说明文),目的是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分类1、从说明对象上分:①事物说明文(说明某个事物) (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②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如《看云识天气》)2、从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分:①平实性说明文②生动性说明文。
备注: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云识天气》。
3、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__ _说明文。
(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
)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1.看标题2.看首尾段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4.看材料(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备注:①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③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说明对象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④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一般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⑤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要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
即:介绍了……的……(对象+内容) 。
概括文章的说明的主要内容:①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②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③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概括方法:说明的主要内容 = 说明对象+特征。
(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常考题型:考查全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说明内容题型: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概括某一段的说明内容/ 某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①用原文回答:(要理清文章或段落的层次)。
找出全文的中心段或某段的中心句,(这往往就是问题的答案)。
②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
“点”:各段的说明对象,“面”: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
介绍一个事件、一项运动、一种制作过程,往往都按这种顺序来说明。
2.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多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建筑物的结构和介绍参观建筑物的过程之类的文章。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顷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
(按事物的推理过程及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顺序去说明事理、布局文章。
)备注:时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古---今、四季次序(注意:并不是有年代,就是时间。
)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外---内、上---下、前---后、远---近、整体到局部(注意要抓住立足点,注意方位词的变化)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1: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说明顺序(从____到______),对____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填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三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
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
)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题型2: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答题方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事物性说明文大多使用这种结构):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说”的部分又常按并列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性说明文大多使用这种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
典型考题: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说明顺序(从____到______),对____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
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
)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顺口溜:“列、举、下;分、作、打;画。
”)(摹状貌、作诠释、引资料)不考2、说明方法的作用(抓住关键词术语)①列数字:列举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
②举例子:举……例子,具体地、深入浅出地说明了……的特征。
③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说明了……的特征。
④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的特征。
⑤作比较:用……和……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的特征。
⑥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⑦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划线句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关键术语,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或道理。
)例题: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此句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
注意: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作用:引用……资料,更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明的说服力。
题型一:开头引用神话、故事、传说、谜语等,其作用主要有:1、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吸引读者阅读。
2、引出说明的对象题型二:中间或结尾引用某些名人的话或其他引用,其作用主要是:为了让文中所提到的某个问题,说得更清楚明了,或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说明语言:说明文语言的风格有两种类型(1)生动说明(2)平实说明说明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A、说明文语言基本要求:准确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语言的准确性:一般体现在修饰、限制语上,词性上常是副词,如:1、表约数:约、大约、近(30米)、(30米)上下、左右2、表确数:30倍、1/5 、30%、一千三百多年3、表程度:最(多)、至多、几乎、全部、常常、往往4、表示时间:当时、刚才、刚刚、有时候5、表范围:大多数、大部分、遍及、一般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
方法:1、解释词语意思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答:不能。
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1表态:不能替换;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答:不能删去,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1.表态:不能删;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写法分析(有三种方法参考)1、结合说明方法谈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说明方法,说明了。
(第一空填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第三空填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
)2、结合修辞手法谈(一般是生动说明文,文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地说明了。
(第一空填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因为使用在说明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所以第一空可以填生动形象、有气势(气势磅礴),第二空填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
)3、结合表达方式谈:(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更深刻。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模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选择),如(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情、更深刻。
例题:《看云识天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
参考答案3种:1、该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
2、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生动形象、有气势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
3、该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有描写,如文章第一段说明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还有议论,如文章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意义和局限性,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情、更深刻。
说明语句、段落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1)结构方面的作用:承接上文、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内容方面的作用:总领全段(全文)、总结全段(全文)。
(3)主题(中心)方面的作用:揭示(点明、深化、升华、突出)主题(中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例题1:“我们还可以根据天上的云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这句话有何作用?答:承上启下、总领全段。
例题2:《看云识天》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答: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