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02课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2018高考语文一轮(课标通用)课件:2.2古代诗歌鉴赏

2018高考语文一轮(课标通用)课件:2.2古代诗歌鉴赏

-3-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形态各异,无不栩栩如 生,这是为下文写曹霸的画技做铺垫。 B.有一天,玉花骢被牵至阊阖宫的赤色台阶前,扬首卓立,神气轩昂。 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当场写生。 C.作画前曹霸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 气呵成。画中马好像腾飞的真龙。 D.诗人先用“玉花骢”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再用众画工“貌不同”来 烘托曹霸的“真龙”,精彩之极。 E.诗人把画马写得十分高妙,不着一“肖”字,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画 马的逼真传神,令人真假莫辨。
-10-
3.(据2015· 全国Ⅰ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11 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 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 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2-
答案BE 解析 B项,“通篇写异域之景”理解错误,诗歌的尾联不是写景而是抒 情;E项,“写景上没有体现出边塞诗的雄浑苍凉”理解错误,连年飞雪、 春风不到、遍地白草,很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雄 浑苍凉。
-13-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 的爱国热忱。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 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把握诗歌的情感,既要抓住诗歌中 描写的景物特点,更要抓住诗歌中显露情感的关键词句,比如诗歌 的结尾处“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体会“敢道迟”与“梦中归”所体 现的不同情愫,品味诗中包孕的以国事为重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 思念与羁旅愁思。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考点2鉴赏诗歌的语言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考点2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点二鉴赏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等特点。

古诗词鉴赏对诗歌语言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是出现率较高的命题形式。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

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用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

从考查的方向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品评诗歌中的炼字艺术或“诗眼”,(2)结合词语对诗歌中名句的含意、色彩、情味以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3)总体上对诗歌语言特色、风格的概括评析.考向一炼字型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生动的效果.诗歌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等。

这种题型是高考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题型之一。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

5.某句中的某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6.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炼”字需关注的大词类词类解说动词动词的提炼是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

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

例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充满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例2:陶潜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2课典型例题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2课典型例题

第02课典型例题主要分了五类题目一、形象解读类例一:(全国新课标3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重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肴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瑞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

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 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我谢绝了。

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一一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

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你……那酒店怎么啦?”“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这……”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

(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二讲

(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二讲

题型一 品味精妙词(炼字)
目录
CONTENTS
题型二 赏析诗眼 题型三 赏析精彩句(炼句) 题型四 赏析语言风格
考点检测·针对提能
题型一 品味精妙词(炼字)
品味精妙词,通常指古诗词的炼字,是对诗句中某字词的艺术 效果的分析。一般说来,炼字 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和副 词等。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 对象的动作,强调其动态的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 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描写对象的静 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例1] (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 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 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 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 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推导流程] 1.解释要求赏析词语的意思。
“斗”, 争斗对峙 ;“攒”, 聚集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这句诗的意思是“江
流回转曲折,两岸相互交错,山崖遥望对峙;太阳未出时群 峰聚集”。 3.关注这些字词中隐含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山崖”“山峰”本为无生命的静态之物,诗人采用 拟人 修 辞,“斗”“攒”两字将山崖人格化,把“山崖争斗对 峙”“山峰聚集”的动态表现出来。
[特别提醒] 1.以上步骤不是每步均单独列出(根据题目特点取舍),有 时可融合作答,顺序也可调整,只要答出要点即可。 2.如果是字词比较赏析题,则要从以下角度考虑: ①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 ②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语境; ③从表达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看哪些用语更能准确表达作 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第二节 鉴赏诗歌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第二节 鉴赏诗歌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

新课标:句间关系并 分析原因 天津:赏析颈联、分 析尾联 福建:赏析描写的精 妙 广东:诗句的理解及 内容分析 江苏:请简要赏析这 首词结句。
江西:首联 写景抒情特 点 江苏:颈联 感情、手法 天津:赏析 尾句
广东:虚实 关系 浙江:第三 联情感手法 辽宁:第二 联的意思、 感情
鉴赏语 言风格 (特色)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 分析 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 词来承担的。 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 “细”字用得好。好雨知时节,好就好在它应时而落, 举例 好在它润物无声。潜,偷偷地;细,细细的,脉脉绵绵, 不仅写出了自然造化之机,而且抓住了春雨的特点,令 人深感作者的喜雨之情。
[复习定位] 在高考中,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一般从词句入手, 不仅着眼于其意义的挖掘,也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 人情感上起的作用,进而品评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风格。 “炼字”“炼句”是主要的设题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
[真题体验] (2013·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 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功”“片 刻 间 九 天 龙 马 就 在 绢 上 显 现
马 首 先 凝 神 构 思 , 苦 心 布 局 , 然 后 落 笔 挥 洒 , 一 气 呵 成 。
7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2. 为 了 突 出 曹 霸 的 高 超 画 技 , 诗 人 作 了 哪 些 铺 垫 ? 请 简 要 分 析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1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原 文 翻 译
开 元 时 先 帝 的 天 马 名 叫 玉 花 骢 , 多 少 画 家
画出 的 都 与 原 貌 不 同 。 那 天 玉 花 骢 被 牵 到 殿 前 红 色 台 阶 下 , 昂 首 站 立 宫 门 给 人 万 里 生 风 之 感 。 皇 上 命 令 将 军 你 展 开 白 绢 作 画 , 你 匠 心 独 运 、 苦 心 构 思 。 片 刻 间 九 天 真 龙 就 在 绢 上 显 现 , 一 下 比 得 万 代 凡 马 皆 成 了 平 庸 。
② ③ ①
(节 选)
, 画 工 如 山 貌 不 同 。

, 迥 立 阊 阖 生 长 风 , 一 洗 万 古 凡 马 空 。

诏 谓 将 军 拂 绢 素 , 意 匠 惨 淡 经 营 中 。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注] ①曹 将 军 霸 : 即 曹 霸 , 唐 代 著 名 画 家 , 官 卫将军。②玉 花 骢 : 唐 玄 宗 御 马 名 。 一 会 儿 。 色台阶。④阊 阖 : 传 说 中 的 天 门 , 这 里 指 宫 门 。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2课+典型例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2课+典型例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分析文章结构”典型例题对文章部分段落的分析(2017届“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历史上生活着一类特殊群体, 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 不以财富论成败, 进可拜将封相, 退则遨游山野, 功成不倨, 恃才不傲, 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 治国安邦, 这就是“士”。

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和瑰宝, 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 其结晶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

用今天的话来讲, 就是处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之间的“各界人士”, 尤指古代的读书人。

士的社会特征就是不当官, 不掌权。

一旦当官就叫“步入仕途”或“入仕”。

按这个特征来界定, 如今仍然存在着“士”这个阶层。

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记者;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他各型的知识分子, 凡“学而不仕者”, 皆属士的范畴。

传统的士讲风骨, 重操守。

尽管他们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 却极自尊, 重义轻利。

士尊崇的是“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他们向往立功、立德、立言而作不朽之人;他们以国为家, 倡导“天下为公”;他们能“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腰无半文, 心忧天下”是他们的写照。

指点江山、著书立说、“志在天下”是他们的社会属性。

士的社会特征及属性, 决定了他们创造及发展的文化内容, 由人及家, 由家而国, 由“小术”至“大道”, 无一不与国家民族有关。

当道者对士的态度大多优礼有加, 故“礼贤下士”之古风作为美谈。

这种文化土壤栽培出的中国读书人, 历来将读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关心国事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优良传统, 这是其他各国没有的社会及文化现象。

中国的士人之“气”, 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 往往有几分执着的“呆气”。

故士人虽有可敬可爱之处, 却往往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

尽管如此, 士仍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

由于他们居于承上启下的社会地位, 又无权以谋私, 加之有一定的文化积累, 故往往能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补上一课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补上一课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二)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1.结构章法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
哀景对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 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二、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 诗歌语言受字数、句数和格律的严格限制,在语法上主要 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现象。了解诗歌
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
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应为“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实为“林暗风惊草”。
(三)空白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 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 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对话省略 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 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
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
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 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
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
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 落的地方。 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进而把握诗歌情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第1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第1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新人教版

托物 言志
托物言志是诗人把自己的理想、志向、气节、操守以及对社会、 民生的关注之情寄托在所吟咏的物象上,在这一类诗中,咏物 只是手段,言志才是目的。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 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生活的理想,或者批判丑恶的 现象,或表达作者的观点。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以梅花自喻,“无意苦争 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达自己 永不改变的心志与节操。
答案:小孤山身处江中凶险的环境,坚强不屈;虽孤独无依,独 立江中,却能阻挡狂风巨澜,实乃中流砥柱。(概括物象特点)
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小孤山砥柱中流的 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合;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 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分析物象特点)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 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 元胜利的坚定信念。(分析物象作用)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
解析:第一问要求描绘诗中的景象,作答时,首先要抓住诗句中所 描绘的景物及特点,然后归纳出这些形象组合构成了什么样的画面。诗 歌前两联写边塞秋景,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国古代诗 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有无限肃杀之感。第二问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 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交代时间、地点、季节等;渲染(营造)……气 氛(氛围);如有情感词,还可以从奠定情感基调的角度作答。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爱恨情长的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
[研高考·突破考点]

2020年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2020年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形象中诗人所寄
要分析。
4.析典故,分析形象
寓的感情或蕴含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 的哲理。步骤三 己,为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有时可以不涉及。
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
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
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考点三 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 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 组合成的意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 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 “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已营 造出某种意境。因而,对诗中景物形象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 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上,还应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调。 步骤三:表感情,明作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景物暗含的寓
情感?
3.结合背景分析
意。答案要具体,切忌空洞,答题时应尽量点出描绘的意象
4.请从意境营造的 有的诗词需要结合作者生 和意境所表达的感情,点明其在创设背景、表情达意、表现 角度,赏析全诗。 活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个 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结合分析 氛围?表达了诗人
括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不能单纯地分析景物形象, 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
景物形象要附着在诗人的 3. 这 首 诗 ( 词 ) 描 写
感情上,有时也附着在写 了什么样的景物?
作技巧上。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

2018届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鉴赏

2018届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鉴赏
3
1.解读诗歌的形象、情感,通常要注意从以下几
个角度切入:从题目序言切入,有的题目序言中点明 事件的时间、地点、写作缘起等;从关键的标志性、 暗示性词句入手,比如“故园(情)”“独”与“孤”“愁”
等;从背景、作者等处切入,比如宋代的很多诗词都 与破碎的山河相联系等;从具体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动 作等方面切入,具体细节具体分析能发现抒情主体的
5
情感变化等。具体解答时一般采用的答题模式:用了
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意境),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
4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考点集训(选诗歌 1题目。 木棉花歌 陈恭尹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花开。 有如尧时十日①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②环高台。
第四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1
第一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2
设题角度Ⅰ:鉴赏形象 【命题方式】①诗歌中描写了怎样的形象?②这 首诗歌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作简要分 析。③这首诗歌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 围? 【答题要点】①先概括某形象的特点。②结合诗 句的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突出其特点。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02课 典型例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02课 典型例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02课典型例题(含解析)不分版本〔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02课典型例题一、〔XXXX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缺乏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时机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诗人称任公子大可收起他的钓竿,不必在垂钓了,是对这个典故的反用。

清代的王琦阐释说:“因众派安流,水无巨鱼,故任公子钓竿可罢,喻江汉宁静,地无巨寇,那么王者之征伐可除也。

〞水无巨鱼,也就是地无巨寇,李白觉得英豪才智之士不必希望有所作为,那是因为天下太平,江河安堵,在归于一统的大唐盛世之下,不会有任何的祸乱发生,那么,即使豪杰之士怀有平定寇盗、重致太平的手段,又哪里有时机去供你施展呢?这样的说法主要表现出的,当然还是对盛世的热情歌颂,但如果结合李白的平生抱负与自我期许,也能感觉到这样的歌颂并不单纯,在这一派祥和安宁之中,隐隐透露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失落。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02课 典型例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02课 典型例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02课典型例题(含解析)不分版本〔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02课典型例题一、〔XXXX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4.〔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①动静结合。

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②寓情于景。

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二、〔XXXX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1.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02课典型例题一、(2016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诗人称任公子大可收起他的钓竿,不必在垂钓了,是对这个典故的反用。

清代的王琦阐释说:“因众派安流,水无巨鱼,故任公子钓竿可罢,喻江汉宁静,地无巨寇,则王者之征伐可除也。

”水无巨鱼,也就是地无巨寇,李白觉得英豪才智之士不必希望有所作为,那是因为天下太平,江河安堵,在归于一统的大唐盛世之下,不会有任何的祸乱发生,那么,即使豪杰之士怀有平定寇盗、重致太平的手段,又哪里有机会去供你施展呢?这样的说法主要表现出的,当然还是对盛世的热情歌颂,但如果结合李白的平生抱负与自我期许,也能感觉到这样的歌颂并不单纯,在这一派祥和安宁之中,隐隐透露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失落。

二、(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8.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9.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三、(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5题。

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D14.D15.答案示例:首联以景写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传达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

颔联接着第二句,通过写兄弟远隔,自己孤身飘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

颈联暗接全诗第一句,写自己年老多病、无以报国,表达无奈和郁闷之情。

尾联下句直接表达对家国之事的忧虑。

14.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题干要求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指向明确,首先从题目“野望”思考起,A项中“西山”“南浦”切合题目中的“望”而非“野”字。

B项中“海内”“天涯”是诗人远望后的想象,而不是切合“野望”二字。

C项中的“迟暮”“涓埃”也是作者的感慨语,而非“野望”的内容。

D项中的“出郊”切合“野”,“极目”切合“望”,所以都与“野望”二字切合。

四、(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4.(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环境之美、闲适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两个字用哪个更好,各人看法不同,只要言之有理就符合要求。

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在理解词义的同时,要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这首诗的大意是:你闲居在家时不用出门,满眼就能望见云雾缭绕的山峰。

落日西坠,鸟儿在晚霞中飞去;人们离开之后,秋天的原野显得格外闲静。

以前只知道去遥远的树林边,没想到登上这间茅檐的小台,同样可以欣赏到美景。

好客的主人啊,我会经常乘着月色前来造访;照应门户的僮仆,也不要总把院门闩上。

五、(2015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首联写到暮春时节作者流落他乡,寄居旅舍之内,下了一夜的雨,早晨刚放晴,残花满地。

面对此情此景,作者恍然间忆起皇都长安。

颔联两句承接首联的“残春”,描写了一幅晚春动态图景。

春天将尽,残花纷纷飘落、柳絮在水面浮动,这样的景象在暮春时节比较常见,本无新奇之处。

可是作者在这里却巧妙地将这些景物与“蜂”“鱼”联系起来,好像“花须落”“柳絮行”是“蜂抱”“鱼吹”的结果,构思十分新奇。

动词“抱”“吹”的选用也非常巧妙,有点出人意料,可仔细品味之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蜂“抱”、鱼“吹”使得本来容易让人产生感伤情绪的暮春场景立刻变得鲜活了起来,颇显出几分生机。

这让人不由得不佩服作者锤炼词句的高超技艺。

这一联深受后人推崇,被认为写得工巧。

所谓“乃晚唐巧句”见于明代许学夷的《诗源辩体》。

六、(2015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张元千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14.(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1)“湿”“迷”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