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中的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思想
基于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的评价观
对传统评价的批评:一是它所秉持的产品观,二是它所奉行的客观标 准。 倡导的评价观:主张以高级学习目标替代客观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第一,评价学习过程,当学生的学习结果与预期标准不一致时,尤其 要考察其学习的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应将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而不是作为教学活动结束后一个独立的环节。 第二,建构主义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学习者个人的知识建构有其正当理 由,并主张学习者建构他们当前认知方式下“貌似合理”的解决方案 第三,鉴于建构的个性化特征,多样化的评价观是建构主义教学评价 的必然选择。 第四,强调评价对学习任务及其大背景的依赖。
基于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模式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 吴忠良 hnwuzl@
内容提要
传统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是一项有明确目的人类活动; 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知识是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 知识是认识主体在自己原有经验基础上自主建构的。
知识总是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建构而成的
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 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 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 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 获得。 如:婴儿最初的抓握行为的学习
自主建构
意 义 建 构
情境设置
学生协作
信息技术
协作建构
建 中构 心主 的义 教指 学导 设下 计的 模以 式学 生 为
资源的种类、 获取、地址、 运用
基于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1)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 没有接触过,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 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解释或假设。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 千差万别的。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 的现象资源。 启示: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 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例子:“阿姨”-儿童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区别
高的要求; 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什么是教,教学设计就是备课。 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 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 1992) 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 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 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肯普,1994) 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 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 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乌美娜, 1994) 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 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 程。”(何克抗,2001)
建构主义的师生关系
教师:高级学习伙伴和合作者
学习教练
带领新手学习的熟练型学习者
课堂教学设计的新视角——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 田师 范专 科学校 学报 》( 和 汉文综 合版 )
Jl 0 0 2 u; 1 第 9卷第一 期 2
总第 6 期 3
课堂教学设计的新视角
— —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的工具。学习者不是带着等待填充的脑袋来参与学习的, 而是 带着 自己的经验和倾 向来参与学习的。… 教师的作用就是基于学生 的经验和倾向来很好地帮助和引导他们,使他们 自 觉地把新知识和 自己固有的经验有机融合, 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新的知识理解。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就是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 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 目 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 ( 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 陕西咸阳 102 728 ) 略、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 L 桶 曼 J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目前西方流行的学 分析和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教学设计以分析教与学的需 习 理论。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以及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 求为基础 ,以形成解决教与学问题的方案为目的,其指向是教与学 标的达成,其具体产物是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 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 目 ’ 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本文在分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认 资源等。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个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具备的条 为课堂教学设计应做到六个转变。 件包括:1内容开放。在教学设计中要从教材以外开发和利用更多 . L 键剜J 天 建构主义: 课堂教学设计 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书本走 向 社会。2教学 . 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是 目 前最具前景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 的教学资源 ,引导 主研究,发现问题; 课堂互动研 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 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 过程开放。其基本程序是:课前 自 拓展能力。3组织形式多样化。充 . 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 讨,解决问题:课后延伸思考 , ‘ 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 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传递、交流教与学的信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 在教学过程 中,重视安捧学生 者和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进行思维碰撞。4教学过程体验化。 5课堂环境民主 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 参与其中,使其在操作的过程 中亲身体验和探究。 . 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化。允许不同声音,鼓励不同思路,运用不同材料,为学生营造一 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 思想。 综上, 建构主义理念下的课堂教堂设计应该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一)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师的角色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 而 是由学生 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 转变和学生的地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主导下的教学 , 转变应从原来 主动地建构意义 ,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 科学的教学观念应是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教师角色的 讲解者 ” 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选择 、 加工和处理, 从而获得 自己的认识的过程 。 学习意义的获得, 以自己为中心的 “ 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 学生地位的转变是将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课和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 编码 ,从而建构 自己理解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 主动参与 、合作学习和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n ( 二)课堂教学 内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内涵对学生而言只是 发生交化的两种途径或方 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 对教师而言只是一种预设的、 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 ( 也称 “ 图式”)中, 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模仿的对象: 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 自己原有认知结构 内的过 最为理想化的学习结果。教师是将其中一个个精辟的概念,一个个 程;顺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 深刻的原理一丝不差地传授给学生,使本来充满生机的教学变得枯 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而引起的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 燥、乏味和抽象。 科学的教学理念应是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 的过程 ,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 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展的,使不同的学生在理论方面达到不同的发展,而不是人人成为 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 ( 式扩充 ) 而顺应则是认知结 理论家。这就需要课堂教学的设计既生动有趣,又有理论深度;既 图 , l 构性质 的改变 ( 图式改变)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 不是简单的 能吸弓学生关注,又能使其自动探究;既切近于生活 。又不乏理论 翱翔,学生自由 信息输入 存储和提取 ,而是新 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 向作用过程, 闪光……教师引导学生在所要掌握的大理论框架 内 发挥的空问大,其理解、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则不言而喻。 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问的互动过程。 ( ) 三 课堂教学策略的改变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教学策略主 学习者基于以往的经验;凭借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 自 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 ,而是知识的处理和 要有三种,即支架式、抛锚式和随机进入式.旨在培养学生 “ 主 主发现”的能力。 转换;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和知识权威的象征,更是学生丰富 探索、 自 支架式教学中的 “ 支架 ” 其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 , 或调整 自己解释的引导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针对 某些问题共同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 解 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教师的角色: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辅助学 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 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 的 彼此的想法,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 目的。 支架” ( 教师的帮助 )把管理学习的 传统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和权威,学生处于被 认知活动 课堂教学是通过 “ 支架 ”。 这种思想突 ” 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课堂教学目标应以学习和巩固书本知识为主, 任务逐渐 由教师转移给学生,屉后再撤去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辅助作用。 以讲授和练习为主 ,完成认识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 出了 抛锚式即情境性教学,是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 中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的理解,强调学生牢记所学过的 发生,以 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 标。教师在课堂上 知识。课程内容缺乏个体深入的体验和感悟。 提供解决问 题的原型,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是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在整今教学过程中, 展示出与解决现实中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 模拟的真实任务应具有整体性 、 复杂性和挑战性,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指导者、 并指导学生探索。 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善于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 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情境被形象地 比喻 抛锚”,一旦任务 “ 锚 被确定,整个教学内 容和教学进程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 为 “ 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了一样) 。学习者在现实世界的真实 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 就被确定了( 的能动性,认为认知是~个 自内而外的、由认知主体主动发起的、 环境中感受、体验( 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 通过对所学知 。 在一定情境中与主体过去经验相融合的过程 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 识的意义建构,完成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 教师) 关于这种 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媒体也不再 其他事物之问联系的深刻理解,而不是仅聆听别人 ( ’ 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 手段和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 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思考
水平 ,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在学 习
内容的组织上要有一定的系统性。一门课程不是教学内容 的简 单堆砌,而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 。在设计时应能够把一 门学 科 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提炼出来,并形成一个具
有逻辑 性 、系统 性 的知识 体系 ,才 能更 好地 促进 学 生学 习 。再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 4期
20 年 4 08 月
湖 南 科 技 学 院学 报
J r lofH u anU n v r iy o cin e a d En i e rn ou na n i e st fS e c n g n e i g
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教学模 式。与传统课 堂教学相比 ,不论 从学习的适用对 象、教育 内容 的表现形式、课程 的组织
安排和学 习者的学 习方式来看 , 网络教 学都具有 其不可比拟的优 越性。 网络教 学引进 学校是提 高其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手 将 段 。其 中,网络课程 的设 计是 关键 。本文基 于建构 主义理论 ,就学校 网络课程 的设计提 出了 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建构 主义;网络课程 ;教 学设计 ;网络教 学
更新) ,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方法。
2 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 、真实的问题情境 ,使学 生者产生学 习的需求 ,驱动学 习者进行 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 动建构知识意义 的目的。 建构主义强烈推荐学生要在真实的情 境下进行学 习,减少知识与解决 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 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需要将设计的 问题具体化,还原知识的背景 , 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
Vo12 .9 NO. 4 Apr2 08 .0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课程观的观点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情境”为主
一、阐明本文的研讨对象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处理这些问题的紧迫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关注和重视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专门研讨教学设计的专家们还就此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说。
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是否能够融为一体成了这场争辩的核心问题。
答案大致分为两种,其一,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学习实践过程的两个具有差异性的点,这两个点,若处在不同的学习情形下是相互补给的。
对于一些学习范畴较复杂多样、学习目标较高级的教学设计来说,建构主义是适宜的,教学设计领域可以将建构主义以一种“新的心理集”的模式引进来,这能够调解传统教学设计过分辨别和简化教学内容的不足。
而第二种看法则认为,建构主义的理念与教学设计的实践不能相容。
他们的观点是,教学设计是立足于客观主义的,要谋求一种能看得见的、能管制的的学习成果,而建构主义是非客观主义的,二者在这个根本点上是相违背的。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成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估摸的,采取的是感性主义的哲学思维,因此建构主义是无法引入教学设计实践的。
教学思想中的师生定位观点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作为语文教学的探索者,寻求语文教学科学的发展之路,在语文教学界更新观念,推行切实可行的新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应该引起我们同行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本着与时俱进的学术心态,不断地加强比较性研究,及时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用理论指导实践。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这些方面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应用实践及不足之处。最后,文章总结了建 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成效和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前景。
引言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深受教育界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 动性和建构性。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而是学生 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建构的。本次演示旨在全面梳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观点,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目前,建构主义教学评价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评价标准 不统一、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4、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建构主义教学总结与反思阶段强调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回顾和总结,以及对学生 和教师的反思和提升。其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回顾教学目标:重新审视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是否得到了有效实现。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念,它强调学习者的主 动性、情境性、合作性和意义建构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实践的不断深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为教育、培训、康复和心理学等领域提 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和发展思路。
摘要
本次演示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综述,详细探讨了其发展历程、主 要观点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概 念和内涵,然后从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和总结与反思四个方面,分析了建 构主义教学理论在
未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更加注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应用,例如利用、大数据等技 术来支持意义建构和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更 加实践和案例研究
,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将更 加注重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设计莘县实验小学教科室自9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被引入我国教育技术界以来,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研究成为一个热点。
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但近年来在教学实践尤其是教学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倘若我们暂不考虑教学设计模式的分类标准和层次关系,单就其名称看主要有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学习,角色扮演,研究型学习,情景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等。
通过这些名称各异的教学设计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基于问题解决、学生自主探索、社会化和情境化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虽名称各异,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反映了教学设计由注重教师教转向关注学生学。
一、“课堂”的基本定位课堂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但多年来,我们谈论的课堂基本上是所谓公开课或观摩课所展示的一种虚拟的课堂,大家已习惯依据这种课堂来评判教师或学校的实际教学水准,也正是这种思维定势,使我国课堂教学研究陷入了迷魂阵。
假如我们把公开课、观摩课分为一类定名为精英课堂,哪么,我们教师平时所上的课就可以称之为常规课堂。
以小学为例,小学教师每学期一般上课时数为360节,每学期每位教师执教公开课、观摩课平均不足3节,也就是说,领导、同事看到的教师上课时数最多占总上课时数的1%,而看不到的则占到99%,这99%的课才是决定素质教育的所在,而我们恰恰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场所,一直多年来,常规课堂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种课堂教学是严重失控的课堂教学,领导的意图、新的课程理念、新进的教学方法很难在这里出现。
精英式课堂是展示精英教师对课程理念解读和展示自身教学水平的一个特定场所,常规课堂才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杜郎口课堂教学之所以在全国引起轰动,并不是该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多高,学校设施建设有多先进,而是该校把常规课堂教学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这让我们整天变着花样展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的研究者汗颜。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介绍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内容简介】建构主义采用了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对学习与教学做了全新的解释,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社会环境交互,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为中心教学策略。
本文在这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原则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模型,希望为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提供处方性的解决方案。
本文还讨论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模式、自主学习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
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
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
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
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
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外语教育教学设计
及 维果 斯 基 等人 。 杜威 认 为 ,教 育 基 于儿 童 的行
动 ,知识 和思 想 只能形 成于行 动 的情境 中 ,学 习者
在情境活动中创建学习共同体 ,在该共 同体 中建构
自己的知 识 ;17 年 ,皮亚 杰提 出 :学 习最基本 的 93
贡献并 将其 实践 于儿 童学 习 的 当推 杜威 、皮 亚杰 以
、
建 构主义学习理论 的基本观点
关于学生 ,建构主义强调 ,学习者不是一无所 知 的走进学 习领 域 的 ,他 们是 带着 在 日常生 活 和 以 往学 习 中积 累的有 关 经验 背 景 ,一 定 的认 知能 力 ,
以及 自己对陌 生事 务 的相关假 设 进入学 习的 。教学 生 活不 能无视 学生 的这 些经验 和认 知 能力 ,简单 地 对学 生进 行新 信息 的灌 输 ,而应 把儿 童现 有 的知识 经 验 、认 知 能力 、创新 思维 ,甚 至尝 试错 误作 为学 习者新 知识 、新 概念 的生长 点 。 同时 ,建 构 主义还 强 调学 习者 之 间的讨论 与合 作— — 由于学 习者 经验
造 。否 则 ,知 识本 身对 学 习者来 说是 没有 价值 可 言
的
关 于 学 习活 动 ,建 构 主义认 为 学 习绝 非 行为 主 义 所 描 述 的 “ 激一 刺 反 映 ” 的 过 程 , 不是 简单 的信 息 的输 人 、存 储 和提取 ,而 是新 旧经 验 之 间的 双 向作 用 以及建 构 过程 ;学 习者 不是 被动 地接 受外
高 青
( 兰州城市学 院外 国语学院 ,甘肃 [ 摘 兰州 707) 30 0
要 ] 随着教育生活 中人们对知识 、儿 童 、学习情境等 问题 的不断追问及省思 ,现代认 知学习理论 的一个 重要分
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一、产生背景在传统的教育系统中,认识和实践活动是分隔开的两部分,知识是一个整体性的、自给自足的物质系统,或者说从理论上讲它是独立于其学习和应用的背景的。
有关的活动和背景都被认为是知识的附属品。
情境学习是1989年由西里(John Seely)、布朗(Brown)、克林斯(Allan Collins)和达吉维德(Paul Duguid)等人提出的。
情境学习的理论是以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和其他的发展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二、基本内容情境学习强调以真实活动(authentic activity)为学习背景,强调一种重要教学方法——认知学徒,还强调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固着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1.学习背景首先,情境学习强调以真实活动(authentic activity)为学习背景。
所谓真实活动,情境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它是由文化所确定的框架,它的意义和目的是通过过去和现在的成员协商而进行的社会建构起来的。
因此,真实活动总是与活动成员在社会框架中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并不总是实践活动。
强调了学习情境的重要性同时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必须在学习情景中,通过主动探索和经验,有效学习知识。
只有经验学习者主动操作或者通过探索经验而形成的知识,才能有效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活动中学习并使用其所学的知识技能,才能真正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成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舒曼曾提出学习是通过共同参与学习活动的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达到理解的过程。
通过小组的合作,由老师扮演学习的协助者,提供学习支架来引导学习者进行主动参与式学习。
情境学习理念重视学习互动参与和分享。
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文化适应过程。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有效的学习必须让学生者处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但学习者在刚开始学习时无法立刻进入专家层次,必须通过不断的观察、模仿、体验、主动参与、尝试以及互动后,才能逐渐达到专家水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课堂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课堂教学设计作者:王菊芝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8年第12期【摘要】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含义、学习方法及学生与老师的不同角色与作用。
结合初中地理课程探讨了支架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旨在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构主义课堂教学设计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怎样设计教学环节和流程,以下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构建主义学习理论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叫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
皮亚杰的理论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在认知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即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协作与会话,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
3.构建主义学习方法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要把当前学习内容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设计
• 认知个体(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 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 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 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 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 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 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 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 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 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 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 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 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 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 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如上所述,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 认知个体(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 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 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 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 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 等等。
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 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 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下面我们就从 “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 ) “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 ”) 这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 基本内容。
二、建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建构主义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 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 内瓦学派。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 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 知结构得到发展。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1.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1.3.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是研究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制订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 它有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 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 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 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去完成目标,并分析、 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2.素描课的教学设计
2.1.明确教学目标
• 建构主义学习是目标定向的,因为只有学习者清晰地 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目标时,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 • 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旨在“使学生在一个完 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 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 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 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 教师还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学习 “情境”,即与素描学习相关的学习任务、背景知识 和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又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活动性、 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 12 周 11.14~16
第 13 周 11.21~23
素描静物写生 由学生确定主题,寻找相应的静 物以及组合方式 找一种更符合你个性的素描风格 和形式进行研究 拟定一个素描的评分标准及其理 由。并据此为全班同学的素描作 业评分,写出评语。 素描静物写生 设计专业的素描与其他专业的素 描应该有什么不同? 能否用设计的意识来创作素描? (构图、形式与意义的关系) 画什么?怎么画?有没有设计? 素描人物写生 从静物的“形体”塑造到人物的 “神情”刻画 素描人物写生(考试) 交素描学习小论文 写一篇 2000 字以上的“素描学习 小论文”,写出你对素描的观点 和理由,最后要列出参考文献, 至少是一本书或一篇论文,并交 流你的想法。
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设计
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 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 进来并结合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 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 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 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 起的学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 发生改变的过程。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 中采用
全新的教学模式
全新的教学方法
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 观念提出挑战,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 、只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 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 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 教学设计思想。
“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 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 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 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 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 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
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 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 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 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 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 全新的教学理论。
如上所述,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 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 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 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 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 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谈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
谈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谈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摘要: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创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自己原有的语言知识和社会知识主动建构对新内容的理解。
关键词:建构性学习学习环境情境教学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认知主义强调学生对外部刺激即所学知识的加工处理和内化吸收。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不能被训练或被吸收,而只能被建构。
但是,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而总是以一个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的。
这种学习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学习在其中进行的情境的联系。
学习者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被利用的先前的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异性而受到重新建构。
学习者是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对知识进行建构的。
关于学习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角度出发,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这是个人建构的过程。
关于学习结果,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育者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指导和协助学生按自己的情况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活动最后建构起关于知识的意义。
关于学习条件,建构主义认为主体、情境、协作和资源是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
主张:第一,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的作用。
第二,学习情境要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因为实际情境领域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能使学生掌握高级的知识。
第三,注重协作学习,强调学生与学生的讨论及互相学习。
第四,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为教育者提供丰富的资源。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语言学习建构性学习具有六条核心特征: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和反思性。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数 学是 一 门实践 性 很强 的 自然 科 学 ,通过 实 际操 作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可 以模 拟 或 再 现 知 识 的 形 成 过 程 ,增 强
学 生 对 数 学知 识 的探 究 欲 望 ,对 知 识 有 更 深 刻 的理 解 , 拓 展学 生 的思 路 。例 如 ,教学 测量 土 豆 的体 积时 ,教师
活 :分桃 子 的情境 引 出分 数知 识 ,化抽 象 为具 体 、变 枯 燥 为趣 味 ,使 学生 体会 到 分数 来源 于 生活 。导 入 和展 开
所借 助 的情 境 自然 流 畅 ,所 提供 的材料 又 能更 有 利于 学 生在 自主探 索中寻 找规律 。
出水 面 的高 度 ;然 后将 土 豆完 全没 入水 中 。测 量 出水 面
上 升后 的高 度 ,最 后通 过计 算 上升 的水 的 体积 就 可 以得
到土豆的体积。③小组活动: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
些材 料 ( 长方体 、正方 体 、圆柱体 容器若 干 ) 。现在就 用
你们 想到 的这种 方法来 测量 土豆 体积 ,并填写 表格 。
建 构 主义 学 习理论 认 为 ,认 识 是 在认 知 主体 与 客 观 环境 的相 互作 用 中形 成 的 ,认 识 的发 展是 通 过对 认 知 结 构不 断进 行 意义 建构 中获得 的 。教学 情境 的创设 要 建 立 在有 感 染力 的真 实事 件或 事 实 问题 的基础 上 ,以解 决 学 生在 现 实生 活 中遇到 的实 际 问题 为 目标 .学 习 的 内容 要
,
新 课 室 设 计 室 ・ 掌 设 升 致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计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计作者:李晓梅王鹤岩刘阳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第04期摘要:情境学习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最新学习理论,它强调了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和个体学习者意义制定的社会建构性质,更新了人们传统的学习观念。
情境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既有它的适用性,同时又要注意它的限定性。
文章把情境学习理论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把创设情境看成实践教学设计的根本内容,以情境引导实践教学设计,构建出实践教学的情境化设计模式,具体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策略等四个环节的情境化设计。
关键词:情境学习理论;思政课实践教学;情境化设计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4-0070-04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把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与大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相结合的重要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思考和解决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知识的内化以及知行的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以及评价策略的综合设计,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
如何对实践教学进行有效设计,是高校思政课必须解决的问题。
情境学习理论是继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最新学习理论,它更新了人们传统的学习观念。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了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和个体学习者意义制定的社会建构性质,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文试图从西方情境学习理论中汲取营养,探寻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设计模式。
一、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等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的学习观念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强调个体思维的信息加工转向重视认知和意义的社会性质。
情境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分享着一些重要观点,它们是与以往的学习理论建立在不同的本体论、知识论基础之上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这一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本文将首先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发展历程,然后探讨如何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具体来说,我们将讨论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如何创设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以及如何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等问题。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工具,以推动教学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它认为学习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学习者通过与环境、他人的互动,主动建构、重组和内化知识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和理解,对新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整合,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的重要性。
它认为学习发生在真实的、具有意义的情境中,而非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传递中。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形成更加真实、有用的学习成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重视社会互动在学习中的作用。
它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和分享,不断丰富和深化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和贡献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情境性和社会性,这些观点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有意义的情境,促进学习者的社会互动,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建构、理解和应用知识。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策略探析
第2l卷第2期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6月型:至!:№:至匹墅咝笾蛩翌些丛坠墅型垡型垡堕避墅匿:垄咝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策略探析徐瑰丽(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河南新乡453000)摘要:建构性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依靠前概念不断建构新的科学概念的教学。
建构性教学策略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产生的。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学习理论;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25(2008)02瑚53—02作者简介:徐瑰丽(1968-),女,河南获嘉人,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2006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读研究生,新乡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伦理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一种新的科学概念教学模式——建构性教学(cons tr ucti vi st t eachi ng)正在科学教育领域中悄然兴起。
所谓建构性教学,实际上是指促进学生科学概念建构的教学,即促进学生依靠前科学概念不断建构新的科学概念的教学。
这种教学产生的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所谓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因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强调教学过程主要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策略就是以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为主要目的的策略。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哪些主要因素等,因此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和 对所学 知识意义 的 主动建 构 而 情 境认知 教学 a Y - 是基于 建构 主义 学习 理 论而 衍生出 的一 种新型的 教学思想, 要求在 教学 设计
中设 置特 定 的情 境 引起 学生对 知识 进行 主 动 的意 义建 构 。但 建构 主 义作 为 一种 新 型的 学 习理 论仍 尚在探 索 中 , 需要 教 育 工作 者 们 的
综述 . 专著
课 程 教 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兰鱼
± 鱼
在 情境 中的学 习
— —
基 于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的教 学设计 思想
沙 莉
( 南京师范大学泰 州学院人文传媒 学院 江苏 泰州 2 2 5 3 0 0 ) f 摘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 门话题。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 强调 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 索、 主动
随 着教 育技 术的 不 断发 展 . 人 们 开始 对 教 学 理论 进 行摸 索 、 质疑、 发展 与 完善 而建 构 主 义学 习理论 正 是近 年 来人 们 不 断探 讨 的 热 门话题 . 它作 为认 知 学 习理论 的 一 个重要 分 支逐 渐 活跃 于 教 育 教 学的 各 个方 面 . 显示 出越 来越 强大 的生命 力。 对 建构 主 义的 理解 建构 主 义 f 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m) 也译作结构主义 . 主 要 代表 人 物有 皮 亚 杰、 杜威、 维果 斯基 、 乔纳森、 布 鲁 纳等 。 其课 程理 论 的核 心 内 容是以学生为 中心. 强调 学生对知识 的主动探 索、 主动发现和对 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因此,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其实是一 种 学 习个 体 在社 会化 过程 中的 建构 过程 建 构 主义认 为 . 知 识 不 是通 过 教 师传 授 得 到 . 而 是 学 习者 在 定的 情境 即社 会 文 化 背景 下 .借 助 获 取 知识 的 过 程 中其他 人 ( 包括教 师和 学 习伙 伴 ) 的 帮助 , 利 用 必要 的 学 习资料 , 通 过 意 义 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 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 下. 借助 其他 人 的 帮助 即 通过人 际 间的协 作 活动 而 实现 的意 义 建 构过 程 .因此 建构 主 义 学 习理 论认 为 “ 情境” 、 “ 协作” 、 “ 会话 ” 和 “ 意义 建构 ” 是 学 习环境 中的 四大要 素 或 四大属 性 “ 情 境” 是 指 学 习环境 中的情境必须有利 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这就对 教学设计提 出了新的要求, 也就是说 , 在建构主义学 习环境下 , 教 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 学目标分析 . 还要 考虑有利 于学生建构意义 的情 境 的创设 问题 . 并把 情境 创设 看作是 教 学设 计 的最 重要 内容 之一。 “ 协作” : 协 作发 生在 学 习过程 的 始终 。 协 作对 学 习资料 的搜 集与 分 析 、 假 设 的提 出与验 证 、 学 习成 果 的评 价 直至 意 义 的 最终 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 会话” : 会话是协作过程 中的不可缺少环节。 学 习 小组 成 员之 间必 须通 过 会 话 商 讨如 何 完 成规 定的 学 习任 务 的计划: 此外 , 协 作 学习 过程 也 是 会 话过 程 , 在此过程 中, 每 个 学 习者 的思 维成 果 ( 智 慧) 为 整个 学 习群 体所 共 享 . 因此会 话 是 达到 意 义 建构 的重 要手 段 之一 “ 意 义建 构” 则是 整个 学 习过 程 的最 终 目标 在学习过程 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 3前学 - "
习 内化 成 自己的知 识 结构 , 在“ 图式 ” 、 “ 同化 ” 、 “ 顺 应” 的认 知 过 程 中完成 自我 意 义上 的 建构 这 样 . 学 生就 不难 体会 到 父母 对 自己 的 深 沉的 爱 以及 辛 劳的抚 育 . 自然会 产 生 回报 亲恩 的 感 情 , 而课 文 中出现 的疑 难 点 自然也 迎 刃而 解 2 . 教 学设计 要 注 意与 艺 术的 多种 形 式 巧妙 结 合 . 在 情 感教 育 的基础 上 突 出情 感 审 美特 征 语 文 学科 是 一 门综合 性 的 学科 . 因
不 断探 知与 确 定 。
【 关键词 】 建构主义 情境 协作 会话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5 ) 0 6 — 0 0 1 4 — 0 2
“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 一旦我们将学生的生 活实际情境与教学的情境有机联 系. 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引起学生 的 兴趣 , 激发 学生 的求知 欲 与探 索欲 , 促 进 学 生新 旧知 识 的 迁移 , 增 强 学生 的思 维 能力和 动 手操 作 能 力 . 使 学生 的 才能 得到 充分 的 发挥 和 发展 新 编 的语 文教 材 要 求 突 出语 文 与 生活 的联 系 。 因此 每篇教文都可以说是生活的知识化表现 我们在教学设计 中要尽 量深入生活的内容和情感. 拉近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距 离 例如教 学《 陈情表》 . 可以要求学生设 身处地入情入境 , 联 系自己生活 中 发生的故事 . 口述发生在 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 体会 离别之忧、 舔 犊之情 . 教师在 自身情感激励 的基础上联 系文本进行教 学, 学生 的理 解 会 更深 入 全 面 这 种 联 系生 活的 情 境认 知将 客 观 的 生 活 ( 亲情生活) 与主观的认知结构相联 系. 使 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