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应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技巧与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技巧与注意事项在处理媒体时,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技巧与注意事项,以应对不可预测的情况,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指导原则和技巧,供参考:1. 保持透明度:面对媒体,始终保持真实和诚信,提供准确的信息。
避免欺骗、误导和不必要的保密。
透明度能够建立信任,有助于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
2. 提前准备:对于可能的媒体曝光,提前准备好相关信息和数据,事先思考可能的问题和难点,并相应做出应对措施。
提前准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媒体关注和提问,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 简明扼要:在与媒体沟通时,要尽量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技术术语和复杂词汇,确保媒体和受众能够理解并传递正确的信息。
4. 及时回应:媒体工作非常迅速,对于媒体的问题和报道,尽可能及时地回应并提供准确的信息。
快速回应有助于控制局势并弥补可能的误解。
5. 主动沟通:除了对媒体的回应外,还应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和交流。
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帮助在紧急情况下更好地控制公众舆论和形象。
6. 训练和模拟:定期进行媒体训练和模拟演练,以提高媒体沟通的能力。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可以熟悉并应对各种媒体提问和挑战。
7. 掌握媒体平台:了解不同的媒体平台和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针对不同的媒体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可以提高信息的曝光率和传达效果。
8. 审视言辞:在与媒体互动时,特别在电视和广播上,要审慎选择言辞并控制情绪。
避免冲动和激动地回答问题,保持冷静和专业。
9. 审核报道:及时审核媒体报道中的错误和不准确信息,并在必要时予以纠正。
保持对自己形象和利益的保护。
10. 分享成功和教训:及时分享成功的媒体经验和所学到的教训。
通过反思和总结以往的媒体沟通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媒体应对能力。
在应对媒体时,时刻记住这些原则、技巧和注意事项,能够更好地控制局势、准确传达信息,并树立良好的形象。
媒体应对方案
媒体应对方案1. 引言媒体应对是指在面对媒体报道或舆论压力时,对媒体进行有效的回应和应对的策略和方案。
对于个人、组织或企业来说,媒体应对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其声誉和形象,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有效影响舆论的走向。
本文将介绍媒体应对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策略,帮助个人、组织或企业有效应对媒体压力。
2. 媒体应对的基本原则2.1 透明和坦诚在面对媒体报道或舆论压力时,首先应秉持透明和坦诚的原则。
保持真实、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披露,不隐瞒事实,不敷衍塞责,以此树立诚信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回应媒体时,应尽量提供可验证的证据和数据,展现自己的合法合规性。
2.2 快速而有计划的回应面对媒体报道或舆论压力,及时回应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任何负面信息或报道,都应迅速做出回应,及时澄清事实,以避免负面信息扩散和舆论的进一步升级。
同时,应制定详细的媒体应对计划,在危机爆发前就已有所准备,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2.3 尊重媒体和公众在回应媒体时,应尊重媒体和公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声音。
对于媒体的提问和追问,应予以真诚回答,并积极解决问题,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
同时,也应倾听公众的声音和意见,并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以回应公众的需求和关切。
3. 常见的媒体应对策略3.1 发布公开声明在面对重大事件或危机时,发布公开声明是一种重要的媒体应对策略。
公开声明应详细阐述企事业主体的立场和观点,回应公众的疑虑和质疑。
公开声明应表达诚意,并配合相关证据和数据,以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同时,还要注重语言的精炼和简洁,以便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3.2 进行媒体专访面对媒体报道或舆论压力,主动进行媒体专访是一种积极的媒体应对策略。
通过媒体专访,可以直接面对媒体记者和公众,解释和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媒体专访要注重事前准备,制定清晰的沟通目标和信息传递策略,同时培训相关人员,提升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3.3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平台是现代媒体应对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
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然而它们并非只能束手无策。
本文将探讨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提升互动性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互动性,用户可以通过评论、分享、点赞等方式与内容进行互动。
传统媒体可以借鉴新媒体的互动模式,提升用户参与度。
例如,在报纸上增设二维码,读者扫码后可以参与讨论或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电视台可以在节目中设置互动环节,听众可以通过微博或手机短信与主持人互动。
通过增加互动性,传统媒体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读者。
二、创新内容形式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创新内容形式来吸引年轻人群体。
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内容,因此传统媒体可以采用更多的视觉元素,如图片、视频等。
此外,可以开设专栏或专题报道,紧跟时事热点,提供独特的观点和深度分析。
通过创新内容形式,传统媒体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吸引更多的读者和观众。
三、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可以将新媒体作为一个补充和延伸的渠道,通过整合两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服务。
例如,报纸可以在网站上开设在线版,提供实时新闻更新和互动评论。
电视台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精彩片段,并提供在线点播服务。
通过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增强自身影响力。
四、加强技术创新传统媒体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利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例如,可以开发自己的新闻客户端或网站,提供个性化推送服务,根据用户兴趣和需求推荐相关内容。
同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用户喜好和阅读习惯,优化内容生产和推广策略。
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传统媒体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保持竞争优势。
五、加强品牌建设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声誉。
建立可信赖的口碑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媒体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以其快速、便捷、互动性强等特点迅速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媒体曾经在信息传播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如今却面临着受众流失、广告份额下降、影响力减弱等问题。
那么,传统媒体该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发展呢?首先,传统媒体需要转变思维观念,积极拥抱新媒体技术。
不能再固步自封,认为新媒体只是一时的潮流,而应该认识到这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技术手段,将其融入到自身的业务中。
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从而更精准地进行内容生产和推送;运用社交媒体平台扩大传播渠道,增加与受众的互动和沟通。
其次,传统媒体应注重内容创新。
优质的内容始终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对于内容的质量和独特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媒体拥有丰富的采编经验和专业的人才队伍,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深入挖掘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和故事。
同时,要改变以往严肃、刻板的内容呈现方式,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以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比如,通过制作生动的短视频、图文并茂的报道等形式,让新闻更具吸引力。
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也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重要举措。
新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互动性强,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可以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讨论中。
传统媒体应该搭建自己的互动平台,鼓励受众发表评论、分享观点,及时回应受众的关切和疑问。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受众的粘性,还能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为内容创作提供方向。
传统媒体还需要优化整合资源。
一方面,要对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其他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比如,传统媒体之间可以联合开展重大主题报道,扩大影响力;与新媒体合作,借助其技术和平台优势,推广自己的内容。
此外,传统媒体要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在受众中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这些优势有所削弱。
媒体如何应对舆情
媒体如何应对舆情
1. 及时回应
舆情一旦产生,媒体应该及时回应,表达对公众关注的态度和立场。
通过发表正式声明、发布新闻稿或发表文章,媒体可以对事件进行解读和回应。
及时回应可以有效平息公众的情绪,并避免舆情进一步扩大。
2. 理性分析
面对舆情,媒体应该进行理性分析,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
媒体的分析应该基于丰富的背景资料和权威专家的意见,不能因舆情的热度而片面夸大或贬低事件的影响。
媒体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真相和背后的原因。
3. 多方采访
为了获取全面的资讯和观点,媒体应该进行多方采访。
通过采访相关当事人、专家学者和公众代表,媒体可以获得不同角度的意
见和情感反馈。
多方采访有助于增加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也能更好地反映公众的声音。
4. 开放公开
媒体在应对舆情时应该保持开放和公开。
及时公开背景资料、采访记录和研究报告,让公众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真实情况。
开放公开能够消除猜测和谣言,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和声誉。
5. 维护独立性
媒体在应对舆情时需要坚守独立性原则,不受利益和压力的干扰。
媒体应该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只有保持独立性,媒体才能真正成为公众信任的信息源,引导舆论的正确发展。
媒体作为舆论的重要参与者,在应对舆情时有着巨大的责任和影响力。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策略能够帮助媒体更好地应对舆情,提高舆论的质量和影响力。
媒体曝光应对方案
媒体曝光应对方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每一个企业都可能会被媒体曝光。
如果企业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媒体曝光时,建议企业采取以下方案应对。
第一步:及时回应当企业受到负面报道时,企业的第一步应该是及时回应。
及时回应可以让公众对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避免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慌。
如果企业能够发布权威的声音,并让更多人了解真相,那么企业就可以协助公众来了解事实真相,减少对企业的损害。
第二步:积极沟通在事件曝光时,企业必须积极与媒体沟通。
在跟媒体沟通的时候,企业需要在适当加强宣传和传播自身优势的同时,避免无谓的承诺和妥协。
企业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与媒体进行沟通,通过透明、公开、踏实的方式来塑造企业形象。
第三步:做好求证工作在媒体曝光的事件中,通常很难得到整个事件的全貌。
因此,企业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提供更多的信息,向公众说明事件的准确信息,避免产生误解。
企业要做好求证工作,准备好足够的证据,证明事件发生的情况,增加自己的信任度。
第四步:危机公关计划当企业发生负面事件时,修复企业形象是必须的。
危机公关计划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挽回一部分的声誉。
危机公关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楚的目标和策略,杀伤力强的措施,顺应公众情绪的应变计划。
第五步:重新树立品牌形象对于企业来说,品牌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企业的一种资产,也是企业的一种形象。
因此,在媒体曝光的事件中,企业需要重新树立品牌形象,采取各种措施来重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
企业可以通过品牌推广、聚焦核心业务、引入权威的第三方认证等方式,重新树立品牌形象。
结论以上是企业在媒体曝光时应该采取的方案。
在媒体曝光事件的处理中,企业需要及时回应,积极沟通,做好求证工作,制定危机公关计划,以及重新树立品牌形象等。
企业在面对媒体曝光事件的时候,做好以上的一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维护企业价值。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一、应对媒体应遵循的四个原则1、遵循真实、坦诚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采访,一定要坦诚相待,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这也是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媒体形象的公信基础。
领导干部如果对记者问及的情况不甚了解,或者没有把握,就宁可少说或者不说,绝不可以说假话,不可以胡编滥造。
面对问题的实质,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坦诚对待,不回避,不隐瞒。
对媒体的任何隐瞒和欺骗,一旦被媒体识破,经媒体曝光,都将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2、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发表言论,必须前后一致。
发表对特定事件的看法时,首先要对该事件有完整的了解,经过成熟的思考,作出准确的定性,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无论是对所陈述的特定事件的内容,还是对事件所发表的看法、所持的态度,都要前后一致,切不可自相矛盾,否则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会严重损害领导干部个人的媒体形象。
3、遵循主动的原则。
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最好事先有所准备,要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绝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
接受采访之前,最好能提前了解来访媒体和记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来访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问题和个别记者可能提到的尖锐问题,也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想好应对的办法。
4、遵循“度”的原则。
一要掌握说话的“度”。
一分事实说一分话。
对于突发的事件,如果还没有弄清楚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就只能描述性地介绍事件现场的客观情况,绝不可以随意评价或妄加猜测。
二是把握职责的“度”。
对于自己分管职责以外或者业务范围之外的事件,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不宜轻易发表看法。
三是掌握时间和内容的“度”。
对于某些敏感事件,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时候不可以说;什么内容可以讲,什么内容不可以讲,都应该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大局的需要认真思考,掌握合适的“度”。
四是把握与媒体距离上的“度”。
作为领导干部,和新闻媒体相处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过于疏远。
媒体曝光应对方案
媒体曝光应对方案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企业,每一位公众人物,甚至是普通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到媒体的曝光。
媒体曝光不仅可能带来正向的影响,提升产品、个人形象,增加关注度,还可能引发负面的影响,导致声誉受损、经济损失等不良后果。
因此,具备一定的应对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准备、危机应对、公开道歉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媒体曝光应对方案。
一、准备阶段对媒体曝光的应对开始于未曝光之前。
在这个阶段,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使企业或个人在面临危机时能够尽快从危机中恢复过来。
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1.预测可能出现的危机企业或个人应该清楚自身面临的风险,预测可能出现的危机,并在危机发生前进行防范。
这样能有效减少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例如,对于食品行业来说,最容易面临的风险是食品质量问题,所以企业可以在生产和检测环节增加查验次数,保证食品品质,从而避免出现食品质量问题。
2.制定应对危机的方案企业或个人应该制定应对危机的方案,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
口感调研机构先声公关在《2019危机公关白皮书》中提到,危机公关的关键不是危机本身,而是在危机发生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方案制定应从媒体沟通、应对危机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3.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团队企业或个人应该聘请有经验的危机公关专家组成完整的危机管理团队,负责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危机公关的管理工作。
二、危机应对阶段当危机已经发生时,企业或个人应该根据制定的应对危机方案进行应对。
正确的危机应对可以有效地控制舆论和恢复受损声誉。
1.第一时间向公众、客户和员工发表声明当发生危机时,企业或个人应重视时间,第一时间向公众、客户和员工发表声明,说明危机原由、对危机的认识和解决方案。
在声明中需要表现决心和信心,以有效控制局面。
2.紧急召开媒体发布会当公共事件受到广泛关注时,必须通过媒体发布会及时向媒体和公众通报情况。
紧急召开媒体发布会应准备充分,考虑到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回答专业、得体和明确。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1. 了解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具有实时性、互动性、自由传播等特点,传统媒体需要深入了解这些特点,以便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实时性要求传统媒体更快地发布新闻和信息,互动性则要求传统媒体与受众进行更紧密的互动,自由传播则要求传统媒体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2. 整合发布渠道传统媒体可以通过整合自己的传播渠道来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的竞争,例如在自己的网站或移动应用上发布新闻和文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需求,并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3. 掌握社交媒体技巧社交媒体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媒体可以通过掌握社交媒体技巧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
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趣、有价值的内容来吸引和留住受众,提高自己的关注度和用户粘性。
,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与网红、知名专家等合作,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社交媒体影响力。
4. 优化内容质量在新媒体时代,优质的内容是吸引受众的关键所在。
传统媒体需要加强对新闻报道的深度和独家性,提供与众不同的内容,以吸引受众的目光。
,传统媒体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如数据可视化、视频制作等,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可视化效果。
5. 定制化服务新媒体时代,用户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借助新媒体技术,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新闻和信息服务,以满足受众的差异化需求。
例如,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推送相关新闻和文章,推出定制化的专栏和节目等。
6. 结果评估和调整在应对新媒体的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不断评估自己的策略和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
传统媒体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如Google Analytics等,对自己的内容和用户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对于个人或组织来说,应对媒体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媒体打交道时,以下是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参考。
原则:1.诚信原则:作为被报道的对象,要始终保持诚实和真实,尽量不说谎,不夸大事实。
一旦被媒体曝光了虚假信息,信任度将会大幅下降,对个人或组织的形象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2.一致原则:在与媒体打交道时,要保持一致的声音和态度。
不同的人发表相同观点,会使信息更加有说服力,有利于塑造个人或组织的形象。
3.主动原则:要主动与媒体沟通,积极主动地提供信息。
情况不明朗和人搭口岸特殊的人,往往会遭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批评。
通过主动提供真实信息,可以增加别人对你的了解和信任。
办法:2.把握时间节点:在与媒体打交道时,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当的时间发表观点。
有时候,一篇负面报道可能是由于错误的时间选择引发的。
要做好媒体监测,及时跟进有关的新闻动态,及时作出回应。
3.掌握媒体语言:媒体有自己的特殊语言和写作风格。
要了解媒体的要求和习惯,掌握一些基本的媒体语言和写作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与记者合作和沟通。
技巧:1.说出核心信息:在与媒体进行采访或交流时,要学会挑选核心信息,并将其清晰地表达出来。
不要在大量的信息中迷失重点,而是抓住重点,让关键信息更易于被媒体和受众接受。
2.控制情绪和语气:在与媒体打交道时,要保持冷静和镇定,不要被情绪所控制。
语气要稳重,不要口出恶言,以免给别人留下过激或不成熟的印象。
3.大胆引导话题:在与媒体进行采访时,可以适度引导话题,把握话语权。
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记者关注自己希望报道的内容,并以此塑造自己的形象。
注意事项:1.保护个人信息:在与媒体打交道时,要注意自己的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保护。
不要随意透露个人或他人的隐私,以免给个人或组织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准备充分:在与媒体进行采访时,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媒体行业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媒体行业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一、媒体行业面临的问题媒体行业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媒体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问题。
1.1 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发展,传统媒体面临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人们越来越多地获得新闻和信息来源于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这就使得报纸、电视以及广播等传统媒体受到了严重冲击。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新闻创作领域,从而使传统记者的工作受到了影响。
因此,媒体行业需要寻找应对措施以应对这些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挑战。
1.2 资源不够优化利用问题在市场竞争激烈和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许多新闻机构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支持他们提供高质量而有深度的新闻报道。
这导致了新闻质量下降、新闻内容单一化以及对眼球经济的过度依赖,使得读者难以获得具备专业性和全面性的信息。
1.3 媒体失去公信力媒体行业在信息传播中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然而,媒体失去公信力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媒体出现了偏向性报道、夸大标题和虚假新闻等情况。
另外,政治压力也不可忽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媒体受到政府控制或干预,对真相进行扭曲,并对言论自由造成限制。
二、应对措施为了应对以上问题并保持媒体行业健康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2.1 推动技术创新与转型媒体行业需要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型。
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新闻选择以及个性化推荐等方面,从而提升媒体公司的竞争力。
同时,以新媒体为基础的多渠道传播模式也需要加强,通过在移动端和社交媒体上提供更多优质内容来吸引受众。
2.2 加大对专业记者培养的投入专业记者是媒体产业的核心资源,他们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准确性。
因此,媒体组织应该加强对专业记者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并建立一个良好的奖惩机制以鼓励优秀人才留在行业。
发生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媒体
发生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媒体1、 善解媒体:认识到位,不拒绝采访。
舆论引导、舆论宣传、舆论监督,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舆论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回避和拒绝采访将不利于宣传自己或还事实以真象。
所以不要怕记者、不回避记者,不拒绝采访,接待要彬彬有礼,对有些不良记者的有意挑衅行为要不亢不卑。
互联网打破了大报以及其他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有很多致命的新闻首先是从地方小报记者那里发出来,经过网络的迅速传播,成为大报或央视、新华社等媒体的深入报道的素材。
因此,我们应做到大报、小报记者一律同等对待。
2、 善待媒体:面对采访要从容自如,有礼有节。
面对记者的提问,在自己准备的内容之内的,可客观、准确的回答,对把握不准的,一定不要回答,也不要擅自发表个人观点。
对于记者一些叼钻的提问,不要像做考试题一样一一回答,我们不能重复对方提问的内容,我们可以循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逃出提问陷阱。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要说“无可奉告”,对实在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以笑应对,做到风度翩翩,彬彬有礼。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不是特殊情况,不要接受电话采访。
因为声音的感染力不如面对面地加上表情和手势,所以要与记者面谈。
再者现在技术手段太先进,有些记者会通过技术手段断章取义,歪曲事实。
3、 善用媒体:转危为机。
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要快、准、有序,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启动紧急处置机制的同时,要迅速成立新闻发布工作组,集体研究,统一口径,由专人向外界发布信息。
而且发布信息要及时、要准确,并且要有序,有序就是随着事件的进展情况,每一个阶段都要及时准确发布信息,而不是等整个事件完结以后,再发布信息。
因为谣言止于事实、谣言止于智者,通过及时准确发布信息,让公众了解事件真象,有利于问题的处理。
4、 突发事件媒体沟通的常见的错误方式。
1、 对负面舆论不悄一顾,懒得回应。
2、 简单否认了事。
3、 封堵、遮掩,通过各种手段阻止报道。
4、 鸵鸟政策,躲起来或想蒙混过关。
5、 推卸责任。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⒈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崛起已经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传统媒体必须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适应新时代的形势。
本文将讨论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⒉了解新媒体在应对新媒体之前,传统媒体需要深入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
这包括了解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受众群体、互动性和实时性等方面的特点。
了解新媒体将有助于传统媒体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⒊与新媒体合作传统媒体可以考虑与新媒体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例如,传统媒体可以与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合作,为新媒体平台提供高质量的内容,获得更多的曝光和流量。
同时,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与新媒体合作,共同开展营销活动,扩大市场影响力。
⒋提升自身媒体形象传统媒体应重视提升自身的媒体形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
这包括提升编辑团队的专业素质,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优化版面设计、改善用户体验等方式,提升读者的粘性和忠诚度。
⒌创新内容与服务传统媒体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和服务。
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开展深度报道、多媒体报道等方式,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内容。
此外,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媒体应用,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⒍多渠道传播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通过多渠道传播,扩大传媒影响力。
传统媒体可以在新媒体平台建立自己的账号,定期发布最新的新闻和报道,与读者进行互动。
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渠道提供新闻和服务,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⒎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团队传统媒体可以考虑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团队,负责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运营。
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与新媒体进行互动和合作。
新媒体团队应由专业人员组成,具备良好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⒏加强与的合作传统媒体可以与进行合作,共同推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和发展。
可以提供相关政策和支持,为传统媒体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危机公关媒体应对策略及技巧
危机公关媒体应对策略及技巧一、媒体应对策略1.实时响应:危机发生后,媒体会对该事件进行报道和分析,组织或个人应及时向媒体做出正面回应,表达对事件的关注和积极解决的态度。
及时打破沉默,主动表达立场,以避免舆论漩涡进一步蔓延。
2.透明度:危机公关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透明度。
组织或个人需要向媒体提供足够的信息,减少不确定性和猜测,以建立信任和可信度。
同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防止媒体爆料或传播错误的信息。
3.确定发言人:在危机公关中,确定一位专业化、经验丰富且有公信力的发言人非常重要。
发言人需要在危机发生后立即接受媒体采访,并针对问题提供准确、明确的回答,以维护公众对组织或个人的信任。
4.控制信息传播:在危机发生时,媒体会快速传播信息,对组织或个人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控制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向,组织或个人可以制定一份详细的危机公关计划,明确公开信息的渠道和形式,以便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消息。
5.社交媒体使用:在当今社交媒体的时代,更要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媒体互动。
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正面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和舆论,借助粉丝和关注者的力量,影响舆论导向。
二、媒体应对技巧1.善于沟通:在危机公关中,与媒体的沟通至关重要。
组织或个人应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及时回应媒体的提问和关注。
在与媒体的沟通中,要善于表达和解释,以获取公众理解和支持。
2.守正出奇:在危机公关中,除了回应媒体的提问外,还可以主动向媒体传递正面信息,展示组织或个人的积极一面。
通过守正出奇,可以转移媒体和公众对危机的关注焦点,为组织或个人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认同。
3.制定详细的媒体策略:在面对危机公关时,组织或个人需要制定详细的媒体策略。
包括事先准备好针对媒体提问的回答,选择合适的媒体渠道和平台发布信息,以及定期与媒体保持沟通,及时传达最新进展。
4.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与媒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在危机发生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援助。
可以与媒体签订合作协议,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协作应对危机,共同维护组织或个人的声誉。
如何更好地应对媒体采访
如何更好地应对媒体采访应对媒体采访,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面对镜头和话筒,有很多人会紧张和害怕,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这种场景。
但是,对于公众人物、企业家、政治家等需要频繁接受媒体采访的人来说,应对媒体采访是一项必备技能。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如何更好地应对媒体采访的建议。
1. 提前准备在面对媒体采访之前,最好可以提前准备。
你可以花一些时间了解采访的主题、采访人的背景及其所在的媒体等。
针对主题,你可以准备一些话题和举例子,以便你做好回答准备,并且给采访人以深刻的印象。
2. 了解自己、了解媒体在媒体采访中,你需要了解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你需要清楚自己的观点和想要传递的信息,并且避免偏离主题。
同时,了解媒体类型和媒体人的风格也很重要。
不同媒体对于同一事故或事件,可能会有不同角度和倾向,你需要做好应对准备。
3. 保持清晰与准确在媒体采访中,你需要保持思路清晰和准确表达。
在回答采访人的问题时,避免废话和空话。
如果你对某个问题不了解或者不确定,应该坦率地回答“不知道”。
如果你采用欺骗或者掩盖的方式,最终可能引起公众疑惑和质疑,损害你的形象和声誉。
4. 注意言行举止在媒体采访中,你的言行举止也非常重要。
在回答问题时,你需要保持语速适中,声音清晰,并且避免口吃、重复和慌乱。
同时,你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也很关键。
在面对镜头和话筒时,你需要保持自信和镇定,并且注意细节,如眼神交流、手势、身体姿势等。
5. 掌握节奏和时间在媒体采访中,你需要掌握控制节奏和时间的能力。
你需要合理安排回答每个问题的时间,避免在一个问题上浪费过多时间,导致后面的问题没有回答。
稍作停顿,回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有时反而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不用担心过度紧张。
6. 回应难题和负面在媒体采访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和负面的言论。
你需要做好应对准备,并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尊重对方、客观公正、坦率回答、避免对立和攻击。
如果你的回答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你不仅可以解决难题,还可以借此塑造更好的形象和形象。
媒体应对流程
媒体应对流程
1、预防:高度重视提起要媒体曝光的任何人,并立即上报项目主管,要求立即做好沟通和预防工作;
2、接待:媒体要求进入案场,礼宾人员应问清事由,引起高度重视,立即通知销售部及项目主管;
3、索要资料:面对媒体要求对方出具证件,并留存名片,记录对方详细资料(姓名、电话、电视台、栏目组)及询问是否预约。
4、情况了解:若是营销部预约媒体,物业公司人员无需介入。
若是投诉等事宜,项目主管必须先了解整个详细过程(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等)并及时上报营销部及物业总经理。
5、上报来访:未经总经理同意,严禁任何人接受采访。
标准用语“对不起,我对此情况不了解!”
6、监控管理:未经总经理同意,严禁媒体派出所等无关人员进入监控室,如办案需要,项目主管必须先看过监控后上报情况才允许进入。
7、过程汇报:严禁各管理处隐瞒事实过程。
现 象 对 策。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应对媒体的一些原则、办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一、应对媒体应遵循的四个原则1、遵循真实、坦诚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采访,一定要坦诚相待,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这也是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媒体形象的公信基础。
领导干部如果对记者问及的情况不甚了解,或者没有把握,就宁可少说或者不说,绝不可以说假话,不可以胡编滥造。
面对问题的实质,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坦诚对待,不回避,不隐瞒。
对媒体的任何隐瞒和欺骗,一旦被媒体识破,经媒体曝光,都将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2、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
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发表言论,必须前后一致。
发表对特定事件的看法时,首先要对该事件有完整的了解,经过成熟的思考,作出准确的定性,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无论是对所陈述的特定事件的内容,还是对事件所发表的看法、所持的态度,都要前后一致,切不可自相矛盾,否则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会严重损害领导干部个人的媒体形象。
3、遵循主动的原则。
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最好事先有所准备,要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绝不能被媒体牵着鼻子走。
接受采访之前,最好能提前了解来访媒体和记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来访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问题和个别记者可能提到的尖锐问题,也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想好应对的办法。
4、遵循“度”的原则。
一要掌握说话的“度”。
一分事实说一分话。
对于突发的事件,如果还没有弄清楚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就只能描述性地介绍事件现场的客观情况,绝不可以随意评价或妄加猜测。
二是把握职责的“度”。
对于自己分管职责以外或者业务范围之外的事件,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不宜轻易发表看法。
三是掌握时间和内容的“度”。
对于某些敏感事件,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时候不可以说;什么内容可以讲,什么内容不可以讲,都应该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大局的需要认真思考,掌握合适的“度”。
四是把握与媒体距离上的“度”。
作为领导干部,和新闻媒体相处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过于疏远。
如何应对社交媒体
如何应对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更加快捷和便利。
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泛滥和各类谣言的传播,社交媒体可能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应对社交媒体,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
第一、保持理性思考社交媒体上的许多内容都是来自个人主观感受或是第三方发布的信息,有时候可能并不准确。
另外,社交媒体上存在许多谣言和不实言论,我们需要保持理性思考,对信息来源和真实性进行判断,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第二、积极发声社交媒体可以让我们以极低的成本传递信息,我们可以用它来传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发声,可以带来一定的好处。
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和其他人互动交流。
这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第三、保护个人信息社交媒体上的信息量非常庞大,我们的个人信息也很容易在其中泄露。
保护个人信息很重要,包括不要随便接受朋友请求、掌握好自己的账号密码、不要随便公开自己的位置信息等等。
这些都可以帮我们避免沦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第四、维护社交礼仪社交媒体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则,不应该用咒骂和攻击性的言辞对待他人。
在目光公共的平台上发言要谨慎,不要向他人炫耀自己的财富或感情。
尽量保持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群体的美好形象,减少不必要的争执。
第五、掌握好如何分辨信息真假社交媒体上存在许多谣言和不实言论,需要我们掌握好分辨真假的方法。
可以从信息的来源、发布时间、内容是否一致和是否有证据等方面进行判断。
加强自己的数据分析和信息收集能力,能够在网上危机中取得主动。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是一种强大的信息传输方式,我们要在使用它的同时外围底自己。
保持理性思考和行为举止,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得良好的交往效果,同时时刻牢记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1992 — 1994 质的变化
一、经济改革的深入 市场经济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渗透,对微观经济主体作用加大 国企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试营业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营业 1992年南巡讲话后,上交所、深交所由地方性资本市场向全国性转变 1992年,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相继成立
- 13 -
1995年至今:竞争中的新生代
— 2004年11月15日创刊,财经日报,反应 迅速
— 目标: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权威性、 最受尊敬的财经日报
— 内容定位:一份权威、主流的全国性财 经日报
— 目标读者:“最具决策力、最具消费力 、最具影响力‖的三最人群
— 中国财经报纸中的新生力量
— 由上海文广新媒传播集团、广州日报报 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投资成立
杂志:接触率24.2%
互联网:接触率16.3%
其他媒体:接触率1.5%
-4-
不同城市受众对各类媒体的接触率
电视
广播
报纸
杂志
互联网
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成都 沈阳
最常 接触
94.20% 97.60% 99.50% 97.20% 98.20% 97.00%
曾经 接触
80.60% 85.90% 81.40% 86.10% 89.30% 77.30%
最常 接触
49.50% 26.40% 9.90% 21.90% 22.80% 22.40%
曾经 接触
1.30% 0.10% 0.80% 0.60% 0.20% 0.60%
最常 接触
30.10% 15.20% 15.90% 15.80% 9.70% 12.70%
曾经 接触
4.90% 5.30% 6.00% 4.40% 1.00% 2.60%
政经
财经
新兴的市场:制 狭义“财经新 度建设和政策调 闻”概念 控 具体产业领域 产业意识
产经
企业经营管理者
世经
世界经济 企业自身 经营与管理
经济全球化
经济活动参与者
经济活动参与者 市场经济活动的 企业报道 想参与和关心经济 主体 的人 成功企业家的存 经济活动参与者 所有经济活动 经济人物报道 在,人们参与经 想参与和关心经济 参与者 济度的增强 的人
媒体简介与媒体应对技巧培训
-1-
SHA-05704-06-01-08
1
媒体概况:类别、数量与接触率
主要财经媒体简介 如何应对媒体
2
3
-2-
SHA-05704-06-01-08
媒体的类别与我国媒体的数量
媒体按照其传播载体可分为六大类 — 报刊被称为第一媒体 — 广播为第二媒体 — 电视为第三媒体 — 网络为第四媒体 — 路牌、商品包装、电影、短信、游戏等统称为第五媒体
交流感受与借鉴 趣味性、好奇心学习借鉴
- 20 -
财经领域报道的着眼点
报道着眼点: 学透政策,解读政策信息—及时,准确,全面(不断章取义),及时帮助投资者把握 未来政策的趋向,特别是帮助投资者改进投资理念。 上市公司报道—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关注—宏观经济形势 + 上市公司的行业发展前景、财务报表解读 作用—舆论监督: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 他们知道的一般比您少
- 25 -
接触传媒-作为受访者的权利
您有权:
— 在接受采访前先了解采访的内容/主题
— 知道访问将于何时刊出或播放 — (对于某些媒体)要求检查引用您的话…与公司对外沟通部门配合 — 反驳新闻记者提出的不确实论据和假设 — 质疑不可靠的信息资源或要求弄清资料来源
- 26 -
-9-
1992 — 1994 质的变化
二、新闻变革的深化
— 报道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关系的变化,提升了经济报道的质 — 真正出现了今天所说的财经报道 – 以建构市场化经济制度为依据 – 以培育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为重点的经济报道 — 报道观念和模式上的调整 – 更多地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市场 – 新闻的时效性和深刻性 突出特点:证券和金融市场的起步发展,投资、地产、证券类报纸
- 19 -
财经类不同报道领域的报道角度
报道主体 报道领域 内涵 制度变迁 政策变化 背景 经济改革 谁 政策利益 相关者 投资者 (弱势) 受众需求 需求 了解、认识、把握政策合理决策、对策 了解市场环境 了解上市公司 合理的投资决策和组合 行业总体发展与走势 竞争对手情况 世界经济与其的联系和影响 机会和利益 学习经济的机会
— 牢记谁是最终的受众,媒体只是中间人
— 抓紧谈话中心,不要偏离主要思想 — 掌握主动
- 24 -
接触传媒-要牢记的要点
— 您与新闻记者的目的不同
— 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 新闻记者往往非行业专家且容易出错 — 他们也许会咄咄逼人,但这也是为了其重要的工作 — 渴望报道正确,但‘正确’与否却凭主观判断
—目标读者:与资本市紧密相关的参与 者、操作者、管理者和研究者。 —运作:高度产业化、市场化,其所有者 将报纸当做“产品”来运营,创办之前会 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在运作中借鉴国际通 行模式,以利润为目标
- 12 -
1995年至今:竞争中的新生代
—办报主旨:新闻创造价值 —报纸定位:国际化的商业报纸 —核心读者:企业主、投资商、政府企业管 理人员、企业经理人、研究机构、商务人士 、专业人士 —发行状况:平均每期发行量460,000份 —诞生背景:创刊于2001年1月,南方报业 集团。共2500万投资 —版式风格:模仿英国报纸,文字为主,图 片较少,标题和文章长
- 22 -
1
媒体概况:类别、数量与接触率
主要财经媒体简介 如何应对媒体
2
3
- 23 -
SHA-05704-06-01-08
接触传媒-发挥最大影响力但尽量降低风险
接受传媒采访是一次可借此宣传公司的机会,要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并同时把风险降到 最低 下列几项需要注意: — 设定目标:接待传媒如接待客户一样,要清晰知道自己想从中得到什么
- 18 -
从三大财经周报看不同财经媒体的风格
虚拟案例:某某上市公司老板被双规了⋯⋯
— 21世纪经济报道:关注他曾经做过什么,他家底有多少,找猛料,找背后的东西, 不管事情怎么样,但是大部分是阴暗的,是有问题的——黑幕。
— 经济观察报:上市公司老板出事情暴露了我们后面那些体制上的不健全,应当在宏 观大环境下做一些事情从而弥补这个事情的再次发生——宏观。 — 中国经营报:新老板老板上来后产品政策会不会有一些变化,它的渠道会不会做调 整?——趋势。
-5-
1
媒体概况:类别、数量与接触率
主要财经媒体简介 如何应对媒体
2
3
-6-
SHA-05704-06-01-08
我国财经媒体的发展历程
1985-1991:曲折的发展
1992-1994:质的变化
1995 至今 :竞争中的新生代
-7-
1985-1991:曲折的发展
宏观经济改革慢慢开始有成效,价格、工资的改革,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 放开,开始出现财富阶层,这些都在媒体的发展上得到了反映 代表性媒体: — 《中国经营报》 — 《中国企业家》 — 《中华工商时报》
我国各类媒体的大致数量
报纸媒体
报社:1200 9000 报纸:2000 频道:2000 频道:2000 -----
杂志媒体
广播媒体
电台:300
电视媒体
电视台:3000
网络媒体
---
其他媒体
---
-3-
城市受众对各类媒体的接触率
电视:接触率97.3%
广播:接触率56.9%
报纸:接触率70.0%
过去一个月曾经 接触的媒体的受 众比例
- 15 -
1995年至今:竞争中的新生代
— 1999年6月创刊 — 目标—中国人关注海内外经济话题的首选周报 — 追求的媒体价值—角度、宽度、深度 — 报道和评论方向—―金钱:知识、魅力和流动性” — 读者的双重特征—职业人与自然人,国家大事与个 人富足 — 中国财经报纸中的新生力量 — 投资完全来自业界之外,投资3000万。 — 开始为周报,2000年改为日报并且扩版
最常 接触
65.00% 58.50% 51.30% 52.90% 50.80% 60.00%
曾经 接触
8.10% 4.70% 6.90% 3.70% 4.50% 13.30%
最常 接触
76.50% 77.90% 62.40% 64.30% 80.20% 68.00%
曾经 接触
4.40% 2.00% 4.90% 5.20% 3.60% 3.50%
不记录在案(Off the record)/进一步背景资料 –您所说的不得被刊登出来 –记者只能利用此等信息以加深自己在某方面的认识 –只能与您认识和信任的记者进行“不记录在案”采访 –避免对记者说那些您不希望被刊登出来的话
接触传媒-作为受访者的权利
一般情况下,您将无权: — 预先知道所有问题
— 预先看报道或出镜效果
— (对某些媒体及当已记录在案后)改变您的言论 — 要求只集中发布您的观点看法 — 要求哪些问题可以及哪些问题不可以提问 — 在发表前先阅览全篇报道
- 27 -
接受采访-面见时的一些准则
在开始采访时,先就您所希望谈论的内容和形式达成共识
- 21 -
企业报道的着眼点
经济环境的描述— — 政策分析:通过对政策与规则的分析和解释,帮助企业把握运行规则 与经营环境 — 外在环境分析:并延伸到世界经济环境(具体化、经济化、对策化、 数字化的分析) — 触及产业层面及其关联:把相关产业、相关利益主体放在一起观察、 剖析
经济活动的分析— — 企业面临的问题、生存状况与生存方法:为了更好地生存而做的选择 — 企业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方法、对策;方法论意义的典型案例 —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