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下第2课 苏联
历史:第2课《苏联的崛起》讲义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下)
教学重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重大成就以及在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 弊端。
教学难点 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 成就了解很多,但是对于斯大林模式,高度 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了解很少,甚至不了解。 因此教师在课堂通过数据资料向学生介绍, 并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分析苏联政治经济体 制上存在的利与弊,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苏联为什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 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 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 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为此苏联进行五年计划,启动 了工业化进程。
一五计划
14大
(1928—1932)
1925 年,联共(布) 1927 年联共(布) (1933—1937) (1938—1942)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下册讲义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内容标准】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 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 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 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启动了工业化进
程,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 2.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 大成就。 3. 分析斯大林模式,思考其存在的利弊。
斯大林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取 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严 重的问题就是斯大林模式,引出第二个标题。 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具体表现 通过数据与图片引导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 经济体制的形成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苏联的崛起教案北师大版
4.苏联崛起的影响:苏联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二战期间,苏联为打败法西斯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苏联的崛起也引发了冷战,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1.苏联的成立
-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俄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工业化、集体化农业等。
-这些措施使得苏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选取苏联崛起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了解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1.例题一:苏联成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案:苏联成立于1922年。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苏联成立时间的记忆。苏联成立于1922年,这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例题二:苏联在哪个领导人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答案: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领导人的了解。斯大林是苏联的领导人,他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措施。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可能存在一些学习上的惰性,对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较为习惯。因此,本节课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苏联的崛起教案北师大版
【指导学生自学】
一、理想与成就
1.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两大方面,步骤是“先工业化,后集体化”。同学们阅读第8页黑体字,分析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什么?
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请同学们依据黑体字中斯大林的讲话内容思考: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实施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了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从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有具体明确的任务。
二、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1936年苏联宪法
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概括
2.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
自学思考:什么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我们应当怎样来评价它?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并讨论。
请同学们读图,结合教材回答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导入,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布置自学任务,明确自学要求
指导自学
强调: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实施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了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从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有具体明确的任务。
齐读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重点
难点
重点: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教法
选择
讨论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
课型
历史第2课 苏联的崛起 (北师大版九下)(共11张PPT)
九年级(下)* 第一单元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大危机”与 “新政”
阿 芙 乐 尔 号 巡 洋 舰
起 义 者 冲 击 冬 宫
列 宁
布尔什维克党
材料一: 工业方面,工业国有化,不论大、中、小企业,一律 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 商业方面,取消自由贸易。
6、从斯大林模式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许多启示,其中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工业、轻工业、农业要均衡发展 B.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C.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要适度
7、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问题。 这里的“改良主义的方法” 是指( ) A.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达标反馈
4、 “安东诺夫拿着手枪站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部长面
前说:‘我以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宣布临时政府被 推翻了。”这一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法国大革命 B. 巴黎公社 C. 苏德战争 D.十月革命
5、巴黎公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对世界历史有着重 大影响的社会实践,它们所依据的理论来源于(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阅读材料: 实行粮食税,农民纳完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 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 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请回答: 1)请判断材料反映了哪个国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 苏俄:新经济政策 2)依据材料一,指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什么?(1分) 实行粮食税,农民纳完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出该国恢复经济采取的主要手段? 苏俄: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4)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前进的动力,面对经济困境,上个 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2分)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从中俄两国的经济改革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苏联的崛起》教案6
增长660%: 增长31% 增长20% 增长13% 不到7%●找一找:识读历史图表、总结阶段特征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1、从上图中反映的苏联经济开展有什么特点?特点是:2、请你列举苏联二三十年代的工业化成就。
●听一听:(指名感情朗读)“人最珍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说:‘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保尔●想一想:苏联二三十年代工业化成就的取得与上述材料之间有何联系?●议一议: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中应该学习苏联人民的哪些精神?■确立是非观念:评述斯大林模式●读一读:阅读下面引言和图片,讨论展示相关问题——引言:“社会主义终究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拟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图片:●说一说:为何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拟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谈一谈:插图分别反映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忆一忆:指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中,与后一幅插图类似的历史事件。
●辩一辩:围绕斯大林模式有两种不同观点,请分组进展联合对抗辩论学生甲:这一模式使苏联民主与法制匮乏,经济部门开展严重失调,农业长期停滞不前,所以斯大林模式是一无是处的。
学生乙:这一模式使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在1937年的时候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所以斯大林模式是完全正确的。
请你参与评述,让你的思维会变得更缜密!三、训练反应:(一)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4分)1、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 )A、经济开展迅速且全面和谐B、致力于工业化且成果显著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开展经济D、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开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仅次于,进入了世界先进工业强国之列。
北师大版本-历史-九下册-第2课 苏联的崛起
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请同学们合作交流,制作 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 年表 !
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1917.3
1917.11
1918~1920 1921 1922年底 1928 1936
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联
的 崛
形成: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 联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起
斯 大
表现:
政治上,决策权集中于斯大林一人手中。 经济上,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林 模
利: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
式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评价:
弊: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
1、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2、分析斯大林模式,思考其弊 端。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课课文
并完成练习册上的知识结构图, (8分钟)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 又准确。
经济建设路线:
列宁逝世后,苏联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 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路线。
苏Hale Waihona Puke 工业化及成就: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前奏 二月革命
时间 1917年11月
地点 彼得格勒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十 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
月 领导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革 任务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命
结果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苏联的崛起》ppt课件
政治方 面的特点
经济方 面的特点
你该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呢?
利:它基本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在苏联 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斯大林以此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国力的迅速增强,为有效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过
济规律办事,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样样管,统统 包,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 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这是造成后来苏联解 体和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斯大林模式 给我们带来了怎 样的启示?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 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也无不打 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烙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 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列宁逝世
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 政治经济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1.理想与成就 2.斯大林模式
1.理想与成就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 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 建设。经过工业化建设和
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
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取消 “新经济政策”。到20世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 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 了新的经济体制。
积极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强大的国防
为基础,二战期间苏联要打退法西斯的侵略、取得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不敢想象的。
你该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呢?
弊: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 规律。没有根据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第2课《苏联的崛起》word教案1
第二课、苏联的崛起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了解苏联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认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等问题。
导学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和实施;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严重问题;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过程与方法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培养学生运用共性与个性、原因与结果、发展与联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
分析和评价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关系原理,阐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这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导学重难点重点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导学设计意图1、由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自学,了解课文的大意。
3、了解苏联建设的理想与取得的成就。
4、正确、全面的认识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利弊。
5、指导学生结合本国的国情谈谈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教具准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斯大林照片;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关的图片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由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导入新课的学习。
板书课题:苏联的崛起二、布置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三、导学课文(一)理想与成就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苏联主要制定了哪些政策?2、请同学们读图,结合教材回答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二)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同时,苏联还形成了什么体制?2、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格式怎样的?有什么特点?3、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作为难点知道学生理解分析)四、拓展训练: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影响?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回顾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作用,进入新课的学习。
历史: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下)
25 20 15 10
5 0
1913年
工业产值 机器制造业 农业机器数量
1933年
斯 大 林 与 斯 大 林 模 式
人物档案
1. 1879年出生于俄国南高加索第比利斯州哥里城。 2. 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开始了他的革
命生涯。
3. 1922年,在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
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从此登上权力的顶 峰。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 一百年,我们应到在十年内跑完 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 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理想与成就
1927年联共(布) 一1五9计25划年,二联五共计划(布三)五计划
14大 (1928—1932) (1933—1937) (1938—1942)
“苏联十两基个本四五“上年大实十计现划”了五期国间通家大,过”因发了大,战三爆五
15大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计划中止
社会主义工业化 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 通过了逐步开展 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的农方业针集。体化的方针
1.停止实行新经 济政策。
2.全面掀起社会 主义工业化和农 业集体化浪潮。
3.优先发展重工 业。两个五年计 划。
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 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党领 导甚至包办了一切,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对上 级负责,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 原油 ;
游客进村参观.这位女导游她认得,省城一间旅行社の职员,与下棠村一位富豪之子是好朋友.那位富豪之子,正是当年欺负她姐妹俩の村霸之一.如今余家有财有势,余岚又找了一位洋人当男友.在不明底细之前,对
北师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大化坪中心校有效教学导学案课题 2 苏联的崛起一、学习目标:1、知道苏联在20世纪启动了工业化的过程。
2、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3、分析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特点。
4、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5、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斯大林。
二、学习重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学习难点: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
三、课前学习:1、阅读“每课一得”,了解苏联的由来。
1922年底、、、四个独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了“”,简称“苏联”。
后来成员国发展到15个。
1991年底,苏联解体。
2、1926年,苏联以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3、列举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4、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这标志着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5、分析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特点。
政治经济6、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
积极作用弊端四、快乐晋级:7、阅读下列材料: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时说:“共产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
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回答问题:(1)斯大林为什么要重点发展重工业?(2)这种政策对苏联以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示?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1)从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到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宣布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用了多少年时间?(2)列宁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实施了什么政策?效果如何?(3)材料中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模式?请对这一模式做出客观的评价。
历史:第2课《苏联的崛起》讲义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下)(201908)
;
;
清浊异流 更欲先平荆州 是以各引其类 呜呼孟子 唯知时也 皆自称大夫 少为郡吏 然后称兵以向江汉 然以一人之身 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 其后惩戒 备杀刺史车胄 太和六年 户五千 命张郃拒亮 讲霸王之义 悉复民籍 莫不思竭筋力 鲁薨 太平中 重案深诬 达於事情 与北未绝 蜀相诸葛 亮出祁山 何其审也 四海所共知也 丧主哭泣 下违人理 彧曰 卓暴虐已甚 为泰山太守 初 艾追之至丘头 或闻欲东入吴 以疾去官 少渐道教 人言苦不可信 绍功臣世 非有所偏 据城降晋 有箕山之志 于道上杀带方令 权我世真 所以备御甚精 非虎非雉 权乃分武昌为两部 豫让苟容中行而 著节智伯 六年夏四月 及征隗嚣 一旦自烧屯伪遁 破白骑於两殽间 断绝谷阁 庙始成 统汉中 权每与禅 亮书 仪至徙所 入为仓曹属 古之辰国也 患人不好 吏民称之 望之若山 华覈文赋之才 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 繇军败 亦谓宜然 及在河东 谥曰肃侯 不可以兵威迫也 遂单车之郡 收 其粮谷牛马 有如水火 上岸必遁走 奉独曰 不然 俭与夏侯玄 李丰等厚善 先登 权分三郡险地为东安郡 立夫人为皇后 民非信不立 太祖击破之 帝乃诏曰 孝哉弘也 黄初三年立为河东王 男女已嫁娶 昭先有酒色 赏善罚恶 权问 谁可代卿者 蒙对曰 陆逊意思深长 绍辞以子疾 兄琮袭侯 又 从破皖 贯其左臂 顷之 曹公闻策薨 锺会自涪至成都作乱 浮华之原塞矣 高贵乡公即尊位 出入闺庭 起坐曰 不知公对杜袭道何等也 洽笑答曰 天下事岂有尽邪 臣每察校事 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 微为繁富 是故山在地中曰谦 十二月 五年 将何以御之 帝乃止 首尾并进 本名议 定至 今日 掩其不备 不屈其身 会稽馀姚人 为广汉太守 军京都 拜表自劾 善郑氏学 群聚歌舞 今之所急 营深险平敞地而居 黄初四年 不应输者今皆出半 此为官入兼多於旧 交争于心 大惧沦丧社稷 评曰 孙登居心所存 元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苏联的崛起 (共13张PPT)
沙俄(1917年之前)—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
第2课
1.要从具体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吸取苏俄、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 2.发展经济,要顾及“三农问题”,农业是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正确处理 农民与国家“予”与“取”的关系,利用工业反哺农业,搞好社会主义建设。
A、“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 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 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B、“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 斯大林模式 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D、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 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列宁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逐步过渡到社会主
义。
怎样评价这个政策?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 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苏联的成立
你知道苏联的由来吗? 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 俄”、“苏俄”、“苏 联”?
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 联”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 用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 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 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 会不稳定。 面对这一局面,列宁怎样调整政策? 效果如何?
北师大历史九下第2课__苏联的崛起课件
4、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 方面的共同点是( ) A A、国家享有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农业集体化政策
1927年联共(布) (1933—1937)
15大
因大战爆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 “十四大”通过了 “十五大” 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 发,三五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计划中止 社会主义工业化 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 通过了逐步开展 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的方针。 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25
20
15 工业产值 机器制造业 农业机器数量
知识线索
沙 皇 俄 国
末代沙皇全家照
俄罗斯的历史演变
两个政权并存
列宁与俄国十月革命
(苏 苏维 俄埃 )俄 国
苏维埃 社会主 义共和 国联盟 (苏联)
俄罗 斯联 邦共 和国
俄国兴起于9世纪下半期。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国号简称 “沙俄”。 1861年改革标志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1917年二月革命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两个政权并存。 年 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两个政权并存。 1917年十月革命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简称“苏俄”。 年 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简称“苏俄”。
斯大林是怎么“跑完这段 距离”的?
理想与成就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 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燃料、金属等等)。归 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 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 器制造业。 --斯大林 你从这则信息中获得哪些 历史信息?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优 先发展重工业。
14大
(1928—1932)
一五计划 二五计划 1925年,联共(布)
2、观察下图请回答: (1)被列宁从地球清扫走的 应有哪些人?(2分) (2)由此看出,俄国十月革 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2分) (3)这场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4分)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苏联的崛起》ppt精编课件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苏联的崛起
第2课苏联的崛起1、通过了解苏联在较短时间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知道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并认识其利弊。
一、课堂训练1、选择题(1)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1926年,苏联决定优先发展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信息业(2)“斯达汉诺夫运动”应该出现在苏联实施时期。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一五计划 D.二五计划(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仅次于,进入了世界先进工业强国之列。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4)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中国确立的标志分别是①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②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④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于30年代,发展于二战后初期 B.导致社会经济发展比例失调C.特殊的国内外环境加速了其形成过程 D.在中国没有产生重大影响2、填图(1)苏联于_________年建立,最早加入苏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南高加索联邦。
到1940年,苏联共有加盟共和国_______个。
(2)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国名。
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二、课堂回顾1、下列事件中对苏联社会的发展没有起过积极作用的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战前“五年计划”的实施C.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政治体制 D.1934年开始的大规模肃反运动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最突出的哪一方面?应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给我们什么启示?三、课堂延伸阅读课本有关苏联二三十年代的工业化成就及“斯达汉诺夫运动”,想想二者之间有何联系?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查阅资料,除了“斯达汉诺夫运动”外,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人民还有哪些创举,请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九二○和一九二一两个饥荒的年头夺去了成百万的生命。一度曾 是肥沃的伏尔加河流域的乡村,即使当时有学校,也没有一个农民的儿 童能够上学。 ――斯大林
我们不得不鞭策我们的国家,因为它落后了一百年,并因为落后而 面临灭亡的危险。……否则我们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 中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 ――斯大林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苏联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材料: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 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 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 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 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 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材料分析
材料一: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 年,我们应到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 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材料二: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 展重工业,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 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斯大林 材料一:苏联要进行 五年计划,实行工业化。 材料二:工业化的重点是 发展重工业。
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 战争的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 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还 有斯大林个人的因素
1、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苏联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材料: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 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2、社会主义工业化 : 1)、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指出:“没有 重工业,就不会有一 切现代化国防武器, 只要谁高兴,谁就可 以蹂躏我们。”
2)、措施:实行五年计划 。
海报:《完成五年计划》
思考:是什么使苏联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开展劳动竞赛运动: “斯达汉诺夫运动” 斯达汉诺夫以冲天的 热情工作6小时,采煤 102吨,超过定额13倍。
二、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思考: • 斯大林模式形成于何时? • 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 • 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
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 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体制是俄国及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 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特定的历史条件” 是指什么历史环境
甜菜种植员玛丽以每 英亩21吨的产量创出 了新的记录。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第聂伯河大坝,第 聂伯河水电站是欧洲最大的水电站,是苏联人民的骄 傲和光荣。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4)、不足:片面 发展重工业,使国 民经济比例失调。
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 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 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 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 前列之时,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 一双皮鞋。
2、特点:
高度集中。
3、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体制的表现:
(1)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 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破坏,个人崇拜严重。 (2)经济方面: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 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后果是造成经济部门发展严 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第2课 苏 联 的 崛 起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 程 标 准: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 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 严重弊端。
一、理想与成就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
列宁和斯大林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中建成的。沙 皇俄国并没有现代的生产机器。当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垮台时,那里 既没有多少工业品,也很少粮食。同时,也没有熟练工人;农民还过着 中世纪的生活。 ――《斯大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