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决策和计划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决策

第五章 决策





(一)从决策影响的时间看,决策可以分为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是指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 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期战略决策, 如投资项目的选择、资金的使用、人力资源 的开发和使用、组织发展的规划等。 短期决策是为实现长期决策目标而采取的短 期战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策,如日常销 售、物资流动储备等问题的决策都属于短期 决策。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特点:①目标性 ②可行性 ③选择性 ④满意性 ⑤过程性
⑥劢态性
6
决策的要素:
1、决策者; 2、决策目标; 3、自然状态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情况和条件(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发生的概 率); 4、备选方案; 5、决策结果; 6、决策准则。
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管理学原理
某企业超标排放污染,如果安然无事,企业将节省20万;如果被 发现,将罚款50万,但可能性只有30%。请问:应该选择哪个方案?
不确定性决策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 在不确定性决策中,决策者不可能知道有多少 种自然状态会发生,即使知道,也不能知道每 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某公司欲发展海外业务,想选择一种合适的进入海外市场的 方式:间接出口、直接出口或者直接投资。由于目标国可能存 在的政治风险、国际金融市场的外汇风险,当地文化习惯不同 造成可能对产品的消费倾向不同……使每个备择方案都有成功 的机会也有失败的可能,但都无从衡量其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请问:应该如何选择方案?
(三)、按照决策主体的数目,企业决策可分为集体决策 与个人决策 。 1、如果决策由一个人来完成,这种决策称个人决策;如果 决策由群体完成,这种决策称为集体决策。 2、群体决策的优点①能更大范围地汇总信息;②能

2024年专升本周三多管理学第5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2024年专升本周三多管理学第5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5.1 决策与决策理论
一、决策的含义
5.1 决策与决策理论
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就是决策。
——杨洪兰,1996
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
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周三多,1999
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
2024 年 专 升 本 管 理 学(周三多)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二篇 决策与计划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六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第七章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5.1 决策与决策理论 5.2 决策过程 5.3 决策的影响因素 5.4 决策方法
一、决策的含义 二、决策的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 四、决策理论
4
的经济利益
四、决策理论 (二)行为决策理论
5.1 决策与决策理论
➢“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西蒙)。
➢影响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决策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如态度、情感、
经验和动机等。
四、决策理论 (二)行为决策理论
5.1 决策与决策理论
1 人是有限理性的
2
决策者容易受方法
一、有关活动方向选择的方法 二、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5.4 决策方法
一、有关活动方向选择的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 2、名义小组技术 3、德尔菲技术 (二)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三)政策指导矩阵
➢主张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
➢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
四、决策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
5.1 决策与决策理论
1 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管理学《管理学》(第三版)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讲稿

管理学《管理学》(第三版)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讲稿
管理者还要明白,方案的执行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各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管理者善于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认识这种损害只是暂时的,或者说是为了组织全局的利益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在可能的情况下,管理者还可以拿出相应的补偿方案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化解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尽管各人对决策过程的理解不尽相同。在第二节介绍的过程包含6个步骤。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这就是说,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
二、决策的原则
决策遵循的是满Biblioteka 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缺一不可:①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②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③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评估机会和问题的精确程度有赖于信息的精确程度,所以管理者要尽力获取精确的、可信赖的信息。低质量的或不精确的信息不仅白白浪费掉大量时间,也使管理者无法发现导致某种情况出现的潜在原因。
即使收集到的信息是高质量的,在解释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扭曲。有时,信息持续地被误解或有问题的事件一直未被发现,这些都使得信息的扭曲程度加重。大多数重大灾难或事故都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在这一时期,有关征兆被错误地理解或不被重视,从而未能及时采取行动,导致灾难或事故的发生。
管理者更应当明白,方案的实施需要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此,需要做以下三方面的工作:①将决策的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与个人,实行目标责任制,让他们树立起责任心,感受到组织赋予他们的压力;②管理者要善于授权,做到责权对等,相关主体拥有必要的权利,便于其完成相应的目标;③设计合理的报酬制度,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对相关主体实施奖惩,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工作,能够实现责、权、利三者的有效结合,确保方案朝着管理者所期望的路线演进。

第五章决策PPT课件

第五章决策PPT课件
风险型决策指各种备选方案都存在着两 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不能肯定哪种自然状态会 发生,但可以确定各种自然状态的发生概率
不确定型决策各种备选方案都存在着两
第7页/共41页


• 决策的定义及类型 • 决策的过程 • 决策的定性方法 • 决策的定量方法
第8页/共41页
决策过程模型(P125)
1、明确问题 2、确定目标
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决策的类型p123按决策是否具有重复性划分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指对经常出现的例行公事所做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指用来解决以往没有先例可依据的新问题的决策也称为非常规决策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及业务决策战略决策指直接关系到组织生存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决策战术决策指为了实现战略决策而做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业务决策指组织为了解决日常工程和业务活动中的问题而做出的决策长期决策指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的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战略决策短期决策指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所采取的短期的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策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指可供选择的方案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指决策问题未来发生的各种可能情况时的决策风险型决策指各种备选方案都存在着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不能肯定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可以确定各种自然状态的发生概率不确定型决策各种备选方案都存在着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不能确定各种自然状态的发生概率决策过程模型p125明确问题和目标确定决策标准给各项标准分配权重开发所有的可行性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最佳方案直觉决策法p128指人们依靠直觉进行决策直觉决策是一种从经验中提取信息的无意识加工过程一种不经过复杂的逻辑操作而直接迅速地感知事物的思维活动第11集体决策方法p129头脑风暴法电子会议法第12头脑风暴法的原理是通过强化信息刺激促使思维者展开想象引起思维扩散在短期内产生大量设想并进一步诱发创造性设想它通过小型的座谈会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修正相互补充使创造性设想产生共鸣并发生连锁反应启示与诱发更多的新见解新观点直到获得创造性设想第13就企业的情况对人才需求提出具体明确的问题采用匿名的方式每一位专家独立做出自己的判断专家之间不讨论与沟通企业归纳总结结果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供专家进一步考虑并提出新的看通过三四轮对专家预测结果的反复征询归纳与修改再经过一些数字化的处理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在屏蔽专家之间互相影响的基础上有步骤地使用专家的意见去解决问题优点

(完整版)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完整版)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习题一、填充题1.决策被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2.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者既可以单独作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一道作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群体决策。

4.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5.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6.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7.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

8.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

9.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

10.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

11.执行方案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

12.在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中低层管理者进行;而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进行。

13.垄断程度高容易使组织形成以生产为指导的经营思想。

14.激烈的竞争容易使组织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5.在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与生产能力。

16.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情况。

17.信息化程度对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决策效率的影响上。

18.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非常紧迫,则这样的决策被称为时间敏感型决策。

19.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不紧迫,组织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应对,则这样的决策可被称为知识敏感型决策。

20.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有三种类型: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爱好型。

21.组织中的任何决策既有事实成分,也有价值成分。

22.个人价值观通过影响决策中的价值成分来影响决策。

23.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24.在保守型组织文化中,人们倾向于维持现状。

25.在进取性组织文化中,人们倾向于勇于创新。

26.决策问题的性质包括问题的紧迫性和问题的重要性。

27.程序化决策涉及例行问题,非程序化决策涉及例外问题。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 第五章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 第五章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第五章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1.如何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关系?答: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决策是选择组织未来活动的方向与目标,计划则是将决策选择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即组织的不同部门在未来的不同时期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以保证组织目标的达成。

2.计划的类型有哪些?请用实例说明。

答: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计划分成不同类型。

(1)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根据计划对企业经营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长短的不同,计划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

战略计划是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略方案的计划。

战术计划是有关组织活动具体如何运作的计划。

作业计划则是给定部门或个人的具体行动计划。

具体来说,战略计划往往由高层管理人员负责,战术和作业计划往往由中层、基层管理人员甚至是具体作业人员负责,战略计划对战术、作业计划具有指导作用,而战术和作业计划的执行可以确保战略计划的实施。

(2)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根据计划跨越的时间间隔长短,计划可以划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

企业通常是将1 年及以内的计划称为短期计划,1 年以上到5 年以内的计划称为中期计划,5 年以上的计划称为长期计划。

(3)综合、专业和项目计划:综合计划一般会涉及组织内部的许多部门和许多方面的活动,是一种总体性的计划。

专业计划则是涉及组织内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活动计划。

项目计划通常是组织针对某个特定课题所制定的计划。

(实例的选取围绕计划类型的特点,合理即可)3.请解析目标管理的过程。

答:目标管理是通过一个过程来实现的。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标的制定与展开阶段、目标实施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

这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循环过程。

(1)目标制定与展开: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上下协调,制定好各级组织的目标。

具体工作包括三项:①调查研究。

制定组织目标要研究组织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

通过对外部影响因素的调研,了解组织在计划期内环境因素变化的可能性,把握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关键因素对组织所产生的可能影响。

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篇决策与计划

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篇决策与计划

4 选择时机放弃
吸引力中等
7 最有前途的应得 到迅速发展,其 余则需逐步淘汰
吸引力强
市场吸引力取决于赢利能力、市场增长率、市场质量和法则限制等因素
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的方法
确定型决策的方法:线性规划、量本利分析 风险型决策的方法: 最大期望收益准则:期望收益值 最大期望效用准则:期望效用值 面对小概率事件需要注意风险 多阶段决策问题与决策树 计算机模拟决策方法
组织的信息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对决策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其对决策效率的影响上。另外,在高度信息 化的组织中,决策者的意图易被人理解,决策者也 易得到反馈,进而使决策方案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
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对 环境的应变方式趋于稳定。
决策问题的性质
问题的紧迫性: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非 常紧迫,则称为时间敏感型决策;相反则称为知识 敏感型决策。时间敏感型决策中,快速行动要比如 何行动更重要,但应尽量将时间敏感型决策转化为 知识敏感型决策。
—目标市场确定——产品定位
战略制定的原则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满足顾客
天 地 彼 己 顾客
一般环境 行业环境 竞争对手 企业自身
知利危 识长短
目标市场
扬长避短 趋利避害 满足顾客
外部一般环境(天)
政治环境: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 策、法令等。
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指一个国家的人口 数量及其增长趋 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 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微观经济环境主要 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 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
社会文化环境:一个国家地区居民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 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第五章决策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第五章决策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决策所涉及的问题一般与()。

A.将来有关B.过去有关C.现在有关D.过去、现在、将来都有关2.现代组织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

A.信息的准确及时B.是否作了充分的调查C.决策的正确与否D.组织内部的管理质量3.()旨在实现组织内部各环节活动的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使用,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

A.战略决策B.管理决策C.业务决策D.确定性决策4. 合理决策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不包括()。

A.目标合理B.可靠的信息情报C.有限合理、经济性D.决策结果满足预定目标的要求5. 战略决策主要是谋求()。

A.组织目标的实现B.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C.组织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目标三方面的动态均衡D.组织工作的正确指导6.决策方案的后果有多种,每种都有客观概率,这属于()。

A.不确定型决策B.非程序化决策C.战术决策 D.风险型决策7.决策的定量方法是()。

A.依靠人们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来进行决策的方法B.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决策的方法C.确定型、不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的方法D.一系列科学的处理过程8.决策树的构成要素是()。

A.概率枝、方案枝、决策点、状态结点B.方案、概率、期望值、自然状态C.决策点、方案枝、概率枝、自然状态D.方案、决策点、概率、状态结点9.对某种自然状态概率为“1”的决策是()。

A.风险型B.确定型C.程序化D.非程序化1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6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 000元,每台售价12 000元,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

A.14台B.12.5台C. 7.3台 D.80台11. 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

A.确定目标B.发现问题C.搜集信息D.调查研究、分析情报资料、找出问题12. 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的主要区别在于()。

A.风险的大小B.可控程度C.能否确定客观概率 D.环境的稳定性13.管理决策主要应由()作出。

计划与决策的联系

计划与决策的联系

计划与决策的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做出各种决策,而这些决策往往都是基于我们制定的计划。

计划与决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首先,计划是决策的基础。

在制定决策之前,我们往往需要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计划。

这些计划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无论如何,这些计划都为我们后续的决策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比如,一个企业要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就需要先制定市场调研计划,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营销决策。

其次,决策是计划的落实。

计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理想,而决策则是将这些理想变为现实的行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计划所制定的方向和目标,做出相应的决策,来推动计划的实施。

比如,一个个人要减肥,他可以制定一个健身计划,但只有在每天按时去健身房锻炼,控制饮食,才能真正实现减肥的目标。

此外,计划和决策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原先制定的计划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或者无法预料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而在做出决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这些决策对原先的计划是否产生影响,是否需要相应地调整计划。

比如,一个公司原先制定了年度销售计划,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需要对产品定价、推广策略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综上所述,计划与决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计划是决策的基础,决策是计划的落实,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计划和决策的循环,不断地优化和调整,以实现我们的目标和愿景。

只有在计划和决策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和协调,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笔记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中华管理学习网

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笔记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中华管理学习网

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笔记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中华管理学习网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第一节决策与决策理论一、决策的定义1、杨洪兰的定义: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2、周三多的定义: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3、本书采用路易斯古德曼和范特的定义: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4、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5、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6、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利用机会,决策要解决问题(既可以是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亦可以是对这种活动的调整;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既可以是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也可以是在特定方向从事某种活动的方式。

);7、决策涉及时限,既可以是未来较长的时期,也可以是某个较短的时段。

二、决策的原则1、决策遵循的原则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2、决策最优应具备的条件:A、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B、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订所有可能的方案;C、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3、在现实中,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因为:A、组织内外存在的一切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都会直接或见解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者一切情况的信息;B、对于收集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制订数量有限的方案;C、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未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有出入。

三、决策的依据1、决策的依据是适量的信息。

2、决策的特点:目标性;可行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有效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

四、决策理论(一)古典决策理论(规范决策理论)1、1950年以前盛行2、基于经济人假设3、最优决策原则4、完全理性5、目的: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6、忽略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二)行为决策理论1、始于1950年代2、满意性原则3、有限理性4、强调非经济因素5、个人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6、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第二节决策过程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1、发现组织活动中存在的不平衡。

管理学原理(第二篇)

管理学原理(第二篇)

(3)折中决策法:既不过于冒险,也不过于保守,介于二者 之间。具体是在悲观和乐观中取中值。[注意:计算公式( P121)]
(4)最大最小后悔值法:决策者假设在选择了某种方案以后
,事后发现客观情况并未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发展,他们会为
自己的决策而感到后悔。把可能产生的后悔值降到最低,就
成为该方法的决策原则。
作中,无论是确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还是规定品种结构
和产品质量,都需要做出周密的决策。
决策不仅仅渗透于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同时,其正
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管理活动的成败,关系着一个组织的生
存与发展。
三、决策的类型(重点识记) (P110-111)
(一)按照决策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P38)
注意:P111不同决策的确定性分析
上层主管人员做出的决策,趋向于: 非程序化、战略的、科学的、非肯定型决策
下层管理人员做出的决策,趋向于: 程序化、战术、经验、肯定型决策
(四)按照决策的主体不同,可分为群体决策 与个人决策
群体决策是指多个人一起做出决策。个人决策就是单独一
个人单独做出决策。
群体决策的特点:(1)能在更大范围内汇总信息;(2)
⑴What ⑵Why ⑶Who ⑷Where ⑸When ⑹How
做什么? 目标与内容 为什么做? 原因 谁去做? 人员 何地做? 地点 何时做? 时间 怎么做? 方式、方法、手段
(二)计划的基本特点(P127)(重点识记)
1、目的性(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实现组织目标,任何组织和
个人制定计划都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目的。)
盈亏平衡分析法,也叫保本分析,或量、本、利
分析,是通过分析生产成本、销售利润和产品数 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企业能够以最小的 成本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并获得利润最大化的经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b.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
c.方案可进行评价和比较
d.决策结果合理或满意
e.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f.决策是一个分析判断过程
4
决策有效性的标准
(1)决策的质量或合理性,即所做出的决策在何种程度 上有益于实现组织的目标。
(2)决策的可接受性,即所做出的决策在何种程度上是 下属乐于接受并付诸实施的。
(3)决策的时效性,即做出与执行决策所需要的时间和 周期长短。
(4)决策的经济性,即做出与执行决策效果所需要的投 入是否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5
四、决策的特点
1、目的性:任何决策都含有目标的确定 2、可行性:每个决策的方案都有一定的可行性 3、选择性:决策的关键是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 决策 4、满意性:决策的原则是“满意”而不是“最优” 5、过程性: a:组织中的决策不是单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的 综合 b:在这一系列的决策中,每个决策本身就是一个 过程 6:动态性:决策的动态性与过程有关
19
例题:
4、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对于决策,有许多管理者 认为只能求满意决策,不必求最优决策。这其中的理由有很 多,以下就是其中的一些说法。你最赞同哪一种说法?
A、实际中不存在最优决策,所以,只能求满意方案。 B、决策始终处于一个动态修正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劳永逸。 C、任何决策的制定都是有代价的,追求最优决策方案也许会
2
二、 决策的原则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原因: 组织内外的发展与变化会直接或间接产生
某种影响,很难立即收集到相关信息 只能收集到有限信息 制订的方案数是有限的 对有限方案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3
三、 决策的依据
决策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 响决策水平。收集数据、处理数据、产生信 息的成本应低于信息所带来的效益 a.有明确的决策目标。

管理学-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管理学-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 并据此制订所有可能的方案;准 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 结果
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一切情 况的信息 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 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 策者只能制订数量有限的方案 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 实际的未来状况有出入
选择性
决策的实质是选择。为解 决问题或实现目标可能有 两个以上的方案,各方案 在资源需求、可能结果及 风险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选择。
决策目标和方案都是由 “选择”而确定的。
满意性
组织决策通 常为有限理 性决策
无法收集所有信息、无 法利用已收集的有限信 息、无法准确预测未来 结果。
根据已知条件,再加 上主观判断,作出相 对满意的选择。
过程性
决策不是一瞬间的事,而 是一个过程。
组织决策是一系列 决策的综合、作出 某一具体决策,并 不意味组织的决策 已经形成。
对每一项决策, 有大量的活动和工 作要做,包括识别 问题、收集信息、 开发方案、分析评 价和选择等
动态性
决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 过程。
根据环境的不断变化, 不断地调整组织的活动 以适应组织与环境的动 态平衡
“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西蒙)
影响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决策者的心理与 行为特征,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
1 人是有限理性的
2 决策者容易受知觉偏差的影响
3 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
4
决策者往往厌恶风险
5 决策者往往只求满意结果,而不寻求最佳方案
第二节 决策过程
诊断问题 确定目标 拟定方案 筛选方案 执行方案 评估效果
如果你选择第一种方案,你将在一年之后得到 确定的1000元收入。

管理学第五章决策

管理学第五章决策

联系:明确的目标 对未来的把握 决策是计划顺利开展的基础
区别: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各个环节 计划目标的确定;人员招聘方式的确定; 领导工作的方式;工作效果的考核方法 主观性、艺术性;客观性、科学性
如果说计划是一种理性的结晶,那么决策就是展 现个性魅力与潜能的艺术品。
精选ppt
15
二、决策的作用 决策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管
大批量生产 中批量生产 小批量生产
需求量大(0.3)
30 20 10
精选ppt
需求量小(0.7)
-6 -2 3
24
风险型决策: 可供选择的方案存在着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哪种状
态的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但是可以估计其发生的客观概 率,决策的结果只有按概率来确定,决策存在着风险。
➢明确的目标 ➢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 ➢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且发生的概率可知 ➢不同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益损值可知
精选ppt
35
2、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 步骤
➢针对问题设计征询表格; ➢将征询表函寄给相关领域专家 (10-50人); ➢专家将填好的表格匿名寄回; ➢整理专家意见,并反馈,专家
再次回答问题; 3-5轮重复,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特点 匿名性、重复性、收敛性、主动性
关键 征询表的设计、专家的选择
决策的最高境界
精选ppt
9
名言
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
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地认为智商是无可替 代的。想要成功,你还必须要知道该如 何做出明智的选择,以及拥有更宽广的 思考力。——比尔·盖茨
精选ppt
10
决策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管理过程 中,管理者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它们都需要管

《管理学》第五章 决策

《管理学》第五章  决策

消费者不喜欢这样做,结果9个月营业额减少了6000万美元。
12
二、决策的依据 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
13
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14
你家有几头牛
宿舍里,一名同学来自蒙古,大一报道时互相作自我介 绍,蒙古同学说:“学费真贵,我们家是卖牛交的学 费!”我们5个听了都挺同情他,在生活上多加照顾, 能请吃饭就请,毕竟人家为了上学把家里的牛都卖了, 太不容易了!
第二年开学,蒙古同学又说:“学费真贵,卖头牛交的 学费!”宿舍同学又为他担心起来,毕竟中国西部的经 济状况,的确让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忧心忡忡啊。 第三年开学,蒙古同学又说:“学费真贵,卖头牛交的 学费!”终于,有人忍不住问他:“你家到底几头牛 啊?” 蒙古同学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也算不过来了,大概 有几千头吧!”
两个饿得快要倒毙在地的人,爬到一块玉米地的边上, 这些玉米正好给他们恢复体力和重新获得生命的机会。 其中的一人追求最优,他的想法是,既然要填肚子,那 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最大的玉米,找到它就能延 续生命。于是他在玉米地里不停地爬行、寻觅。最大的 玉米还没有找到,他就饿死在这寻找的途中。 第二个人追求满意,他想:只要能填肚子,一个比较大 的玉米就行。于是,在他的手所能触及的范围内,摘下 来一只最大的玉米。吃下去之后,体力便恢复了一点; 于是他在能力所允许活动的范围内继续寻找,再找到一 个最大的玉米吃下去,他的生命终于得救,体力也完全 恢复。最后,这块地里最大的玉米被不断寻找满意的他 得到了。
1、个人决策: 单个人做出的决策。
2、集体决策: 多个人一起做出的决策
27
类型 个体 决策 群体 决策
优点 效率高 责任明确 质量高 接受性强

《管理学》第二篇与第三篇战略化与组织结构读书笔记

《管理学》第二篇与第三篇战略化与组织结构读书笔记

《管理学》第二篇与第三篇战略化与组织结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二第二篇战略化第五章计划与决策计划:一种过程,管理者依靠这个过程确定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战略)。

计划的主要步骤:目标选择、行动识别、责任分配、绩效评价和进行调整。

5.1 组织内部的计划5.1.1 计划的层次计划始于组织高层,以战略计划的形式勾勒出组织的主要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组织战略。

战略计划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公司层、业务层和运营层战略。

公司层战略事关公司应该在什么行业参与竞争,以及公司应该如何进入或退出行业。

业务层战略事关公司在已经进入行业中应该如何竞争。

运营战略决定各个职能应该如何支持业务层战略。

包含在业务层战略计划中的是运营计划,嵌入运营计划的还有单元计划。

5.1.2 计划区间计划区间是指一个计划实施时间的长短。

大多数战略计划,无论是在业务层还是公司层,都是多年度计划。

但是战略计划并非都是长期计划。

战术计划是管理者们为了处理出现的某些机遇或者威胁而在中短期内采取的行动计划。

一般来说,战略计划的时间区间通常为3-5年,战术计划的时间区间通常不足1年,运营计划和单元计划的时间区间通常为1-3年。

5.1.3 一次性计划与常置计划按照使用频率,计划分为一次性计划和常置计划。

一次性计划是为实现一次性目标而制定的计划。

常置计划是来处理经常再次发生的事件。

通常是管理者遇到某类事件发生时可以参考的操作手册。

5.1.4 应急计划应急计划时用来处理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的对组织有重大影响的特定时间的计划。

分为两种类型:危机管理计划和情境规划。

1、危机管理计划危机管理计划是指为处理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危机特意制定的计划。

危机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如恐怖袭击、工业灾难、自然灾害等,制定一份危机管理计划包括三个步骤:预防、准备、遏制。

2、情境规划情境规划是基于“如果...该如何...”情境制定计划。

通常部分情境较为乐观,部分情境则较为悲观。

其目的是促使管理者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动荡复杂,以战略眼光思考问题,并制定出可以在不同环境下实施的各种战略选择。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管理学(马工程)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管理学(马工程)
明确的时间期限
三、计划编制的过程与方法
(一)计划编制的过程
2. 估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可采取两类措施:
在现状的基础上力求 改进,随着时间的推 移不断地逼近目标
变革现状,有时甚至 是对组织进行根本性 的调整
三、计划编制的过程与方法
(一)计划编制的过程
3. 预测未来情况——从定性或定量的预测方法预测未来情况:
二、PDCA循环
(三)对目标管理的评价
目标管理的局限之处主要在于:
在实施过程中,具体环节的操作比较困难。 容易导致管理者强调短期目标,不利于长期目标的完成 需要注意目标停滞的危险
二、PDCA循环
(一)PDCA循环的内涵体系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PDCA分别代表计划(plan)、实施(do)、检 查(check)和改进(action)四个基本阶段。
标体系的竞争,可能导致个 人间的协作减少,也可能影响整体组 织目标的完成。
个人工作压力较小,易出现“平均主 义”“大锅饭”现象。
适用情况
组织目标容易分解、组织成员有良好 组织目标不易分解、组织成员之间互
的协作意识时。
补性特点明显时。
一、目标管理
(二)目标管理的过程
大环套 小环
上升式 循环
关键是 A环节
综合式 循环
二、PDCA循环
(二)PDCA循环的实施步骤
PDCA循环的具体步骤可以分为:
分析现状 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或影响因 素
找出问题所在
制定措施 提出行动计划
实施行动计划
评估结果
标准化和推广
尚未解决的问题转 入下一循环
三、预算管理
(一)预算管理的内涵
预算管理是一种计划思想的体现 预算管理是预测方法的运用 预算管理是一种控制手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决策和计划教学内容概述决策的概念与特点计划的概念与方法第一节管理决策概述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可以认为,整个管理过程都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而展开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甚至强调,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充满了整个管理过程。

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一、决策的含义什么是决策?赫伯特.西蒙提出决策理论。

“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有一种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的决策贯穿整体管理的全过程,决策的重要性事关全局,在计划职能中表现尤其重要。

计划实质上就是决策的落实措施。

通俗:决策就是指拍板、抉择。

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进行方案选择并准备方案实施的活动,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为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是一个建立在环境和条件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对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进行抉择并决定一个优化合理的满意方案的分析决断过程。

1、决策是行动的基础。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要预先明确此项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方法是什么,那种方法比较好。

决策是关键核心,是首要职能。

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达到一定目的、目标,必须有一定的标准。

2、决策由可行的方案。

在两种以上的可能性或可行方案,这是前提。

(1)能够实现预期目标;(2)各种因素都进行定型和定量分析;(3)不可控因素基本能预测出实现的概率。

3、决策要进行因果分析和综合评价。

比较优劣。

4、决策要经过方案的优选过程。

二、决策的特征1、目标性任何组织决策都必须首先确定组织的活动目标。

决策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的活动,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目标已经实现,也就无需决策。

2、可行性决策的目的在于付诸实施,不准备实施的决策是多余的。

而实施任何决策都需要利用一定的资源,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条件,理论上非常完善的方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因此,决策方案的拟定和选择,不仅要考察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性而且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

3、选择性决策的实质就是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

而要能有所选择,就必须提供可以相互替代的各种方案。

事实上,为了实现相同的目标,组织总是可以从事各种不同的活动。

这些活动在资源要求,可能结果以及风险程度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如果只有一种方案,就无从优化,而不追求优化的决策是无价值的。

三、决策的分类1、根据决策的重要程度,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

战略决策:全局性、长远性,由最高管理层负责进行。

管理决策:具体战术决策,内部具体问题,中层负责进行。

业务决策:作业性决策,技术性强,初级决策。

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程序性决策:规范性决策,相同程序重复出现的决策,计算机。

非程序性决策:无先例,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和情报资料,靠经验。

3、按决策的可靠程度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4、按决策的目标与准确程度分为:定量决策与定性决策。

四、决策的体制传统的家长式决策体制与专家个人决策体制以被逐渐淘汰,现代决策体制逐步建立。

现代决策体制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和决策系统所构成,三者有机结合组成科学的决策体制。

1、信息系统:情报信息资料的机构。

(图)2、智囊系统:“外脑”、智囊团、思想库,专门为决策服务的咨询机构,预测机构。

兰德公司。

3、决策系统:核心、决策者集体组成。

(图)五、决策原则1、系统原则。

2、信息原则。

环境适应性。

3、可行性原则。

4、效益原则。

5、创新原则。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决策,创造性的决策。

6、民主原则。

第二节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一、决策过程决策活动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管理者“拍板”作决定的片刻行为。

因为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特别是在现代管理中,一些关系到组织存在与发展的重大决策活动往往表现为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切决策过程都大致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一)识别问题,确定目标1、识别问题的第一步是对事物分析找到问题所在。

一切决策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发现和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决策的起点。

如果什么问题都不存在,那就没有必要作出决策。

什么是问题呢?所谓问题,就是应有状况与实际状况之间的差距。

例如,医生诊断病人,心目中必然有一个健康人的模型作为标准,然后诊断病人有那些地方出了毛病以致不符合健康人的标准。

管理者的决策也是如此。

2、识别问题的第二步是确定引起问题的可能原因。

问题的原因指的是什么?产生问题的原因就是引起实际状况与理想状况相差别的因素或变量。

这些因素的出现或消失会引起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异。

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非总是明显可见的,因此需要通过分析确定。

寻找问题的原因可以采用连续追问的办法,要不断的追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的原因又是什么?”,一步一步的追问下去,直到找出根本原因为止。

3、认识问题的第三步是评价问题的重要性。

这一步往往被人们忽视。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能够用来解决问题的资源很有限,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至少不能立即解决。

因此,管理者要评价问题的重要性,是否必须立即加以解决。

4、识别问题的第四步是确定决策目标。

明确决策目标,具有下述作用:(1)保证组织内部各种目标的一致性;(2)为动员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依据;(3)为分配资源提供依据;(4)形成一种普遍的思想状态和组织气氛,如促成一种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5)为那些能够和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人形成一个工作核心,同时为阻止那些不能与之保持一致的人进一步参与组织活动提供一种解释;(6)促成把组织总目标和不同阶段目标转化为一种分工结构,包括在组织内部把任务分配到各个责任点上。

(二)拟定可行方案实现某一目标可以有多条途径,确定决策目标只是大致的确定了努力方向,但哪一条道路是最佳途径还需要加以探索。

决策者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多的提出实现同一目标的各种方案。

拟定方案又可细分为以下步骤:1、在环境研究、发现不平衡的基础上,根据组织任务和消除不平衡的目标,提出改变设想。

2、对提出的各种改进设想进行集中、整理和归类,形成多种不同的初步方案;3、对初步方案进行初步筛选、补充和修改以后,对余下的方案进一步完善,并预计其执行结果,便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可行方案。

(如下图所示)备选方案的设计应尽可能全面和详尽周到,以免漏掉那些可能最好的方案。

(三)比较和选择方案要进行选择,首先要了解各种方案的优势和劣势,为此,需要对不同方案加以评价和比较。

1、比较和选择方案的标准第一,决策是否有助于达到决策目标?一个好的决策方案必须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如果方案无助于推动既定目标的实现,就不是好的方案。

这是决策的合理性标准。

一项决策行动的结果越接近于预定的目标,那就表明决策的合理性越高。

当决策目标具有多个目标,或一个目标需要通过多个指标来反映,而每个决策方案对不同的目标(指标)的作用程度不同时,就必须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决策的价值前提,分清目标的主次,把主要目标作为考虑的重点。

第二,选择方案时还必须考虑方案实施所需付出的代价与可能带来的效果的比值,此称为费用效果比或成本收益比。

从费用与效果之比角度看,决策的原则只能是力图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效果,从而实现最好的决策效益。

第三,方案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任何决策方案在带来预期的正面效果的同时,往往也可能引起所不希望的各种负面效果。

案例:美国政府在1982年初墨西哥爱尔·基琼火山大爆发时的农业政策的利弊。

2、选择方案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第一,要统筹兼顾。

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决策方案各项活动之间的协调,而且要尽可能保持组织与外部结合方式的连续性,要充分利用组织现有的结构和人力条件,为实现新的目标服务。

第二,要注意反对意见。

一种观点、一种方案,要想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再好的方案也可能出现反对者。

决策过程中只有一种声音往往时非常可怕的。

国外一些企业在制定重大决策时甚至成立专门唱对台戏的反对班子。

第三,要有决断的魄力。

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决策者要在充分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组织任务的理解和对形势的判断,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作出决断。

(四)检查评价和反馈处理虽然被选定的方案是经过科学分析和认真比较获得的,但它依然是主观判断的产物,在实施中是否真正可行,还需要实施过程的验证,并在验证中对决策自身作出评价,进而作出反馈处理。

通过追踪检查与评价,可以发现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决策控制。

具体追踪处理措施有三类:1、保持现状,不采取措施。

如果出现偏差较小,不致影响决策的全局效果,或者纠正偏差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或已超出现有的条件,那么往往听任偏差的存在,继续观察。

2、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如果对实施结果及偏差原因作出分析后,认为原决策在现有条件下仍然是正确的,或者说客观条件的变化还不足以表明具有修正决策的必要,而已经出现的偏差又会影响决策的效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以保证原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3、修正原决策。

在何种情况下需要对原决策加以修正?对原决策修正的缘由出自三种情况:一是原决策在制定时由于对客观条件的估计有误而使决策存在明显缺陷,例如发现它的执行后果完全脱离原先的预料或根本无法执行,或者发现它与先行法令严重抵触等等,这种情况就非修正原决策不可。

第二种情况是,决策在制定时是正确的,但由于客观条件出现了巨大变化,致使决策变成不适用、不正确或无法执行,这时就有必要对决策作出修正。

再一种情况是,虽然原决策本身是正确的,但实施决策的组织工作很差,而这种状况目前还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此时往往要对决策做适当的修正,避免同实施环节相脱离。

二、决策的影响因素(一)环境因素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影响是双重的。

环境特点影响着组织活动的选择。

比如,就企业而言,市场稳定、市场急剧变化以及垄断市场上的企业,所需要决策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二)过去决策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是今天的延伸。

历史总是要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来影响着未来。

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决策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的初始决策,而是对初始决策的完善、调整或改革。

(三)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风险是指失败的可能性。

由于决策是人们确定未来活动方向、内容和目标的行动,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能力有限,目前预测的未来状况与未来的实际状况不可能完全相符,因此在决策指导下进行的活动,既有可能成功,也有失败的危险。

任何决策都必须冒一定程度的风险。

组织及其决策者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会影响决策方案的选择。

对待风险,决策者是采取“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躲避风险的态度,还是“不如虎穴,焉得虎子”的冒险态度,这会影响他对决策方案的选择。

(四)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制约着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及行为方式。

在具有开拓、创新气氛的组织中,人们渴望变化,欢迎变化,支持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