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3等腰三角形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轴对称 13.3 等腰三角形 13.3.1 等腰三角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轴对称 13.3 等腰三角形 13.3.1 等腰三角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师用ppt演示问题(2)。
学生在分析性质2的条件和结论转换数学符号时会再次遇到困难,教师引导设问(3)和(4),这样学生会比较顺利的把性质2的条件和结论 转换成三种数学符号形式,并运用全等分别证明。
教师板书性质2及使用格式,强调等腰AB=AC是大前提,完善性质2分解的三个命题的文字叙述,归纳性质2的三个作用: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
(4)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1)问题的安排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深化巩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例1的目的是巩固和应用“等边对等角”。列方程解决几何计算题是常用方法,学生要学会将几何的定理、等式转 化为代数方程.
(3)例2的目的是巩固和应用“三线合一”。
教师用ppt演示例题2。
学生独立思考证明,他 们可能还习惯于用全等三角形 。
教师引导运用“三线合一”可简便证明。
本次活动中,教师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正确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学生是否注意到等腰三角形的问题可能有多种情况,需分类讨论;
(3)学生是否注意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钝角,但底角一定是锐角;
《等腰三角形》
课题名称:等腰三角形
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13章的第13.3.1节
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探索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轴对称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主要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今后学习等边三角形的预备知识,还是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在成果展示环节,有些同学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组织一些类似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关于小组讨论,我认为自己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勇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八年数学上册13.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三节,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称为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底边上的中线、高和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在同一三角形中,若两边相等,则这两边所对的角相等。
2.教学难点
-理解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学生在理解性质本身后,往往难以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几何问题中。
-判定定理的逆向运用:学生通常在直接应用判定定理时较为熟练,但在逆向运用时,即已知角相等推断边相等的情况下,可能会感到困惑。
-解决含有等腰三角形元素的复杂几何问题:这类问题往往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个几何知识点,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其次,关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我觉得自己在讲解时可以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可以使用动态几何软件或实物模型来展示定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判定定理的原理。
此外,在教学难点部分,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引导他们深入探索;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要耐心讲解,帮助他们逐步突破难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3 等腰三角形 13.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3 等腰三角形 13.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13.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2、了解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极度热情,高度责任,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探究知识:猜想: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想等.3.你能验证2中的猜想吗?已知:如图,在△ABC中,∠B=∠C,求证:AB=AC证明:画∠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在△BAD和△CAD中∵∠B=∠C(已知)∠1=∠2(角平分线的定义)AD=AD(公共边)∴△BAD≌△CAD(A.A.S.)∴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想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4.精讲精练例1:在△ABC中,已知∠A=40°,∠B=70°,求证:AB=AC证明:∵∠A+∠B+∠C=180°∠A=40°,∠B=70°(已知)∴∠C=180°-∠A-∠B(等式的性质)=180°-40°-70°=70°∴∠C=∠B(等量代换)∴AB=AC(等角对等边)例2:如图,AB∥CD,∠1=∠2..求证:AB=AC证明:∵AB∥CD(已知)∴∠B=∠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已知)∴∠B=∠1(等量代换)∴AB=AC(等角对等边)5.精练:例3:如图,在Rt△ABC和Rt△AˊBˊCˊ中,∠ACB=∠AˊCˊBˊ=90°,AB=AˊBˊ,AC=AˊCˊ.求证:Rt△ABC≌Rt△AˊBˊCˊ2证明:由于直角边AC=AˊCˊ,我们移动Rt△ABC,使点A与点Aˊ、点C与点Cˊ重合,且使点B与点Bˊ分别位于AˊCˊ的两侧.∵∠AˊCˊB=∠∠AˊCˊBˊ=90°(已知)∴∠BˊCˊB=∠AˊCˊBˊ+∠AˊCˊB=180°即点Bˊ、Cˊ、B在同一条直线上在△AˊBˊB中∵AˊBˊ=AB=AˊB(已知)∴∠B=∠Bˊ(等边对等角)在△ABC和△AˊBˊCˊ中∵∠B=∠Bˊ(已证)∠ACB=∠AˊCˊBˊ(已知)AC=AˊCˊ(已知)∴Rt△ABC≌Rt△AˊBˊCˊ(A.A.S.)6.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7.课堂小结: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想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8.课堂作业:习题3。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13.3.1-等腰三角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13.3.1-等腰三角形(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不仅加深了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性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观点分歧,这时我需要及时介入,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还有待加强。今后,我将更多地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分析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的证明,我会通过举例和逐步推导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确定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大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尺规作图画出等腰三角形,并测量其底角。
3.强化几何直观: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展示,增强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几何直观,能够将抽象的几何性质与具体图形相结合。
4.增强问题解决能力: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5.培养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3等腰三角形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word版本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3等腰三角形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word版本

等腰三角形教课目标知识与技术进一步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断方法和性质,并能够运用灵巧的解决相关问题认识状况,发现问题,研究谈论,运用知识,解决问过程与方法题,提升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优异的学习质量.教课要点等腰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教课难点正确的利用知识解决问题.教课内容与过程教法学法设计一 . 复习发问,回顾知识,请看下边的问题:1.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2. 假如一个三角形有两边相等,那么这两边所对的角,这是等腰三角形的,3. 等腰三角形的边上的高,线,角的均分线相互重合,可简记为“三线合一” .4..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而且每个内角都等于°.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

明确要研究,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去研究和谈论。

.5.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6. 判断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虑和回顾知识的时间。

二 .导入课题,研究知识: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断方法和性质,灵巧的运用知识解答相关的问题本节课我们来复习这一知识.为学生创建表现才干的平台。

三.归纳知识,培育能力:等腰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四. 运用知识,解析解题:问题 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低角的 4 倍,求这个等腰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 .问题 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 ㎝,另一边长为9 ㎝,求它的周长.问题 3 假如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 70°和 40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为何?问题 4 如图,已知BD=CE,∠BDC=∠ CEB.求证 : ∠ ABC=∠ ACB.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问题 5如图,在△ ABC中,AB=AC,DE∥ BC,DE交 AB于点 D, 交 AC于点 E.求证: AD=AE.将知识和实际问题相联合 .五.课堂练习:请见教材和练习册六. 课后小结:等腰三角形的知识七. 课后作业:复印给学生 .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轴对称13.3等腰三角形13.3.1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新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轴对称13.3等腰三角形13.3.1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新版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章节名称13.3.1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编号25课标要求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已经学习了等要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为后续平面几何、多边形问题中线段相等、角相等等问题奠基。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平行线时就了解了学习几何知识的一般过程“定义性质判定”,上节课已经学习等要三角形的性质,学生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学生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为后续学习几何函数做好基础铺垫。

目标学生经历猜想、证明判断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过程,掌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的判定定理。

并在运用其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逐步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难点利用尺规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线作等腰三角形;提炼课题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决用尺规做等腰三角形的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选择分析回顾旧知导入新课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有怎样的性质?追问: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相等。

返过来,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13.3.1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从回顾已经学习了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入手,引发学生逆向思考的兴趣。

类型:w作用:b使用:j来源:z时间:3探究活动掌握规律创设情景:如图,位于在海上A、B两处的两艘救生船接到O处遇险船只的报警,当时测得∠A=∠B.如果这两艘救生船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发,能不能大约同时赶到出事地点(不考虑风浪因素)?思考下列问题:追问:一般的在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追问:你能给出一个简单的证明吗?追问:现在我们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呢?归纳: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让学生体会数学模型总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章 全等三角形 13.3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优质课教案_1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章 全等三角形  13.3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优质课教案_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性质课标分析《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新课标华师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下面我结合课件就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方面谈谈我的设计构想。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和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得出需要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而且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和直线垂直的重要工具,它在教才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现有基础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等概念;B、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A、经历画等腰三角形及折纸的过程,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探究、归纳的能力;B、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配置使学生能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初步学会简单的数学说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设疑、欣赏图片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B、初步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C、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画图操作、观察中发现和感悟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教法与学法《新课标》认为:衡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探索、研究、创造能力的高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一些直觉、感觉、合作交流等意识成为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操作为重要手段、以感悟为学习目的、以发现为宗旨,致力启用学生以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感受、理解和把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7课13.3.1等腰三角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7课13.3.1等腰三角形(教案)
-等腰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计算等腰三角形面积,或在几何图形中寻找等腰三角形。
2.教学难点
-理解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高、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这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需要通过实例和图形加深理解;
-举例:解释为什么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中线、高、角平分线会重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提高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描述现实世界,增强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数学抽象与模型构建的核心素养;
4.培养学生将等腰三角形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质和判定定理。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等腰三角形应用的理解。我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轴对称 13.3 等腰三角形 13.3.2 等边三角形(第1课时)教案 新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轴对称 13.3 等腰三角形 13.3.2 等边三角形(第1课时)教案 新

等边三角形课题:13.3.2等边三角形(1)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已经学习了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其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特殊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判定.为后续平面几何多边形问题中线段相等、角相等等问题奠基。

学生以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这为学习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做好知识和探究方法准备。

同时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以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本课学习的重点就放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与应用上。

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思考、猜想、证明的过程,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够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2、逐步掌握学习几何的一般方法,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重点探究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60°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难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准确运用教法学法指导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导入新课出示图片:1、观察下列图片,你有什么印象?2、如何定义等边三角形?3、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引入新课:13.3.2等边三角形(1)从学生所见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复习旧知,为新知探究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探究性质探究判定问题:我们知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于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请你从边、角、有关线段、对称性四方法分析。

教师注意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板书:边:三边相等角:三个内角都是60有关线段:三线合一对称性:轴对称图形追问:等边三角形的内角为什么都等于60°呢?练习:1、等边三角形ABC的周长等于21㎝,求:(1)各边的长;(2)各角的度数。

[推荐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3等腰三角形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新版

[推荐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3等腰三角形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新版

13.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能利用其性质与判定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关系.【学习重难点】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运用2、能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线段的相等关系.【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等腰三角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2、等腰三角形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2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多2cm,并且它的周长为16 cm,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二、学习新知自主学习:猜想:如图,位于在海上A、B两处的两艘救生船到0处遇险船只的报警,当时测得∠A=∠B。

如果这两艘救生船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发,能不能大约同时赶到出事地点(不考虑风浪因素)?验证:如图,△AB0中,∠A=∠B,A0=B0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归纳: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简写成:等对等)请你用几何语言表示(结合上图)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例分析:例1、如图,在△ABC 中,已知∠A=40°,∠B=70°.求证:AB=AC例2、如图,AB//CD ,∠1=∠2,求证AB=AC【随堂练习】1、在A B C ∆中,cm AB 2=,︒=∠50B ,若cm AC 2=,则=∠A ______,=∠C _____;如果︒=∠50C ,则=AC ________.2、底角等于顶角的一半的等腰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3、如图,已知︒=∠=∠36DBC BAC ,︒=∠72C ,则图中有______个等腰三角形.4、如图,已知在ABC ∆中,AC AB =,BD 和CE 为角平分线,则图中有______个等腰三角形.5、如图,已知BC AD ⊥,垂足为D ,且BDE ∆和ADC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cm EC 5=,则=AB _______cm .【中考连线】如图,已知,在ABC ∆中,︒=∠60A ,高BD ,EC 相交于点H ,且1=HD ,2=HE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3等腰三角形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1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3等腰三角形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1新版华东师大版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用等腰三角形的等角对等边这一判定方法来解决相应的问题.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已有对等腰三角形的了解和掌握根底上,对其进展判定方法的探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本节两个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定理的灵活应用教学内容与过程教法学法设计一. 复习提问,回忆知识,请看下面的问题:1.,在△ABC中,∠B=∠C=70度.请你画出△ABC.2.请你量一量AB和CD的长,看看他们的关系.二. 导入课题,研究知识: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知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学生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出三角形.通过度量认识两腰的关系.导入新课内容.识,培养能力: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运用知识,分析解题:例题.1. 如图,P、Q是△ABC的边BC上两点,并且BP=PQ=QC=AP=AQ,求∠BAC的大小.2.三角形三边长a、b、c分别是以下各组数,试判断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是,那么哪一个角是直角?〔1〕a=8, b=15, c=17;〔2〕 a=6, b=10, c=〔3〕 a=1, b=3, c=2.3.给定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12,当第三条边为多长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五.课堂练习:请见教材六.课后小结: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七.课后作业:.复印给学生.,,222ABBCAC的关系.给学生时间通过画、比、讨论交流等方法探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判定方法。

让学生总结。

例题的分析与解答由学生讨论交流等方法完成。

教学反思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第2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3 等腰三角形 13.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新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3 等腰三角形 13.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新

13.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2、了解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极度热情,高度责任,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探究知识:猜想: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想等.3.你能验证2中的猜想吗?已知:如图,在△ABC中,∠B=∠C,求证:AB=AC证明:画∠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在△BAD和△CAD中∵∠B=∠C(已知)∠1=∠2(角平分线的定义)AD=AD(公共边)∴△BAD≌△CAD(A.A.S.)∴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想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4.精讲精练例1:在△ABC中,已知∠A=40°,∠B=70°,求证:AB=AC证明:∵∠A+∠B+∠C=180°∠A=40°,∠B=70°(已知)∴∠C=180°-∠A-∠B(等式的性质)=180°-40°-70°=70°∴∠C=∠B(等量代换)∴AB=AC(等角对等边)例2:如图,AB∥CD,∠1=∠2..求证:AB=AC证明:∵AB∥CD(已知)∴∠B=∠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已知)∴∠B=∠1(等量代换)∴AB=AC(等角对等边)5.精练:例3:如图,在Rt△ABC和Rt△AˊBˊCˊ中,∠ACB=∠AˊCˊBˊ=90°,AB=AˊBˊ,AC=AˊCˊ.求证:Rt△ABC≌Rt△AˊBˊCˊ2证明:由于直角边AC=AˊCˊ,我们移动Rt△ABC,使点A与点Aˊ、点C与点Cˊ重合,且使点B与点Bˊ分别位于AˊCˊ的两侧.∵∠AˊCˊB=∠∠AˊCˊBˊ=90°(已知)∴∠BˊCˊB=∠AˊCˊBˊ+∠AˊCˊB=180°即点Bˊ、Cˊ、B在同一条直线上在△AˊBˊB中∵AˊBˊ=AB=AˊB(已知)∴∠B=∠Bˊ(等边对等角)在△ABC和△AˊBˊCˊ中∵∠B=∠Bˊ(已证)∠ACB=∠AˊCˊBˊ(已知)AC=AˊCˊ(已知)∴Rt△ABC≌Rt△AˊBˊCˊ(A.A.S.)6.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7.课堂小结: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想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8.课堂作业:习题3。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教案2华东师大版(2021年整理)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教案2华东师大版(2021年整理)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教案2 (新版)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教案2 (新版)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教案2 (新版)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全等三角形教具多媒体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其解题.通过习题的分析解答,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说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想法的良好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学生分析题的,解答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学生分析题的,解答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与过程教法学法设计一. 复习提问,回顾知识,请看下面的问题: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导入课题,研究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

明确要研究,探索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去研究和讨论。

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回顾知识的时间。

为学生创设表现才华的平台.三.归纳知识,培养能力: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四.运用知识,分析解题:请看下面的问题:例1.已知如图(1),ABC ∆≌DCB ∆,指出对应边、角.例 2.如图(2),若BOD ∆≌C B COE ∠=∠∆,.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若ADO ∆≌AEO ∆,指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
教学目
标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并能够运用灵活的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研究讨论,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提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的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与过程教法学法设计
一. 复习提问,回顾知识,请看下面的问题:
1.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边相等,那么这两边所对的角,这是等腰三角形的,
3.等腰三角形的边上的高,线,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可简记为
“三线合一”.
4..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
5.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
6.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 .
二. 导入课题,研究知识: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灵活的运用知识解答相关的问题本节课我们来复习这一知识.
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

明确要研究,探索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去研究和讨论。

.
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回顾知识的时间。

为学生创设表现才华的平台。

三.归纳知识,培养能力: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四.运用知识,分析解题:
问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低角的4倍,求这个等腰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
问题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9㎝,求它的周长.
问题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70°和4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问题4 如图,已知B D=CE,
∠BDC=∠CEB.
求证:∠ABC=∠ACB.
问题5 如图,在△ABC中,AB=AC, DE∥BC,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
求证:AD=AE.
五.课堂练习:请见教材和练习册
六.课后小结:等腰三角形的知识
七.课后作业:复印给学生.
在复习基础
知识的基础上
运用知识解决
问题.
将知识和实
际问题相结合.
教学反思
E D
C B
A
E
D
C B
A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