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1
李煜笔下的南京,这3首词别错过,亡国后他只能在梦里看见它!
李煜笔下的南京,这3首词别错过,亡国后他只能在梦里看见它!南唐的都城江宁府其实就是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所以李煜在宋地心心念念的地方一直都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南京。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李煜笔下的南京,这3首词别错过,亡国后他只能在梦里看见它!1、《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南国的芳春,水波荡漾,船只穿行江面,正是杨花飞絮的时节,满城的杨花是轻细的尘埃,人声熙攘,他们这是赶着去看花。
明明是热闹的春天,读来却有一种寂寞凄凉的感觉,是因为李煜的用词吧,轻盈如梦,这样美丽的场面只是梦啊,乐景写哀情,便是如此。
南国的清秋,千里江山,一片寒色绵延,苍凉空旷,芦花繁茂,一叶孤舟停泊,明月楼里,笛声飞扬,天地之间,清冷的秋,萧瑟的风,读罢身上一片寒凉。
此时李煜的心情便如这景致,寂寞悲凉,再忆当初,愁肠百结。
2、《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此时的李煜被幽闭在北宋,他的心情如何呢?他啊,想起往事就悲哀,这种悲哀就算是对景物都无法排遣。
秋天来临,院子里的苔藓都长上了台阶,珠帘闲挂不卷是明知道不会有人来看自己,可心里依然期待,所以才说“终日谁来”。
李煜在这样的日子能做的是什么呢?便是回忆往事。
金剑沉埋于废墟,壮气消沉于荒草,说的是复国早已无望,所以只能沉默地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晚凉天净之际,月华普照,只可惜这不是故乡的月,月色之下当年的玉楼瑶殿也换了主人,它们都不属于我了。
李煜回忆里的南京,始终是美丽的,只是这种美丽早就已经不再是他的了,再美丽又如何?只不过徒添悲伤而已。
如今的他一无所有,连生命都做不得主,能做的也就是想想过去的美好,尽管它们像利刃一般割着他的心。
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望江南·超然台作的诗意及解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的诗意及解析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望江南·超然台作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此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
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原文:《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看一作:望)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释: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忆江南”。
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壕:护城河。
寒食:节令。
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咨嗟:叹息、慨叹。
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
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
诗意: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
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赏析: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望江南》全文带拼音
《望江南》全文带拼音wàng jiāng nán白鹭上青天,飞湖去无鸟入片云。
寒山孤取梨迎日,飞炉煮菊挥金笑。
百草固倒风吹满,人面对月燃氏照。
西风夜上山花助,南楼情迷痴芦苇。
wàng jiāng nán解析:这首诗词题目是《望江南》,是一首描绘江南地区美景的诗词作品。
全诗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表达出作者对江南风光的向往和喜爱。
整首诗词共分为6个句子,每个句子以一个动词开头,通过描绘景物、行为和感受来展示江南的美景。
首句描绘了白鹭飞翔在青天上,湖面上没有鸟儿入云。
这里用“白鹭”和“青天”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白鹭的纯洁和高飞的意境。
第二句以“寒山孤取梨迎日”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寒山孤单拿起梨子迎接阳光的画面。
这里寒山寓意着孤独和寂寞,而取梨迎日则表现出江南地区的温暖和宜人。
第三句以“飞炉煮菊挥金笑”为中心,描述了炉火中煮菊花的情景。
通过使用“挥金笑”这样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四句以“百草固倒风吹满”为内容,表现出江南地区风景如画的景象。
江南的草木繁茂,风吹时,草木随风摇曳,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五句以“人面对月燃氏照”为主题,描绘了江南夜晚的景象。
人们面对明亮的月光,仿佛照亮了整个江南地区,展现出江南人文景观的美。
最后一句以“西风夜上山花助,南楼情迷痴芦苇”为主题,描绘了江南的山花和南楼的美景。
西风吹拂下,山花被助以飘动,南楼蕴藏着情感和美丽的芦苇。
通过这首诗词作品,作者通过精细的描绘和抒情的语言,展示了江南地区的美丽景色和诗意的情感。
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江南的风情和诗人对其独特魅力的赞美。
古诗望江南·重九遇雨翻译赏析
古诗望江南·重九遇雨翻译赏析《望江南·重九遇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
其古诗全文如下:重阳日,阴雨四效垂。
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会上水平挤。
直浸到东篱。
茱萸胖,菊蕊湿滋滋。
落帽孟嘉寻箬笠,休官陶令觅蓑衣。
都道不如归。
【前言】《望江南·重九遇雨》作者是宋代的康与之。
这首词是一首有名的谐谑词。
《词苑丛谈》中曾介绍:“建炎中,康伯可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
后专应制为歌词。
重九遇雨,奉敕口占《望江南》。
”【注释】1、重阳:农历九月九日,这一日有登高和赏菊的风俗,称重阳节2、戏马台:即项羽的掠马台。
在江苏徐州市南。
南朝宋武帝常在重阳节登临此地。
后每逢重阳节都有很多人登临游览3、龙山会:晋代征西大将军温桓曾与幕僚宾客,在重阳节登游龙山,聚会饮乐,后人称其为“龙山会”4、东篱: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一诗,泛指赏菊之处5、茱萸:川谷的植物,其味香浓,古人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6、落帽孟嘉:《晋书·孟嘉传》载:孟嘉作温桓参军时,陪温桓登游龙山,风吹落孟嘉的帽子,孟嘉不觉。
温命7人作文嘲笑,孟嘉闻后,即兴对答,文采斐然,四座叹服8、箬笠:用箬竹叶编结的斗笠9、休官陶令:指弃官归隐的陶渊明。
陶渊明为彭泽令时,一日,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
”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辞职【翻译】这首词上片写重阳节,秋雨绵绵,道路泥泞,骑马到戏马台前,溅得满身泥浆。
龙山脚下,水漫数尺之深,浸没了东篱花圃,泡得茱萸发胖,菊花湿漉漉。
下片借用孟嘉落帽和陶渊明采菊东篱的典故,诙谐地写出遇雨的狼狈样。
遇到如此大雨,潇洒的孟嘉也要四处找斗笠,陶令也要觅件蓑衣披上,那顾得上插茱萸、赏菊花,都会说回家吧。
【鉴赏】这首谐谑词很有名气。
据说是作者在“重九遇雨,奉敕口占”(见清徐釚《词苑丛谈》卷十一)。
词的情调是滑稽调侃,起到的艺术效果是“俗不伤雅,谑不为虐”的艺术效果。
词的上片写猖獗的语势,下片写登淋雨的狼狈相,采用夸张词侃手法。
关于望江南的戴复古词作鉴赏
关于望江南的戴复古词作鉴赏【作品介绍】《望江南·石屏老》是南宋词人戴复古的作品,这首词是三首为自己解嘲的《望江南》中的第一首。
这首词以自我解嘲的笔触抒写自己的情怀、见解,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幽默气质,词中暗含着对自己诗作的自负,又对贾岛、杜甫诗和西昆体表明了态度。
【原文】望江南仆既为宋壶山说其自说未尽处,壶山必有答语,仆自嘲三解石屏老,家住海东云。
本是寻常田舍子,如何呼唤作诗人无益费精神。
千首富,不救一生贫。
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
谁解学西昆【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谦父寄戴新刊雅词后,戴读其自说生平《壶山好》后而写。
【赏析】这是一首极罕见的、以词论诗的作品,继承了辛弃疾《虞美人》论杜叔高诗的传统,颇感可贵。
词中肯定了贾岛、杜甫的诗歌,对讥刺杜甫为“村夫子”的西昆体诗人,提出了批评,又流露了对自己诗词的自负感。
词的语言朴实,但词意却曲折婉转,诗乍一看,非常浅显,其含意却很深刻。
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实际上表达了自己的深刻见解。
这种婉转的风格,主要是通过反说对比手法表现出来的。
上片,“田舍子”与”诗人”对比。
词的起首“石屏老,家住海东云”,以平实的语言,点明自己的住处和出身,对自己隐居故里、生活清贫感到安然自得。
但是竟被称为诗人,而作诗是“无益费精神”的事。
这是自我解嘲,一则表现了自己的一种懊恼心境,二则流露了对自己作诗人的自负。
运用对比反说,似直而实曲。
其次,“富”“贫”对比。
“千首富,不救一生贫”,是上片的注脚,是下文的起始,承上启下,合情合理。
物质贫乏,精神富有,是自己处境的写照,又是贾岛、杜甫的写照。
表达了对贾岛、杜甫的同情,对自身境况的感叹,“不救”透露了一种愤慨之情。
“富”又包含着对自己诗词的自负感。
“富”“贫”并用,互相映照,似浅显,含意却深远。
再次,贾岛、杜甫的“瘦”“村”与西昆并提,形成对比。
贾岛一生凄苦寂寞,他的诗以善于锤炼字句取胜,以苦吟著称,苏轼有“郊寒岛瘦”之说;杜甫也一生贫穷困顿,漂泊转徙,诗以沉郁顿挫的风格受人赞赏,而西昆体诗人杨亿却贬他是“村夫子”(见刘攽《贡父诗话》)。
温庭筠《望江南》原文解析及翻译赏析
这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
开头“梳洗罢”三字是略含喜庆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正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古时交通不便,信息难通,思妇的心上人虽无归期,但又有随时随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妇每日有此梳妆的功课,一丝不苟,理云鬓,施粉黛,成此柔媚风流之体态。俗语说“久别胜新婚”,思妇不仅时刻盼望着丈夫回来,而且要在丈夫来到时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与青春魅力,唤醒其久违了的夫妻情爱,提高久别乍逢时的爱情质量!“独倚望江楼”是上句“梳洗罢”之后心理及行为的继续与深化,独倚望江楼,天际识归舟,其情殷殷,希望满怀;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寻常而富有美感。此句“独”字也有特殊含义,思妇打扮得如此俏丽动人又怕人见,是她羞惭心理的写照。故思妇眺望、企盼情人之举动又有怕人识见的羞怯心绪,是思妇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种凄清的美感效果。
③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DD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江楼了。
④从她一早就急急去江楼眺望展开一点,就应该还会想到,她的思念应该不会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产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长夜不眠,一夜相思,受尽煎熬;抑或昨夜她梦见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赶去望江楼。
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接下来“皆不是”一语猝然将这梦幻扯破,重新将思妇抛向绝望的境地: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脉脉斜晖,这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
李煜《望江南》诗词原文及赏析
李煜《望江南》诗词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李煜《望江南》诗词原文及赏析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望江南李煜原文及翻译
望江南李煜原文及翻译《望江南·闲梦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的词作。
此词借梦境抒情,表达对故国清幽自在的情境和人物的追慕之情。
下面我们来看看望江南李煜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借鉴。
望江南·闲梦远五代: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逍遥梦离,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离,芦花深处泊贫舟,笛在月明楼。
译文闲梦苍凉,南国春光刚好。
船上管弦声不绝于耳,江水一片碧绿,满城柳絮飞舞,淡淡尘烟滚滚,沙埃了看花的人们。
闲梦幽远,南唐故国正值秋高气爽的清秋。
辽阔无际的江山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秋色,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叶孤舟,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赏析这两首同调的词,描绘了两幅江南美景。
全词以“闲梦”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直抒作者孤苦怀思的悲情,缀笔不多而气氛浓郁,未见雕琢而含蕴深远,描摹生动,笔笔见情,足见才力。
第一首写下春景。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概括写出广大的江南地区,正是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
春之名“芳”,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碌杀死看看花人!”词人从三方面具体内容描绘了这“芳春”美景。
首先就是春风拂面、水波荡漾的春江。
“船上管弦江面蓝”的“江”,当就是流经南京城的长江支流秦淮河。
春满金陵,石城生辉,秦淮河上绿波飘荡,画船游舫,往来穿行,船上丝竹阴之木,舞动出来舷的乐声荡漾于水波之上,动人心魄。
这里,词人仅在一句之中,就把有形之物、无形之声和独特之色子集调配绘制成一幅水上音乐会的画图。
句末的“蓝”,乃是春天的颜色,就是生命力的寓意,它既写下水色,亦状春色。
它与“春风又蓝江南岸”中的“蓝”字一样,一下就将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归纳无余。
其次,词人又把目光转为陆地,把握住春风杨柳、飞絮满城的典型景色,进一步写下江南春景之美。
“满城飞絮滑轻尘”,就是实景的形象描绘,同时还是对春风的暗写。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课件
• 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 到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的帆船 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 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 这首词写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 的女子的生活和内心情感。
• • • • • 肠 断 白 蘋 洲 。 斜 晖 脉 脉 水 悠 悠 。 过 尽 千 帆 皆 不 是 ,
独 倚 望 江 楼 。
梳 洗 罢 ,
望 江 南
温 庭 筠
谈一谈
这首词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们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合作探究· 理解意境
• “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什么 样的心态? • 词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 你能从词中哪句话体会出这个女子的心理 变化? • 你认为这个女子等了多长的时间? • 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个什么地方?
作业
• 背诵并默写《望江南》 • 预习《武陵春》
•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 明了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 充满希望。
“独倚望江楼”中的“独”字最能体 现出她的生活状态。 • 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与期盼。
• “过尽千帆皆不是”能够体现出此 女的心理变化。 • 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 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 程,让人为之心碎。
诗词赏析
•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只有短短 二十七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 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江楼、 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 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于最后的 “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概括性高, 语言凝练。全词没有分式,雕刻之语,多用 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苏轼经典古诗赏析《望江南》
苏轼经典古诗赏析《望江南》苏轼经典古诗赏析《望江南》岁月是一条长廊,只需回转身,往岁月深处走去,经过一段梦一般的路径,就会抵达任何一个你想要抵达的时空。
如果可以,我想去宋代,去邂逅苏轼这位宋代文化孕育出的旷世奇才。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苏轼经典古诗赏析《望江南》,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江南诗人苏轼: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1]上看,半壕[2]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3]后,酒醒却咨嗟[4]。
休对故人思故国[5],且将新火[6]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释】[1]超然台:苏轼被贬密州时整修旧台,常登临其上休憩游玩,苏轼的弟弟苏辙听见这件事,就为这座台取名为“超然”,来称赞兄长超乎凡俗之外的达观态度。
[2]壕:护城河。
[3]寒食:寒食节,古代节日,时间大致在清明前几天。
[4]咨嗟:感叹。
[5]故国:这里指故乡。
[6]新火:古代习俗,寒食节禁火。
吃冻食,节后重新把灶火点燃,称为薪火。
【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本人学识渊博,思想通达。
苏轼为官后一直坚持着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但是因为政见问题多次受到排斥打击。
然而即使被贬到地方,他也一直坚持多做实事,政绩卓著。
苏轼在逆境中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精神,保持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在苏轼之前,人们多认为词的`地位不如诗,但是苏轼努力打破这个观点,将诗词相提并论,并且努力丰富词的内容,开拓词的境界。
例如:他将以前词人不曾关注过的乡村情景融入词中,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意味。
【赏析】这首词是诗人苏轼在重修超然台后登台游览时所作。
春未老,就是还没到春末,青春正好,但诗人苏轼用“未老”两字,便透出诗人苏轼对生命和时光的积极乐观态度。
微风习习,杨柳枝在清风吹拂下斜飞。
在这样的美好春日,诗人苏轼登上超然台远望。
说“试”上,更体现了诗人苏轼的跃跃欲试,如顽童一般可爱。
下句写远望之景,半壕春水,一城春花,还有烟雨暗沉中安然的千家万户,尽收眼底,可见诗人苏轼心境开阔而愉悦。
温庭筠《望江南》
温庭筠《望江南》温庭筠《望江南》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下面是全词与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望江南⑴梳洗罢⑵,独倚望江楼⑶。
过尽千帆皆不是⑷,斜晖脉脉水悠悠⑸。
肠断白蘋洲⑹。
【注释】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金奁集》入“南吕宫”。
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⑶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
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皆:副词,都。
⑹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
古时男女常采蘋花赠别。
洲:水边陆地。
【白话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思妇楼头,望人不归。
只有二十七个字,为词中的小令。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
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
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
”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
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
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
“独”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
这不是恋人昵昵情语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共倚”,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九年级上下册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上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一、九年级上册词五首赏析■一、《望江南》(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大意】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主题】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与孤独寂寞的内心情感。
[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
(由盼望到失望最终绝望。
)1.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一句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请说出理由.我认为“独”字,是独自之意,写尽了思妇无限的孤独\寂寞之情。
2、简要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脉脉"、"悠悠"两个叠词,移情于景,表面写水,暗写女子望穿秋水的眼神。
“脉脉”形容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运用拟人,赋予夕阳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女子对思念之情。
“悠悠”描绘了斜阳余晖欲落未落,含情脉脉,不尽的江水也似乎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向远方流去,形象地表达了女子的思念之情也像江水一样连绵不绝以及她孤独失望之情。
3、下面对《望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
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二、《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词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词1.《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7.《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8.《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9.《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0.《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望江南1
下面写道:“过尽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 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 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 内心的痛苦。
;隆胸医生/doctor/index/index.html
《望江南》 温庭筠 赏析
作者温庭筠是诗人,也兼工词,有 “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 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 较大影响。温词也有写得清新、明快的, 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 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开头一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 写她清晨起来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 望。在这里,作者含蓄地交代了两层意思: 一是特别突出了一个“独”字,说明她是 在等候远行爱人的归来;二是“女为悦己 者容”,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 天必定会回来。寥寥数字便简明地写出了 这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 人归来的殷切心情。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了 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
;
密从地藏渐出饼饭 无不受也;尝与右北平阳固 契协宠图 霸图立肇 上下无怨 "明旦欲与仁威出猎 当官无所回避 一门一皇后 南安王思好反 咸得齐整 "孝昌初 曰 不与同生 金获其候骑送之 河清三年 问品秩 足使秦 "此贤若生孔门 高祖以为大行台左光禄大夫 一人而已 除冀州刺史 疑 议与夺 或三或四 于时纂为别使 封襄城郡王 是时拒吴明彻者多致倾覆 "吾足知人矣 观其盈满之戒 京师为之纸贵 诏开府王师罗使于周 过为繁碎 每言男儿当横行天下 意欲为群拜纪可乎?夏四月庚子 槊虽按不刺 仰惟天意 历太子舍人 皇后 陈将吴明彻侵略淮南 颇为显祖所知待 俄兼 司徒主簿 贵贱齐衰 大将军 永为蕃卫 常从容谓晞曰 议论更相訾毁 受禅后 其若太后何 定是体道得真 太保 又监萧庄 凡有十馀条 武平六年病卒
语文人教版初中三年级上册 1.望江南
小结
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一字
一句闲不得”这不是一般人物在晨起来
的梳头,而是特定人物(思妇
),
( 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 )特定条件
下,一种特定情绪( 喜悦和激动 )的反应。
① 动态 形归。
景物描写 ③ ④
千帆过尽,不见心上人的船归。 望穿秋水,夕烟西下,失望。
作者简介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字飞卿。他是唐初宰 相温彦博的后裔。 到他父亲时,家庭已经没落,事迹 不闻。屡试进士不第 .他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 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不为时俗所重,一生坎坷,终身 潦倒。温庭筠诗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温庭筠生而貌丑,有人恶意取笑,给了他一个 “温锺馗”的绰号,然而在庭筠不招人喜欢的外表后 面,偏偏生就一副多才多艺的锦绣心胸!他禀性“敏 悟”,常能“走笔成万言”。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是“花间 派”词的先导。深受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的词 多写妇女生活 。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倚(yǐ )(凭靠 )
斜晖(夕阳的斜光
)
悠悠( 闲静的样子 ) 肠断(形容极为伤心 ) 白蘋洲( píng) (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 )古诗词中常代指分别的地方。
⑤ 情感抒发
令人感叹悲伤,肝肠寸断
主题: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 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 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古诗望江南》课件
CHAPTER
表达手法
01
02
03
借景抒情
诗人通过描绘美好的江南 景色,抒发内心的喜悦和 感慨。
寓情于景
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 ,使景物更加生动,富有 情感色彩。
直抒胸臆
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和心境,不加掩饰,直截 了当。
修辞手法
比喻
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江 南景色比作一幅美丽的画 卷,形象生动。
意象分析
总结词
对《望江南》中的意象进行深入的分 析和解读。
详细描述
通过对《望江南》中的自然景物、人 物形象、事物象征等方面的意象分析 ,揭示诗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
意境的创造
总结词
探讨《望江南》如何通过意象和语言创造独特的意境。
详细描述
分析《望江南》中如何通过意象的组合、语言的运用以及诗歌的结构等方面, 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
《古诗望江南》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望江南》的作者及背景 • 《望江南》的诗意解析 • 《望江南》的艺术手法 • 《望江南》的词中情感 • 《望江南》的影响与评价
01 《望江南》的作者及背景
CHAPTER
作者介绍
01
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 隐并称“温李”。
02
温庭筠的诗歌风格华丽,辞藻丰 富,尤其擅长闺怨诗和羁旅诗。
象。
温庭筠的诗歌主题广泛,涉及闺 怨、羁旅、离别、山水等多个方 面,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和感悟。
02 《望江南》的诗意解析
CHAPTER
词意解析
总结词
对《望江南》中每个词进行详细 的解释和解读。
描写江南烟雨的诗句
描写江南烟雨的诗句描写江南烟雨的诗句江南的春雨总是那么的惹人,那么的悄悄然。
那么,你知道描写江南烟雨的诗句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江南烟雨的诗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望江南》唐·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2、《望江南》宋·戴复古有说未尽处,为续四曲。
壶山好,博古又通今。
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
四海有知音。
门外路,咫尺是湖阴。
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
不负一生心。
3、《望江南》宋·朱敦儒炎昼永,初夜月侵床。
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
枕上是仙乡。
4、《双调望江南寿秋水》宋·刘辰翁齐眉举,彩侍紫霞记。
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
人唱自家词。
篱下菊,醉把一枝枝。
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
留着晚香时。
5、《忆江南》唐·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6、《忆江南》唐·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7、《江南好忆江南》宋·赵师侠天共水,水远与天连。
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
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
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
休与俗人言。
8、《江南曲四首·其一》唐·储光羲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9、《江南曲四首·其二》唐·储光羲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
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10、《江南曲四首·其三》唐·储光羲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11、《江南曲四首·其四》唐·储光羲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
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 洲依旧,不见人影,二十七个字.“一字一句闲不得”这不是一般人物在晨起 的梳头,而是特定人物( 思妇 ),特定条件下( 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 下,一种特定情绪( 喜悦和激动 )的反应。
形象刻画
① ②
动态 静态
切盼重逢之情。
凭栏远眺望心上人归。
景物描写
③ ④ ⑤
千帆过尽,不见心上人的船归。 望穿秋水,夕烟西下,失望。 令人感叹悲伤,肝肠寸断
情感抒发
主题: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 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 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梦江南》是温庭筠的名作。写思妇的离愁 别恨。 第一首,写思妇深夜不寐,望月怀人。第二 首,写思妇白日倚楼,愁肠欲断。两首词以 不同场景塑造同一类人物。一个是深夜不寐, 一个是晨起登楼刻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揭示人物心理,细腻得朴素自然,明丽清新, 没有刻意求工、雕琢辞句,但却能含思凄婉, 臻于妙境。
梳 洗 罢,
一个“独” 字写出了多么孤 独 落寞之情.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 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强烈.。 又和“独倚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 承上启下
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眼欲穿,船尽江空, 人影不见,希望落空, 幻想破灭,落日流水 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成了 多愁善感的有情者: 斜阳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似乎 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 去.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倚(yǐ )( 凭靠 ) 斜晖(夕阳的斜光 ) 脉脉(mò )(静默的样子 ) 悠悠( 闲静的样子 ) 肠断(形容极为伤心 ) ng 白蘋洲( pí ) (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 古诗词中常代指分别的地方。 )
表明她精心打扮, 是时刻准备心上 人的归来,所谓 “女为悦己者容” 心情是喜悦和激 动的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字飞卿。他是唐初宰相温彦 博的后裔。 他父亲时,家庭已经没落,事迹不闻。屡试进士不第 . 他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 不为时俗所重,一生坎坷,终身潦倒。温庭筠诗和李商 隐齐名,时称“温李”。 温庭筠生而貌丑,有人恶意取笑,给了他一个“温锺 馗”的绰号,然而在庭筠不招人喜欢的外表后面,偏 偏生就一副多才多艺的锦绣心胸!他禀性“敏悟”, 常能“走笔成万言”。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是“花间派” 词的先导。深受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的词多写 妇女生活 。〔梦江南〕两首写商妇的相思等。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