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一轮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第一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第12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共93张PPT)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 生产上的应用 1.光照强度 (1)曲线分析(如右图)A点 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 胞呼吸,释放的CO2 量可表 示此时细胞呼吸的强度。
AB段: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 增强,CO2释放量逐渐减少,这是因为细胞呼吸释放 的CO2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此时细胞呼吸强度大 于光合作用强度。 B点:细胞呼吸释放的CO2 全部用于光合作用, 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光照强度只有在B 点以上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B点所示光照强度称 为光补偿点。 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 强度不断加强,到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C点所示光 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实验原理 (1)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 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 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 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2.方法步骤 (1)提取色素 ①称取绿叶 ②剪碎 ③研磨:加入少许SiO2、CaCO3和10 mL无水乙醇 ④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 ⑤收集滤液 (2)制备滤纸条 ①长与宽略小于试管,在一端剪去两角 ②在距剪去两角的一端1 cm处画铅笔线
5.水分的供应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1)影响: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缺水既可直接 影响光合作用,又会导致叶片气孔关闭,限制CO2 进入叶片,从而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2)应用: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
【例5】如图所示的1~4四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 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从以下实验可知,限制实验2、 实验3和P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分别是( B )
(3)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①设置了对照实验,自变量是标记物质(HO和 C18O2),因变量是O2的放射性。 ②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CO2 和 H2O中的C、H、O等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第11讲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必修1一轮复习
第11讲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01 捕获光能的色素与叶绿体的结构 0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0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应用
搭建知识框架
(一)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色素分布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捕获光能的色素 (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内容较多请参考下一页
捕
1.色素对单色光的吸收小结(详见ppt,记住)
➢ 1.构建光合作用过程的模式图,并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H2O
NADPH
2 C3
类囊体薄膜
ATP
上的色素
ADP+Pi
C5
NADP+
光反应
暗反应
条件
场所 区别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
➢ 2、条件改变后,叶绿体内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
+
C5
④能量变化
ATP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中的化学能
注:①C3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 C5化合物:核酮糖-1,5-二磷酸(RuBP)
②ATP和NADPH是在C3还原的过程中被消耗,产生ADP和Pi、NADP+,继续参与光反应。 ③在适宜稳定的条件下,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是C5的2倍。
(1)植物在夜晚不能进行光反应,只能进行暗反应( × ) (2)光合作用中AT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 ) (3)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过程( √ ) (4)光合作用只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 ) (5)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类( √ ) (6)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 )
第11讲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01 捕获光能的色素与叶绿体的结构 0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0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应用
搭建知识框架
(一)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色素分布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捕获光能的色素 (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内容较多请参考下一页
捕
1.色素对单色光的吸收小结(详见ppt,记住)
➢ 1.构建光合作用过程的模式图,并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H2O
NADPH
2 C3
类囊体薄膜
ATP
上的色素
ADP+Pi
C5
NADP+
光反应
暗反应
条件
场所 区别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
➢ 2、条件改变后,叶绿体内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
+
C5
④能量变化
ATP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中的化学能
注:①C3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 C5化合物:核酮糖-1,5-二磷酸(RuBP)
②ATP和NADPH是在C3还原的过程中被消耗,产生ADP和Pi、NADP+,继续参与光反应。 ③在适宜稳定的条件下,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是C5的2倍。
(1)植物在夜晚不能进行光反应,只能进行暗反应( × ) (2)光合作用中AT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 ) (3)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过程( √ ) (4)光合作用只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 ) (5)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类( √ ) (6)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 )
2023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课件(共20张PPT):3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B 种农业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或措施。下列哪一项与抑制植物呼吸作用有关( )
a.暴雨后及时给农田排涝 b.收获的 谷及时晒干
减少水分,保持干燥减弱 细胞生命活动,从而抑制
c.养花的花盆下面留有几个小孔 呼吸作用
d.经常给农作物松土
增加氧气浓度,促进呼吸作用
考点突破
C 3.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瓜果甜。主要是因为( )
第三单元 第5章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专题复习
新疆的瓜果为什么这么甜呢?
考点: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意义、 3.光合作用原理的实际应用
考点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有机物
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
物质转变(合成)
能量转化(储存)
二氧化碳+水
3.运用知识,做出判断
2.分析内容,回忆知识
考点突破
夜晚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气体不流通,氧气含量较少,
B 2、人们在清晨刚进入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内,会感到气闷,主要原因是( )
A.蔬菜的呼吸作用使温度降低 B.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C.蔬菜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 D.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释放氧气
吸收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氧气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吸收氧气
释放二氧化碳
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 温室效应
内容总结
温室大棚采用的是封 闭吸热保温原理,是通过 透光覆盖材料和环境人工 光源调控,夜晚延长光照 时间和增加强度,同时可 以人工控制温度和浇水施 肥(含有二氧化碳的肥料) 等,进行高效生产。
第9讲(2)光合作用过程、原理、及影响因素一轮复习

多个 缩合
糖类
甲醛
2.1928年
1928年,科学家发现甲醛对植物有毒害作用,而且甲 醛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类。
初步判断: 氧来自二氧化碳的可能性较小,较可能来源于水。
3.1937年希尔
1937年,英国植物学家希尔(R.Hill)发现,在离体叶绿体的悬 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 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
2.希尔反应是否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都来自水?
不能,反应体系中可以还存在其他氧元素供体。该实验没有排除叶 绿体滤液中其它物质的干扰,也并没有直接观察到氧元素的转移。
希尔进一步研究证实,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氧分子的产 生,而不是二氧化碳的还原,氧的产生是由于叶绿体以草酸铁作 受氢体所致,其机理与完整细胞光合放氧过程相一致。
3.光合作用的过程
可见光
H2O
O2
光解
H+ NADPH
吸收
叶绿体 中的色素
酶
NADP+
ATP
酶
ADP+Pi
2C3
还 多种酶 原
固定 CO2
C5
(CH2O)
物质联系:
光反应
暗反应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和NADP+。
3.光合作用的过程
➢ 联系:光反应与暗反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两者都不能长期独立进行。
异养生物
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如人、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的细菌。
题型二 光合作用的过程
3.(2020·天津等级考)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 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 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 实现连续的CO2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人教版):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2.缺磷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缺磷植株照光后叶片中ATP和NADPH的含量明显下降,暗反应速 率随之降低,从而使光合作用受到影响。 3.轮作的好处有哪些? 提示 防止土壤养分失衡。 4.玉米和大豆的根系深浅不同,植株高矮不同。玉米间作套种大豆可充 分利用哪些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 提示 不同层次土壤内的水分、养分(无机盐)、光能、空间等。
的生长提供一定的无机盐 D.在酸化土壤中,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主要原因是肥料 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体现了水的功 能之一水是良好的溶剂,A错误; 给农田施加尿素的主要目的是利于植物合成蛋白质、核酸、ATP等含 氮化合物,糖类和脂肪元素组成都是C、H、O,不含N,B错误; 向农田中施加农家肥,农家肥中的有机物可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成二 氧化碳和无机盐,故其不仅可以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还可以 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的无机盐,C正确; 酸化土壤会影响植物根细胞的代谢活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D错误。
√B.光合酶活性降低,呼吸酶不受影响,呼吸释放的CO2量大于光合固定
的CO2量 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部分光合色素被光破坏,吸收和传递光能的效
率降低 D.光反应产物积累,产生反馈抑制,叶片转化光能的能力下降
12345
夏季中午叶片蒸腾作用强,失水过多使气孔部分关闭,进入体内的 CO2量减少,暗反应减慢,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 夏季中午气温过高,导致光合酶活性降低,呼吸酶不受影响(呼吸酶 最适温度高于光合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但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仍 然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呼吸释放的CO2量小于光合固定的CO2量;
只进行呼__吸__ A点
生物一轮复习系列课件: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ppt

)
B、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D、参与光反应的水分子
解析:在光的照射下,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色素,将吸收的的光 能传递给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使这些叶绿素a被激发而失去 电子(e)。脱离叶绿素a的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后传递给 辅酶Ⅱ(NADP+)。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变成一种强氧化剂,能够 从水分子中夺取电子,使水分子氧化生成氧分子和氢离子,叶绿素a 由于获得电子而恢复原状,因此最初的电子供体是参与光反应的水 分子.
2、暗反应阶段(又称碳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二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能进行,因 此称为暗反应阶段,随着对光合作用研究的深入,发现 暗反应在暗中只能进行极短的时间,而在有光的情况下 能连续不断地进行,并且受到光的调节。因此在20世纪 90年代后有科学家提出了将暗反应阶段改称为碳反应阶 段。但不管怎么称谓,这阶段是指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卡尔文循环。
对应例题:5、根据下图回答:
(1)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名称分别是A 光能 ,B [H] CO2 。 C ,D
(2)暗反应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3)三碳化合物在 在 叶绿体基质
, 叶绿素分子
酶 和 ATP (4)光反应的场所在 叶绿体基粒 上,暗反应的场所
。 光能 在光反应中部分转到 (5)色素吸收的
(5)下列最能体现光合效率的表达式是( D
)
A、绿色植物吸收的光能 照到地球表面的光能
B、绿色植物的总面积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
C、光合面积×光合时间 照到地球表面的光能
D、光合产物中所含的能量 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
近两年高考真题演练
1、(2010重庆高考卷)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U、V、W、X、Y 代表参与光能转换的物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D ) A、U在光合作用里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B、V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使H2O分解,产生电子流 C、W为CO2的还原剂,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来源之一 D、U至Y的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解析:首先要识图弄清U、V、W、X、Y代 表参与光能转换的什么物质,从图示可知 U 是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吸收光能 后被激发,使H2O分解,产生电子流,W是 NADPH(或用[H]表达)为还原剂, 但 NADPH除作为还原剂外,也能如ATP一样 供给暗反应所需能量,因此是稳定化学能来 源之一,所以A、B、C的叙述都是正确的。
11(一轮复习)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多种酶 参加催化
定
ATP
ADP+Pi
供能
(CH2O) C5
酶
ATP 酶 ADP+Pi +能量
[糖类]
(CH2O)
能量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H2 O O2
水在光 下分解
光能
叶绿体中的 色素
[H]
ATP
酶 ADP+Pi 还原
2C3
多种酶参 加催化
CO2 固定 C5
2.色素的功能: 吸收可见光,用于光合作用
叶绿素溶液
叶绿体中的吸收光谱
色素的吸收光谱图
100
吸收光能百分比
叶绿素
50
类胡萝卜素
400
500
600
700nm
可 见 光 区
类叶 胡绿 萝素 卜: 素吸 :收 吸蓝 收紫 蓝光 紫和 光红 光
结论:
•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 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 注: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 回来,所以叶片才呈现绿色。 问题:这些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的什 么部位?
2 现象:
好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 位的周围。
结论:
叶绿体的被光束照射到的部 位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结论: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恩格尔曼实验
结论:
•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H2 O
水在光下分解
O2 • 条件: 光、酶、色素 场所: 类囊体的薄膜上
[H]
过程:
光能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9讲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应用

用单层尼龙布过滤, 过滤叶脉及二氧化硅等并 且不吸附色素。
④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
12
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34
盛放滤液的试管用橡 胶塞塞紧,防止无水乙 醇的挥发。
2.分离色素——纸层析法
(1)制备滤纸条
干燥的定性滤纸
1cm
铅笔线
剪去两角
为什么要剪去两角? 避免层析液在边缘扩散过快(边缘效应), 使其同步到达细线
C.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不吸收红光
P一99,学科交叉: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 可见光 ,
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五、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实验验证
1881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T. Engelmann,1843-1909) 做了这样的实验。
恩格尔曼实验——示意图
水绵(叶绿体呈螺旋带状分布)
可见,叶片中的色素与光能的捕获有关。 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
一、实验原理
1.提取原理
用 无水乙醇
可以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加入 适量无水碳酸钠来替代。
提取色素(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2.分离原理
用 层析液 分离色素。
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 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绿叶中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 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②放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放入10mL
无水乙醇,迅速、充分地研磨。
1
SiO2 作用 有助于研磨充分
CaCO3 作用 防止色素被破坏 无水乙醇 作用 溶解、提取色素
讯速 作用 防止乙醇挥发
2
充分 作用 叶绿体能够被充分破坏, 使得色素能充分被释放出来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③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
人教版教学课件光合作用第一轮复习课件

1、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D )。 A. 进行纸层析 —— 制取滤液 —— 在滤纸条上画线 —— 将实验 材料研磨 B. 制取滤液 —— 进行纸层析 —— 在滤纸条上画线 —— 取滤 液 —— 再画线 C.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 在滤纸条上画线 —— 制取滤 液 —— 进行纸层析 D.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 制取滤液 —— 在滤纸条上画 线 —— 进行纸层析 2、在进行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的实验时,不能让 C 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 A. 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 B. 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 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 D. 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从原料看: CO2浓度、水 从条件看:光照强度、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温度
1、光照强度
C C
B B
A A
例3、右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 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 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 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 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 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 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 线中B点相符的是
高考回顾
6.(2006年江苏)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需的物质是( B ) A.H20、C02、ADP B.C02、NADPH、ATP C.H20、C02、ATP D.NADPH、H20、ADP 7.(2004年全国).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 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 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C )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生物一轮复习光合作用 课件

在光下,通过叶绿素a源源不断地失去电子和夺取 电子,形成连续的电子流(电流),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水和NADP+则不断地转化为NADPH和O2。
叶绿体 中色素
吸收,传递光能
少数特殊状 态叶绿素a
释放电子
激发状态 叶绿素a
得电子
特殊状态 叶绿素a
(3)2H2O→4H+ + O2 + 4eˉ
(2)ADP+Pi+电能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划分依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
光反应 暗反应
光反应在白天可以进行吗?夜间呢?
有光才能反应
暗反应在白天可以进行吗?夜间呢?
有光、无光都能反应
㈠光能转化为电能
叶绿体内类囊体薄膜上的 四种色素可分类两类: 绝大多数的叶绿素a和全部叶 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是吸 收光能的色素;(B色素) 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A色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 色素。
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光反应中能量转化
光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光反应产物
ATP、NADPH、O2
2.暗反应阶段 场所: 叶绿体的基质中 条件: 多种酶、[H] 、ATP
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 CO2+C5 C3的还原: 2C3
酶
2C3
(CH2O)+C5 ADP+Pi 糖类 [H]、 ATP 能量变化: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 三碳化合物 2C3 [H] 基质 C3的 还原 CO2的 多种酶 CO2 固定 五碳化合物 C5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酶
考 考 你
光
下 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H2O B C F CO2 G
叶绿体 中色素
吸收,传递光能
少数特殊状 态叶绿素a
释放电子
激发状态 叶绿素a
得电子
特殊状态 叶绿素a
(3)2H2O→4H+ + O2 + 4eˉ
(2)ADP+Pi+电能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划分依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
光反应 暗反应
光反应在白天可以进行吗?夜间呢?
有光才能反应
暗反应在白天可以进行吗?夜间呢?
有光、无光都能反应
㈠光能转化为电能
叶绿体内类囊体薄膜上的 四种色素可分类两类: 绝大多数的叶绿素a和全部叶 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是吸 收光能的色素;(B色素) 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A色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 色素。
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光反应中能量转化
光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光反应产物
ATP、NADPH、O2
2.暗反应阶段 场所: 叶绿体的基质中 条件: 多种酶、[H] 、ATP
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 CO2+C5 C3的还原: 2C3
酶
2C3
(CH2O)+C5 ADP+Pi 糖类 [H]、 ATP 能量变化: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 三碳化合物 2C3 [H] 基质 C3的 还原 CO2的 多种酶 CO2 固定 五碳化合物 C5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酶
考 考 你
光
下 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H2O B C F CO2 G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一轮复习课堂PPT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气体反应物
光照强度、光质、光照时间;
CO2+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O2
(色素、酶)
①作为反应物和反应的媒介; ②水分→气孔关闭→CO2供应
①Mg、N等矿质元素;
②酶的活性受温度等影响。
1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酶的种类、数量 内因:
叶面指数(疏密)
光(强度、光质) CO2浓度 外因: 温度 矿质元素 水分
因 含义 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到 Q 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
响光合速率的因子,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适当提高图示的其他因子 子
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可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光合酶的活
应用 性,提高光合速率,也可同时适当增加 CO2,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当 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 CO2 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D 叶面积指数不能超过 点,否则植物将入不敷
出,无法生活下去。
应用措施:
①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如 合理密植、间作和套种;
②适当间苗、修剪,合理 施肥、浇水,避免陡长, 封行过早,使中下层叶子 所受的光照往往在光补偿 点以下,白白消耗有机物,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1
名词解释
间作: 在一块田地上同时、间隔种植两种作物。
如在同时间隔播种玉米和谷子。
套种:就是在前一季作物生长后期,播种下一季
作物。是一种解决前、后季作物之间季节 矛盾的复种方式 。如在小麦成熟之前,在 垄间播种棉花。
意义:增大了光合作用面积;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
上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同时还有利
于不同作物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充分吸收;避免了同
气体反应物
光照强度、光质、光照时间;
CO2+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O2
(色素、酶)
①作为反应物和反应的媒介; ②水分→气孔关闭→CO2供应
①Mg、N等矿质元素;
②酶的活性受温度等影响。
1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酶的种类、数量 内因:
叶面指数(疏密)
光(强度、光质) CO2浓度 外因: 温度 矿质元素 水分
因 含义 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到 Q 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
响光合速率的因子,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适当提高图示的其他因子 子
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可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光合酶的活
应用 性,提高光合速率,也可同时适当增加 CO2,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当 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 CO2 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D 叶面积指数不能超过 点,否则植物将入不敷
出,无法生活下去。
应用措施:
①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如 合理密植、间作和套种;
②适当间苗、修剪,合理 施肥、浇水,避免陡长, 封行过早,使中下层叶子 所受的光照往往在光补偿 点以下,白白消耗有机物,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1
名词解释
间作: 在一块田地上同时、间隔种植两种作物。
如在同时间隔播种玉米和谷子。
套种:就是在前一季作物生长后期,播种下一季
作物。是一种解决前、后季作物之间季节 矛盾的复种方式 。如在小麦成熟之前,在 垄间播种棉花。
意义:增大了光合作用面积;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
上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同时还有利
于不同作物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充分吸收;避免了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乙醇加入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
③乙醇加入量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
④未加碳酸钙粉末,叶绿素分子已被破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考点1:实验
实验结果
某同学提取得到叶绿体色素溶液后,取一圆形滤纸,在 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色素随层 析液扩散得到下图结果,则1、2、3、4四条色带依次表示 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D.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3)矿质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矿质元素,若缺乏 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老叶先变黄。另外,Fe是 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也将导 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幼叶先变黄。
考点1:实验
实验过程
某同学在做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时,收集到
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可能 原因是
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色素的种类
颜 含 溶解 扩散 吸收光 作 色 量 度 速度 的颜色 用
叶绿素(占 叶绿素a
蓝 绿
最 多
较低 较慢 红橙光
吸
总量的 3/4)
叶绿素b
黄 绿
较 多
蓝紫光 最低 最慢
收
传 递
胡萝卜 类胡萝卜素 素
橙 黄
最 少
最高 最快
转 化
(占总量的
蓝紫光 光
1/4)
叶黄素
黄 色
较 少
较高 较快
能
提取色素:
1939
科学家
结论
普利斯特利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英格豪斯 R.梅耶 萨克斯
只有在光照下植物可以更新空 气
植物在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 成了化学能储存起来
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恩格尔曼 氧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鲁宾 卡门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20世纪40代
卡尔文
光合产物中有机物的碳来自CO2
CO2+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O2
糖类
光合作用的具体过 程是如何被人们认 识和发现的哪?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到相反的结 果,所以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
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 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 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O2,吸收的是CO2。
光 能
化 学 德国 能
梅耶
储存在什 么物质中?
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 (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黑暗处理 一昼夜
让一张叶片一半 曝光一半遮光
除去叶绿素
酒精 水
滴 加 碘 酒 后 或者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
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
3、画滤液细线
铅笔线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画铅笔细线
滤液细线 画滤液细线
5、观察与记录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5、观察与记录
培养皿
插滤纸条
层析液
实验结果
• 最宽:叶绿素a; • 最窄:叶绿素b; • 相邻色素带最近:叶绿素a和叶绿素b; • 相邻色素带最远: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5.4 光合作用
考纲要求: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对大多数生物,活细胞所需能量 的最终源头是_太__阳__能__。
一.光合色素
• 提取与分离 • 种类 • 功能 • 分布 •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
分布
⑤
功能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称取-剪碎-研磨-过滤(单层尼龙布)
1、二氧化硅的作用? 使研磨更加充分
2、碳酸钙的作用? 防止色素被分解
3、加无水乙醇的目的? 溶解色素
【归纳总结】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
(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 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 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 破坏,因而叶子变黄。
1
2
3
答案:A
4
5
• 上海
右图中①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 果,则右图②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于
A. 水培的洋葱叶 B. 生长的柳树幼叶
C. 培养的衣藻
D. 秋冬的银杏落叶
•答案:(D)
考点1:实验 实验设计
绿叶衰老时会变黄,一位同学推测其原因, 可能是叶绿素被破坏,另一位同学则认为,可能 是叶黄素含量增多导致叶片变黄,请你设计实验 证明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
考点2:有关吸收光谱 曲线
A
考点3:有关吸收光谱
应用
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影响产物产量:
温室大棚增产措施:薄膜颜色、补充光源 • 影响海洋植物分层:绿藻分布在浅层
红藻分布在深层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绿色植物通叶过绿__体___,利用光_能____, 把_C_O_2_和__H_2O_______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_有_机__物___,并释放出___O_2 ___的过程。
1、实验原理 提取: 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分离: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溶解度大,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快, 溶解度小,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慢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5、观察与记录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制备滤纸条
蓝藻、光合细菌等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 光合作用。
1939年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同位素示踪法)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美国卡尔文
用14C标记14CO2,供 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 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 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 中的碳的途径,这一 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年代 1771 1779 1845 1864 1880
答案B
(2011上海)将等量甲、乙两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在不 同颜色的光下照8小时,测得的数据见右表。据表分 析,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是
A.植物种类 B.光的颜色 C.温度 D.植物器官
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萨克斯的实验
放在暗处几小时,
结论: 产物———淀粉
目的是什么?
条件———光照
1880年 恩格尔曼的实验
水绵和好氧 细菌的装片
隔绝空气
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
完全暴露在光下
结论: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
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只能是叶绿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