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标准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一、引言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基础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重要性。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1、基础性:小学数学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如数、形、量等基本概念,以及简单的运算和测量技能。

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工具。

2、系统性: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安排具有系统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趣味性:小学数学课程注重趣味性,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1、直观教学: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直观教具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通过实物展示数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的含义。

2、启发式教学:教师应通过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例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小学数学课程的评价小学数学课程的评价应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包括书面测试、实际操作、项目合作等。

同时,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应深入研究和探讨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二、任课教师:钟启泉三、课程性质:必修课四、学时安排:36学时五、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课程设计与教学原则,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将来的教学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教材:1. 主教材:《教学论》主编:杨锡佑2. 辅助教材:《教育原理与教学导论》主编:黄雅琳七、教学内容:1. 课程设计概述2.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3. 教学理论与教学过程4. 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5. 教学方法与技巧6. 教学管理与教学环境7. 教师角色与教学素质8. 教学案例剖析八、教学方式:1. 理论教学:讲授+互动讨论2. 实践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九、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课堂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后作业2. 期中考试:闭卷考试3. 期末考核:开卷考试十、教学要求:1. 学生要勤奋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完成作业。

2. 学生要按时听课,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做到课前准备,课后复习。

3. 学生要尊重教师和同学,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十一、教学重点难点:1. 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2. 教学设计的实际操作3.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4. 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解决十二、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课程设计概述第3-4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第5-6周:教学理论与教学过程第7-8周: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第9-10周:教学方法与技巧第11-12周:教学管理与教学环境第13-14周:教师角色与教学素质第15-16周:教学案例剖析十三、教学安排:1. 课堂授课时间:每周一、周三下午2-4节2. 实践教学时间:每周五下午2-4节3. 教师答疑时间:每周二下午2-3节十四、其他:1. 本教学大纲系列仅供参考,如有需要,教师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 学生有任何问题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教师交流。

在教学大纲所列的内容之上,我将继续扩写新的内容。

十五、教学资源准备:1. 为了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将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教学PPT、视瓶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学理论和方法。

《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90117课程名称:数学教学论学时/学分:36/2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课教研室:课程论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与数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数学数学论等学科相关联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中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中学数学概念、命题、解题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理解中学数学课程的制定与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具备应用中学数学教育理论和方法于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的能力,提高中学数学教育研究的能力,学生扩大数学视野,培养数学思维品质,克服对中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畏难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教”、“怎样学”、“怎样评”和“教什么”、“学什么”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研究方法,培养未来数学教师的基本本领。

为后续的微格教学、初等数学研究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学支持。

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研制电子教案和多媒体幻灯片以及CAI课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绩考核形式:期终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 论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论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明确数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掌握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数学教学论、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基本概念,掌握数学教学论学的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数学教育成为一个专业、一门科学学科的历史,数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难点:数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数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大纲

数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大纲

数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大纲一、课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日益提高。

数学学科教学论作为师范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检验,更是培养教师科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数学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教育思想和行动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数学学科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2.掌握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4.提高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三、课程内容3.1 数学学科教学论基础知识•数学学科教学论的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数学学科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历程;•数学学科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核心观点。

3.2 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数学学科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数学学科教学组织的原则和方法;•数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3 数学学科教学评价•数学学科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数学学科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数学学科教学评价的应用和策略。

3.4 数学学科教学研究•数学学科教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学学科教学研究的领域和热点问题;•数学学科教学研究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介绍数学学科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核心观点;2.群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数学学科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问题;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科教学论的实践应用;4.实践教学:安排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和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将采用多种手段,包括但不限于: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表现;2.作业和报告:布置相关作业和报告,评价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3.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于数学学科教学论基础知识的掌握;4.期末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数学学科教学论的论文,评价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综合应用和研究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教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教案

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
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
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
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
着重要作用。

(五)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 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 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 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 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 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 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 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 心。
❖ 建模思想:简化的思想,量化的思想,函数 的思想,方程的思想,优化的思想,随机的 思想,抽样统计的思想。
对数学建模的认识。
数学建模就是通过建立模 型的方法来求得问题解 决的数学活动过程。 这一过程步骤如下:
观察实际情境 发现提出问题
修改
抽象成数学模型
得到数学结果
检验
不合乎实际
合乎实际 可用结果
40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节具有传统意义的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与分数内涵或外延相关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之后对于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而大小不变规律的发现与总结是学生今后学习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相关知识的基础在分数知识结构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一、《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相关内容
❖ 一个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 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三个学段: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 (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 (7~9年级)。
❖ 四个部分(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 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克莱因在杜塞尔多夫读的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 波恩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他本来是想成为一位 物 理学家,但是数学教授普律克改变了他的主 意。1868年克莱因在普律克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 博士论文.在这一年里普律克教授去世了,留下 了未完成的几何基础课题。克莱因是完成这一任 务的最佳人选。后来克莱因又去服了兵役。1871 年,克莱因接受哥廷根大学的邀请担任数学讲师。 1872年他又被埃尔朗根大学聘任为数学教授,这 时他只有23岁。1875年他在慕尼黑高等技术学 院取得了一个教席。在这里,他的学生包括胡尔 维茨、冯戴克、洛恩、普朗克、毕安奇和里奇。 五年之后,克莱因应邀去莱比锡大学讲授几何学。 在这里他和他过去的出色的学生冯戴克、洛恩、 司徒迪和恩格尔等成为了同事
2.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 (1)历史背景 (2)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 新数学运动的主要特征(1)——(6) 经验教训(1)——(5)
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送入地 球轨道,这件事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极度震惊。因为美国向 来自诩为世界的头号科技大国,如今却突然发现自己的科 技水平落在原来认为比自己差的国家之后。于是美国政府 立即进行反省,认为毛病主要出在作为一切科技的基础和 工具的数学上面,人们纷纷要求加强并改革中学的数理教 育,指出中学里学的数学基本上都是三百年前的东西,必 须用“新数”来代替这些过时了的“旧数”,全国电台、 电视台、报纸都大力鼓吹这一观点,出版商更不甘落后, 霎时间,旧数几乎成为保守、落伍的象征物。
1886年,克莱因接受了哥廷根大学的邀请来到哥廷根, 开始了他的数学家的生涯。他讲授的课程非常广泛,主 要是在数学和物理之间的交叉课题,如力学和势论。他 在这里直到1913年退休。他实现了要重建哥廷根大学作 为世界数学研究的重要中心的愿望。 著名的数学杂志 《数学年刊》就是在克莱因的主持管理下才能在重要性 上达到和超过了《克莱尔杂志》的。这本杂志在复分析、 代数几何和不变量理论方面很有特色。在实分析和群论 新领域也很出色。 要了解克莱因对在几何学上所作的贡献的特点是有 点难的,因为即使用我们今天数学思想的大部分来理解 他的结果的新奇之处也是很困难的。 克莱因在数学上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在1870年与李 合作发现的。他们发现了库默尔面上曲线的渐近线的基 本性质。他进一步地与李合作研究W-曲线。1871年克莱 因出版了两篇有关非欧几何的论文,论文中证明了如果 欧氏几何是相容的,那么非欧几何也是相容的。这就把 非欧几何置于与欧氏几何同样坚实的基础之上。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种科学!数学的基本特征: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生活性,现实性,体验性。

数学的发展过程: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只关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教师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育活动中。

总体目标: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陈雪梅课后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陈雪梅课后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陈雪梅课后答案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见课件)2、试述《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答: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其中总目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总目标分4个方面一一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作具体阐述。

只是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互相交融的有机整体。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此4个方面的目标在三个学段中分别呈现,螺旋式上升发展。

3、评析《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答:对总体目标的认识:一、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对各课程目标领域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数学问题的,总体目标被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技能,它还应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发展。

应该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学会“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Mathematics Teaching Theor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19400080;课程总学时:45;周3学时;2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

1.课程性质学科教学论(数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是以一般教学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思维科学、科学方法论、数学教育等方面的有关理论、思想和方法,来综合研究数学教学活动的特殊规律、内容、过程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与环节,初步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数学教育的整体认识水平,逐步培养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数学教学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能力,使学生能运用当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指导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使之适应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数学教师的要求。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有解析几何、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教育学、心理学等,学习本课程要求学习者还要有一定的初等数学知识和高等数学知识的基础。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李忠海:《数学教学论与案例分析》,辽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年。

(2)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

(4)张奠宙、李士琦,《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李求来、昌国良:《中学数学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灵活地选择以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指导法、讨论法等,并依据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教学大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研究生掌握数学课程设计与教学理论,培养其在高等教育机构从事数学课程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和素养。

二、课程内容
1. 数学教育历史与发展概述
- 数学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 数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2. 数学课程设计
- 数学课程的结构与组织
- 数学课程的目标与要求
- 数学教材的选择与使用
3. 数学教学理论
- 数学研究的认知过程
- 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 数学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4. 数学教学方法与技能
- 演讲与讲解技巧
- 互动与合作研究
- 使用教具与技术支持教学
5. 数学课程评价与改进
- 数学课程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 数学课程改进的策略与路径
三、课程要求
1. 学生应参加课堂讨论,并积极提问与回答。

2. 学生需完成课程作业及项目,并按时提交。

3. 学生应阅读相关的教学论文和研究文章,并参与学术讨论。

4. 学生需要参加课程考试,以检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参考资料
1. 张三. 数学课程与教学理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 李四. 数学教育研究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以上内容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本大纲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重点论述了教学设计的环节,包括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及内容、数学教学设计过程、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数学命题的教学设计、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并介绍了几种数学活动的设计与激励策略,以及数学应用意识和创造意识的培养和数学教学技术与资源的利用。

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能基本掌握中学数学教学的技能和方法,了解或熟悉中学数学教学的各项工作,使学生能尽快熟悉和掌握中学数学教学的日常工作。

绪论中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中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中学数学教学论是为实现中学数学教学目标,研究中学数学课程的教与学的活动及其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什么教(学)数学(教学目的),教(学)什么样的数学(课程内容),怎样学数学(学生),怎样教数学(教师),以及如何评价教与学的效果。

为了解决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中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从工业革命时代进入信息革命时代,使知识的有序性向信息的无序性转变,这就意味着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那么,数学素养应当包括哪些成分,对中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到什么程度,确定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影响中学数学课程的因素有哪些,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中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什么是必要的数学,如何理解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此等等,都应当展开深入的研究。

2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研究如果说中学数学课程目标是在观念上体现中学数学教育所要达到的结果,那么,数学课程内容则是实现目标的载体。

对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研究,就是如何把数学的科学形态转化成数学的教育形态。

作为教育的数学,它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它的思考过程至少和结果同等重要;这样就会涉及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加工、编排等一系列问题。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试行草案(2010年10月)一、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方面的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技能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数学教育的整体认识水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之适应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

3.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十二章,依次为:绪论作为课程的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一章走进小学数学课程;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第四章小学数学教学原则与方法;第五章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第六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第七章小学数学规则教学;第八章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第九章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第十章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第十一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第十二章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二、本文绪论教学要点: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教学内容:一、本课程的基本认识1.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2.数学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3.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4.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介绍1.改革的背景2.课改和小学数学教学关系作业及思考题:1.《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怎样的课程?2.《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理论教学内容有哪些?3.怎样才能学好《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走进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要点:数学的主要内容;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小学数学的主要目标教学内容:一、数学的基本认识1.数学的产生2.数学的研究对象3.数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二、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1.性质2.任务三、小学数学课程及其发展1.传统的小学数学特征2.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3.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四、小学数学课程目标1.目标概述和变革2.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解读作业及思考题:1.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有什么主要特征?2.新世纪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有什么发展,并尝试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比较分析。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The Theory of Primary Mathematical Course and Teaching课程编号:10093006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小学数学研究、教育概论、普通心理学后续课程: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总学分:3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总学时:5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学时:16学时总体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形势和发展方向,掌握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具体包括:1、了解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正确认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

2、正确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确定、编排特点和分析方法,熟悉现行小学数学教材。

3、了解现代学习理论,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方式。

4、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方法、活动的组织、计划的拟定、实施和评价。

5、掌握“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教学的地位作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教学方法:注意追踪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援引较为权威的文献作为立论的依据;注意研究当前小学教育实际,广泛吸收小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充实教材内容,验证理论原理;-1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取以讲授为主,辅之于自学辅导、课例分析、情境模拟、讨论交流、课题研究等方法。

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8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习方法。

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的特殊重要地位。

2、了解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改革特点。

3、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它与1992、2000年大纲的区别和联系。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素养:懂数学价值对自己数学能力有信心有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学会数学交流学会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性质: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课程基本理念: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四,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

数感:只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符号意思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总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数学学科的任务,数学素养,和培养数学思维。

培养数学思维,一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载体,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特点,概括性整体性相似性问题性。

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取向,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方案。

课程内容是指根据一定目标制定的某一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研究包括两方面,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呈现的方式。

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数学课程目标,学生发展需要,社会进步需要,数学自身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案)教学总目标:使学生掌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同时,使学生能对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有初步的了解,为以后从事研究和教学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第一章绪论(2课时)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过程。

明确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一、数学的性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就是以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这一领域内的事物作为它研究的对象,以求发现它内在的结构,得出客观的规律,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一)数学的发生和发展1.数学的产生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两个起点。

首先,数学的产生是以实际问题为起点的。

即为了适应人类了解客观存在的内部性质并用于解决实践上的问题的需要。

例如,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需要对一些事物进行量的刻画和描述,于是,“数”就产生了;又如,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需要对一些对象进行集合意义的合并与分解,于是,四则运算就产生了。

其次,数学的产生是以理论问题为起点,即为了适应人类了解思想存在的内部性质,用以解决理论上的问题的需要。

当然,数学的最初起点还是现实世界,它更多地来自于人类的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最本质和最一般的反映。

2.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1)萌芽时期(公元前600以前)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要对获取的生活资料作出量的估计,于是逐步产生了自然数、分数及四则运算;同时,人们在测田亩、定四时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常见的几何概念,促使了几何学的初步发展。

当然这时期的知识往往是片断的、零碎的、缺乏逻辑的,尤其是缺乏对命题的证明,没有严密的体系。

(2)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17世纪中叶)公元前六七世纪,地中海一带文化发达的地区,在生产、商业的影响下,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一、课程论1.什么是数学?(课程标准)答: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

2.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特点。

答: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存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性质)。

3.高中阶段课程特点。

答: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高中数学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同时。

它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4.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基本理念。

答:(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挥在那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5)信息技术的发挥在那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5.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答:(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种种学生对技术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是基础学科,不仅是学生读书必修课,也是教师教学必备技能,这关乎着学生小学数学表现、学习成效以及学术水平的提高。

小学数学课程是所有学科之首,因此对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课程的结构是基础数学课程的基础,它是一个贯穿小学和大学的规范的程序,它包括计算、几何、统计、概率等知识体系,它们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理论体系。

小学数学课程的框架是一个层次从基础至复杂发展而成的学习体系,它是从基础概念到复杂概念的演变过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并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概念表达,并根据所掌握的概念构建各种应用型的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课程的组成也是设置课程的重要部分。

它以计算、几何、统计、概率、基本数学概念等为基本内容,然后将这些基本内容拓展到数学应用,比如说绘图、计算、多项式等,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应用深入探究一类知识,理解数学知识体系,总结数学规律,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只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受教学效果,所以应该说教学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应该以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实际应用,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加强实践性训练,保证学生的体验性学习,特别要融入历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谙数学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观念和应用能力,完成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内容,它指出了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性,给出了课程结构及教学方法,是大家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

对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进行规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重要任务。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观的解读)+微课(朱黎生上交)150406学观4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观的解读)+微课(朱黎生上交)150406学观4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义务教育数 学课程标准》中数学观的解读)+微课
(朱黎生上交)150406学观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标准的制订,依据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贯彻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重内容宽、新、实相结合,力求理论观点高,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体现数学教育的主要理论,突出反映现代数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并密切联系我国数学教育实际。

课程性质: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教育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掌握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是每个师范生的必要修养。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

它以一般教育学为基础,广泛地应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思维科学、数学方法论、数学史等方面的有关理论、思想和方法,结合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以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来综合研究数学教育活动的特殊规律、内容、过程与方法。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掌握数学教学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评价等内容,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教学知识,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教育的整体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之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数学教师的要求。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具备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初等数学及简单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
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本课程主要参考书目:
1、十三院校协编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罗增儒.中学数学课例分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曹才翰.中学数学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6、李求来,昌国良.中学数学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钟启泉、崔允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3.
8、王林全.现代数学教育研究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9、王林全.当代中小学数学课程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8
10、研制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11、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李士锜编著.PME:数学教育心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13、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4、鲍建生、周超著.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15、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6、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推荐学生阅读书目:
1、亚历山大洛夫.《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1-3卷)
2、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与猜想》、《数学的发现》
3、F.克莱茵:《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
4、M.克莱茵:《古今数学思想》
5、范良火等:《华人怎样学习数学》
6、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
7、弗莱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8、D.A.格劳斯:《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基本概况(约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和研究内容。

2、明确学习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掌握学习该学科的一般方法。

教学内容:
1、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史
2、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3、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特点
4、学习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5、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数学新课程介绍与解读(约6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具体思路。

2、掌握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体系。

3、了解高中数学各版本教材的编写思路与具体特点。

4、领会全国普通高考数学考试大纲的基本精神。

教学内容: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介绍与解读
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介绍与解读
*3、高中数学各版本教材简介
*4、全国各自主命题省份高考方案解读
*5、全国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读
说明:前面2部分内容可以详讲,后面3部分内容可以略讲或不讲。

第三章数学教学理论选讲(约1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些著名专家的数学教学理论、解题理论等。

2、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分析与研究数学教学问题,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现代数学教学理论选介
(1)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2)波利亚的数学解题理论
2、教学、心理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建构性教学理论及其运用
(2)启发式教学理论及其运用
(3)问题式教学理论及其运用
(4)主体性教学理论及其运用
(5)情境式教学理论及其运用
(6)理解性教学理论及其运用
说明:鉴于大教育学类课程普遍存在的“居高而未能临下”,本部分内容可结合现代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对数学教学进行解释性、运用性研究。

以上选题仅供参考,主讲教师可结合自身优势与特长,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取舍。

第四章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约8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学教学的目标、原则与方法等基本内容。

2、使学生掌握概念、命题、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的基础知识。

3、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教学内容:
1、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
2、数学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3、数学教学方法与模式的选择
4、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1)数学概念及其教学(含典型案例分析)
(2)数学命题及其教学(含典型案例分析)
(3)数学证明及其教学(含典型案例分析)
(4)数学解题及其教学(含典型案例分析)
(5)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含典型案例分析)
第五章数学教学基本工作简介(约6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方法,学会撰写数学教案。

2、明确说课的意义与特点,掌握说课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内容:
1、数学教学的基本工作(一)——备课
*2、数学教学的基本工作(二)——上课
3、数学教学的基本工作(三)——说课
*4、数学教学的基本工作(四)——评课
说明:尽管本部分内容是《数学微格教学》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但鉴于以下原因:①《数学微格教学》课程侧重于实践训练,且授课教师较多,不能保证均能统一地、较好地得到落实;②重要内容进行必要的重复,更有助于使其得到落实。

因此认为还是有必要进行讲解,但可以适当简略,并有所侧重(比如第1部分和第3部分)。

第六章数学教学评价简介(约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

2、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教学内容:
1、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
2、数学教学评价的新理念与实施
3、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4、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5、数学考试中的命题探讨
第七章数学教学研究简介(约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学教学研究的有关知识。

2、使学生掌握论文撰写的有关方法。

3、使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论文习作的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