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合集下载

3.2.2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共35张PPT)

3.2.2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共35张PPT)
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哈里斯提出了下丘脑调节垂体的神经体液学说:下丘脑产生一类“促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作用于垂体。
20年后,相继从动物下丘脑中分离鉴定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垂体
2.归纳比较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3个“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并完善示意图。
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任务一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
3
损毁动物下丘脑中分泌TRH的区域
4
(2)实验二
①1~3组实验说明: 。②1、4组实验说明: 。

4.(2023·湖南,10)关于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激素B.一种信号分子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C.多种信号分子可协同调控同一生理功能D.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升高
降低
下降
升高
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TSH的分泌
(4)科学家已经证实: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也会抑制下丘脑分泌TRH。
综上:将以上研究结论汇总为一幅示意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三者之间在激素分泌上的关系。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甲状腺激素(TSH)
反馈调节
分级调节
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
微量、高效
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微量和高效
激素调节特点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问题总结出激素调节的特点?
分析激素的作用机理
任务二
1.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进而升高血糖,请观察下图思考该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教案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教案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教案一、教案主题: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年级:高中生物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重要作用;2.掌握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3.理解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原理。

教学重点: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和功能;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单介绍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和功能,引起学生对本课话题的兴趣。

Step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和功能(10分钟)向学生介绍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和功能,包括调节基础代谢率、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等。

Step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30分钟)(1)向学生介绍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包括以下内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过程;-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原理;-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作用。

(2)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Step 4:讨论和解答(10分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一下问题:-如果一个人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如果一个人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并解释相关理由。

Step 5:总结和拓展(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对课题的拓展问题:-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是否与其他内分泌腺体有关联?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二、教学材料和资源:-PPT课件-图片、图表等展示材料三、教学评估方法:-讨论问题的质量和深度-学生总结和拓展问题的创意程度四、教学延伸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资料或文献研究,进一步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机制与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关系;-学生可以进行实验观察,通过刺激或抑制一些因素来研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学生可以设计和制作海报、展板等来展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机制。

五、教学注意事项:-教师要简明扼要地介绍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和功能,并尽量用图表或图片等形式进行直观展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在讲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时,要结合图表等展示材料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激素调节》教案

《激素调节》教案

《激素调节》教案《激素调节》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甲状腺的调节过程,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机制。

2、通过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机制体会生命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各层次之间是有联系的。

3、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致病机理。

4、学会合理膳食,形成健康的生活状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难点】运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来分析生活实例。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展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图片,提问: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病机理是什么?(食物中缺碘)。

讲解碘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有关,追问:甲状腺激素在体内是如何分泌调节的?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教师提问:甲状腺激素是由哪一内分泌腺分泌的呢?(甲状腺)教师讲解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代谢速率加快,增加产热,抵御寒冷。

引导学生思考:当你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你的机体为了抵御寒冷做了哪些反应?(外在的身体反应和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增加。

)过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如何增加的呢?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复习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有关的激素和腺体。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教师讲解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方式属于分级调节。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教师启发提问:如果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会怎样?(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反过来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的合成释放,从而体内调节甲状腺含量。

)教师追问:这种调节属于哪种调节方式?(反馈调节)(三)巩固提升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病机理是什么?(甲状腺激素分泌的量减少,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反馈作用,使其分泌量增加。

引起甲状腺增生,造成甲状腺肿。

)(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并提示在日常饮食中要合理膳食。

(五)布置作业课下思考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引起人体什么疾病呢?四、板书设计《激素调节》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调节血糖含量的激素主要有胰岛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

3.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5.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TRH 垂体――→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6.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2)实验验证过程: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线]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1)含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调节过程[据图填空](1)腺体: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激素: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乙:促甲状腺激素(TSH)。

(3)作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调节方式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4.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2)在血糖含量低的情况下,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转化为血糖(×)(3)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原的分解(×)(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5)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6)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可以是垂体(√)(7)激素一般对所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一定的特异性(√)(8)甲状腺激素可为细胞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新陈代谢(×)2.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解析:选B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均由下丘脑分泌;雄性激素由睾丸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由卵巢等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甲状腺和垂体分泌。

高中生物-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高中生物-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高中生物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三级腺体: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三种激素: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3)两种效果:“+”“-”分别表示促进、抑制。

2.分级调节(1)概念: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2)分级调节轴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②下丘脑—垂体—性腺轴;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意义: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拓展延伸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模型(1)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2)反馈调节:甲状腺、性腺或肾上腺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3.激素调节的特点(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选择靶细胞,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实现的。

(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4)微量和高效。

(1)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3)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4)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5)激素只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 ×)(1)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因为性激素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该激素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考向一激素分泌的分级与反馈调节过程分析11.(2020·北京东城区高三模拟)下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选择题(16)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__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巧刷高考题型

选择题(16)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__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巧刷高考题型

选择题(16)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巧刷高考题型1.女性备孕期间需要保证身体储备充足的碘,碘逆浓度梯度进入甲状腺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孕期缺碘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甚至会引起“克汀病”(俗称呆小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缺碘会引起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B.若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机体对低氧的耐受性降低C.“克汀病”患者智力低下与甲状腺激素影响脑的发育有关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2.如图所示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其中①②③代表相关激素,A、C代表相应器官,当某种内分泌腺发生病变时,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为探究甲、乙两只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的致病原因,科研人员测定了甲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TH)的含量分别是偏高、偏低、偏低,乙鼠体内TRH、TSH和TH的含量分别是偏高、偏高、偏低。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甲状腺细胞有TRH和TSH的受体,两种激素协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能作用于器官A的信息分子除TRH外,还有其他信息分子D.甲鼠的垂体可能发生病变,乙鼠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由于食物中缺碘3.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

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似的小鼠随机均分为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B.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D.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4.糖原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如图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教案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教案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教学分析】本节内容包括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激素调节的实例等两部分内容,其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是本节课的重点。

高三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对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与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意义却知之较少。

因此本节课将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等可以比较充分的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理念】本节课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学的过程,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的调节机制,并用于解释与之相关的生活现象(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这种结合一方面可体现在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分析挖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据图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机制,说出激素调节的特点。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致病机理。

3、情感目标:学会合理膳食,形成健康的生活状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教学难点:运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来分析生活实例【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新疆乌什县的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引出甲状腺激素分泌存在的调节机制。

运用教具和板书阐明具体的调节机制,并引导学生运用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机制解释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用具】图片展示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症状,卡纸和板书展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教学板书】市场信息细胞代谢【教学流程】【教学进程】。

【新教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同步课件)

【新教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同步课件)
A.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 体温可能比正常人高 C. 组织细胞代谢的速率提高 D.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高
应用探究
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器官。A,B 表示两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课堂总结
1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2 激素的调节机制及意义
分级 调节
知识海洋
激素的调节机制
分级 调节调控
生命系统中极普遍的 调节机制
对机体维持稳态有重要意义
应用探究
当人体幼年缺碘时,其体内缺乏的激素和生长发育情况的变化曲线分别是( D )
A. S和甲 C. T和甲
B. S和乙 D. T和乙
应用探究
下表为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检测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 )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知识海洋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 体内所有细胞,提高细胞代 谢速率,增加机体产热。
如何调节?
分泌细胞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毛细血管 靶细胞
知识海洋
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实验发现,摘除大鼠的垂体,甲状腺将萎缩,甲状腺激素 显著减少;如果给该大鼠注射垂体的提取物,可以部分地恢复 甲状腺的大小。
垂体
提取物 +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知识海洋
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如果向动物静脉注射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可增加垂体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量。
下丘脑
TRH +
垂体
TSH
知识海洋
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进一步实验发现,将实验动物下丘脑中分泌TRH的区域损毁,或向该动物的垂体中 注射微量的甲状腺激素后,血液中的TSH水平会明显降低。

内分泌小讲课经典题目

内分泌小讲课经典题目

内分泌小讲课经典题目一、题目:“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1.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对代谢的影响- 产热效应: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增加产热。

1mg甲状腺激素可使机体产热增加4185kJ(1000kcal),其产热机制与甲状腺激素诱导Na⁺- K⁺ - ATP酶的合成有关,该酶可分解ATP产热。

-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糖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小肠黏膜对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并加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的升糖作用,因此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糖常升高,有时出现糖尿。

- 脂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儿茶酚胺与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作用。

甲状腺激素既促进胆固醇的合成,又可通过肝加速胆固醇的降解,但分解的速度超过合成,所以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中胆固醇含量低于正常。

- 蛋白质代谢: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有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

但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则加速蛋白质分解,特别是骨骼肌蛋白,使肌酐含量降低,肌肉收缩无力,并可促进骨的蛋白质分解,导致血钙升高和骨质疏松。

-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特别是对骨和脑的发育尤为重要。

胚胎时期缺碘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或出生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婴幼儿,脑的发育有明显障碍,智力低下,且身材矮小,称为呆小症(克汀病)。

-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甲状腺激素不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对已分化成熟的神经系统活动也有作用。

甲状腺激素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甲状腺激素增多时,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促进肌质网释放Ca²⁺,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2.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 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轴的调节- 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经垂体门脉系统运至腺垂体,促进腺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

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Ⅱ)

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Ⅱ)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Ⅱ)一、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图中有三级腺体,分别为:a.下丘脑、 b .垂体、c.甲状腺。

(2)图中有三级激素,依次为: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3)图中“+”“-”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

2.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内分泌腺对激素的分泌,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图示如下:下丘脑(内分泌的枢纽)――→激素垂体――→激素内分泌腺――→激素身体各部分3.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的调节结果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增高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称为反馈调节。

(1)垂体不但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而且能分泌生长激素( )(2)所有的激素的分泌都是通过下丘脑到垂体到相应腺体来分级调节( )(3)所有的反馈调节都会使相关过程趋于平衡( )答案 (1)× (2)× (3)×关键点拨 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

(2)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在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如图表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丙是甲状腺,则a和b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如果丙是性腺呢?提示如果丙是甲状腺,则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如果丙是性腺,则a和b分别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2)如果切除腺体乙,则a、b、c的含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过量注射激素b,a和c 的含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切除腺体乙,b和c含量均减少,a含量会增加;过量注射激素b,则c的含量会增加,但激素a含量会减少。

(3)根据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教案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教案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教案教案主题: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教学目标:1. 理解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和重要性。

2. 了解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机制。

3. 理解分级调节在甲状腺激素分泌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1. 引入:- 引导学生回顾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和作用,如调节新陈代谢、影响生长发育等。

- 提问:你知道甲状腺激素是如何被分泌和调节的吗?2. 讲解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机制:- 解释甲状腺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甲状腺激素分泌中的作用。

- 介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和功能。

- 解释TSH对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调节作用。

3. 分级调节在甲状腺激素分泌中的作用:- 介绍分级调节的概念和在甲状腺激素分泌中的应用。

- 解释分级调节是指通过多个层次的反馈机制来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 详细介绍分级调节的三个层次:- 第一级: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

- 第二级:TSH作用于甲状腺,刺激甲状腺激素(T3和T4)的合成和释放。

- 第三级:T3和T4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TRH和TSH的分泌。

4. 示范实验或案例分析:- 进行一个示范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

- 可以使用图表、模型或实际案例来说明实验或案例的过程和结果。

5. 总结:- 总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和作用。

- 强调分级调节在维持甲状腺激素平衡和稳定性中的重要性。

6. 小结和复习:- 与学生一起回顾和复习所学的内容,确保他们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扩展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甲状腺疾病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关系,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 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或项目,探索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其他方面,如环境因素对调节的影响。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或白板。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三配套文档:第2章_第2节_通过激素的调节(ⅱ)_word版含解析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三配套文档:第2章_第2节_通过激素的调节(ⅱ)_word版含解析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Ⅱ)[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图2-11,构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型,进一步理解反馈调节的内容。

2.举例说明激素调节的特点。

[重难点击]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课堂导入方式一:右图是一对亲兄弟:哥哥21岁,却像个长不大的孩子,1.33米的个子,嗓音稚嫩;弟弟19岁,身高已经达1.96米,还在不断增高,被人称作“小姚明”,兄弟俩身高差距巨大是生长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

看来体内激素的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正常人体是如何保证体内激素的分泌水平的?激素调节有哪些特点呢?方式二:复习导入:复习:(1)什么是激素调节?(2)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3)人体是如何调节血糖平衡的?通过对血糖平衡调节的学习,我们已感受到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所起的重要作用。

请同学们思考:当你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你的机体为了抵御寒冷会作出哪些反应?这些反应是通过怎样的调节机制实现的?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图中有三级腺体,分别为: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 图中有三级激素,依次为: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3) 图中“+”、“-”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

2.分级调节: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的方式,我们称为分级调节。

3.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的调节结果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增高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这称为反馈调节。

合作探究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请结合上述分级调节模型思考缺碘为什么会引起大脖子病。

答案缺碘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由于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代偿性分泌增加,使甲状腺增生肿大。

2.激素分子既然是高效能物质,机体为何还需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呢?答案激素虽然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但由于激素分子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故机体只有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方可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4.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 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腺体分泌
的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人体长期缺碘时,体内①②均会高于正常水平 B.用③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①②的分泌量减少 C.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D.切除垂体,则①②③的合成分泌量都将减少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 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 观 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 腺分泌胰液
2.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通过体液运输
资料4:
资料分析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
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分泌细胞
能被特定激素作用
的器官、细胞就是该
激素分子
毛细血管
激素的靶器官、靶细 胞。
靶细胞
作用于特靶定细细胞胞、、靶器官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 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特定激素会作用于特定的器官和细胞。
激素:
1、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既不组成细胞结构, 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2、受体:靶细胞的细胞膜上 靶细胞内(如性激素);
3、具有特异性。(能选择性的作用于靶器官或 靶细胞)
4、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灭活。
随堂测试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西医综合(内分泌)模拟试卷1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西医综合(内分泌)模拟试卷1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西医综合(内分泌)模拟试卷1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能直接刺激甲状腺腺体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物质是A.TRHB.TSHC.CRHD.T3和T4正确答案:B解析: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①下丘脑一腺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TRH可刺激腺垂体分泌TSH;TSH可促进甲状腺腺体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分泌;血中的T3、T4对腺垂体TSH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②甲状腺的自身调节:甲状腺本身适应碘供应变化的能力。

③自主神经的影响:交感神经兴奋,T3、T4合成增加,副交感神经则抑制其分泌。

知识模块:内分泌2.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主要作用部位是A.下丘脑促垂体区B.腺垂体C.神经垂体D.下丘脑视上核正确答案:B解析: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是调节垂体TSH分泌的经常性负反馈因素。

实验证实,甲状腺激素对TSH分泌的影响,分别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和腺垂体两个层次而实现。

知识模块:内分泌3.关于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提高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B.促进蛋白质合成,甲亢病人蛋白质合成量增加,出现正氮平衡C.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是双向的D.是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是重要的激素正确答案:B解析:甲状腺激素(T3、T4)的生理作用列表如下:知识模块:内分泌4.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对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作用要几小时后才出现,这是因为A.甲状腺激素进入垂体速度慢B.甲状腺激素先由结合型转为游离型C.需先合成抑制性蛋白质D.T4需先转为T3正确答案:C解析:TSH作用于甲状腺腺泡细胞膜上的TSH受体,刺激甲状腺激素合成、释放的几乎所有环节,并促进甲状腺增生。

TSH。

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型,与TSH结合后激发一系列酶促反应,最终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当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其刺激腺垂体促甲状腺细胞产生一种抑制蛋白,通过抑制蛋白抑制TSH的合成与释放,抑制蛋白的合成需一段时间,故需几小时后方能出现效应。

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知识拓展:反馈调节的类型 正反馈:正反馈作用的结果是对过程产生促进作用,如血液凝固、 排尿反射等;负反馈:负反馈作用的结果是对过程产生抑制作用,如血 糖平衡调节、体温调节等。
5.血糖平衡异常及原因分析 (1)正常情况: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维持能量供应。
(2)
(3)实例分析——糖尿病 ①定义: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 谢型疾病。高血糖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
(4)反馈调节 ①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__效__果___,反过来又作为 __信__息___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②意义:反馈调节是__生__命__系__统___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 __机__体__维__持__稳__态___具有重要意义。 (5)血糖的平衡还受到__神__经__系__统___的调节。
2.哪些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 提示:(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皮质 醇)的分泌都是通过下丘脑到垂体再到相应腺体的分级调节来实现的。而 当血液中这些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 相关激素,因此这些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 (2)并不是所有的激素调节都存在分级调节,如胰岛素的分泌。
知识贴士 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器官及其作用 ①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 ②胰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岛A细胞分泌胰 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 ③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浓度。 ④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升高血糖浓度。 ⑤肝脏:进行肝糖原与葡萄糖的相互转化,进行葡萄糖和非糖物质 的转化。 ⑥骨骼肌:将葡萄糖转化为肌糖原,暂时储存。
2.分析 (1)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3个方面: ①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浓度; ②受胰高血糖素的影响。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 岛素,又可通过提高血糖浓度而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③神经调节下,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 分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甲状腺机能活动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

此外,还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自身调节和神经调节(图10-3)。

图10-3 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一)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经垂体门脉系统至腺垂体,有促进促甲状腺激素(TSH)合成和释放的作用。

TSH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释放的每个环节。

TSH还能刺激甲状腺腺泡细胞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使腺细胞增生,腺体增大。

因此TSH对甲状腺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

血液中T4、T3浓度升高时,可反馈抑制腺垂体TSH的合成与分泌,T4、T3的释放也随之减少;反之则增多。

这种负反馈作用是体内T4、T3浓度维持生理水平的重要机制。

例如,当饮食中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时,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TSH的分泌量增多,从而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甲状腺肿大,临床上称为单纯性甲状腺肿。

(二)自身调节
甲状腺能根据碘供应的情况,调整自身对碘的摄取和利用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这种调节完全不受TSH影响,故称自身调节。

外源碘量增加时,最初T4、T3合成增加,但超过一定限度后,T4、T3合成速度不再增加,反而明显下降。

过量的碘产生的抗甲状腺效应称碘阻滞效应(Wolff-Charkoff效应)。

自身调节作用使甲状腺机能适应食物中碘供应量的变化,从而保证腺体内合成激素量的相对稳定。

利用过量碘产生的抗甲状腺效应,临床上常用大剂量碘处理甲状腺危象和作手术前准备。

(三)自主神经与免疫系统对甲状腺活动的影响
甲状腺受自主神经的支配。

刺激交感神经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加;刺激支配甲状腺的副交感神经则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

甲状腺活动还受免疫系统的影响。

B淋巴细胞可合成激活TSH受体的抗体,如甲状腺Graves病(简称GD),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体内存在激活TSH受体的抗体。

最初,这种抗体取名为长效甲状腺刺激素(LATS),以后又取名为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等。

TSI能激活甲状腺细胞的TSH 受体,引起甲亢和甲状腺肿大,其作用酷似TSH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