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实词、句型+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一、原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陪着)坐。
子曰:“以(因为)吾一日长乎(相当于“于”)尔,毋(不)吾以(用)也。
居(平日、平常)则曰:‘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轻率,不加考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而对曰:“千乘(一车四马为一乘)之国,摄(夹处)乎大国之间,加(侵略)之以师旅,因(接续)之以饥馑(饥荒);由也为(治理)之(代千乘之国),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道,是非准则)也。
”夫子哂(笑)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计量面积用语)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至于)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能胜任)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名作动,穿着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着礼帽),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同“稀”,稀疏),铿尔,舍瑟而作(站起身),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为政的才能)。
”子曰:“何伤(何妨)乎?亦各言其志(志向)也。
”曰:“莫(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洗澡)乎沂,风(名作动,吹风)乎舞雩(状语后置),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赞成)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国家政治)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做)之小,孰能为之大?”二、实词、句式(一)通假字1.鼓瑟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通“暮”,暮春)3.唯求则非邦也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4.唯赤则非邦也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二)一词多义1.尔:(1)子路率尔而对曰(相当于“然”,表状态)(2)如或知尔(你们)2.与:(1)吾与点也(赞同)(2)唯赤则非邦也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3.方:(1)方六七十(方圆,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2)且知方也(正道,是非准则)4.如:(1)如或知尔(如果)(2)如其礼乐(至于)(3)如会同(或者)(4)如五六十(或者)(三)词类活用1.可使足民(使……富足)2.风乎舞雩(名作动,吹风)3.端(名作动,穿着礼服)章甫,愿为小相焉。
新人教版选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原文: 公西华侍坐。
子曰: 则何以哉? 千乘之国, 子路、曾晳、冉有、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子路率尔而对曰: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 子。
” 赤,尔何如? ”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 译文:点, 们) 由也为之, 以俟君 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 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 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 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 打算怎么做呢? ” 子路急忙回答说: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 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 犯, 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 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 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 公西赤,你怎么样? ” (公西赤)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 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 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我和他(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原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文+翻译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简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一篇较长篇目,首先,《侍坐》章虽然属于语录体散文,但四个学生畅言理想抱负的文字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关涉,它们应该是排列有序、层进相衔的,传统的分析往往把孔子的四个学生的谈话内容割裂开来,独自理解。
其实,这四层内容,无论从学生发言顺序的安排来看,还是从发言内容高低深浅来看,都是有其内在的联系的。
其次,既然前面四个学生依次言志的四层内容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就不能把孔子总结性的感叹“吾与点也”单独剥离出来,而应联系四层内容及其整体关系来理解孔子的“喟然”长叹和“吾与点也”。
《劝学》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日;‘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原文: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xx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xx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后。
曾??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xx听了,微微一笑。
“xx,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译文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知?”“冉求,你怎么样?”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公西赤,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曾点,你怎么样?”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省略句 1、可使(之)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可以使(他们)都有勇气,并且 懂得做人的道理。 2、(尔)毋吾以(长乎尔而不言)也
译文:(你们)不要认为我(年纪大 一点就不说了)。
练习
shè n g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A、千乘(ché ng)之国 因之以饥 馑(jǐn) B.以俟(sì )君子 风乎舞雩(yú ) C.端章甫(fǔ) 愿为小相 (xià ng)焉 D.夫子喟(kuì )然而叹曰 夫子何哂(shěn)由也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 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孔子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赞成曾晢的 志向啊!" 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晢留 在后面。曾晢说:"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是各自谈谈志向罢了。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 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又问曾晢):"点,你的志向怎么样呢?" 曾晢弹瑟的声音渐渐弱了下来,"铿"地一声停了。他 把瑟放下,挺腰直跪,回答孔子说:"我的志向跟他们三 位说的不同。" 孔子问道:"有什么妨碍?不过成是各人谈谈自己的 志向啊!"曾晢回答说:"暮春的时候,夹衣已经穿得住了。 我愿意和五六个成年男子,六七个少年。在沂水中洗澡。 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遂与外人间隔
跟、和
唯求则非邦也与? “欤”,相当于“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
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先秦:佚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些,人家不用我了。
你们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高中语文 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原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
原文: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译文: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说:‘不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打算怎么做呢?”原文: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原文:“赤,尔何如?”译文: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
原文: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sì)君子。
”译文:冉有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原文:“冉有,你怎么样?”译文:“公西华,你怎么样?”原文: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译文: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原文:“点,尔何如?”译文:“曾皙,你怎么样?”原文: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原文: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译文: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自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原文: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注释及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注释侍坐:在尊长近旁侍奉。
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一日:指很短的时间。
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以,用。
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
则,就如或:如果有人。
如:假如。
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以,动词,用率尔:轻率,不假思索的样子。
尔,相当于“然”。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兵车。
春秋时,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
乎:于,在。
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
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加,加在上面。
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
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因,动词,接着。
饥馑,饥荒比及:等到。
且:连词,并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译文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 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说:‘不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子路冉有曾西华侍坐夫子喟然叹曰的意思
子路冉有曾西华侍坐夫子喟然叹曰的意思“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夫子喟然叹曰”出自先秦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长叹一声感慨地说。
夫子喟然叹曰的原因是曾皙描绘的“春服图”符合孔子重视礼乐教化的思想主张,比起其他三者更为雅洁,因此孔子赞同曾皙的观点。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重点高中语文
精心整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
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
“点,尔何如?”
“曾点,你怎么样?”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页脚内容
精心整理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页脚内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逐字逐句翻译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侍奉,在尊长身边陪伴伺候) 坐。
子曰:“以( 因为 )吾一日长乎(介词,比 )尔( 你 ), 毋( 不要 )吾以(同“已” ,停止 )也。居(平时居家 )则曰: ‘不吾知也(句式:宾语后置)。’如(如果)或知尔,则何 以哉?”
子路(仲由,字子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力大尚武,性至孝) 率尔(助词,相当于“然”)而对曰:“千乘( 兵车,一车四 马为一乘 )之国,摄乎(介词,在)大国之间,加之以师 旅(军队),因( 接着)之以饥馑( 饥荒 );由也为 ( 动词,治理 )之,比及(等到 )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 (名词,准则 )也。”
夫子喟(叹息)然叹曰:“吾与(动词,赞同 )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 ),是故(是故,因 此)哂之。” “唯(句首语气词)求则非邦(国)也与?” “安(疑问词,怎么,难道)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 者?”
夫子哂(微笑 )之。 “求(冉求,字子有)!尔何如?”
对曰:“方( 方圆 )六七十,如(或者 )五六十,求也 为(治理 )之,比及三年,可使足( 使富足 )民。如( 至 于 )其礼乐,以俟(等待 )君子。”
“赤(公西赤,字子华)!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胜任)之,愿学焉。宗庙之事(祭祀),如 (或者 )会(诸侯会集 )同( 朝见天子 ),端(动词,穿着礼 服 )章甫( 戴着礼帽 ),愿为小相(司仪官 )焉。”
“点(曾点,字子皙)!尔何如?” 鼓瑟希(同“稀”),铿尔(助词),舍瑟而作( 起身 ),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写 讲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 同“暮” )春者,春服(已经)既成,冠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父死 母死
3岁 17岁 20岁 30岁 51岁
生子 授徒设教 出仕 主张受阻,惹杀身之祸, 重回鲁国授徒设教
68岁
子死 颜回死 子路死 孔子死
69岁 71岁 72岁 73岁
: / 皮肤管理加盟
bth20dwb
家女儿,可张家姑娘到底封妃了,惠妃,压着我们一大头呢!我们要把张家的扯下来,她们肯?必定是利用老二屋里的,怎么使个法子把 宝音拉过去了,给我们背后戳刀子!”“宝音那孩子……”苏小横垂下眼皮,像在专心研究自己的肚子,“是你一手教养上来的,你觉得 什么法子可以收买她背叛你?”老太太窒了一窒:“——她手上帐目亏空很大,数千两银子呢!莫非是外头养了个小白脸?”苏小横问: “你查出这小白脸了?”老太太很泄气:“这倒没有。”“那她一死,你还打算怎么查?”苏小横终于注目于老太太。他这人有个特点, 目光特别专注。不管看人、还是看一粒尘埃,都带着种盲人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梅花绽放,静着神、凝着气,快要叹息,但还没来得及叹 息、没舍得叹息,那样的神气,老太太在他这样的目光下,就像二八的少女,不觉低下了头:“你是说我杀宝音杀早了?”苏小横这次无 须回答了。老太太不服气:“宫里来的也同意我的判断,杀了干净!”“确实。不管宝音是什么动机、什么居心,能被人利用,也只是个 糊涂孩子罢。杀了,给操纵她的那伙人惊一惊心,一来知道我们手段,二来么,叫他们猜不透我们掌握宝音身上的线索到了什么地步。夜 长梦乱,快刀杀人是很稳妥的法子。”苏小横道,“只不过,说到宝音这孩子身上,我恐怕她是作了枉死鬼了。”“我们用了镇鬼的符纸 了,不怕她作乱!”老太太扭扭身子,“还是你看中了她,舍不得她死?”六十多的老太太,吃起醋来,还像个大姑娘。七十多岁的苏小 横只好赶快转移话题:“咱们家的诗丫头,若是从贵人升了嫔,可以带个妹妹过去帮手,你说带谁好?”“闹出这事,张惠妃扳不扳得倒、 诗儿升不升得了,还不一定呢!说不定咱们就败了,家破——”说到这儿,赶紧掩住嘴,呸三声,才接下去道,“我一听那玉坠丢了,急 得都跟什么似的,你倒想得美!”“我么,一听那玉坠丢了,倒立刻就判断,短时间内不会出什么大事。”苏小横气定神闲道。老太太 “咦”了一声。第十六章暗度戎琴成新赏(2)苏小横道:“你想,诗儿与张妃,斗在暗里。张妃甚至未必知道诗儿所图。然则那块要命的 玉坠,从宫里出来,藏在苏家的钟魁像里,若着人光天化日的当场搜出来,怎么解释?经官过府到御前,倒是张妃倒霉。”“他们敢进苏 府来搜!”老太太咬着牙,但已明显底气不足。“不是不可操作的。”苏小横吐出口气,“我们赌的,只是他们不清楚玉坠藏在钟魁里。 但而今,我们不能确认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说动了宝音、找不到玉坠去了哪里,我们甚至不清楚‘他们’在我们这里渗透到什么地步、了解 了多少。这样狠而准的打击,是容易的吗?他们很可能已经具备让我们当场下不来台的实力。”老太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体会孔子的思想。
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难点
1 、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
2 、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课时安排:安排3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492章,12700字。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
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
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
”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
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三.重点字
拼音——俟,音sì莫,音mù甫,音fǔ哂,音shěn 相,音xiàng 铿,音kēng 沂,音yí喟,音kuì雩,音yú冠,音guàn
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
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
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
毋,不要。
以,认为。
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
”,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如,如果。
或,有人。
尔,你们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以”,介词,用。
(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
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忌不自信。
3、何厌之有?
4、何陋之有?
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6、唯利是图
寻找规律和方法:
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
(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1、吾一日长乎尔
2、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鼓瑟希,铿尔
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
3、尔何如?尔:代词,你
(四)、翻译学过的句子,注意“如”的用法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3、宗庙之事,如会同。
或者
(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
复习学过的知识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
(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
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与:同意
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与:语气助词
复习学过的知识:
1、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
2、遂与外人隔绝与:和
3、生三人,公与之母与:给予
(七)、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练习: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别要注意关键词。
1、居则曰:“不吾知也。
”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5、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6、何伤乎?
7、吾与点也。
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五、学生讨论:
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明确:1、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
2、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六、思考并回答: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明确:
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2、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2、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
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
板书设计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哂之(以其言不让)如或知尔
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唯求则非邦也与
则何以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非诸侯而何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吾与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