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1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家乡的文化、风俗和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地域认同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展示了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使学生感受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家乡人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深入了解家乡人的优秀品质。
此外,学生可能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感兴趣,但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和人物,认识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家乡人、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地域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和人物,认识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家乡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家乡人的优秀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人的品质。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人的优秀事迹案例和图片。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点评要点。
3.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家乡文化、风俗和人物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和特色文化,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家乡人的优秀事迹案例,如勤劳致富、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人的品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家乡人的优秀品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人的尊敬之情。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
2.培养学生爱护家乡的意识和责任感;
3.掌握相关的语言表达和阅读技能。
教学重点:
1.理解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
2.培养学生爱护家乡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家乡人的贡献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本节课的主题:“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乡和家乡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
1.播放PPT,介绍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
2.听读课文,让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重点掌握生词和短语,比如“慈祥”、“温暖”、“敬业”等。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配对,自由发言,谈论本地有哪些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2.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并引导他们回答下列问题:
•家乡人的特点是什么?
•家乡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哪些?
四、家庭作业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家乡人,写一篇关于家乡人的文章。
2.提醒学生注意文章中的语言和格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出了对家乡人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了解到家乡人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听读课文,学习生词和短语,以及课堂练习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反思中,我认为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参与,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
3.劳动者的一天: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劳动者的日常工作,感受他们的辛勤与付出。
4.学做小帮手: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章节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辛勤付出,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助人精神。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认识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总体来说,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但在启发思考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家乡不同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课堂上,他们对于农民、医生、教师等职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生动、具体地介绍这些职业的特点和贡献。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家乡劳动者的关注,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仍有困难。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运用更多案例和实例来说明问题,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为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围绕家乡的人文特色,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职业的人。本章节具体内容包括: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2.了解身边的人为我们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3.引导学生形成感恩之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的概念。
2.通过故事和漫画的形式,感受家乡人的温暖和努力。
3.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1.用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漫画,让学生感受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的温暖和努力。
2.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1.故事讲解法;2.图画演绎法;3.问答互动法;4.观察法。
五、教学过程:Step1:导入(5分钟)1.教师借助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在你们的心目中,谁是可以亲近、可敬的人?”2.让学生展开讨论:他们心目中的人是谁,为什么?Step2:讲解(25分钟)1.通过阅读故事《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2.通过漫画展示家乡人付出的努力,让学生感受到家乡人的可爱和温暖。
3.贴近生活,让学生思考身边的人为他们做出的贡献和付出。
Step3:互动(20分钟)1.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探究身边人的善行。
2.学生会分组展开讨论,描述身边曾经对他们帮助很大的人和事,并通过小组互动分享,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将他们回忆起来的善行写下来,并张贴于班级的善行墙上,提高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Step4:总结(5分钟)1.回顾学习过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概念和重点。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人际关系中的人性化和社会化,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纠正学生错误的思维和行为。
3.结合实例,让学生感悟可亲可敬的品质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六、板书设计: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 感受家乡人的温暖和努力 - 学会感恩和尊重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引导学生形成感恩之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本节课程主要内容为学习家乡人的品质和行为,培养学生在家庭、班级、社会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程目标1.了解可亲可敬家乡人的品质和形象。
2.理解珍惜清洁、安全、和谐的家园。
3.掌握走路、过马路等交通安全规则。
4.培养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的意识和行为。
5.学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二、教学重点1.了解家乡人的品质和形象。
2.掌握交通安全规则。
3.了解动物保护和环保问题。
三、思路教学3.1 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自己家乡的照片或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乡,家乡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地方。
3.学生们畅想自己如何能够让家乡更美好。
3.2 讲解(10分钟)1.教师以“家乡人”为主题,通过课件、图画、视频等形式讲解家乡人的品质和形象,如勤劳、朴素、乐观、友好、热情、有爱心等。
2.通过讨论、问题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可亲可敬的好家乡人。
3.3 操作(3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图片等讲解交通安全规则,如正确过马路、遵守红绿灯、不乱扔垃圾等。
2.通过游戏、模拟过马路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3.讲解动物保护和环保问题,如不打击虫子、不追捕小鸟、不乱扔垃圾等。
4.通过观察、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3.4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并总结出自己今天的收获,从而引导学生总结体会,加深记忆。
3.5 作业(5分钟)1.请学生完成课堂笔记。
2.请学生绘制家乡人的形象或写下对家乡人的感悟。
四、教学后记本节课程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家乡人的品质和形象,了解交通安全、动物保护和环保问题,并且在活动中进行体验,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同时,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可亲可敬的好家乡人,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1课时+示范教案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学会用行动表达对家乡人的尊重与感恩。
2. 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 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学会用行动表达对家乡人的尊重与感恩。
难点: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诗歌导入师导语:家乡人是可亲的,家乡人又是可敬的,走到哪里,我们都忘不了自己的家乡人。
出示任务:一起朗读赞美家乡人的诗歌。
反馈指导:课件出示赞美家乡人的诗歌。
各行各业的人你是那么的平凡可是在每一个地方我都能看到你忙碌的身影家乡因你更美丽人土地因你更富饶我终于知道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可爱的家乡人教师总结:浓浓的乡情把家乡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导入方式揭示课题,能够渲染浓浓家乡情氛围。
一、寻找身边的家乡人活动一:小小交流会师导语:家乡人总是让我们有种亲切感,这来源于亲切的家乡话,亲切的交流和互动。
身边的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温暖和期待,而我们也习惯了和他们默契的相处。
出示任务1:看一看图画中的小朋友正争先恐后地夸赞谁呢?夸他们的什么呢?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交流,出示课本第五十八页情境图。
教师总结:是的,他们有的在夸亲戚,有的在夸自己的邻居,这些人都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家乡人。
出示任务2:提起身边的家乡人,你会想到谁呢?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吧。
反馈指导:学生开始交流,教师巡视。
教师总结过渡:我发现每个同学都能给同桌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
那我们完成以下填空来说说你们的故事吧。
学生填写:我最熟悉的身边人是,他对我们。
有一次,。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这些熟悉的身边人一直在无私地帮助自己,是那么的可亲可敬。
二、感恩默默奉献的家乡人活动二:一起来感谢师导语: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也许我们并不认识他们,但他们在默默地为家乡人作贡献,他们是谁呢?出示任务:根据情境图回答问题。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描述家乡的地理特点、文化传统和代表性人物。
2. 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尊敬。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收集家乡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展示。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提高观察力和信息整理能力。
3. 学生通过创作展示,提升表达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2. 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民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特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
2. 家乡的文化传统:介绍家乡的节日习俗、传统艺术、特色美食等。
3. 家乡的代表性人物:介绍家乡的历史名人、现代杰出人物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描述家乡的地理特点、文化传统和代表性人物。
2. 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尊敬。
3. 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收集家乡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展示。
难点1. 描述家乡的地理特点、文化传统和代表性人物时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2. 采访和观察时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
3. 展示时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地图: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
2. 图片或实物:展示家乡的地理特点、文化传统和代表性人物。
3. 采访工具:录音机、摄像机等。
4. 展示工具:展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家乡的地理特点、文化传统和代表性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地理特点、文化传统和代表性人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如地理特点、文化传统或代表性人物。
4. 实地考察和采访: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收集家乡的信息。
5. 信息整理和展示: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展示,如展板、报告等。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1)
2017秋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2)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
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期的优秀人物事迹,培养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感知家乡人的可亲可敬,树立为家乡服务的决心。
4.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活动,明白这些可爱的家乡人值得敬佩。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2.难点
萌发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走访不同阶层的家乡人,了解他们的事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核心素养目标】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生活在我身边的人1.文本学习:熟悉的身边人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
分享一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吧!2..图片:文本学习:我和理发员的故事(1)我喜欢王阿姨给我理发。
听说她生病了,真希望她快点好起来……(2)小时候,害怕理发,每次理发店的王阿姨都会耐心哄我,给我讲故事,吃糖果,我慢慢地就喜欢上理发了……3.图片:文本学习:我和邮递员的故事(1)我最盼望见到张大伯,他总给我捎来爸爸的包裹……(2)张大伯是邮递员,他每次捎来不仅仅是爸爸的包裹,更是爸爸对我满满爱呀!4.图片:文本学习:我和邻居们的故事(1)农忙的时候,多亏乡亲们来帮忙……(2)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些乡亲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乡亲的互帮互助会让生活更和谐、更美好。
5.素材:邻居送校服6.表格填写:说说你与家乡人的故事吧。
教学环节二:熟悉的身边人1.图片+文本学习:学校(1)学校门口的交警(2)学校食堂的师傅(3)教室里上课的老师(4)学校门口文具店老板学习文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视频学习文本理解文本独立填写交流汇报指名汇报补充汇报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家乡人”的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抽象的和有距离的。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帮助学生不断扩大视野,了解家乡人的生活,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真切的生活体验。
在教学中分别呈现了“我”与家乡人之间的生活交往,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彼此的默契、相互的关心和帮助、彼此牵挂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了解他们的工作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饥肠辘辘的学生带来了营养大餐。
6.素材:城市环卫工人教学环节四:感恩默默奉献的家乡人1.文本学习:我很想向他们表达感谢,怎么做好呢?2.图片+文本学习:感恩默默奉献的家乡人(1)有一次我看见……(2)我写张纸条放在奶箱里,问候送奶的叔叔阿姨……(3)爸爸告诉我……(4)......3.文本学习:画一画,贴一贴我想对每天早上给我们送牛奶工人表达感谢,我可以:——---------------------------- —————————————————————4.图片学习:给送奶工的暖心小纸条5.图片+文本学习:感恩默默奉献的家乡人(1)给在炎热夏天工作的清洁工送上一杯凉茶,是感谢;把垃圾扔进垃圾桶,也是感谢!(2)给交警叔叔写一封信、画一幅画是感谢;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也是感谢!(3)外卖小哥迟到了一会儿……理解包容,也是感谢!(4)每天午餐光盘行动,不浪费,是对食堂叔叔阿姨的感谢!6.画一画,贴一贴我想对每次停电及时抢修的电力工人表达感谢,我可以:观看视频思考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填写汇报交流学习指名汇报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反思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通过“停电了,该找谁来修?”“一大早的牛奶是谁送来的呢?”这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对生活中从未谋面、却一直为大家服务的家乡人的关注,了解从事不同行业的家乡人的工作,产生对他们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秀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秀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家乡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尊敬家乡人的情感。
课文内容丰富,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课文中的主人公分别是农民、工人、教师、医生等,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家乡人。
通过他们的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从而培养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此外,学生对家乡人的了解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农民、工人等职业比较熟悉,而对教师、医生等职业了解较少。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家乡人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产生尊敬家乡人的情感,培养家乡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家乡人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产生尊敬家乡人的情感,培养家乡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了解哪些家乡人,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2.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教材通过讲述家乡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人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尊重他人的认识和实践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3.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乡人的可爱和可敬。
2.故事教学法:讲述家乡人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交礼仪。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包括家乡人的真实故事、图片等。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如礼品、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家乡人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家乡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和优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家乡人的故事,学会欣赏和尊敬他们。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家乡人的了解和尊重他人的认识。
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4.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1
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4.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1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家乡的文化和传统,通过学习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家乡的基本知识,对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家乡情怀。
3.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
2.如何引导学生尊重和热爱家乡,培养家乡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感受家乡的知识和文化。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家乡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家乡案例和资料,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教案和课件,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家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呈现(15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的家乡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3.操练(2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巩固(10分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家乡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1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1《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思路教材介绍了为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典型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仁人志士等。
这些人物的事迹,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教育作用。
学生可以从这些人物的事迹中,理解人物的优秀品质,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对社会的影响和教育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信念和价值观,自觉地把高尚的道德精神融化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懂得人人都要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家乡优秀人物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奋发图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贡献。
了解在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的贡献,知道他们同样是为家乡做出贡献的英雄。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名人和普通劳动者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实际法。
教学媒体视频《永远的丰碑——李大钊》、电影《焦裕禄》片段。
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科学家、革命家、先进人物的事迹、图片和录像资料。
2.收集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劳动的资料。
3.调查小组做好调查采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我们在数学中经常会用到的圆周率是多少呢?学生回答(略)。
讲述:它其实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早在南北朝时期,我们的家乡人就已经把圆周率推算到了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并且将这项成就保持了一千年。
这个人是谁呢?学生回答(略)。
承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在我们的家乡,有多少名人,他们都做出了什么贡献。
【讲授新课】一、名人辈出的地方提问: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课本上的资料呢?学生回答(略)。
过渡:家乡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很多名人,比如:郦道元、扁鹊、李春等等。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第一课时)
对家乡人的感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诗歌《回乡偶书》
问:从这首诗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浓浓的乡情把家乡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通过对这首诗歌的思考,感受乡情和乡亲。
讲授新课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分享一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单元
四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家乡人,了解身边的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收集信息,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之情。
重点
了解各行各业家乡人
【例子分析】
有一天,明明起得很早去帮妈妈买早点,他看见小区的保洁阿姨在打扫地面。于是,他礼貌地跟阿姨问声早上好。
你遇到过哪些人哪些事?你会怎样和他们相处?
我写张纸条放在奶箱里,问候送奶的叔叔阿姨……;有一次我看见……;爸爸告诉我…
师:看来同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都有很多话想说,不管你看不看得见,他们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起早贪黑,兢兢业业,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村民们很勤劳,家家户户住了很多的农作物。
农忙的时候,多亏乡亲们来帮忙……
说一说你和家乡人的暖人故事吧。
【案例分析: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孩子】
庄仕华,小时候家境贫穷,依靠家乡人救济,是一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穷苦孩子。在大家的关爱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将军。现在他倾心为家乡人服务,为中国服务。
【精品】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第一课时)
你长大后会怎样回报家乡?
这些认识的人里,你最熟悉的身边人是。生活在他们身边,你觉得。
除了那些我们认识的或者见过面的人,生活中还有些我们没见过面的人,有哪些呢?
停电了,好黑啊,该找谁来修呢?——电工
一大早就可以喝到新鲜牛奶,送牛奶的人该起得多早啊!——送奶工
快递员:现在的网络生活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用全球的物品。在我们享用便利的背后是大量的快递员辛苦的工作。双十一双十二来的时候,大家疯狂购物,在这后面就是快递员没日没夜地把快递尽快送到我们身边。
【例子分析】
有一天,明明起得很早去帮妈妈买早点,他看见小区的保洁阿姨在打扫地面。于是,他礼貌地跟阿姨问声早上好。
你遇到过哪些人哪些事?你会怎样和他们相处?
我写张纸条放在奶箱里,问候送奶的叔叔阿姨……;有一次我看见……;爸爸告诉我…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不管你看不看得见,他们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起早贪黑,兢兢业业,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难点
对家乡人的感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诗歌《回乡偶书》
问:从这首诗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浓浓的乡情把家乡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通过对这首诗歌的思考,感受乡情和乡亲。
讲授新课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分享一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吧!
分享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
讲述自己遇到的美好的事
学会感恩
让故事带给大家温暖
让美好的事感化心灵
感恩是对他人最好的尊重
课堂小结
家乡人总是让我们有种亲切感,这来源于亲切的家乡话,亲切的交流和互动。身边的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温暖和期待,而我们也习惯了和他们默契的相处。不管是什么职业,家乡人总是能让我们心中充满温暖,而我们,也要心存感激,用感恩的心去回报家乡人,去感谢父母。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1)(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1)(说课稿)一、教材背景道德与法治是中小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所述内容是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所身处的家乡,以及家乡中那些可亲可敬的人物,以此引导学生学习尊敬和感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家乡所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和地域文化。
2.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了解可亲可敬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家乡做出的贡献和影响。
3.学习尊重和感恩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
2.能力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尊重和感恩,并加以实践,提高道德素质。
3.态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物的故事和贡献。
2.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家乡的基础知识:介绍家乡的历史变迁、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家乡的可亲可敬人物:以家乡的医生、教师、消防员、警察、农民等人物为例,让学生了解他们对家乡做出的贡献和影响。
3.爱家、爱国的情感:通过学习尊敬和感恩的情感,引导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让他们能够发自内心地为家乡和祖国骄傲。
2.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介绍家乡景点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所在地的基本情况,激发他们的兴趣。
2.知识讲授:老师以讲解、演示等方式,介绍家乡的历史变迁、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重点阐述家乡的可亲可敬人物,让学生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更加尊敬和感恩这些人物。
3.思考讨论: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和讨论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情感教育:通过故事、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教育学生尊重和感恩的情感,引导他们爱家、爱国,以实际行动体现这些情感。
5.总结:老师对本课学习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介绍了为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典型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仁人志士等。
这些人物的事迹,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教育作用。
学生可以从这些人物的事迹中,理解人物的优秀品质,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对社会的影响和教育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信念和价值观,自觉地把高尚的道德精神融化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懂得人人都要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家乡优秀人物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奋发图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贡献。
了解在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的贡献,知道他们同样是为家乡做出贡献的英雄。
教学难点
收集、整理名人和普通劳动者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实际法。
教学媒体
视频《永远的丰碑——李大钊》、电影《焦裕禄》片段。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科学家、革命家、先进人物的事迹、图片和录像资料。
2.收集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劳动的资料。
3.调查小组做好调查采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我们在数学中经常会用到的圆周率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略)。
讲述:它其实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早在南北朝时期,我们的家乡人就已经把圆周率推算到了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并且将这项成就保持了一千年。
这个人是谁呢?
学生回答(略)。
承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在我们的家乡,有多少名人,他们都做出了什么贡献。
【讲授新课】
一、名人辈出的地方
提问: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课本上的资料呢?
学生回答(略)。
过渡:家乡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很多名人,比如:郦道元、扁鹊、李春等等。
你还知道哪位名人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回答(略)。
展示:视频《永远的丰碑——李大钊》。
提问:这段视频回顾了李大钊烈士光辉的一生。
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你从中有什么体会呢?
学生回答(略)。
小结:都很好。
同学们,许多革命家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全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教育和鼓舞着我们继续前进。
过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国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焦裕禄就是其中的一位。
现在我们来欣赏电影《焦裕禄》片段。
展示:电影《焦裕禄》片段。
总结:“党的好干部”曾出不穷,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小家,为大家,无私地奉献着。
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尊敬和学习。
提问:看到这些人的事迹,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事迹呢?
学生回答:如: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等。
小结:这些战斗英雄为了我们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要学习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牺牲我一个、幸福天下人的有优秀品质,同时我们也要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革命胜利的曲折历程。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家乡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英雄豪杰,他们的事迹传诵千古。
过渡: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还有没有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学习呢?
【讲授新课】
二、默默奉献的人们
提问: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周围,你能发现多少种职业呢?
学生回答:工人、医生、农民、教师、清洁工等。
小结:不错。
这些都是我们平时能够见到的,比较熟悉的职业。
他们为了我们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在自己的各行各业上默默地奉献着。
提问:除了这些我们经常见到或接触到的职业,你还知道哪些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密切的职业呢?
学生回答(略)。
活动:请同学从身边熟悉的职业出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职业的特点和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学生活动。
承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虽然他们很普通很平凡,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家乡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提问:我们从电视上或报纸上可以看到关于家乡的名人、先进工作者的事迹的报道,谁能介绍一位你最敬佩的劳动者呢?
学生回答(略)。
第3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兢兢业业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校外采访活动,采访这些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
【讲授新课】
三、参观采访活动(实践)
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采访不同的劳动者,采访前写好采访提纲,包括被采访人姓名、采访内容等。
采访完毕后,回来小组之间交流采访后的感想,课下每人写一篇采访稿,题目为“我最敬佩的家乡人”。
注意:联系好采访对象,可以就是普通的劳动者,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发生的事情,锻炼学生的采访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向普通劳动者学习,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让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如:诗歌、舞蹈、画画等形式赞美自己的家乡。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李大钊纪念馆,或者家乡优秀人物事迹展,报告会等。
也可以邀请劳动模范、优秀人物等去学校和学生开展座谈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
【课堂小结】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介绍了家乡历史上名人和他们的伟大贡献,激发向优秀人物学习的精神。
了解了在家乡的各行各业中,都有着默默为家乡做贡献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同样是大家尊重和学习的榜样,引导和培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