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感平衡_领悟社会支持与交流恐惧的关系_刘法虎
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情绪稳定性的关系

社会 支持 ( 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 ) 一 般是 指社会 各方 面 , 包 括 家庭 、 亲属 、 朋 友等 所 给予 个体 的精 神 和物 质 的 帮助, 它 反映 了人 与社会 关系 的紧 密程度 _ 3 ] . 社会 支持 能对 应 激状 态 下 的个 体 提供 保 护 , 也 即对应 激 起 到
缓 冲 的作用 , 同时它对 维持一 般 的 良好情 绪体 验也 具有 重 要 的意义 _ 4 ] . 有研 究 显示 , 社 会 支持 与 主观 幸 福
感 呈显 著 的正相关 关 系 ] . 一个 人获 得 的社 会 支持越 多 , 他遇 到 困难 时 受到 保 护 的机会 也 会 较 多 , 同时由
( E P Q RS C ) 的情 绪 稳 定 性 分 量 表 对 3 2 6名 大 学 生 进 行 应 对 方 式 、 社 会 支 持 和 情 绪 稳 定 性 的 关 系研 究 . 结果显示 :
1 ) 男 生 的 情 绪 状 态 比女 生更 为稳 定 ;2 ) 大 四 学 生 的情 绪 最 不 稳 定 , 其 次是大三 和大一 , 大 二 学 生 的 情 绪 最 为 稳 定; 3 ) 大 学 低 年 级 学 生 比高 年 级 学 生 更 倾 向 于 使 用 积 极应 对 方 式 , 同 时 也 得 到 更 多 的 主 观 支 持 ;4 ) 女 生 比 男 生 获得更多的客观支持 ; 5 ) 积极应对方式 、 主观 支 持 、 社 会 支 持 总分 与 情 绪 不 稳 定 性 具 有 负 相 关 系 , 消 极 应 对 方 式 和情绪不稳定存在正相关 ; 6 ) 社 会 支 持 不 能 直 接 影 响 情 绪 稳 定性 , 而 是 通 过 积 极 应 对 方 式 作 为 中介 间 接 地 影 响 情绪的稳定性水平. 因此 , 善 于采 取 积 极 的应 对 方 式 , 寻 求更 多 的 社会 支持 , 有 助 于 人 们 维 持 情绪 的稳 定 性 . 关键词 : 大 学 生 ;应 对方 式 ; 社会支持 ; 情 绪 稳 定 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如何正确处理情绪和情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如何正确处理情绪和情感大学生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未来职业发展等。
这些压力和挑战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正确处理情绪和情感对于大学生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正确处理情绪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首先,大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状态。
这包括识别自己的情绪,明白情绪背后的原因以及对情绪做出积极的回应。
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可以通过记录日记或进行情绪日志来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二、接纳和表达情绪大学生需要明白,情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每个人都会有好的和坏的情绪。
接纳自己的情绪,不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是很重要的。
合理地表达情绪对于心理健康很关键,可以通过与信任的人交流、参加社交活动、写日记或进行艺术创作等方式来表达情绪。
三、积极应对挫折和压力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压力,如考试不理想、人际关系冲突、就业压力等。
正确应对挫折和压力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提升心理健康。
首先,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挫折和压力是临时的,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其次,与他人分享困难和压力,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建议。
此外,通过采取积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分解问题、制定计划、寻求帮助等,来应对挫折和压力。
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应确保获得充足的睡眠,保持均衡的饮食,积极参与运动和锻炼。
睡眠、饮食和运动都与情绪和情感密切相关。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抵抗力,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
五、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大学生发现自己无法有效地处理情绪和情感,或者情绪问题持续存在并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建议寻求专业帮助。
校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是大学生寻求帮助和支持的重要途径。
专业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来帮助大学生走出情绪困境。
大学生情感中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大学生情感中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大学生活是每个年轻人都期待的阶段,充满了憧憬和幻想。
在这个阶段,他们面临着从高中生到成年人的过渡,情感上也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
然而,与幻想相比,现实往往更加复杂和残酷。
因此,在大学生情感中,如何平衡幻想与现实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首先,幻想在大学生情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一个人进入大学时,他们常常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幻想。
他们期待着能够遇到真爱,建立稳定的感情关系。
他们希望在大学里能够结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这些幻想给予了他们前进的动力和勇气,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然而,现实往往远远不如幻想中那样美好。
在大学里,情感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他们可能会遇到感情上的挫折,无法找到理想中的伴侣。
他们可能会面临友情上的背叛和失望,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与自己志同道合。
这些现实的打击可能会让大学生感到沮丧和失望,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为了平衡幻想与现实,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应对策略。
首先,他们需要接受现实,并且理解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幻想是一种美好的憧憬,但并不代表一定能够实现。
他们应该明白,感情和友谊的建立需要时间和努力,而不是凭空出现。
同时,他们也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完美之处,包括自己。
接受这些现实,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其次,大学生还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
在面对现实的挫折时,他们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坚持努力。
他们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扰和烦恼。
通过倾诉和交流,他们可能会得到一些建议和帮助,从而更好地应对情感问题。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社团和活动来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和组织,可以让他们结识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人。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他们可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增加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好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稳定的感情关系。
最后,大学生还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在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中的应用——以一位大学学习适应问题的新生为例

智库时代·104·智库案例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在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中的应用卢 果(海南医学院,海南海口 571199)摘要: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辅导员应必备的重要工作技能之一。
辅导员有效开展谈心谈话,在学生学业、心理、情感等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理性情绪疗法为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提供一种理论指导,可以提高谈心谈话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借助心理学上的理性情绪疗法在谈心谈话中的应用。
关键词:理性情绪;辅导员;谈心谈话中图分类号:B8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01-0104-002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是指高校辅导员根据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科学知识和方法,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在思想、心理、情感、学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惑进行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其实现健康发展、健康成长的活动。
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辅导员应必备的重要工作技能之一。
辅导员有效开展谈心谈话,在学生学业、心理、情感等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辅导员借助互联网各种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实践证明,传统的面对面的谈心谈话无疑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最真诚的、最有效的解决学生各种问题的方式方法。
当进行面对面的谈心谈话时,谈话者可以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情绪反应等表达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
因此,面对面谈心谈话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是当前互联网技术不可取代的。
谈心谈话不是随便的聊天,谈心谈话如果缺乏相应的理论及技术指导,会存在很多问题,谈话效果不明显甚至还起到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一味的指出学生错误的批评式谈话、滔滔不绝居高临下的灌输式的谈话、空泛的讲一堆大道理的说教式谈话,没有针对性的套路式的谈话,诸如这样的谈心谈话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大学生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焦虑问题

大学生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焦虑问题焦虑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常常给他们带来身心困扰。
而要解决焦虑问题,大学生可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来帮助自己缓解焦虑、提升心理素质。
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焦虑问题,并从更宏观的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焦虑问题。
1.正确认识焦虑问题大学生要通过唯物辩证法来正确认识焦虑问题。
焦虑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大学生由于面临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因素,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然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焦虑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我们应该正视焦虑,而不是回避或者逃避。
只有正视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它。
2.积极调整心态大学生要通过唯物辩证法来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矛盾统一的,焦虑也是如此。
焦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学会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焦虑问题,找出焦虑背后的积极因素和潜在机会。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焦虑的消极影响,积极采取行动来化解焦虑,逐渐摆脱困扰。
3.寻求社会支持大学生要通过唯物辩证法来寻求社会支持。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在面对焦虑问题时,大学生应该主动与他人交流,寻求朋友、家人或者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支持。
与他人的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同时也能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力量,共同解决焦虑问题。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学生要通过唯物辩证法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控能力,从而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
大学生可以通过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来调节身体和心理状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焦虑问题。
5.合理规划目标大学生要通过唯物辩证法来合理规划个人目标。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是人类不变的追求。
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支持与倾听技巧

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支持与倾听技巧人际交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人际交往中,情感支持与倾听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支持是指在他人情绪困扰或需要安慰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倾听技巧则是指主动倾听他人发声,理解他人内心感受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支持与倾听技巧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来改善人际关系。
一、情感支持的重要性情感支持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情感支持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当我们给予他人情感上的支持时,对方会感受到被重视和被理解,进而加深彼此的情感纽带。
其次,情感支持能够增强他人的自尊心。
经历挫折或困扰时,他人可能产生自我贬低的情绪,此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能够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和自尊心。
最后,情感支持能够促进他人的积极情绪。
在他人困扰时提供理解和安慰,能够减轻他们的负面情绪,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
二、情感支持的技巧为了有效地提供情感支持,人们可以运用以下几个实用的技巧。
首先,关注他人的情绪体验。
关注他人的情绪变化,通过观察表情、肢体语言等来了解对方是否需要情感支持。
其次,倾听他人的抱怨和困扰。
当他人向我们倾诉时,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倾听,不打断对方,积极地发出肯定的回应,让对方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支持,如拥抱、握手等,这些动作能够传递出我们的温暖和关怀。
三、倾听技巧的重要性倾听技巧在人际交往中同样不可或缺。
倾听是一种尊重和关心他人的表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通过倾听,我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沟通的效果。
四、倾听技巧的技巧为了有效地倾听他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倾听技巧。
首先,注重眼神接触。
通过与对方建立眼神接触,我们能够表达出我们的专注和关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情感和需求。
其次,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回应对方。
通过适时地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我们能够让对方感受到我们在认真倾听,并且能够激发对方进一步的表达。
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 第八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

1、普通来说,心理现象分为:( )A。
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B。
知情意和人格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D。
需要、动机与人格2、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表现为: ( )①波动性与两极性②冲动性与爆发性③情绪的心境化④情绪的掩饰性A.①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④3、社会认知的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具体包括: ( )A。
社会知觉、理性抽象、归因 B.感性认识、理性抽象、综合归纳C.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归因D。
感性认识、印象形成、综合归纳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的。
它起始于婴幼儿时期, 萌芽于童年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
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A。
本我、自我、超我B。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C。
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 D.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5、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人们就会产生满意、愉悦等内心体验;反之,如果客观事物没有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就会产生不满、愤怒甚至憎恶等内心体验. 可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 ),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A。
主观体验B。
态度体验C。
情感体验 D. 内心体验6、人类的基本情绪类型有四种,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喜、怒、哀、乐B。
喜、恶、爱、恨C。
喜、怒、哀、惧 D.酸、甜、苦、辣7、情绪调节ABC 理论是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非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
其中 B 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
表示诱发性事件D。
以上都不对8、情绪调节ABC 理论是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非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 A 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 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B。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情感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方法,帮助个体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培养情感表达能力,提升情绪管理水平和社会交往技巧的教育过程。
在当今社会,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重要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主体,面对着学业压力、情感困惑、就业挑战等多重问题,情感教育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其次,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未来的社会交往奠定基础。
另外,情感教育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感需求,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现状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着情感问题日益突出的现象。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导致心理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频发;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缺乏有效的心理调适能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凸显了当前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不足和紧迫性。
加强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应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情感问题,加强情感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加强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加强情感教育有利于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环境的构建。
另外,加强情感教育也符合国家社会发展战略需求,有助于培养更多积极向上、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未来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开展情感教育工作,在未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专业化、素质化的情感教育师资;二是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设置中;三是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四是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参考文献 [ 1 ]胡启先 ,易法建 ,等 . 775 大学生的状 态— 特 质焦虑问 卷调查结 果
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1998, 6( 2): 110-111 [ 2 ]王益民 .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2001,
2 结 果 2. 1 大学生情感平衡、领悟社会支持与交流恐惧的相关。
表 1
情感平衡
大学生情感平衡、领悟社会支持与 交流恐惧的相关
家庭支持
朋友支持
其他支持
领悟社会支持
情感平衡
-
家庭支持
0. 059
-
朋友支持
-0. 091
0. 421* *
-
其他支持
- 0. 007
0. 517* *
0. 598* *
M cCr oskey 研究 表明 ,交流恐 惧对个体 的学业 和各方 面 的生活有着消极影响 [1]。对于大学生而言 ,如何处理在不同社 会交往 场合的焦 虑状态 ,免受由于 交流恐惧带 来的诸多不 便 和困扰 ,也是高校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的 学习离不开与教师、同学等的交流与互动 ;要成长 为适应社会 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成为身心和谐的社会成员 ,更需要掌握 一定的社交技能 ,解决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焦虑、回 避等问题。
由表 1可知 ,大学生 的交流恐 惧与情感平 衡得分有着 显 著 的正相 关 ( P < 0. 01) ,而与 家庭支持 、朋 友支 持、其 他支 持
和领悟社会支持总分显著负相关 ( P < 0. 01)。 2. 2 情感平衡、领悟社会支持与交流恐惧的回归分析。
表 2 因变量
预测变量
交流恐惧
总之 ,从大学生领悟社 会支持和心理满意程度方面入手 ,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 ,有针对 性地开展团体心理心理咨 询 [7 ]、团 体心理辅导 [8]等工作 ,可以较好地降低他们的交往 焦虑水平 , 以更为积 极的状态、良好的 心理健康水 平投入到 学习和将来 的社会工作中 ,成为身心和 谐发展的人。 4 参考文献 [ 1 ] M cCrosk ey JC. V ali di ty of the PRCA as an index oral comm unica-
从研 究的回归分 析可以看 出 ,大学 生领悟社 会支持和 情 感 平衡两 者对其 交流恐惧 水平都 有非常 显著的 预测作 用 ( P < 0. 001) ,其 中尤 以领 悟社 会 支持 的预 测 值最 高 ,达 到 13.
9% ;情感平 衡的预测值 则相对较 低 ;联合 解释的变 异量则达 到了 20. 9% 。 可见 ,大学生的领 悟社会支持和心 理满意程度 可以预测其交流恐惧水平的高低。
9: 56-58 [ 3 ]王登 峰 . 罗特 心理控 制源 量表大 学生 试用 常模 修订 . 心 理学 报 ,
1991, 23( 3): 292-298 [ 4 ]洪楠 . S PSS for Window s统计分析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0: 71-284 [ 5 ]车丽萍 .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 . 应
领陪社会支持
情感平衡
大学生情感平衡、领悟社会支持与交流 恐惧的回归分析结果
R2
F
P
B
Beta
0. 209
15. 203
0. 000
-
-
0. 139
28. 188
0. 000
-0. 456
-0. 370
0. 070
22. 846
0. 000
1. 765
0. 264
t -5. 468 3. 899
P 0. 000 0. 000
刘法虎①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情感平衡、领悟社会支持与交流恐惧的关系。 方法 采用情感平衡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交流 恐惧自陈量表对 17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大学生情感平衡与交流恐惧得分 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与领悟社会支持存 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 P < 0. 01)。领悟社会支持与情感平衡对大学生交流焦虑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 P < 0. 001)。结论 大 学生情感、领悟社会支持与其交流恐惧存在显著的相关。 【关键词】 大学生 ;情感平衡 ;领悟社会支持 ;交流恐惧
-
领悟社会支持
- 0. 014
0. 800* *
0. 813* *
0.*
- 0. 245* *
-0. 318* *
注: * P < 0. 05,* * P < 0. 01,* * * P < 0. 001。 下同。
-0. 363* *
-0. 373* *
交流恐惧 -
用心理学 , 2003, 9( 2): 26-30
[ 6 ] Shelley E. Taylor.社会心 理学 (第 10版 ) .北 京大学出版社 , 2004: 162-248
[ 7 ] Elliot Aronson. 社会 心理 学 (第 5版 ) . 中国 轻工 业出 版社 , 2005: 78-156
效问卷 176份 ,有效率为 95. 14% 。 其中 ,男生 84人 ,女生 92 人 ;一年级 70人 ,二年级 57人 ,三年级 49人。平均年龄 19. 72 人。 1. 2 工具 1. 2. 1 情 感 平 衡 量 表 ( Affect Balance Scale ) [2] 由 美 国 Bradburn于 1969年编制 ,共包括 10个是否条目 ,正性情感与 负性情感各 5个条目 ,采用 0、 1二值记分法。 1. 2. 2 领悟社会支持量 表 ( PSSS) [3 ] 根据 Blumenthal介绍 的 Zimet等人 编制的 领悟社 会支持 量表 ,包括 12个条 目 ,包 括家庭支 持、朋 友支持和其 他支持 3个 分量表 ,采用 1~ 7级 计分法。 “社会支持总分”由所有条目分累计。 1. 2. 3 交流恐 惧自 陈量表 ( P RCA- 24) [4] 该 量表共 由 24 个条目组 成 ,含 4个分量表 ,分别用 于测量在 小组讨论、两人 交谈、参加会议以及当众演 讲时场合下的交流恐惧程度。量表
情感平衡是衡量人们心理满意度的 一项指标。 领悟社会 支持是 可以测量 大学生理解 和评价家庭 、朋友 等给予的社 会 支持的状态 ,两者对于测量人们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作用。本 研究试 图探讨医 科大学生情 感平衡、领悟社会 支持与交流 恐 惧的关系 ,为提高大学生社交能力 ,解决社交恐惧 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安徽省某医科 院校 选取不同年级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 ,发放问卷 185份 ,获 得有
On College Students ' Af fect Bal anc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Communicat ion Apprehension. Liu Fah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 Bengbu Medical College , Bengbu 233000, P. R.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 plore the rela tionship among affect ba lance, perceived social suppo rt and co mmunicatio n a ppreh ensio n of colleg e students. Methods 176 college students w ere tested by Affect Bala nce Scale, PSSS and PRCA - 24. Resul ts There w as a sig nificant positiv e cor relatio n betw een colleg e students ' affect balance a nd communica tion apprehension. And ther e wa s sig nificant neg ativ e cor relatio n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 rt and comm unication apprehension( P < 0. 01) . Perceiv ed social suppor t and affect balance had obvious predictable ef fects on colleg e students ' communica tion apprehension( P < 0. 001). Conclusion There w as significant cor relatio n amo ng affect balance, perceiv ed social suppor t and comm unication apprehensio n o f co lleg e s t ud ent s. 【Key words】 Colleg e students; Affect ba lance; Perceiv ed social suppo rt;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ti on appreh ension. Communicati on M onog raphs, 1978, 45: 192-203 [ 2, 3, 4 ]汪向东 ,王希林 ,马 弘 , 等 .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手册 (增订版 ) .
· 99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 16卷第 9期 China Jou rnal of Health Psycholog y 2008, V ol 16, N o. 9
越高 ,恐惧程度越高。 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 3 数据 处理 全部 数据输入 SP SS 13. 0统 计并进行统 计 分析 ,方法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