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光学-干涉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

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

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波动光学是大学物理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研究光的传播与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其中,光的衍射和干涉是波动光学中的两个重要现象。

本文将对光的衍射和干涉进行详细讨论和解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狭缝或障碍物后的传播过程中,光波的干涉和折射产生的现象。

当光波通过一个狭缝时,光波会在狭缝的边缘发生弯曲,进而产生波动的干涉效应。

这个过程称为光的衍射。

光的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

例如,CD、DVD 和蓝光碟等光盘的读写原理就是基于光的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也被广泛应用于显微镜、望远镜和天文学的观测中,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微观和宇宙中的远处物体。

二、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互叠加产生干涉的现象。

当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叠加干涉现象,形成交替出现明暗的干涉条纹。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现象在很多实验中都有应用。

例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观察和研究波的性质。

干涉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测量、图像处理和激光干涉等领域。

干涉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实现高精度测量、光栅分析和光学干涉计等。

三、衍射与干涉的区别与联系尽管光的衍射和干涉是两个不同的现象,但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光的衍射和干涉都是由于光波的波动性质而产生的。

其次,它们都是波动光学中干涉和折射效应的体现。

不同之处在于,光的干涉是多个光波相互叠加产生的干涉现象,而光的衍射是光通过狭缝或障碍物后的波动干涉和弯曲现象。

此外,光的干涉通常需要明确的相位差和干涉构成条件,而光的衍射则更多地受到波长、狭缝尺寸和物体形状的影响。

无论是光的衍射还是干涉,在物理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光学器件设计、成像技术还是光学测量中,都需要充分理解和应用这些光学现象。

同时,通过对光的干涉和衍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光的传播特性和波动性质等问题,有助于推动光学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干涉(楼)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干涉(楼)

S1
e
(n 1)e 4 e 4 4104
n
A
n1
S1
三. 劳埃德镜实验
平面镜MM’下表面涂黑,光仅从上表面反射
S 和 S’相当于两个相干光源
实验结果表明: 反射光的相位 光源
接收屏
此 处 出 现
改变了 π ,称为半
波损失
暗 条 纹
干涉条纹与杨
氏实验结果的类似
MM’中镜像 小平面镜
理论和实验证明:
k 2n
2k 4n
1
k 0,1,2,3, 明纹 k 0,1,2,3, 暗纹
棱边处为明纹
则两束 反射光
劈尖中流体的折射率和其两侧介质折射率的影响
n1
总结
n
n2
n1, n2均 n
同一原子先后发出的波列振动方向和频率不一 定相同,相位间无固定关系。
不同原子发出的波列振动方向和频率也不一定 相同,相位间无固定关系。
不同原子发的光
同一原子先后发的光
结论:两个独立光源发出的光波或同一光源两 部分发出的光波在相遇区观察不到干涉现象。
2. 相干光的获得方法 为实现光的干涉,可以从同一波列分离出两个
S2 n2 t2
D n2t2 - n1t1
例3、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在下缝盖住一均匀介质,折射率 为n,厚度为t,则中央明纹向 下 平移,若所用波长为 5500Å
中央明纹将被第六级明纹取代,设t=5.5µm, 折射率为 1.6 。
r [r (n 1)t] (n 1)t
t
(n 1)t 6 n 6 1 1.6
n1 光
反射光1
C
2n2e
1 2
n11
D2n2e
1 2

大学物理第十七章波动光学(二)双缝干涉

大学物理第十七章波动光学(二)双缝干涉

的极限宽度:
b B
d
d B
b
光场的空间相干性:
*描述光源线宽度对干涉条纹的影响。 *反映扩展光源不同部分发光的独立性。
光源沿y轴方向扩展时,各点光源的各套干涉纹 发生非相干性叠加,条纹更加明亮,所以用狭 缝线光源
(c)光的非单色性对条纹可见度的影响
实际光源都发出非严格单色波,
I
条纹的移动 x D
d
(1)d,D一定时,若λ变化,则Δx将怎样变化?
(2) λ,D一定时,条纹间距Δx与d的关系如何?
(3)白光照射双缝: 零级明纹:白色 其余明纹:彩色光谱
高级次重叠。 S*
零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4)光源S的移动对条纹的影响
S沿x轴平移,条纹整体沿相反方向上下移动, 其余不变
I0
I0/2
L
P
可度以证有明关波系L列:长度2L与波长波宽列通过谱PO线点宽持度续时间 t


L c
干涉条纹可见度 V 1 Δ L
定义相干长度为能产生干涉条纹的最大光程差
V 1 Δ L
相干长度和相干时间越长, 光源的相干性越好,条纹 可见度越高。
相干长度: L 2
高等教育大学教学课件 大学物理
同学们好!
§17-2 双缝干涉
一、杨氏双缝实验
Thomas Young 1773--1829
英国医生、科学家托马斯.杨1801年 用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并首先测出太阳光的平均波长:
杨氏 570 nm
现代 555 nm
该实验对光的波动说的复苏起到关键 作用,在物理学史上占重要地位。
S沿y轴平移,条纹不动
思考: (1)条纹的定域

第十一章波动光学(1)—光程差分波面干涉

第十一章波动光学(1)—光程差分波面干涉

长波无线电波
红外线 760nm 短波无线电波
紫外线 400nm X射线
可见光

射线
波长 m 10 8
10 4
10 0
10 4
10 8
10 12
10 16
无线电波 3 10 4 m ~ 0 . 1cm 5 红外线 6 10 nm ~ 760nm 可见光 760 nm ~ 400 nm
求 此云母片的厚度是多少?
解 设云母片厚度为d。无云母片时,零级亮纹在屏上P点,
到达P点的两束光的光程差为零。加上云母片后,到达P 点的两光束的光程差为
(n 1)d
当 P 点为第七级明纹位置时
7
d 7 n 1 7 550 10 1.58 1
6
P
d
6.6 10 mm
第十一章 波动光学
11-1 11-2 光的相干性 光程 分波面干涉
11-3
分振幅干涉
11-4 光的衍射 4-0 第四章教学基本要求 11-5 衍射光栅 4-0 第四章教学基本要求 11-6 光的偏振 4-0 第四章教学基本要求
* 光学发展简史
十七世纪以前 几何光学

十七世纪后半叶
微粒说(牛顿) 机械波动说(惠更斯)
假定 1 0
2 0,则:

2 r2
n2
2

2 r1
s1
*
r1
n1
n1
P
s 2*
r2
n2


( n 2 r2 n 1 r1 )

2 r2
n2

2 r1
n1

2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知识点总结)contents•波动光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干涉理论与应用目录•衍射理论与应用•偏振光理论与应用•现代光学技术发展动态简介波动光学基本概念与原理01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横波性质,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描述光波的物理量包括振幅、频率、波长、波速等,其中波长和频率决定了光的颜色。

光波的传播遵循波动方程,可以通过解波动方程得到光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光波性质及描述方法干涉现象是指两列或多列光波在空间某些区域相遇时,相互叠加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产生干涉的条件包括: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常见的干涉现象有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等,可以通过干涉条纹的形状和间距等信息来推断光源和介质的性质。

干涉现象及其条件衍射现象及其分类衍射现象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衍射现象可以分为菲涅尔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两种类型,其中菲涅尔衍射适用于障碍物尺寸与波长相当或更小的情况,而夫琅禾费衍射适用于障碍物尺寸远大于波长的情况。

常见的衍射现象有单缝衍射、圆孔衍射等,可以通过衍射图案的形状和强度分布等信息来研究光波的传播规律和介质的性质。

偏振现象与双折射偏振现象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受到限制的现象。

根据振动方向的不同,光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类型,其中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

双折射现象是指某些晶体在特定方向上对光波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使得入射光波被分解成两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光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光学器件如偏振片、偏振棱镜等中有重要应用。

通过研究偏振现象和双折射现象,可以深入了解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开发新型光学器件和技术的可能性。

干涉理论与应用02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及结果分析实验原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基于光的波动性,通过双缝产生的相干光波在空间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光波通过双缝后会在屏幕上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条纹间距与光波长、双缝间距及屏幕到双缝的距离有关。

波动光学06迈克尔逊干涉仪

波动光学06迈克尔逊干涉仪

波动光学06迈克尔逊干涉仪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迈克尔逊干涉仪概述•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造与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理论基础•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结果分析•迈克尔逊干涉仪与其他测量仪器的比较•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科学研究与应用中的价值01迈克尔逊干涉仪概述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定义与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定义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分振幅干涉原理制作的干涉仪,它通过将待测光分成两束,分别经过反射镜反射后再重新叠加,从而实现干涉。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干涉现象是由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现象所决定的。

当两束光波的波前叠加时,会产生加强或减弱的光强分布,这种现象被称为干涉。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历史与发展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发明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由美国物理学家Albert Michelson在1881年发明的,它是光学干涉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发展随着光学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的发展,迈克尔逊干涉仪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迈克尔逊干涉仪在量子力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测量光子的动量和位置、测量原子的能级等。

量子力学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可用于测量光学表面的反射和透射系数、测量光学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等。

光学测量迈克尔逊干涉仪在量子通信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等。

量子通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应用场景02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造与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主要由两个平行的反射镜组成,一个反射镜固定不动,另一个反射镜可移动。

两个平行的反射镜通常使用激光或单色光源作为光源。

光源用于检测干涉图案。

探测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造与组成放置反射镜将两个反射镜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以确保光线可以在两个反射镜之间反射。

校准在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准确。

调整反射镜调整移动反射镜的位置,以改变光线的反射次数,并观察干涉图案的变化。

注意事项在调整反射镜时需要小心,避免反射镜被移动或损坏;同时需要注意仪器的清洁和维护,以确保测量准确。

波动光学实验:马赫-曾德干涉

波动光学实验:马赫-曾德干涉

波动光学实验:马赫-曾德干涉
简介
波动光学实验是光学领域的重要实验之一,其中马赫-曾德干涉是一种经典的干涉实验。

该实验利用干涉现象来研究光的波动特性,揭示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现象的精密性。

历史
马赫-曾德干涉是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阿尔贝特·阿布拉姆施和德意志实验研究师路德维希·玛迪暗的一系列干涉实验得名。

在这些实验中,他们展示了光的波动特性并研究了光的相互干涉。

实验原理
马赫-曾德干涉实验利用一束单色平行光通过干涉仪(通常是双缝干涉仪)进行干涉。

通过调节干涉仪中的光程差,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和变化。

根据干涉条纹的模式,可以推断出光的波长、相位等信息。

实验步骤
1.准备双缝干涉仪和单色光源。

2.调节双缝干涉仪的缝宽和间距,使之符合实验要求。

3.使光源射入双缝干涉仪,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

4.调节干涉仪的光程差,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5.记录干涉条纹的特征并进行分析。

实验应用
马赫-曾德干涉实验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光的波动特性,还可应用于光学测量、光学成像等领域。

干涉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激光技术、光学通信等现代科技领域。

结论
波动光学实验中的马赫-曾德干涉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这一实验可以深入了解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现象。

在现代光学和相关领域中,干涉技术的应用正日益广泛,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波动光学实验报告

波动光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波动光学的原理,掌握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2. 通过实验验证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波动光学是研究光的波动性质的科学,主要研究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以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本实验主要验证以下原理:1. 干涉现象: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叠加,形成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和两束光之间的距离有关。

2. 衍射现象:当光波通过一个障碍物或狭缝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和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有关。

3. 偏振现象:光波是一种横波,可以通过偏振片使光波的电矢量振动方向限定在一个平面内。

通过观察偏振光的变化,可以验证光的偏振现象。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激光器2. 双缝干涉装置3. 衍射光栅4. 偏振片5. 光屏6. 光具座7. 刻度尺8.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干涉实验(1)将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扩束镜,使其成为平行光。

(2)将平行光照射到双缝干涉装置上,调整双缝间距,使干涉条纹清晰可见。

(3)观察并记录干涉条纹的位置、间距和亮度。

2. 衍射实验(1)将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光栅,使光发生衍射。

(2)调整光栅角度,观察并记录衍射条纹的位置、间距和亮度。

3. 偏振实验(1)将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偏振片,使其成为偏振光。

(2)调整偏振片角度,观察并记录偏振光的变化。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干涉实验(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干涉条纹的间距。

(2)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光的波长,验证干涉现象。

2. 衍射实验(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衍射条纹的间距。

(2)根据衍射条纹的间距和光栅的尺寸,验证衍射现象。

3. 偏振实验(1)根据实验数据,观察偏振光的变化。

(2)根据偏振光的变化,验证光的偏振现象。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干涉实验,验证了光的干涉现象,加深了对波动光学原理的理解。

2. 通过衍射实验,验证了光的衍射现象,加深了对波动光学原理的理解。

波动光学第2讲 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牛顿环 PPT课件

波动光学第2讲 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牛顿环 PPT课件

由于单色光在劈尖上下两
个表面后形成①、②两束反射
光,满足光的干涉条件,由薄

膜干涉公式:
很小, cos r 1,n1 n2 n3


2nd
k


2

k (k 1,2)
(2k 1) (k 0,1,2)
2
n
加强 减弱
18
讨论
① 棱边处
dk=0,光程差为
dk

说明工件表面是凹还是凸?
并证明深度可用下式求的。
h b
a2
a
b 23
ba h
a
b
d k 1
dk h
解: 干涉条纹弯曲说明工件表面不平,
因为k 级干涉条纹各点都相应于同一气隙厚度,
如果条纹向劈尖棱的一方弯曲,由式
2d (2k 1)
2
2
说明该处气隙厚度有了增加,可判断该处为下凹
互减弱(加强),两者是互补的.
11
4、镀膜技术
在光学器件中,由于表面上的反射与透 射,在器件表面要镀膜,来改变反射与透射光 的比例。可有增透膜,增反膜。
例如:较高级的照相机的镜头由 6 个透镜组成, 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反射造成的光能损失可达 45%~90%。为增强透光,要镀增透膜,或减反膜。 复杂的光学镜头采用增透膜可使光通量增加 10 倍。
由于同一条纹下的空 气薄膜厚度相同,当待测 平面上出现沟槽时条纹向 左弯曲。
光学平板玻璃

待测平面
22
例3
利用空气劈尖的等厚干涉条纹可以检测工件表 面存在的极小的凹凸不平。
在经过精密加工的工件表面上放一光学平面玻 璃,使其间形成空气劈尖,用单色光垂直照射玻璃 表面

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波动光学是大学物理中的重要部分,它主要研究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本文将从光的波动性质入手,探讨光的干涉与衍射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实验和应用。

一、光的波动性质在大学物理中,我们学习到光既可以被看作是粒子,又可以被看作是波动。

光的波动性质表现在它的传播过程中,比如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

对于波动光学来说,最重要的性质是干涉与衍射。

二、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指的是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有两种主要类型:射频中心干涉和干涉条纹。

光的干涉可以用杨氏双缝实验进行说明。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光通过一个狭缝后,再通过两个互相平行的狭缝。

当光通过双缝后,会出现干涉现象,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三、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指的是光通过一个遮挡缝隙或物体边缘时产生的弯曲现象。

衍射可以用夫琅禾费衍射实验进行说明。

在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光通过一个狭缝后,衍射到一个屏幕上。

屏幕上出现一系列从中心扩散的亮暗交替的衍射条纹。

四、干涉与衍射的应用干涉与衍射现象不仅仅是物理实验的现象,还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光学仪器中,干涉仪常用于测量光的波长和折射率。

干涉仪还可以用于光的分光和干涉图样的观察。

另外,衍射也有很多实际应用,比如衍射光栅可以用于光谱仪和激光衍射,而衍射现象也与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等相关。

五、总结波动光学中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是大学物理中的重要内容。

光的干涉指的是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产生的干涉现象,而光的衍射指的是光通过一个遮挡缝隙或物体边缘时产生的弯曲现象。

干涉与衍射现象不仅仅是实验现象,还有广泛的应用。

在光学仪器和其他领域中,干涉与衍射的原理被应用于测量、观察和研究等方面,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光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是大学物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干涉与衍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波动性质,也能够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掘干涉与衍射的潜力,为光学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波动光学 (光学一)

波动光学 (光学一)

2.薄膜干涉
光照射到薄膜上时,从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 别反射出来,形成两列相干光,产生了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现象在技术中有重要应用。
干涉法检 测表面平 整度
如果被测表面是平的,那么产生的干涉条纹就 是平行的;如果被测表面某些地方不平,产生的干涉 条纹就要发生弯曲:还可以了解被测表面的不平情况。 这种测量的精度可达10-6cm。
干涉定义及其条件总结
• 如果两波频率相等,在观察时间内波动不 中断,而且在相遇处振动方向几乎沿同一 直线。那么,它们叠加后产生的合振动可 能在有些地方加强,有些地方减弱,这一 强度按空间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为干涉。
光程与光程差
一.光程 设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为 光在折射率为n的媒质中的传播速度
n1r1 )

(01
02 )

2


(01
02 )
(n2r2 n1r1)
假设S1和S2的位相差不随时间改变,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02 ) 0


2


(01
02 )
由于在某一点两振动的光程差δ基本上由空间位置所
决定,与时间无关,所以两振动在P点其位相差与时
干涉现象是波的主要特征之一。光如果是 一种波,我们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将两片刀片合
在一起,在玻璃片的 墨汁涂层上划出有很 小间隙(约0.1mm)的 双缝。按图15-10所 示的方法,使激光束 通过自制的双缝,观 察光屏上出现的象。
屏上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1.光的干涉 由两束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在空间相
由折射率定义 n c v
光程:光在某一媒质中走过的几何 路程 r与该媒质折射率 n的乘积 nr

大学物理第14章 光的干涉

大学物理第14章 光的干涉

---------------------------------------------------------------最新资料推荐------------------------------------------------------大学物理第14章光的干涉第五篇波动光学前言 1 1 、什么是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规律的学科。

其可分为: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

几何光学: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研究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波动光学:以光的波动性质为基础,研究光的传播及规律。

量子光学:以光的粒子性为基础,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规律。

2 2 、光学的发展 17 、 18 世纪有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

但占统治地位的是微粒说。

19 世纪初波动光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托马斯杨和菲涅耳起了决定作用。

从 1801 年英国的托马斯斯杨首先用实验证实了太阳光的干涉,光的波动学说逐步确立。

十九世纪下半叶,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指出,光是电磁波中波长1 / 19在 0.4 --m m 的电磁波。

实验还表明引起人的视觉的只是电磁波中的电矢量 E E 。

19 世纪未二十世纪初,进入量子光学时期由于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使光的波动理论出现困难。

1905 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学说, 1924 年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学说。

光具有波粒二重性。

14- - 1 光的相干性凡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按发光的激发方式光源可分为热光源-利用内能发光,如白炽灯、碳火、太阳等。

冷光源-利用化学能、电能、光能发光,如萤火、磷火、辉光等。

作为光学光源的是热光源。

一 . 光源-E 1 )/h E 1 E 2 能级跃迁辐射波列波列长、光源的发光机理光源的最基本发光单元是分子、原子. 在热光源中,大量分子和原子在热能的激发下处于高能量的激发态,当它从激发态返回到较低能量状态时,就把多余的能量以光波的形式辐射出来,这便是热光源的发光= (E 2 -E 1 )/h E 1 E 2 能级跃迁辐射普通光源:自发辐射独立( 不同原子发的光) 独立( 同一原子先后发的光) 发光的随机性发光的间隙性波列波列长---------------------------------------------------------------最新资料推荐------------------------------------------------------3 / 19 秒可见光频率范围 2 、光的颜色和光谱 Hz .可见光波长范围 0A 76003900 ~可见光颜色对照 红 紫 ~单色光 只含单一波长的光。

波动光学中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波动光学中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波动光学中的干涉与衍射现象光既是粒子也是波动,这是波粒二象性的基本特征,而波动光学正是研究光的波动性质的一个分支。

在波动光学中,干涉与衍射是两个重要的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的叠加产生的现象。

干涉现象最早由托马斯·杨发现,也被称为杨氏实验。

在杨氏实验中,一束单色光通过一个狭缝形成波的切割,然后被另外一个狭缝或者面阵状物体引导,使光通过后再次形成波的重合,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些条纹的出现是由于两束光波在同一位置相遇时,会发生干涉,导致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干涉现象的产生可以通过数学上的叠加原理来解释。

当两束波相位相同且振幅相等时,波会发生构成干涉的相长干涉。

相长干涉时,两束波的波峰和波谷重合,从而使光的强度增强。

相反,当两束波的相位相差180度且振幅相等时,波会发生相消干涉。

相消干涉时,两束波的波峰和波谷相互抵消,从而使光的强度减弱。

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大小与波长相接近的孔或者细缝时产生的弯曲现象。

衍射是波动光学的又一个重要现象,由法国科学家奥古斯丁·菲涅尔在19世纪初发现。

在衍射现象中,光波通过一个孔或细缝时,波会在孔或细缝边缘弯曲并向四周扩散,形成一系列交替明暗的衍射斑。

这些衍射斑的出现是由于光波在通过孔或细缝时被其边缘限制,无法按直线传播而发生弯曲。

衍射现象的产生可以通过菲涅尔衍射公式来解释。

根据该公式,衍射斑的强度与衍射屏的形状和大小、波长以及观察点和光源的距离有关。

当衍射屏的孔或细缝越小、孔或细缝与观察点的距离越近、光源的波长越长时,衍射斑的大小和强度越大。

干涉与衍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干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元件的制造和检测中。

利用干涉的相长和相消现象,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例如激光干涉仪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振动。

另外,干涉还在光学显微镜和光学干涉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衍射现象则被广泛应用于光栅、光学记录和光学信息存储中。

光栅是由许多平行的狭缝或槽组成的光学元件,通过衍射现象可以将光波分离成不同的波长,从而实现光谱分析。

波动光学06迈克尔逊干涉仪

波动光学06迈克尔逊干涉仪
影响;
2. 操作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避免损坏光学元件;
3. 记录数据时要准确、详细 。
数据记录与处理方法
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干涉条 纹和相关数据,如条纹间距、移 动速度等。
数据处理方法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 处理,如计算条纹间距的变化率 、分析干涉现象的规律等。
03
干涉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干涉应用
迈克尔逊干涉仪在光学测量、物理实验、精密计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 如,可以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微小的长度变化、研究光学薄膜的厚度和折 射率等。
02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原理与操 作
实验原理及步骤
干涉现象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空间某一点叠加时,光波的振幅相 加,光强则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当两束光波的相位差是 2nπ(n为整数)时,光强最大。
环境因素对干涉影响分析
温度变化对干涉影响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空气密度的变化, 从而影响光波的传播速度和干涉条纹 的位置。因此,在实验中需要保持环 境的温度稳定。
空气扰动对干涉影响
空气中的微小扰动会导致光波的相位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干涉条纹的清晰 度和位置。因此,在实验中需要尽量 减少空气的扰动。
04
军事领域
迈克尔逊干涉仪可以用于测量光学武器和传感器的性能参数,未来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 展,迈克尔逊干涉仪将在军事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性和可靠性。
未来应用领域拓展方向预测
生物医学领域
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光学显微镜 等。未来,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迈克尔逊干涉仪将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

大学物理之波动光学讲解

大学物理之波动光学讲解
应用领域
晶体衍射在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通过X射线晶体 衍射可以确定物质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等信息。
04
傅里叶光学基础知识
傅里叶变换在波动光学中应用
描述光波传播
通过傅里叶变换,可以将光波分 解为不同频率的平面波分量,从 而更直观地描述光波在空间中的
传播。
分析光学系统
利用傅里叶变换,可以对光学系统 的传递函数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光 学系统对光波的传播和变换特性。
04
振幅、频率与相位关系
对于同一光源发出的光波,其 频率相同,但振幅和相位可能 不同。当两束或多束光波叠加 时,它们的振幅和相位会影响 干涉条纹的分布和明暗程度。
偏振现象及偏振光类型
偏振现象
光波在传播过程中,其振动方向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叫做偏振。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 振现象。
偏振光类型
根据光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的关系,可将偏振光分为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其中,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圆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成螺旋状 ;椭圆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成椭圆形。
偏振光的产生与检测
偏振光可以通过反射、折射或特定晶体等产生。检测偏振光的方法包括使用偏振片、尼科 耳棱镜等。
02
干涉现象与原理
双缝干涉实验及结果分析
03
实验装置与步骤
结果分析
干涉条件
使用激光作为光源,通过双缝装置,在屏 幕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双缝干涉实验结果表明光具有波动性,明 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是光波叠加的结果。
空间频率域与时间频率域的联系
光波作为一种电磁波,其空间频率和时间频率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在波动光学中,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将光 波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或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从而揭示光波在不同域中的传播和变换特性。

波动光学_精品文档

波动光学_精品文档

波动光学第一节 光的干涉一、光波的相干叠加1、光波叠加原理:每一点的光矢量等于各列波单独传播时在该点的光矢量的矢量和。

2、光波与机械波相干性比较:(1)相同点:相干条件、光强分布。

(2)不同点:发光机制不同。

3、从普通光获得相干光的方法:(1)分波阵面法:将同一波面上不同部分作为相干光源。

(2)分振幅法:将透明薄膜两个面的反射(透射)光作为相干光源。

4、光程与光程差:(1)光程:即等效真空程:Δ=几何路程×介质折射率。

(2)光程差:即等效真空程之差。

5、光程差引起的相位差:Δφ=φ2-φ1+λ∆∏2,Δ为光程差,λ为真空中波长。

(1)Δφ=2k ∏时,为明纹。

(2)Δφ=(2k+1)∏时,为暗纹。

6、常见情况:(1)真空中加入厚d 的介质,增加(n-1)d 光程。

(2)光由光疏介质射到光密介质界面上反射时附加λ/2光程。

(3)薄透镜不引起附加光程。

二、分波面两束光的干涉1、杨氏双缝实验:(1)Δ=±k λ时,(k=0,1,2,3……)为明纹。

Δ=±(2k-1)2λ时,(k=1,2,3……)为暗纹。

(2)x=λdD k ±时,为明纹。

x=2)12(λd D k -±时,为暗纹。

(k=0,1,2,……) (3)条纹形态:平行于缝的等亮度、等间距、明暗相间条纹。

(4)条纹亮度:Imax=4I1,Imin=0.(5)条纹宽度:λdD x =∆. 2、其他分波阵面干涉:菲涅耳双棱镜、菲涅耳双面镜。

三、分振幅干涉1、薄膜干涉:2sin 222122λ+-=i n n e Δ反(2λ项:涉及反射,考虑有无半波损失) 透Δi n n e 22122sin 2-=(无2λ项) 讨论:(1)反Δ/透Δ=k λ时,(k=1,2,3……)为明纹,(2k+1)2λ时,(k=0,1,2……)为暗纹。

(2)等倾干涉:e 一定,Δ随入射角i 变化。

(3)等厚干涉:i 一定,Δ随薄膜厚度e 变化。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光的干涉18-03 分振幅干涉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光的干涉18-03  分振幅干涉
S1
S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显然 中央明纹
(即等光程点) 下移
S
r1
r2
14
18.3 分振幅干涉
第18章 波的干涉
例: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波长 =5500Å 的单色平行 光垂直入射到缝间距a =210-4m 的双缝上,屏到双 缝的距离 D = 2m. 求:1)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 10 级明纹中心的间距; 2)用一厚度为 e = 6.6 106 m 、折射率为 n = 1.58 的玻璃片覆盖一缝后,零 级明纹将移到原来的第几级明纹处 ? 解:1) x 20D a 0.11m 2)覆盖玻璃后,零级明纹应满足: r2 (n 1)e r1 0 设不盖玻璃片时,此点为第 k 级明纹,则应有:
1

2
L 3
P

E 5
2
e

24
2n2 e cos r
2
2
n1
4
2 1
δ一般用入射角表示。
反射光的光程差: 反 2e n n sin i
2 2
2
18.3 分振幅干涉
第18章 波的干涉
2 2 2 1 2
反射光的光程差: 反 2e n n si n i

1)
反 2en 2

2
n1 n2 n1

2) 当
n3 n2 n1
反 2en2
n1 n2 n3
28
18.3 分振幅干涉
关于薄膜厚度的要求:
如果薄膜太薄,则 e 都是相干减弱的暗条纹。
第18章 波的干涉

2


2
如果薄膜太厚,从薄膜上下两个表面反 射的来自同一个光波列的两个分波列,在空 中不能相遇,就不能产生干涉现象。 一般要求:薄膜厚度与波 列的长度在一个数量级, 约为几十个微米 ~ 几百个 微米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四、光也是电磁波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400 nm~ 760 nm
电磁波谱
§14.1
光源的发光机制 相干光
几何光学 经典光学 光学 近代光学 光的干涉条件: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波动光学
一、普通光源 能级跃迁辐射 E2 ν = (E2-E1)/h E1
波列
原子中一次量 子跃迁的持续 发光时间的数 量级为10-8s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
第一部分:干涉 §14.0 电磁波 §14.1 相干光 §14.2 光波的干涉 光程 杨氏双缝干涉 §14.3 薄膜干涉 §14.4 迈克耳逊干涉仪
§14.0 电磁波 一、电磁波的产生 接通K1,则 ε − L 断开K1,接通K2,则
di q = dt c
2 di q d q q −L = −L 2 = dt c dt c 2 d q q + =0 2 dt Lc
D x = ± (2k − 1) λ 2d
D
D Δx = λ d
3、条纹特点:
(1) 一系列平行的明暗相间的直条纹; (2) 条纹的级次中间低,两边高; Δx =
4、讨论
D λ d
(1) 减小d或者增大D,则条纹间隔变大; (2) 将光源改成白光,干涉条纹分布为:中 央为白色条纹,往两边,根据紫=>红依次排 开; (3) 将装置放入水中,条纹变化为:间距变 小,往中间集中;
1
干涉加强:
2 2 2
δ = 2e n − n′ sin i +
2
λ
2
= kλ
k = 1,2,
干涉减弱:
2 2 2
δ = 2e n − n′ sin i +
k = 0,1,2,
λ
2
= (2k + 1)
λ
2
三 、干涉条纹特点 (1)干涉条纹是 一系列明暗相 间的同心圆 环;
r = f ⋅ tg i
r
1
M
E 解 由于在原来光程差上多(少)了半个波长,所以P点处为暗条纹.
§14.3
薄膜干涉
蝉翅在阳光下 蜻蜓翅膀在阳光下
白光下的油膜
肥皂泡
§14.3
薄膜干涉(一)-等倾干涉
一、干涉的光程差
考虑到半波损失: 光束1、2的光程差为 λ δ = n( AB + BC ) − n′ AD + 2
2ne λ = − 2en′ tan r sin i + cos r 2
d
O
Δϕ -4π -2π 0 2π 4π
k x
+2 x2 +1 x1
Δϕ 4π 2π
sinθ 2λ /d
λ /d
0
S*
S1 * S2 *
0
0
I
0
-1 x -1 -2 x -2
-2π
-λ /d -2λ /d
-4π
杨氏双缝实验
二、菲涅耳双面镜实验 S • r S1 • d • S2 说明 x

r cosϕ
故正负10级明纹的间距为
D x = ± k λ , k = 0,1, 2… d D Δx = 2 × 10 λ = 0.11m d
e
(2)零级明纹移到P点,故光程差为零,即
r2 = r1 − e + ne
而原来没加云母时,P处为明纹 ,则
r1
r2
•P
r2 − r1 = k λ
连立两式,可得
( n − 1) e ≈ 7 k=
则有 则入射角i↓,相邻两圆环半径差ΔR ↑,此时环越靠近中心, 故干涉条纹内疏外密。
(5)透射光干涉条纹与反射光干涉条纹明暗互补。 P

E
波列长L = τ c
普通光源发光的特点之一:
间歇性:各原子发光是断断续续的,平均发光时间τ 约为 10-8秒,所发出的是一段长为 L =cτ 的光波列。 随机性:每次发光是随机的,所发出各波列的振动方向和 振动初相位都不相同。
不同原子发的光波列 相互独立 同一原子先后发的光波列相互独立
激光光源是相干光源
二、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从普通光源中获得相干光的原则: 从一个原子一次发光中获得 先分光 然后再相遇
S
S1 S2
分波振面法:如双缝杨 氏干涉 分振幅法: 薄膜干涉
相 遇 区
分束装置 分束 薄膜 1 2
§14.2-1 光波的叠加
E1 = E10 cos(ω t + ϕ 1 ) E 2 = E 20 cos(ω t + ϕ 2 )
· ·
P r2
·
§14.2-2 光程 一、光程、光程差 (1)在真空中 a、b两点间的相位差
真空
rb ra
d a b O
Δϕ = ϕb − ϕa =

λ
( rb − ra ) =
n

λ
d
rb ra
d a b
(2)折射率n的介质中 a、b两点间的相位差
Δϕ = ϕb − ϕ a =

λn
( rb − ra ) =
∂B ∂t
∂D ∂t
E
磁场 电场 电场 磁场
H
偶极天线
三、平面简谐电磁波的性质 (1)电磁波是横波 E ⊥ k H (2)电矢量与磁矢量垂直
E ⊥k k
E⊥H
(3)电矢量与磁矢量同频率、同相位
H z z E = E0 cosω (t − ) H = H 0 cosω (t − ) u u (4)E和H的振幅成比例 ε 0ε r E0 = μ0 μr H 0
i i
P
f
i n n>n n
·i
A D C B
S′ S
i
e
i
用扩展光源 照明,观察 等倾干涉条 纹更有利。
r
e
n′
n > n′
n′
结果: 强度非相干叠加, 干涉条纹更明亮
(2)越靠近中心,条纹的级次越高,既级次内高外低; 在中心处,入射角为0,级次也最高,此时光程差为δ 若δ 若δ
2 λ λ 2 2 2 δ = 2e n − n′ sin i + = (2k + 1) 2 2
O
ϕ
L
(1) 调节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ϕ ,可改变S1和S2间距,从而改变屏幕上干 涉条纹的疏密程度.
(2) ϕ 必须很小,否则干涉条纹过密,将观察不到明显的干涉现象.
三、劳埃镜实验
x
S •
S′ •
•O 半波损失
O
接触处, 屏上O 点出现暗条纹
半波损失: 光波从折射率小的光疏介质向折射率大的光密 介质入射时,反射光要产生数值为 π 的相位突 变.这相当于反射光波多走了(或少走了)半个 波长.

P
A′
§14.2-3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一、杨氏干涉实验
单色光入射
d >>λ,D >> d
x
S1
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 S2
D
杨(T.Young) 在1801 年首先发现光 的干涉现象, 并首次测量了 光波的波长。
x
p
S1
S*
r1
d S2
θ
x
θ
r2
O
I
δ C
D
光程差:δ = r2 − r1 ≈ d sin θ
· ·
P r2
·
E = E + E + 2 E10 E 20 cos Δϕ
2 0 2 10 2 20
相消干涉(暗) ϕ Δ
此时光强最小,
I = I1 + I 2 + 2 I1 I 2 cosΔϕ
最小强为:
r1 S1 S2
= ± (2k + 1)π
I = I max = I1 + I 2 − 2 I1 I 2
2ne λ − 2en′ tan r sin i + δ= cos r 2 2ne 2en sin 2 r λ δ= − + cos r cos r 2
利用
n′ sin i = n sin r
2 λ 2 2 2 = 2e n − n′ sin i + 2
= 2ne cos r +
λ
二 、干涉条件
(5)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在真空中
u=
1
1
ε 0ε r μ 0 μ r
m ⋅ s −1= −7
c=
1
ε 0 μ0
=
8.8542 ×10
−12
× 4π × 10
2.9979 × 108 m ⋅ s −1
c 介质折射率 n = = ε r μr u 1 1 2 (6)电磁波能量密度
w= ε E + μ H 2 2
例题1:波长为5500 Α的单色光照在相距d=2x10-4m的 双缝上,屏到双缝的距离为D=2m,试求 (1)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 第10级明纹中间的间距? (2)用一厚度为e=6.6x10-6m、折射率为n=1.58的云母 片覆盖上面一条缝后,零级明纹将移到原来第几级明 e 纹处? 1
r
•P
r2
解: (1)明纹的距离公式为:
2π 2π Δφ = (光程差) δ =
λ
λ
x 例:
ϕS = ϕS
2
1
S1 d S2 d
r1 r2
P
δ = ( r2 − d ) − r1 + nd = r2 − r1 + ( n − 1) d
D
二、使用透镜不会产生附加光程差
a b c
透镜的等光程性 物点到象点各光线 之间的光程差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