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的直观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情感态度。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积累和传承的过程。
2.选择一个古代中国的发明或发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份PPT,展示该发明或发现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传播情况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每组10分钟汇报时间。
"这个作业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让你们更深入地挖掘古代发明和发现的历史价值。"
3.完成课后习题第1、2、3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论证能力。
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原因、条件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和论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运用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和影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片展示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些重要发明吗?这些发明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起来探索这些发明背后的故事。"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发明的了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其历史背景、发明过程及传播情况。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3.8名师教案1—《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一、设计思路【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教材地位】《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课内容,本课教材主要从四大发明、算术、历法、农学和医学等几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古代中国的科技突出成就。
这些成就一方面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几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即古代中国科技遥遥领先的原因和在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什么?现代中国应如何迅速发展科技振兴民族,留下思考引发学生的共鸣。
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后启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历史学科素质尚不具备,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本节知识学生自认为是是耳熟能详的,较为熟悉的内容。
但是怎样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的思考从感性了解走向理性思考,认识影响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因素这个难题。
同时本课内容涉及的学科领域和层面较为广泛,学生整合认识起来略有欠缺,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相关知识开展探究活动,并适当补充知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教学演示,增加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进行理性的探究打下基础。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四大发明;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在中西产生命运差异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原因和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对比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探究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发展的不同命运;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形成对中国古代科技初步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操。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Word版含解析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中国古代实用科技长期世界领先的原因史料导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
造纸技术的改革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取得、经皇帝下令推广的。
张骞、班超、甘英等探险家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交流,都是由朝廷组织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各朝代都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修道路、开运河、设驿站。
全国四通八达,不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而且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互动探究(1)据史料,归纳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
(2)举例说明,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对古代科技发展的作用。
(3)综合上述史料,分析科技发展需要的一般条件。
名师精讲(1)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古代中国的生产力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2)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古代中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政府的管理之下,政治局面相对安定,这也有利于科技的繁荣与进步。
(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古代中国的封建政府长期重视教育,特别是科举制的长期实行,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封建政府为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长治久安,非常注重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促进了科技进步。
(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同外来文明不断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的融合,并在融合的基础上有重大的创新,有利于科技的进步。
【例题1】贾思勰在《齐民要术·自序》中说:“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及老成,验之成事。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的农书()A.是先进生产经验积累和总结的产物B.是科学家深入钻研农学理论的产物C.是封建政府重视小农经济的结果D.是中外生产经验相互融合的结果题目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理解历史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强调古代科技发明与发现的价值和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树立科技创新的价值观。
此外,我还将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古代科技发明与发现,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2.掌握古代中国在天文、数学、医学等领域的代表性成就。
3.学会分析古代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的影响。
4.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古代科技成果,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提高课堂趣味性。
3.创设情境,让学生“穿越”到古代,体验古代科技发明与发现的过程,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提高课堂参与度。
4.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代科技成果的产生、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创新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
二、学情分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完美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程目标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一、四大发明(一)成就1.造纸术(1)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纸。
(2)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蔡侯纸”。
2.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隋唐出现。
宋代是黄金时代,已经使用彩色套印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
(2)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
3.火药(1)中国古代练丹家发明;(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3)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2)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二)评价四大发明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衰落。
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打开了世界市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单元优秀教学案例: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节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引导学生尊重历史、继承传统、创新发展。同时,提高学生对科技伦理、社会责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
2.讲述一个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4.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详细讲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分析古代中国在数学、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2.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本节课运用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本质和价值。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本节课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在终结性评价中,采用笔试、实践操作等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撰写总结报告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3.总结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学案例: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的深度。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总结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重要发明和发现,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4.强调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创设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起源、发展、传播和影响。
2.讲述其他重要科技成果,如天文、数学、医药等方面的成就。
3.分析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探讨其特点和不足。
4.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科技发展的联系和区别。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以及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问题导向: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辨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自我反思能力。
5.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探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起源、发展、传播和影响,以及其他重要科技成果,如天文、数学、医药等方面的成就。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 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课前导学目标:了解古代中国的一些发明和发现1.请列举出你知道的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
2.你认为这些发明和发现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和贡献?课堂探究知识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1. 印刷术古代印刷术分为两大体系,分别是木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其中,木版印刷是中国古代早期的印刷方式。
它有着独特的制版方法、印刷技术和材料使用。
而活字印刷则是中国古代后期的一种印刷方式,在宋元时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课堂讨论:1.木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区别是什么?2.你觉得印刷术对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学术交流有何影响?2. 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伟大发明,它是人类历史上指导航海最主要的工具。
在我国东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关于指南针的记载。
时至今日,指南针仍是航海和探险的必备工具。
课堂讨论:1.你知道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吗?2.指南针对于古代的航海和探险有什么重要作用?3. 火药“火药”或称“火铳”,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项技术可以追溯到唐代。
火药的发明,对于武器的发展、卫国戍边、火炮制造,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
课堂讨论:1.你知道火药的成分和制作方法吗?2.火药的发明对于古代中国有哪些影响?课后作业1.请思考,古代中国有哪些其他重要的发明和发现?为什么它们能够在古代中国出现?2.请回答,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中国的一些重要的发明和发现,这些发明和发现对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巨大,也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的世界中,我们也要学习古人的精神,积极探寻科技创新,为推动人类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等基础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发展会带来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
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意识。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情感与价值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让学生总结我国古代科技思想,得出缺乏理论概括的结论,并深思近代中国的落后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2、难点:分析科技发展的影响3、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多媒体手段三、【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你觉得我国古代的哪些科技发明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导入』:师:中国曾经在科学技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对我国的政治、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其他国家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成就是四大发明。
『新授』:师: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通过课件,以展览的形式一一展出。
师:首先来学习造纸术,提问我国古代在没有纸之前,用什么来记录事件?生:龟甲、兽骨、竹木简、布帛(向学生出示图片)师:问学生这些文字载体的缺点分别是什么?生:价格昂贵;不宜携带师:所以纸的发明就提上了日程,在西汉前期,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向学生出示图片)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造纸术的国家,但明显有缺陷,问有什么缺陷?生:纸质粗糙,不便于书写。
师:看来同学们的观察非常细腻。
这样的问题直到东汉才得以解决(向学生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两汉纸的区别)。
生:东汉纸要细腻一些,有利于书写。
师:回答正确,东汉纸就是我们熟知的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向学生展示史料和制作过程),引出后人将之称为“蔡侯纸”,到魏晋南北朝时纸质提高,并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师:中国既然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那么西方改变牛皮这样书写材料的历史又是什么时候呢?我们来了解一下造纸术的传播,让学生总结,其传播过程。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考点要求】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考点落实】一、造纸术:1.书写材料的演变:①秦汉时期:竹木简牍和丝织品;②西汉:可能发明书写用纸;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新的书写材料——蔡侯纸;2.意义: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
二、指南针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①战国——司南;②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2.指南针的传播: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1)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①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火药的应用:(1)唐末,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
(2)宋元时期广泛应用。
2.影响: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⑵不仅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而且成了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同时也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四、印刷术的进步1.印刷术的进步:⑴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⑵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泥活字)。
活字印刷术意义: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2.印刷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1)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14世纪末欧洲出现了木版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而制成的金属活字,用以印刷书籍。
(2)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四大发明对西方(欧洲)文明进程的影响:1.造纸术使纸张很快代替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2.火药推动了欧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3.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4.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人教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了解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
了解、认识科学领域中的其他相关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1、分类归纳古代科技成就2、分析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3、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于世界的原因4、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本课为复习课,针对学生对本课知识记忆不牢的现象,设计复习时首先以知识识记为内容。
识记部分通过分类识记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快速的记忆掌握基础知识。
根据高考的要求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开始对古代科技的现象进行分析,掌握基本的分析归纳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教学设计教学导入通过PPT中的考纲和课标目标导入本课进行复习教学过程一、历史知识再现古代科技的分类:合作探究一:请同学根据古代科技的不同领域归纳各个时期我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合作探究二:请同学们分析归纳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一、归纳总结合作探究三:请同学们分析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合作探究四: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合作探究:16世纪后,中国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西方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三、学以致用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3.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第8课古代中国的创造和发现【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①理解中国四大创造、数学、天文学、历法、农学和医药学的开展历程,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开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②比照中国四大创造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考虑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③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自主考虑,推论中国四大创造产生的便利,在老师引导下理解中国古代创造对世界文明的奉献;②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在数学、天文学和农学上的成就,在老师引导下讨论中国古代的科技构造,并分析其原因;③学生通过比照东西方在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联络所学知识,讨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而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通过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在长期理论中积累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宏大奉献,萌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②学生通过讨论中国科技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树立科学精神,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立、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奉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1〕古代科技开展主要成就〔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学难点】〔1〕分析科技开展的原因〔2〕对于数学、天文学和历法根底知识的掌握【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课件展示本课课题〕问题情境1:说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家最为熟悉的是什么?学生答复:……〔主要找到关于四大创造的答复〕问题:那为什么大家对于四大创造会最为熟悉呢?〔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提问所询问的本质内容,即“四大创造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答复:……〔利用课件中四大创造传播的道路和课本学思之窗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答复对中国的影响推及到对世界的影响: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开展〔1〕火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开展,骑士阶层衰弱,封建制度逐渐瓦解〔2〕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为近代欧洲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创造可能,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3〕欧洲人借鉴了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强国地位及其贡献;3.分析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的相互影响与交流。
二、课前准备1.课本《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八章;2.视频资料《大国之殇》;3.课堂活动准备:制作古代科技发明卡片、制作电子板报等。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导入(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代铁器、瓷器、中国结等物品,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的智慧和技能为何能够造出这样的优秀的文化和科技产品?导出本课主题。
2. 学习(40分钟)(1)造纸术1.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大国之殇》来了解造纸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造纸术的发明对于古代中国技术、文化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影响。
(2)指南针1.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大国之殇》来了解指南针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指南针的发明对于古代航海事业、军事、国际贸易的影响。
(3)火药1.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大国之殇》来了解火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火药的发明对于古代军事、文化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影响。
(4)印刷术1.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大国之殇》来了解印刷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印刷术的发明对于古代文化发展和传播以及世界文明的影响。
3. 活动(30分钟)1.学生分组,制作古代科技发明卡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发明;2.学生分组,制作电子板报,了解中外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4. 练习(15分钟)做相关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视频资料、活动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对各方面的影响,启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科技产品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同时,本课还让学生通过制作卡片和电子板报等活动方式,从中深入展开对古代科技发明与报告制作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实现知识的应用与扩展,并在具体的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高二上册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设计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背景分析【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科技的基础知识及发展演变的过程;➢掌握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史,分析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习题检测,让学生掌握古代科技的基本成就;➢通过教师展示文献材料,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古代中国科技长期世界领先的原因和古代科技在内容上的特点,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基本学科素养。
➢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史实,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同时也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坚定科学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依据:古代中国以四大发明为首的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西方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决方式:以教师展示材料为主,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2.难点:中国古代科技特别是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依据: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源探索,力求以史为鉴,追求民族复兴。
解决方式: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材料解读,课堂合作、讨论、探究,师生共同完成。
【学情学法】对于四大文明为主的中国古代科技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涉及,大多数学生对此四大发明有所了解,但学生的阅读面较窄,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亟待提高。
情感价值的升华需要激发。
高中阶段学习重点侧重在于:以以课标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宗旨,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对教材进行取舍,依托历史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认识科技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自觉形成科学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识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古代数学、天文、农业、医学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2.在识记上述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以四大发明为例分析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法指导1.可以运用归纳法记忆四大发明的内容及影响,运用中外比较法来加深对古代科技特点的认识。
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但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造应社会发展需要时,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表现,四大发明的应用及它们向世界的传播所带来的影响。
2.难点:中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其中第1课讲授“四大发明”,第2课时讲授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和医学。
【教学方法】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有机引入问题:引导学生观察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关四大发明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本图片选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她展示了中国哪一伟大的发明?对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你还知道哪些?引入:教师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一、阅读第一目“四大发明”(注意“前言”和“历史纵横”部分),完成下表:3组学生板演预测四大发明发明背景出现时期成就与影响改进造纸术1.竹简、牛骨、布帛等书写材料的缺陷;2.汉代教育的发展。
1.西汉出现早期的纸;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1.魏晋南北朝:技术进步,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2.唐宋:竹纸、皮纸为主;唐末:8世纪末,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活字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存在缺陷;2.彩色套印技术的使用。
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即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火药道教的发展(炼丹)古代1.唐末: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突火枪、火箭、火炮;2.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3.火药的使用,改变了单纯依靠大刀、长矛和弓箭作战的局面,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
指南针1.战国:发明“司南”2.战争与航海的需要。
古代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它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特别提示:什么是传统科学(古典科学)?什么是近代科学?传统科学建立在直接的观察和思辨性的猜测以及形成逻辑的演绎基础之上,基本属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近代科学是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到系统的科学理论。
它是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的实验科学,并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使科学知识日益精确化;同时发展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归纳推理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确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科学定律。
二、阅读教材第二、三、四、五目,完成下列表格。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览表2组学生板演预测项目发明朝代·人物意义其它天文成就天象观测日食记录商朝世界最早日食记录形成完整的天文学体系,天象观测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星表对彗星记录春秋早于欧洲千年哈雷彗星的记录春秋早欧670年太阳黑子的记录西汉早欧800年《甘石星经》战国我国最早天文著作水运浑象仪东汉张衡地园说早欧千年以水为动力推动地动仪成功测出陇西地震黄道游仪唐僧一行、梁令瓒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移测子午线长度简仪元郭守敬早欧300年主持全国天文测量《授时历》古代最精密历法数学九九乘法表春秋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筹算计算法春秋战国元代出现珠算《周髀算经》西汉勾股定理特例《九章算术》东汉周秦汉代数学成就古代数学体系形成圆周率三国刘徽、南朝祖冲之早世界千年以上农学《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因地制宜、多种经营思想《农书》元代王桢《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学习西方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医学《黄帝内经》撰战国·成西汉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中医临床医学经典华陀“麻沸散”《神农本草经》东汉较早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总结性药物学著作先进分类法“东方医学巨典”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特别提示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实用性:大多服务于农业;(2)经验性: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是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缺少实验、科学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科学,属于古典科技的范畴。
(3)技术化: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以师代徒的形式传递。
2.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中国较早确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先进的国家;(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4)交通发达,促进了国内外科技的交流与传播;(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科学家的努力。
(6)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
3.明清时期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1)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限制了科技的发展。
(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教育落后,八股取士,思想僵化。
(4)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日益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固守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出现的根本原因。
4.西方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2)资本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
(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4)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知识梳理师生互动小结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2.四大发明传播与影响二、数学1.先秦的乘法口诀和筹算计算法2.《九章算术》和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三、天文与历法1.天象观测的领先成就和《甘石星经》2.张衡的天文地理仪器和地圆见解3.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和制作水运浑象仪4.郭守敬创制天文仪器和编订《授时历》四、农学1.贾思勰的《齐民要术》2.王桢的《农书》3.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五、医学1.《黄帝内经》2.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3.名医华佗的麻沸散和五禽戏4.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材料三: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1组学生板演预测分布领域: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6组学生板演预测差异:中国的只局限于对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的记载,但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而西欧天文学注重观测基础上的科学规律总结和严密推算。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5组学生板演预测火药帮助了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检测反馈1.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B.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C.书法、火药、指南针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4组学生板演预测D.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2.(10·全国Ⅱ卷文综·T15)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4组学生板演预测C.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3.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
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
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4组学生板演预测B.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教学反思】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我把自己的教案变成学生的学案,力图让他们在课前就明了自己在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积极性。
在两个课时的课堂探讨学习中,我也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他们自组小组分别负责解决不同的学习任务,按他们的表现来评定成绩,这样的方式也刺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后证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这样的分组学习的教学方法,如果他们自身不自觉交换学习成果,就有可能不利于他们对整个知识系统的学习,在这一点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课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